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专业课程简介

生物科学专业课程简介
生物科学专业课程简介

生物科学专业

05013001 高等数学 Advanced Mathematics 【56-3-1】

内容提要:高等数学课程是高等学校工程专科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

统地获得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等基础知识。一方面,它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

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的数学方法;另一方面,它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基本运算能力和自学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经济数学》,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

参考书目:《高等数学》,各院校的教材。

《高等数学辅导及教材习题解析》,海洋出版社。

《高等数学附册 学习辅导与习题选解》,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数学习题集》,机械工业出版社。

05013002 普通物理 College Physics 【56-3-3】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内容提要:大学物理学是理、工各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其主要内容包括:运动学、动力学、刚体力学、振动学基础、热力学基础和电磁学、光学等内容。通过《大学物理学》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对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建立物理模型,并对其进行正确的数学分析。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普通物理学》 程守洙 江之永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新概念物理教程》,赵凯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物理学原理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马文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普通物理学解题指导》,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

《改变世界的物理学》,倪光炯

05013003 无机与分析化学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56-3-1】

内容提要:此课程是生物系各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基础化学课程。本课程在元素周期律、原子和分子结构理论和四大化学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络合离解平衡)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主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组成、性质、变化规律及其测定的一般方法。教材内容尽可能和生物系各专业对化学基础的要求相结合,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专业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无机及分析化学》(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

参考书目:《无机化学》北京师大、华中师大、南京师大编 高教出版社

《无机化学》大连工学院无机化学教研室

05013004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ation 【28-1-1】

先修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

内容提要:包括元素及其主要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主要无机化合物的一般分离和制

备方法以及化合物成分分析等有关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熟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掌握一些主要化合物的一般分离和制备方法,加深对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加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技巧。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现代生物学实验技术指导》 王继伟主编,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参考书目:《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南京师范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05013005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60-3-2】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

内容提要:有机化学是生物系各专业学生学习的基础化学必修课程。本课程是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应用及有关问题的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理论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学习有机化学不仅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需要,而且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有机化学》 汪小兰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有机化学》 吉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学院 上海师范学院等五校合编

《有机化学》 [美] 莫里森著 科学出版社

05013006 植物学 Botany 【96-6-2】

内容提要:学习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和生殖规律。了解孢子植物各大类群的特征及代表植物特征(形态结构,繁殖及生活史)以及植物间的亲缘,从而了解植物发展的演化规律;掌握种子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和重要科、属的特征及代表植物识别要点,并了解当地的常见植物。通过实验,掌握徒手切片,装片技术和染色方法;生物绘图基本方法;生物学实验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掌握观察,解剖,描述,检索和鉴定植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采集,制作植物标本方法;了解植物学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成果。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植物学》(上,下册)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编 高教出版社

参考书目:《植物学》(上下册) 华东师大等编 高教出版社

《植物学》(上下册) 李扬汉编著 高教出版社

《东北植物检索表 》 傅沛云编著 科学出版社

《种子植物解剖 》 李正理编著 高教出版社

05013007 动物学 Zoology 【100-6-3、4】

内容提要:动物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的主干基础课。该课程以动物的演化为顺序,按循序渐进的原则,讲述动物各主要类群的特征,代表动物的形态、解剖、结构功能、个体发生、重点门、纲或目的分类、生态适应及经济重要性等。注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阐述,为有关的后继课程奠定基础。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动物学纲要》 马德滨 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参考书目:《无脊椎动物学》(上、下册) 任仙淑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动物学》(上册)张雨奇主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05013008 人体组织解剖学 Human Tissue Anatomy 【54-3-5】

先修课程:动物学

内容提要:人体组织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本课程从整体上介绍了人体九大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分别对各系统的组成器官从形态结构及组织结构方面进行了讲解。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人体组织解剖学》 北京师范大学等合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正常人体解剖学》 邱树华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人体解剖学》 中国医科大学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05013009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Human and Animal Physiology 【54-3-6】

先修课程:动物学、人体组织解剖学

内容提要: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理的科学。本课程从整体上介绍了人体九大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分别对各系统的组成器官从形态结构及组织结构方面进行了讲解。并介绍生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及不同进化水平、不同生活环境中动物生理机能的差异以及某些重要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学习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王玢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组织学与胚胎学》 贲长恩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动物生理学》 陈守良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生理学》 辽宁中医院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05013010 植物生理学 Plant Physiology 【60-3-4】

先修课程:植物学、生物化学

内容提要: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关系的科学,植物的生命活动规律是在水分代谢、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代谢的基础上,表现出种子萌发、营养器官生长和运动、开花、受精、果实和种子的成熟等生长发育过程。其任务在于研究和了解植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生命活动规律和机理,从而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一切利用植物生产的事业中。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植物生理学》 潘瑞炽 董愚得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植物生理学》 北京农业大学主编 农业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 杨学荣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05013011 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 【72-4-4】

先修课程:动物学、生物化学

内容提要:微生物学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重点介绍以细菌为主要内容的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以及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等基础理论;并对微生物的遗传、菌种选育做了介绍;最后论述了微生物学在现代工业、农业、医药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

教 材:《微生物学》 周德庆主编 高教出版社

参考书目:《微生物学》 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合编 高教出版社

《微生物学》 林梦藻主编 东北师大出版社

05013012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64-4-3】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内容提要:生物化学是生物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是研究微生物、 植 物、动物及人体等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的一门科学。生物化学是以人体等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的一门科学。生物化学是以分子水平 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主要讨论糖类、脂类、蛋白质、核 酸、酶等物质的结构、功能,讨论它们分解和合成代谢,掌握实验基本技术。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

教 材:《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二版) 罗纪盛等合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生物化学》 沈同、王镜岩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物化学原理》 伦格宁 高等教育出版社

05013013 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 【54-3-5】

先修课程: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化学

内容提要:细胞的基本知识、细胞表面与细胞质膜、细胞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骨架、细胞核、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细胞衰老与死亡。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细胞生物学》 翟中和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细胞生物学》第二版 郑国锠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细胞生物学》 汪德耀编 上海科技出版社

05013014 遗传学 Genetics 【90-5-6】

先修课程: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化学

内容提要:遗传和变异的主要规律,主要从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和群体水平遗传物质的传递、遗传物质如何决定性状,以及遗传学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及其应用。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遗传学》第二版 刘祖洞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普通遗传学》第五版 方宗熙 高等教育出版社

《遗传学》影印版 P.C.Winter.G.I.Hickey &H.L.Fletcher

05013015 普通生态学 General Ecology 【36-2-5】

先修课程:植物学、动物学

内容提要: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本专业共分四大部分"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 是从基本概念开始,依次论述了植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乃至生物圈 。着重阐述了生物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中的主要规律和环境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以上四部分是以植物生态学为基础,综述了生态学的观点、学说和方法。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

