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后
2021年农学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17)

2021年农学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17一、单选题(共40题)1.生物体内氨基酸脱氨的主要方式是()。
A:氧化脱羧B:直接脱羧C:转氨作用D:联合脱氨【答案】:D【解析】:联合脱氨基,是指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和氧化脱氨基作用的联合。
包括以下两种:以谷氨酸脱氢酶为主的联合脱氨和腺嘌呤核苷酸的联合脱氨。
2.正常细胞质膜上磷脂酰丝氨酸的分布()。
A:在脂双层的内外两层大致相当B:主要在脂双层的内层C:主要在脂双层的外层D:主要在脂双层的中间【答案】:B【解析】:细胞质膜也称细胞膜,是指包围在细胞表面的一层极薄的膜,主要由膜脂和膜蛋白所组成。
细胞质膜的基本作用是维护细胞内微环境的相对稳定,并参与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能量和信息传递。
正常细胞质膜上磷脂酰丝氨酸的分布主要在脂双层的内层。
3.关于心电图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心电图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B:心电图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无直接关系C:心肌细胞的生物电变化是心电图的来源D:电极放置的位置不同,记录出来的心电图曲线基本相同E:心电图曲线与单个心肌细胞的生物电变化曲线有明显的区别【答案】:B【解析】:4.α型受体的阻断剂是()。
A:筒箭毒碱B:阿托品C:心得安D:酚妥拉明E:甲氰咪呱【答案】:D【解析】:5.关于骨骼肌收缩机制,下列哪条是错误的()A:AB:BC:CD:DE:E【答案】:C【解析】:6.有机磷杀虫剂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属于()。
A:竞争性抑制B:不可逆抑制C:可逆性抑制D:非竞争性抑制E:反竞争性抑制【答案】:B【解析】:有机磷杀虫剂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属于不可逆抑制,它能专一地作用于胆碱酯酶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使其磷酰化而破坏酶的活性中心,导致酶的活性丧失,结果胆碱能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不能及时分解,过多的乙酰胆碱蓄积导致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表现一系列中毒症状,甚至死亡。
7.果胶分子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专升本生理病理解剖学真题

专升本生理病理解剖学真题普通高等学校选拨优秀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研究考试生理学、病理解剖学一、选择题(每小题一分,共60分)1.机体细胞活动的内环境是指()A.脑脊液B.细胞外液C.淋巴液D.组织液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内是属于()A.单纯扩散B.异化扩散C.主动运输D.入胞作用3.下列关于在单根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A.“全或无”式的B.呈非衰减性扩布B.C.电位幅度与刺激强度成正比例 D.电位幅度与传导距离无关4.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是()A.肌小节B.肌原纤维C.肌纤维D.粗纤维5.血液凝固的主要步骤是()A.凝血酶原形成一凝血酶形成一纤维蛋白原形成B.凝血酶原形成一凝血酶形成一纤维蛋白形成C.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一凝血酶形成一纤维卵白形成D.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一凝血酶原形成一纤维蛋白原形成6.红细胞悬浮不乱性差会导致()A.溶血B.红细胞凝结C.血液凝固D.血沉加快7.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主要根据是()A.静息电位和最大复极电位B.举措电位时程是非和慢钙通道激活电位C.0期去极化速度和幅度D.举措电位复极化速度8.心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原因是()A.它是功能上的合胞体B.心肌肌浆网不发达,Ca2+贮存少C.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D.心肌呈“全或无”收缩9.在微循环中,下列那种结构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的调节()A.微动脉B.微静脉C.真毛细血管D.毛细血管前括约肌10.下列哪一个身分不克不及使心输出量减少()1A.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兴奋B.颈动脉窦内压升高C.堵截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D.增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11.下列关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肺泡II型细胞分解和分泌B.增加时可引发肺弹性阻力增大C.减少时可引发肺不张D.增加时可阻止血管内水分进入肺泡12.某人潮气量为500ml,生理无效腔为150ml,呼吸频率为12次/分,此时每分肺泡通气量为()A.1800mlB.3600mlC.4200mlD.6000ml13.