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1 目得

规范Waters e2695液相色谱仪得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本仪器,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以及操作人员、设备、周围环境得安全。

2 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Waters e2695液相色谱仪、2489紫外检测器及随机工作站。

3 职责

3、1操作人员按本规程操作仪器,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作使用登记。

3、2保管人员负责监督仪器操作就是否符合规程,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3、3科室负责人负责对仪器综合管理。

4 仪器性能指标

4、1、Alliance e2695系统

4.1.1 泵/溶剂管理系统:相互独立控制得线性双柱塞驱动装置,双压力传感器反馈回路, 无脉动, 无需混合器与阻尼器。

4.1.1、1溶剂数:4

4.1.1、2流速范围:0、001--10、000ml/min, 以0、001ml为增量

4.1.1、3流速精度:±0、075%RSD

4.1.1、4流速准确度:±1、0%RSD

4.1.1、5操作压力:0-6000psi(0-410bar) ,可设上,下限

4.1.1、6混合范围:0、0~100、0%,以1% 增量

4.1.1、7梯度准确度:±0、5%,不随反压变化

4.1.1、8梯度精度:±0、15%,不随反压变化

4.1.1、9压缩补偿:自动,连续

4.1.1、10梯度曲线:多种梯度曲线: 线性, 凸线与凹线等11种

4.1.1、11系统体积:< 650μL, 不随反压变化

4.1.2 自动进样器/样品管理系统:

4.1.2、1样品盘数:120位,分5个样品盘,每个样品盘可放置24个2ml样品瓶

4.1.2、2进样次数:每个样品可进样1到99次

4.1.2、3进样精度:<0、5%RSD

4.1.2、4样品污染度:<0、1%

4.1.2、5进样准确度:±1 uL

4.1.2、6进样体积:0、1 to 100 uL

4.1.2、7进样线性度:> 0、999 coefficient of deviation

4.1.3 在线柱塞清洗装置:

可在线清洗柱塞杆,可防止因缓冲盐溶液结晶而造成得堵塞,延长密封圈得使用寿命。

4.1.4 在线脱气装置:

4.1.5柱温箱:

4.1.5、1温度设定范围:室温至65℃

4.1.5、2温度稳定性:±0.15℃

4.1.5、3柱容量:4根7、8X300柱

4、2检测器:

4、2、1 2489双波长紫外检测器

双通道紫外检测器,可进行双波长同时测定;最新专利梯形狭缝池设计,确保低噪音,高灵敏度,宽线性范围;Maxplot,Ratioplot优化灵敏度,检测共流出物杂质,可作简单峰纯度鉴定。

4.2.1、1波长范围:190-700nm

4.2.1、2 灯:氘灯,具有灯优化软件,可以延长灯得使用寿命,可编程控制灯得开关

4.2.1、3波长准确度:±1、0nm

4.2.1、4波长重现性:±0、1nm

4.2.1、5光谱带宽:5nm

4.2.1、6噪音:5 X 10-6AU

4.2.1、7漂移:≤1 X 10-4AU/hr

4.2.1、8线性范围:< 5% at 2、5 AU

4.2.1、9流通池:池长10mm,池体积10ul

4.2.1、10 采集速率:80Hz

5 操作规程

5、1操作前准备

5.1.1色谱柱得检查与安装首先打开柱温箱门瞧就是否就是所需用得色谱柱,若不就是则旋下色谱柱螺母,卸下色谱柱,马上用死堵堵上。取出所需色谱柱,两端用螺母旋紧,固定在卡槽上,注意色谱柱得方向,不能装反。

5.1.2 溶剂得准备。

5.1.2、1 甲醇或乙腈必须用HPLC纯,其她无机试剂也最好用HPLC纯,且需经过0、45μm 滤膜溶剂过滤装置过滤。试剂得纯净非常重要。必须要采用超纯水,可以用哇哈哈纯净水

替代。

5、2 主机操作

5.2.1灌装及清洗系统

5.2.1、1当真空脱气机第一次使用或当真空管就是空得,或当改变溶剂,且当前溶剂与真空管中溶剂不相溶时,应当灌装清洗系统。

5.2.1、2如果使用易挥发得混合溶剂或改变溶剂时,若系统长时间关机(比如,隔夜)灌装系统推荐将泵得流速控制在高水平(3-5ml/min)。

5.2.1、3使用注射器灌装系统(干灌装):点击仪器面板上“Menu/status”按钮,选择“Direct Function”,然后点击“dry prime”选择欲灌装得通道并逆时针方向旋开灌装/排放阀,将专用注射器插入灌装/排放阀入口内,拉动注射器活塞吸入大约10毫升灌装液或直到管路中不在有气泡为止。灌装完成后顺时针方向拧紧灌装/排放阀。

5.2.1、4首次灌装系统时,使用干灌装并使用异丙醇、甲醇、乙醇作为灌装溶剂。

5.2.1、5置换管路中得流动相,使用湿灌装:点击仪器面板“Menu/status”按钮,选择“Direct Function”,然后点击“wet prime”选择欲灌装得通道。

5.2.1、6如果当前管路中溶剂就是有机得或水而当前流动相也为有机溶剂或为水,在能互相溶解得情况下,用流动相作为灌装溶剂。

5.2.1、7如果当前管路中溶剂就是有机得或水而当前流动相也为有机溶剂或为水,但不能互相溶解得情况下,使用异丙醇灌装系统。

5.2.1、8如果管路中溶剂为有机得而当前流动相为缓冲盐或管路中为缓冲盐而流动相为有机溶剂时,使用10%异丙醇、甲醇、乙醇灌装系统。

5、3优化泵得性能

5.3.1总就是把存放溶剂瓶得溶剂瓶架放在泵得顶部(或在相对于泵较高得位置)。

5、3、2当使用盐溶液得时候,常需要用水冲洗所有流路。这样就可以将阀门端口得沉淀得盐冲洗掉。在运行泵之前,用至少两倍体积(30ml)得水冲洗真空脱气机,特别就是当泵关闭较长时间时或者通道中使用易挥发混合溶剂时。

5.3.3当基线长时间不能处于稳定状态时,通常情况下应考虑溶剂进口过滤器就是否堵塞。当溶剂过滤器堵塞时,应将其从溶剂瓶中取出并将其放入30%硝酸溶液中超声清洗30min。在将其重新装入溶剂瓶之前,必须用MillQ水对其进行彻底得清洗。长期处于水或缓冲液中得过滤器常因为溶剂中藻类等微生物得生长,造成过滤器得堵塞。因此建议在使用完此类流动相后,用50%乙腈清洗溶剂过滤器。

5.3.4当使用缓冲溶液时,在关闭系统前必须将通道中得溶剂置换成50%乙腈,以防止藻类等微生物得生长。

5、4使用Empower色谱工作站

5.4.1双击电脑桌面上得Empower快捷图标,出现Empower登陆窗口。输入用户名与密码,默认账号为“system”,密码为“manager”,点击“OK”进入Empower工作站。单击高级键, 选择用户类型与QuickStart 界面。

5.4.2.选择QuickStart 界面,点击“确定”,然后选择待选定得操作项目以及色谱系统(仅查瞧数据可选择色谱系统中得"没有系统"),单击“确定”。

5.4.3编辑仪器方法与方法组

5.4.3、1监视区单击方法组编辑向导

5.4.3、2选择新建按钮,弹出仪器方法编辑器。

5.4.3、3单击2690/5,弹出2695 编辑界面。

5.4.3、4 Alliance 系统(包括2695、2795 与2695D)通用编辑页面中,可选择单次输送体积。查瞧脱气选项,确认设置正确。流量选项中设置泵模式、总流量以及流动相配比。选择等度或者梯度。

5.4.3、5单击2489,弹出2489编辑界面。在波长模式中选择相应得波长模式。单波长或者双波长,输入所需得波长,选择相应得采样速率,一般为2点/秒。TUV 检测器滤波常数"快速"选项仅适用于单波长模式;采样速率以一个色谱峰上得采样点不少于15 个点为准。

