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进展与成果

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进展与成果
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进展与成果

国土资源大调查

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进展与成果

中国地质调查局 基础调查部

二〇一〇年七月

目 录

一、工作概况 (1)

二、完成情况 (1)

三、主要成果 (3)

一、工作概况

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中国地质调查局于1999-2001年开始在广东、湖北、四川等省实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试点工作。从2002年起,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正式启动。国土资源部先后与浙江、四川、湖南等18个省区采取部省政府间合作方式,共计投入经费67059.45万元,其中地方经费35809.45万元,占53.4%。2005-2008年,经由温家宝总理批示,财政部设立“全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专项”,由我部与环保部共同负责,目前我部到位经费27511万元,对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进行专项支持,调查工作扩大到全国31省(区、市)。 二、完成情况

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分为调查、评价和评估三个层次开展。

调查阶段:主要任务是掌握情况。全国共计部署450万平方公里调查面积,截至2009年底,已经完成160万平方公里,覆盖我国东、中部平原盆地、湖泊湿地、近海滩涂、丘陵草原及黄土高原等主要农业产区。全国投入地质科技人员500余人,采样人员十余万人,选定部级重点实验室23个,采用大型精密仪器测试地球化学样品60万件,分析3240

万个元素指标。基本查明我国土地有益和有害组分等54种元素指标组成、类型、含量、强度及其分布地区、范围和面积等,填补了我国长期以来土地各项元素指标的空白。

图1 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工作程度图

评价阶段:针对调查发现问题,按照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东北平原及沿海经济带等我国主要农业经济区域开展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对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肥力组分和重金属污染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旨在查清土地有益和有害组分成因来源、迁移转化、生态效应和变化趋势等,为土地质量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共计采集各类样品12万件,分析各项指标数以百万计。

评估阶段:依据调查和评价结果,根据各省区具体情况,

对土地质量进行应用性地球化学评估。共计安排省级土地评估项目13项,市县级20项。通过土地质量等级划分,发掘土地利用潜能,为土地绿色产能提供依据,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业和生态农业,在农业区域规划和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主要成果

(一)首次系统地获得了我国中东部重要经济区土地54种元素指标的高精度数据,全面查清了我国土地质量状地球化学况。

调查显示我国土地质量总体状况是好的,达到土壤环境质量一、二类标准占87%,氮、磷、钾、锰、硼、钼、铜、铁、锌、碘、硒等各种有益元素呈多样性分布特点,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和促进农业经济全面发展。

同时发现系列生态地球化学问题,局部地区污染严重。南京某些流域镉(Cd)、汞(Hg)、铅(Pb)、砷(As)等重金属异常沿江分布,城市及周边地区汞(Hg)、铅(Pb)等异常普遍存在,部分城市放射性异常明显,湖泊有害元素富集,西南石灰岩发育地区由于砷(As)、镉(Cd)等元素在风化成土过程中发生了次生富集作用,土壤酸化存在生态风险。

(二)依据土地有益元素优势特点,开发特色农产品,科学合理施肥,提高土地利用价值,预期年增加经济效益达千亿元。

江西省丰城发现富硒土地资源525平方公里(图2、图3),规划“中国生态硒谷”,开发闲置土地15万亩,拉动商业投资5.5亿元,预计每年增收1.56亿元。海南省发现全岛1/3面积(9500平方公里)天然富硒区(图4),其中定安县已确定2010年5万亩种植发展计划,预期可使该县农业年增收 5亿元以上。四川成都经济区优质土地生产各种无公害农产品和富硒大米、小麦等,每年产生经济效益40亿元。辽宁省发现盘锦大米富铁、碘、镁等微量元素,大大提高了经济价值,预期年增值10亿元。浙江富硒土壤面积高达7654 km2,仅浙北2200 km2开发生产富硒稻米,每年即可增加经济收益8.25亿元。

图2 江西鄱阳湖经济区耕层土壤Se 地球化学图

图3 江西丰城市富硒土地分布图

依据有益元素丰缺状况,进行配方施肥,提高土地产出率。四川省成都划分土地肥力等级,在缺硼、锌、锰、铁、铜、钼、硒等微量元素土地开展科学配方施肥(图6),小麦、油菜、蔬菜等普遍增产10-20%,新增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江苏省开展施硼试验,使缺硼地区特色农产品牛蒡增产达8.4%,红富士苹果增产达9.5%,棉花最高增产超过20%。山西省依据玉米、豆类种植区营养元素分布状况,开展施锌、钼试验,玉米产量增加6.37%-15.38%,豆类产量增加

7.64%-11.48%。

图4 海南岛耕层富硒土地分布图

图5 浙江省嘉善富硒土地资源登记卡

图6 四川成都经济区土壤肥力丰缺图

(三)服务于基础地质与矿产资源勘查。

运用地球化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划分第四纪沉积相和成土母质,研究第四纪沉积环境,推断隐伏断裂等区域地质构造单元,为第四纪地质填图增添了大量新参数。