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是()A.十二指肠B.大肠C.胃D.小肠14.对脂肪和卵白质的消化,作用最强的是()A.唾液B.胰液C.胃液D.胆汁15.激活糜卵白酶原的物质是()A.胰卵白酶B.组胺C.RNA酶D.糜卵白酶原16.小肠粘膜接收葡萄糖时,同时运转的离子是()A.XXX17.决定体温调定点的部位在()A.下丘脑B.大脑皮层C.下丘脑后部D.视前区-下丘脑前部18.呼吸商是()A.在一定的时间内,机体的耗氧量与CO2发生量的比值B.在一定的时间内,机体的CO2发生量与耗氧量的比值C.呼出气与吸入气的比值D.呼出气与肺容量的比值19.肾重吸收葡萄糖的部位是()A.近端小管B.髓袢细段C.髓袢升支粗段D.远端小管20.下列关于排尿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排尿反射是一种脊髓反射B.交感神经兴奋时,促进排尿B.C.骶段脊髓的传出信号经盆神经传出 D.排尿反射是正反馈21.光照一侧眼睛时,可使()A.同侧瞳孔减少,对侧扩大B.同侧瞳孔扩大,对侧减少C.俩侧瞳孔均减少22.神经体系调治的根本方式是()2D.俩侧瞳孔均扩大A.反应B.反射C.反应D.适应23.EPSP的发生是由于突触后膜提高了对下列哪些离子的通透性()A.Na+、K+,尤其是XXX、K+,尤其是XXX、K+、Cl-,尤其是Cl-24.哺乳动物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主要靠()A.单纯扩散B.化学突触C.电突触D.非突触性化学传递25.运动单位是指()A.一组具有相同功能的肌群B.一个运动神经元C.一组具有相同功用的运动神经元群D.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所有肌纤维26.下列哪一项为哪一项内脏痛的特点()A.刺痛B.定位不明确C.必有牵涉痛D.对电刺激敏感27.胰岛中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A.A细胞B.B细胞C.C细胞D.D细胞28.糖皮质激素过多时,会发生()A.侏儒症B.水中毒C.向心性肥胖D.肢端肥大症29.关于雄激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生殖器官生长发育B.促进骨骼生长C.促进肌肉生长D.抑制红细胞生成30.排卵后形成的黄体所分泌的主要激素是()A.雄激素B.人绒毛膜促进腺激素C.黄体生产素D.孕激素和雌激素31.下列哪种方法对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最为准确()A.尸体剖检B.活体组织搜检C.大致观察D.零落细胞学搜检32.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或组织由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或组织取代的过程称为()A.分化B.间变C.化生D.再生33肝细胞气球样变属于下列哪种损伤()A.细胞水肿B.脂肪变性C.凝固性坏死D.玻璃样变性34.肾梗死属于下列哪种坏死类型()A.凝固性坏死B.液化性坏死C.干酪样坏死D.坏疽35.组织损伤后由结缔组织增生来修复的过程称为()A.再生B.增生C.化生D.不完全再生36.槟榔肝发生于下列哪种情况下()A.肝细胞水肿B.肝细胞脂肪变性C.肝硬化D.慢性肝淤血337.左心附壁血栓脱落后可引起()A.门静脉栓塞B.脑动脉栓塞C.肝静脉栓塞D.肺动脉栓塞38.心肌梗死灶的肉眼外形常呈()A.楔形B.地图状C.节段性D.锥形39.炎症是()A.一种疾病B.一种排泄性改动C.一种细胞反应D.一种病理过程40.寄生虫感染的病灶中最常见的炎症细胞是()A.嗜酸性粒细胞B.中性粒细胞C.浆细胞D.淋巴细胞41.下列哪项不是排泄性炎症()A.卡他性炎症B.风行性乙型脑炎C.风行性脑脊髓膜炎D.急性肾盂肾炎42.下列选项中属于化脓性炎症的是()A.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B.风湿性心内膜炎C.冷脓肿D.白喉43.从一患者腹腔抽取出的液体,外观浑浊,呈黄色,比重大,白细胞数目多,放置不久后发生凝固。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2.静脉快速注射37~38℃的生理盐水20ml,尿量增加注射生理盐水20ml,使血容量增加,导致:(1)血液被稀释,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加,肾小球有效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加。
(2)血容量增加,肾小球血浆流量增加,使尿液滤过增多,也促使尿液增加。
(3)血容量增加,刺激左心房及胸腔大静脉容量感受器,冲动沿迷走神经上传到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使ADH的分泌与释放减少,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液增多。
3.用中等强度和频率的电刺激,间断刺激右侧颈迷走神经的末梢端,尿量明显减少,甚至可出现暂时无尿。
刺激迷走神经,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ACh, ACh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相结合,改变离子通道的通透性和心肌动作电位,使心脏活动受抑制,出现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效应,使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肾小球毛细血管压降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减小,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尿生成减少。
当毛细血管压接近或等于血浆胶体渗透压与囊内压之和时,可使有效滤过压为0,暂时无尿。