5.4.3、6点击"文件",选择"另存为",输入仪器方法名称,点击"保存";点击"文件",选择"退出"。

5.4.3、7在被选项中选择所需得仪器方法名称,点击“下一步”。

5.4.3、8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所需得处理方法与报告方法(如果没有合适得方法选择"无处理"、"无报告"),点击“下一步”。

5.4.3、9输入方法组名称,单击"完成"。

5.4.4进样

单击平衡系统按钮进入平衡系统/监视基线界面,选择相应得仪器方法,点击平衡/监视器,在监视窗口监视基线至系统平衡,停止系统监视状态,点击停止按钮。单击样,点击参数编辑快捷方式进入定义单进样参数编辑界面,输入样品名、功能、方法组等参数。点击“进样”。

5.4.5使用向导建立样品组与样品组方法

5.4.5、1选择“运行样品”任务栏,然后单击“样品队列”,进入样品列表。单击新建样品组向导,建立样品组。选择创建样品组方法类型为"LC 或PDA/MS",然后点击“定义样品板”,在"选择标准进样在那里开始"中选择合适得选项。检查开始加载样品瓶得位置就是否正确,点击“下一步”。

5.4.5、2在描述标样中需要设置一下内容:样品组中得标样数:x;每瓶标样进样次数: x;进样体积: x ; 行时间: xx;方法组xxx;点击"选项": 输入下一进样延迟时间x ; 点击“下一步”。样品数:x;每瓶样品进样次数:x; 进样体积: x ; 行时间:x 方法组x;点击“选项”。输入下一进样延迟时间x;点击“下一步”。

5.4.5、3在识别标准样界面中,输入标样名称,增量后缀使用1。在识别样品界面中,输入样品名称,增量后缀使用a。点击“下一步”。运行模式选项中选择"只测试"。查瞧摘要,点击“下一步”。[ 注:弹出组分编辑器,输入标样中每个组分得名称(内标不需要输入含)。可以直接关闭该窗口,在处理数据得时候再添加。点击“完成”,5、4、5、4在菜单栏中选择文件。为方法组命名并保存样品组方法。单击“样品队列”,打开运行样品窗口,点击运行当前样品组方法键,选择“运行”。选择需运行得样品组名称,点击“运行”。样品组运行过程中,在"正在运行"栏中正在运行以及运行完毕得样品以红色显示。注:以向导建立得样品组首行功能一般为清除校正,一般在运行样品前删除该行或改为"平衡"。

5.4.6建立数据处理方法。

5.4.6、1单击“浏览项目”键,在“样品组”中选择目标样品组。在样品组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查瞧相关通道,样品组在单个通道中显示。

5.4.6、2选择定最低浓度得标样,点击鼠标右键,选择下拉菜单中得查瞧,会显示未处理得

色谱图形。

5.4.6、3点击处理方法向导快捷键,选择创建新处理方法,点击”确定”。确认处理类型为LC,积分方式可选择为传统,再点击使用处理方法向导,选择“确定”。积分-峰检测1:要设定峰宽,用鼠标左键拖拽放大选定区域,放大感兴趣得最窄峰。注:在色谱图区域方可以放大某个需要监测得峰。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全视图可以还原色谱图。积分-峰检测2:在色谱图得积分界面选择一段典型得基线作为积分得阈值,点击“下一步”。积分-几分区域:用鼠标左键拖拽放大选定区域,在基线上选取积分得起始时间点。积分-剔除峰:建议选择最小峰高,选择所要积分得高度最小峰(或键入相应数值)。小于此峰高90%得峰将不被积分。点击“下一步”。

5.4.6、4在定量方法中选择"面积" ,组分信息中选择"含量",校正曲线您与类型选择"线性" 。点击“下一步”。QuickStart: 跨通道内标样界面点击否。校正-名称与保留时间:因为选择得就是标样,点击峰1 可以瞧到一个下拉菜单选择相应得组分名称或者键入运行样品个组分相应得名称。添加于组分名称相匹配得标准含量,然后点击“下一步”。注:如果需要输入多水平得标样浓度或含量,请忽略此含量缺省值得设置步骤,点击“下一步”。(如果使用得单一水平得标样,可以在缺省含量中输入对应得数值)。

5.4.6、5校正:选择外标法,校正:选择单一内标样,需要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或键入内标相应得名称,然后点“下一步”。校正:选择多重内标需要输入所有内标得名称。

处理方法名:为处理方法命名,点击完成。色谱图界面会显示该处理方法应用后

得色谱结果,包括积分。如需为积分方法添加积分事件,鼠标右键点击色谱图窗口,选择添加积分事件。积分事件所示功能会立刻应用于处理方法中。编辑处理方法得高级功能需

要选择快捷键。有任何更改均需再次保存处理方法。点击峰表底部可预览2D 通道与峰。点击“浏览项目”键,选择“通道”或“样品组”标签栏。右键点击目标样品组或通道并选择处理。在处理界面,选择使用指定得处理方法,选择相应得处理方法名称,点击清除校正,选择校正并定量。点击”确定”,数据处理,产生结果。可在结果栏中查瞧。

5.4.7查瞧结果与视图筛选

选择“结果”标签栏,使用视图筛选器从下拉菜单中选择"今天" 。选择需查瞧得结果,右键点击选择"查瞧" 查瞧结果点击“曲线”快捷键,查瞧每个组分得校正曲线。切换至主窗口点击“峰型”按钮。

5.4.8预览结果并创建一个综合报告方法

5.4.8、1点击“浏览项目”切换回结果表预览状态。

5.4.8、2选中一个或多个结果,点击鼠标右键选择预览。

5.4.8、3打开报告方法:若选取一个结果,在预览窗口选择使用以下方法:使用缺省单个报告,单击“确定”。

5.4.8、4预览报告并查瞧数据。点击“修改方法”键修改报告。

5.4.8、5双击色谱图或峰结果表编辑报告属性。

5.4.8、6点击文件,选择保存,为新建得报告方法命名。点击“预览”键预览报告。5.4.8、7 如需将报告保存为PDF 格式,点击“另存为”标签栏。

5.4.9方法组得建立

5.4.9、1在建立了适当得仪器方法、处理方法与报告方法后,可以将其组合得到一个方法组

5.4.9、2采集区单击方法组编辑向导。

5.4.9、3弹出"新方法组:选择仪器方法"界面。选择相应得仪器方法,点击“下一步”。

5.4.9、4选择缺省方法界面:选择相应得处理方法与报告方法,导出方法缺省。点击“下一步”。

5.4.9、5命名方法组:为方法组命名,点击完成。

5.4.9、6在运行样品时,方法组/报告方法中调用该方法组,可以自动完成采集、处理、报告数据流程。

5.4.10数据管理

5.4.10、1、项目得备份

1)在QuickStart界面,选择菜单"管理-备份当前项目"。

2)出现"项目备份向导",单击“下一步”。

3)出现"项目备份向导-选择目得地" 。通过浏览选择目得地。建议选择在非操作系统安装得硬盘分区内。一旦选择完成,单击"“确定”"关闭后,回到项目备份窗口,单击“下一步”。

4)出现"项目备份向导-备份显示"。确认数据得复制已经成功,再单击“下一步”。

5.4.10、2.项目得还原

1)在QuickStart界面,选择菜单"管理", 下拉菜单中选择"还原项目"。

2)出现"还原项目向导"。

3)通过"浏览"选择被还原得项目所在得路径,单击“确定”。

4)单击“下一步”。

5)如出现类似以下内容得对话框,则需为还原得项目另起一个名字。

6)在"输入磁盘空间配额"页中,输入项目名,并注意此处得"表空间配额"应不得小于欲还原得项目原有得配额(数据文件大小),然后单击“下一步”。

7)如果需要,可以在此页面中,选择该项目就是否属于某个父项目。

8)在"还原显示"中,如果出现如下对话框,单击"确定"。

9)在"还原显示"中,等待数据还原结束后,单击"完成"。

5.4.11项目管理

5.4.11、1新建项目

1)进入到Emopwer 3 得QuickStart界面。在菜单中选择"管理-创建新项目" 。

2)出现"新项目向导"得对话框,选择新建项目得父项目:

