第二章 各体民间文学 第四节民间歌谣、民间叙事长诗和史诗

合集下载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异同:同:通俗易懂异:Ⅰ.创作者Ⅱ.创作流传方式Ⅲ.内容与思想倾向民间文学定义: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

中国民间文学的发展历程:一、先秦:记录与保存(无意识)1.神话:《山海经》《楚辞》《穆天子传》2.歌谣:《周易》《楚辞》《诗经》3.寓言:《庄子》《孟子》《韩非子》《战国策》《吕氏春秋》二、两汉:一定的繁荣1.神话:《淮南子》《史记》《汉书》2.民歌:汉乐府民歌(40首)三、魏晋南北朝:继续发展1.神话故事与民间传说:《搜神记》《搜神后记》《述异记》2.南朝乐府民歌(400多首)北朝乐府民歌(70多首)四、唐宋:丰富多彩1.民间歌谣2.民间词3.说唱文学:变文、鼓子词、诸宫调、民间说话4.戏剧:民间杂剧(北方戏曲):滑稽戏、歌舞戏、傀儡戏、影戏南戏(南曲戏文):南方语言、曲调五、元明清:卓有成效1.民歌:《山歌》《挂枝儿》2.笑话:《笑府》《古今谭概》《谐史》六、现当代:收集与研究原生态逐渐衰亡再生态传播广泛新生态不断涌现第一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一、集体性:集体创作、传播,反映集体的愿望,融汇智慧与艺术才能,由集体共同享用。

表现:1.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

《台湾使槎录》2.个别人编出雏形,许多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

《双合莲》二、口头性:创作、传播、流传、承袭都是通过口头形式。

民间文学的适宜于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的特征叫口头性。

◆作家的书面创作和民间文学创作:*纸笔、文字口头语言*视觉听觉*文化素养和审美感知能力基本的听说能力表现:1.情节、形象类型化;2.结构、叙述方式类型化;3.语言朴实明快、生动形象、富于音乐性(比兴、对比、重叠、反复、谐音等手法的应用)易懂易记,易传易唱三、变异性:“变易性” 不断变化表现:1.语言:“一样话,十样说”“易文变体”2.内容、情节、主题、形象、结构四、传承性:相对稳定特征表现:1.内容:颂扬、赞美、宣扬2.形式:散文体:有头有尾,顺序展开;中间结构稳定;韵文体:四季歌、五更调、十绣、十唱、十二月调、信天游、爬山调、五句子、欢、谐、花儿具体作品的传承:传承人:群体、个体个体传承人共同特征;1.能讲善唱,博闻强记;2.身世不凡,阅历丰富;3.传承来源固定(亲缘、地缘、业缘);4.传承风格独特几大特征间的关系:有机整体;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第二章神话第一节神话的界定与分类分类:一.自然神话(释源性)以自然万物为中心神格(气势不凡、命运奇异),综合反映初民对自然万物起源、性状、运行秩序及其相互关系认识的神话。

民间文学小常识

民间文学小常识

民间文学小常识导读:1、民间文学的概念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由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在民间广泛流传,反映劳动人民社会生活和思想情趣的口头语言艺术。

它的主要体裁包括散文体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寓言和笑话,韵文体的民间歌谣、叙事诗、史诗和谚语,韵散体结合的民间说唱、民间戏曲等。

民间文学一般是以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熟悉事物为题材,以表现劳动人民的思想认识、道德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以及对于各种客观事物的评价为主题,以劳动人民的自身形象为主要描写对象,具有反映社会生活广泛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2、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与作家文学相比较,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方面有他自己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通常便称作民间文学的特征,而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最基本的特征。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不同,是一种集体创作、集体流传的特殊的文学,它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愿望,集中了群众的智慧,融会了人民的艺术才能,并为人民集体所承认和保存,这就构成了它的集体性特征;民间文学同时是以口头语言为工具进行创作和传播的,它是存在人民口耳之间的活动着的文学,又被称作“人民口头创作”或“口传文学”,因而口头性也是它的基本特征之一;民间文学作品由于采用集体的、口头的创作和传播方式,便直接决定了它本身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这种自然而然变动的特点是和作家书面文学的稳定性相区别的重要标志,这就是它的变异性特征;民间文学作品固然有不断变化的特征,但同时又存在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如故事的主干、创作的手法和格式等,世时代代传承下来,使民间文学延绵不断,这就是它的传承性特征。

民间文学诸特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中,集体性和口头性特征,对民间文学创作和流传起着主导和支配的作用;变异性和传承性特征是从集体性、口头性作用于民间文学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它们反过来又印证了集体性、口头性的重要意义。

这四个特征联系起来就成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在创作、传播方面的区别,同时也成为辨别民间文学的重要标志。

民间文学练习题(四).

