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材分类简介

大学语文教材分类简介

本站按:以下是本站收集的一百多种大学语文教材的简单信息,虽然只占教材总数(1400余种)十分之一,但按市面上流行的数目算,当占一半是没有问题的(其余大多为各校自销)。本站对这一百多种教材作了分类,首先是一分为二,一类为通用型大学语文教材,也就是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的其他一切专业的教材。这一类教材按其编写体例,又可分为十小类,如下,无须赘言。另一大类为专用型教材,即在教材中(通常在封面上)注明为某某专业(或专项)使用的教材。大致又分为四小类。如下,亦不赘言。按说专用型教材应该考虑到专业特点(不是要编成专业教材,而是应该是适用特定专业的公共课教材),事实上有没有做到,大家自己看吧。

第一部分:通用型大学语文教材 287种

1.人文主题 29种

大学语文(高教司组编,书待查)-徐中玉(人文主题)1996-6

大学语文(增订本)-徐中玉(人文主题)2001-6

外研版新编《大学语文》教材(丁帆等主编)(人文主题)2005-5

徐中玉《大学语文》第八版(人文主题)2005-6

《大学新语文》(夏中义)(人文主题)2005-6

大学语文(尉天骄)(人文主题+语言文字、文艺理论)2005-6

《大学语文新编》(乔刚)(人文主题)2005-8

《大学语文教程》(马智强)(人文主题)2005-10

联编《大学语文》(海口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主题)2005-11

《大学语文》沈琳主编(人文主题)2006-8

大学语文(罗玉峰)(人文主题)2006-9

《大学语文》(黎爱斌)(人文主题)2006-9

《大学语文教程》(都大明)(人文主题)2007-2

徐中玉《大学语文》第九版(人文主题)2007-7

新编大学语文(马秀萍)(人文主题)2007-8

语文(朱晓辉)(人文主题+口语、应用写作)2008-4

《新编大学语文》(黄高才)2008-5

大学语文(孟颖朱志德杨宝霖)(人文主题与文体交叉)2008-8

大学语文(张健)2008-10

大学语文(董小玉)2008-11

大学语文(姜山秀李桂延)(人文主题+应用写作)2008-12

大学语文(郑洁)(人文主题)2009-7

大学语文(唐世贵)(人文主题)2009-7

人文大学语文新编(曾卿秀)(人文主题)2009-8

大学语文(傅书华秦朝晖杜改俊) 2010-2 人文主题

《大学语文》(宋园园) 2010.3 人文、文化

大学语文(莫道才)(人文主题)2010-3

大学语文(莫道才)汤梅人文主题

附:台湾大一国文校本教材编选(人文主题)

2.文学史35种

第一种“大一国文”教材:林传甲《中国文学史》文章,文学史

南大版《大学语文》(王步高)(文学史)

《大学语文·普及本》(王步高)(文学史)

大学语文(徐中玉钱谷融)(文学史)

大学语文中国科大上海科大83年版(文学史)

中国语文(黄震云)(文学史)

彭光芒《大学国文》(文学史)

中国语文教程(曾凡解)(文学史)

大学语文(宋尔康)(文学史)

新编大学语文教程(陈果安)(文学史)

大学语文(詹福瑞)(文学史)

大学语文新编教程(文学卷修订本)(毛信德)(文学史)

大学语文(张旭泉)(文学史)

大学语文(高尚贤)(文学史)

大学语文(陆建华)(文学史)

大学语文(孔凡飞)(文学史)

《新编大学语文》(汕头大学出版社)(文学史)

《大学语文读本》(张天来)(文学史)

《大学文学》(叶晗)(文学史)

《大学语文》(叶樱芳)(文学史)

《大学语文》(吴跃平)(文学史)

《大学语文》(李珞珈)(文学史)

《大学语文·经典读本》(张梦新)(文学史)

《大学语文教程》(徐美恒)(文学史)

《大学语文阅读文选》(王步高)(文学史)

《大学语文导读》(徐绍建)(文学史)

