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

中国石油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
中国石油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

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

科目代码:862

适用专业:化工所有专业

参考书目:《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天津大学;

(物理化学实验教材可由下列教材中任选一种)

《物理化学实验》石油大学出版社吴肇亮等;

《基础化学实验》(上、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吴肇亮等

硕士研究生物理化学课程考试大纲

一、概述

物理化学课程主要包括热力学原理和应用、化学动力学基础、相平衡基础、表面胶化和统计力学基础部分。其中前三部分为主要内容。

考生应比较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同时还应掌握物理化学一般方法,并具备结合具体条件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化学实验的相关内容中,要求掌握常用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

在有关的物理量计算和表述中,应注意采用国家标准单位制(SI制)及遵循有效数运算规则。在涉及数值的计算中应注意物理量单位的运算及传递。

二、课程考试的基本要求

理论部分:

下面按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初步、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现象和胶体化学六个部分列出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按深入程度分“了解”、“理解”(或“明了”)和“掌握”(或“会用”)三个层次。

(1)化学热力学

1.热力学基础

理解下列热力学基本概念:平衡状态,状态函数,可逆过程,热力学标准态。

理解热力学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叙述及数学表达式。

明了热力学能、焓、熵、Helmholtz函数和Gibbs函数等热力学函数以及标准燃烧焓、标准生成焓、标准摩尔熵、标准生成Gibbs函数等概念。

掌握在物质的P、V、T变化、相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计算热、功和各种状态函数变化值的原理和方法。在将热力学一般关系式应用于特定系统的时候,会应用状态方程(主要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其次是Van der Waals方程)和物性数据(热容、相变热、蒸汽压等)。

掌握熵增原理和各种平衡判据。明了热力学公式的适用条件。

理解热力学基本方程和Maxwell关系式。

了解用热力学基本方程和Maxwell关系式推导重要热力学公式的演绎方法。

2.相平衡

理解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概念。

会从相平衡条件推导 Clapeyron和Clapeyron—Clausius方程,并能应用这些方程于有关的计算。

掌握Raoult定律和Henry定律以及它们的应用。理解理想系统(理想溶液及理想稀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

理解逸度和活度的概念。了解逸度和活度的标准态。

理解相律的意义。

掌握单组分系统和二组分系统典型相图的特点和应用。

能用杠杆规则进行计算。能用相律分析相图。

3.化学平衡

明了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了解等温方程的推导。掌握用等温方程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的方法。

会用热力学数据计算标准平衡常数。了解等压方程的推导。理解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会用等压方程计算不同温度下的标准平衡常数。

了解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化学反应平衡组成的影响。了解同时平衡原理。

(2)统计热力学初步

了解独立子系统的微观状态,能量分布和宏观状态间的关系。

明了统计热力学的基本假设。

理解Boltzmann能量分布及其适用条件。

理解配分函数的定义、物理意义和析因子性质。掌握双原子分子移动、转动和振动配分函数的计算。

理解独立子系统的能量、熵与配分函数的关系。

(3)化学动力学

明了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常数及反应级数的概念。掌握通过实验建立速率方程的方法。

掌握一级和二级反应的速率方程及其应用。

理解对行反应、连串反应和平行反应的动力学特征。

理解基元反应及反应分子数的概念。掌握由反应机理建立速率方程的近似方法(稳定态近似法、平衡态近似法、速控步骤法)。了解链反应的机理和特点及支链反应与爆炸的关系。

了解多相反应的步骤,了解催化作用、光化学反应、溶液中反应的特征。

掌握Arrhennius方程及其应用。明了活化能及指前因子的定义和物理意义。

了解简单碰撞理论的基本思想和结果。理解经典过渡状态理论的基本思想、基本公式及有关概念。

(4)电化学

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理解离子迁移数。

理解表征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物理量(电导率、摩尔电导率)。

理解电解质活度和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概念。

了解离子氛的概念,掌握Debye-Huckel极限公式。

理解原电池电动势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掌握 Nernst方程及其计算。

掌握各种类型电极的特征和电动势测定的主要应用。

理解产生电极极化的原因和超电势的概念。

(5)界面现象

理解表面张力和表面Gibbs函数的概念。

理解弯曲界面的附加压力概念和Laplace公式。

理解Kelvin公式及其应用。

了解铺展和铺展系数。了解润湿、接触角和Young方程。

了解溶液界面的吸附及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理解Gibbs吸附等温式。

了解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含义和区别。掌握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模型和吸附等温式。

(6)胶体化学

了解胶体的制备方法。

了解胶体的若干重要性质(Tyndall效应、Brown运动、沉降平衡、电泳和电渗)。

明了胶团的结构和扩散双电层概念。

了解憎液溶胶的DLVO理论。理解电解质对溶胶和高分子溶液稳定性的作用。

了解乳状液的类型及稳定和破坏的方法。

物理化学实验部分:

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实验中常用多种物理测量仪器,因此应注意基本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物理化学实验包含下列内容:

1.热力学部分

量热、相平衡和化学平衡实验

2.电化学部分

用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的电动势。

3.化学动力学部分

测定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及活化能。

4.界面现象与胶体部分

表面张力的测定。

考生对以下物理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测量技术与控制技术应加以掌握或有所了解:1.温度的测量与控制