3)单击"下一步",,弹出"新建项目向导-表空间" ,表空间50MB为默认设置,可根据需要增减。

4)出现"新建项目向导-选项"页。选择用于本项目得选项,如果无法确定适当得设置,请接受默认选项。单击"下一步" 。

5)新建项目向导-访问控制:根据需要选择设置对您所创建得项目具有访问权限得用户与用户组,或者接受缺省得选项,然后单击"下一步"。

6)新建项目向导-复制所选项:需要选择复制得项目,一般选择Defaults项目。

7) 新建项目向导-输入名:为新项目命名。

5.4.11、2查瞧及更改项目属性

在建立了新项目以后,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得项目之间进行切换。

1) 进入Empower 2得QuickStart界面,选择菜单"管理-改变系统/项目"

2) 改变项目/系统:根据需要进行选择项目或者选择系统(如果存在二个或者二个以上得系统)。选择完毕后,单击确定。

如果选择了"在该窗口切换项目/系统" ,当前得项目/系统会被新选中得项目/系统

所代替,如果选择了"为项目/系统打开新窗口" ,则会为选中得项目重新打开另外一个QuickStart得界面。

3) 在新得项目/系统得QuickStart界面内即可进行下一步得操作。

3.系统配置

1)在QuickStart界面,选择菜单"视图-系统" ,查瞧系统。

2)出现系统信息窗口。在该窗口中,可以在地址栏中可以查瞧显示得地址就是否与仪器得设置相同。此外,可从"仪器"选项卡里得"正常?"一栏中查瞧仪器状态,在正常情况下,应显示"就是"字样。

如有仪器在"正常?"一栏出现"否",可单击"扫描仪器"进行检查。如检查后显示"就是", 即恢复正常。

3) 创建或连接到新得色谱系统

a、在QuickStart界面,选菜单"管理-新建系统" 。

b、出现"新建色谱系统向导-输入类型"页面,选择系统类型为"新建系统"。然后单击"下一步" 。

c、出现"新建色谱系统向导-选择系统"页面,在"可用仪器"组中,选中新系统得

组件,然后用鼠标拖拽至右侧"新系统仪器"组中。选择完毕,单击"下一步"。如有

误选,则如法,将误选得新系统仪器,用鼠标拖拽回"可用仪器"组中。

d、出现"新建色谱系统向导-访问控制"页面。

4) 删除色谱系统

a. 在"配置"目录区,单击"系统"。

b. 在"系统"表中,右键单击要删除系统得行号,然后在菜单中选择"编辑-删除"

c. 出现"确认删除"提示框,单击"就是" 。

d. 再次出现"删除色谱系统"提示框,此时需要选择"删除全部" 。

删除全部- 从Empower 数据库、Empower 节点与Empower 数据库上得所有用户帐号中删除选定色谱系统。当不再配置实际系统时,请使用此选项。

删除- 从此数据库上得所有用户帐号中删除选定色谱系统,但保留采集服务器上配

置得系统。Empower 节点继续运行该系统,可于稍后重新与其连接。当您不再需要该系统但其她用户仍需要它时,请使用此选项。

e、如果出现如下对话框,请单击"确定" 。待仪器空闲后,即可通过前述步骤,将系统删除。规则:不能删除MS 系统。即使该系统不再出现在列表中,它仍会出现在"仪器"选项卡中。物理连接到Empower 节点得所有仪器将出现在该节点得仪器列表中。

6 支持性文件

《Waters e2695液相色谱仪操作指南》

Waters_2695_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方法

Waters 2695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方法 1 仪器组成及开机 1.1 仪器组成本仪器由Waters 2695 分离单元、2996型二极管阵列检测器、242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色谱管理工作站和打印机组成。 2695 分离单元包括四元梯度洗脱的溶剂输送系统,四通道在线真空脱气机(或氦气脱气机),可容纳120 个样品瓶的自动进样系统,柱温箱,内置的柱塞杆密封垫清洗系统,溶剂瓶托盘,液晶显示器,键盘用户界面及软盘驱动器。 1.2 开机依次接通2695 分离单元、检测器、计算机和打印机的电源。接通2695 分离单元后,约20s 仪器开始自检,约1min 后,显示主屏幕,此时继续各部件的初始化,待主屏幕上方标题区出现“Idle ”时,仪器进入待命状态。 2 溶剂管理系统的准备 2.1 流动相脱气确认所有溶剂管路都充满溶剂,按【Menu/Status 】,进入“Status (1 )”屏幕,光标选“Degasser ”,按【Enter 】,显示选项屏幕,光标下移选“Continuous ”,按【Enter 】。 2.2 启动溶剂管理系统 2.2.1 干启动,当溶剂的管路是干的或是需要更换溶剂时,在“Status (1 )”屏幕下,按【Direct Function 】,光标选“Dry Prime ”,按【Enter 】,显示“Dry Prime ”屏幕,按欲启动的溶剂管路的屏幕键,如【OpenA 】,光标选“Duration ”,按数字键输入5min ,按【Continue 】,待限定时间结束后,重复操作,使实验所需的各溶剂管路均启动、排气并充满流动相。 2.2.2 湿启动在“Status (1 )”屏幕下,光标选“Compomtion ”中欲使用的流动相,输入10 0%,按【Direct Function 】,光标选“Wet Prime ”,按【Enter 】,显示“Wet Prime ”屏幕,输入7.5Ml/min 和6min ,按【OK 】,待限定时间结束后,对每种流动相重复操作。 2.2.3 平衡真空脱气机在“Status (1 )”屏幕下,光标选“Composition ”,输入流动相的组成,按【Enter 】再用光标选“Degasser ”中的“Normal ”,按【Enter 】,按【Direct Function 】,光标选“Wet Prime ”,输入0.000mL/min 和10min. ,按【OK 】。待限定时间结束后,按【Abort Prime 】。 3 样品管理系统的准备 3.1 冲洗自动进样器在“Status (1 )”屏幕下,光标选“Composition ”,输入流动相的组成。按【Direct Function 】,光标选“PurgeInjector ”,按【Enter 】,显示“Purge Injector ”屏幕,输入“Sample Loop Volumes 6.0 ”,光标下移“Compression Check ”,按任意数字键,按【OK 】。 3.2 冲洗进样针在主屏幕下,按【Diag 】,显示“Diagnositcs ”屏幕,按【Prime Ndl Wash 】,显示“Prime Needle Wash ”屏幕,按【Start 】,30s 内应见溶剂从废液排放口流出。按【Close】、【Exit 】。 3.3 冲洗柱塞杆密封垫在主屏幕下,按【Diag 】,显示“Diagnosities ”屏幕,按Prime Seal Wash ,显示“Prime Seal Wash ”屏幕,按【Start 】,待排放口有水流出,按【Halt 】、【Close】、【Exit 】。 3.4 装入样品与转盘将样品瓶插到样品盘合适的位置,打开样品仓门,显示“Door is Open ”屏幕,装入样品盘,按【Next 】,直至所有样品盘装毕,关仓门。 4 编辑分析方法及执行样品分析表 在主屏幕下,按【Develop Methods 】,显示“Methods ”屏幕。 4.1 编辑分析方法 4.1.1 建立新的分离方法在“Method ”屏幕下,按【New 】、【Separation Methods 】,输入方法名,按【Enter 】,显示分离方法屏幕,该屏幕共有6 页,通过按【Next 】或【Prev 】切换。如需设定梯度,在第( 1 )页按【Gradient 】,输入后按【Exit 】;如需设定色谱柱的温度,在第( 4 )页输入后按【Exit 】;在第(6 )页设定检测器的种类,光标选“Absorbance Detector ”,按【Enter 】,光标选“48 6﹨2487 ”,按Abs (1 )图标,设定检测波长,按【OK 】、【Exit 】、【Save 】。 4.1.2 编辑已建立的分离方法在“Methods ”屏幕下,光标选欲编辑﹨修改的分离方法的图标,按【Edit 】,编辑\ 改各种分析参数,按【Exit 】、【Save 】。 4.2 编辑执行样品分析表 4.2.1 建立新的样品组在“Methods ”屏幕下,按【New 】、【Sample Set 】,输入样品组名,按【Enter 】,显示方法组屏幕,在样品组表中输入待分析样品的信息。在“Vial ”中输入样品放置的位