《大学语文新读本》(马原)(文学史)

新编大学语文(王其全,顾金孚)

大学语文新编(张鹏振,邹志生,张祥平)

新大学语文(唐帼丽)

大学语文(阙建华)(文学史)

大学语文(陈传万)文学史

大学语文(阙建华)文学史

大学语文(人文社科版)谭帆文学史

大学语文读本(陈白夜) 06.8 文学史

3.文化专题 6种

高等语文——大学语文新型通用教材(温儒敏)(文化专题) 高等语文(曾庆元)(文化专题)

《大学人文语文》(周金声)(文化专题)

大学语文(竺建新)

大学语文(张铭远,傅爱兰)(文化+汉语)

基本国文(顾名)大一国文 1936 文化

4.文选类 41种

基本国文(大夏大学)大一国文 1948 文选

国文选读(人大预科一年制用)1953文选

新编大一国文,50版(章靳以)(文选)

大学语文1981年版(徐中玉)(文选)

通用大学语文(朱东润)85-8 文选类

高教版《大学语文》(陈洪主编)(美文)

大学语文(徐中玉)文选,83年

大学语文第三版(徐中玉)(文选)

大学语文(徐中玉齐森华)96年版(文选)

大学文学(钱理群等)(文选)

“京派”《大一国文》教材(文选类)

大学语文(何崇文)(文选)

大学语文(尹建章)(文选)

大学语文(江少川)(文选)

大学语文(吴满珍)(文选)

大学语文(潘水根)(文选)

大学语文(侯洪澜)(文选·文论)

《大学语文》(周萍)(文选)

《大学语文》(张梦新)(文选)

《大学语文》(杨四平)(文选)

《大学语文》(席嘉)(文选)

《新编大学语文》(江少川)(文选)

《大学语文·修订版》(徐绍建)(文选)

《大学语文》(徐绍建)(文选)

大学语文(方明光)(文选)

《大学语文教程》(夏京春)(文选)

《大学语文》(杨建波)(文选)

中国语文(王本朝)文学

英语和翻译专业的“大学语文”文学

新编大一国文(章靳以)文选

大学语文1981年版(徐中玉)文选

中国语文(温儒敏)文选

中国语文(周先慎)

大学语文(邢福义)

大学语文(郑瑞侠,司马晓雯)

大学语文(方琦)

大学语文(理工版)陈洪、陶型传

大学语文实用教程(齐森华、方智范)

大学语文(秦学斌)

大学语文补充教材(徐中玉、钱谷融) 1982.5 文选通用大学语文(朱东润)85-8 文选

5.文体类 33种

民国部编大一国文教材 1943,8 (经史子集)

大学国文(沈启无)大一国文文体与题材

大学语文读本(中山大学版)85-8 诗词散文戏剧小说

大学语文(周振甫)(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大学语文(吴宝玲等主编)(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大学语文》杨林主编(诗歌散文小说)

大学语文(增订本)(薛锡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大学语文新编(朱婵清)(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大学语文(龙厚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大学语文(李幼奇)(诗歌散文小说议论文)

大学语文(刘莉)(诗歌散文小说议论文)

简明大学语文(华中科技大学)(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大学语文教程》(肖绪才)(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精品课程教材《大学语文》(上海财经大学)(诗歌散文小说)

《新大学语文》(方铭)(散文诗歌小说)

《大学语文》(黄木生)(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大学语文》(陈重业)(议论记叙诗歌小说)

《大学语文》(吴汉德)(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大学语文(郭水朝,曹清林)(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写作)

新编大学语文(朱家珏闫苹)(散文诗歌小说戏剧)

大学语文(孙昕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大学语文读写(韩烈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大学语文读本(中山大学版)85-8 诗歌散文戏剧小说

大学应用语文(潘艳丽、赵君秋)(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应用写作)

大学语文(陈学忠,王波平,胡越)(诗歌散文小说影视+文化)

台湾版“大学语文”:中国语文能力课程讲义(抒情论说记叙应用)