教 材:《普通生态学》 李搏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植物生态学》 祝廷成的合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环境生态学》 金岚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05013016 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 【54-2-6】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内容提要:分子生物学是探讨生物现象的分子机理的科学。分子生物学以遗传物质(DNA或RNA)为中心,寻求性状的传递、基因的本质、突变、重组以及生物的进化和生命个体发育的遗传控制等遗传现象的分子机理,揭示生物界普遍的生命规律。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分子生物学》 郜金荣 叶林柏编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年

参考书目:《分子遗传学》 孙乃恩 孙东旭 朱德熙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05013017 生物教学论 Biology Teaching Methodology 【54-3-6】

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

内容提要:本课程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能力培养、考试与评价、教师备课、课外活动以及教育科学研究等问题,并在培养教师基本素质和教学能力方面开展大量实践活动。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中学生物学教学法》周美珍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生物学教学论》 赵锡鑫 高等教育出版社

05013018 生物进化论 Theory of Evolution 【36-2-7】

先修课程: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细胞学、生物化学、生态学

内容提要:"进化论是生物学中最大的统一理论"。生命科学各个层次的研究以及各分支学科体系的建立无不以生物进化的理论为其指导思想,它又同时吸收与综合生物学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现代的进化论已不仅仅是一种思想理论,对生物进化的研究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领域,即研究生物进化的历史过程、进化的原因、进化机制、进化速率、进化趋向、物种的形成和灭绝、系统发生以及适应的起源等内容的进化生物学。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进化论》 李难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生物进化控制论》 裴新澍著 科学出版社

《进化生物学》黄诗笺 彭奕欣 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05013019 生物化学实验 Biochemistry Experimentation 【32-2-3】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

内容提要:生物化学是一门归纳性很强的实验性学科,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要辅有高强度的实验课程作为支持。本课程在生物化学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研究生化实验的基本原理,突出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通过开设的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和酶等12~16个学生实验,帮助学生验证、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分析和科学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学习、掌握一些重要实验仪器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现代生物学实验技术指导》 王继伟主编,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参考书目:《基础生物化学实验》(第二版) 王秀奇等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生物技术导论》 瞿礼嘉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

05014001 生物统计学 Biostatistics

【36-2-5】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内容提要:生物统计学就是利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生物界数量现象的一种科学方法,是生命科学工作者定量地研究生命现象的有利工具。在生物统计学里,我们将系统地阐述①利用统计方法和数学逻辑来收集、整理和分析实验原始数据的方法;②利用数学模型由实验样本数据来推断研究总体的统计推断方法;③利用方差(变量)分析来分析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的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④利用数学模型来分析和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生物个体不同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回归与相关分析的方法;⑤按照研究目的事半功倍地进行实验处理的实验设计方法。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生物统计学》 李春喜 科学出版社 2002年

参考书目:《田间实验与统计分析》 马育华主编 农业出版社 1996年

《生物统计》 刘来福 程书肖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05014002 免疫学 Immunology 【36-2-6】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遗传学

内容提要:免疫学是生物学和医学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它主要阐述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机理,对抗原、抗体的结构及特点进行解释,对单克隆抗体技术进行了介绍。本门课程还对免疫学的一些基本实验技术及其应用做了相关的介绍。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现代动物免疫学》 韩文愈 吉林科学出版社会性1996年

参考书目:《兽医免疫学》 杜念兴 农业出版社 1993年

《兽医免疫学》 刘宝全 东北农学院教材科 1996年

《分子免疫学》 王亚群 科学出版社 1982年

05014003 基础生物学技术 Basics of Biological Technology 【36-2-5】

先修课程:植物学、动物学

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讲授生物科研和教学中的实验动物采集、培养技术及标本制作。动物、植物显微切片技术以及显微化学技术。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生物技术》 鄂永昌编著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0年

参考书目:《生物宏观标本制作》俞仰青编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2年

05014004 环境学 Environmental Science 【36-2-7】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普通生态学、

内容提要:环境生物学是介绍由于人类的活动而引起的环境变化,在人为干扰下,环境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的作用。着重介绍了一些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不良环境现象,生物与环境,大气环境,人类活动与地球气候,水体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系统与生物污染,环境生物技术的基本特征和研究内容。污染事故的生物补救和污染场地的生物修复等。

修读对象: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

教 材:《环境学》 刘培桐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健康与环境》 刘仁平主编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环境生物学》 蒋志学主编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05014005 被子植物胚胎学 Angiosperm Embryology 【36-2-5】

先修课程:植物学

内容提要:植物胚胎学是植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与植物细胞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发育生物学密切相关,系统地阐述了被子植物的雌、雄配子体以及胚、胚乳的发育过程为基本内容,同时介绍了胚胎学一些新成就及组织培养技术在胚胎学上的应用及实践意义。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被子植物胚胎学》胡适宜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被子植物受精生物学》 胡适宜 杨宏远主编 科学出版社

《受精生物学》 陈大元主编 科学出版社

05014006 植物组织培养 Plant Tissue Culture 【36-2-6】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

内容提要:植物组织培养是生物科学的重要研究技术和手段,它是二十世纪初以植物生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技术,着重介绍了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细胞全能型理论,各种培养技术、实验方法及其在重要经济作物上的应用。

修读对象: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

教 材:《植物组织培养》 李秀霞主编 哈尔滨出版社

参考书目:《植物组织培养教程》 李浚明主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植物组织培养手册》 颜昌敬编著 科学出版社

05014007 植物资源学 Plant Resources 【36-2-7】

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

内容提要:植物资源学主要研究有用植物的类型、分布及其理化成分和经济价值以及他们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资源学的基本知识,去寻找和发现更多的植物资源,为农产品、轻纺工业、医药、化工等资财拓展来源,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为人类社会作出贡献。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植物资源学》 刘胜祥 何明勋编 武汉出版社

参考书目:《热带植物资源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许再富著 科学出版社

《植物资源学》 董世林等著 林业大学出版社

05014008 高等植物多样性 Diversity of Advanced Plants 【36-2-5】

先修课程:植物学、普通生态学

内容提要: 植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本课程主要介绍植物多样性的理论、方法和现状等,包括植物多样性基本概念及其机制、物种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植物多样性起源和变化、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等内容。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参考书目:《生物多样性科学原理与实践》陈灵芝 马克平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05014009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 Vertebrate Zootomy

【36-2-5】

先修课程:动物学

内容提要:本课程为生物科学专业开设。主要对脊椎动物各系统进行了比较,特别是注重把形态和功能的比较综合到进化生物学是主题,用比较的方法描述动物形态结构及其生理功能,解决动物学中有关理论问题。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本科学生