Agilent 1290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标准操作规程

Agilent 1290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标准操作规程Ⅰ目的:制定Agilent 1290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能正确规范地操作液相色谱仪。Ⅱ范围:适用于Agilent1290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Ⅲ规程: 1 开机 1.1 打开计算机,进入 Windows画面。 1.2 打开 1290INFINITY HPLC 各模块电源。 1.3 待各模块自检完成后,双击“Instrument 1 Online”图标,化学工作站自动与12001290INFINITY HPLC 通讯。 1.4 从“View”菜单中选择“方法和运行控制”画面,点击”视图”菜单中的“样品视图“系统视图”,使其命令前有“√”标志,来调用所需的界面。 1.5 点击泵下面的瓶图标,选择‘瓶填充‘如下图所示,输入溶剂的实际体积和瓶体积。也可输入停泵的体积。点击“Ok”。 1.6 从菜单“视图”中,选中“在线信号”,选中“信号窗口1”,然后点击“改变…” 钮,将所要绘图的信号移到右边的框中,点击“确定”。(如同时检测二个信号,则重复选中“信号窗口2”) 2 排气 2.1 首先在方法编辑中,泵的参数设置部分,选好需要排空的通道(保证是开的) 2.2 点击仪器状态视图中泵的图标,选择控制,出现如下图 2.3 勾上吹扫,并且输入流速,

时间,比例就可以 purge 泵头。排空的时候阀会自动切换,无需人为介入。 2.4 当我们发现泵头里面有气泡出不来的时候,选择预备---开。然后点击确定。此时泵会用很强烈的方式朝外泵液体,并持续20 次自动停止。 3 编辑数据采集方法 3.1 开始编辑完整方法: 从“方法”菜单中选择“编辑完整方法…” 项,如下图所示选中除“数据分析”外的三项,点击“确定” ,进入下一画面。 3.2 方法信息:在“方法注释”中加入方法的信息(如:This is for test!)。点击“确定” ,进入下一画面。 3.3 进样方式选择根据自动进样器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进样方式。 3.4 泵参数设定:在“流速”处输入流量,如 1.5ml/min,停止时间:10 min。在“溶剂B”处输入70.0,(A=100-B) ,也可“插入”一行“时间表” ,编辑梯度。在“压力限”处输入柱子的最大耐高压,以保护柱子。 3.5 自动进样器参数设定: 选择合适的进样方式,如图所示,进样体积1.0ul ,标准进样”----只能输入进样体积,此方式无洗针功能。“洗针进样”----可以输入进样体积和洗瓶位置,此方式针从样品瓶抽完样品后,会在针座旁边中洗针。 3.6 柱温箱参数设定: 在“温度”下面的空白方框内输入所需温度,如:40度。并选中它,点击“更

高效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方法

BSEZ-03-11-2007-D/0—(3) 高效液相色谱期间核查方法 1.外观 (1) 检查贮液器是否清洁; (2) 检查滤头是否堵塞; (3) 检查仪器电源线、信号线等插接是否紧密; (4) 检查各开关、旋钮、按键等功能是否正常,指示灯是否灵敏; (5) 将仪器各部分连接好,以100%甲醇为流动相,流量为1.0mL/min ,启动仪器,待压力平稳后保持10min ,用滤纸检查各管路接口应无湿迹。 2.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 S 、流量稳定性误差的检定S R 分别设定流量为0.5 mL/min 、1.0 mL/min 、2.0 mL/min ,启动仪器,压力稳定后,在流动相出口处用事先清洗称重过的容量瓶收集流动相,同时用秒表计时,收集5 min 流出的流动相,在分析天平上称重,按式(1 )、式(2 )计算S S 和S R 。 %100/)(?-=s s m S F F F S (1) %100/)(?-=m in m R F F F S (2) 式中:m F ――()()t W W F m *-=ρ/12, 流量实测值,mL/min ; 2W ――容量瓶+流动相的质量,g; 1W ――容量瓶的质量,g ; ρ――试验温度下流动相的密度,g/mL ; t ――收集流动相的时间,min ; m F ――同一组测量的算术平均值,mL/min ; S F ――流量设定值,mL/min ; m F ――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大值,mL/min ; in F ――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小值,mL/min ;

3.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 选用C 18色谱柱,以甲醇:0.02mol/L 乙酸铵=5:9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 ,紫外检测器的波长选在230nm ,检测灵敏度调到最灵敏档,开机预热,待仪器稳定后记录基线10 min ,由检测器的衰减倍数和测得的基线峰-峰高对应标度,计算基线噪声,用检测器自身的物理量(AU )作单位表示。 KB N d = (3) 式中:d N ――检测器基线噪声; K ――衰减倍数; B ――测得的基线峰-峰高对应的记录仪标度,AU 。 基线漂移用1小时内基线偏离原点的值(AU/ h )表示。 看基线噪声是否不超过5×10-4AU ,基线漂移是否不超过5×10-3AU/ h 4.整机性能(定性、定量重复性) 选用C 18色谱柱,根据检测器选择流动相和测量参数:以甲醇:0.02mol/L 乙酸 铵=5:9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 ,紫外检测器的波长选在230 nm ,基线稳定后由进样器注入20 μL 的25μg/mL 苯甲酸标准溶液,连续测量6次,记录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按式(5)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 。 %1001)16/()(612??--=∑=x x x RSD i i (定性(定量)) (4) 式中:RSD (定性(定量))――定性(定量)测量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 i x ――第i 次测量的保留时间或峰面积; x ――6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i ――测量序号。 6.根据检测情况填写报告单,得出结论。

液相色谱仪验证报告

Agilent1200液相色谱仪A验证报告文件编码:REC-JYYQ-B001-01-00

目录 1.概述 2.验证目的 3.验证依据及验证范围 4.验证工作小组 5.验证方案审批 5.1验证方案起草 5.2验证方案会签 5.3验证方案批准 5.4验证方案实施 6.验证内容 6.1安装确认 6.1.1 文件资料 6.1.2售后服务 6.1.3 消耗性备品备件 6.1.4安装检查 6.1.5安装确认结论及批准 6.2 运行确认 6.2.1 灵敏度及稳定性测试 6.2.2运行确认结论及批准 6.3性能确认 6.3.1 系统适用性试验: 6.3.2定量重复性试验 6.3.3性能确认结论及批准 7.验证结论 8.最终批准

1.概述 液相色谱仪为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色谱柱有C18柱,可以进行含量、有关物质和聚合物的定量或定性分析。我司在购买前对该产品的性能、价格、外观和售后服务进行了广泛地调查研究,在同类产品中价格适中、性能稳定、美观且售后服务好。 2、验证目的 为了确保使用该仪器检测数据真实可靠,也为了确认该仪器的各项指标能达到该仪器所设计的性能指标,对该仪器进行验证。 2.验证依据及适用范围 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实验室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及中国药典2008版附录V D液相色谱法起草本验证方案。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实验室液相色谱仪的验证。 4.验证工作小组 成立由组成的验证工作小组,担任验证工作小组组长。 5.验证方案审批 6.验证内容 6.1安装确认 6.1.1 文件资料

检查人日期 检查人日期 检查人日期6.1.4安装检查 对照使用说明书要求安装,确认环境、电源等符合要求。 检查人日期6.1.5安装确认结论及批准 6.2 运行确认(见计量局计量证书) 证书号: 运行确认结论及批准: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注意事项[1]全解