《新编大学语文》(吴廷玉)(抒情状物叙事论理说明应用)

大学国文(李晓刚,马玉琛)(议论记叙诗词小说)

大学语文与写作(倪新生)(记叙议论说明+文学+应用写作)

大学语文83年自学版(徐中玉)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韵文

大学语文1988年自考教材(徐中玉钱谷融)论说文记叙文诗词小说大学语文(何二元)实用文艺术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大学语文读本(中山大学版)85-8 诗歌散文戏剧小说

大学语文新编(周世伟) 2008年9月诗歌散文小说戏剧6.写作 / 应用写作 26种

徐中玉《应用文写作》

现代经济文书写作(杨文丰)

实用经济文书写作(杨文丰)

大学语文(黄伟林)(词语、描写、叙述、抒情等)

写作学教程(段轩如)

应用语文(石爱民) 2007-4 文学+应用文

应用文写作教程(宋园园) 09-8

大学语文新编教程(写作卷修订本)(毛信德)

《基础写作教程》(尉天骄)

大学语文(实用写作卷)(杨大方)

大学实用文体阅读与写作(盛明华)

大学应用语文(周金声)

《大学应用语文教程》(叶晗)

《大学写作》(叶晗)

大学应用写作(吴仁援)

实用语文(苏立康)

大学应用语文(潘艳丽、赵君秋)

实用语文(周治南)

写作学教程(段轩如)

大学实用语文(杜菁锋)

《大学语文与写作》(彭祝斌)

大学语文与写作(倪新生)

大学语文(徐尔贤)86-12

宋园园《应用写作 2010.3

《风格的要素》——美国的大学语文(写作类)

附:校园应用写作讲义(何二元)

7.母语主题 /文章 /语言15种

大一国文教材:学文示例(郭绍虞)(文章)

复旦大学《大学语文实验教程》(张新颖)(母语主题)

语文素养高级读本(李瑞山)(母语主题)

宋园园主编《应用写作》《大学语文》教材 2010.3 母语+文学

人民出版社《大学语文》(何二元) 2011.8 母语

大学语文实用教程(齐森华)(文章学)

高教版陈洪主编《大学语文》(好文章)

大学语文(李达轩)(美文)

大学语文(魏裕铭)(美文) 注:这两种美文教材选文完整相同,是否信息有误?大学语文(王尚文)

大学汉语(贺阳)

新视野大学语文(曹顺庆)(语言语法、鉴赏写作)

大学语文(黄伟林)(语词、叙述、描写等)

新编大学语文(罗玉成) 2007.7 汉语、文学、应用文

大学生语文课本(蔡翔)上海 2010.3 汉语

8.综合类 14种

中国语文(何锡章)(高教司组编:语言、文学、文体、文选)

《大学语文新编》(魏饴)(阅读、表达)

大学语文(罗燕)(文体+演讲、应用文)

大学语文(钟建伟)(应用写作+文学欣赏)

大学语文(陈淑梅)(语言、应用写作、文学鉴赏)

《大学语文》(林刚)(史论、作品、鉴赏、技能)

《大学语文·素质教育版》(景圣琪)(现代汉语、逻辑、中国文学、应用写作) 《大学语文与写作》(彭祝斌)(文选+应用写作)

《大学语文教程》(王显槐)(现代汉语、应用写作、文学鉴赏)

《大学语文》(谢卫平)(文学史+应用写作+口才)

新编大学语文(罗玉成) 07.7 (综合:语文常识,文学,应用文)

大学语文读写(韩烈文)文体(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应用文

大学语文(霍义平)艺术类+应用文

《大学语文》杨德忠单篇鉴赏、比较鉴赏、新媒介作品鉴赏

9.其它3种

《比较大学语文》(张介明)(比较文学)