教 材:《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杨安峰等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参考书目:马克勤等,《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

刘凌云等,《普通动物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05014010 昆虫学 Entomology 【36-2-5】

先修课程:动物学

内容提要:本课程为生物科学专业开设。主要介绍昆虫外部形态、内部解剖和生理、昆虫生物学、昆虫分类知识和昆虫生态学知识。还介绍一些研究昆虫的基本方法。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本科学生

教 材:《普通昆虫学》 彩万志等编著,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2

参考书目:《昆虫学通论》 北京农业大学主编,(上、下册),农业出版社,1981

《普通生态学》 李博主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

05014011 鸟类学 Ornithology 【36-2-7】

先修课程:动物学、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

内容提要:该课程讲述了两大类温血动物之一的鸟类,其属脊椎动物亚门鸟纲,全世界有鸟类九千至一万种。本课程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介绍了现存鸟类的两个亚纲,古鸟亚纲和今鸟亚纲。重点介绍了今鸟亚纲中的齿颌总目、古颌总目、楔翼总目、今颌总目四个总目,讲述了其主要特征,代表动物的形态、解剖、结构功能、个体发生等。鸟类在自然界生态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直接地关系到人类的生存质量,因此保护鸟类是每个地球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本门的教学也对学生也进行了爱护自然的教育。

修读对象: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

教 材:《自然生灵--动物(鸟类上、下) 》 江淘 博源主编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鸟类博物馆》 李湘涛 时事出版社

05014012 发育生物学(双语) Developmental Biology (Bilingual) 【36-2-6】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

内容提要:发育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发育本质的科学。它主要研究多细胞生物体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生长、衰老和死亡,即生物个体发育中生命过程发展的机制。同时,也研究生物种群系统发生的机制。学习和掌握发育生物学的知识,必须将所学过的其他相关生命科学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解剖学、免疫学胚胎学和进化生物学等的知识融会贯通,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必须关注发育生物学研究的动态,了解其新进展。学习发育生物学的知识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问题。

修读对象: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

教 材:《发育生物学》 张宏伟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发育生物学》 桂建芳 易梅生主编 科学出版社

《发育生物学原理》 樊启昶 白书农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05014013 细胞工程学(双语) Cell Engineering (Bilingual) 【36-2-6】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

内容提要:包括微生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具体包括:原核生物的原生质体融合;真核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植物细胞及组织培养;植物原生质体分离及原生质融合;植物 细胞无性系;植物单倍体育种;植物染色体工程;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胚胎工程。

修读对象: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

教 材:《细胞工程》 俞新大等 科学普及出版社

参考书目:《细胞工程》 焦瑞身等 化学工业出版社

《细胞工程》 高伟良 北京大学出版社

《生物工程》 李继珩 中国医药出版社

05014014 微生物发酵技术 Microorganism Fermenting Techniques 【36-2-5】

先修课程:微生物学

内容提要:微生物发酵围绕发酵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在实践中的主要应用,从发酵作用于微生物本身的机制以及在对药物的应用上对微生物学、微生物实验技术,酶工程、微生物内部调节机制等各方面作了全面概括和阐述,包括发酵的作用机理,酶内部的作用机理,发酵的主要思想,发酵优化的条件、应用范围,微生物育种的主要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本科学生

教 材:《发酵过程优化原理与实践》 陈坚,李寅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代谢控制发酵》 张克旭、陈宁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05014015 蛋白质化学 (双语) Protein Chemistry ( Bilingual) 【36-2-5】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

内容提要:蛋白质化学围绕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这一总纲,从方法、原理以及概念上对蛋白质的化学、物理化学、结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各方面的基本面貌和进展情况作了全面概括和阐述,包括氨基酸化学、蛋白质的分离分析、肽链的一级结构的测定、蛋白质的构象、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等内容。

修读对象:生物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蛋白质化学到论》,孙崇莱、李玉民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蛋白质化学》,陶慰孙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物化学》(第三版) 王镜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蛋白质与核酸》 王琳芳 杨克恭主编,北医大中国协和医大联合出版社

《酶学》,陈石根等编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05014016 基因工程(双语) Genetic Engineering ( Bilingual) 【36-2-7】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

内容提要: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操作,是一门于本世纪70年代诞生的崭新的生物技术科学。基因工程是以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引入了工程学的一些概念,通过周密的实验设计,进行精确的实验操作,高效率地达到预期的目标。目前基因工程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其他学科的发展和社会新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修读对象:生物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基因工程》,楼士林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2年

参考书目:《基因工程原理》,吴乃虎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2年

《基因工程及其分子生物学基础》 静国忠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基因工程学原理》,马建岗主编 西安交大出版社 2001年

05015001 食品工艺学 Food Products Processing Technology 【36-2-7】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

内容提要:食品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包括植物发芽生长时物质变化理论;水的处理方法;各种糖化方法的比较;微生物群扩培、繁殖知识;糖酵解理论;糖酵解过程中各种物质变化理论;各种物质对主体影响程度的检测方法。重点与难点问题是水的处理方法,各种糖化方法的比较,微生物群扩培、繁殖知识,糖酵解理论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现代食品发酵技术》 王福源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8年

参考书目:《酒精与白酒工艺学》 华南工学院等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2年

《酿造酒工艺学》 顾国贤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6年

05015002 生物制药技术 Biopharmaceutical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36-2-7】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细胞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

内容提要:本课程是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的结合在制药领域的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制药在保证和促进人类健康长寿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本课程介绍了现代生物技术与制药密切相关的几个主要技术,如微生物发酵制药、动植物细胞培养制药、基因工程制药、酶工程制药等等。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生物技术制药》 熊宗贵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

参考书目:《生物制药技术》 郭勇主编 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0年

《现代生物制药技术》 藤丽荣主编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年

05015003 无土栽培技术 Soilless Planting Technology 【36-2-5】

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无机与分析化学

内容提要:无土栽培法又称营养栽培法、水耕法。它是在栽种作物时不用土壤,不施粪肥,一般仅用化学肥料或化学试剂配成的营养液供给作物所需养分的特殊栽培方法,它也是实验室里进行作物栽培方法,它也是实验室进而进行作物培养实验的一种研究手段,它一般在较封闭的室内环境进行,因此受病虫害感染的机会很小,很少施用农药,所以可种植出无污染、无公害作物。它还具有产量高、生产周期短、水肥利用充分,受气候季节影响小等优点,并为作物的工厂化生产创造了条件。本课程重点讲述无土栽培的实用技术,包括基质的选择、营养液的配制,营养液的使用,及无土栽培作物的管理。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无土栽培学》 郭世荣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年

参考书目:《无土栽培》 贵夫人社(日)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年

《蔬菜无土栽培》 邢禹贤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年

05015004 观赏植物栽培技术 Ornamental Plant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36-2-6】