岛津液相色谱仪使用注意事项 1.流动相必须用HPLC级的试剂,使用前过滤除去其中的颗粒性杂质和其他物质(使用0.45um或更细的膜过滤)。 2.流动相过滤后要用超声波脱气,脱气后应该恢复到室温后使用。 3.不能用纯乙腈作为流动相,这样会使单向阀粘住而导致泵不进液。 4.使用缓冲溶液时,做完样品后应立即用去离子水冲洗管路及柱子一小时,然后用甲醇(或甲醇水溶液)冲洗40分钟以上,以充分洗去离子。对于柱塞杆外部,做完样品后也必须用去离子水冲洗20ml以上。 5.长时间不用仪器,应该将柱子取下用堵头封好保存,注意不能用纯水保存柱子,而应该用有机相(如甲醇等),因为纯水易长霉。 6.每次做完样品后应该用溶解样品的溶剂清洗进样器。 7.C18柱绝对不能进蛋白样品,血样、生物样品。 8.堵塞导致压力太大,按预柱→混合器中的过滤器→管路过滤器→单向阀检查并清洗。清洗方法;①以异丙醇作溶剂冲洗:②放在异丙醇中间用超声波清洗;⑧用10%稀硝酸清洗。 9.气泡会致使压力不稳,重现性差,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产生气泡。 10.如果进液管内不进液体时,要使用注射器吸液:通常在输液前要进行流动相的清洗。 11.要注意柱子的pH值范围,不得注射强酸强碱的样品,特别是碱性样品。 12.更换流动相时应该先将吸滤头部分放入烧杯中边振动边靖洗,然后插入新的流动相中。更换无互溶性的流动相时要用异丙醇过渡一下。 液相色谱柱使用经验谈 色谱柱在使用前,最好进行柱的性能测试,并将结果保存起来,作为今后评价柱性能变化的参考。但要注意:柱性能可能由于所使用的样品、流动相、柱温等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另外,在做柱性能测试时是按照色谱柱出厂报告中的条件进行(出厂测试所使用的条件是最佳条件),只有这样,测得的结果才有可比性。 1、样品的前处理: a、最好使用流动相溶解样品。 b、使用预处理柱除去样品中的强极性或与柱填料产生不可逆吸附的杂质。 c、使用0.45μm的过滤膜过滤除去微粒杂质。 流动相的配制 液相色谱是样品组分在柱填料与流动相之间质量交换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因此要求流动相具备以下的特点: a、流动相对样品具有一定的溶解能力,保证样品组分不会沉淀在柱中(或长时间保留在柱中)。 b、流动相具有一定惰性,与样品不产生化学反应(特殊情况除外)。

岛津LC-20AT-型高效液相色谱仪(仪器编号:)检定规程

岛津LC-20AT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仪器编号:)检定规程 一.概述 本组所有的LC-20AT型高效液相色谱仪(仪器编号:)为日本岛津公司生产的产品,由DGU-20A3脱气机、2 个LC-20AT溶剂输送泵(分为A,B泵)、7725i 手动进样器、色谱柱(3个C18柱,3个手性柱)、SPD-20A紫外-可见检测器、SEDEX 80 LT-ELSD蒸发光散射检测器、LCSolution(Version.1.2)中文工作站等。工作原理为高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液流动相泵入色谱柱,手动进样器注入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色谱柱内,各组分在色谱柱内被分离,并依次进入紫外检测器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检测。 二.检定目的 为了确保LC-20AT型液相色谱仪(仪器编号:)检测数据安全可靠,也为了确认该仪器的各项指标能达到仪器所设计的性能指标,对该仪器进行检定。 三.检定依据及判断标准 本检定规程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JJG705-2014“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制订。 四.检定要求 4.1环境条件 4.1.1检定室应清洁无尘,无易燃、易爆和腐蚀性气体,排风良好。 4.1.2仪器应平稳地放在工作台上,周围无强烈机械震动和电磁干扰源,仪器接地良好。 4.1.3电源电压为(220±22)V,频率为(50±0.5)HZ。 4.2检定设备 4.2.1秒表:分度值不大于0.1s。 4.2.3分析天平: 最大称量不小于100g,最小分度值不大于1mg。 4.2.4 注射器:10μL一支。 以上计量器具需经计量检定合格。 4.2.5 10ml注射器一支。 4.2.6 游标卡尺:15cm/0.02mm。 4.2.7容量瓶:5ml,20个。 4.3标准物质:咖啡因标准溶液0.005mg/ml、0.010mg/ml、0.015mg/ml、

高效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文件编码:版本号:02 目录 一、目的 (1) 二、适用范围 (1) 三、内容 (1) 四、附件 (5) 五、变更历史 (5)

一、目的 为了使高效液相色谱仪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企业内部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本规程规定了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的项目、方法及周期,使质量部校准小组有章可循。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期间核查工作。 三、内容 1.制定依据 1.1.《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1.2.《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规程》(C08-0128) 1.3.《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705-2002) 1.4.《药品生产验证指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3年版 2.通用技术要求 2.1.仪器外观 仪器上应有仪器的名称、型号、制造厂名、产品系列号等标牌。 2.2.仪器电路系统 仪器电源线、信号线插接紧密,各开关、按键、旋钮等功能正常,指示灯灵敏,显示器正常。 3.计量器具控制 3.1.校准条件 3.1.1.环境条件 a.校准室应清洁无尘、无易燃、易爆、腐蚀性气体,通风良好; b.室温在15-30℃,校准过程中温度变化不超过3℃(对示差折光检测器温度变化不超过2℃,室内湿度在10%-75%RH范围内; c.仪器应平稳放在工作台上,周围无强烈机械震动和电磁干扰源,仪器接地良好; d.电源电压为(220±22)V。 3.1.2.校准设备 a.秒表:分度值不大于0.1s;

b.分析天平:最大载荷应大于220g,最小分度值应小于0.01mg; c.容量瓶:10ml 9个。 以上计量器具需经检定合格 3.1.3.标准物质 1×10-4、1×10-7萘/甲醇溶液 1×10-3丙三醇/水溶液 大豆油对照品(中检所) 4.校准项目、接受标准及周期(表1) 5.期间核查方法 5.1.外观检查 按2.1、2.2条的要求,用目视、手动检查 5.2.输液系统检查 5.2.1.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s、流量稳定性误差S R检查 按下表2的要求以纯化水为流动相,启动仪器,设定流量,待压力稳定后,在流动相出口处用事先清洗称重过的容量瓶收集流动相,同时用秒表计时,收集表2规定时间流出的流动相,在分析天平上称重,按式(1)、式(2)、式(3)计算Ss和S R Fm=(W 2-W 1 )/ρ r ·t 式(1)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标准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标准操作规程 1 定义及概述: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现代液体色谱法,其基本方法是将具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用高压输液泵将流动相注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注入的供试品被流动相带入柱内进行分离后,各成分先后进入检测器,用记录仪或数据处理装置记录色谱图或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定结果。由于应用各种性质的微粒填料和加压的液体流动相,本法具有分离性能高、分析速度快的特点。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能在特定填充剂的色谱柱上进行分离的药品的分析测定,特别是多组分药品的测定、杂质检查和大分子物质的测定。有的药品需要在色谱分离前或后经过衍生化反应,方能进行分离或检测。常用的色谱柱填充剂有:硅胶,用于正相色谱;化学键合固定相,根据键合的基团不同可用于反相或正相色谱,其中最常用的是十八烷基硅烷(又称ODS)键合硅胶,可用于反相色谱或离子交换色谱;凝胶或玻璃微球等填充剂是有一定孔径的大孔填料,用于排阻色谱。 1.3 高效液相色谱仪基本由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色谱数据处理组成。检测器最常用的为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或紫外—可见检测器。色谱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常用积分仪或数据工作站进行。梯度洗脱,可用两台泵或单台泵加比例阀进行程控实现。 2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要求: 2.1 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汇编中“实验室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的规定作定期检定,应符合规定。 2.2 仪器各部件应能正常工作,管路为无渗漏连结,流路中无堵塞或漏液,在设定的检测器灵敏度条件下,色谱基线噪音和漂移应能满足分析要求。 2.3 具体仪器在使用前应详细参阅各操作说明书。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规程