水银温度计和热电偶温度计的使用和校正。 Beckman温度计和热敏电阻温度计的使用。桓温浴的装配和使用。

2.气压计的使用和校正。U型汞压计的使用与校正。

3.电学测量

电位差计的原理及正确使用。标准电池、检流计、参比电极的使用。自动平衡记录仪、电导仪的使用,常见电极的使用,盐桥原理。

4.光学测量

Abbe折射仪的原理及使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历年考研专业课真题和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历年考研专业课真题目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历年考研 代码 真题年代 专业课真题科目 211 翻译硕士英语2011 212 翻译硕士俄语2011 242 俄语2008---2011 243 日语2008---2011 244 德语2011 245 法语2008---2011 357 英语翻译基础2011 358 俄语翻译基础2011 448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2011 703 公共行政学2011 704 数学分析2011 705 普通物理2011 706 有机化学2000,2005---2009,2011 707 无机及分析化学2007---2009,2011 708 生物化学2011 法学基础(法理学、民法学、刑 2011 710 法学)

711 中国古代文学2011 715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原理2008,2011 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体育教育 2011 716 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 801 沉积岩石学2005---2008 802 构造地质学2003---2010 803 地震勘探2003---2009,2011 805 电子技术基础2011 806 软件技术基础2011 808 地理信息系统2011 809 石油地质学2001---2011 810 测井方法与原理2005---2011 811 工程流体力学2001---2009,2011 812 理论力学2008---2011 813 材料力学2006---2011 814 物理化学1999---2009,2011 815 渗流物理2001---2009,2011 816 油田化学基础2011 817 工程热力学2008---2011 818 化工原理1999---2009,2011 819 生物工程2011

中国石油大学物理化学历年考研简答题集

简答题 (07) 1.NaHSO4加热分解为Na2S2O7(S)和H2O(g)。用相律说明为什么在一定温度下,只有一个确定的分解压;当温度改变时,分解压也随之改变。 2.什么是活化能?什么是表观活化能? 3.什么是配分函数?为什么说配分函数是系统宏观性质与微观性质的桥梁? Q成立?若某化学反应在电池中恒温恒压可逆的进行,该过程的热4.什么条件下公式△H= p Q是否等于该化学反应的焓变△r H?为什么? 5.用热力学原理说明为什么多孔性固体能够自发地吸附气体或溶液的溶质? 6.若将理想气体进行节流膨胀,Q,W,△H, △T, △S和△G分别是正值,负值还是0?为什么?

7.在H 3AsO 3的稀溶液中通入H 2S 气体,生成As 2S 3溶胶。已知H 2S 能电离成H+和HS-。请写出As 2S 3胶团的结构。 (06) 1.请说明恒压反应热和恒容反应热的概念,并说明恒压反应热和恒容反应热之间的关系。 恒压、w , =0条件下的反应热称恒压反应热p Q ,摩尔恒压反应热则记为m p Q ,; 恒容、w , =0条件下的反应热称恒容反应热V Q ,摩尔恒容反应热则记为m V Q ,; 若初态相同、恒温摩尔反应热之间的关系为:m p Q ,-m V Q ,=RT g B )(∑ν 若初态相同(T 1)、终态各不相同时,摩尔反应热m p Q ,与m V Q ,之关系不可用上式,可用状态函数法求之。 2.请说明理想气体和理想溶液的概念,上述两种理想体系在自然界中是否能真实存在。 理想气体可有纯气体或混合气,其微观模型是:分子不占有体积,分子间无相互作用的位能;其宏观行为是:pVT 性质圴服从pV=nRT 。 理想溶液即现在称为理想液态混合物,其微观模型是:不同组分分子体积相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位能相同(如A-A ,B-B ,A-B 之间);其宏观行为是:任一组分B 任一浓度下蒸气压均服从拉乌尔定律B B B x p p * =。 此两种理想体系在自然界均没有真实存在,但均有真实的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误差范围内可以近似看作理想体系。如常温常压下的H 2(g)或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苯和甲苯的液态混合物可看作理想溶液。 3.请说明物种数(S)和组分数(C)的概念,并说明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物种数(S)指系统中物质的种类数。组分数(C)也叫独立组分数,。 关系为C=S-R-R ’。其中R 为物种之间的独立反应数;R ’为其它限制条件数,即物种浓度之间除相平衡及化学平衡之外的限制条件数。 4.请说明原电池和可逆电池的概念。 原电池是利用两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可逆电池是指电池充、放电时进行的化学反应与热力学过程都是可逆的一类电池。即要求