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

内容提要:观赏植物是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布置、美化环境并丰富人民生活的栽培植物。主要研究观赏植物的分类、繁殖、栽培及其生长发育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并辅之观赏植物的应用与经营。通过教学使学生增强实践能力,拓展择业范围。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观赏植物栽培》 江苏省农业学校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野生观赏植物引种学》 纪汉文 邢淑清等主编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三北野生花卉》 李云侠 昝少平主编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花卉栽培与药用》 闻子良 闻荃堂主编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05015005 观赏鱼的饲养技术 Fancy Fish Feeding Techniques 【36-2-7】

先修课程:动物学、动物生理学

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讲授热带观赏鱼由来;观赏热带鱼的特征;热带鱼的生理解剖结构及生活习性;常见淡水热带鱼、海水热带鱼及名贵热带鱼和水草的观赏价值、饲养要点;饲养热带鱼的一般器材、工具及其使用;家庭热带鱼的饲养方式;热带鱼的饵料投喂,以及水质、光照、水温的管理;水草缸的管理方法,包括水草的施肥等技术;热带鱼常见病的防治和热带鱼繁殖基本方法。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宠物精养热带鱼》 蒋青海 主编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年

参考书目:《海水观赏鱼》[德]鲁茨·高尔著 张沛艳、王倩译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年

《家庭观赏鱼饲养》 何文辉 张美琼 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锦鲤养殖实用技法》占家智 姚同炎 编著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观赏动物养殖与疾病防治》 高本刚 余梅 编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05015006 作物遗传与育种 Plant Genetics and Breeding 【36-2-7】

先修课程:植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

内容提要: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本课程以农作物和蔬菜为例,系统地阐述作物育种基本的、常用的、行之有效的育种方法及其理论,适当介绍育种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动向。按照作物育种工作进程分别介绍育种目标、遗传资源、育种方法(包括引种、选种、常规杂交育种、回交育种、远源杂交育种和杂种一代优势利用)、品种区域化鉴定和良种繁育。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作物育种学》 南京农业大学主编 农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蔬菜育种学》 西北农业大学主编 农业出版社

05015007 药用植物学 Officinal Plants 【48-3-7】

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

内容提要:《药用植物学》是一门应用基础课,以讲授为主,不设实验课,介绍中草药的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引种训化和采收加工等基础知识,并结合东三省的实际,重点介绍十余种地道药材的栽培生产技术。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中国药用植物栽培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主编 农业出版社1991年

参考书目:《中草药栽培技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05015008 生物科学摄影 Bioscience Photography 【36-2-7】

先修课程:植物学、动物学、普通物理

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讲授生物科学中的各种摄影方法与基本原理包括普通摄影、小物体摄影、显微摄影、放大摄影、特殊摄影。照相机的种类及常用附件。暗室工作及底片的性能。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生物科学摄影基础》王伯扬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4年

参考书目:《实用摄影手册》 刘小元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0年

05015009 食用菌 Edible Fungi 【36-2-6】

先修课程:微生物学

内容提要:以提高食用菌产量和质量为目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性学科,包括菌种制作,室内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概要以及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国内外动态。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食用菌栽培学》 扬新美 农业出版社 1996年

参考书目:《食用菌栽培学》 刘作喜 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1996年

《食用菌生产大全》 陈士瑜 1993年

05015010 环境微生物 Environmental Microorganism 【36-2-7】

先修课程:微生物

内容提要:环境微生物是普通微生物学发展起来的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大学科,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等广泛领域。在环境问题成为全球问题时,环境微生物学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运用微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认识环境问题的实质并探寻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本课程主要讨论研究的内容有:以普通微生物为基础,研究微生物学一般规律,包括结构、生理、生长、遗传变异和分类;研究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背景,侧重微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微生物活动对环境和人类产生的有益和有害的影响; 研究在环境污染控制工程中有关的微生物学原理和工艺及环境监测中微生物学的方法。

修读对象:生物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环境微生物》 贺延龄、陈爱侠编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环境微生物学》 郑平编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微生物学》 沈 萍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微生物生态学》 池振明编著 山东大学出版社

05015011 多媒体技术与CAI课件 Multimedia and CAI Courseware 【36-2-7】

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

内容提要:本课程利用CAI课件设计,讲授中学生物的多媒体课件制作,从而提高师范类生物专业学生的教师技能,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修读对象:生物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周树义主编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计算机辅助教育》 师书恩著 北师大出版社

05015012 酿酒工艺学 Brewing Technology 【36-2-6】

先修课程:微生物学,微生物发酵技术

内容提要:酿造酒工艺学是发酵工程发展起来的应用学科,也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应用方面,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涉及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发酵工程学等一级和二级学科广泛领域。它以普通微生物为基础,在研究应用酿酒的同时,注重微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微生物活动对环境和人类产生的有益和有害的影响以及在酿酒对环境污染控制工程中有关的微生物学原理的研究。本课程主要讨论研究的内容有: 1.学习和研究酒类原料的选择制备,作用机理,工艺流程2.学习和掌握酒类的分类以及不同酒类之间的异同3.研究在环境污染控制工程中有关的酒类发酵原理和工艺及环境监测中发酵工程的方法。

修读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教 材:《酿造酒工艺学》 顾国贤编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啤酒生产问答》 徐斌编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新型白酒生产与勾调技术问答》 李大和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理学 二级类生物科学类 专业代码071001 英文名称Biological Science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生物科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中学生物学教学的能力,能够在各类中等学校从事生物教学,同时能从事生物资源利用、生物科研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规格 1、知识结构 (1)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相关的数学、化学的学科基础知识,计算机及信息科学基础知识。 (2)具有扎实的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 (3)熟悉生物学及其发展规划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从事生物科学相关领域研究、教学和管理的基本知识。 (4)了解国内外的生物学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对生物科学相关行业的发展动态有一定的了解。 2、能力结构 (1)常见生物资源鉴别和标本制作的能力。包括生物绘图、显微观察、显微装片制作、生物特征描述、检索表的使用及常见动物、植物的识别、标本制作等能力。 (2)实验设计能力、数据统计与分析能力和生物资源初步开发与利用能力。 (3)常规生物实验操作能力。常见仪器设备的操作与维护能力和综合运用生物实验技术的基本能力。 (4)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具备分析教材、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语言、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 (5)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借助相应工具阅读本专业英文资料及检索科技文献的能力。 (7)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具有使用常用办公软件办公的能力。 (8)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基础知识,具备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的基本能力。 (9)具有一定的观察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此基础上初步具备独立开展生物科学教育教学和专业相关研究的工作能力。 3、素质结构 (1)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强烈的公德意识、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甘于吃苦、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等道德素质。 (2)具有良好的民族文化、科学文化、职业文化、技术文化等文化素质。 (3)具有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与技巧,合理的信念追求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评价自己和客观评价他人,正确对待成功和挫折等身心素质。 (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生物制药专业简介