民间文学练习题(四).

民间文学练习题(四)陈白夜(据中央电大该课期末复习指导材料编定)四、名词解释题(附部分参考答案举例)民间文学神话自然神话社会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笑话史诗创世史诗英雄史诗民间叙事诗民间歌谣情歌儿歌民间谚语歇后语谜语民间曲艺评书鼓曲相声民间戏剧道具戏采录(采风)民间文学采录工作的“十六字方针”民间文学:以劳动人民为主体,人民群众自己创作,并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口文学作品。

(仅供参考,下同)神话:人类最早的散文形式的口头创作,它是原始人最初构思的以神为中心的幻想故事,或者说神话足产生于原始社会的关于神的故事。

民间传说:民间传说,作为民间文学体裁的学术用语,是指民间口头叙事文学的一个类别。

它是以著名事件、著名人物、地方风情和山水物产为中心所形成的口头叙事文学。

民间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人物的口头文学。

民间故事是无所依傍的、不拘场合讲述的“纯文学”,是比其他民间文学作品更自觉的文学。

史诗:一种规模宏大、具有划时代特征的古典形式的长诗。

它有韵可歌,具有民间长诗的特点;同时它又是史.以诗歌的形式叙述一个民族远古时期的生活,叙述民族的英雄业绩和重大历史事件,因其同时具有史的特征和诗的形式,故名史诗。

创世史诗:又称为神话史诗。

它主要讲述一个民族在远古与自然的争斗和成长壮大过程。

创世史诗具有浪漫性和幻想性,在少数民族地区,它往往与其所信仰的原始宗教相依存而被人们所信仰。

英雄史诗:是为歌颂英雄而产生的颂歌。

英雄史诗结构篇幅宏大;抗击侵略、保卫家园、报复仇敌、解救亲人是它共有的主题。

民间叙事诗:是与创世史诗、英雄史诗相并列的叙事诗类别。

叙事长诗多叙述各种故事,缠绵感人。

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

包括民歌与民谣两部分。

民间谚语:谚语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解释。

广义地说,凡是在民间流传的传言都在谚语范围之中,包括歇后语、俗语、绰号等。

狭义地说,谚语是劳动人民总结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社会生活经验以及传统道德标准的富于教训意义的一种韵文体的短小而形象的炼话。

民间文学概论1

民间文学概论1

民间文学概论1民间文学第一绪论一、定义1、民间文学的定义--民间文学是人民主要是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

其创作成果(作品)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情操。

2、民间文学主要样式--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诗史、抒情叙事长诗、民间小戏(戏曲)、谜语、歇后语。

3、民间文学定义的核心--劳动人民口头创作。

4、民间文学的国际统称--Folk-lore(【英】威廉.汤姆斯语)二、进一步理解民间文学的含义民间文学作者-劳动人民为主的某个若干个群体。

民间文学创作方式-口头创作(后加文字记录)。

民间文学流传方式-口耳相传。

民间文学内容上最大特点-反映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和艺术情操(直接人民性)。

三、为什么开设和学习《民间文学》课程?1、从历史上的地位看,民间文学是历史事象的记录2、从文学创作起源看,民间文学起了源头和标杆作用3、从作家成长状况看,民间文学是古今中外作家的摇篮和乳娘4、从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目标看,民间文学是学员实践需要的重要内容之一四、民间文学的特征(内容、创作流传、艺术和生态方面)艺术方面(了解):真情。

朴素。

富有音乐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一)内容直接地表现人民自己的思想感情,直接地描写自己的生活(特别是劳动与社会斗争),并且用人民大众最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

具体表现在:(1) 民间文学是人民生话、历史的全面而生动的形象反映。

(2) 文学是交流感情的工具,感情只能在生活实践中才能获得,只有亲身参加劳动、参加人民起义斗争,才能真切而生动地描写它们。

(3) 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的根基,从远古的神话、传说到史诗、歌谣,都体现了民族精神、人民的道德观念和理想愿望。

