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性损伤

合集下载

工伤机械性损伤

工伤机械性损伤

工伤机械性损伤工伤是指在工作中因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造成的身体、心理伤害或者疾病。

其中,机械性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工伤类型。

机械性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职工与机械设备或工具接触时发生的意外事故。

本文将就机械性损伤进行分析,以加深对此类工伤的了解。

机械性损伤的危害性较大,因为机械设备往往具有高速旋转、压力较大、温度较高等特点,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对人身安全造成的伤害会很严重。

常见的机械性损伤包括切割、碾压、冲击、损伤性挤压等。

首先,机械性损伤的发生往往是因为职工在操作过程中疏忽大意导致的。

例如,职工未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未注意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或者是在机械设备运行中过于疲劳,影响了操作的准确性和速度,这些都增加了发生机械性损伤的可能性。

其次,机械设备的缺陷也是机械性损伤发生的原因之一。

例如,设备安全保护装置失效,设计不合理导致的结构松动、起伏或者有尖锐棱角等都可能会造成损伤。

此外,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到位,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也会增加机械性损伤的发生率。

为了预防机械性损伤的发生,首先需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培训。

员工应该认识到机械设备的危险性,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自身安全。

同时,企业也应该增加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此外,企业需要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查,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

特别是对安全保护装置的检测,要及时修复和更换。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设备维修记录,及时排查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处理。

最后,责任追究也是预防机械性损伤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机械设备操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执行。

发生机械性损伤时,要严肃追究事故的责任,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总之,机械性损伤是一种常见且危害较大的工伤类型。

预防机械性损伤的发生需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培训,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查,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并进行责任追究。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降低机械性损伤的发生率,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欢迎来到本次关于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的演讲。在本次演讲中,我们将 讨论机械性损伤的定义和分类、常见类型、病理学特征、医学鉴定方法、案 例讨论以及司法意义。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个重要的领域。
机械性损伤的定义和分类
机械性损伤
机械性损伤指的是由外部力量造成的人体组织或器 官的损伤。
机械性损伤案例讨论
1
案例一
一名跌倒摔伤的患者出现手臂肿胀和疼痛,经X光检查发现右前臂骨折。
2
案例二
一个交通事故中的受害者因车祸撞击而脸部出现多处淤血和切裂伤。
3
案例三
一名遭受家暴的受害者出现多处瘀伤和刺伤,需要进行法医学鉴定。
机械性损伤的司法意义
侦破犯罪
通过对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可以帮助警方侦 破各类暴力犯罪案件。
骨折
骨折是机械性损伤中严重的类型, 当骨骼受到外力作用超过其强度时 会发生骨折。
切裂伤
切裂伤是由尖锐或锋利物体切割皮 肤或组织引起的损伤。
机械性损伤的病理学特征
1 组织破坏
2 出血与淤血
3 炎症反应
机械性损伤导致组织的破坏 和损伤,从而影响其正常功 能。
机械性损伤可引起出血和淤 血,根据损伤的性质和严重 程度,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液 积聚。
机械性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 是机体的正常生理反应,旨 在修复和恢复损伤的组织。
机械性损伤的医学鉴定方法
体格检查
通过对受伤部位的体格检查,包 括观察、触摸和听诊等,来评估 机械性损伤的程度和类型。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X光、CT和MRI等, 可用于检测骨骼骨折和软组织损 伤。
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对于了解机械性损伤 引起的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具有 重要意义。