中国石油大学物理化学模拟试题5

第五章 相平衡 1.Ag 2O 分解的计量方程为 )g (O 21)s (Ag 2)s (O Ag 2 2+= 当Ag 2O(s)进行分解时,体系的组分数,自由度和可能平衡共存的最大相数各为多少? 解:独立组分数 'C S R R =?? 物种数S =3,独立化学平衡数R =1,无浓度限制关系,'0R = 则 3102C =??=. Ag 2O(s)一开始分解,就至少有三个相存在,根据相律有 22321f C =?Φ+=?+=。 自由度为0时,相数最多,22024C f Φ=?+=?+=。 2.指出下列各体系的独立组分数,相数和自由度数各为若干? (1) NH 2Cl(s)部分分解为NH 3(g)和HCl(g) (2) 若在上述体系中额外再加入少量NH 3(g) (3) NHHS(s)和任意量的NH 3(g),H 2S(g)混合达到平衡。 (4) C(s)与CO(g),O 2(g)在937K 时达到平衡 解:(1)NH 4Cl(s)=NH 3(g)+HCl(g) '3111C S R R =??=??= 2Φ=(一个固相,一个气相) 21221f C =?Φ+=?+= (2)若在上述体系中额外加入少量NH 3(s),则浓度限度条件就没有了,故 '3102C S R R =??=??= 2Φ= 22222f C =?Φ+=?+= (3)NH 4HS(s)=NH 3(g)+H 2S(g) '3102C S R R =??=??= 2Φ= 22222f C =?Φ+=?+=

(4) 系统存在4种物质,有4个化学平衡 )g (CO )g (O 21 )s (C 2=+ (a) )g (CO )g (O 21 )g (CO 22=+ (b) )g (CO )g (O )s (C 22=+ (c) )g (CO 2)g (CO )s (C 2=+ (d) 但(a )+(b)=(c),(a)—(b)=(d),所以系统中只有2个独立的化学平衡关系。 独立组分数 '4202C S R R =??=??= 2Φ= 温度指定在973K 时 *12211f C =?Φ+=?+= 4.已知Na 2CO 3(s)和H 2O(l)可以组成的水合物有Na 2CO 3?H 2O(s), Na 2CO 3?7H 2O(s),和 Na 2CO 3?10H 2S(s)。 (1)在101.325kPa 下与Na 2CO 3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含水盐最多可有几种? (2)在293.15K 时与水蒸气平衡共存的含水盐最多可有几种? 解:物种数 S =5,有三个化学平衡存在: )l (O H )s (CO Na )l (O H )s (CO Na 232232+=? )l (O H 7)s (CO Na )l (O H 7)s (CO Na 232232+=? )l (O H 10)s (CO Na )l (O H 10)s (CO Na 232232+=? 所以组分数 C =5-3=2 (1) 在101.325kPa 下,最多相数为 *12013C f Φ=?+=?+= 现已有冰和Na 2CO 3水溶液二相,故含水盐最多只能有1种。 (2) 在293.15K 时,最多相数为*12013C f Φ=?+=?+= 因此最多只能有2种含水盐与水蒸气平衡共存。 6.氧化银Ag 2O 分解时,在不同温度的氧气压力为 温度T /K 401 417 443 463 486 2o /kPa p 10.1 20.3 50.7 101.3 202.6 (1) 在空气中加热银粉,试问在413K 和423K 时,是否会有Ag 2O 生成?

物理化学考研题

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 试题内容: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1mol理想气体经节流膨胀(即Joule-Tomson实验)压力自P1降低到P2,此过程的△A________0,△U______0 。(填>,=或<) 2、298K时,HCl(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fHm=-92.31kJ/mol ,HCl(g)的无限稀释摩尔溶解焓(即1molHCl(g)溶于水形成无限稀薄溶液时的△H)为-75.13kJ/mol。若以b=b(θ)但仍遵守亨利定律的溶液作标准态,则HCl(aq)的标准摩尔生成焓△fHm(HCl,aq)=____ ___。 3、下图为Bi-Zn二组分体系的固液平衡相图, (1)A区的平衡相态为______, B区的平衡相态为________。 (2)527K时,纯Bi(s)和含93%Bi(质量百分数)的溶液成相平衡。若以纯Bi(s)作标准态,则上述溶液中Bi的活度为_________,活度系数为__________。(Bi和Zn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09和65.39) 4、某原子基态与第一激发态的能级是非简并的,第一激发态的简并度为3,若其他能级可被忽略,且以基态作为能量的零点,298K时,此原子的电子配分函数qe=______。当体系平衡时,在此二能级上的粒子数之比N2/N1=___________。(玻尔兹曼常数k=1.38×10-23J/K)。 5、对大多数纯物质的液体来说,当温度升高时,其表面张力__________。 6、实验测得反应2A+B=C+D的速率方程式为r=k1[A][A][B],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A]0=2[B]0,则速率方程式可写为:r=k2[A][A][A],k1与k2的关系为k1=_ _______k2。 7、在电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的反应是Ni(s)+H2O(l)→NiO(s)+H2(g) 二、选择填空题:(每题2分,共12分) 1、若理想气体反应O=∑νBB在T1~T2的温度区间内,各物质均无相变,且△Cp<0(△Cp=∑νBCp,B),则在此温度区间内,反应摩尔焓变△rHm随温度升高而(