所以,我们说民间文学是民族的灵魂。

(4) 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自己的文学创作,在本质上属于先进文化与民主思想的范畴。

(5) 民间文学鲜明地表现了人民群众的世界观、心灵美和人情美。

(二)民间文学创作和流传方面特征(基本特征)-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流传性(传承性)、传统性、1. 口头性民间文学与作家创作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口头性,由此又形成了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变异性、流传性、传承性等特性。

中国民间文学概论民间长诗

中国民间文学概论民间长诗

该诗表现了封建礼教对爱情的摧残, 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封建 制度的反抗。
艺术特色
孔雀东南飞在艺术上非常成熟,采用 了民间文学的叙事手法,同时吸收了 乐府民歌的长处,以优美的语言、生 动的情节、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形象 ,展示了丰富而深刻的社会生活。
《木兰诗》
创作背景
主题思想
艺术特色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 乐府民歌,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 从军的故事。
民间长诗与民间信仰
信仰寄托
民间长诗往往包含着人们对于神灵、祖 先、英雄人物的信仰和敬仰,这些人物 形象在长诗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和展现 ,成为人们信仰寄托的载体。
VS
传承民间信仰
民间长诗作为民间信仰的重要载体,传承 了民间信仰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具有 重要意义。
要点二
体现民族精神
民间长诗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蕴含 着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包括爱国主 义、集体主义、家庭观念等,对于培 养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具 有重要意义。
要点三
反映社会生活
民间长诗以人民生活为题材,通过描 绘人物、事件和场景,真实反映了古 代社会的生产、生活、风俗和思想, 是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史料。
集体性
民间长诗是由民间口头创作、在 民间流传的长篇诗歌,具有集体 性的特点,其创作和流传过程往 往是通过口耳相传、师徒传承等 方式进行的。
地域性和民族性
民间长诗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 特点,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民间长 诗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反映 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 风貌。
02
民间长诗的历史发展
05
民间长诗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
民间长诗的传承方式与现状

11342民间文学概论整理

11342民间文学概论整理

说明:部分资料参考是参考其他版本的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教程(第二版)刘守化陈建宪主编复习整理笔记第一章结论()第二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第三章神话()第四章民间传说()第五章民间故事()第六章史诗()第七章民间长诗()第八章民间歌谣()第九章民间谚语与民间谜语()第十章民间说唱与民间小戏()第十一章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第十二章各族民间文学的交流整合()第十三章民间文学的语境()第十四章民间文学田野作业与科学写定()第十五章民间文学的审美价值()第十六章民间文学的鉴赏与研究()第十七章中国民间文学史略()第十八章世界民间文学泛述()第一章绪论1、识记:民间文学的含义、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一种语言艺术。

它运用口语的形式传述故事,展示生活,塑造形象,抒发情感。

它是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他们认识社会、寄托理想、表达情感意愿的重要方式和渠道。

2、领会:中国民间文学事业的新发展(试述民间文学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在这个多元文化大比拼的时代,每个民族都在努力高扬自己的文化旗帜。

于是,民间文学作为民族传统文化中最鲜明的符号,受到了来自政府和民间的共同重视。

民间文学可以分成原生态、再生态、和新生态三种类型。

原生态民间文学指现在仍活在民众口头和实际生活中的传统民间文学,这一类民间文学正在逐渐衰亡。

再生态民间文学指经过整理和改编,转化为书面或视听文学样式的民间文学,这一类民间文学转变形态后,重新走向千家万户,比以前传播更加广泛。

新生态民间文学指从当代社会生活中自然产生,反映人民某些意愿与时代风尚的新的故事、笑话、歌谣、谚语等,它们将不断涌现,恐怕永无枯竭之意。

借助电脑网络、手机、电视宽带等新的传媒技术,服务于民众生活的各种民间文学创作,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3.领会:民间文艺学的性质(谈谈对民间文艺学性质的认识)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集体创作与传承的语言艺术,民间文艺学则是专门研究民间文学的一门科学。

中国民间文学概论(第三版)教学资源库 概念解释 7史诗

中国民间文学概论(第三版)教学资源库 概念解释 7史诗

课程代码:民间文学概论 章 名:史诗 页码序号: 序号 概 念 概 念 解 释

1 史诗 史诗就是讲述天地形成、人类起源或者民族历史、民族英雄等内容的一种规模宏大、自古流传的民间叙事长诗。欧洲只有英雄史诗,故欧洲学者对史诗的界定大多只涵盖英雄史诗。中国既有英雄史诗,又有创世史诗。