机械性损伤PPT【83页】

机械性损伤PPT【83页】

2、根据致伤物的特性,可将致伤物分为钝 器、锐器和火器三大类。
钝器:主要有拳、脚、锤、棍棒、砖石、 酒瓶等,还有在实际办案中经常见到的致 倒地损伤的地面,也属于钝器范畴;
锐器:主要有尖刀、砍刀、匕首等;
火器:是指枪支、炸药。
3、很多物体有不同的作用面,可造成不同 形态的损伤,如砖块,砖面打击肢体形成 常见的皮下出血,而砖的棱边打击肢体形 成条状创;
4、压强也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指标,他的表 示公式是P=F/S,P是压强,F是作用力,S 是作用面积,在作用力相同的前提下,作
用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损伤程度越大,如
尖刀等锐器很容易刺破人体皮肤组织达到 深部脏器。
5、致伤物对人体作用力的方式可分为剪切、 牵拉、扭转、压缩等。
6、只有当作用力超过人体组织所能承受的 限度时,才会造成人体损伤。
4、根据挫伤出血颜色变化,推断伤后经过 时间。血液在酶的作用下,其中的血红蛋 白等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不同的颜色。 一般的情况是:新鲜的皮下出血为青红色 或青紫色,伤后l~3日出现,保持3~6日; 由青红色逐渐变成绿色,伤后3~6日出现, 保持6~9日;局部皮肤转为黄色,为伤后 8~15日出现,以后全被组织吸收而消失。
(二)可由刺器、火器等直接致内脏器官 破裂,也可由高坠等力的传导,间接外力 形成。
(三)法医学意义
1、根据内脏器官的破裂来分析外力的作用 方式。
2、内脏器官破裂说明有较大的外力作用, 可能与死因密切相关。
肢体断碎
(一)巨大暴力作用人体致人体遭到严重广泛 的破坏并断离和/或粉碎。
(二)多见于火车辗压、爆炸、高空坠落建筑 物倒塌等。分尸案件中的尸块就是肢体离断,只 不过是死后伤而已。
砍创法医学鉴定
砍创一般见于他为,损伤方向不一,程度重,创 口哆开明显,若刃缘锐利锐利,创缘整齐,创壁 平整,创内无组织间桥;如刃缘不锐利,可见创 缘出血。砍创常伴有骨折,轻者为砍痕,重者可 形成骨质砍裂创,有时在骨骼上面刻留有砍器刃 缘的金属碎片,提取这碎片可与嫌疑工具作进一 步检验比对。在他杀案件中同样会见到被害人双 上肢等处有抵抗伤存在。

《机械性损伤概论》课件

《机械性损伤概论》课件

功能锻炼
02
03
心理支持
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指导伤者 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
对伤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支持, 帮助他们应对伤痛和康复过程中 的心理压力。
05
机械性损伤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交通事故导致的机械性损伤
总结词
交通意外中常见的机械性损伤
详细描述
交通事故中,由于车辆撞击、挤压、摩擦 等作用力,可能导致人体骨折、关节脱位 、皮肤撕裂等机械性损伤。
软组织的损伤情况。
血液检查
某些生化指标可以提示 是否存在内出血或器官
损伤。
病史询问
了解受伤时的具体情况 和伤者的既往病史。
治疗方案
保守治疗
如休息、冷敷、压迫包扎、抬高受伤部位等,适 用于轻度的机械性损伤。
康复训练
在恢复过程中,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康复 训练,以促进功能恢复。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损伤或功能受限,可能需要手术修复 或重建。
《机械性损伤概论》ppt课件

CONTENCT

• 机械性损伤概述 • 机械性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 机械性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 机械性损伤的预防与护理 • 机械性损伤的案例分析
01
机械性损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机械性损伤是指由外力引起的身体组 织的损伤。
分类
根据外力性质和损伤程度,机械性损 伤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急救护理
止血
对于出血的伤口,应迅速采取 止血措施,如使用止血带或压 迫止血法。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可能存在呼吸道阻塞的伤 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 时进行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
转运与急救
及时将伤者转运至医疗机构进 行进一步救治,转运过程中应 注意保持伤者的稳定和舒适。

