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广西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广西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科五年级上册教案设计课题1、中国绘画作品欣赏

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的人物神态和艺术表现形式。

2、使学生在思想上获得教益的同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欣赏、分析作品内容。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教具准备1、课件2、多媒体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教师:中国绘画作品分类就题材而言,有风景画、静物画、人物画等等。这节课我们来欣赏绘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就是人物画。(板书课题)

二、欣赏作品:

(一)油画《画家齐白石像》作者:吴作人(板书)

1、介绍作品内容:

教师:你知道什么是“画家”吗?

(学生回答)“画家”是指……。

教师:从画面上人物的衣着特点看,同学们知道作品表现的年代吗?

(学生欣赏投影画面,回答问题)

教师:

2、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师:同学们知道这幅作品美在哪里吗?

(1)、人物神情、动态刻画细腻真切:画家的神态恳切,体现了心情。

(2)、色彩沉着、协调:作品色彩的蓝灰色为主。

(3)、仰视构图:画面上的地平线位置较低,人物形象高大。画面重点突出。(二)中国画《步辇图》作者阎立本

1、作品表现的背景:

3、作品表现的内容:

3、师生分析作品风格与特色(服饰、神态、动作、构图等)。

(三)中国画《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

1、作品内容分析:

提问:仔细观察,作品中的环境背景、人物穿着,说明是哪个地方的人?

作品中的人物在干什么?

你能说说他们在说什么吗? (学生回答)

教师:作品表现了生活小景,从背景上的可以看出的生活特征。

作品充满朴实、温馨、甜蜜的气氛。

2、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1)、通过对比产生美:用线具体仔细,特别是人物面部线条生动自然,越

看越觉得美。画背景用墨淡,用笔用线简洁,衬托了人物形象,而且有立

体感(2)、人物神态美:

(四)木刻《初踏黄金路》作者:李焕民

1、介绍作品内容:学生欣赏作品,讲述画面内容。

教师:作品通过这一生活小景,引起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联想。心中也许有

着一种向往吧!2、介绍作品表现形式:作者用木刻的形式表现出一种国画的

趣味,有一种美。木刻:在特制的木板上用木刻刀刻出画面形象后,再用

水调和颜料拓印在宣纸上的作品。 3.分析作品构图特点:以大片的金色

衬托朴实的劳动妇女,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五)其他作品

1、作品内容。2、作品的表现形式。3、作者介绍。

三、小结:

1、作品的表现形式:

写意画粗犷、豪放,又称泼墨画;工笔画整洁、细腻;兼工带写的中国画,

比写意画法工,比工笔画法粗放。

2、分析作品的形式。

3、下课。

板书设计课题:1、中国绘画作品欣赏

例图范画作业要求

课题2、古老的城楼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其特点,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拓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欣赏中国古代

建筑艺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中国结构建筑体系的介绍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等方面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色。

2、通过中国古代园林的典型实例的欣赏,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对建筑艺术的欣赏内容的局限,多寻找一些例子来充实内容。

教具准备挂图、课件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去过北京吗?

北京不仅是我们中国的首都,而且是一个历史文化古城,他有相当多的名胜古迹,比如城楼建筑、长城、天坛、圆明园等等。

(可由学生举例)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我国古代建筑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上曾经有过许多优秀建筑体系,但其中有的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象古埃及、古印度的建筑。只有中国古代建筑同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一直延伸至今,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尤其是中国古代建筑和欧洲古代建筑延续的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

二、讲授新课: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很多,尤其以城楼建筑的成就最为突出。

1、(板书)带问题观看录象《城楼建筑记录片》:

(1)城楼建筑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

(2)城楼建筑在布局上采用什么形式?

(3)城楼建筑外部色彩主要是哪两种?

(出示图片,简介城楼建筑)城楼建筑是我国古代有代表性的建筑,现存的大部分为清朝所建,但在总体布局上仍保持着原来的面貌。

北京城楼建筑主要建筑的丰富多姿的屋顶形式是中国古代建筑外观上极显

著的特征之一。

游完了城楼建筑以后,我们再回到刚才的三个问题。(出示问题,学生回答)

2、欣赏城楼建筑图片着重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3、观看《城楼建筑记录片--片段》

观看的同时教师总结中国古代建筑的三个特点,巩固知识。

小结:所以中国城楼建筑是一种综合艺术。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城楼建筑,这些建筑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全世

界范围,都是最伟大,最优秀的建筑,都永远令我们骄傲。

板书设计课题:古老的城楼

例图范画作业要求

课题乡间的小石桥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家乡的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2、认识和观察桥的几种基本结构造型,了解各种桥的设计和环境的关

系。

3、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写生,运用多种绘画形式,大胆表现桥的丰

姿,提高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1、识桥的新的功能。

2、提高学生对桥的审美能力。

3、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4、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教具准备1、教具录像带、照片等有关桥的美术作品。有

关古今中外桥梁的图片资料。

2、学具:学生喜欢用的画具。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

1、同学们,我们身处在江南水乡,有一句诗写得好“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我国曾是一个建桥的古国,现今留下许多令人惊叹的杰作,例如世界最早的石拱桥是什么?

2、同学们,为了到达彼岸,人类造了各种桥,这些桥有的用各种材料建成的,你见过哪些材料的桥,这些桥有什么用处?

二.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对桥进行写生。板书课题:桥

三.了解桥的结构和外形

你们知道同里有座桥,据说人们有喜庆的事要走过象征人生旅途的桥。

1、解放军在长征途中夺取的是什么桥,它是用什么材料造的?

2、我们江南的桥根据不同的外形,有不同的名称。如虹桥、八字桥……

3、这些桥一般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四.欣赏

1、出示范画若干

2、这些画画出了小桥的什么特点?是采用什么工具画的?

3、你最喜欢其中的哪幅画?

4、想一想写生的步骤是怎样的。归纳:观察构图造型表现五.了解家乡的桥

1、出示图片

2、它是什么形状的?由哪些部分组成?你发现了它的哪些美?