血压下降还可以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入球小动脉收缩,使尿量进一步减少。
4.取尿液2 滴作一次尿糖定性试验;静脉注射20% 葡萄糖5ml,当尿量显著变化时,取流出的尿液 2 滴再作一次尿糖定性试验,观察有无尿糖?尿量立即大量增加,尿糖定性试验阳性注射20% 葡萄糖5ml,家兔血糖浓度明显升高,超过了肾糖阈,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使得小管液中出现较多的葡萄糖,肾小管溶液渗透压增高,防碍水的重吸收,水随葡萄糖一起排出体外,于是尿量增多。
即为渗透性利尿。
此时尿液作生化实验,可检测出尿糖。
5.静脉注射1:10000NE 0.3~0.5毫升血压上升,尿量减少静脉注射NE ,NE与小动脉平滑肌中的α受体相结合,使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大→血压上升。
NE使小动脉收缩→肾小球毛细血管中血压和血流降低,有效滤过压减少,原尿滤过减少,尿量减少。
另外较大剂量NE还可明显收缩肾动脉血管→肾血流量减少,即肾血浆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减少,尿生成减少。
高中生物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后强化作业3

德钝市安静阳光实验学校【成才之路】高中生物 2-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后强化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关于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部分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都受神经系统的控制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C.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激素的调节D.的形成主要由性激素调控[答案] D[解析] 的形成应由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
2.人在15℃环境中和5℃环境中穿的衣服一样多时,体温是恒定的,而且在这两种环境中既不出汗也不寒战,这时体温的调节主要通过( ) A.增减产热量B.调节皮肤血管口径C.立毛肌收缩或舒张D.拱肩缩背以保温或伸展肢体以散热[答案] B[解析] 题设情景下,体温主要是通过调节皮肤血管口径来进行体温平衡的。
3.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出现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现象,这时( )A.温觉感受器兴奋B.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C.躯体运动中枢兴奋D.皮肤血流量增加[答案] B[解析] 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体温平衡。
冷觉感觉器兴奋,冲动传至下丘脑,使下丘脑产生以下活动:一是分泌促肾上腺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使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释放增多,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加,抗寒能力增强;二是经传出神经支配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4.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 )A.血浆CO2浓度升高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C.血浆渗透压升高D.血糖浓度升高[答案] C[解析] 长时间运动后导致失水(流汗)过多,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传入大脑皮层而产生渴觉。
5.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中B→C→E途径表示神经—体液调节过程B.D途径主要是骨骼肌通过有氧呼吸完成C.人体与体温调节有关的神经中枢都在下丘脑D.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体内散热机制为F和G[答案] C[解析] B为感受器,C为神经中枢,此处为神经调节。
生理盐水使用方法

生理盐水使用方法生理盐水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品,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和日常护理中。
它主要由氯化钠和水组成,具有与人体血浆相似的渗透压和电解质成分,因此可以被人体组织充分吸收,起到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的作用。
生理盐水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注意一些细节,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生理盐水的使用方法。
首先,生理盐水通常用于静脉注射。
在使用之前,需要确保生理盐水包装完好,无破损和污染。
打开包装后,检查液体是否清澈透明,无异物悬浮。
接下来,准备一根静脉注射针和一根输液管,将输液管连接到生理盐水包装上,并将另一端连接到静脉注射针。
在连接完成后,打开生理盐水包装的塑料夹,让生理盐水顺着输液管流入静脉注射针,直至整个输液管内无气泡。
在注射生理盐水之前,需要进行静脉穿刺,选择合适的静脉注射部位。
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手部、前臂或手臂内侧等部位进行穿刺。