生物制药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药学和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生物制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熟悉生物医药分析和药品检验技术,能在生物制药研究、开发、生产以及医学检验、卫生防疫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生物化学、生化分离分析技术、生物技术及工业药剂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受到生物制药研究和生产技术的基本训练,毕业后能从事生物药物的资源开发、产品研制、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控制等工作。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主干学科:药学、生物学。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解剖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药物分析、抗生素、发酵工艺学、生物技术药物、药理学、药剂学。 专业特色和优势: 1、生物制药专业是高新生物技术应用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国际科技竞争乃至经济竞争的重点,生物制药是生物技术产业的龙头,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我国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把发展生物技术制药作为迎头赶上国际高新技术水平的重点领域之一。由于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极其活跃的组成部分,特别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更是激起了人们对生物药物研究领域的关注。生物制药产业迅猛崛起,生物医药产业化发展急需应用型创新人才。 2、培养目标定位准确,符合社会和市场需要

本专业设立了由行业专家、一线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专业培养方案,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瞄准社会和行业需求,准确定位培养目标。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3、业务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 本专业拥有一支教育观念新、理论水平高、改革意识强、专业能力强,热心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生物制药专业带头人为潘扬教授,教研室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7人,实验师1人。目前承担生物制药、药学、中药、药物制剂等专业的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药物分析、抗生素、发酵工艺学、生物技术药物、药用真菌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在科研方面,主持或参与国家级、部省级等各级各类课题20余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多篇,出版著作6部,获得部省级科研教学成果奖6项。

制药工程专业课课程介绍

制药工程专业课课程介绍 制药工程(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专业是一个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化学(chemistry)、药学(pharmacy)和工程学(engineering)交叉的工科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制药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基础,掌握化学、生物学、药学、制药工程与技术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具有从事药品、药用辅料、医药中间体及其相关产品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等方面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制药工程应用型人才。 一,制药工程课程的培养 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深厚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制药工程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管理、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和社会服务意识; 4、掌握药品制造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和生产质量管理(GMP)与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药品生产工艺流程制订与车间设计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制药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沿和药品生产新工艺、新技术与行设备的发展动态; 5、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制药工程科学理论、分析提出和解决制药工程问题的方案,具有解决制药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6、具有对药品新资源、新产品和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具有良好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获取专业新知识的能力; 7、了解制药工程专业领域众多的技术标准,熟悉国家关于药品生产、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8、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9、具有应对药品生产、使用中和公共卫生中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制药工程的主要课程中包括 普通教育课: 必修课: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创业教育课、就业指导课。 选修课:要求在普通教育公共选修课中选修8学分。 学科基础课: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年)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年)1. 概述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是人们观察和揭示生命现象、探讨生命本质和发现内在规律的科学。 生物科学在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和核心地位。生物科学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类所面临的粮食安全、人口健康、能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高新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推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力量,新型的以基因、蛋白质为基础的巨大的新型知识经济产业已经形成,并将在21 世纪产生越来越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生物科学研究成果使相关科技产业逐步成为社会经济结构重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学形成各种Bio-X 交叉学科,使得生物科学不断涌现出了新的研究领域和生长点,如:合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后基因组科学等。同时,由于环境不断恶化,资源日渐衰竭,生物物种急速消亡,人类逐渐认识到生物科学不可估量的地位和作用,使生物科学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生物科学的主干学科涉及到生物学、医学、农学等众多领域。可以按照研究对象、生物类型、生物结构和生命运动的层次、生物功能的类型以及研究的主要手段等加以划分,并体现为二级及二级以下的学科。如依据生物类型,可分为古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依据生物结构和生命运动的层次,分为分类学、解剖学、组织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依据生物功能的类型,可分为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等;依据研究的手段分为合成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等。此外,由于生物科学学科内外的交叉还产生出化学生物学、生物物理学、肿瘤生物学和干细胞生物学等。总之,研究内容的细化以及相互交融、新老学科的更迭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值得提出的是,近年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其他“组学”的迅速发展,在学科越分越细的进程中出现了综合和系统化的新动态,系统生物学的重要性已经显现。 现代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具有涉及面宽、知识更新快等特点。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数理化基础知识,同时又要具备敏锐观察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生命过程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因此,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和信息科学都会在生物学的研究领域找到恰当的结合点,生物科学相关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生物科学理论的创新也离不开其他学科的参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与生物学密切交叉,相互渗透,是当前生物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推动生物学飞速发展和取得重大突破的动力。 2. 适用专业范围 2.1 专业类代码 0710 生物科学类 2.2 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071001 生物科学 3. 培养目标 3.1 专业类的培养目标 生物科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系统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育、科研、技术研发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3.2 学校制订相应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各高校按照上述培养目标和学校的基本定位,结合各自专业基础和培养方

大学专业介绍之生物科学类1(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

大学专业介绍之生物科学类1(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 信息学) 1.生物科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生物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时掌握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和应用能力的技术人才,为我国生态建设及植物资源利用和中药资源产业化提供能从事教学、技术研究、生产管理、产品开发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 1. 2.掌握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 3.

4. 5.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 主干课程:植物生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天然产物化学、药用植物资源学、中药材生产质量控制、中药材加工学、生物制药等。 就业方向与深造: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药用植物和植物生态与资源利用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2.生物技术 本专业是以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应用于现代生物技术产业为特色的理科类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现代生命科学知识、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生物信息及数据分析等技能,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酶工程原理及技术、细胞工程原理与技术、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生物信息学等。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

生物制药专业培养方案

2016级生物制药1班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生物制药 学制年限:高中毕业生起点三年制预备技师班 试点时间:2016年~2018年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技、体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化生物药物生产一线岗位需要,掌握生物药物的生产、质量控制、设备维护等所必需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面向医药行业,从事生物药物生产、质量检测、经营管理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综合职业能力 1、能严格遵守企业工作制度,服从企业工作安排。 2、能根据工作任务主动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查阅资料,并在工作中有效应用。 3、能按照作业规范熟练操作生物制药设备,完成设备的保养与维护等常规工作任务。 4、能按照工作要求,执行本岗位工作流程,并能规范填写工作记录。 5、能熟练使用常用仪器,并能熟练地进行基础化学实验、生物药物实验,具有良好的实践操作技能。 6、能利用本专业理论和技能解决岗位的技术问题。