在油气、地热等能源矿产及固体矿产方面新发现一大批异常,特别是与能源有关的异常,为资源潜力评价提供基础资料,为能源矿产开发提供重要线索。

图7 湖南洞庭湖地区金异常查证主要发现示意图

(四)系统获得了我国主要农耕区土壤有机碳高精度数据,显示我国土壤碳库的巨大固碳潜力。

系统、海量、高精度土壤实测碳数据,为我国准确获取土壤碳储量、深入研究土壤碳库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碳地球化学循环规律、圈定我国土壤碳汇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图8)。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土壤有机碳储量空间分布不均,与各地区不同的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土地利用方式等密切相关。以面积加权平均推算,我国调查区0-0.2m的碳密度为3186 t/ km2, 0-1.0m的碳密度为11646 t/ km2,0-1.8m的碳密度为15339 t/ km2。其中我国主要农耕区0-30cm土壤平均碳密度为4880吨/ km2,低于美国的5030吨/ km2、欧盟的7080吨/ km2,显示出巨大的固碳空间(图9)。

图8 1984年~2004年河北主要农耕区土壤碳汇分布图

图9 我国典型地区耕层土壤碳密度与全球其它国家的比较

(五)建立生态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技术体系。

在十年实践中,形成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与生态地球化学数据库建设要求等系列规范和技术要求。同时,以生态系统为基本单元,以元素成因来源、迁移途径、生态效应和预测预警为评价主线的一门具有原始创新的边缘学科正在形成。该学科的形成,对缓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尖锐矛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多目标决策

第13章多目标决策 单目标决策问题前三章已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从合理行为假设引出的效用函数,提供了对这类问题进行合理分析的方法和程序。但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的决策分析问题,却常常要考虑多个目标。这些目标有的相互联系,有的相互制约,有的相互冲突,因而形成一种异常复杂的结构体系,使得决策问题变得非常复杂。 国外一般认为,多目标优化问题最早是在19世纪末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V.Pareto)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提出来的,他把许多本质上不可比较的目标,设法变换成一个单一的最优目标来进行求解。到了20世纪40年代,冯诺曼等人由从对策论的角度提出在彼此有矛盾的多个决策人之间如何进行多目标决策问题。1950年代初,考普曼(T.C.koopmans)从生产和分配的活动分析中提出多目标最优化问题,并引入了帕累托最优的概念。1960年代初,菜恩思(F.Charnes)和考柏(J.Cooper)提出了目标规划方法来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目标规划是线性规划的修正和发展,这一方法不只是对一些目标求得最优,而是尽量使求得的最优解与原定的目标值之间的偏差为最小。1970年代中期,甘尼(R.L.Keeney)和拉发用比较完整的描述多属性效用理论来求解多目标决策问题。1970年代末,萨蒂(A.L.Saaty)提出了影响广泛的AHP(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法,并在1980年代初纂写了有关AHP 法的专著。自1970年代以来,有关研究和讨论多目标决策的方法也随之出现。 总之,多目标决策问题正愈来愈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经济、管理、系统工程、控制论和运筹学等领域中得到了更多的研究和关注。 13.1 基本概念 多目标决策和单目标决策的根本区别在于目标的数量。单目标决策,只要比较各待选方案的期望效用值哪个最大即可,而多目标问题就不如此简单了。 例13.1房屋设计 某单位计划建造一栋家属楼,在已经确定地址及总建筑面积的前提下,作出了三个设计方案,现要求根据以下5个目标综合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1)低造价(每平方米造价不低于500元,不高于700元); 2)抗震性能(抗震能力不低于里氏5级不高于7级); 3)建造时间(越快越好); 4)结构合理(单元划分、生活设施及使用面积比例等); 5)造型美观(评价越高越好) 这三个方案的具体评价表如下。

乐山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报告

乐山市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报告 目录 第一章绪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目标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工作概况及完成工作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主要工作方法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主要工作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数据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图件编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文字报告编写.......................................................................................................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工作区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自然地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地质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地质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地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矿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土壤类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土地利用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区域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土壤酸碱度分布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地表水各指标分布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浅层地下水各指标分布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近地表大气尘各指标分布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土壤养分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水-大气环境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第十章 地球化学异常的解释与评价20

第十二章 地球化学异常的 解释与评价

异常解释评价概况
一次面积性的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总可以发现一批异常。但并非所有异 常都与矿化有关,而且,由工业矿床引起的异常是少数,大多数异常可能由 分散矿化或非矿化成因形成。因此,对所发现的异常进行解释评价和筛选是 十分必要的。 目前,我国的异常解释评价现况是: 1.化探工作实践证明,发现异常容易,解释评价难。 2.目前异常解释评价中,定性解释多,定量评价少,定量评价难。 主要还处于经验评价阶段,虽也有不少向定量评价发展,但总体成效不 明显,定量评价的方法较少 。 3 . 正在从单纯针 对异常评价异常,向与地 质、环境 作 为 一 个系统 进行评 价。目前,在联系地质背景进行异常解释评价时,常常将地层、岩体、变质 作用、岩浆作用与成矿联系简单化的倾向 ① 缺乏将球化学省、区、带与局部异常与区域地球化学动力学系统相联系; ② 缺乏将整个区域地质发展演化与元素迁移演化、富集集中的过程相联系; ③ 缺乏将以上二者作为一个体系来考虑。