大学课程法医学第3章 机械性损伤-1课件

大学课程法医学第3章 机械性损伤-1课件

胸部水果刀刺切创
胸部刺创:心脏破裂
胸腹部单刃刺创
颈部屠刀刺创
单刃匕首致变异刺入口
较厚的单 刃刺器形成的 皮肤捅伤(下 方为刀护形成
的皮肤挫伤)
心脏刺创
(四)剪创(scissoring wound)
由剪刀刃缘和尖端造成的人体损伤。 分类:剪刺创
剪切创 性质:多为他杀
尸检诊断:脚踢腹部引起神经反射性抑制死亡。2005年5 月12日 ,判柯**犯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有期徒刑3 年,缓刑3年;赔偿杜**父母经济损失2.8万元。
抑制死案例(二)
某女,36岁,因闭经7月被诊断为“宫 腔粘连”而到医院用宫腔镜行经宫颈宫腔 粘连分离术。扩张宫颈后在退出器械时患 者突发双腿抽搐,口唇及面色紫绀,血压 为0 ,心跳呼吸停止。尸检诊断:宫腔镜检 查及扩宫治疗中诱发抑制性死亡。
(四)骨折(fracture)
1、概念
由机械性暴力造成骨组织解剖结构 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的破坏。
2、分类
开放性、闭合性 线性、粉碎性
颅骨骨折
菜刀倾斜砍击致颅骨砍痕
(五)内脏破裂(rupture of vicera)
由外力所致人体体腔内器官解剖学完整性 的破坏。
可见于斗殴、高坠、交通事故等,常是机 械性损伤的一种死因。
第二节 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
一、形态改变为主的损伤
1、表皮剥脱(abrasion) 2、挫伤(contusions or bruise) 3、创(wound) 4、内脏破裂(rupture of vicera) 5、骨折(fracture) 6、肢体离断(amputation)
(一)表皮剥脱(abrasion)
颜面部擦伤 (汽车撞倒后擦地所致)

(法医学课件)03.机械性损伤3.1

(法医学课件)03.机械性损伤3.1

常见的机械性损伤类型
骨折
骨骼损伤是机械性损伤最常见的 类型之一。
挫伤
皮肤或黏膜受到物体挤压等影响, 致使组织变形、破裂或断裂等形 成损伤。
头部创伤
头部创伤是导致机械性损伤的重 要原因之一。
创伤特征和机械性损伤的关系
1
创伤特征
创伤部位、形状、面积、颜色等是鉴别机械性损伤类型和伤势大小的根据。
2
损伤程度
(法医学课件)03.机械性损 伤3.1
机械性损伤是指在生物体内外,受到外界机械作用而造成的生理、解剖上的 结构和功能紊乱的病理变化。
机械性损伤概述
1 定义
机械性损伤的概念和范畴是十分广泛的。
2 原因
机械损伤可以由物理、机械、动力、化学等因素所产生。
3 危害
机械性损伤是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常见问题,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关键。
其他检查
如功能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机械性损伤的治疗原则
急救处理
• 控制出血 • 处理休克 • 解除危急症状
手术治疗
• 骨折手术 • 肌腱修复手术 • 神经损伤修补
保守治疗
• 炎症控制 • 伤口愈合 • 功能锻炼
机械性损伤的预防措施
1 公共环境治理
保障交通秩序,对于一些公共工程或一些疑难路段的治理。
2 教育普及
增加人们安全意识性用设施,提高公众素质。
3 个人自我防护
外出活动要格外小心, 特别是涉及到高空、水域、火源等危险区域。
结论和要点
法医学意义
机械性损伤是法医学常见案例之 一,对了解案情有重大作用。
医学意义
了解机械性损伤的相关知识可以 帮助医学工作者进行更科学的治 疗和保健。
安全意义

机械性损伤的检验与鉴定概述

机械性损伤的检验与鉴定概述

机械性损伤的检验与鉴定概述引言机械性损伤是指物体在机械载荷作用下发生的破坏,广泛应用于工程、材料科学、医学等领域。

对机械性损伤进行检验与鉴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损伤的原因、程度和性质,为事故调查、产品质量控制等提供依据。