3、提出要求,画出桥的外形,并添画背景。

4、老师指导写生

六.小结

板书设计课题:乡间的小石桥

例图范画作业要求

板书制作步骤示范步骤图

课题7、面塑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运用泥塑的方法表现正在运动中的人物动态,初步掌握用元素的方法表现人物整体造型;

2、培养学生的立体感和手脑协调能力;

3、学习传统民间民俗文化,体验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感悟民间美术强大的

生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杂技艺术,启发学生记忆, 并能抓住人物在运动中特有的姿势,塑出杂技人物的动态和组合造型;

难点:泥塑形态特征的表达和造型变化,能抓住运动时某一特有的姿势来塑造形象。

教具准备有关杂技演出的人物的动态资料、彩泥、彩泥范

作、小碟子、手绢等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实物体验,激情引趣

导入:

上课开始,教师拿出小道具,让同学们说出他们联想到的杂技项目(滚打、顶岗、转盘等)。教室引导学生说一说还知道哪些传统杂技项目(顶碗、踢碗、椅技、转碟、空竹、流星、舞狮、空中飞人、跳床、钻圈、蹬技、踩球、走钢丝等)

请几个同学模拟一些简单的杂技动作,如头顶书、转手绢等。

二、欣赏观察,认识杂技

1、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平时我们看到的一些精彩的杂技表演。

(教师多媒体课件播放一小段杂技表演节目,展示有关杂技演出的人物动态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人物形象以及动态美感。)

2、让学生说说欣赏后的感受,教师小结。

三、示范过程和方法

1.提问:怎样表现你喜欢的杂技动作呢?请学生思考杂技动作的塑造方法。

2.引导学生回忆泥塑基本技法(如搓、团、压、捏、切、划、贴、接等)。

指导表现人物的动态(人体运动的状态,如:坐、立、躺、推、拉、曲、跃等

动作)

①请学生按书中图示摆出姿势,加深学生对人物动态的理解(可以请学生上台

演示,教师讲述并补充);

②确定一个动作,用最简单的线条画出来;

③塑好一个基本完整的人,包括头、躯干、四肢;

④依图所示,塑出泥人的动态造型;

⑤固定;

⑥仔细观察,修整。

四、合作学习,大胆实践,自由表现

1、教师提出作业的主题:凝固精彩的瞬间——塑造自己最喜欢的杂技项目

中的一个人物。

①四人小组集体创作一组杂技项目的作品;

②表现出杂技的优美与惊险;

③创作时要求小组成员互相合作,给作品取个名。

2、教师提醒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

(1)用彩泥塑造人物动态不宜形体过大或过小

(2)可以用牙签插入人泥中起到支撑的作用,是一些细部不易断裂

六、教师小结

杂技表演需要的是场上每一个队员的齐心协力、默契配合。

板书设计课题:面塑

五花八门的杂技

人体运动状态:坐、立、躺、推、拉、曲、跃等

制作步骤:

1、构思:构想塑造的人物动态及形状。

2、塑大型:用泥塑出构思人物的大体造型。

3、塑细部:在大型的基础上塑造细部。

4、整体检查补漏:检查造型是否完整,查出漏洞,补充塑造,直到作品完

美为止。

课题为童话故事作画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插图的作用及画艺术的特点;

2、学习为童话故事创作一幅插图,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

能力,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美好世界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插画艺术,为童话故事创造插画。难点:插画创作的构思和绘制。

教具准备有关童话故事的图片资料、范作,图画纸等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阶段:

教师播放录像,讲述童话故事,以精彩的童话故事情节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阶段:

1、学生分小组一起讲讲自己所喜欢的或印象最深刻的童话故事。

2、学生派代表展示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

3、PPT展示。

三、强化阶段:

1、刚才的作品留给你印像最深的是什么?现在的书籍为什么重视配画与插图,一方是为了美观,另一方面是为了什么?

2、精美的配画插图有什么用?说说你最喜欢哪首儿歌、童话的配画和插

图?为什么会喜欢?

3、如果让你来尝试画同样的内容的配画插图,你将怎么去表现其情境?

四、作业阶段:

各小组讨论合作,共同设计出配画的意境,选择好绘画的工具与特有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创作。

五、第一节课完成初稿,定稿。

第二课时:

一、指导学生上色。

二、当场批改作业。

三、评价阶段: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并点评作品,共同评选出最佳创意奖

和表现奖。

板书设计思考:

1、刚才的作品留给你印像最深的是什么?现在的书籍为什么重视配画与插

图,一方是为了美观,另一方面是为了什么?

2、精美的配画插图有什么用?说说你最喜欢哪首儿歌、童话的配画和插

图?为什么会喜欢?

3、如果让你来尝试画同样的内容的配画插图,你将怎么去表现其情境?

课题校园漫画

教学目标1、理解漫画的特点,掌握漫画的夸张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掌握正确方法创作单幅漫画,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3、让学生关注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漫画的艺术特色,创作校园漫画。难点:漫画的创意构思。

教具准备漫画资料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

1. 谈话导入,说说漫画的社会性质(讽刺与幽默)。

2. 猜一猜:教师在黑板上用简单的线条画出一个人物的形象特征,让学生猜猜他是谁。如画出老夫子的的脸形和帽子,五官可不画。

3.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老夫子的表情吗,想一想他为什么会有这种表情?引导学生从喜、怒、哀、乐去联想。

二、发展阶段:

1、学生从课本上说说自己喜欢的漫画。

2、教师小结: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手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3、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漫画,引导学生欣赏、分析漫画(从内容的有趣性、造型的夸张性、绘画的简洁性来分析作品)。

4、假如让你画漫画,你如何选择合适的情节来创作?

三、强化阶段:

1、教师讲授、演示人物夸张变形的绘画过程:

(1)出示写实人物头像。

(2)用最简练的线条简化人物头像。

(3)夸大人物头像的主要特征,如厚嘴唇、大鼻子、小眼睛等。

2、教师小结:通过对形象的夸张变形,使形象变得有趣,特点突出。这是

夸张的一种方法。

3、你能试着画一画夸张的形象吗?比一比谁画得又快又有趣。对表现力较

差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模仿课本上提示的方法步骤进行描绘。

4、教师简单评议学生作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物造型,设计漫画的情节。

鼓励学生从校园生活的喜、怒、哀、乐中寻找创作灵感。

四、作业阶段:

学生进行漫画创作。

五、评价阶段:

1.作品展示,学生给自己的作品点题。

2.评选最佳作业。

板书设计范画:喜、怒、哀、乐。

课题模型制作

教学目标1、学习利用纸材料设计制作飞习、汽车、轮船等模型,锻炼学生手脑协调的能力。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让学生了解设计制作与生活的关系,