7、能做好生物药物生产与技术保障工作。 8、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并达到国家计算机二级水平。 9、具有药学服务与指导能力。 10、具有质量监测与控制能力。 11、具有事故防范、评价、救助和处理能力。 12、具有获取及应用本专业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等信息的能力。 13、能与领导、同事等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质量意识、道德品质、职业素质、竞争和创新意识,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和健康心理。 三、就业方向及对应职业资格 在各类生物制药企业及相关企业从事生产与管理等工作,取得微生物发酵工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三级)或预备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二级)。

数学专业课程设置及介绍

数学(0701) 一、学科(专业)简介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也被称为是“整理宇宙秩序”的一门科学。它的根本特点是从自然现象的量的侧面抽象出一般性的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并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数学科学在经济、金融、信息、物理、工程计算等各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是一个范围广阔、分支众多、应用广泛的科学体系。该学科主要的研究领域有: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运筹学与控制论等。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拥有现代化的数学实验室和资料室。研究生主要就业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金融保险业等。 二、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掌握本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勇于追求真理和愿献身科学、教育事业的高级专门人才。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专业技能,具备系统、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能够用现代数学理论从事本专业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简介 1.代数学 代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本方向包含三个分支:变换半群,李代数,Hopf代数。主要运用半群理论、同调理论、表示论、范畴理论、代数几何法、局部化法等方法研究变换半群的代数结构、Hopf代数分类、李代数导子和自同构等问题。 2.泛函分析 本方向综合函数论、几何和代数的观点研究无穷维向量空间和有限维向量空间上的函数、几何体、算子和极值理论。它包括凸几何分析、调和分析、算子理论、不等式理论和特殊函数等研究方向。主要解决空间几何体的度量性质,空间函数包括一些特殊函数的极值性质,以及调和分析和算子理论在空间中的应用。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参考书目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参考书目 《无机及分析化学》 (二)参考资料 1.《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徐勉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年1 月; 2.《无机及分析化学》,陈虹锦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 年8 月; 3.《无机及分析化学》,张仕勇,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年9 月; 4.《无机与分析化学题解》,赵中一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年8 月; 5.《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徐家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7 月; 6.《分析化学核心教程》,孟凡昌等编,科学出版社,2005 年2 月。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二)参考资料 3.《分析化学实验》,张广强黄世德主编,学苑出版社,1998 年6 月; 4.《基础分析化学实验》(第二版),北京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学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有机化学》 (二)参考资料 1.《有机化学》,谷亨杰、吴泳、丁金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7 月; 2.《有机化学》(第4 版),倪沛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年12 月; 3.《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答解题示例》,邢其毅、徐瑞秋、裴伟伟编,北京大学出版,2001 年;4.《有机化学》上、下,胡宏纹主编,高等教学出版社2000 年。 《有机化学实验》 (二)参考资料 1.《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版),曾昭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 (二)参考资料 1.《仪器分析》,朱明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仪器分析》,吴谋成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 《应用统计学B》 (二)参考资料 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习题全解》,王丽燕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年9 月;2.《环境统计》,蔡宝森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年1 月; 3.《生物统计学》,张勤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年2 月。 《植物生物学》 (二)参考资料 1.《植物生物学》,叶庆华、曾定、陈振瑞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年; 2.《植物学(上、下册)(第一版)》,陆时万、吴国芳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年 《植物生物学实验》 (二)参考资料 1.《植物生物学实验》,刘宁主编,高教出版社,2001 年; 2.《植物学实验》,何凤仙主编,高教出版社,2000 年。

生物制药工艺学

《生物制药工艺学》四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705060 课程名称:生物制药工艺学 英文名称:Bio-pharmaceuticals 课程性质:专业课 总学时:48学时(理论学时:36学时) 学分:2.5学分 适用专业:药学、药物制剂专业 预修课程:有机化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建议教材:《生物制药工艺学》(吴梧桐主编,中国医药出版社出版) 课程简介: 生物制药工艺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从事各种生物药物的研究、生产、制剂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根据药学专业培养的目 标和要求,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当前生物制药所需的基本理论和 技术,重点讨论各类生物药品的来源、结构、性质、用途、制造原理、工艺过程与生产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旨在着重培养学生具备从事生 物药品研究、生产和开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通过本 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 掌握生物制药所需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2. 掌握各类生物药品提取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技能 3. 熟悉各类生物药品的来源、结构、性质、用途 4. 了解本学科的成就、新进展 本课程总教学时数为 48 学时,其中理论课教学为 36 学时,实验课教学为 12 学时。 大纲的使用说明:凡本大纲所列各章节项目中划有横线“”的,表示必需掌握熟识的重点内容.注明“*”的,一般课堂上不作讲授,供学生参阅或学有余力的自学提高,其余均为应当了解的理论和知识.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篇生物制药工艺基础 第一章生物药物概述 (一)目的要求: 掌握生物药物的含义及特点;熟悉生物药物的分类;了解生物药物研究范围,用途和研究趋势。 (二)学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生物制药;生物药物;特性;分类 2、主要教学内容: (1)概述生物制药的含义 (2)生物药物的研究范围。 (3)生物药物的特性、分类与用途 (4)生物制药的研究发展前景 第二章生物制药工艺技术基础 (一)目的要求: 掌握生物材料的来源,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及生化物质分离纯化的基本

各专业主要课程介绍

各专业主要课程介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达本)国际贸易理论、进出口贸易实务、国际商法、电子商务概论、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报关实务、国际税法、外经贸英语函电、数据库管理系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达本)数字逻辑、汇编语言、C++、接口技术、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编译技术、网络数据库开发、信息系统设计。 财务管理(专达本)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管理、税法、证券投资分析、会计报表分析、成本管理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学。 会计学(专达本)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税法、会计报表分析、会计制度设计、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分析、审计学。 法学(专达本)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国际法学。 工商管理(专达本)管理学原理、企业经营战略、生产科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理财、市场营销学、货币银行学、电子商务、企业诊断学。 市场营销(专达本)市场营销学、重点客户管理、经营战略、销售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商务谈判、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法等。 旅游管理(专达本)旅游经济管理、饭店管理概论、餐饮管理学、房务管理、酒店财务会计、旅游经营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心理学。 工程造价(专达本)建筑制图与识图、安装工程设备、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安装定额与预算、建筑力学与结构、AutoCAO、工程项目管理、资产评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达本)离散数学、汇编语言、计算机操作系统、QBASIC、C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SQL Server、软件工程、组网技术。 工商管理(高达本)经济法、会计原理、财务会计、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与控制、公司理财、证券与期货、西方经济学、技术经济学、企业经营战略、资产评估。 会计学(高达本)财政与金融、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管理、税法、证券投资分析、会计报表分析、成本管理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学。 计算机信息管理(高达专)微机原理、汇编语言、计算机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软件、QB ASIC、C语言、数据结构、FOXPRO、数据库原理(SQL SERVER)、软件工程、组网技术、In ternet的应用。 计算机应用(高达专)英语、高等数学、电路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语言、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会计电算软件。 电脑会计(高达专)现代企业管理、财政与金融、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数据库管理系统。 市场营销(高达专)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经营战略、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心理学、广告学、公司理财、推销技巧、销售管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生物科学专业简介