4.“高、大、全”异常评价易,弱小异常评价难,浅部矿化异常评价易, 深部矿(包括隐伏矿和盲矿)异常评价难。 5.成矿成晕是一复杂过程,矿与异常不存在简单的比例或函数关系。 已有的化探找矿实践证明,常常出现大异常无矿,小异常有矿, 强异常是小矿而弱异常是大矿。显然,异常的大小,强弱,指示元素 的多少,常与矿体的埋深,矿化的规模、矿化的类型,景观地球化条 件等有关。 6.矿与非矿是以现代工业品位来确定的,它是一个经济指标,而不是一 个地质标准。

第十七章 多目标决策法

第十七章多目标决策法 基本内容 一、多目标决策概述 多目标决策:统计决策中的目标通常不会只有一个,而是有多个目标,具有多个目标的决策问题的决策即称为多目标决策。多目标决策的方法有多属性效用理论、字典序数法、多目标规划、层次分析、优劣系数法、模糊决策法等。 多目标决策的特点: 1、目标之间的不可公度性,即众多目标之间没有一个统一标准。 2、目标之间的矛盾性。某一目标的完善往往会损害其他目标的实现。 常用的多目标决策的目标体系分类:单层目标体系;树形多层目标体系;非树形多层目标体系。 多目标决策遵循的原则: 1、在满足决策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目标个数。 2、分析各目标重要性大小,分别赋予不同权数。 二、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是用于处理有限个方案的多目标决策方法。 (一)层次分析的基本原理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把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在最低层次通过两两对比得出各因素的权重,通过由低到高的层层分析计算,最后计算出各方案对总目标的权数,权数最大的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假设:层次之间存在递进结构,即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递进。 (二)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1、明确问题,搞清楚涉及的因素以及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 2、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决策问题层次化,划分为总目标层、分目标层和方案层。 2、通过对各层元素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 3、由各层判断矩阵确定各层权重。用特征向量法中的和积法求解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归一化后的特征向量。 4、对各层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一致性检验通过后,按归一化处理过的特征向量作为某一层次对上一层次某因素相对重要的排序加权值。否则,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

多目标决策方法20页word文档

多目标决策方法 一.多目标决策方法简介 1.多目标决策问题及特点 (1) 案例 个人:购物;买房;择业...... 集体或社会:商场,医院选址;水库高度选择...... (2) 要素 行动方案集合X;目标和属性;偏好结构和决策规则 (3) 多目标决策有如下几个特点: 决策问题追求的优化目标多于一个;目标之间的不可公度性:指标量纲的不一致性; 目标之间的矛盾性; 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混合:有些指标是明确的,可以定量表示出来,如:价格、时间、产量、成本、投资等。有些指标是模糊的、定性的,如人才选拔时候选人素质考察时往往会以:思想品德、学历、能力、工作作风、市场应变能力等个性指标作为决策依据。 2. 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描述 决策空间:}0)({≤=x g x X i 目标空间 })({X x x f F ∈= 两个例子: 离散型;连续型 3. 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劣解与非劣解 非劣解的寻找连续型有时较难

4.多目标决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化多为少法:化成只有二个或一个目标的问题; (2)直接求非劣解法:先求出一组非劣解,然后按事先确定好的评价标准从中找出一个满意的解。 (3)分层序列法:将所有目标按其重要性程度依次排序,先求出第一个最重要的目标的最优解,然后在保证前一目标最优解的前提下依次求下一目标的最优解,一直求到最后一个目标为止。( (4)目标规划法:对于每一个目标都事先给定一个期望值,然后在满足系统一定约束条件下,找出与目标期望值最近的解。 (5)重排序法:把原来的不好比较的非劣解通过其他办法使其排出优劣次序来。 (6)多属性效用法:各个目标均用表示效用程度大小的效用函数表示,通过效用函数构成多目标的综合效用函数,以此来评价各个可行方案的优劣。 (7)层次分析法:把目标体系结构予以展开,求得目标与决策方案的计量关系。 (8)多目标群决策和多目标模糊决策。 (9)字典序数法和多属性效用理论法等。 二、几种常见方法简介及应用 1.加性加权法 (1)基本假设:1.属性描述用基数定量描述,且相互独立; 2.价值函数的形式是加性的。

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确定方法

一、地球化学数据处理基础 数据处理的意义是获得较为准确的平均值(背景)和异常下限。 1、地球化学数据处理归根结底仍属于统计学的范畴,所以要求数据应是正态分布的,不是拿来数据就能应用的,特别是用公式计算时更要注意这一点。 正态(μ=0, δ=1)----(偏态)。 大数定理:又称大数法则、大数率。在一个随机事件中,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发生的频率趋于一个稳定值;同时,在对物理量的测量实践中,测定值的算术平均也具有稳定性。 所以如果在计算时,数据中包含较多的野值时,实际获得的是一个不具稳定性的算术平均,它实际不能替代背景值。 2、异常是一个相对概念,有不同尺度上的要求,所以不要将其看作一个定值。在悉尼国际化探会议上(1976),对异常下限定义:异常下限是地球化学工作者根据某种分析测试结果对样品所取定的