以及设计制作对生社会进步所产生的作用。

3、学生能根据飞机、汽车、轮船的外形,大胆设计制作,制作出外形亲颖

的纸模型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设计制作飞机、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模型。难点:模型造型的新颖设计。

教具准备色卡纸、白板纸、平板包装纸、颜料、铅笔、剪

刀、尺子、胶水等。

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阶段:

1.教师点明本课课题,讲述模型设计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2.各小组学生共享收集到的图片、玩具模型等资料,交流调查情况,发表飞机、汽车、轮船与人类社会联系的看法。

3.各小组综合整理全组的意见,形成一篇小小调查报告。

二、发展阶段:

1、教师讲述:无论是建筑还是交通工具,凡是结构复杂的、性能先进的都必须事先设计制作模型。

2、教师讲述设计制作一件立体模型的方法步骤:

a.构思

b.草图。

c.制作。

三、强化阶段:

教师以飞机平面设计草图为例,演示设计制作飞机模型的基本方法:

?设计制作飞机的机身。

?设计制作飞机的机翼。

?设计制作飞机的机尾。

?设计制作飞机的机舱。

?把各部分飞机部件粘合成一架完整的飞机。

?装饰美化。

四、作业阶段: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制作。

2、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五、评价阶段:

1.作品展示,学生给自己的作品点题。

2.评选最佳作业。

板书设计制作一件立体模型的方法步骤:

a.构思

b.草图。

c.制作

以飞机平面设计草图为例,演示设计制作飞机模型的基本方法:

?设计制作飞机的机身。

?设计制作飞机的机翼。

?设计制作飞机的机尾。

?设计制作飞机的机舱。

?把各部分飞机部件粘合成一架完整的飞机。

?装饰美化。

课题小小木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小木偶的制作过程,并能运用各种材料进行

小木偶形象的设计制作。

2、了解木偶设计制作的基本常识,合理运用身边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活

动的小木偶,并与大家分角色表演一出木偶剧,培养设计意识和动手实践

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

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活动的小木偶。

难点:偶头形象的创新设计以及木偶四肢活动关节、操纵杆或拉线的合理安装。

教具准备硬纸板、布头、毛线、纽扣、针、小木棍、彩色

笔等。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阶段:

1. 教师用投影播放各种形式的木偶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围绕木偶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再次激起学生的表现欲望。

3.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发展阶段:

1、学生转绕以下问题探讨有关木偶的知识:

a.同学们,你们看过木偶戏吗?

b.你们知道木偶有哪几种形式?

c.木偶为什么会动,它们会不会自己说话?

2、学生分组讨论,我国的木偶有几种形式?

我国的木偶大概分为三种:杖头木偶、提线木偶、掌中木偶(布袋木偶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小结,回答学生讨论中的问题。

a.杖头木偶由表演者操纵一根命杆(与头相连)和两根手杆(与手相连)进行表演,有的为三根杆或“托偶”,依手杆位置有内、外操纵之分。头以木雕,内藏机关,使嘴、眼可动;命杆为木、竹制,各派长、短不同,手杆与手、肘相接。

b.提线木偶也称“悬丝傀儡”,由偶头、笼腹、四肢、提线和勾牌组成,高约两尺。偶头以樟、椴或柳木雕成,内设机关,五官表情丰富。

c.布袋木偶也称“掌中木偶”,以福建漳州、泉州最盛。偶高尺余,由头、中肢和服装组成。它以樟木雕头,机关控制表情和肌肉运动;手分拳、掌,食指入头颈,中指、拇指操。

三、强化阶段:

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展示的图片,认识木偶的造型特色、种类、表现方法。

2、教师简要讲述木偶的历史渊源及相关知识。

3、教师操作木偶,演示提线木偶和杖头木偶,并简要地介绍提线木偶和杖头木偶的活动原理。

4、教师示范用纸设计制作木偶的方法步骤:构思。根据故事中的角色,构思木偶的形象。设计。在纸上进行木偶形象式样设计。绘制。用绘画工具对设计好的形象草图进行描绘、着色、美化。制作。选用合适的工具材料

连接木偶各部件关节,加上操纵杆或接好提线,对木偶形象进行装饰。检

查。检查木偶各部件关节活动是否灵活,如关节过紧,须调整松动关节,

否则会影响木偶的活动功能。

四、作业阶段: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制作。

2、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五、评价阶段:

1. 作品展示,学生给自己的作品点题。

2. 评选最佳作业。

板书设计用纸设计制作木偶的方法步骤:

1.构思。根据故事中的角色,构思木偶的形象。

2.设计。纸上进行木偶形象式样设计。

3.绘制。用绘画工具对设计好的形象草图进行描绘、着色、美化。

4.制作。选用合适的工具材料连接木偶各部件关节,加上操纵杆或接好提

线,对木偶形象进行装饰。

5.检查。检查木偶各部件关节活动是否灵活,如关节过紧,须调整松动关

节,否则会影响木偶的活动功能。

课题写意动物

教学目标1、学习水墨画的基本知识,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

2、练习用水墨画技法表现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

3、在探究、创造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几种熟悉的动物的形态特征,学习用水墨表现以动物为主体的画面。

难点:如何把握动物的形态特征,如何运用水墨画技巧表现出生动灵活的动物形象。

教具准备宣纸、毛笔、墨、旧报纸。

课时2课时

教学第一课时:

一、导入阶段:

1.教师出示几幅动物水墨画范画,引导学生观察。

过程2.引出课题,点明本课学习内容和要求。

二、发展阶段:

1、介绍中国画工具材料,复习基本的笔墨技法。

?材料:毛笔、宣纸、墨法。

?笔法:中锋、顺锋、逆锋。

?墨法:焦、浓、重、淡、清。

三、强化阶段:

1、教师出示各种动物的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分析在录像中观察到的动物形态特征。

3、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讲讲它们的特点。

4、教师讲解并示范作画:

a. 用重墨画出蛙身。

b.添画后肢。

c.用淡墨画眼睛、下腹。

d.画前肢,点眼珠。

四、作业阶段: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绘画创作。

2、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五、评价阶段:

1.作品展示,学生给自己的作品点题。

2.评选最佳作业。

板书设计写意动物

?材料:毛笔、宣纸、墨法。

?笔法:中锋、顺锋、逆锋。

?墨法:焦、浓、重、淡、清。法:焦、浓、重、淡、清。

作画步骤:

a. 用重墨画出蛙身。

b.添画后肢。

c.用淡墨画眼睛、下腹。

d.画前肢,点眼珠。

课题陶艺小制作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陶艺的造型特点和艺术特征;

2、掌握陶艺制作的一般方法,运用学到的只是既能够死、制作一件既实用

又有欣赏价值的陶艺礼品;

3、锻炼学生初步的设计意识和立体造型能力,领悟设计应用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构思、制作一件彩泥作品。

难点:彩泥作品的新颖构思和造型美。

教具准备小陶艺作品,有关陶艺作品的图片资料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

1.教师展示课前收集的陶艺作品实物供学生欣赏。

2.动手触摸,仔细观察陶艺作品的形式,让学生感悟陶艺的造型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引导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欣赏课本展示的陶艺作品图片。

2、学生讨论教师设置的几个问题:

(1)陶器除用于装盛东西外还有什么作用?

(2)陶器与陶艺作品有什么区别?

(3)你见过什么陶艺作品?

(4)你家里有陶艺作品吗?

三、强化阶段:

1、教师讲述陶器与陶瓷作品的区别。

2、教师示范陶泥的技法。

(1)搓泥条。

(2)压泥板。

(3)盘泥条。

3、教师讲述制作陶艺小作品的方法步骤:

a、构思:动手制作前要有一个想法:制作什么,怎样制作。

b、做大形:运用适合的技法,用陶泥把作品的大体形状制作出来。

c、装饰细部:给大形添加细部件,使作品更完美更好看。

四、作业阶段: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手工制作。

2、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五、评价阶段:

1.作品展示,学生给自己的作品点题。

2.评选最佳作业。

板书设计陶艺小作品的方法步骤:

(1)构思:动手制作前要有一个想法:制作什么,怎样制作。

(2)做大形:运用适合的技法,用陶泥把作品的大体形状制作出来。

(3)装饰细部:给大形添加细部件,使作品更完美更好看。

课题小小漫画展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检验策划举办画展的过程,学会画展从策划到完成所包括的内容。

2、通过举办一次画展,学习请柬、海报的设计制作,画展活动的策划,画

展的布展等美术专业知识。

3、通过从策划画展到具体实施这一过程的参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

对活动的设计能力、规划能力、展示能力以及整体把握能力,使学生的团

队精神和集体合作精神得到充分体现。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设计制作一张请柬和海报。

难点:请柬设计的新颖性,海报构成与设计知识的有机体现。

教具准备范画、彩色笔

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阶段:

1.教师运用动人的教学语言讲述卡通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提出举办卡通漫画作品展。

3.学生分组讨论举办卡通漫画展要作什么准备?

4.师生总结:要有请柬和海报。

二、发展阶段:

1、教师讲述请柬和海报是举办画展必需元素,讲述请柬和海报的作用:激请宾客,扩大宣传。

2、欣赏优秀的请柬和海报范作。

三、强化阶段:

学习请柬、海报的设计元素和方法步骤:

?构思。结合画展的主题内容进行构思,注意画面要简洁。

?起搞。用铅笔创作、设计起搞。

?上色。选用合适的色彩在设计稿上上色。

?写上主题文字。写上画展名称、举办者、时间、地点。

四、作业阶段:

学生分工设计请柬,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价阶段:

1.作品展示,学生给自己的作品点题。

2.评选最佳作业。

板书设计学习请柬、海报的设计元素和方法步骤:

?构思。结合画展的主题内容进行构思,注意画面要简洁。

?起搞。用铅笔创作、设计起搞。

?上色。选用合适的色彩在设计稿上上色。

?写上主题文字。写上画展名称、举办者、时间、地点。

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及胡锦涛书记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新课程为导向,深化教育改革,推动课程改革的全面落实。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二.教学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非常高,平时就有很多学生平时就爱画画,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所以教师应继续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他们接触初步的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更大的魅力。 四.教材分析 我校采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该教材紧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贴近儿童的心理,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五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6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有浓厚的湖乡味。注重在娱乐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并掌握最基本的美术知识。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对学生造型·表现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教师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教师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六.教学用具 水彩笔,油画棒,色纸,胶水,橡皮泥,剪刀、陶泥等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镇平全兴双语实验学校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 李乐敏

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学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非常高,平时就有很多学生平时就爱画画,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所以教师应继续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他们接触初步的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更大的魅力。 三教材分析 我校采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该教材紧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贴近儿童的心理,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五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6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有浓厚的湖乡味。注重在娱乐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并掌握最基本的美术知识。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对学生造型·表现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教师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教师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完整word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完整word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亲爱的读者: 本文内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编辑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详细的校对,但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您评论区留言,我们予以纠正,如果本文档对您有帮助,请您下载收藏以便随时调用。下面是本文详细内容。 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色彩的对比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 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的对比。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对比色。 课前准备: 学生:你认为什么是对比色,在生活中哪里能见到对比色? 教学用具: 教师:课件。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到对比色的强烈,在观察色轮表发现哪些颜色是对比色,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明白补色的关系,最后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1、欣赏: (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2)比较: 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发现: (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 (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实践: (1)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利用生活中的点线面以及和色彩的结合)(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的作品展评: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