物理化学中国石油大学课后习题答案第11章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1.将1.0g 氧气和氢气于300K 时在的容器内混合,试计算每秒钟、每单位体积内分子的碰撞总数为若干?设和为硬球分子,其直径为0.和0.。 0.1g 31dm 2O 2H 339247nm 解:设和分别为和,则 2O 2H A B ()910A B AB 0.3390.24710m 2.9310m 22d d d ????+×+===×???? ()A B A B 33-13-1332.0010 2.01610 kg mol 1.89710kg mol 32.00 2.01610M M M M μ????=+??×××=?=??+×??×? []3 -3-3A A 331.010A mol m 31.25mol m 32.0010110W M V ?????×==?=???×××?? []3 -3-3B B 330.110B mol m 49.60mol m 2.01610110W M V ?????×==?=???×××?? ][] () ()2AB AB 21022331 3531 A B 3.14 2.9310 6.02210 31.2549.60m s 2.7710m s Z d L π?????==××××××?=×?2.某双原子分子分解反应的阙能为,试分别计算300K 及时,具有足够能量可能分解的分子占分子总数的分数为多少? -183.68kJ mol ?500K 解:有效碰撞分数与阈能、温度的关系为 c exp E q RT ???=???? 当时,=300K T 1583680exp 2.69108.314300q ????==??×?? × 当时,=500T 983680exp 1.81108.314500q ????==??×?? × - 1 -

考研物理化学公式全集

功:δW =δW e +δW f (1)膨胀功 δW e =p 外dV 膨胀功为正,压缩功为负。 (2)非膨胀功δW f =xdy 非膨胀功为广义力乘以广义位移。如δW (机械功)=fdL ,δW (电功)=EdQ ,δW (表面功)=rdA 。 热 Q :体系吸热为正,放热为负。 热力学第一定律: △U =Q —W 焓 H =U +pV 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只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热容 C =δQ/dT (1)等压热容:C p =δQ p /dT = (?H/?T )p (2)等容热容:C v =δQ v /dT = (?U/?T )v 常温下单原子分子:C v ,m =C v ,m t =3R/2 常温下双原子分子:C v ,m =C v ,m t +C v ,m r =5R/2 等压热容与等容热容之差: (1)任意体系 C p —C v =[p +(?U/?V )T ](?V/?T )p (2)理想气体 C p —C v =nR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方程: pV γ=常数 TV γ-1=常数 p 1-γT γ=常数 γ=C p / C v 理想气体绝热功:W =C v (T 1—T 2)=1 1 -γ(p 1V 1—p 2V 2) 理想气体多方可逆过程:W =1 nR -δ(T 1—T 2) 热机效率:η= 2 1 2T T T - 冷冻系数:β=-Q 1/W 可逆制冷机冷冻系数:β= 1 21 T T T - 焦汤系数: μ J -T =H p T ???? ????=-()p T C p H ?? 实际气体的ΔH 和ΔU : ΔU =dT T U V ??? ????+dV V U T ??? ???? ΔH =dT T H P ??? ????+dp p H T ? ??? ???? 化学反应的等压热效应与等容热效应的关系:Q p =Q V +ΔnRT 当反应进度 ξ=1mol 时, Δr H m =Δr U m +∑B B γRT 化学反应热效应与温度的关系:()()()dT B C T H T H 2 1 T T m p B 1m r 2m r ?∑??,+=γ

物理化学中国石油大学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1. 如果一个体重为的人能将巧克力的燃烧热70kg 40g ()628kJ 完全转变为垂直位移所要作的功,那么这点热量能支持他爬多少高度? 解: W m gh = 362810m 915.45m 709.8W h mg ??×===??×?? 2. 在和291K p θ压力下,()1 mol Zn s 溶于足量稀盐酸中,置换出并放热152。若以和盐酸为体系,求该反应所作的功及体系内能的变化。 21 mol H kJ Zn 解:反应所作的功: ()()2H 18.314291J 2.42kJ W p V pV nRT =Δ≈==××= 体系内能的变化: ()152 2.42kJ 154.42kJ U Q W Δ=?=??=? 3. 在和373.2K p θ压力下,使(l )气化,己知水在气化时吸热21 mol H O 140.69kJ mol ??。 求 (1),(2),(3)之值各为多少? R W vap m U Δ!vap m H Δ!解: (1)1 m 水在气化时所作的功: ol ()()21-H O 8.314373.2J mol 3.10kJ mol R m m W p V pV RT ?=Δ≈==×?=?1 (2) ()-1vap m 40.69 3.10kJ mol R U Q W Δ=?=??!-137.59kJ mol =? (3)水在和373.2K p !压力下气化,这是一个等压过程,所以 -1vap m 40.69kJ mol H Q Δ==?! 4.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膨胀,体积从胀大到10,对外作了的功,体系的起始压力为。 (1)求;(2)若气体的量为,试求体系的温度。 1V 1V 41.85kJ 202.65kPa 1V 2mol 解: (1)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膨胀 221122111 d d ln ln V V V V V V nRT W p V V nRT pV V V ====∫∫V - 1 -

考研《物理化学》考研重点考点归纳

考研《物理化学》考研重点考点归纳 第1章气体的pVT关系 1.1考点归纳 一、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是指在任何温度、压力下符合理想气体模型,或服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气体。 1.理想气体模型的微观特征 (1)分子间无作用力; (2)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或 式中,p、V、T、n的单位分别为Pa,m3,K和mol;称为气体的摩尔体积,单位为m3·mol-1;R称为摩尔气体常数,适用于所有气体,其值为 8.314472J·mol-1·K-1。 该方程适用于理想气体,近似地适用于低压的真实气体。 二、实际气体 1.实际气体的行为

