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机械性损伤2

合集下载

法医鉴定常识----第三章机械性损伤资料

法医鉴定常识----第三章机械性损伤资料
条形棍棒伤创口多伴明显的组织间桥,创壁不光滑。
颅骨轻者形成线状骨折,骨折线向两端延伸,与打击 部位相对平直。延伸部位与力的传导方向、颅骨结构、 变形有关,也可形成舟状骨折。
中空性皮肤出血
(二)方形棍棒伤
1、棱边打击:形成窄条形皮肤出血,严重者形成条形 挫裂创,创缘平直整齐,镶边挫伤带不明显。
2、平面打击:边界清楚的带状皮肤出血,能反映致伤 物接触面宽度,直径大于、等于棍棒直径。
3、机械性损伤的损伤时间、凶器推断和认定、致伤过 程分析、致伤原因、致伤条件、伤后的行为能力、损伤 与疾病的关系、损伤的死亡原因等的确定均对案件性质 的确定、为侦察和审判提供线索和证据具有极其重要的 意义。
第一节 概 述
一、机械性损伤的定义
指致伤物或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组织结构破 坏和/或功能障碍称损伤(injury)。
(3)火器
①枪弹; ②爆炸物;
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
一、擦伤 (一)擦伤的概念
擦伤(abrasion)是致伤物与体表摩擦致表皮的一部 分或全部与其下层脱离形成的损伤。 (二)擦伤的类型 1、抓痕(scratches of finger nail abrasion)
指有尖的硬物抓擦或划过皮肤表面形成的损伤。呈 条形、弧形、间断点片状连续/不连续表皮缺如或翘起。 2、擦痕(grazes or brush abrasion)
2、打击组织较丰满部位:形成中空性皮肤出血;中空 区窄于棍棒直径,形成两条对称出血带,又称铁轨样挫 伤。
3、打击头部:可形成头皮内出血、头皮下出血及血肿、 帽状腱膜下出血及血肿。严重可形成条形挫裂创,易在 其一端特别是远端形成撕裂,形成“Y”字形创角,创角 钝,创缘不整齐,呈齿状,并伴表皮剥脱,皮肤出血, 宽度较宽,程度较轻,称为镶边挫伤带(为条形棍棒伤 特征)。并可形成囊状创腔。

法医学之机械性损伤概论

法医学之机械性损伤概论

机械性损伤概论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所使用的劳动工具和致伤物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古代赤手空拳的斗殴、械斗,发展到当今的激光、原子能损伤,即是一个例证。

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社会活动中,皆可能发生各种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机械性损伤。

由于机械性损伤常涉及违法犯罪活动或疑有违法犯罪行为,其发生率和死亡率皆高,因此,是法医病理学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由于致伤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机械运动形式不同;人体组织结构生物力学性质和反应性的差异,使机械性损伤的鉴定成为法医学鉴定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机械性损伤是常见的暴力性伤害死亡的原因之一。

1979年,美国Chicago发生的1098起暴力性死亡案件中,因枪弹创和刺切创致死的为926例,约占84%。

1984年,加拿大Alberta 地区发生的429起暴力性死亡中,机械性损伤致死者163例,约占38%。

有人统计北京地区10年中暴力性死亡8711例,损伤致死的1831例,占被检验的暴力性死亡的21%。

湖北地区统计了1957~1986年30年间的8610例尸检资料,其中损伤为2701例,占31.37%。

这些统计数字,尚未包含损伤后未发生死亡的案例。

由此可见,机械性损伤是法医病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概述一、机械性损伤的概念致伤物造成人体组织结构破坏或功能障碍称为损伤(injury)。

致伤物指所有能引起机体损伤的物体,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因素。

其中物理学因素中除雷电、高低温损伤外,以机械性损伤为主。

致伤物与人体以机械运动的形式相互作用,造成机体的损伤,称为机械性损伤(mechanical injury)。

包括殴打、踢、咬、刀刺、射击、爆炸和交通损伤等等。

机械性损伤的形成方式有:(1)运动的致伤物打击相对静止的人体;如罪犯用棍棒或斧锤打击受害者头部,一般情况下,人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2)运动的人体撞击于静止的物体;如撞击地面、墙壁、电线杆等。