广西美术出版社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广西版五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 第1 课《美在民间》 教学目的: 1、欣赏、了解我国民间美术作品的材质、造型和色彩特征,认识民间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形成保护、传承我国民间美术的自觉意识。 2、能用语言描述作品美的特征,并对作品作出分析与评论。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传统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表现手法,题材内容,审美与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认识民间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教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准备资料、实物情况。教师(学生)出示民间玩具和民间美术作品,并分发给学生供大家看一看,摸一摸,把玩把玩,使学生从感官上感受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学生适时点题,导入新课。 1、发展阶段——分析评述。学生把自己准备的资料和实物相互交流、欣赏。教师设置问题学生讨论:民间美术作品的作者都是些什么人?他们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美术作品的?民间美术作品的作者创作的目的是什么?民间美术作品都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强化阶段——深入研究。教师引导学生从题材、环境、造型、色彩、表现形式等方面认识民间美术的种类。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别:从功能分有:玩具、工艺品、生活用品等。从艺术种类分有剪纸、刺绣、编织、泥塑、服饰、陶瓷、家具等。四、制作阶段:组织学生以兴趣小组围坐,学习民间美术的设计与制作。成立:橡皮泥制作小组剪纸小组年画组编织组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一、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二、展示阶段:将学生设计制作的作品进行展示,拍照分组,放入本班网站。 三、小结阶段:鼓励学生多创作,发扬民间美术。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集 第1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教学过程: 1、欣赏: (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2)比较: 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发现: (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 (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实践: (1)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的作品展评: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了对比色,从作业反馈看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比色的知识,但还有个别同学在具体的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运用色彩对比,把几种对比色混合在一起反而没能很好地表现出对比的强烈。 教学反思: 第2课 色彩的和谐 教学过程: 1、引导欣赏: (1) 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 (2) 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 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 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 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 黄橙——橙——红橙 (2) 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 、 家居图片 B 、 生活图片 C 、 建筑图片 (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 (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3、实践活动: (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评。 教学反思第3课:美丽的纹样 教学内容: 1、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欣赏图案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图案中 (图案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美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欣赏图案 提出问题:刚刚欣赏的图案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2、 了解知识 掌握方法 师:在我们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图案。来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 生讨论发言。 师:那我们同学想不想自己来做一做这样的图案呢? 我们在来仔细的观察欣赏一下,同时思考以下的问题: 1) 什么是适合纹样? 2) 基本形有哪些? 3) 我们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图案 生欣赏、思考、讨论 师和生一起总结:1)适合纹样指适合于一定的外轮廓形状中的装饰纹样。适合纹样的形态要与外廓相吻合,就是说,在除去边框时,仍旧具有清晰的边框外形特征。2)可以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3)我们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也可以用一个形象或者几个形象来装饰。 (了解了适合纹样的一般知识,掌握了基本规律,有利于下一步的设计制作) 师:在以前我们学过了夸张、变形、省略等方法,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用到它们。 3、 构思、设计、制作精美的适合纹样 师:我们很多同学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了。今天呢,我们每位同学就来设计一些适合纹样,要求先选好某种外形,在根据外形设计选择填充图案,去掉外形后,图案仍能保持其形状。 生作业 师巡视辅导 4、 评价作业(自评、互评) 第4课 礼物的外套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组织教学。 2、教师出示图片对比:一普通的月饼和经过包装后的月饼。学生通过对比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日常礼包装越来越重视;让礼品穿上美丽的外套,能使人们更加喜爱。 3、导入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展示课件,讲解方行纸盒的包装。 (1)根据废旧盒子的大小裁剪与之相适应包装纸的大小,将盒子放在包装纸的正中央。 (2)用双面胶或胶水接合两边。 (3)抓住包装纸,沿着礼盒边缘,将有打折的部分往下折。左右部分的纸,也是沿着礼盒边缘往中间折入。 (4)将底部的纸对折,再粘上双面胶或胶水固定,注意折线须对准盒高的中线。另一面做法相同。 (5)用柔软的材料制作花束系在理盒上。 2、让学生讨论不同的礼物是怎么包装的,师生交流。 3、教师给学生展示不同包装的礼物,开拓学生的眼界。 4、学生练习:用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可以设计单独的包装,也可以设计一组包装。 5、教师巡视指导。 6、作业评讲: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点评。 三、教学拓展 1、可以将包装设计装饰成小动物、小娃娃、旅行鞋、星星等形状。 2、也可以使用用旧的药瓶、饮料瓶、香水瓶、牛奶纸盒等作基本形状来练习包装,然后再用带子、彩色纸等材料加以美化,利用纸垫、金属小圆片等物进行装饰。 第5课 趣味文字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具:记号笔、水彩笔、荧光笔 2、教具:各种美术字和变体美术字、记号笔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认识基本美术字体及其特点: 出示宋体、黑体等基本文字引导学生欣赏其特点。 宋体: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直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顿角,笔画转折时顿角明显。 黑体:笔画横竖一样粗,方头方尾,醒目有力。 ②欣赏基本美术字体和变体美术字的比较 出示范字“花”两种美术字引导学生观察那种更有趣味?为什么?生---- 2、发展阶段 ①认识趣味文字的特点: 趣味美术字是根据文字的内容和含义,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文字的笔画进行变形、加工、装饰而成的,使之更加夸张、突出、醒目、美观。趣味美术字在艺术上有较大的自由变化,所以它的特点是:具形象、又简洁、美观、生动、有趣等。 ②趣味文字的分类 a、笔画变化:改变笔画的形状或粗细,使之更有装饰性。 b、字形变化:改变字的外形,使之更有造型感。 c、结构变化:将某笔画进行夸大或缩小来求新颖的效果。 d、形象性:根据文字含义运用形象图案来装饰字体。 ③欣赏优秀美术字 引导学生分析其特色和艺术感,感受它的趣味性。如:形象体:“心灵”运用爱心来表示点,提升了心灵的含义具形象又生动。字形变化:“流水年华”采用是一条不平静而具有运动感的线,具有节奏感使人联想到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目录 第1课《形的魅力》 (2) 第2课《形体的组合》 (5) 第3课《抽象的雕塑》 (8) 第4课《学构图》 (11) 第5课《静物写生》 (15) 第6课《喜怒哀乐》 (19) 第7课《夸张的脸》 (23) 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 (31) 第9课《写意蔬果》 (39) 第10课《写意动物》 (47) 第11课《学画松树》 (53) 第12课《十二生肖》 (58) 第13课《风筝的魅力》 (64) 第14课《微观世界》 (68) 第15课《会亮的玩具》 (73) 第16课《小布偶》 (78) 第17课《电脑美术——对称图形》 (80) 第18课《旅游节》 (84) 第19课《舞台上的布景》 (91) 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94)

第1课《形的魅力》 1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形的概念及分类,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 2、过程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采用画或剪等不同形式,将几何形和不规则形组合成各种画面。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感受各种形的组合呈现出来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2学情分析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力求表现更真实、更深刻,表现能力有所加强。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观察到的对象,有的学生对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寻求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创新,也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对表现缺乏信心。 3重点难点 重点是: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难点是: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广西美术出版社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2