大学语文教材两种(卿小平) 2011.4 读经

民国部编大一国文教材 1943.8 经史子集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大学语文课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是除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外,面向文、理、工、商、农、医、法等各类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 人类已步入21世纪,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是以人为中心的时代,因此,必须关注社会和个人对文化以及人文精神的追求,关怀人类的终极命运。今天的大学教育,必须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既弘扬科学精神,也弘扬人文精神。本课程通过对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传统的学习与训练,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的能力,培养讲文明、有道德、有社会责任心的高素质人才。要让学生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聪明智慧的学习,通过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思考和批判,从中汲取奋起自新、自强不息、兼容并蓄、改革创新的民族精魂,促进中华优秀文化向学生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的潜移默化。尤其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中西思潮激荡,传统与现代并存,我们惟有植根于自己的历史文化和优良传统,才能赢得现在与未来。因此,我们需要以恢宏、多元的新思维来观照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瑰宝,重新认识和评价东方文化的独特价值,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我们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思维创新习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激励广大“求是”学子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把自己培养成新世纪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二.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一)(2000年制定,2006年修改)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大学语文 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 Chinese 课程编号:313360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总学时:32 学分:2 适用专业:全校非中文专业 二、大学语文的性质和地位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具有审美性、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是一门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在一起的课程,蕴藏着丰富的政治、社会、历史、自然等各种形象化的具体感性的知识,是非中文专业的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学好其它各门课程的先行课,是实现我校“二十字”的办学理念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 三、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1、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 人文素质教育是依托人文学科,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促进人文精神的体悟和内化的教育。人文知识是人文学科知识的总称,包括历史、哲学等。大学语文是人文知识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她涵盖了语言应用和表达,应用写作和文学作品的鉴赏。具有审美性、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既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竞争打下安身立命的基础。

2、我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大众化”应用型人才。“大众化”应用人才,有两个层面:一是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动手的应用能力;二是既能掌握一定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又要掌握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基础理论。向通才教育发展。蔡元培、梅贻琦等老一辈教育专家指出:大学语文对于把大学生培养成“沟通文理两科”的“通才”,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人文方面的“通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十世纪前期的沈尹默、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等他们是文学大师,同时他们的自然科学知识也极为深厚;杨振宁、李政道、华罗庚他们是理工大师,同时他们的语文修养都非常深厚。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是机械工程专家,人文底蕴非常丰厚。所以要达到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开设大学语文势在必行! 3、找回失落的人文精神。 现在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及年轻人缺乏人文精神,正象杨叔子总结的“四不”特点:对人不感激、对事不满意、对物不爱惜、对己不严厉。他们只讲索取,不讲回报,普遍缺乏爱心。这是很让人担忧的事。要在大学生中找回失落的人文精神,就不能不接受祖国灿烂文化的教育,.一个人可以不写诗,不写小说,但不能不会欣赏诗歌和小说,不能丧失对美的鉴赏能力,对人文精神的感悟能力以及对世界的感知能力。世界要一统化,在未来的世界文化格局中,汉语以及汉语所负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新文化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中国政府在全球建立百所“孔子学院”。就是要在世界上推广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作为21世纪的年轻大学生,“饮水必须思源,数典不能忘祖”。要不断加强中国语言文化的学习和继承,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 四、大学语文的目标和要求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这种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文学鉴赏水平的提高,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使学生的内

大学语文教材分类简介

大学语文教材分类简介 本站按:以下是本站收集的一百多种大学语文教材的简单信息,虽然只占教材总数(1400 余种)十分之一,但按市面上流行的数目算,当占一半是没有问题的(其余大多为各校自销)。本站对这一百多种教材作了分类,首先是一分为二,一类为通用型大学语文教材,也就是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的其他一切专业的教材。这一类教材按其编写体例,又可分为十小类,如下,无须赘言。另一大类为专用型教材,即在教材中(通常在封面上)注明为某某专业(或专项)使用的教材。大致又分为四小类。如下,亦不赘言。按说专用型教材应该考虑到专业特点(不是要编成专业教材,而是应该是适用特定专业的公共课教材),事实上有没有做到,大家自己看 吧。 第一部分:通用型大学语文教材287种 1.人文主题29种 大学语文(高教司组编,书待查)-徐中玉(人文主题)1996-6 (人文主题)2001-6 (人文主题)2005-5 (人文主题)2005-6 (人文主题)2005-6 (人文主题+语言文字、文艺理论)2005-6 (人文主题)2005-8 (人文主题)2005-10 (人文主题)2005-11 (人文主题)2006-8 (人文主题)2006-9 (人文主题)2006-9 (人文主题)2007-2 (人文主题)2007-7 (人文主题)2007-8 (人文主题+口语、应用写作)2008-4 2008-5 (人文主题与文体交叉)2008-8 2008-10 2008-11 (人文主题+应用写作)2008-12 (人文主题)2009-7 (人文主题)2009-7 (人文主题)2009-8 2010-2人文主题