2 创世史诗 创世史诗又称作“原始性”史诗或神话史诗,主要讲述一个民族在远古时期所想象的创世过程以及本民族的历史大事。

中国的创世史诗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多民族聚居区。

3 英雄史诗 英雄史诗是产生于古代社会的歌唱英雄、描写战争、记述民族历史的长篇叙事诗。其故事内容一般是讲述英雄如何率领本民族的民众抗击侵略、保家卫国并征服分散部落、完成统一大业的故事。

在情节上有神话色彩、传奇内容。它以宏大的结构与篇幅叙述本部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表现正义战胜邪恶、分裂归于统一的主题。

4 《玛纳斯》

《玛纳斯》是在新疆柯尔克孜族聚居区流传的英雄史诗,讲述英雄玛纳斯及其子孙共八代反抗卡勒玛克人入侵的故事。它共分八部,每部的篇名均采用玛纳斯家族各辈英雄的名字命名,第一部《玛纳斯》最长,共5万多行,也最为成熟,艺术成就最高。

5 《格萨尔》

《格萨尔》又称作《格萨尔王传》,主要流传于青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描写了英雄格萨尔大王率领岭国人抗击侵略、征服邻国、降魔除暴、完成西藏统一的历史过程。它共有100多部,50余万行,是世界最长的史诗。

6 《江格尔》 是流传于新疆阿尔泰山区和额尔齐勒河流域的蒙古族聚居区的英雄史诗,它描写了宝木巴国同周围各汗国之间的多次战争和冲突,描述了江格尔、洪古尔等英雄的征战业绩,并宣扬了一种建立和平幸福的理想国的理想。