广西版五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 执教:陈华 第1 课《美在民间》 教学目的: 1、欣赏、了解我国民间美术作品的材质、造型和色彩特征,认识民间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形成保护、传承我国民间美术的自觉意识。 2、能用语言描述作品美的特征,并对作品作出分析与评论。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传统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表现手法,题材内容,审美与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认识民间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教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准备资料、实物情况。教师(学生)出示民间玩具和民间美术作品,并分发给学生供大家看一看,摸一摸,把玩把玩,使学生从感官上感受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学生适时点题,导入新课。 1、发展阶段——分析评述。学生把自己准备的资料和实物相互交流、欣赏。教师设置问题学生讨论:民间美术作品的作者都是些什么人?他们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美术作品的?民间美术作品的作者创作的目的是什么?民间美术作品都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强化阶段——深入研究。教师引导学生从题材、环境、造型、色彩、表现形式等方面认识民间美术的种类。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别:从功能分有:玩具、工艺品、生活用品等。从艺术种类分有剪纸、刺绣、编织、泥塑、服饰、陶瓷、家具等。四、制作阶段:组织学生以兴趣小组围坐,学习民间美术的设计与制作。成立:橡皮泥制作小组剪纸小组年画组编织组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一、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二、展示阶段:将学生设计制作的作品进行展示,拍照分组,放入本班网站。 三、小结阶段:鼓励学生多创作,发扬民间美术。 板书设计思考:民间美术作品的作者都是些什么人?他们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美术作品的?民间美术作品的作者创作的目的是什么?民间美术作品都有什么特点? 第2课《中国绘画作品欣赏》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绘画作品的历史、种类,感受其艺术特色,认识其文化价值。 2、培养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评述绘画作品,感悟中国绘画民族特色的造型构成美感。学习、了解中国绘画作品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方法,为创作表现打基础。 3、培养学生探究中国绘画艺术审美特点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欣赏中国绘画作品,感受中国绘画艺术的特点和独特的魅力,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绘画作品形式与内容、题材与主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简单的美术专业术语评述作品。 教时:一课时 教具:课本,范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师:你认识哪些画种?从书中或一些资料中辨认。

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广西版)

小学学年度第二学期 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知识、智能、品格结构分析: 五年级学生表达能力较强,有自己的独到的想法,生活习惯上比较讲究自我能力体现,不敢落与他后,学习能动性强,上课纪律上比较活跃。因此教学中注重体现作品的价值的不同,学生自我感情的不同,各科知识、日常生活百态、各种欣赏相结合,来让学生有更多的创作空间。上课纪律认真专心,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学生思维不如其他几个班活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一共有17课。教材的内容充分的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创作学习。内容丰富,从而使学生的头脑中逐渐形成简单、具体的形象。本学期在绘画的具体形象上有所要求,学习一些简单的简笔画,把基础打实。 三、教学目标及任务: 1、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培养学生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2、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3、体验外国画的笔墨情趣,尝试笔墨表现技巧。 4、引导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5、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生方法。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措施: 处于儿童绘画过渡期的儿童,是儿童美术学习兴趣取向的转折期。教师应注意引导,提出过高过急的要求,或过分相信儿童的天赋,任其发展,将导致儿童怕画或厌画的不良后果。 1.加强绘画欣赏教学,重建学生绘画兴趣和信心。 2.由浅入深,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由易到难,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4.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六、法制教育 结合本册教册及《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等,适时渗透《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及时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第一课为书籍添彩 1

五年级上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

**县逸夫教育集团美术集体备课教案五年级上册 逸夫教育集团美术教研组

第一课崇敬的人(感人的形象) 教学目标:1、通过对感人的形象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去观察生活、关心生活,进而热爱生活。2、初步了解感人的形象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他们是平凡的人,他们因为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一颗不平凡的心而光彩照人。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事业的执著精神使他们成为我们最崇敬的人。 二、欣赏评述,分析理解。 1、欣赏《请历史记住他们》、《粉笔生涯》、《钢水·汗水》、《白衣天使》、《父亲》、《歌乐山烈士群雕》、《人民的好儿子》。 2、作者其人、创作背景等切入介绍,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三、启发创意,创作表现互相交流。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意思的事件,抓住事件中最突出的部分进行详细描述。 2、评一评。(1)你认为怎样的形象感人?(2)选择一幅你最感兴趣的图例,说说你对作品的感受。 3、介绍《粉笔生涯》的画面内容。 4、对《父亲》内容作简单介绍。 美好的家乡 第二课:长长的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理解掌握透视规律。 2.结合校园建筑物,学习方形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 教学流程 一.导入主题 指导观察校园道路、教学楼(有透视错误、无立体感),分析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你想知道什么是透视吗? 二.学习透视与练习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点、了解透视术语。 1.视点:观察者眼睛的位置。 2.视平线:目光平视前方,在假想画面上与视点等高的一条水平线。在开阔的野外,视平线是与地平线重合的。 3.主点:由视点向正前方延伸一条视中线,与视平线相交的一个点(亦称“心点”)。 4.余点:方形物体的两组水平平行线向左右两边分别聚集并在视平线上消失的两个点。 请两名学生,一站一坐,观察立方体和讲桌对自己所处位置的视点、心点、视平线。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广西版)

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知识、智能、品格结构分析: 五年级学生表达能力较强,有自己的独到的想法,生活习惯上比较讲究自我能力体现,不敢落与他后,学习能动性强,上课纪律上比较活跃。因此教学中注重体现作品的价值的不同,学生自我感情的不同,各科知识、日常生活百态、各种欣赏相结合,来让学生有更多的创作空间。上课纪律认真专心,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学生思维不如其他几个班活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一共有17课。教材的内容充分的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创作学习。内容丰富,从而使学生的头脑中逐渐形成简单、具体的形象。本学期在绘画的具体形象上有所要求,学习一些简单的简笔画,把基础打实。 三、教学目标及任务: 1、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培养学生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2、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3、体验外国画的笔墨情趣,尝试笔墨表现技巧。 4、引导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5、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生方法。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措施: 处于儿童绘画过渡期的儿童,是儿童美术学习兴趣取向的转折期。教师应注意引导,提出过高过急的要求,或过分相信儿童的天赋,任其发展,将导致儿童怕画或厌画的不良后果。 1.加强绘画欣赏教学,重建学生绘画兴趣和信心。 2.由浅入深,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由易到难,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4.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六、法制教育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完整