. ... .. 标准文件 1、目的Objective: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仪部校验规程,确保校验工作规、顺利进行。 2、围Scope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使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光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校验。 3、职责Responsibilities: 3.1 培训职责:本文件起草人或审核人或批准人负责对质量管理部全体人员培训。 3.2 QC:负责制定本规程,并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3.3 QA:负责监督和检查本规程的实施。 4、定义Definition:无。 5、程序Procedures: 5.1 依据 国家计量校验规程JJG 705-2002液相色谱仪,安捷伦液相说明书,岛津液相说明书。 5.2 备件及材料 5.2.1水:HPLC级水。 5.2.2化学试剂:乙腈(HPLC)、丙酮(分析纯)。 5.2.3咖啡因标准品。 5.2.4咖啡因标样。 0.005 mg/ml, 0.010 mg/ml, 0.025 mg/ml,0.050 mg/ml,0.125 mg/ml和0.250 mg/ml咖啡因水溶液。 5.2.5色谱柱:4.6mm×250mm,C18,5μm。 5.2.6 容量瓶:10ml。 5.2.7玻璃注射器。 5.2.8 限流阻尼管。

5.2.9 分析天平。 5.2.10 秒表。 5.2.11 热电偶 5.3 校验项目及技术指标 5.3.1泵性能的测试 表1 5.3.2柱温箱温度稳定性测试* 表2 备注:如药典专论规定的特定柱温,不在以上温度围之,则对分析该品种的仪器增加该温度点校验,校验项目和可接受指标相同。 5.3.3 检测器性能测试 表3 5.3.4进样器性能测试 表4

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规程

1目的 对Waters e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保证其正常使用,确保 检验数据准确可靠。 2范围 适用于Waters e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在两次检定之间或修理后的运行检查。 3点检条件 3.1 环境条件 3.1.1 安装仪器的房间应清洁无尘,无易燃、易爆和腐蚀性气体,室内排风良好。3.1.2 仪器应平衡地放在工作台上,便于操作,周围无强烈的机械振动和电磁干 扰,仪器接地良好。 3.1.3环境温度10-30℃,8小时内温度波动不超过±3℃,室内湿度在20%-85%范围内。 3.2 电源要求 3.2.1 电源电压:220±22V 3.2.2 电源频率:50±0.5Hz 3.2.3 净化稳压电源正常工作。 3.3 仪器与试剂 3.3.1 秒表,分度值不大于0.1s 3.3.2 电子天平,最大称重不小于100g,最小分度不大于1mg。

3.3.3 数字温度计:测量范围0-100℃,最小分度不大于0.1℃。 3.3.4 容量瓶50ml,10个。 3.3.5甲醇(色谱纯)。 3.3.6纯水 4 技术要求和点检方法 4.1 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 S、流量稳定性误差S R的检查。 4.1.1 技术要求 4.1.2 点检方法 按5.1.1表设定流量,待流速稳定后,在流动相排出口用事先清洗称重过 的容量瓶收集流动相,同时用秒表计时,准确地收集10~25min,称重。按式(1)、(2)计算S S和S R。 S S=(F m-F s)/F s×100% (1) S R=(F max-F min)/F×100% (2) 式中:S S----流量设定值误差,%

F m =(W 2-W 1)/(ρi ·t ),流量实测值,mL/min ; W 2----容量瓶+流动相的重量,g ; W 1----容量瓶的重量,g ; F S ----流量设定值,mL/min ; ρi ----实验温度下流动相的密度,g/cm 3; t----收集流动相的时间,min ; S R ----流量稳定性误差,%; F max ---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大值,mL/min ; F min ---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小值,mL/min ; F ----同一组测量中流量的算术平均值,mL/min 。 4.1.3 注意事项:流量最高值的设定可根据实验室的要求而定。流量测量顺序可 以随意选择,但不是设定某一流量后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改变流量后至少 要等5min 待流量稳定后,方可收集流动相。 4.2 定性、定量测量重复性的检查 4.2.1 技术要求: a. 定性测量重复性误差(6次测量)RSD 定性≤1.5% b. 定量测量重复性误差(6次测量)RSD 定量≤3.0% 4.2.2 点检方法 选择一种适当的标准溶液(eg :萘、苯甲酸、山梨酸等)或稳定的待分析 样品,记录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连续测量8次,按式(3),计算相对标准 偏差RSD (%)。 RSD 定性(定量)=()()10011/12??-??????-∑=X n X X n i i ……………….(3) RSD 定性(定量)即为定性定量测量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 式中:i X ----第i 次测得的保留时间或峰面积; X ----n 次测得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手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手册 一目的:制定高效液相色谱法,规范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操作。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 三责任者:品控部。 四正文 1 简述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现代液体色谱法,其基本方法是将具一定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用泵将流动相注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注入的供试品被流动相带入柱内进行分离后,各成分先后进入检测器,用记录仪或数据处理装置记录色谱图或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定结果。由于应用了各种特性的微粒填料和加压的液体流动相,本法具有分离性能高,分析速度快的特点。 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能在特定填充剂的色谱柱上进行分离的药品的分析测定,特别是多组分药品的测定、杂质检查和大分子物质的测定。有的药品需在色谱分离前或后经过衍生化反应方能进行分离或检测。常用的色谱柱填充剂有:硅胶,用于正相色谱;化学键合固定相,根据键合的基团不同可用于反相或正相色谱,其中最常用的是十八烷基硅烷(又称ODS)键合硅胶,可用于反相色谱或离子对色谱;离子交换填料,用于离子交换色谱;具一定孔径的大孔填料,用于排阻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仪基本由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色谱数据处理系统组成。检测器最常用的为可变波长紫外可见光检测器,其他检测器有如示差折光检测器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等。色谱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常用积分仪或数据工作站进行。梯度洗脱,可用两台泵或单台泵加比例阀进行程控实现。 2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要求 2.1 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汇编中“实验室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705—90)”的规定作定期检定,应符合规定。 2.2 仪器各部件应能正常工作,管路为无死体积连结,流路中无堵塞或漏液,在设定的检测器灵敏度条件下,色谱基线噪音和漂移应能满足分析要求。 2.3 具体仪器在使用前应详细参阅各操作说明书。

安捷伦110高效液相色谱仪验证记录

附录1文件检查 目的:确认文件资料已经完备,并且是当前最新版本。 测试方法:检查开箱单、使用说明书、标准操作规程及其他相关资料。 可接受标准:文件资料已经完备,并且是最终批准版本。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文件检查表》内。 文件检查表

附录2培训检查和签字确认 目的:确认参与验证的人员都经过此方案的培训,和识别所有签字和草签本方案任何数据表的人员。 测试方法:检查培训记录。 可接受标准:参与验证的人员进行此方案前已经完成此方案的培训。将检查结果记录在《培训检查和签字确认表》内。 培训检查和签字确认表

附录3确认用仪器仪表校验检查 目的:确认测试用仪器、仪表是否已经校准并且在有效期内。 测试方法:检查仪表参数和校准报告。 可接受标准:测试用仪器、仪表已经校准并且在校准有效期内。将检查结果记录在《确认用仪器仪表校验检查表》内。 确认用仪器仪表校验检查表

附录4设备基本信息确认 目的:确认铭牌信息与说明书一致。 测试方法:根据说明书和合同的信息,现场核对设备铭牌信息。 接受标准:设备铭牌的基本信息与说明书一致。将检查结果记录在《设备基本信息确认表》内。 设备基本信息确认表

目的:确认设备的安装是否符合原设计的条件。 测试方法:室内使用温湿度计测量,目测地面,检查室内空气。 接受标准:室内温度应在5~40℃;相对湿度≦85%;地面平滑,不易起尘;室内无腐蚀性气体存在或产生。将检查结果记录在附录5《外部环境确认》内 外部环境确认表