一日一题:大学语文(大学国文)教材简介(12)

一日一题:大学语文(大学国文)教材简介(12) 12.沈启无《大学国文》(1942) 1942年,新民印书馆出版了沈启无编选的《大学国文》上下二册。选文包括风土民俗、笔记小说、记游、日记、书信尺牍、序跋题记、传记墓志、纪念、读书札记、楚辞小赋等10组。共收录作者85人,总目列作品264篇,分组目录列细目318篇。书中包含六朝作者18人,晚明作者11人。现代仅编入周作人、冯文炳(废名)、俞平伯三人的文章。2011年辽宁人民出版社重新出版该教材,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撰写的荐序对该书的评说最为到位,且录几段: “20世纪40年代,北平的大学文科教育有着特别的色彩,惜乎研究甚少,遂不被世人所知。日本侵略华北、占据北平之后,帝都的文化总体是沉闷的。京派领袖周作人的思想在暗淡的光线下,已没有了昔日的光华。但在大学教育里,他为首的苦雨斋群落的思想得以延续,且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沈启无所编的《大学国文》,算是一个灰色时代的精神标志,此书在现代教育史上,总是值得一提的。” “读这一本书,觉得很轻松,所选的文章亦有趣味。” “为大学生选择什么样的文章,其实是一种文化情怀的外露。……现在八股文化与娱乐文化的泛滥,文字中的情趣真的越发稀少了。而有多少大学生能注意这样的作品,是否能够喜欢他们,也真的是一个问题。” “近些年大学的语文的文本渐多,佳作却是寥寥。我觉得如能参照民国的读本,摄取外国的经验,也许会有好的选本。现在再版这本书,无论如何,对学生和老师,乃至普通读者,都是颇有益处的。” 笔者按:有人认为沈启无在沦陷区的北京大学教书,是一种失节行为,笔者则认为在沦陷区尚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比之今天一些要取消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未必该受到更多的指责。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大学语文是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而开设的一门公共文化基础课。它具有较为广泛的知识内容,较强的思想性、实践性和工具性,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要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达到与大专应用型人才必备的基础相适应的水平,提高其阅读、理解、鉴赏和表达能力,为学好各专业的其他课程,为社会实际工作的需要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1.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和现当代优秀作品,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确定自己的正确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 2.通过分析范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顺利而准确地阅读并理解一般文章,并能读懂一般的文言文。 3.通过经典范文的学习,把握文学家的思维方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有助于突破思维定式,提高其专业学习的效果。 4.通过补充教材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在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中,避免出现语文常识错误。做到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句通顺,条理清楚,表达明晰,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材 文字教材采用分立型,即主教材和辅助教材。本课程的主教材是借用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为暂用教材。该教材不是按文学史或文体分组排列,而采用根据实际内容或特色灵活分组的方式。每篇文选有作家作品简介、注释、提示以及思考与练习,比较适合自学。《大学语文学习指导书》(以下简称“指导书”)为辅助教材。“指导书”包括“大学语文教学大纲”、“语文基础知识”和“自测题”三部分内容,是学习本课程的重要补充材料。 三、学时分配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 四、学习内容和要求 1.文选部分 总的教学要求是:总体把握每个单元文选所体现的共同特点;记忆作者的姓名及其所处时代,作者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能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划分重要段落的层次,概括层次大意。解释疑难词语。能识别文中所采用的比喻、比拟(拟人或拟物)、排比、对偶、设问、反诘、反语、层递等修辞方法,简要说明这些修辞方法的作用。