教学设计 课题色彩的对比教研类型造型·表现授课(备)教师张静科目美术授课(备)时间年级五年级教学任务分析: 三维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对比色的概念(在色环上,相距120度到180 度之间的两种颜色称为对比色),能在色环上找到对 比色。 过程方法 运用色彩对比的知识进行表现,并能运用三种合适的 方法(改变面积、改变纯度、用分割线)使色彩对比 和谐。 情感态度观察、欣赏自然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 教学重点感受色彩对比的效果,培养学生对色彩美的表现力教学难点色彩之间微妙的变化,以及色彩对比的运用与搭配 教学流程安排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导阶段: 1.老师今天和同学们先做一个小游戏:我说一个字或词,看谁反应最快说出它的反义词。(出示一些大家常见的字或词,例如:冷——热,暴雨——细雨……) 2.我们刚才说的那些词在大自然中是常见的现象。这些出现在大自然中反差比较大的现象我们称它们为什么现象? 3.出示两张图片,看看谁能看出图片中是什么?(放图片两张:一张是红色的小鱼周围是绿色的小草,一张是猫头鹰灰褐色的与周围环境很类似)为什么第学生游戏 观看大自然的图片 生答:对比现象。 学生第一张与第二 张对比识别。 师生互动,激发 兴趣

一张图片我们一下子就能分辨出来,而第二张图片分辨起来要困难些?引出物体与背景间存在色彩对比:色彩中也存在对比,我们称之为色彩对比。(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出示对比色的概念(在色相环中呈180度的两个颜色为对比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找一找: 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从你们手中的水彩笔中找出你认为对比最强烈的颜色。学生看书,观察色相 环,找出相对的颜色 边说边学,自主 学习 三、思维拓展: 怎样能使对比色和谐呢? 1、改变其中一方色彩面积的大小。 2、改变一方色彩的明度和纯度。 3、用金、银、黑、白、灰等色线分隔色 块。 学生动手尝试 四、布置作业: 用对比色创作一幅作品。 要求:可以用油画棒、彩笔等绘画,也可以用彩色卡纸剪贴的方式完成。采用小组交流讨论的形式先构思,再动手创作。 五、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集 第 1 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教学过程: 1 、欣赏: ( 1 )出示课题 ——“ 万绿丛中一点红 ” 。 ( 2 )比较 : 相同的主体 , 不一样的背景 , 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 2 、发现: ( 1 ) 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 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 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 , 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

这就是对比了 . ( 2 )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 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 3 )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 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 4 )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 、实践: ( 1 )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 ( 2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 、学生的作品展评: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了对比色,从作业反馈看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比色的知识, 但还有个别同学在具体的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运用色 彩对比,把几种对比色混合在一起反而没能很好地表现出对比的强烈。 教学反思: 第 2

色彩的和谐 教学过程: 1 、引导欣赏: ( 1 ) 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 ( 2 ) 出示课题 ——“ 色彩的和谐 ” 。 ( 3 ) 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 、目标发展: ( 1 ) 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 黄 —— 黄绿 —— 绿 红紫 —— 紫 —— 蓝紫 黄橙 —— 橙 —— 红橙 ( 2 ) 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 、 家居图片 B 、 生活图片 C 、 建筑图片

【新版】2020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资料范本 【新版】2020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课形的魅力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 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他们归类吗?为什么? 生答:略 2.导入课题:《形的魅力》 二.发展阶段: 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展示各种形状。 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 生答:略 师小结: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点、线、形状、色彩等)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 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 有规则-- 无规则—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小组讨论)。 师小结:首先要创造出各种形状(剪出形状) 2.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1.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幅画。 2.学生练习, 3.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 3.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学延伸与拓展: 思考:用各种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或运用装饰像框等方面。 第二课形体的组合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点: 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雕塑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几何石膏形体 师问: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 生答:是立体的 2.导入课题:《形体的组合》 二.发展阶段: 1.形体的特点: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它可分为“自

广西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科五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教师姓名: 课题1、美在民间 教学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欣赏、讨论、交流、竞赛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 弘扬民间文化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感知民间艺术的魅力。 3. 欣赏、观察、感受、评述民间美术工艺作品的题材、内容、造型、色彩 及主题思想。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认识民间美术和学会欣赏民间美术作品,感受美术形式的多样性,并用语言表述、理解各类民间艺术。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各类民间艺术品图片,“寻宝”线路图,答题 卡。学具准备:各类民间艺术品或资料图片。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师生共同参与课前动手活动。 二、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美在民间》。 2. 介绍本节课以比赛形式进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竞赛意识。) 三、讲授新知。 1. 进入第一环节:美在民间知多少? (1)出示谜语:请猜一件生活用品。 两只小小船,能坐十大员。 白天满城到处去,夜里空空不开船。 (2)出示一件艺术品:绣花鞋 请观察、比较:绣花鞋与日常生活中的鞋子有什么不同? (引出“民间艺术”) (3)提问:你认为什么是民间艺术?(教师小结) (4)欣赏课本中的民间工艺品。 提问:在课本中又能欣赏到什么样的民间艺术呢?

你还了解哪些民间艺术?(每队至少说出三类) (5)小结第一环节比赛结果。 2. 进入第二环节:民间艺术美在哪? (1)各队员在队长的带领下,合理分工,在教室里找一找民间宝物。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欣赏一件民间艺术宝物?(学生自由讨论、观察。) (2)学生作答,教师板书,贴相应的图片。 (板书:外形、图案、色彩、手工、主题) (3)分别从以上五个方面欣赏、评析多种民间艺术。 (4)小结第二环节比赛结果。 3. 进入第三环节:民间艺术鉴赏家。 教师:今天,选手们把自己珍藏的民间宝物带到了现场,请大家互相交流收藏心得,分别从外形、图案、色彩、手工、主题这五个方面说说自己的宝物。 4. 进入第四环节:民间寻宝大比拼。 出示各类民间艺术竞赛题,请学生作答。 四、知识拓展:介绍、欣赏国外民间艺术(如套娃)。 五、总结。 1. 请学生用一个词、一句话谈谈你欣赏了那么多精美的民间艺术品之后的感受。 2. 教师小结:深化主题,培养学生民族情感。 3. 宣布比赛结果。 课题:一、美在民间 例图范画作业要求

