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学课件解析

合集下载

环境工程学课件

环境工程学课件

无机高分子类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由于混凝效果好,使用成本较有
机高分子混凝剂低等优点,近年来逐渐成为人们开发和 应用的热点。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有阳离子型,如:聚合 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聚合磷酸铝 (PAP)等;阴离子型,如:活化硅酸(AS)等;无机 复合型如: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合硅酸氯化铁 (PAFC)、聚硅酸硫酸铁(PSiFS)等 。
因此,使用硫酸亚铁时应将二价铁先氧化为三价铁, 然后再起混凝作用。
3)硫酸铝(aluminum sulfate, alum)
工业产品有精制和粗制两种。精制硫酸铝是白色结晶 体。粗制硫酸铝的Al203含量不少于14.5%-16.5%,不 溶杂质含量不大于24%-30%。铝盐混凝剂的最佳pH 值范围大约在5.5~6.5之间。在某些情况下, pH值范围
胶粒表面吸附的异号电荷中和了它的部分或全部电荷,减少了 静电斥力,降低了电位,使胶体的脱稳和凝聚易于发生。 当混凝剂加量大时,混凝剂相互之间会有影响,使上述几种作
用能力发生变化,但不都是作用力加强,大于它的最佳投药量
时,再投加混凝剂反而效果会降低。
•以上介绍的混凝的四种机理,在水处理中往往可能是同时或
(c)适宜的pH值范围较宽(在5-9间),且处理后水的pH值
和碱度下降较小。 (d)水温低时,仍可保持稳定的混凝效果。 (e)其碱化度比其它铝盐、铁盐为高,因此药液对设备的 侵蚀作用小。
2)活化硅酸(activated silicate)
活化硅酸实质上是硅酸钠在加酸条件下水解聚合反应进
1)聚合氯化铝(poly-aluminum chloride, PAC)
聚合氯化铝是一种高分子混凝剂,简称PAC(polyaluminium chloride)其化学式可写为[Al2(OH)nCl6-n]m, 式中n可取1到5中间的任何整数,m为10的整数。这个化 学式实际是指 m个Al2(OH)nCl6-n单体的聚合物。 聚合氯化铝中OH与Al的比值对混凝效果有很大关系,一般

环境工程学第章膜分离课件 (一)

环境工程学第章膜分离课件 (一)

环境工程学第章膜分离课件 (一)
环境工程学是一门与环境相关的综合性学科,是针对人类活动所引起
的各种环境问题进行解决的学科。

其中,膜分离技术是环境工程学中
重要的一个方面。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环境工程学第章膜分离课件。

第一部分:膜的定义与分类。

我们都知道,膜是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
分离材料。

通俗地说,它就像是一个过滤器,可以将不同粒径的物质
分离开来。

在膜分离技术中,膜的分类一般根据其材料、结构以及分
离方式进行。

第二部分:膜分离的原理。

膜分离是指利用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将混
合物中不同组分分离出来的过程。

其原理是基于不同物质在膜表面的
相互作用力,使分子在膜壁中产生不同程度的阻滞,实现分离过程。

第三部分:膜分离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利用膜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地分离有害物质和有用物质,提
高水质;可以用于处理废弃物、对大量的紧固剂进行回收;也可以在
生产过程中对液体、气体等混合物进行分离等等。

第四部分:膜分离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
膜分离技术也不断发展。

从原有的纯水电解法到现在的多功能膜,膜
分离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学中的应用。

结尾:总结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学中的重要性。

在处理污水、海水、生化产品、大气除尘以及药品等生产领域的过程中,膜分离技术把它
独特的特点发挥到最大。

通过对膜的材料、结构、孔径的掌握,我们
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应用膜分离技术,并将其发挥到最大的应用价值。