生物科学专业简介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能在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科学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1.学历层次:四年本科,理学学士。 2.掌握的知识: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3.具备的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能在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科学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等工作。 4.优势和特色: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生物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开发和应用生物科学各领域的基本能力。毕业实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及就业)实行多样化培养。实行3+1培养模式,理论学习3年,最后1年为科研训练和试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开办生物科学实验班,对实验班的学生单独设定培养方案,部分专业基础及专业课进行双语教学,小班授课。定期聘请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与学生交流,全面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素养;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采用一对一的导师制模式,从大一开始进行系统的学术研究能力培养。提供奖学金、创造条件提供国内外研修和交流机会;营造一流学术环境与氛围。 二、学习经历 1.主要基础课 (1)理论课 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生物统计学。 (2)实验课

植物学实验、动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高级生化研究技术、动物生理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等。 2.主要专业课: (1)理论课:发酵工程原理、基因与蛋白质组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 (2)实验课:分子生物学大实验Ⅰ、分子生物学大实验Ⅱ、发酵工程原理实验、细胞工程实验、综合实验操作。 3.主要实践项目: 入学教育、军训;毕业教育;专业及两课社会实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论文;植物学实习;发酵工程原理实习;科研训练与课程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创新教育。 三、就业情况: 近年来毕业生去向:攻读硕士研究生(约占40%);其余为考取公务员及相关生物技术企业包括葡萄酒、啤酒酿造,制药,食品加工,生物公司等行业。 就业前景:主要到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或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始建于1924年华中大学生物系,1953年成立华中师范学院生物系,1995年成立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经过历代师生员工的辛勤耕耘,学院已发展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综合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综合型学院。目前,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留学生1400余人,学院与美、英、法、德、俄罗斯、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关系。 学院现办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两个本科专业和“化学—生物学交叉人才培养班”,是国家首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具有生物学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环境科学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植物学和动物学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也可招收培养农药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建有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还拥有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学科、遗传调控与整合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生态与环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生物科学”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立项,“分子生物学(双语)”获批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中学生物教学设计”获得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立项,“认识生命和疾病的历史——经典事例和启示”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植物学”、“动物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教学论”5 门课程获批湖北省精品课程,“认识生命和疾病的历史”入选湖北省精品视频公开课,“分子生物学”为湖北省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生物化学”为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实验教学中心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103人,其中专业教师80人,教授27人,副教授28人,博士生导师18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北省百人计划入选者、楚天学者、楚天学子、湖北省杰出青年人才、桂苑名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等10 余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超过85%,具有国(境)外学习或研究经历者达到80%以上。学院一直秉承“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始终贯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生物学师资和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开发的专业人才。 近几年来,学院办学条件不断优化,各类仪器设备总值为 6000 多万元,拥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毛细管电泳仪、膜片钳、近红外扫描成像系统、荧光定量PCR仪等一批先进的生物仪器设备。此外,还建有湖北省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这些优良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为学院教学、科研提供了重要支撑。学院还建有全国一流的生物标本馆,馆藏动植物标本20余万号;学院还是湖北省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培训基地,湖北省和武汉市青少年科普基地。 近5年,学院得到了快速发展,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获教学研究项目16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余项,主持或参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简介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简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54—3—2】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内容提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性的数学学科,是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理解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掌握它的 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有:概率的基本概念、随机变量、数字特征及数理统计的有关内容。本课程安排在一个学期内 讲授,总学时为54学时。 修读对象:理工科(非数学专业)本科学生 教材:浙江大学盛骤等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参考书目:范正森等,概率统计方法与应用,科学出版社。 赵衡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全程学练考,东北大学出版社。 管理学Management 【36—2—3】 先修课程:经济学高等数学 内容提要:管理学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和介绍企业或一般社会、经济组织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熟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数学和统计分析的 基本方法。同时,只有在掌握了本课程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市场营销、 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内容。 修读对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 教材:《管理学》周三多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管理学教程》陈克人民交通出版社 《管理学》芮明杰上海人民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36—2—3】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内容提要:微观经济学是工商管理类的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体系,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能够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出发,分 析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修读对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 教材:《微观经济学》叶德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经济学》斯蒂格利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基础会计Basics of Accounting 【56—4—1】 内容提要:本课程是以经济学为理论指导,充分运用数学和管理科学技术,研究如何建立和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对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反映监督和控制的一门科学。它包括会计理论

生物制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制药方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生物制药技术的基本原理,具备生物制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在医药公司、制药企业、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等部门从事药物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经营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竞争力强,能适应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专业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制药工程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2.掌握药物分析、检测的基本方法、原理;具有制药工艺设计、设备选用、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 3.具有对生物药物的资源、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关于制药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生物制药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6.掌握科技文献检索,具有创新意识、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市场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 三.主干学科: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生物化工 四.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系列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微生物制药学、生化分

离工程、制药机械与设备、生物药物分析、基因工程、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天然药物化学、免疫学基础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实验(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多门)、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大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等 六、学制 四年,实行学分制。 七、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165学分 八、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九、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汇总表 注:形势与政策、军训以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社会实践等3门课程共6.5学分不统计入上表,上表总学分按总学分165计算,百分比为约数。

电气工程专业课程介绍

电路理论:电气专业的理论基础,综合了物理学、数学等知识。 电路的方程可由两类方程列出:一类是由电路的支路、节点情况列出的KCL方程、KVL方程(见基尔霍夫定律),常称为拓扑约束;另一类是表征各电路元件特性的方程,常称为元件约束。分析电路时,可以利用电路理论所特有的技巧建立电路方程或者简化解方程的过程。 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研究对仿真信号进行处理的模拟电路的学科。它以 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为关键电子器件,包括功率放大电路、运算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信号运算与处理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电源稳压电路等研究方向。 数字电子:数字电子技术主要研究各种逻辑门电路、集成器件的功能及其应用,.逻辑门 电路组合和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集成芯片各脚功能。555定时器等。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用数字电路进行信号处理的优势也更加突出。为了充分发挥和利用数字电路在信号处理上的强大功能,我们可以先将模拟信号按比例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送到数字电路进行处理,最后再将处理结果根据需要转换为相应的模拟信号输出。 电力电子技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控制和变换的技术,目前所使用的电力电 子技术器件都是由半导体制程,故称电力半导体器件。电力电子技术分为电力电子器件制造技术和变流技术(整流,逆变,斩波,变频,变相等)两个分支。 单片机:单片微型计算机单片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构成,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 PL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 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继电器 数控CAXA 自动控制原理包括了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频率特性法、离散系统分析、非线性系统分析和自动控制理论综合等内容,强调的是物理概念和实际应用。 C语言人机交换的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教程,内容包括C语言概述、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分支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文件等。