目的:确认设备各部件的型号,保证与其订单和装箱单所描述的一致。 测试方法:检查设备的输液泵、脱气机、自动进样器、柱温箱、DAD检测器是否与设备订单或装箱单一致。 接受标准:设备的输液泵、脱气机、自动进样器、柱温箱、DAD检测器应与设备订单或装箱单一致。将检查结果记录在附录6《安装环境确认》内。 设备型号确认表

液相色谱仪的检定规程

液相色谱仪的检定规程摘录 4.1.环境温度为10~30℃,8小时内温度波动不超过±3℃,相对湿度低于65%。 4.2.电源电压:220±22V,电源频率:50±0.5Hz。 4.3.检定设备 4.3.1.秒表:分度值小于0.1s。

4.3.2.分析天平:zui大称量200g,zui小分度值0.1mg。 4.3.3.容量瓶 4.3.4.微量注射器 4.3. 5.标准物质和试剂 5.检定方法 的检定。 5.1.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s、流量稳定性误差S R 将仪器的输液系统、进样器、色谱柱和检测器联接好,以甲醇为液动相,按表1设定流量,待流速稳定后,在流动相排出口用事先清洗称重过的容量瓶收集流动相,同时用秒表计时,准确地收集10~25分钟,称重,按下式计算Ss和S 。 R Ss=(Fm—Fs)/Fs×100% =(Fmax—Fmin)/F×100% S R 式中Ss为流量设定值误差(%); Fm=(W2—W1)ρt·t为流量实测值; W2:容量瓶+流动相的重量(g); W1:容量瓶的重量(g); Fs:流量设定值(ml/min); ρt:实验温度下流动相的密度(g/cm3); t:收集流动相的时间(min); :流量稳定性误差(%); S R Fmax:同一组测量中流量zui大值(ml/min); Fmin:同一组测量中流量zui小值(ml/min); F:同一组测量中的算术平均值(ml/min)。 5.2.定性、定量测量重复性的检定 将仪器联接好,使之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用进样阀的定量管注入适当的标准溶液(萘或联苯)或稳定的待分析样品溶液,记录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连续测量5次,按下式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

029agilent1260液相色谱仪+vwd+dad+fld检测器操作、维护和期间核查规程

Agilent 1260液相色谱仪+VWD+DAD+FLD检测器操作、维护和期间核查规程 1 目的:为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及测量结果的真实可靠特制定本规程。 2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Agilent 1260液相色谱仪测定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等样品时的操作、维护和期间核查。 3 职责: 仪器使用人按本规程操作仪器和作好使用登记。 仪器责任人负责监督仪器的使用、保管、维护与保养和期间核查。 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仪器的综合管理。 4 仪器组成 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由真空脱气机、四元泵、自动进样器、柱温箱、VWD、DAD、FLD检测器及OPENLAB CDS工作站组成 5 操作规程 开机前准备 准备好流动相并安装色谱柱。将水相放入A/D瓶,有机相放到溶剂瓶B/C,同时配制10%的异丙醇/水溶液以备柱塞清洗用。 开机 打开计算机:打开计算机电源,登陆Windows操作系统。 启动工作站:打开Agilent 1260各模块(脱气机,四元泵,自动进样器,柱温箱,检测器)左下方的电源开关,液相各模块进入自检,右下方的指示灯不同颜色闪烁几下,最后变成橘黄色或无色,启动完成。点击屏幕左下角“开始”,选择“所有程序(P)”,选择“Agilent Technologies”选择“Open LAB”,选择OpenLABControl,或双击桌面图标,则会进入到下面的界面: 下面步骤如果已经配置过,则不需要操作通过点击菜单左上方的,可以分别创建位置和仪器,得到如下界面 输入相关信息,注意仪器类型一栏要选择Agilent LC System,输入完后点击确定。出现如下界面 选定刚刚创建的仪器名称,点击“配置仪器”, 选择“配置模块”,注意不要选择“使用经典驱动程序”。如果仪器中包括DAD、FLD,则需要选择“3D光谱评估”。点击确定 选择“是”,来配置仪器 选择IP地址,输入仪器IP,默认地址为。点击确定 系统会根据指定IP地址来找到所配置的模块及其相关信息,点击确定。 再次点击确定,是配置生效 点击“启动”或者“离线启动”来打开在线或离线工作站,也可点击“创建快捷方式”来生成。这样就不必每次使用都打开OpenLAB控制面板了。 开启工作站:工作站打开,点击“方法和运行控制”或者在“视图”中选择“方法和运行控制”。打开仪器控制视图:选择“视图→系统视图”,即可显示仪器控制视图,选择“视图→样品视图”,即可显示样品信息视图 模块右上角状态灯颜色说明:无色,未开电源或者模块准备就绪

高效液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是分析实验室常用的测试仪器之一,其应用越来越广泛。此种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将直接影响到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仪器的正常工作。操作者如果能了解故障的成因,即可清楚预防和排除这些故障的方法,就可正确地使用仪器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的性能。今天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和您分享下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使用试管的问题 1、试管的洁净问题。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是一个很灵敏的分析方法,如果因使用不洁净的试管,便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例如,在用甲醇作溶剂来溶解样品时,所用的小试管是用橡胶塞来做盖子的,因此,在每次进样时,都有一个保留时间固定的干扰峰存在,后经证实,此干扰峰是由甲醇浸泡橡胶塞而溶下的组分所产生,换用玻璃试管后,干扰峰消除。 2、塑料试管的溶解问题。近年来,一次性塑料试管给试验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有机溶剂对试管的溶解现象,在利用此种试管提取样品时,有些有机溶剂(如氯仿等)对管壁有溶解现象,这些被溶解下来的物质有时也能在检测器上产生信号,从而干扰样品的测定。这时,可用相同的实验条件先行试验一下,看看不含被抽提物时,提取液在检测器上能否产生干扰信号,如确有干扰信号存在,就只能换用耐有机溶剂的玻璃试管了。 3、被测样品在试管壁上的吸附问题。这个问题也应引起注意,否则也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在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

M)中,有些被测药物如阿米替林,丙咪嗪等易吸附在玻璃试管的管壁上,因此,操作中宜采用聚丙烯管,为防止提取中吸附现象的发生,可采用0. 5%的已二胺已烷液做为提取剂,可有效地防止吸附。 二、操作进样阀的问题 目前,在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仪中常用的进样阀是7725型进样阀,其内部的六通阀结构使进样操作非常方便,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问题。例如,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试验过程中,有时会有异常色谱峰的出现以及重现性不好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操作方法不当所引起,要想解决此类问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进样量的控制。用进样阀来进样时,阀内的样品环是定量的,(一般分析型进样阀的样品环体积为20ul),由于进样时,注射到进样阀内的样品溶液在样品环的管路中有径向的速度梯度(即管轴处比管壁处的液流速度快)。因此,要想使样品环中充满样品溶液,从而使用进样阀来准确地定量,则必须使进样量大于样品环体积的2倍。如果用注射器来控制进样量,则最大只能注射样品环体积1/2的量,这样才能防止部分样品由溢流管溢出从而导致定量分析的误差。 2、进样阀的清洁问题。如果样品环中有上次进样时样品的残留,必然会污染下次注射进的样品,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应按下列步骤操作:a.进样阀有2个位置,INJECT和LOAD。首先在LOAD位置时,以注射器将流动相注入进样阀内清洗几次,每次用量大约40ul;b.然后将进样阀板手扳至

岛津LC-20AT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图文操作手册

岛津LC-20AT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的图文操作手册 一、岛津LC-20AT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岛津LC-20AT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二、功能和用途: 1、功能:本仪器采用高压梯度通过高压输液泵分别独立精确控制流量、调整 溶剂浓度比例,实现高效率、高精度混合;即配备了可提供全波长三维信息的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全新的光路设计与有效的梯形狭缝池设计保证了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也配备了灵敏度更高、选择性更好的荧光检测器; 还配备了具有高灵敏度、检测范围更广的蒸发光检测器。 2、用途:本仪器可以高效地分离分析高沸点、热不稳定的有机及生化试样;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大部分有机化合物有响应;荧光检测器可以检测产生荧光的物质,对如多环芳烃、维生素B、黄曲霉素、卟啉类化合物、农药、药物、氨基酸、甾类化合物等有响应;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对碳氢化合物、表面活性剂、聚合物、脂肪酸和氨基酸、油和挥发性低于流动相的任何样品、不含发色团的化合物有响应。