环境工程概论PPT教学课件

环境工程概论PPT教学课件

环境工程定义与发展定义环境工程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

发展历程从20世纪70年代的环境工程学科创立,到80、90年代的环境工程学科快速发展,再到21世纪的环境工程学科创新发展阶段。

环境工程学科体系与特点学科体系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噪声控制工程、环境系统工程等分支学科。

学科特点综合性强,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实践性强,注重解决实际环境问题;创新性强,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

环境工程应用领域及前景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市政、工业、农业等领域,如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气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等。

前景展望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保政策的加强,环境工程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环境工程的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

水污染现状及危害水污染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都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城市污水等。

这些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水污染的危害水污染会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破坏水生态平衡。

同时,污染的水体会对人类的饮用水安全、农业生产、工业发展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03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和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质。

常见的方法有筛滤、沉淀、浮选等。

物理法利用化学反应原理或化学物质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质。

常见的方法有中和、氧化还原、化学沉淀等。

化学法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

常见的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消化法等。

生物法水处理基本方法与原理典型水处理工艺及设备典型水处理工艺根据废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水处理工艺组合。

常见的工艺组合有格栅+调节池+沉淀池+过滤池+消毒池等。

水处理设备为了实现水处理工艺,需要配备相应的水处理设备。

常见的设备有格栅机、刮泥机、曝气机、过滤器、消毒设备等。

环境工程ppt课件

环境工程ppt课件
危害
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气候变 化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
大气污染物扩散与传
气象条件、地形地貌、污 染源排放特性等
水平传输、垂直传
分子扩散、湍流扩散
扩散方式
传输方式
影响因素
典型大气治理技术及应用
除尘技术
机械除尘、电除尘、湿式除尘等
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技术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VOCs治理技术等
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
应用实例,如城市交通干道隔声 屏障、工厂车间吸声处理、空调
机组消声器安装等。
06
CATALOGUE
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介绍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原则 、目的和意义,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制 度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详细阐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流程, 包括前期准备、现状调查、影响预测 、评价结论和后续跟踪等各个阶段的 主要任务和要求。
环境工程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环境工程概述 • 水污染控制工程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工程 •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 • 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管理
01
CATALOGUE
环境工程概述
环境工程定义与分类
定义
环境工程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门跨学科 的综合性科学。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及方法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分析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生态、水、气、声、固废等各个方面,以及环境风险和环境容量的评 估。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介绍常用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如矩阵法、网络法、叠图法、专家咨询法等,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 范围。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环境工程教学课件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环境工程教学课件

环境工程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环境工程起源于20世纪初的工业污染治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环境工程逐渐成 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当前发展
环境工程领域不断扩大,涵盖了水处理、空气治理、固体废物处理、环境监测与评估等多个方向 。
未来展望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工程将更加注重创新技术和跨界合作,以应对气候变化、生物 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挑战。
02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水处理技术
总结词
水处理技术是环境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 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以达到水质净化和安全 使用的目的。
详细描述
水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多 种方法。物理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吸附等,主 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溶解性物质。化学处 理方法则是通过加入化学药剂,如混凝剂、氧化剂、 还原剂等,与水中的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以去除 或转化有害物质。生物处理方法则是利用微生物的代 谢作用,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的物质,达到净 化水质的目的。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总结词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是指对被污染的土壤进行治理和修 复的技术措施,旨在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恢 复土壤生态功能和保障人体健康。
详细描述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 等方法。物理修复是通过换土、深翻、淋洗等方式去除 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化学修复则是通过加入化学药剂, 如氧化剂、还原剂等,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的 物质。生物修复则是利用植物、微生物的吸收、转化和 降解作用,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的物质。此外 ,还有农业生态修复、土壤改良等方法可用于土壤污染 的治理和修复。
还有臭氧氧化、生物过滤等技术手段可用于去除挥发性有机物和恶臭物质等。