生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生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专业与就业前景 生物科学专业包括了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方向,这些专 业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学生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进而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水平。 其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了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 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普通生态学等学科;必修 课程则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学、生 物统计学、发育生物学、生物技术概论、进化生物学等。 从就业方向来看,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够到科研机构或 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也能够到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 生物技术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另外,生物科学专业的科技含量要求较高,所以对于这个学科的学生 来说,选择继续深造对于以后从事专业的科学研究也是有必要的。 独之秀职业顾问分析:生物科学专业是一个处在上升过程中的专业,发展机会会持续增加。这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地区性择业 差异和专业水平、文凭他们求职过程中的重要性。 这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存有着比较明显的“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一方面,好的科研、企业单位是理想的择业对象, 不过其要求自然也比较高,本科生的竞争优势不是很强,各个方面的 水平都需要提升;另一方面,基层单位就业容易,不过条件差,发展也 不太理想。对于求职来说,文凭其实仅仅一小方面,招聘单位对文凭 作出规定,无非也是希望应聘者有更高的专业水平。所以说,专业知

金融学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金融学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 英文名称: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 学分:3 总学时:54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 内容简介:本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货币、信用、银行各自运行规律及三者间内在联系以及政府如何运用之以影响经济的一门学科。是经济类专业的必修课。 适用专业及层次:经济类专业本科 考核方式:考试 选用教材:曹龙祺主编:《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参考书目: (1)黄达主编:《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姚长辉主编:《货币银行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课程名称:金融市场学 英文名称:Financial market 学分:3 总学时:54

先修课程:《宏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高等数学》等 内容简介: 现代金融市场是现代金融经济的核心,它在金融经济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金融市场学》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及其各主体行为规律的科学。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现代金融市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金融市场的各种运行机制、金融资产的定价方法、主要金融变量的相互关系及各主体的行为,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金融市场的相关问题。为日后进一步深造或从事实际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本课程是金融学专业核心课程,力图使学生全面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金融市场运行的原理和规律,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适用专业及层次:金融学专业本科二年级 考核方式:考试 选用教材:张亦春主编(著):《金融市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参考书目: (1)谢百三主编:《金融市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出版社 (2)夏德仁、王振山主编:《金融市场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 概述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是人们观察和揭示生命现象、探讨生命本质和发现内在规律的科学。 生物科学在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和核心地位。生物科学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类所面临的粮食安全、人口健康、能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高新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推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力量,新型的以基因、蛋白质为基础的巨大的新型知识经济产业已经形成,并将在21世纪产生越来越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生物科学研究成果使相关科技产业逐步成为社会经济结构重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学形成各种Bio-X交叉学科,使得生物科学不断涌现出了新的研究领域和生长点,如:合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后基因组科学等。同时,由于环境不断恶化,资源日渐衰竭,生物物种急速消亡,人类逐渐认识到生物科学不可估量的地位和作用,使生物科学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生物科学的主干学科涉及到生物学、医学、农学等众多领域。可以按照研究对象、生物类型、生物结构和生命运动的层次、生物功能的类型以及研究的主要手段等加以划分,并体现为二级及二级以下的学科。如依据生物类型,可分为古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依据生物结构和生命运动的层次,分为分类学、解剖学、组织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依据生物功能的类型,可分为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等;依据研究的手段分为合成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等。此外,由于生物科学学科内外的交叉还产生出化学生物学、生物物理学、肿瘤生物学和干细胞生物学等。总之,研究内容的细化以及相互交融、新老学科的更迭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值得提出的是,近年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其他“组学”的迅速发展,在学科越分越细的进程中出现了综合和系统化的新动态,系统生物学的重要性已经显现。 现代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具有涉及面宽、知识更新快等特点。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数理化基础知识,同时又要具备敏锐观察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生命过程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因此,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和信息科学都会在生物学的研究领域找到恰当的结合点,生物科学相关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生物科学理论的创新也离不开其他学科的参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与生物学密切交叉,相互渗透,是当前生物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推动生物学飞速发展和取得重大突破的动力。 2. 适用专业范围 2.1 专业类代码 0710 生物科学类 2.2 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071001生物科学 3. 培养目标 3.1 专业类的培养目标 生物科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系统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论文编写指南 一、栏目设置与文体风格 本刊设置固定栏目和随机栏目。固定栏目常设研究论文(Articles)和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发表最新的原始研究成果。随机栏目根据稿源可能设研究资源(Resources)、数据分析(Analysis)、技术主题(Technology feature)和评述与展望(Reviews and Progress)等栏目,还可能设置刊登有关科学新闻、科技简讯、专利、短评和书评等方面的栏目。本刊在栏目设置和文体格式上参照国际著名周刊《自然》及《自然生物技术》的刊发形式。以下就研究论文(Articles)、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评述与展望(Reviews and Progress)和研究资源(Resources)的文体格式做出说明,其它类型的详细的文体格式及其定义请向编辑部索取或从本刊网站下载。 1研究论文(An Article) 报道相对比较完整、全面的原始研究工作,其结论代表着一个重要问题的认识上有了实质性进展,并且具有及时而深远的影响。论文篇幅要求在8个印刷页面以上,由作者自由投稿,同行评审。 2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简洁报道有重要结果的原始研究工作,其重要性意味着本研究结果使其它领域的科学家也有兴趣。论文篇幅要求在6个印刷页面左右,由作者自由投稿,同行评审。 3评述与展望(Review and Progress) 对某一研究领域中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权威的、公平的、学术上的回顾、鉴定和评述。论文篇幅要求在8个印刷页面以上,由作者自由投稿,同行评审。 4研究资源(A Resource) 对现有数据(如由各种阵列技术或者高通量研究平台所提供的基因组学, 转录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数据包)进行新分析,或描述由比较分析技术得出引起广大读者注意的重要新结论而获得的新数据。论文篇幅要求在6个印刷页面左右,由作者自由投稿,同行评审。 二、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题目与标题 论文题目要紧扣主题。务求简明、新颖,有足够的信息,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不用副标题,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或英文单词。中英文题目应对应一致,顶格书写。避免在题目中使用不常用的缩写词。 2作者与单位 署名应限于参加本工作并能解答论文中有关问题者,必须注明通讯作者及其电子邮箱。中国作者英文名用汉语拼音,姓和名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不用连字号隔开;外国作者按其习惯书写,名用缩写,字母间加缩略点。作者下面一行书写作者的工作单位、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工作单位的英文翻译应按照所在单位官方公布的为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