在压力较高或温度较低时,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偏差较大。用压缩因子(Z)衡量偏差的大小。 理想气体的,Z=1。对实际气体,若Z>1,则,表示同温、同压下,实际气体的体积大于按理想气体方程计算的结果。即实际气体的可压缩性比理想气体小。当Z<1时,情况则相反。 2.Boyle温度 若在温度T时,有,则称此温度T为Boyle温度TB。 3.van der waals方程式 式中,的单位为Pa·m6·mol-2;b的单位为m3·mol-1。和b都是只与气体的种类有关,而与温度无关的常数,称为范德华常数。 4.维利方程

式中,A、B、C、D称为第一、第二、第三Virial(维利)系数。 三、理想气体混合物 1.混合物的组成表示 (1)物质B的摩尔分数x或y定义为: 式中,表示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 一般用yB表示气体混合物的摩尔分数,用xB表示液体混合物的摩尔分数。 (2)物质B的体积分数定义为: 式中,表示在一定T、p下纯气体B的摩尔体积;为在一定T、p下混合之前各纯组分体积的总和。 (3)物质B的质量分数定义为:

2017年西南石油大学《物理化学》考试科目大纲

物理化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物理化学考试是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教育部授权各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其目的是测试考生对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方法的掌握程度。本大纲遵照教育部物理化学课程指导小组的基本要求,结合我校理、工科各专业对物理化学的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胶体化学的知识要求制订。本大纲力求反映专业特点,以科学、公平、准确、规范的尺度去测评考生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水平、基本判断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评价目标 (1) 物理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否全面。 (2) 物理化学基本方法的理解深度和综合应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物理化学考试的核心在基础理论和原理及其在系统发生典型变化过程中的应用,以及基本的定量、定性分析方法,有一定的代数、数值和微积分计算工作量,需要准备计算器。 1 气体 理想气体、真实气体、气体液化的基本概念。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模型,摩尔气体常数,平均摩尔质量,道尔顿分压定律,阿马格分体积定律。 真实气体状态方程,真实气体的液化,对应状态原理,普遍化压缩因子图。 2 热力学 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对p V T过程、相变过程、化学变化过程的应用及相关计算,包括Q、W、U、H、S、G、A、p、V、T等物理量的相关计算。 多组分系统偏摩尔量的性质与计算。 理想气体和真实气体的逸度、化学势及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混合物和溶液的活度、活度因子、化学势及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稀溶液的性质及其相关计算。 3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条件、平衡判据、平衡移动原理、平衡常数动量等相关的基本概念。 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标准状态下反应的Gibbs自由能变的计算。

清华大学2014考研物理化学化试题

1.有一绝热的刚性密闭容器内抽成真空,通过阀门和大气隔离,当阀门打开 时,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进入容器,此时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将: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能确定 2.在标准压力P θ和383.15 K 时,水变为同温下的蒸气。则该相变过程中,下 列哪个关系式不能成立? (A) ΔG<0 (B) ΔH>0 (C)△S iso

物理化学(中国石油大学) 期末考试题(上)

物理化学(中国石油大学)期末考试题(上)

一、单项选择题(25分) 1. 理想气体的压缩因子Z ( ) a. 1=Z b. 1>Z c. 1Z c. 1,已知相同数量的A 与B 形成的体系在该温度T 及 压力p 下达到气液平衡, 温度不变若对体系加压时,则 ( ) a. A y 增大,A x 增大 b. B y 增大,B x 增大 c. A y 增大,A x 减小 d. B y 增大,B x 减小 9. 三组分体系最多有几相平衡共存? ( ) a. 5相 b. 4相 c. 3相 d. 2相 10. A 和B 形成的溶液产生一般负偏差, 则一定压力下,A 和B 形成的溶液的沸点 ( ) a. 一定大于纯A 的沸点 b. 一定大于纯B 的沸点 c. 一定在A 和B 的沸点之间 d. 一定小于纯A 的沸点也小于纯B 的沸点 11. 1摩尔理想气体经过节流膨胀过程后 ( ) a. 0=?S b. 0=?F c. 0=?G d. 0 =μ 12. 在恒温恒压不做其它功条件下,一封闭体系经过自发过程并在该条件下达到平衡,则体系的吉氏 自由能值(G 值) ( ) a. 达最大 b. 达最小 c. 不能确定 d. 不变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拟录取名 单 中国石油大学2013年硕士拟录取名单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070704海洋地质王晶张会娜郭飞李翔顾效源吴择070800 地球物理学郭成锋司道军潘新朋姚振岸闫月锋肖建恩王欣李宇航赵义平肖文杨安根张玉昕张松070900地质学王群贾贝贝葛毓柱王淼梁文栋张青青徐珂刘姚范莉红张晗马帅徐骁樊晓芳鞠传学刘贝贝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门晓菲韩忠悦候颖081600测绘科学与技术雷洁霞李彦川鲁洋为陈晓琳刘金霞袁

媛081800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邵婕魏玮杨宇张鹏云张晓语高国超孟贺李振王官超许娟娟李豫源周姗姗韩同欣姜其沛宋晓倩杨继东田亚静王海青邵荣峰梁展源刘延利喻志超田伟超王佳玮李俊秋武恩帆魏孟吉刘牧天张鲁川黄金强房丽姣张立旭李芦茜刘勇周含蕊刘洋周延钊张木森李进步宋俊朋王志民陈修闫德志王文李骥远085215测绘工程王艺郭黎陈冠旭董倩楠王永波潘宁宁085217地质工程孙昌路李坤张在金韩云杨海盟刘双朱晓雨孟庆爱林鹏刘敬寿王晓瑞张廷廷陈静韩雨桐张会娟吴琼程鑫王铸坤王旭辉王