《环境工程原理》课件

《环境工程原理》课件
在环境工程中,物质平衡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废水处理中,通过物质平衡原理可以确定废水中 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从而优化处理工艺。
物质平衡原理还可以用于预测和评估环境中的物质迁移、转化和归趋,为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能量守恒原理
能量守恒原理是指能量在转换和传递过程中保持守恒 ,即能量不能凭空产生或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
新兴环境工程技术的发展
总结词
新兴环境工程技术是应对当前复杂环境问题的关键, 包括新型水处理技术、空气污染控制技术、土壤修复 技术等。
详细描述
随着环境问题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传统的环境工程技术 已经难以满足需求。因此,新兴环境工程技术的发展至 关重要。例如,新型水处理技术包括高级氧化技术、膜 分离技术等,能够更高效地处理污水和废水;空气污染 控制技术则包括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处理技术、细颗粒物 去除技术等,能够有效降低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土壤 修复技术则针对土壤污染问题,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 方法修复污染的土壤,使其恢复原有功能。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环境工程是一门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 科学原理来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 响,以及如何运用技术和法律手段保 护和改善环境的工程学科。
特点
环境工程具有跨学科性、实践性和综 合性,旨在解决实际环境问题,实现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工程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
环境工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通过减少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保障人类健康。
自然净化技术
利用自然界的净化能力,如森林、草 地等植物的净化作用,对空气进行净 化。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填埋法
将固体废物填入洼地或地下,进行物理或化 学稳定化处理。
焚烧法
将固体废物在高温下燃烧,使有机物转化为 灰烬和气体。

东华大学 环境工程学 课件 第6课

东华大学 环境工程学 课件 第6课

10/7/2019
7
试试你的创造性?
轻松享“瘦”,猫钻鼠洞
10/7/2019
9
10/7/2019
10
10/7/2019
11
都是死,区别在于一个快点,一个慢点。。。。。。 香烟杀人比海洛因和可卡因加起来还多
10/7/2019
13
孕妇咨询中心广告
牛奶真牛(Milk power)
10/7/2019
关键是确定适当的权值; 一般给予近期数以较大的权值,距离预测期远的则权值递减。
10/7/2019
21
(3)移动平均法
将观察期的数据由远而近按一定跨越期进行平均,逐一求得其平 均值,并将接近预测期的最后一个移动平均值,作为确定预测值的依 据。
10/7/2019
22
(二)回归分析预测
分析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相互关系,建立合理的回归方程,根据 自变量的数值变化,去预测因变量数值变化。
追求数量,以量求质:头脑风暴会议的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的设想,增加
设想的数量以获得有价值的创造。
10/7/2019
17
(2)特尔斐法(Delphi Technique)
由美国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提出并使用,是一种直觉预测 技术,成为全球120多种预测法中使用比例最高的一种。
以无记名方式,通过数轮函询,征求专家意见。利用一系列简明扼要 的征询表和对征得意见的有控制的反馈,从而取得一组专家的最可靠的统 一意见。
10/7/2019
26
二、环境预测的分类和内容
根据预测范围(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区域环境预测:针对某一区域的环境质量变化进行预测。 部门行业环境预测:各部门、行业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及时空分布等。 专题环境预测:将某个区域内的环境问题归结为某些专题进行预测,如 城市环境问题、农业生态问题、乡镇企业问题等。

环境工程学-课件

环境工程学-课件

1水循环的分类及其联系。

水循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种。

自然循环:在太阳能及其他自然力的作用下,通过降水、径流、渗流和蒸发等方式,构成水的自然循环。

社会循环:人类为了生活和生产,不断取用天然水体中的水,经过使用,一部分天然水被消耗,但绝大部分却变成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排放,重新进入天然水体。

2水中杂质的分类按杂质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可分为:①悬浮物质(颗粒尺寸>10-3mm )②溶解物质(颗粒尺寸<10-6mm )③胶体物质(10-6mm<颗粒尺寸<10-3mm )3水质指标的分类及其常用的水质指标种类第一类,物理性水质指标①感官物理性状指标:温度、色度、嗅和味、浊度等。