11342民间文学概论-识记点

11342民间文学概论-识记点

11342民间文学概论-识记点11342民间文学概论-识记点一.学习提纲一、文学常识11、(仪式歌)是用于节日礼俗和祭祀等的歌谣。

2、(谜目)指的是谜语中要猜的范围和格式。

3、(二人转)是流传于东北地区的民间歌谣。

4、“民俗学”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汤姆斯)提出的。

5、《阿诗玛》是(彝族)撒尼人(彝族的一个分支)人的作品。

6、陈琳以(《长城谣》)为基础写出了《饮马长城窟行》。

7、民间文学整理方法有两种,即(综合整理)与单项整理。

8、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被誉为东方的《伊利亚特》。

9、芬兰学派以(库伦父子)为代表。

10、追悼会奏的哀乐,开运动会奏的《体育进行曲》,可被视为新的(仪式)歌谣。

11、东汉崔实编的(《农家谚》)是世界上最早的谚语集。

12、《伏波井》、《日月潭》属于(山川风物)传说。

1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模拟(竹枝词)创作而成的。

14、(谣)是不能唱的“徒歌”。

15、唐人传奇《李娃传》是根据民间故事(《一枝花》)写成的。

16、灯谜又叫(灯虎),突出它的疑难性。

17、阿凡提的故事是从(土耳其)传入的。

18、沙湾灯笼——何府(苦)是(歇后语)体裁。

19、说书艺人王少堂的《武松》用的是(评话)体裁。

20、《中国歌谣》是(朱自清)研究民间歌谣的专著,他将歌谣按用法分为(15)种。

21、《召树屯》是(傣)族的作品。

22、《柳毅传》是在传说(《龙女牧羊》)上加工创作的。

23、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规定部队要搜集民歌。

24、集体性标志着人民对民间作品的集体所有权,但同时也带来了(匿名性)的特征。

25、(诸葛亮)被称为西南文明的传播者,知识和技术的偶像,甚至说他与火把节的来历也有联系。

26、在中国,“民间文学”一词是由(瞿秋白)在1921年最早提出来的。

27、《王贵与李香香》是用(信天游)体裁写成的。

28、清朝李调元的(《粤风》),选录了不少壮瑶民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四 节
民 间 歌 谣 民间叙事长诗 史 诗
民间歌谣
民间歌谣主要包括两种类型:民歌和民 谣。
民歌指的是以口头歌唱形式 流传和保存的传统韵文,篇幅短 小,其内容主要以抒情为主。民 歌主要有仪式歌、情歌、时政歌、 儿歌、生活歌、滑稽歌等六种类 型。
①民 歌
民间歌谣
民间歌谣主要包括两种类型:民歌和民 谣。
清水水的玻璃隔着窗子照,满口口白牙
牙对着哥哥笑,双扇扇的门来单扇的开,叫一
声哥哥吆你快回来!
表达山盟海誓
铁树开花郎才丢
相爱大姐在九州,父母要我把她丢。
若要丢掉九州姐,除非改天换日头。长江
里边长河藕,风吹石磙满江游。黄鳝长鳞
蛇长角,铁树开花郎才丢。
万年不准姐丢郎
(男):白布帕儿五尺长,我挽个绣球甩过 墙。千年不准绣球散哪,我的妹呀
唱起山歌送情郎
太阳出来(花花扇儿扇), 四山黄呀(红花配牡丹) 打把扇子嘛(一把红扇子) 送情郎嘛(绣球花儿圆) 女:扯住郎腰带问郎几时来 男:今天不得空明天要砍柴 后天才到幺妹山上来…… 男:扯住妹腰带问妹几时来 女:今天不得空明天要做鞋 后天才到情哥家里来
送情郎
送情郎送在大门外,妹妹我解下一个荷 包来,送给情郎哥哥戴。我身上解下你身上带, 哥哥你想起妹妹,看上一眼荷包来,妹妹就在 你心怀。送情郎送在五里桥,手把栏杆往下照, 风吹水流影影儿摇,咱们二人心一条。送情郎 送在柳树屯,摘根柳枝送亲人,你握钢枪我劳 动,妹妹永远是哥哥的人。
妹呀
(女):你说嘛
(男):万年不准姐呀丢郎哦。咿呀哦哟
姐丢郎哦,万年不准姐呀丢郎哦。
万年不准姐丢郎
(男):白布帕儿三尺长,拿给情姐遮太 阳。情姐莫嫌帕子短哪,我的妹呀
妹呀
(女):你说嘛
(男):帕子虽短情呀意呀长哦。咿呀哦哟
姐丢郎哦,帕子虽短情呀意呀长哦
万年不准姐丢郎
(男):大河涨水小河浑,一边浑来一边 清。河里都有两样水哪,我的妹呀
民谣的分类
口头民谣 口头民谣指以口头形式传承的 民谣,主要有童谣、时政谣、仪式谣等。 书写民谣 书写民谣主要指的是以书面的 形式流传的民俗事项,主要表现形式有扉 页题词、墙壁涂鸦、课桌涂鸦、留言谣以 及在网上流传的网络民谣等非正式、非官 方的形式流传的书写韵文。
故事歌的分类
历史故事歌 历史故事歌是指以历史事件 为题材的故事歌。 爱情故事歌 爱情故事歌是指以青年男女 的爱情生活为题材的故事歌。 神奇故事歌 神奇故事歌是指以具有传奇 色彩的故事为题材的故事歌 生活故事歌 生活故事歌主要是指以一般 生活事件为题材的故事歌
妹呀
(女):你说嘛
(男):情姐没有两呀样心啰。咿呀哦哟姐
丢郎哦,情姐没有两呀样心啰。
摇篮曲
我儿睡觉了嗡嗯, 我儿睡得乖嗡嗯。 鸡儿你莫叫哟, 狗儿你莫咬哟, 麻猫你莫来哟嗡嗯。
小白菜
小白菜啊,地里黄,两三岁上,没了娘。 跟着爹爹好好过,就怕爹爹娶后娘。 娶了后娘三年整,生了个弟弟比我强。 弟弟吃肉我喝汤,拿起碗来泪汪汪。