大学语文教材

大学语文教材 1. 引言 语文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大学语文教 材的编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本文将介绍大学语文教材的设计原则、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 2. 设计原则 2.1 多元化:大学语文教材应该涵盖丰富多样的文本材料,包括文学作品、报 刊杂志稿件、传统文化经典等。这样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和阅读经验。 2.2 问题导向:教材应该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通过提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综合能力培养:大学语文教材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阅读理 解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等。通过各种练习和任务,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 3. 内容安排 3.1 阅读理解:教材的第一部分应该是阅读理解,包括课文阅读和相关题目。 课文选材应广泛涵盖不同体裁和题材,既有经典文学作品,也有时事热点和科普知识等。题目难度应适当,既能检验学生的理解能力,又能培养其阅读策略和思维能力。 3.2 词汇和语法:第二部分可以是词汇和语法的学习。通过对常用词汇和语法 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提升词汇量和语法运用能力。可以设计词汇和语法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 3.3 写作技巧:第三部分是写作技巧的训练。包括句型转换、段落写作、作文等。通过不同写作任务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生活,设计有趣的写作题目。 3.4 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第四部分可以是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的训练。通过 对口语对话的训练和听力材料的听取,帮助学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3.5 传统文化:最后一部分可以是传统文化的学习。通过对经典文化著作的学 习和研究,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一日一题:大学语文(大学国文)教材简介(4)

一日一题:大学语文(大学国文)教材简介(4) 4.查猛济、汪馥泉、顾名编写的国文教材(1926-1936) 查猛济是海宁查氏家族一员,1926年曾在上海法学院任教,编有《上海法学院国文》。教材选篇不拘古今,天头有批注。今文选有陈兆鼎的《中国文学以六艺为心本说》、汪精卫的《中国学报发刊辞》、章炳麟的《讨满洲檄》、胡适的《法华经的文学》等,还有斯密亚丹的《原富》(严复译)。特别之处是选入了很多自己的文章(占全书30篇中的12篇),体现了编者特立独行的一面。教材使用情况未见记录。 汪馥泉,30年代初先后在上海公学、复旦大学任教,出版《复旦大学一年国文讲义》。据南开李占京说见到油印本,时间是1933年。现“读秀”上见到正式出版物,未注时间。还有很奇怪的是不写“编”也不写“著”,而是“汪馥泉选讲”,但是书中又并没有“讲”的部分。可能当年为汪馥泉选编,经过课堂讲授然后拿去出版的。这本《复旦大学一年国文讲义》也选入了很多语体文作品,如陈独秀《人生真义》、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周作人译《日本俗歌选》、钱玄同《汉字革命》《历史的汉字改革论》、仲九《我的人生观》、王国维《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杨树达《文法学之发生》等。这些现代作品和古代作品混编,似无规律。李占京说“目前为止已知的民国大学国文教材选录新文学作品,时间上较早的是汪馥泉编著的《复旦大学一年国文讲义》”。这话似乎不确,因为前面我们提到的好几种教材已都选录有新文学作品。 2020年北京团结出版社以“复旦国文课”的书名重印这本教材。 这一时期,以个人之力编写的大学国文教材还有顾名的《基本国文》韵文、散文各一册,韵文分册1935年由教育编译馆出版,散文分册1936由上海启智书局出版,皆由蔡元培先生题写书名。在韵文分册的序言里,顾名写道: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以现在文