一个数值,据此可以圈定能够识别出与矿化有关的异常。并对异常下限提出了一个笼统的定义:凡能够划分出异常和非异常数据的数值即为异常下限。 据此,异常下限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背景上限。 二、异常下限确定方法 具体异常下限确定方法较多:地化剖面法、概率格纸法、直方图法、马氏距离法、单元素计算法、数据排序法、累积频率法…… 下面逐一介绍: 1、地化剖面法:(可以不考虑野值)

在已知区做地化剖面:要求剖面较长,穿过矿化区(含蚀变区)和正常地层(背景),能区分含矿区和非矿区就可确定为下限。 2、概率格纸法:(可以不考虑野值) 以含量和频率作图 15%--负异常 50%--背景值 85%--X+δ(高背景) 98%-- (X+2δ)异常下限 3、直方图法:(可以不考虑 野值) 能分解出后期叠加的 值就为异常下限

多目标决策方法

多目标决策方法 一.多目标决策方法简介 1.多目标决策问题及特点 (1) 案例 个人:购物;买房;择业...... 集体或社会:商场,医院选址;水库高度选择...... (2) 要素 行动方案集合X;目标和属性;偏好结构和决策规则 (3) 多目标决策有如下几个特点: 决策问题追求的优化目标多于一个;目标之间的不可公度性:指标量纲的不一致性; 目标之间的矛盾性; 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混合:有些指标是明确的,可以定量表示出来,如:价格、时间、产量、成本、投资等。有些指标是模糊的、定性的,如人才选拔时候选人素质考察时往往会以:思想品德、学历、能力、工作作风、市场应变能力等个性指标作为决策依据。 2. 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描述 )}(),(),({21x f x f x f DR n 0)(,0)(,0)(.21 x g x g x g T S p 决策空间:}0)({ x g x X i 目标空间 })({X x x f F 两个例子:

离散型;连续型 3.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劣解与非劣解 非劣解的寻找连续型有时较难 4.多目标决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化多为少法:化成只有二个或一个目标的问题; (2)直接求非劣解法:先求出一组非劣解,然后按事先确定好的评价标准从中找出一个满意的解。 (3)分层序列法:将所有目标按其重要性程度依次排序,先求出第一个最重要的目标的最优解,然后在保证前一目标最优解的前提下依次求下一目标的最优解,一直求到最后一个目标为止。( (4)目标规划法:对于每一个目标都事先给定一个期望值,然后在满足系统一定约束条件下,找出与目标期望值最近的解。(5)重排序法:把原来的不好比较的非劣解通过其他办法使其排出优劣次序来。 (6)多属性效用法:各个目标均用表示效用程度大小的效用函数表示,通过效用函数构成多目标的综合效用函数,以此来评价各个可行方案的优劣。 (7)层次分析法:把目标体系结构予以展开,求得目标与决策方案的计量关系。 (8)多目标群决策和多目标模糊决策。 (9)字典序数法和多属性效用理论法等。

多目标决策

单目标决策问题前三章已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从合理行为假设引出的效用函数,提供了对这 类问题进行合理分析的方法 和程序。 但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的决策分析问题, 却常常要考虑多个目标。 这些目标有的相互联系,有的相互制约,有的相互冲突,因而形成一种异常复杂的结构体系,使得决策 问题变得非常复杂。 总之,多目标决策问题正愈来愈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经济、管理、系统工程、控制论和 运筹学等领域中得到了更多 的研究和关注。 13.1基本概念 多目标决策和单目标决策的根本区别在于目标的数量。单目标决策,只要比较各待选方案的期望效 用值哪个最大即可,而多目 标问题就不如此简单了。 例13.1房屋设计 某单位计划建造一栋家属楼,在已经确定地址及总建筑面积的前提下,作出了三个设计方案,现要 求根据以下5个目标综合 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低造价(每 平方米造价不低于 抗震性能 建造时间 结构合理 造型美观 这三个方案的具体评价表如下。 表13.1 三种房屋设计方案的目标值 具体目标 方案1 (A 1) 方案2 (A 2) 方案3 (A 3) 低造价(元/平方米) 500 700 600 抗震性能(里氏级) 6.5 5.5 6.5 建造时间(年) 2 1.5 1 结构合理(定性) 中 优 良 造型美观(定性) 良 优 中 由表中可见,可供选择的三个方案各有优缺点。某一个方案对其中一个目标来说是最优者,从另一 个目标角度来看就不见得是最优,可能是次优。比如从造价低这个具体目标出发,则方案 1较好;如从 合理美观的目标出发,方案 2就不错;但如果从牢固性看,显然方案 3最可靠等等。 1. 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基本特点 例13.1就是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类似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多目标决策问题除了目标不至一个 这一明显的特点外,最显 着的有以下两点:目标间的不可公度性和目标间的矛盾性。 目标间的不可公度性 是指各个目标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准,因而难以直接进行比较。例如房屋设计 问题中,造价的单位是元/平 方米,建造时间的单位是年,而结构、造型等则为定性指标。 500元,不高于 700元); (抗震能力不低于里氏 5级不高于7级); (越快越好); (单元划分、生活设施及使用面积比例等) ; (评价越高越好) 1) 2) 3) 4) 5)