本文将对机械性损伤的检验与鉴定进行概述,包括常见的损伤类型、检验方法和鉴定步骤。

常见的机械性损伤类型机械性损伤可分为两大类:静态损伤和动态损伤。

静态损伤是指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的损伤,例如撞击、压缩等。

动态损伤是指物体在运动状态下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的损伤,例如拉伸、扭曲等。

常见的机械性损伤类型包括断裂、扭曲、疲劳、剪切等。

机械性损伤的检验方法机械性损伤的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非破坏性检测和破坏性检测。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最常用的机械性损伤检验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损伤部位的外观特征来判断损伤类型和程度。

外观检查可以利用肉眼、显微镜等工具,对损伤表面的形貌、颜色、痕迹等进行观察。

非破坏性检测非破坏性检测是指在不破坏材料或构件的前提下,利用各种物理、化学、力学等方法对损伤进行检测。

常用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射线检测等。

这些方法在不破坏材料的情况下,可以检测出损伤的存在、性质和尺寸。

破坏性检测破坏性检测是指在对材料或构件进行破坏性试验后,通过对损伤部位进行观察和分析来判断损伤的性质和原因。

常用的破坏性检测方法包括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弯曲试验等。

这些试验可以直观地展示损伤的形貌和破坏特点,为后续的鉴定提供依据。

机械性损伤的鉴定步骤机械性损伤的鉴定通常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包括损伤表面观察、材料分析、损伤模式分析和损伤原因分析。

损伤表面观察损伤表面观察是鉴定机械性损伤的第一步,通过对损伤表面的形貌、颜色、痕迹等进行观察,可以初步判断损伤类型和程度。

观察结果应当记录下来,以备后续分析使用。

材料分析材料分析是对损伤材料进行物理、化学等方面的测试和分析。

通过对材料的成分、硬度、力学性能等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了解材料的特性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一、引言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是判断个体所受伤害的严重程度,对于司法鉴定、保险赔偿以及医疗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的标准和方法,以确保鉴定结果准确可靠。

二、创伤分类1. 机械性损伤机械性损伤是由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损伤,包括创伤性伤害、挤压伤、撞击伤等。

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可以将机械性损伤分为轻度损伤、中度损伤和重度损伤。

2. 化学性损伤化学性损伤是由化学物质对人体组织产生的损害,包括化学物质的腐蚀、中毒等。

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化学性损伤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

3. 烧伤烧伤是由火焰、高温物体等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

根据烧伤范围和深度的不同,烧伤可分为轻度烧伤、中度烧伤和重度烧伤。

三、损伤程度鉴定标准1. 机械性损伤鉴定(1)轻度损伤:外部无明显损伤,疼痛程度轻微,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2)中度损伤:外部有破损或皮肤破裂,疼痛程度中等,对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有一定影响。

(3)重度损伤:外部有明显的严重损伤,皮肤撕裂或断裂,伴有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2. 化学性损伤鉴定(1)一级损伤:轻度腐蚀或中毒症状,不危及生命,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轻微影响。

(2)二级损伤:中度腐蚀或中毒症状,可能造成器官功能障碍,对生活和工作能力有较明显影响。

(3)三级损伤:严重腐蚀或中毒症状,危及生命,造成严重器官功能损害或永久性伤害。

3. 烧伤鉴定(1)轻度烧伤:烧伤范围小于10%体表面积,仅影响表皮和浅层组织,愈合迅速,对生活和工作影响较小。

(2)中度烧伤:烧伤范围10%-30%体表面积,破坏皮肤和部分深层组织,愈合较慢,对生活和工作产生显著影响。

(3)重度烧伤:烧伤范围大于30%体表面积,破坏皮肤和深层组织,可能危及生命,造成永久性伤害。

四、鉴定方法1. 临床表现鉴定根据受伤者的病史、疼痛程度、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自理情况进行鉴定。