高等学校公共课教材:大学语文教程

高等学校公共课教材:大学语文教程 高等学校语文课程是经过深入研究和课程设计的一门学科。本教程定位于高等学校学生,旨在通过提供课程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实现深度思维、查找自身的力量、把握学习的实践技能。教学重点是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分析,探究文学艺术的审美思维,文学文化的创造思维,文学的创新思维,古典文学的人文传承思维,文学文化的历史思维,文学文化的地方文学思维,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文学文化研究,获取创新思维和独特的文学文化视角。 第一部分内容主要讲授中国古典文学,包括诗词、文言文、小说和宋词四大类型。教学重点是古典文学的审美理论与实践,以及古典文学的鉴赏和评价。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古典文学的审美理念,掌握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技巧,提高古典文学作品评价方法,以及熟悉古典文学作品分析与研究的方法。 第二部分内容主要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四大类型。教学重点是现当代文学的审美理论与实践,以及现当代文学的当代艺术理论、抽象艺术理论和专业艺术研究。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现当代文学的审美理念,掌握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鉴赏技巧,提高现当代文学作品评价方法,以及熟悉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分析与研究的方法。 第三部分内容是文学文化的实践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文学文化能力。实践活动包括文学文化课程的开放课程、

文学节、文学马拉松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文化,学习文学创作、文学研究和文学分析,提高自身文学文化能力,并培养独特的文学文化视角。 本教程结合中国文学文化的传统特色,结合面向未来的发展前景,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促进学生学习中有效的发展,以促进文学文化的实践性应用,为高等学校学生开放一个新的知识空间。

大学语文教材

大学语文教材 大学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是大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它承载着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高文学素养的重任。本文将从语文教材的历史背景、教材的内容和特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语文教材的历史背景。随着中国的教育改革和现代化进程,语文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早期的语文教材主要注重文字的识读和表达,以经典文化为主要内容。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语文教育也逐渐走向了更多元化、现代化的方向。现代大学语文教材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多样化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其次,我们来谈谈语文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文学、纪实文学、新闻、科技等多个领域。教材中既有文学经典作品的选读和解析,也有当代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此外,教材中还会穿插一些诗词、歌曲、寓言和笑话等,以丰富教材的形式和内容。大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强调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大学语文教学的方法。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写作等形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和

方法,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趣味性。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教材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提高文学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精心设计的教材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热爱,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希望未来的大学语文教材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材料和学习环境。

大学语文教材

大学语文教材 大学语文教材是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 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材的编写要贴近大学生活和学习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一、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设置 大学语文教材包括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表达、文学 鉴赏等模块。其中,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语言文字的结构、基本概念、文体特征、常见错误等;语言文字表达包括写作技巧、修辞手法、文体运用等;文学鉴赏则包括文学作品的分析、赏析和评价等。 在语文基础知识模块中,应注重对语言文字的结构和规 律的介绍,包括字音、字形、词语搭配、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对于词汇的学习,要注重理解和运用,提升词汇的综合运用能力。此外,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文体特征和常见错误的识别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理解。 在语言文字表达模块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 修辞手法。通过对各种文体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写出具有逻辑性、条理性和文采性的文章。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修辞手法,并在写作中运用,提升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文学鉴赏模块中,应选取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 赏析。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评价水平。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和掌

握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和创作意图等,使他们能够在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作品的内涵。 二、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 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教材内容要科学严谨,符合语言文字学的规律和要求。教材编写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部分要有充分的依据和解释。 2.系统性原则:教材内容要有系统性,分模块编写,各个模块之间要有联系和衔接,便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3.启发性原则:教材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通过丰富的内容和灵活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4.针对性原则:教材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编写,注重与大学生活和学习实际的结合,使教材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大学语文教材是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设置和编写原则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大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在教材内容丰富、编写规范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推进大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大学语文课本