地球化学异常评价中的几个问题(精)

2005年第3期矿产与地质2005年6月 M IN ER A L R ESOU R CES A N D G EOL O GY 第19卷总第109期 地球化学异常评价中的几个问题 樊建强1, 吴金凤2, 吴晓峰1, 花林宝2, 颜自给3 1. 江苏有色华东地勘局807队, 江苏南京210041; 2. 江苏有色华东地勘局814队, 江苏镇江212005; 3. 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 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地球化学异常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区分矿致异常和非矿致异常以及就此提出远景预测区。文章就地球化学异常评价时对异常元素组合、规模、地球化学异常的分带性、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异常所处的地球化学场以及异常所处的地质背景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探讨, 旨在从诸多方面对地球化学异常进行评价, 更加全面、客观、科学、真实地体现出异常存在的价值, 以取得更理想的地质效果。关键词:地球化学勘探; 异常评价; 综述; 地球化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P 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663(2005 03-0306-04 1关于地球化学异常 1. 1地球化学异常的由来 自20世纪30年代初前苏联首次开展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后, 地球化学异常这个术语就出现了。 1936年, . . 萨弗罗诺夫首先提出了矿床分散晕的概念。所谓矿床分散晕是指矿体周围或附近存在的与成矿作用有关的特征元素的高含量带。随着地球化学找矿实

践的深入, 人们发现, 地球化学异常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现象, 例如:绝大多数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包围矿(化体, 呈同心或偏心状, 但也有少数元素如Hg 、Ag 等异常远离矿体呈离心现象; 矿(化体和其它地质体(地层、构造、岩浆岩都能引起异常; 地球化学异常可以表现为正异常, 也可以表现为负异常等等。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就出现了比较合理的地球化学异常定义, 地球化学异常即指地质体中地球化学指标与周围背景有着不同的现象。1. 2异常下限的确定 化探方法通常使用下式来确定异常下限:C a=C o +nS 式中C a 为异常下限, C o 为背景值, S 为均方差, n 值一般取1~3之间。后来随着寻找隐伏矿体的需要, 有人提出用趋势分析的趋势值表示背景的起伏, 用剩余值反映异常的空间分布。大约在1966年产生 了二维加权移动趋势分析法。最近有人用众数作背景, 并选择占样品总数3%~5%的高含量样品作为异常样品, 最终还要根据其是否客观反映工作区的矿体和矿化的分布特征而作适当修正。1. 3地球化学异常评价的正确性 地球化学异常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区分矿致异常和非矿致异常以及就此提出远景预测区。成功的异常评价表现在以下两点:(1 正确地肯定矿致异常的远景, 达到预期的目的; (2 及时对非矿致异常作出否定评价, 节省勘探时间和资金。从这个角度上讲, 异常评价的正确性尤为重要。 2异常评价中的几个问题 2. 1异常元素组合、规模等 几乎所有的异常评价都利用异常元素组合、规模等, 这是从异常本身的特征出发对异常所作出的最直接的评价。不同的元素组合能反映不同的地质体特征, 如Cr -Co -Ni 等元素组合能反映一些超基性、基性岩体。对于矿致异常评价上不同的元素组合能反映不同的矿床类型, 以金矿为例: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各类样品采集记录卡