1、什么是史诗 2、史诗的特点

史诗与故事歌的区别: 一是它有专门的题材内 容,比之民间叙事诗相对狭 窄。 二是篇幅很长而且语言 华丽、场面恢弘、风格绚丽、 人物众多、情节复杂。

1、什么是史诗 2、史诗的特点 3、史诗的分类

史诗与故事歌的区别: 一是它有专门的题材内 容,比之民间叙事诗相对狭 窄。 二是篇幅很长而且语言 华丽、场面恢弘、风格绚丽、 人物众多、情节复杂。
表达相思之苦
小河淌水 月亮出来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 山。哥像月亮天上走,哥啊,山下小河淌 水清悠悠。 月亮出来照半坡,望见月亮想起我阿 哥。一阵清风吹上坡,哥啊,你可听见阿 妹叫阿哥。
叫一声哥哥你快回来
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一对对毛眼 眼照哥哥,煮了那个钱钱约下了那个米,大路
上搂柴了一了你.诗娘 Nhomakorabea女柑子叶儿绿茵茵,娘把女儿叫几声。从 今以后要独立,我儿现已长成人。从今走到 婆家去,随你丈夫百年生。头上青丝要挽紧, 不可拗性惹是非。身上衣服要洗净,烂了早 点打补丁。脚下鞋袜穿端正,莫现半截脚后 跟。说话轻言又细语,切莫大喊放粗声。对 待公婆要恭敬,对待小姑要细心。妯娌之间 要和气,一家和气把财生。
史诗的分类
① 英雄史诗 英雄史诗指的是围绕着一个或几个 英雄人物的英雄业绩而展开的系列复合故事歌
② 神话史诗
③ 宗教史诗
神话史诗指的是以歌唱的形式演唱
主要是以歌唱的形式讲述的以巫术
的长篇复合神话。 (或宗教)人物或巫术、斗法行为为中心的长篇复 合故事,也称巫术史诗 。

《格萨尔》 《江格尔》 《玛纳斯》
拍手谣
你拍一,我拍一, 一个小孩开飞机。 你拍二,我拍二, 两个小孩梳小辫。 你拍三,我拍三。 三个小孩爬大山。 ……
考试知多少
春花秋月何时了?考试知多少。教 室昨夜又报分,成绩不堪回首月明中。 上次余悸今犹在,只是科目改。问君何时 能毕业?恰似一潭死水永无望。
考 试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送情郎
小妹妹送情郎啊,送到那大门外,手拉着(那 个)手儿,问郎你多咱回来。回不回来一定要捎上 封信儿啊,免去了我小妹妹时常挂心怀。小妹妹送 情郎啊,送到那十字坡,头上的(那个)金钗丢了 一个,我无心回去把金钗找啊,宁舍得(那个)金 钗也舍不得亲哥哥。 小妹妹送情郎啊,送到那石头桥,手扶着(那 个)栏杆,眼望水长流,水流千湾那归大海呀,从 小的(那个)夫妻恩爱到白头。
表达爱慕之情1
新做屋基四四方, 细细石子来打墙。 哥哥会盖大瓦屋, 问妹要廊(郎)不要廊(郎)。
表达爱慕之情2
天上彩云赶彩云, 莫把山歌不值钱, 山歌还是巧姻缘,
地上旋风扰竹林。
风大扰动斑竹笋,
姻缘原是山歌起,
没有山歌不团圆。
歌儿唱动姐儿心,
五句子歌儿当媒人。
表达离别之情
流行于宁夏一带的《十里亭》 土家族《唱起山歌送情郎》 山西民歌《送情郎》 陕北民歌《送情郎》
民谣指的是以吟诵形式流传 和保存的传统韵文,形式短小,
①民 歌
②民 谣
一般具有强烈的政治讽刺和迷信
色彩。民谣分为口头民谣和书写 民谣两种基本类型
民间叙事长诗
民间叙事长诗就是以口头形式流传和保存的 歌体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说,故事歌与民间故事
相对应,惟一的差别是民间故事为散文叙事体,
故事歌为歌体。 民间叙事长诗主要包括历史故事歌、爱情故 事歌、神奇故事歌和生活故事歌等四种类型。
天上的鸿雁从南往北飞 是为了追求太阳的温暖 反抗王爷的嘎达梅林 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利益 天上的鸿雁从北往南飞 是为了躲避北海的寒冷 造反起义的嘎达梅林 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利益

1、什么是史诗

史诗是以口头形式流传 和保存的长篇“复合”故事 歌,是一种专门描写民族起 源、民族迁徙、民族战争、 民族英雄的不朽业绩等传说 或重大历史事件的规模宏大 的长篇民间叙事诗。
何必要在本校找
天涯何处无芳草, 何必要在本校找, 何况数量又不多, 而且质量也不高。
狗眼不识颜如玉
本校自古无英豪,
地痞流氓满校跑,
狗眼不识颜如玉,
还说美女没处找。
故事歌
《嘎达梅林》 《召树屯》 《拉仁布与且门索》 《五姑娘》 《阿诗玛》 《金羚羊》 《郭丁香》
嘎达梅林
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啊 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 要说造反的嘎达梅林 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北方飞来的大鸿雁啊 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 要说造反的嘎达梅林 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