大学语文课本 引言 大学语文课本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教材之一。它通过对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和语言知识的系统介绍,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培养对文学和语言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语文课本进行介绍:课本的特点、内容分类、教学方法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本的特点 大学语文课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高深的文学作品 与高中语文课本相比,大学语文课本一般涉及更高深的文学作品,如古代文学名篇、现代文学经典等。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一定的重要性,而且在思想意义和文化背景上也有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2. 组织结构的清晰性 大学语文课本一般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根据不同的内容和目标,将各个知识点划分为不同的章节或单元,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同时,课本还会配有详细的目录和索引,方便学生查找和使用。 3. 注重文化素养的培养 大学语文课本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价值观和文化传统,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二、内容分类 大学语文课本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学欣赏、语言知识和写作技巧等方面,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1. 文学欣赏 文学欣赏是大学语文课本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并欣赏文学的美。课本中会选取各个时期的文学名篇,如唐诗宋词、元曲明剧、近现代小

说等,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引导学生体验作品中的情感、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部分主要包括词汇、语法和修辞等方面。课本会 对常用词汇进行分类和归纳,结合实际语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词汇的用法和搭配。此外,语法和修辞知识也是语文课本中重要的内容,课本会通过例子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语法规则和修辞技巧。 3. 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是大学语文课本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课本会通 过对不同文体的分析和实例的引用,教授学生写作的基本技巧。例如,写作中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和段落结构等方面的技巧。通过学习和练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课本的教学方法一般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通常 包括以下几种:

大学语文新版教材课程介绍

《大学语文》新版教材课程介绍 ------第一单元议论文部分------ 前言 寡人之于国也孟轲 秋水(节选)庄周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论毅力梁启超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 容忍与自由胡适 咬文嚼字朱光潜 吃饭钱钟书 我的世界观爱因斯坦 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罗素 ------第二单元记叙文部分------ 前言 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垓下之围司马迁 张中丞传后叙韩愈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司马光 前赤壁赋苏轼 先妣事略归有光 马伶传侯方域 西湖七月半张岱 秋夜鲁迅 香市茅盾 爱尔克的灯光巴金 纪念傅雷施蛰存 哭小弟宗璞 都江堰余秋雨 我与地坛史铁生 蚂蚁大战亨利•梭罗------第三单元诗歌------ 前言 蒹葭《诗经》 湘夫人屈原 陌上桑汉乐府 饮酒(其五)陶渊明行路难(其一)李白秋兴八首(其一)杜甫长恨歌白居易 早雁杜牧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贺铸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一句话闻一多 再别康桥徐志摩 雨巷戴望舒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我愿是一条急流裴多菲 ------第四单元小说------ 前言 婴宁蒲松龄 宝黛吵架曹雪芹 断魂枪老舍 哦,香雪铁凝 金鲤鱼的百裥裙林海音苦恼契诃夫 麦琪的礼物欧•亨利 新版《大学语文》作文辅导

1、寡人之于国也 一、作家作品 孟子: (1)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人。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2)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3)其散文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方法。 《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学生万章所编。 二、主旨 文章体现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战国时代社会的不平等。 三、疑难词句 1.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加)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走:跑) 3.直不百步耳。(直:只) 4.数罟不入洿池。(数:细密) 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动词,王天下,即以仁政统治天下)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归罪岁:一年的收成斯:这样) 7.谨庠序之教。(认真办好学校的教育) 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检;约束,制止;发:发放。) 四、课文翻译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我的国家,(可以说)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它上面了。河内地区年成无收,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地区去,把粮食输送到河内地区去;河东发生了饥荒,我也是这样做的。我观察邻国的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邻国的百姓不更减少,我的百姓不更增多,为什么呢?” 原文: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译文: 孟子回答说:“大王您喜欢战争,请允许我以打仗来说明。战鼓咚咚响起,双方兵器交接,(一方)扔掉铠甲武器而逃。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后停止,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后停止。以(自己)只跑了五十步来嘲笑跑了一百步的人,那会怎么样呢?” 原文: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文: 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而已,(逃五十步)也是逃跑呀。” 原文: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译文: 孟子说:“大王您了解了这一点,那么就不要指望你的百姓比邻国多了。不违背农业生产的时节,粮食就可以吃不完;密网不撒向池塘,鱼鳖等水产就吃不完;砍木斧头按时节进入山林,木材就可以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是让老百姓养活生者、发送死者而没有怨恨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始。 原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