附录A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各类样品采集记录卡 表A.1 土壤地球化学样品采集记录卡 土壤地球化学采样记录卡填写说明 A.1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信息按如下填写: a)市、县名称:可在印制表格时印制。 b)乡镇名称:按照样点位置所属乡镇填写。 c)样品号:按照设计点位图及采样顺序填写。 d)原始样号:为重复采样号对应的原始样品号。 e)样袋号:填写装样品的布袋编号。 f)坐标: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按平面直角坐标记录,坐标加带号记录到米。 g)海拔高程:按照GPS高程填写到米。 A.2 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信息按如下填写: a)地貌类型:按照设计划分的地貌区类型填写代码。分为:1 平原;2 丘陵;3 盆地; 4 山地; 5 谷地; 6 岗地 b)地形部位:是指采样点所在地貌区具体位置,分为:1 平畈田;2 滨河洼地;3 (山 脊)岗地;4 坡(塝地)地;5 冲地。 c)地面坡度:1 平原<6°;2 缓坡地 6°~15°;3 斜坡地 15°~25°;4 陡坡地 >25°。 d)农作物:01 小麦;02 玉米;03 水稻;04 油菜;05 蔬菜;06大豆;07 花生; 08 棉花;09 瓜果类;10果树;11 茶;12 其他;或者直接填写农作物名称。 e)田面坡度:指采样图斑中各田块的田面坡度,填写具体估测的度数。林地图斑较大, 坡度以采样的小格地面坡度为准。 f)坡向:主要是指丘陵山地、岗地图斑朝向,采用 360°方位,记录度数。平原记为 0°。 A.3 生产条件 生产条件按如下填写: a)农田基础设施:1 配套;2 基本配套;3 无设施。田间排灌沟渠、土地平整、田园 化、机耕路、行树等均为农田设施。①土地平整,田块成方;②三沟(撇洪沟、排 水沟、灌溉沟)配套;③三网(沟网、路网、林网)配套。以上三项全有的为1 配 套,缺第③项的(路网、林网)为2 基本配套;缺第②③项为3无设施。 b)排水能力(选填):排水能力强,可保排 1,指平原河谷圩区排涝设施齐全;能排 或不需要排水(坡地)2;排水能力差(不具备条件或不具备排涝设施)3。 c)灌溉能力(选填):分为无 0(不具备条件或不计划发展、不需);保灌 1;能灌 2;可灌(将来可发展)3。 d)水源条件:自然水系 1;水库 2;湖水 3;塘堰 4;井水 5;集水窑坑(池)6; 无 7。 e)输水方式(选填):指灌溉水水源输水方式+灌溉水源到地块提水方式+输水方式, 采用三位数。 灌溉水源输水方式:无 0;自然水系 1;土渠 2;衬渠 3;固定管道 4;移动管道 5。 灌溉水源提水方式:提水 1;自流 2。 灌溉水源到田块输水方式:土渠 1;衬渠 2;固定管道 3;移动设施 4;直灌 5;

地球化学背景值及异常下限确定

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与异常下限的方法有很多种。早期采用简单的统计方法求平均值与标准偏差;用直方图法确定的众值或中位数作为地球化学背景值。以后又发展到用概率格纸求背景值与异常下限等。随着对地球化学背景认识的加深,采用求趋势面或求移动平均值等方法来确定背景值和异常下限,70年代以来,多元回归法、稳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克立格法、马氏距离识别离散点群法等多种方法常作来研究地球化学的背景值和异常下限。 考虑到方法的实用性、有效性、易操作,通过几种方法在工作区的试验对比,迭代法确定的背景值及异常下限较低,更有利于突出弱异常。因此,工作区背景值和异常下限的确定选用迭代法。 迭代法处理的步骤:①计算全区各元素原始数据的均值(X1)和标准偏差(Sd1); ②按X1+nSd1的条件剔除一批高值后获得一个新数据集,再计算此数据集的均值(X2)和标准偏差(Sd2);③重复第二步,直至无特高值点存在,求出最终数据集的均值(X)和标准偏差(Sd),则X做为背景值C0,X+nSd(n根据情况选1.5或2,3)做为异常下限Ca。 采用迭代法求出工作区各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值及各参数(见表1)。 表1 工作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值及参数表

化探数据是以多元素或多变量为特征的。化探数据处理既研究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又研究样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前者叫做R方式分析,后者叫做Q方式分析。分析结果是将数据按变量或按样品划分成若干类,使各类内部性质相似而各类之间性质相异。如果参加分析的数据含有已知类别(如矿或非矿的作用)能起训练组作用时,数据处理的结果可给出明确的地质解释,否则所做的地质解释就含有较大程度的推测性。 在特定情况下地球化学数据可能只反映单一的地质过程,这样的化探数据是所谓“来自一个母体”的。一般情况是几种地质过程作用在同一地区,他们相互重叠或部分重叠,这反映在地球化学数据上就具有“多个母体”的特征。化探数据处理需要鉴别和分离这些母体,即对化探数据值进行分解,确定出不同母体的影响在数据中所产生的分量。在确定和分离地球化学母体时常常涉及化学元素的分布形式,如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等。 地球化学元素的异常下限值确定是地球化学中重要的问题之一,目前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具有科学依据的计算方法.传统的化探异常下限值计算是基于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呈正态分布或元素含量在空间上呈连续的变化这一假设为基础的,而事实上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是极其复杂的,研究表明,地球化学景观可能是一个具有低维吸引子的混沌系统, 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对客观现象具有的相关关系进行的研究分析。其目的在于帮助我们对关系的密切程度和变化的规律性有一个具体的数量上的认识,作出判断,并且用于推算和预测。其主要内容包括(1)确定现象之间有无关系(2)确定现象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3)测定两个变量之间的一般关系值(4)测定因变量估计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异。 聚类分析: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是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研究个体分类的方法,其原则是同一类中的个体有较大的相似性,不同类的个体差别比较大。根据分类对象的不同分为样品聚类和变量聚类。 判别分析:判别分析是根据表明事物特点的变量值和它们所属的类求出判别函数,根据判别函数对未知所属类别的事物进行分类的一种分析方法,与聚类分析不同,它需要已知一系列反映事物特性的数值变量值及其变量值。 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将多个实测变量转换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往往需要对反映事物的多个变量进行大