硕叶显诗孙蓓佳刘杰尹桂红郭立鹏王琳熊陈微宋岩李雨生徐文才李栋吴昊刘敏郭思祺苑丹丹吴逸豪纪天亮刘文宋吴超王小丹张春丽张颖颖薛松杨千里王义薛秀杰崔纹纹杨生超荀兆杰盛洁牟春霖付英娟袁茂林化世榜黄习习张园园杜泽源谷铭周德山谭龙李金丽徐奔奔梁宏儒张雅静彭雪还张雅洁彭佳琦蓝阳曾勇坚张杰朱猛李璐璐许汉华孙沛沛杜亮慧王春阳岳婷张维康冯文强周丽颖李闯庞新明韩玉娇熊丽张鹏飞王春伟王江川胡莹王娜霍国栋任敏华周文聪张丰荣张玉良张志明李世安雷军

黄丽娜刘兵卿邵鹏程郝冉冉刘超李礼王晓晨张瑞孙一芳于振南廉欢罗辑李诺赵迎杨富森黄欣芮姜梦奇李荣耀胡雪冰师萌张海洋刘岸明宋爽毕笑笑董夺武晓璐王世兴岳会雯陈如林任启强谢飞王鹏赵岳胡洪瑾张琳李晓彤孙思宇刘爽张璐葛雪莹杜阳阳胡瑜王志伟杨勇李兴丁烽娟管一鹤熊燚严一鸣沈跃范腾腾杨喜龙1 杨宇田娜王晓红顾明翔高镜涵张欣郭云龙郑镕钿闵春佳周延豪房贤云燕贲惠李海涛张冬旭王雪静宋立平吴赫蒋春雪张晓杰陈金金孙棋卢树参杨飞王新张飞飞董敏刘畅杨茜张鸿剑王亚楠马志洁

北京化工大学2000考研物理化学试题

北京化工大学2000考研物理化学试题 (填空16分,选择题9分,计算5题75分共100分) 注意事项: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01.325kPa ≈100kPa=p ,作图用铅笔。 一、填空题(16分) 1. 1mol 双原子理想气体由始态370K 、100kPa 分别经(1)等压过程,经(2)等容过程加热到 473K ,则(1),(2)两个过程下列物理量的关系是Q 1_____Q 2,W 1_____W 2,△H 1_____△H 2,△S 1_____△S 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 200℃时,Ag 2O 的分解反应为:Ag 2O(s)→2Ag(s)+ 2 1 O 2(g) 己知200℃时固体Ag 2O 的分解压为137.8kPa 。今让1mol Ag 2O(s)在200℃分解达平衡,则该过程△G=_______,K =_________,反应过程系统与环境交换的功W=______(忽略固体体积,并设气体为理想气体。 3. 根据电池反应设计原电池。己知电池反应: AgCl(s)+I - (-I a )=AgI(s)+Cl - (-Cl a ) 所设计的原电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有理想气体反应: A(g)+2B(g)→C(g) 在等温和总压不变的条件下进行,若原料气中A 与B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达平衡时系统的组分数C=_______,自由度数f=_______。当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则K 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将__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 5. 在一个锥形容器中,放入一滴液体,如下图所示。试画出接触角θ。因θ____900 (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则该液体对容器______润湿(填能或不能)。 6. 有(N 、E 、V)确定的理想气体,设分子的运动形式只有三个可及的能级,它们的能量和 简并度分别为: k 1 ε=0K ,g 1=1 k 2 ε=100K ,g 1=3 k 3 ε=300K ,g 1=5 (式中k 为玻尔兹曼常数) 当温度为200K 时,分子的配分函数值为_______。在某温度下,若kT i e ε- →1时,三个 能级上最可几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注:为i ε) 7. 请设计实验测定反应 C 6H 6(l)+ 2 15 O 2→6CO 2(g)+3H 2O(g) 的摩尔反应焓△r H m 。实验方法及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考虑用光谱或波谱方法,不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装置)。

考研物理化学模拟试题

物理化学模拟试题( 1) (试卷共 4 页,答题时间 120 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统分人 复核人 得分 得分 阅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 20 分,共 2 分。请将答案 填在下面的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主要原因是 ( ) A. 盐碱地的土壤有毒 B. 使农作物肥料不足 C. 很少下雨的原因 D. 渗透压的存在使农作物水分倒流 2、已知 Cu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4,用 0.5 法拉第电量可从 4 溶液中沉淀 CuSO 出 Cu ( )。 A. 16g B. 32g C. 64g D. 128g 3、在 298K 、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 ) A. 1 La 3+ B. 1 M g 2+ C. NH 4 + D. H + 3 2 4、273 K ,10 标准大气压下, 液态水和固态水 (即冰)的化学势分别为 μ(l) 和 μ(s),两者达到平衡时,其关系为( ) A μ(l) > μ(s) B μ(l) = μ(s) C μ(l) < μ(s) D 不能确定 5、在温度、压力恒定条件下, 设 A(l) 和 B(l) 混合形成理想溶液, 则有:( ) A. mix V m 0, mix H m 0, mix S m 0, mix G m 0 B. mix V m 0, mix H m 0, mix S m 0, mix G m V H S G