(3)运动的致伤物与运动的人体相撞,如运行的汽车撞击行人。

法医病理学-机械性损伤概论

法医病理学-机械性损伤概论

有上标和下标字符∶上标mv2;下标t1,t2附图6张字符数10212第五章机械性损伤概论随着人类文化科学发达和社会的进步,损伤的发生数理应逐渐减少。

但实际却不尽然,而且损伤的的手段还日益现代化,从古代赤手空拳的斗殴,发展到原子弹爆炸引起的损伤,即是一个例证。

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社会活动中,皆可能发生各种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机械性损伤。

在法制社会中,机械性损伤有时涉及违法犯罪活动或疑有违法犯罪行为,就需要法医学鉴定。

机械性损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皆高,是法医学鉴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

机械性损伤的致伤物种类繁多, 形态各有异同;物体的机械运动方式较多;人体组织结构生物力学性质不同, 反应性的差异甚大等使得机械性损伤鉴定成为法医学鉴定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第一节概述一、机械性损伤的定义人体组织结构破坏和/或功能障碍称为损伤(injury)。

injury在英语中和wound、trauma 在日常用语中彼此通用。

有的教科书中,wound指机械暴力造成的损伤,包括打、踢、咬、刀刺、射击、爆炸和交通损伤等等,而不含化学性、腐蚀性毒物造成的损伤。

在专门的法医病理学用语中wound特指创伤。

机械性暴力即物体运动时的力所引起的损伤称机械性损伤(mechanical injury)。

机械性损伤是常见的暴力性伤害致死的原因之一。

从下列统计报告中可以看出机械性损伤在法医学中的重要地位:1979年,美国Chicago发生的1098起暴力性死亡案件中,因枪弹创和刺切创致死的有926例,约占84%。

1984年,加拿大Alberta地区发生的429起暴力性死亡中,机械性损伤致死者163例,占38%。

文献报告北京10年非正常死亡8711例中,机械性损伤致死1831例,占非正常死亡的21%。

湖北统计了1957~1986年30年间的8610例尸检资料,其中机械性损伤为 2701例,占31.37%。

这些统计数字,尚未包含机械性损伤后未死的案例。

机械性损伤法医学鉴定

机械性损伤法医学鉴定

3.感染 感染是外伤后最常见的继发合并症。
(1)损伤直接引起感染 (2)损伤致局部抵抗力降低,继发感染
如闭合性骨折、头部非开放性损伤(如颅骨骨折)、肝、 肾、脾等器官非开放性损伤后发生脓肿等。
这些感染可能与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细菌易于通 过有关;同时由于局部组织坏死、出血适宜于细菌生长。
确定损伤与感染的关系是很困难的,同时还要考虑伤者 原有的机体状况,如糖尿病、慢性酒精中毒、结核病、原有 感染灶等。
①休克肺,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淤血,间质及肺泡腔高度 水肿伴有肺泡壁透明膜形成,毛细血管壁通透性极度增高者, 可见肺泡及间质出血,两肺体积弥漫性增大,比正常肺重2~ 3倍;
②低部肾单位肾病或挤压综合症;
原因:肾小球和肾内小血管、毛细血管灌注不足;
坏死物质吸收、排泄,堵塞肾小管;
Ph值降低; 广泛软组织损伤、出血,血红蛋白尿性肾病
2.条件致命伤(conditional fatal trauma) 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才能致命的损伤称为条件致命伤。 其中又分为: ①个体致命伤:由于个体内在的条件,使损伤成为致命伤。 例如年龄特点(儿童或高龄老人),畸形、酒精中毒、高 度疲劳或全身虚弱等。 ②偶然致命伤:由于某些外在条件,使损害成为致命伤。 例如损伤后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或由于治疗措施不当带来 感染或引起某些合并症等。有时既有内在条件也有外在条件, 共同促使损害成为致命伤。 判断某一具体损伤是否致命伤时,既要看到损伤的严重性 和损伤部位,也要看到个体的差异性。
第十三章 机械性损伤法医学鉴定
第十三章 机械性损伤法医学鉴定
第三节 机械性损伤的死亡原因
死亡原因的确定,是法医学鉴定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伤后死亡的案件中,常常由于死亡原因不能确定或 有争议。 损伤后死亡原因的确定既可涉及刑事诉讼,又可涉及 民事纠纷。 死亡方式与死亡原因密切相关,有些死亡原因预示或 隐含死亡方式。但有些案件死亡原因容易确定,而死亡方 式的确定却相当困难,并非法医能够完全解决,必须结合 现场和案情调查综合分析方可确定。