2. 影像学检查鉴定利用X射线、CT扫描等影像学技术对损伤部位进行检查,判断损伤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坠伤与着地时姿势的关系 1、头部先着地,则颅脑损伤严重。 2、双脚先着地,双侧下肢骨折,脊柱 骨折等。 3、臀部先着地,可造成盆骨骨折,同 时,力沿脊柱传播,可使颅底枕骨大孔出 现环状骨折,脊椎骨有压缩性和粉碎性骨 折。 4、手掌先着地,上肢常发生骨折等。
高坠伤案件性质 多见于自杀或意外事故,少数为 他杀。 判断死亡方式时应根据案情调查、 现场勘验和尸体检验综合分析。
砍创的特点 1、创口长度较短,可与刃长一致或短 于刃长。 2、创腔较深,容易伤及骨组织,形成 骨质表面浅砍痕或骨折。 3、刃缘全部砍入时,创口长度等于砍 器刃缘的长度,两创角较钝。若不是全部 砍入时创口长度短于刃缘的长度,创角可 为一钝一锐。
(五)刺创 用具有锐利尖端的锐器沿其纵轴方向 刺入人体所形成的损伤称刺创(stab wound)。
2、射创管 弹头通过身体所形成的创道称射创管 (bullet wound track)。 射创管区由大量破碎组织、凝血块、 血液和各种异物组成。 射创道内可发现各种异物,如衣物碎 片、泥沙、骨组织碎片、弹头破裂的金属 碎片等。
3、射出口 弹头由体内穿出体外时在体表皮肤上 形成的创口称射出口(exit bullet wound)。 弹头发生变形,射出口形态不规则。 射出口边缘皮肤外翻、撕裂,呈星芒 状、裂隙状等多种形状。
切创的特点 1、创口的长短与刀刃沿体表移行的长度 有关,而与锐器刃口的长度无关。 2、创口的深度与切器刃口的锋利程度及 施加的暴力大小有关。 3、创角一般起始段较深,末段常有较浅 的拖刀痕。
(四)砍创 挥动具有一定重量的锐器,以其刃面 砍击人体造成的损伤称为砍创(chop wound)。 砍创多见于他杀,部位多在头面部。 被害者出于自卫本能抵抗时,常在手、 前臂形成损伤,称抵抗伤(defence wound)。
(二)锐器伤的特点 1、创缘整齐,创缘周围常无表皮剥脱。 2、创角锐利。 3、创壁平滑。 4、创腔深而窄,创腔内无组织间桥。 5、创底平整。 6、创口较规则,哆开成裂隙状、菱形、 斜方形等
(三)切创 用锐器的锋利刃缘压迫皮肤,并沿其 长轴方向切割组织形成的损伤称为切创 (incisedwound)。 各种刀具、玻璃碎片、金属片等是比 较常见的切器。 切创多见于自杀及意外,他杀比较少 见。
由钝器通过撞击、砸压、撕裂造成 的开放性创口称挫裂创。
挫裂创是典型的钝器损伤
挫裂创的特征 (1)创口的形状不规则且多样化,常呈星芒状、线 状、Y 形等,与致伤物和损伤程度有关。 (2)创缘不整齐,创缘周围常伴有表皮剥脱和皮下 出血。 (3)创角常为数个,多为钝圆,常有撕裂现象。 (4)创壁凹凸不平,两创壁间常有组织间桥。所谓 的组织间桥(tissue bridge)是指在损伤时,两创 壁之间残存的未断裂的韧性较强的神经、血管及结缔 组织纤维等。 (5)创腔较浅,常有泥沙等与致伤物或现场有关的 异物存在。 (6)创底不平,其下常伴有骨折。
常见于伤害案和虐待案。
常见的方式主要有拳打、掌击、指抓、 脚踢等。
(三)咬伤 用上下齿列在人体上咬合所致的损 伤称咬伤(bite wound)。 咬伤可导致表皮剥脱、皮下出血、 挫裂创等。 典型的咬伤常常表现为排列成两个 相对应的圆弧形挫裂伤组成。