遥感技术在地球化学评价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地球化学评价中的应用 遥感作为一种新兴的找矿技术手段,在地质找矿勘查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内外兼顾的资源战略环境下,如何有效的对找矿远景区进行资源潜力评价,规避投资风险,是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分别介绍遥感在基础地质与矿产地质方面的应用和地球化学评价方法方面的进展,分析总结遥感与地球化学异常之间的关系,以便对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进行快速评价,体现遥感信息技术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一、遥感 遥感在地质上的应用始于上世纪70年代,具有视域宽、信息丰富、定时性、定位性等特点,在地质构造研究、矿产资源勘查、区域地质调查、环境及灾害地质检测方面有很好的研究帮助。 在基础地质方面,遥感应用于岩性识别和地层分类,广泛应用于遥感地质填图;在矿产地质方面,应用于构造识别、蚀变提取和控矿信息提取,结合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资料,进行综合地质找矿。遥感的技术优势,在地学研究中尤其是宏观地质研究中,是其他方法所无法取代的。 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成矿信息提取,构建遥感找矿模型及与地、物、化等多元信息的复合。其中成矿信息提取包括基础地质信息提取(构造信息,岩性地层信息)和遥感矿化异常信息提取两大方面。 ?构造信息提取 地质构造在遥感图像上常表现为线性与环形特征。线性形迹主要指断裂和节理等构造,控制着岩浆它控制着岩浆活动及矿液的运移、储存,对导矿、运矿、储矿起着重要作用。环形构造多是地球内部活动形迹在地壳中的总体表现,如隐伏岩体、火山机构、火山盆地、火山构造带等,它与热液成矿密切相关。线性环形构造及构造交叉部位,又往往是成矿的重要部位,容矿构造常处于线性影像交汇处或线性影像与环形影像交汇处,而线与环两要素组合成的向斜、背斜构造等,更是成矿的有利部位。这些地质特征在遥感影像上多以色调、图形、水系、地貌及组合特征等显示。 ?地层信息提取 各类岩石的矿物成分、赋存环境以及抗风化强度决定了它的电磁波谱特征,

多目标决策问题

第十五章多標準決策問題本章內容: 15.1 目標規劃:建立模式及圖解法 15.2 目標規劃:解更複雜的問題 15.3 計分模式 15.4 層級分析法 15.5 用AHP建立優先權 15.6 用AHP建立整體優先順序

線性規劃的基本假設: 1.可加性(Additivity):目標函數或限制式變數之衡量單位必須相同,如此才能相加減 2.比例性(Proportionality):就限制式而言,每單位產出所需之資源投入數均為固定,一定倍數的投入可以得到相同倍數的產出 3.確定性(Determinitic):目標函數係數及限制條件中之技術系數以及擁有資源數量等均為已知且確定的數字,而不含

任何機率分配 4.可分割性(Divisibility):線性規劃模型解答不一定是整數,可以是任意實數 ▓15.1 目標規劃:建立模型及圖解法 例: 尼可投資顧問公司考慮某顧客有80,000元要投資,投資組合限於以下兩種股票: 美國石油$25 $3 0.50

休伯不動產 50 5 0.25 這個顧客第一目標是風險最高水準為700,第二目標是要年回收至少9,000元,試以目標規劃找出最接近滿足所有目標的投資組合。 根據優先順序的說明,本例題“目標”可表示如下:主要目標(優先等級1) 目標1:找一個投資組合,它的風險在700以下。 次要目標(優先等級2) 目標2:找一個投資組合,它所提供的年回收至少9,000元。 建立限制式及目標方程式 1.先決定決策變數 X1=購買美國石油股的數目 X2=購買休柏不動產股的數目

2.建立限制條件 25X 1+50X 2≦80,000(可用資金) 3.建立目標方程式 (1)目標1之目標方程式(組合風險): 風險指標可小於等於或大於目標值700,目標方程式如下: 0.5X 1+0.25X 2-d 1+ +d 1- =700 d 1+ =組合風險指標超過目標值700的部份 d 1- =組合風險指標少於目標值700 的部份 (2)目標2之目標方程式(年回收): 年收入指標可大於等於或小於目標值9000,目標方程式如下: 9000532221=+-+- +d d x x

地球化学异常的查证方法及效果

地球化学异常的查证方法及效果 2011-04-04 15:39:21| 分类:地质矿产论坛|举报|字号订阅 地球化学异常的查证方法及效果 探矿者 地球化学异常查证,是地球化学勘查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检验地球化学勘查效果的试金石. 目前在固体矿产调查评价中,很大部分是异常查证项目;因此,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好查证工作,提高找矿效果. 地球化学异常查证现状 依赖肉眼观察,作为肯定或否定异常的准则有部分异常查证工作者,因不太了解地球化学异常的形成机理和提供的矿化信息,在异常查证中常依赖于肉眼地质观察,并把能否见到地表矿化作为肯定或否定一个异常的准则;没有认识到化探工作能把辨认矿化的直接信息能力,从人类 肉眼的万分之几提高到百万分之几的微观矿化的现实.在华东地区,大 量有待找寻的矿床因覆盖或埋藏较深或是类型特殊,难以识别而未被发现,在面临这一找矿难度愈来愈大的特点和任务面前,勘查地球化学可 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并显示无比的优越性. 区域化探异常查证的目的,决不单纯是追踪异常中有无肉眼可见的矿化,而是要收集有关异常更详细的规模,形态,强度及其地质资料,以 便作进一步筛选,挑出有找矿意义的异常进行化探详查(二级查证).