②其它物理性状指标:总固体(TS)、悬浮固体(SS)、溶解固体(DSDS)、可沉固体、电导率(电阻率)等等。

第二类,化学性水质指标①一般的化学性指标:pH、碱度、硬度、各种阴离子、各种阳离子、总含盐量、一般有机物质等。

②有毒的化学性指标:如重金属、氰化物、多环芳烃、农药等。

③有关氧平衡的指标:如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需氧量(TOD)、总有机炭(TOC)等。

第三类,生物学水质指标包括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各种病原细菌、病毒等。

(标红的是常用水质指标4个)4BOD 亏氧量水中酸碱度计算5能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水污染现状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目标原则任务方法) (一)水污染防治的目标①确保地面水和地下饮用水源地的水质。

②恢复各类水体的使用功能。

③还清地面水体的水质,恢复其美好的观瞻,增加人类居住区的悦人景色。

(二)水污染防治的原则防管治(1)、“防”(预防)“防”是指对污染源的控制,通过有效控制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量减少到最少量。

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末端治理,“零排放”节水,减少生活污水排放量施肥和农药的合理使用(2)“管”(管理)“管”是指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3)沉淀物网捕
(entrapment in the floc structure)
三价铝盐或铁盐等水解而生成胶体状沉淀物。 这些沉淀物在自身沉降过程中,能集卷、网捕水中 的胶体等微粒,使胶体粘结。
(4)吸附电中和作用
(electrical neutralization)
胶粒表面吸附的异号电荷中和了它的部分或全部电荷,减少了 静电斥力,降低了电位,使胶体的脱稳和凝聚易于发生。
1.胶体的特点: •粒径小,一般直径为10-3-10-6mm; •布朗运动,颗粒在废水中受水分子热运动的碰撞而作无规 则的布朗运动; •带电,同类胶体微粒带有同性电荷,天然水中的胶体杂质通 常带负电荷,如粘土、细菌、藻类等。
胶团边界
2.胶体的双电层结构模型
胶核 电位离子
的微小悬浮 颗粒和胶体颗粒,这些颗粒用自然沉降法很难从 水中分离出去。
混凝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coagulant), 破坏胶体的稳定性,使细小悬浮颗粒和胶体微粒 聚集(aggregation)成较粗大的颗粒而沉降与水分 离,使废水得到净化。
包括凝聚和絮凝两个步骤
一、胶体的稳定性
复习
物理处理法:沉淀、气浮 问题: 1、对于不能直接自然沉降的悬浮微粒和胶体物质,
如何应对? 2、对于有毒有害的离子(如:Hg2+、Cr6+、
CN-、PO43-等),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 回答: 化学处理法:沉淀(混凝)、氧化还原
第二节 污水的化学处理
污水的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以去除 水中的杂质。
混凝剂提供大量正离子会涌入胶体扩散层甚至吸 附层, 使胶粒带电荷数减少,降低ζ电位,并使扩散 层厚度缩小。当ζ电位为零时, 称为等电状态。此时 胶体间斥力消失, 胶粒最易发生聚结。
实际上, ζ电位电位只要降至某一程度而使胶粒间排斥的 能量小于胶粒布朗运动的动能时,胶粒就开始产生明显的聚 结,这时的ζ电位称为临界电位。
四、混凝剂和助凝剂