机械性损伤紧急救护的原则和步骤

机械性损伤紧急救护的原则和步骤

机械性损伤紧急救护的原则和步骤定义及概述创伤——机械性损伤,即机械性致伤因子造成的人体组织结构连续性破坏,一般是外界机械性物质接触人体所造成创伤现场急救是指对伤员在送入医院前的紧急救护。

包括在受伤现场的救护及保健站、急救站的救护。

分为:自救、互救和医务人员的初次救护三类。

创伤一般情况的处置(一)抢救出伤员1.抢救要及时,争取尽快将伤员抢救到安全地带。

据统计,半小时内抢救成功者,成活率为99.3%;第1天抢救成功者,成活率为81%;第5天抢救成功者,成活率仅为7.4%。

2.会隐蔽自己及伤员。

(指特定的自然灾害或重大特发事故)(二)止血▲判断动脉出血和静脉出血▲常用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三)包扎▲包扎伤口需用无菌敷料,缺少敷料时应选用清洁的白布等。

▲包扎要松紧适宜和稳固,以免移位、脱落或阻碍血循环。

(四)固定(创伤部位的制动)▲可减轻疼痛刺激、防止避免再出血和损伤。

▲肢体制动可用夹板,躯干制动可借助于担架和束带。

▲应注意搬动伤员时勿使伤处移位、扭曲、震动。

(五)严重创伤伤员(大出血、多发性创伤、断肢等)▲从现场处理后直接送入医院急诊抢救室。

▲尽力按照操作规范,等待专业人员救护。

创伤现场急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锐器刺伤身体任何部位均不可将锐器拔出。

2 颅脑损伤禁止冲洗和填塞脑脊液流出道,应将其侧向一边,任其流出,并不断用干净的干的消毒棉花或纱布将血液和脑脊液揩干净。

3 颌面部即指除颅脑以外的头部其余部分外伤。

4 胸部伤应注意有无开放性气胸5 腹部受伤,有肠子或大网膜自伤口流出,包扎时不可回纳。

6 四肢伤应注意有无骨折。

7 遇有脊柱伤伤员应把硬木板垫在担架上再将伤员搬运走。

8 离断的肢体部分应收回。

9 遇昏迷伤员应保持气道通畅;取侧卧或半俯卧位。

遇心跳呼吸骤停者应迅速施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10 遇外伤伤员怀疑有胸腹腔闭合性损伤可能者应密切注意心跳、呼吸、脉搏、血压。

掌握10种事故伤害类型口诀,让你在事故发生时快速识别伤害类型

掌握10种事故伤害类型口诀,让你在事故发生时快速识别伤害类型

掌握10种事故伤害类型口诀,让你在事故发生时快速识别伤害类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事故伤害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无法忽视的问题。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各种事故伤害,我们总结了10种事故伤害类型口诀,让你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识别伤害类型,为后续的救治争取宝贵时间。

一、机械性损伤口诀:锐器切,钝器撞,砸伤挤压要记详。

解释:机械性损伤是指由于外界物体的打击、挤压等造成的人体损伤。

根据口诀,锐器造成的切割伤、钝器造成的撞击伤、以及重物砸伤和挤压伤,都需要详细记录。

二、烧烫伤口诀:火焰烧,热水烫,化学烧伤别忘掉。

解释:烧烫伤是指由火焰、热水、化学物质等引起的皮肤及黏膜损伤。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化学烧伤,因为化学物质的种类和浓度不同,对人体的伤害也不同。

三、电击伤口诀:高压电,低压电,电流大小需分辨。

解释:电击伤是指人体与电源直接接触而遭受电流伤害。

根据口诀,高压电和低压电需要区分开来,电流大小也需要特别注意,因为不同情况下的电击伤救治方法也不同。

四、窒息伤口诀:异物入,闭气道,急救方法要知晓。

解释:窒息伤是指外界异物进入人体呼吸道或者人体自身呼吸道堵塞引起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在遇到窒息伤的情况下,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清除异物、开放气道等。

五、中毒口诀:气体毒,液体毒,固体毒物要分清。

解释:中毒是指人体通过吸入、食入、皮肤接触等途径摄入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中毒症状。