(野外缺乏现场分析,不能及时指导野外工作在异常查证中需要配备野外现场分析手段(仪器),以便及时取得样品分析数据,指导探矿工程布置和做到查证异常的完整性;而在固体矿产异常查证中,往往做得不是十分完善;有的仅凭肉眼在地表观察到的矿化迹象,就布置探槽揭露,甚至布置钻探工程验证;而多数情况下,由于没有掌握异常的细节和浓集部位,探矿工程验证,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有一个铜矿评价项目,根据地表观察在铜矿化不同地点,布置#个钻孔,每个孔深,,结果仅见铜矿化或极薄的铜矿体,没有达到找矿的目的;尔后在超出原钻探的范围内,布置大比例尺土壤测量,结果圈定了#个/0异常,浓集中心十分显著,而原布置#个钻孔都位于/0异常浓度的外带,当然钻探验证仅见铜矿化就不足为奇了;如果有化探资料作指导,把钻孔布在/0异常浓度当中,内带中,见矿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其次,在采集化学样品(刻槽或劈心)之前,事先按一定间距(如.,)系统采集连续拣块样,在野外做现场分析了解矿化的富集地段,确定刻槽或劈心取样的位置,减少盲目采样(或多采或漏采样品),提高采样效果和准确性,并能合理圈定矿体边界;特别是对肉眼不易识别的矿种,这种事先了解矿化富集地段,再采集化学样品的程序尤为重要. 未把握全局,过早地把工作重点放在局部地段在查证区域化探异常时,在山区或丘陵地区,一般可用水系沉积物测量,在原圈定的异常较大范围内加密取样,以控制异常全局;在此基础上,根据异常特征,布置少量土壤剖面,追踪异常源,提供进一步查证的依据.

多目标决策作业

多目标决策理论及应用作业

1.1 多目标决策方法发展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多目标决策理论发展 综合评价是多目标决策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其在工程系统和社会、经济、管理等各个领域的普遍存在性,因而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如投资决策、项目评估、方案选优、工厂选址、产业部门发展排序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等等。 多目标决策问题是对具有多个目标的有限方案进行排序与优选的问题。人们常常要对有限个方案集的备选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比如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进行施工导流,由于导流方案直接影响着施工导流工程的规模、主体工程施工安全、施工总工期及工程投资,因此,要考虑工程所在河段的地形、地质条件、河流水文特性等自然因素和主体工程枢纽布置特点、施工导流方式选择要求、施工工期限制条件、施工技术力量、施工设备及物资、资金等等。众多工程因素,确定一个合理的导流方案,可见,多目标决策作为一个工具在解决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军事和系统工程等众多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强大生命力。但是多目标决策作为一门学科,还是在近五十多年来才真正形成为一门完整独立的的科学体系。最早是在1896年,V.Pareto 提出的向量优化的概念涉及到了多目标概念,他从经济学的角度把本质上不可比较的多个目标化成单个目标进行优化求解,即现在使用的Pareto 最优概念。直到1944 年,多目标决策的理论和方法才逐步发展起来,J.v.Neumaee 和0.Morgenstem 从对策论角度提出了彼此矛盾情况下的多目标决策问题,标志着近代意义

上多目标决策的诞生。1951年,美国经济学家Koopmans从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与使用问题中提出了多目标决策问题,首次使用了有效向量的概念,这就是现代多目标决策非劣解概念。1961年,Chames 和CooPer 引入了目的规划法,其准则是使目标值和实际值两者之差的绝对值达到最小。1964年,Aumann对多目标决策问题提出了效用函数的概念。1968年,多目标学科自学者Johnson 系统地提出了多目标决策模型的研究报告以后开始迅速发展。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1972 年第一次多目标决策会议在美国South Carolina大学召开,会议出版的论文集成为多目标决策研究的经典文献;1976年,R.L.Keeny 和H.Raifats对发展多属性效用理论做了很大贡献;与此同时,美国学者Satty提出了著名的层次分析(AHP)法,多目标决策技术的发展加快,为这一学科体系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1.1.2 多目标决策方法及其研究现状 多目标投资决策是目前决策活动中人们经常遇到的一类决策问题。方案决策结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各投资目标能否实现,也直接关系到方案实施的综合效益。目前多目标决策大多采用的方法为模糊数学法、目标规划法、AHP 法、属性评价、灰色理论等方法。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又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和粗集理论的决策方法。如1993年 C.M.Fonseca 在第五届国际遗传学会议上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多属性决策问题;YangJ.B.和WangJin等人提出了用证据推理理论来处理不确定性混合多属性决策问题的重要方法,即ER法;2002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