(四)棍棒伤 以条形钝性物体造成的损伤称棍棒伤 (stick injury)。 依据棍棒的质地可以分为:①硬质, 如金属棍棒;②中等质地,如木质棍棒; ③软质,如塑胶类棍棒。 常见的棍棒有木棒、竹竿、铁棍等。
根据使用方式不同分为切创 砍创 刺创 剪创
钝器创(blunt instrument wound) 指由粗钝的致伤物造成的创。 以撞击、砸压皮肤为主导致的创称为挫裂 创(laceration)。 以牵扯和拉伸皮肤为主导致的创称撕裂创 (tearing) 。
枪弹创(gunshot wound)
指枪弹射入和射出皮肤导致的创。 (即射入口和射出口)
锐器伤 指具有锐利尖端和刃缘的物 体造成的损伤。常见的有切创、砍创、 刺创和剪创。 钝器伤 指由表面比较粗糙平钝的物 体造成的损伤。常见的有拳脚(徒手) 伤、咬伤、棍棒伤、砖石伤、挤压伤 和高坠伤等。 火器伤 指枪弹或爆炸物造成的损伤。 如枪弹创、易燃易爆物品燃爆造成的 损伤等。
(三)机械性损伤的影响因素
砖块打击时,根据接触面积的不同, 可形成条状、直角形、“Y”形或片状的挫 裂创等,创缘周围常伴有表皮剥脱及皮下 出血,常可伴有骨折。
石块不规则,故损伤形态多样,可形 成多种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挫裂创。
(六)斧锤伤
以锤或斧的体、背部击打人体形成的 损伤称为斧锤伤(axe-hammer injury)。
四、火器伤
(一)火器伤的概念 火器伤(firearm injury)指枪 弹或爆炸物造成的损伤。 火器伤包括枪弹创、散弹创、爆 炸伤等。
(二)枪弹创(gunshot wound) 指由枪支发射的弹头击中机体所致 的损伤。 案件性质多为他杀,亦有自杀和意 外事故。
典型枪弹创由射入口、射创管和射出 口三部分构成,称贯通性枪弹创。 子弹沿切线方向擦过体表可形成沟状 组织缺损,称擦过枪弹创。 子弹能量减低时,弹头滞留在体内, 无射出口,称盲管枪弹创。 子弹在体内遇到坚硬的骨组织,方向 改变,创道弯曲,形成回旋枪弹创。
(七)高坠伤
人体从高处坠落于地面或其他物体上 造成的损伤称高坠伤(injury by falling)。 高坠伤的损伤程度取决于坠落高度、 人体体重、途中有无障碍物、人体着地时 的姿态、着地时碰撞的物体等。
高坠伤的特点
1、损伤广泛而严重,多种类型的损伤 并存。 2、体表损伤相对较轻、而内脏损伤较 重。 3、损伤多集中于体表一侧 4、多处损伤皆可用一次性暴力作用形 成来解释。 5、若在高坠过程中碰撞到其他物体, 可造成相应的损伤。
6、肢体离断(amputation)
肢体离断指强大的牵拉、碾轧、砍 击等造成机体部分器官离断。
二、锐器伤
(一)锐器伤的概念 具有锐利的刃缘或尖端的致伤物造成 的创伤为锐器伤(sharp instrument injury)。
常见的锐器有刀、匕首、斧、剪刀等。
根据锐器的种类及致伤方式可分为切创、 砍创、刺创和剪创等。
三、钝器伤
(一)钝器伤的概念 致伤物接触面无锐利刃缘或尖端,造 成的人体创伤为钝器伤(blunt instrument injury)。
钝器种类繁多,形状多样。 一般人工制作的钝器大多较为规则, 而自然界天然存在的钝器形态不规则。
(二)徒手伤 用手、脚等身体其他部位作为致伤物 体造 成的损伤称徒手伤(bare-hands injury)。
由于斧锤类多为铁质,硬度大且有柄, 容易挥动,故形成的损伤较严重。