D. mix V m 0, mix H 0, mix S m 0, mix G m 0 6、在 302K 时, A →B 过程△ H=- 102kJ ,△ S=-330 J ·K - 1 ,可判断该过程: A. 自发 B.非自发 C.平衡 D. 无法判断 7、对反应 CH (g) + 2O (g) = CO (g) + 2H 2O (g),若压力增大 1 倍,则将发生: 4 2 2 A. 平衡向右移动 B.平衡向左移动 C.不改变平衡 D.反应进行到底 8、如果其它条件系统,沉淀在电池阴极的物质的量正比于: A. 阴极表面积 B. 通过电池的电荷量 C. 溶液中电解质浓度 D. 电极间距离 9、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 ( ) A S B ( G/ p)T C( U/ V)T D C V 10、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 )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 B 从同一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 C 不能断定 A 、B 中哪一种正确 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 得分 阅卷人 二、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对于一个 U 、V 、N 一定的系统,任何一种分布都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2、 ℃时某 和 + 迁移数为 0.490,则 Cl - 迁移数为 ____。 KCl 溶液中,如果 25 K 3、 在所有的偏摩尔量中,以偏摩尔吉布斯自由能 G i 最为重要。它有个专门名 称叫 ______。 4 在水的相图中,三相点的在自由度 f =______。 、 5、 由 N 个分子组成的理想气体系统,具有微态数最多的分布在统计热力学中 叫 分布。 6、 混合理想气体中组分 B 的化学势 B 与温度 T 及组分 B 的分压 P B 的关系是 u u B = ,其标准态选为 。 7、 3 膨胀到 10 dm 3 时,吸热 9414.5 J , 某理想气体,等温 (25℃)可逆地从 1.5 dm 则此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摩尔。 8、 在石灰窑中,分解反应 CaCO 3(s)=CaO(s)+CO 2(g)已达平衡,则该系统的组 分数 C= ,自由度 f= 。

中国石油大学物理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物理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或者不选得0分) 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沿倾角为θ的斜面匀速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B.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 C.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D.物体匀速下滑的速度越大说明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小 2.如图所示是我国长征火箭把载人神舟飞船送上太空的情景.宇航员在火箭发射与飞船回收的过程中均要经受超重与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B.火箭加速上升时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其重力 C.飞船加速下落时,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 D.飞船落地前减速下落时,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大于其重力 3.一条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 m/s,它要渡过一条宽为30 m的长直河道,河水流速为4 m/s,则() A.这条船不可能渡过这条河 B.这条船过河时间不可能小于10 s C.这条船能够过河的最小位移为30m D.这条船可以渡过这条河,而且过河时的合速度可以为8m/s 4.如图甲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物体A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0~1 s内,拉力F不断增大 B.在1~3 s内,拉力F的大小恒定 C.在3~4 s内,加速度大小不断增大 D.在0~4 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3 m 5.如图所示,物块P置于水平转盘上随转盘一起运动,且与圆盘相对静止,图中c沿半径指向圆心,a与c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转盘匀速转动时,P受摩擦力方向为b方向 B.当转盘加速转动时,P受摩擦力方向可能为c方向 C.当转盘加速转动时,P受摩擦力方向可能为a方向 D.当转盘减速转动时,P受摩擦力方向可能为d方向 6.假如一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根据公式v=ωr,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 B.根据公式F=GMmr2,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1/4 C.根据公式F=mv2r,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1/2 D.根据上述选项B和C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2/2 7.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两卫星轨道均视为圆轨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甲在运行时能经过地球北极的正上方 B.甲的周期大于乙的周期 C.甲的向心加速度小于乙的向心加速度 D.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8. “嫦娥一号”探月飞船绕月球做“近月”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则月球的平均密度ρ的表达式为()(k为某个常数)

南昌大学考研物理化学历年真题汇总情况

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报考专业:____ 工业催化,应用化学___考试科目:_______物理化学______ ( A )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 = 7.7×10-4 s-1,又初始浓度为0.1 mol·dm-3,则该反 应的半衰期为:( ) (A) 86 580 s (B) 900 s (C) 1 800 s (D) 13 000 s 2 (1) 在晴朗的白昼, 天空呈蔚蓝色的原因是:( ) (2) 日出和日落时, 太阳呈鲜红色的原因是:( ) (A) 蓝光波长短, 透射作用显著(B) 蓝光波长短, 散射作用显著 (C) 红光波长长, 透射作用显著(D) 红光波长长, 散射作用显著 3 一体系如图,隔板两边均充满空气(视为理想气体),只是两边压力不等,已知 p右 0 (C) Q > 0 W < 0 ΔU > 0 (D) ΔU = 0 , Q=W≠0 4 已知Tl++e -=Tl(s),φ1 (Tl+|Tl)= - 0.34 V