2020年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可修改打印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 XXX学校教学设计 教案说明:本教案注重了培优辅差及学困生的转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案环节齐全、内容详细,可以A4纸直接打印。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20xx年月日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满姣 一、学情分析 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五年级学生美术基础知识掌握得较牢固,。同学们会欣赏中外美术名作,建筑艺术,民间年画、传统纹样、木雕和中外面具艺术;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进一步对水性颜料、毛笔和宣纸等材料做多种尝试,开展趣味性造型活动,进行简单的创作;学习了原色、间色、冷暖色等色彩基本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有目的的加以运用,初步学习了铅笔淡彩的画法;通过绘画、拼贴、堆积和组合等方法进行造型活动,积累视觉和触觉经验,能结合各种已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绘画创作和应用设计,能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制作玩具;围绕一定的主题,描绘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按自己的想法反映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用日记画的形式,记录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情感;能进行初步的写生练习,表现人物或物体的大体特征,用各种易于加工的雕刻、塑造材料,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同学们普遍提高了对美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起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2、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 3、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的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 4、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5、在美术活动中大胆的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内容: 以传授美术基本知识和技法为主,提高学生美育方面的理论素质和技能素质,扩大学生视野,接触手工各方面的实践,丰富表现力,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在绘画手工操作、图案各方面提高兴趣,进行新的学习和创造。具体分成四个学习领域——(一)造型与表现: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 (2)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 (3)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 (4)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 (5)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设计与应用: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三)欣赏与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四)综合与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四、教学要求: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课形的魅力 1、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有:(点、线、形、色彩)等。 2、形一般是指(平面)的形状,它可分为(几何形)和(不规则形)。几何形是指轮廓线(呈现规则)的形状,不规则形是指轮廓线(呈现自由形式)的形状。 3、形的特点 (1)有规则:几何直线形、几何曲线形 (2)无规则:自由直线形、自由曲线形 第2课形体的组合 1、自然形体是指在自然界的客观环境中形成的一些(立体形态)。几何形体是形 体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它可分为“自然形体”和(几何) 指(人工制成)的一些立体形态。 2、许许多多的物体都可以概括为(立方体)(球体)(圆柱体)(锥体)组合成 的。 第3课抽象雕塑 1、我们看到的雕塑不光有(具体的),还有(抽象的)。抽象的雕塑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体现艺术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提炼概括能力) 2、抽象雕塑的造型特点:运用抽象的、几何形体的排列、组合。 3、创作抽象雕塑可以利用的材料有:(线材、板材、块材)等。 第4课学构图 1、不同的构图能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2、绘画构图步骤: (1)摆好静物; (2)用取景框观察静物;

(3)找出最高点、最底点、左右两侧的界线形成一个三角形; (4)用笔从前至后逐个描画。 第5课静物写生 1、静物画是指(以生活中无生命的物体)为主要描绘对象。 2、静物写生常用方法是(线描的方法)。 3、写生要注意写生对象的(真实性)。 4、如何用线条表现静物:利用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等特点,来描绘写生对象。 5、写生步骤: (1)用取景框构图; (2)在画纸上定好写生对象位置(高和宽); (3)按从前到后的顺序描绘; (4)仔细描绘,做到统一有序。 第6课喜怒哀乐 1、喜、怒、哀、乐的表情特征。 笑:眉开眼弯嘴上翘; 哭:眉掉眼垂泪下落; 怒:立眉瞪眼牙咬紧; 愁:愁眉缩眼嘴角掉。 2、人物头像画法: (1)先画出脸部和头发的外轮廓; (2)画出头发和头饰的形态; (3)画出眼睛、眉毛等造型结构; (4)完成整幅头像的描写。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第1课万绿丛中一点红总第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 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的对比。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对比色。 课前准备: 学生:你认为什么是对比色,在生活中哪里能见到对比色? 教学用具: 教师:课件。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到对比色的强烈,在观察色轮表发现哪些颜色是对比色,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明白补色的关系,最后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1、欣赏: (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2)比较: 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发现: (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 (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实践: (1)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的作品展评: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了对比色,从作业反馈看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比色的知识,但还有个别同学在具体的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运用色彩对比,把几种对比色混合在一起反而没能很好地表现出对比的强烈。

广西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中外雕塑作品欣赏(中国雕塑作品部分) 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雕塑作品的形式、内容、表现手法,感受雕塑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魅力。 2、感受雕塑艺术的多元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中外雕塑作品的欣赏,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简短的美术术语对作品进行评述。 教学教程: 1、观看感受。 教师组织教学,以8至10人为一学习小组开展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交流、观看课前准备、搜集到的雕塑作品(也可以教材上的雕塑作品)。 2、观察颤别 教师对第一个学习环节作小结归纳,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打开课本,欣赏课本提供的范图。 3、认识欣赏。 教师就课本提供的范图,引导学生如何从内容到形式认识、欣赏作品。可从下面几个角度进行欣赏:艺术形式、内容题材(主要是偏重于对作品内容、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创作意图等)方面的认识。 4、感悟评述。 (1)教师讲授本课的知识。 (2)学生之间共同就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一起欣赏、评述课本范图作品。教师巡堂,适时参与学生的欣赏评津学习活动。 (3)教师请几位同学上讲台谈一谈自己对课本上某一幅作品的认识与感受,如作者在雕塑作品中告诉了我们什么问题,画面表现的形式,属于哪类画种,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东西,受到了什么启发等。 (4)教师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2.为书籍添彩 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 1、了解作文插图及其运用。 2、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作文插图练习。 3、作品设计能新颖、独特。作文插图。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不同形式的书籍封面与插图的欣赏、评述,认识了解书籍封面与插图的作用、构思与构图的特点和变化多样的表现形式。 2、欣赏、评述书籍封面与插图,学习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书籍封面与插图的感受。 教学教程: 一、教师讲述书籍封面与插图的作用。 好的书籍封面和精美的插图不仅以其艺术魅力感染读者,同时准确传达书籍的主题内容,帮助读者了解书籍的内涵,增添阅读兴趣。 二、讲述书籍封面与插图的构思特点。 它以最简洁直白的视觉形象传递书籍深邃的主要内容,表达文学作家的思想情感,补充、延伸、拓展书籍文字的内涵。 三、了解书籍封面与插图的构图特点。 封面设计必不可少的三个元素:文字(书名、作者、出版社、小标题等)、图形、色彩按一定的形式美法则组合、安排,构成一个完美谐调的画面。 四、了解书籍封面与插图的表现形式。 五、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