三、操作步骤: 1、色谱柱的安装 本仪器配备了SPD-M20A二极管阵列检测器、RF-10AXL荧光检测器和Varian380-L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样品分析前首先要确定用什么检测器,然后把色谱柱连接到所需的检测器上。 2、开机 a、首先打开UPS,然后依次打开DGU-20A3真空脱气机、LC-20AT溶液 传输单元(泵)、CBM-20A系统控制器、所选用的检测器、自动进样器 SIL-20A,CTO-20A柱温箱电源打开。(HPLC组件的电源开关大都在仪 器的右下角) b、将两个泵上部中间的黑色旋钮逆时针旋转90~180度,按purge键进行自 动脱气,一般设置为3分钟;然后按自动进样器软键盘的purge键,对 自动进样器上的样品进行脱气,一般为25分钟。 c、双击Lc solution图标。输入用户名Admin,点击OK。单击系统配置的 图标,出现系统配置的对话框。单击自动配置,仪器自动将能找到的仪 器配置,也可以用图示中的蓝色和红色箭头分别添加和去掉配置的仪 器。需要注意的是,仪器优先选择自动进样器,如果需要手动进样,需

高效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规程 1 目的 保证高效液相色谱仪计量的准确度。 2 范围 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期间核查。 3 期间核查项目和技术要求 3.1. 泵流量设定值误差应Ss≤±2%;流量稳定性误差应SR≤±2%。 3.2. 定性测量重复性误差(5次定量环进样)应RSD≤1.5%。 3.3. 定量测量重复性误差(5次定量环进样)应RSD≤1.5%。 4 核查步骤 4.1. 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s,流量稳定性误差SR的核查。 4.1.1. 仪器与用具 分析天平,万分之一,秒表,精度0.01秒,10ml容量瓶。 4.1.2. 操作程序 4.1.2.1. 将泵、进样器、色谱柱和检测器连接好,以甲醇为流动相。 4.1.2.2. 按表1设定流量,待流速稳定后,在流动相排出口用事先精密称定过重量的容量瓶收集流动相,同时用秒表记录,准确收集10~25分钟,再精密称定其重量。收集时间应符合下表规定,每个设定值重复测定3次。 4.1.3. 结果计算 按下列公式计算SS和SR: Fm=(W2-W1)/(P.t) SS=(Fm-FS)/FS×100% SR=(Fmax-Fmin)/F×100% W2为容量瓶+流动相的重量(g) W1为容量瓶的重量 P为实验条件下的流动相密度(g/cm3) t为收集流动相的时间(min)P Fm流量实测值(ml/min) FS流量设定值 Fmin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小值 Fmax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大值 F为同一组测量中流量的算术平均值 4.1.4. 结果判断:SS和SR值应符合下表规定 流量设定值(ml/min) 1.0

测量次数 3 收集流动相时间(min) 5 允许误差 SS 2% SR 2% 4.1. 5. 注意事项:收集时间应将“秒”换算为“分”代入公式计算。 4.2. 定性、定量测量重复性试验 4.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C18 流动相:乙腈:水(55:45) 流速:1ml/min 波长:350nm 进样量:20ul(定量环或是自动进样) 4.2.2.操作程序 将仪器连接好,使之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待基线稳定后,用进样阀的定量环注入20ul,浓度为1ug/ml左右的甲醛衍生物溶液或稳定的待分析样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记录甲醛的峰保留时间和峰面积。 4.2.3. 结果计算: RSD=根号下[{(Xi-平均X)的平方+(Xi-1-平均X)的平方+ -------- +{(X1-平均X)的平方}/{i-1}}]/ 平均X 式中: RSD%--定性(定量)测量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 Xi--第i次测得的保留时间或峰面积; 平均X --5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i--测量序号。 4.2.4. 结果判断 定性测量重复性误差:5次峰保留时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应≤1.5%。 定量测量重复性误差:5次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应R≤1.5%。 5 期间核查周期 5.1.期间核查的时间定为12个月一次。 5.2. 仪器维修或发现异常时应全面检定一次。

实验室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MV_RR_CNG_0173 实验室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1. 实验室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说明 编号 JJG705-1990 名称 (中文)实验室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英文)Verification Regulation for Liquid Chromatograph Used in Laboratory 归口单位 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 起草单位 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 主要起草人 赵 敏 (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 批准日期 1990年7月28日 实施日期 1991年1月1日 替代规程号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带有紫外-可见光(固定波 长或可调波长)、荧光(固定波长或可调波长)和差示折光检测器的实验室液相色谱仪的检定。 主要技术 要求 1 外观 2 输液系统 3 柱恒温箱温度设定值误差ΔT :小于±2℃,控温稳定性误差T c :小于或等于1℃(无柱箱仪器不检此项)。 4 定性、定量测量重复性 5 检测器性能 是否分级 否 检定周期(年) 2 附录数目 5 出版单位 中国计量出版社 检定用标准物质 相关技术文件 备注 2. 实验室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摘要 一 概 述 实验室液相色谱仪(以下简称仪器)是由输液系统、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数据记录 处理装置等几部分组成的分析仪器。图1是典型的液相色谱仪组成方框图。它利用样品中各组份在色谱柱中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分配系数或吸附系数的差异,将各组份分离后进行检测,并根据各组份的保留时间和响应值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图1 液相色谱仪组成方框图 二 技术要求 1 外观 1.1 仪器应有下列标志: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出厂日期、系列号(或编号)等。 1.2 仪器要成套、完整。 1.3 仪器各调节旋钮、按键、开关等能正常工作,无松动。指示灯灵敏。 1.4 电源线、信号电缆等插、接头与插座紧密配合。 1.5 输液管路应为不锈钢管,接头紧密、牢固,在规定的压力范围内无泄漏。 2 输液系统 2.1 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 S:小于±2%~5%;*流量稳定性误差S R,小于±2%~3%。 :小于3%。 2.2 梯度准确度误差T c i 3 柱恒温箱温度设定值误差ΔT:小于±2℃,控温稳定性误差T c:小于或等于1℃(无柱箱仪器不检此项)。 4 定性、定量测量重复性 4.1 *定性测量重复性误差(8次测量)RSD定性:小于或等于1.5%。 4.2 *定量测量重复性误差(8次测量)RSD定量:小于或等于3.0%。 5 检测器性能 5.1 紫外-可见光检测器 5.1.1 固定波长紫外检测器波长示值误差:小于±2 nm。 5.1.2 可调波长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波长示值误差:小于±2 nm;重复性误差:小于±1 nm。 5.1.3 *基线漂移:小于或等于5×10-3(AU/h)。 基线噪声:小于或等于5×10-4(AU)。 5.1.4 最小检测浓度(静态):4×10-3g/mL(萘的甲醇溶液)。 5.1.5 线性范围:大于或等于103。 5.1.6 吸光度选择器换档误差:小于或等于2.0%。 5.2 荧光检测器 5.2.1 波长示值误差:小于±5 nm(固定和可调波长)。 5.2.2 *灵敏度:10-8g/mL硫酸奎宁溶液在记录仪上有满量程70%以上的响应(检测器范围档置最小,记录仪输入电压与检测器输出电压相同)。 5.2.3 *基线漂移:小于或等于±5×10-3(AU/h)。 基线噪声:小于或等于±5×10-4(AU)。 5.2.4 *最小检测浓度:5×10-10g/mL(硫酸奎宁的硫酸水溶液)。 5.2.5 线性范围:大于或等于103。 5.2.6 范围选择器换档误差:小于或等于2.0%。 5.3 差示折光检测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