Tl3++3e -=Tl(s),φ2θ (Tl3+|Tl)= 0.72 V, 则Tl3++2e -=Tl+的φ3θ值为:() (A) 1.06 V (B) 0.38 V (C) 1.25 V (D) 0.83 V 5 反应(1) CaCO3(s)??→CaO (s) + CO2(g);Δr H m=179.5 kJ·mol-1 反应(2) C2H2(g) + H2O (l)??→CH3CHO (g);Δr H m=-107.2 kJ·mol-1 反应(3) C2H4(g) + H2O (l)??→C2H5OH (l);Δr H m=-44.08 kJ·mol-1 反应(4) CS2(l) + 3O2(g)??→CO2(g) + 2SO2(g);Δr H m=-897.6 kJ·mol-1 其中热效应│Q p│>│Q V│的反应是:( ) (A) (1),(4) (B) (1),(2) (C) (1),(3) (D) (4),(3) k1k2 6 两个一级平行反应A B,A C,下列哪个结论是不正确的:( ) = (A) k总= k1+ k2(B) k1/k2= [B]/[C] (C) E总= E1+ E2(D) t1 2 0.693/(k1+ k2) 7 电动势测定应用中,下列电池不能用于测定H2O(l)的离子积的是:() (A)Pt,H2(pθ)|KOH(aq)||H+(aq)|H2(pθ),Pt (B)Pt,H2(pθ)|KOH(aq)||参比电极 (C)Pt,H2(pθ)|KOH(aq)|HgO(s)|Hg(l) (D)Pt,H2(pθ)|HCl(aq)|Cl2(pθ),P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硕士《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硕士《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物理化学》是大学本科化学及化工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它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主要内容包括气体PVT关系、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统计热力学初步、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化学平衡、相平衡、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现象及胶体化学。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物理化学实验的相关内容中,要求掌握常用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包括物理量的测量(包括原理、计算式、测定步骤、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和常用物理化学仪器的使用(原理及装置、测量精度、使用范围、注意事项等)。 二、考试内容: 1.气体的PVT关系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微观模型 (2)理想气体混合物,道尔顿定律及阿马格定律 (3)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 (4)真实气体状态方程-范德华方程 (5)对应状态原理及普遍化压缩因子图 2.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基本概念及热力学第一定律 (2)可逆过程及可逆体积功的计算 (3)恒容热、恒压热及焓 (4)热容及恒容变温过程、恒压变温过程热的计算 (5)焦耳实验,节流膨胀过程、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及焓 (6)气体可逆膨胀、压缩过程,理想气体绝热过程及绝热可逆过程方程 (7)相变过程热的计算 (8)化学计量数,反应进度和标准摩尔反应焓 (9)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标准摩尔生成焓及标准摩尔燃烧焓 (10)化学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 (11)绝热反应-非等温反应 3.热力学第二定律 (1)卡诺循环及卡诺定理 (2)自发过程特征、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本质 (3)熵定义及熵的统计意义、克劳修斯不等式及熵增原理、熵判据 (4)环境熵变的计算 (5)单纯PVT变化熵变的计算 (6)相变过程熵变的计算 (7)热力学第三定律、标准熵及化学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 (8)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定义、物理意义及变化值的计算、判据 (9)热力学基本方程、麦克斯韦关系式及其应用 (10)克拉佩龙方程及外压对液体饱和蒸汽压的影响 4.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1)偏摩尔量的定义、物理意义、集合公式以及偏摩尔量间的关系 (2)化学势定义、化学势与温度、压力的关系、化学势判据及应用

2019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考研参考书目与考试科目

2019 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考研参考书目及考试科目 2018-09-20 科目代 考试科目参考书 学院码 代码 《普通地质学》(第三版),舒良树,地质出版社,2010 001801地质学综合《沉积岩石学》(第四版),朱筱敏,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 《构造地质学》,漆家福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16,或《构造地质学》(第三版),曾佐勋主编,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 石油地质综《石油地质学》(第四版),柳广弟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001802/902合(I)《油矿地质学》(第四版),吴胜和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石油地质综《水文地质学基础》,张人权等,地质出版社,2011 合(II )《水文地球化学》(第三版),李学礼等编著,原子能出版社,2010环境学概论《环境学导论》(第三版),何强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001803( 含环境化《环境科学概论》(第二版),杨志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学)《环境化学》(第二版),戴树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001加试有机化学《有机化学》(第三版)(上、下册),王积涛等,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001加试环境化学《环境化学》(第二版),戴树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001加试造岩矿物学《矿物岩石学》,陈世悦,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 001加试岩浆岩与变 《矿物岩石学》,陈世悦,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质岩石学 001加试古生物学与 《古生物地史学概论》,杜远生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地史学 001加试油气田勘探《油气田勘探》,庞雄奇,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001加试石油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第四版),柳广弟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理论力学( I )》,(第7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增加) 《材料力学( I )》,(第 5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增加)002828力学综合《弹性力学》, ( 上册 )( 第 4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流体力学》,汪志明,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渗流力学》 , 程林松 ,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1 002820流体力学《流体力学》,汪志明,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I)《工程流体力学》,袁恩熙,石油工业出版社,2014(增加) 002920流体力学 《工程流体力学》,袁恩熙,石油工业出版社,2014(修订)(II) 002823油气井工程工程力学:《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单辉祖,谢传锋,综合 (I)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