当以锤或斧的体、背部垂直打击人 体比较平坦的部位时,可形成与其作用 面形状相似的挫伤或挫裂创,如类方形、 圆形等。 若为倾斜打击时,可形成弧形、三 角形、条状等损伤。 当打击人体突出部位时,可形成星 芒状的挫裂创。
挫裂创(laceration)
刺创多见于他杀,自杀次之,偶见于 意外事故。
刺创的特点 1、创口小、创腔深,常损伤内脏器官而 危及生命。 2、刺入口的形状与刺器的横断面相似, 由于皮肤的收缩作用,刺创口通常略小于 刺器的横断面。 3、刺创管的长度可大于刺器的长度。
根据刺器有无刃缘分为有刃刺器和无 刃刺器。 有刃刺器根据刃边的多少又分为单刃、 双刃和多刃,如水果刀、刺刀和三角刮刀 等。每一个锋利的刃缘都可以形成一个较 锐利的创角,据此可以推断是何种刺器。 无刃刺器常见有锥子、铁钉、竹尖等, 这类器械形成的损伤在创缘的周围常可见 表皮剥脱或皮下出血。
霰弹创多见于意外事故,亦可见于 自杀或他杀。 霰弹枪射击时,弹丸轨迹呈圆锥形 散开,在人体形成损伤的范围随距离的 增大而逐渐增大,杀伤范围广,射程较 短。
(四)爆炸伤 因爆炸物爆炸所导致的机体损伤称为 爆炸伤(explosion injury)。 由于机体与爆炸中心距离的远近不同, 爆炸伤的形态多种多样、轻重不一。
典型枪弹创的形态特点
1、射入口 射入口(entrance bullet wound) 指弹头穿入人体后形成的皮肤创口。
基本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与弹头直 径相似或略小。
射入口特征 (1)创口中心部位组织缺损 (2)挫伤轮(contusion collar) (3)擦拭轮(abrasion collar):又称 污垢轮(grease ring) (4)射击残留物(shot residue)(火 药颗粒smudging) (5)烟晕(smudging): (6)枪口印痕(muzzle imprint) (7)火药斑纹(powder tattoing)(烧 灼痕)
机械性损伤
四川大学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刘敏
一、机械性损伤概述
(一)机械性损伤的概念
机械力作用于机体导致的组织结 构破坏或生理功能障碍统称为机械性 损伤(mechanical injury)。 机械性损伤为法医学鉴定中最常 见的物理性损伤类型之一。
(二)机械性损伤的分类 根据致伤物的性状分为锐器伤 钝器伤 火器伤
1、物理学因素 2、组织生物力学因素 3、其它(年龄、健康状况)
(四)机械性损伤的作用方式 1、运动的致伤物打击静止的躯体; 2、运动的躯体撞击于静止的物体; 3、运动的致伤物与运动的躯体碰撞。
(五)机械性损伤检查和记录 1、损伤部位 2、损伤数目 3、损伤形态 4、损伤大小 5、损伤颜色 6、损伤方向 7、其它(创内异物、衣物等)
3、创(wound) 创为暴力造成皮肤全层和皮下组织破 裂的开放性损伤。 锐器创(sharp instrument wound) 钝器创(blunt instrument wound) 枪弹创(gunshot wound)
锐器创(sharp instrument wound) 指由锐利尖端或刃缘的致伤物造成的创。
棍棒伤的基本特点是呈现一种条状皮 下出血或挫裂创等。 棍棒打击头皮,由于头皮下方有颅骨 衬垫,容易形成挫裂创,并可伴有骨折及 各种颅脑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