絮凝与凝聚作用不同,它需要一定的时间让絮体长大,但 在一般情况下两者难以截然分开。习惯上将低分子电解质 称为凝聚剂,而将高分子药剂称为絮凝剂。 混凝剂(coagulant):一般把能起凝聚与絮凝作用的药 剂统称为混凝剂。 助凝剂(coagulant aids):当单用混凝剂不能取得良好 效果时,可投加某类辅助药剂以提高混凝效果,这种辅助 药剂称为助凝剂。
当混凝剂加量大时,混凝剂相互之间会有影响,使上述几种作 用能力发生变化,但不都是作用力加强,大于它的最佳投药量 时,再投加混凝剂反而效果会降低。
•以上介绍的混凝的四种机理,在水处理中往往可能是同时或 交叉发挥作用的,只是在一定情况下以某种机理为主而已。
四、混凝剂和助凝剂
混凝、凝聚和絮凝这三个词易混淆: 凝聚(coagulation) :使胶体脱稳并聚集为微絮 粒的过程——压缩双电层 絮凝(flocculation) :微絮粒通过吸附、网捕、 桥连而成长为更大絮体的过程——吸附架桥 混凝(coagulation - flocculation) =凝聚+絮凝
四、混凝剂和助凝剂
1. 混凝剂
混凝剂效果好
要求
对人体健康无害 价廉易得
使用方便
类型:
(1) 无机盐类混凝剂 铁盐和铝盐
(2) 高分子混凝剂
有机和无机
无机盐类
1)三氯化铁(ferric chloride) 无水物、结晶水物和液体,其中常用的是FeCl3·6H2O,
处理对象主要是污水中无机的或有机的(难于生 物降解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有化学混凝、中和法、化 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
教学内容: 化学混凝法 中和法 化学沉淀法 氧化还原法 电解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和法的基本原理; 掌握化学混凝法的原理和适用条件
化学混凝法
胶粒因ζ电位电位降低或消除以至失去稳定性的过程,称 为胶体脱稳。脱稳的胶粒相互聚结,称为凝聚。
问题
压缩双电层作用是阐明胶体凝聚的一个重要理论。它特别适 用于无机盐混凝剂所提供的简单离子的情况。但是,如 仅用双电层作用原理来解释水中的混凝现象,会产生一 些矛盾。例如:
三价铝盐或铁盐棍凝剂投量过多时效果反而下降,水中 的胶粒又会重新获得稳定。
三、混凝原理
化学混凝的机理至今仍未完全清楚。因为它涉 及的因素很多,如水中杂质的成分和浓度、水温、 水的pH值、碱度,以及混凝剂的性质和混凝条件等。 但归结起来,可以认为主要是四方面的作用: 压缩双电层 吸附架桥 沉淀物网捕 吸附电中和
(1) 压缩双电层作用
(modification of the electrical double layer)
结论 总电位一定,扩散层越厚,电动电位越高 同类校核带同号电,与电位电号相同 电位越高,静电斥力越大,胶体越稳定
二、胶体的脱稳机理
•胶体颗粒保持分散的悬浮状态的特性称为胶体的稳定性 (stabilization)。 •胶体因电位降低或消除,从而失去稳定性的过程称为脱稳 (destabilization),脱稳的胶粒相互聚集为较大颗粒的过程 称为凝聚(coagulation)。 •混凝的机理:混凝可分为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吸附 架桥、沉淀物网捕四种机理。
这种由高分子物质吸附架桥作用而使颗粒相互粘结的过程,称为絮凝。 本机理能解释当废水浊度很低时有些混凝剂效果不好的现象。因为废
水中胶粒少,当聚合物伸展部分一端吸附一个胶粒后,另一端因粘连 不着第二个胶粒,只能与原先的胶粒粘连,就不能起架桥作用,从而 达不到混凝的效果。
高分子聚合物对胶体或微粒的吸附架桥作用示意图
在等电状态下,混凝效果似应最好,但生产实践却表明,
混凝效果最佳时的电位常大于零。于是提出了第二种
作用。
(2) 吸附架桥作用
(polymer bridging of colloids)
由高分子物质吸附架桥作用而使微粒相互粘结的过程
线性高分子物质可被胶粒所强烈吸附。因其线性长度较大,当它的一 端吸附某一胶粒后,另一端又吸附另一胶粒,在相距较远的两胶粒间 进行吸附架桥,使颗粒逐渐结大,形成肉眼可见的粗大絮凝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