根据口诀,气体毒物、液体毒物和固体毒物需要区分开来,以便采取不同的救治措施。

六、溺水口诀:呼吸停,心跳停,急救复苏要抓紧。

解释:溺水是指人体淹没在水中,造成呼吸和心跳停止。

在溺水的情况下,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等,以恢复患者的生命体征。

七、交通事故口诀:撞车伤,摔跌伤,保护现场最重要。

解释: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

在遇到交通事故时,要立即报警并保护现场,同时根据伤情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八、跌落伤口诀:高处落,低处摔,骨折脱位要明白。

法医学课件)03.机械性损伤

法医学课件)03.机械性损伤
锐器伤的特征包括伤口小、创口窄、创缘整齐、创壁光滑 、出血量少等。由于锐器的锋利程度和作用力的不同,锐 器伤的深度和长度也会有所不同。
鉴别锐器伤需要综合考虑伤口的形态、位置、方向、深度 等因素,以及作案工具的特征和作案人的行为特点等信息 。
锐器伤的法医学意义
锐器伤在法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们通常与犯罪行为和暴力事件有关。通过对锐器伤的分析 和鉴定,可以推断出作案工具的类型、作案人的行为特点、被害人的抵抗情况等信息,为案件的侦破 和审判提供重要依据。
锐器伤的形成机制
锐器伤的形成是由于锐利的物体在作用力作用下刺入人体所 致。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锐器的形状和锋利程度、被害人 的身体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锐器伤的形成。
锐器伤通常可以分为刺创和切割创两种类型。刺创是指尖锐 物体刺入人体造成的创伤,切割创则是指锐利物体在人体表 面切割形成的创伤。
锐器伤的特征与鉴别
当子弹或弹片射入人体时,它 们携带的动能会对周围组织产 生压力和剪切力,导致组织损 伤和破坏。
爆炸冲击力则可引起人体多部 位的广泛损伤,包括体表撕裂 伤、骨折和内脏器官损伤等。
火器伤的特征与鉴别
火器伤的特征与弹头或弹片的形 状、速度以及射击距离等因素有
关。
弹头或弹片在射入人体后,通常 会留下较为规则的创道,创缘较 为整齐,且常伴有明显的入口和
01
02
03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是机械性损伤最 常见的原因之一,包括车 祸、撞击、摔落等。
暴力行为
人为暴力行为如打、踢、 击等也是机械性损伤的常 见原因。
工业事故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 机器故障、操作不当等原 因也可能导致机械性损伤 。
机械性损伤的病理学变化
出血
机械性损伤可能导致组织 出血,根据出血的部位和 程度,可能出现局部肿胀 、淤血等症状。

(法医学课件)03.机械性损伤

(法医学课件)03.机械性损伤
如X光、CT、MRI等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确定 损伤的程度和部位。
如血常规、生化指标等可以排除感染、肿瘤等 其他可能的原因。
(法医学课件)03.机械性损 伤
机械性损伤是一种普遍的医学课我们将探讨机械性损伤的各个方面。
创伤范围和类型
车祸
车祸是导致机械性损伤的主要 原因之一,形成的创伤通常是 骨折、挫伤、切割伤等。
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很常见,轻微的可能 是扭伤或拉伤,严重的可能会 导致关节脱臼或骨折。
康复训练
对于一些严重的损伤,患者需 要进行长时间的康复训练和物 理治疗。
机械性损伤产生的机理
1 创伤的力量和速度
创伤的力量和速度是导致机械性损伤的主要因素。
2 物体的形状和面积
不同形状、不同面积的物体对人体的伤害也不同。
3 局部的发育情况
局部的发育情况也会影响机械性损伤的严重程度,如脆弱的老年骨质。
机械性损伤介绍
定义
机械性损伤是指机械力作用 下对组织、器官造成的损害。
症状
• 疼痛 • 红肿和淤血 • 关节脱位或骨折 • 失去部分功能
预防
• 戴护具,如头盔、手套等 • 注意安全,避免危险活动 • 防止跌倒和碰撞
诊断机械性损伤的方法
1. 临床表现 2. 影像学检查 3. 实验室检查
通过患者的症状来初步判断机械性损伤的类型 和严重程度。
机器事故
工厂和工业场所中的机器事故 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切割伤或挤 压伤。
机械性损伤分级
1
一级
轻微的擦伤或挫伤,通常不需要治疗,可自愈。
2
二级
局部受到较大力度的撞击或切割,需要及时处理。
3
三级
严重的切割伤或挤压伤,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