在穿刺完成后,将静脉注射针插入静脉内,确保针头在静脉腔内,然后打开生理盐水包装的塑料夹,让生理盐水缓慢流入静脉内。
在注射过程中,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注射,并及时处理。
除了静脉注射外,生理盐水还可以用于外用。
在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外用时,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干净的容器,将适量的生理盐水倒入容器中。
然后可以使用棉球、纱布或无菌纱布条蘸取生理盐水,轻轻擦拭或包扎患处。
在外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患处清洁,避免二次感染。
总的来说,生理盐水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注意一些细节。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持清洁、避免污染,确保生理盐水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希望上述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家兔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

家兔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姓名:浙江中医药大学200*级********专业 * 班 * 组学号:摘要:目的研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20%葡萄糖溶液(glucose solution,GS)、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呋塞米和垂体后叶素等药物对家兔尿液生成的影响。
方法本实验采用膀胱插管引流家兔的尿液,通过记数注射某种药物一段时间后家兔尿液在单位时间内的生成滴数,来判断该药物对家兔尿液生成的影响。
结果正常情况下家兔的尿液生成速率为1滴/min;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20ml后,尿液生成速率增大至4滴/min;静脉注射20%GS 5ml后,家兔尿液生成速率为15滴/min;静脉注射0.001%NE0.3ml后,家兔尿液生成速率为0.5滴/min;静脉注射呋塞米后,家兔尿液生成速率为55滴/min;静脉注射2单位垂体后叶素后,家兔尿液生成速率为0.2滴/min。
结论静脉注射NS、GS、呋塞米可使家兔尿液生成量增加;而静脉注射NE和垂体后叶素可使家兔尿生成量减少。
关键词:尿生成;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后叶素材料和方法[1]1.材料家兔,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后叶素2.方法2.1手术准备2.1.1麻醉固定按1g/kg体重剂量耳缘静脉注射200g/L氨基甲酸乙酯。
待兔麻醉后,将其仰卧,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
2.1.2 腹部手术剪去腹部的兔毛,从耻骨联合向上沿中线作约4cm的切口,沿腹白线打开腹腔,将膀胱轻拉至腹壁外,先辨认清楚膀胱和输尿管的解剖位置,用止血钳提起膀胱前壁(靠近顶端部分),选择血管较少处,切一纵行小口,插入插管后结扎。
使插管的引流管出口处低于膀胱水平,用培养皿盛接有引流管流出的尿液。
如膀胱容积仍较大时,可用粗线将膀胱扎掉一部分,使膀胱内的贮尿量减至最少。
用线结扎膀胱颈部以阻断膀胱同尿道的通路。
生理学:尿的生成和排出 (问答题)

202.简述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包括:(1)肾小球的滤过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在有效滤过压的作用下,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血浆蛋白外,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的囊腔形成超滤液。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超滤液进入肾小管后称为小管液。
小管液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的某些成分又通过小管上皮细胞转运至血液中。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小管上皮细胞可将自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肾小管腔内。
小管液经过上述过程后形成的尿液称为终尿。
203.简述近端小管重吸收Na+的机制。
近端小管重吸收Na+的机制可因部位不同而不同:(1)近端小管前半段Na+的重吸收是①与葡萄糖、氨基酸的重吸收相耦联;②与H+的分泌相耦联。
由Na+主动吸收建立起电化学梯度,小管液中Na+与葡萄糖、氨基酸等经同向转运体耦联转运进入上皮细胞而被重吸收,或由管腔膜上的Na+-H+交换体进行逆向转运。
(2)近端小管后半段Na+的重吸收通过①跨上皮细胞途径:过程同前半段,经Na+-H+交换转运入细胞;②细胞旁路:由于近端小管HCO3﹣和水的重吸收多于Cl﹣的重吸收,使后半段小管液中Cl﹣高于管周组织间液,Cl﹣顺浓度梯度经细胞旁路(通过紧密连接进入细胞间隙)被重吸收回血。
由此造成电位梯度,Na+便顺电位差而被动重吸收。
204.试述肾小管泌H +的意义肾小管分泌H +的意义:(1)促进NaHCO3的重吸收肾小管上皮细胞每分泌1个H+,就可使1个HCO3-和1个Na+重吸收回血,Na+和HCO3-再组成的NaHCO3是体内重要的碱储。
(2)促进NH3的分泌分泌的H+可降低小管液的pH值,使NH3容易向小管液中扩散。
分泌的NH3与H+结合生成NH4+,并进一步与强酸盐(如NaCl)的负离子结合为铵盐随尿排出。
强酸盐的正离子(如Na+)则与H+交换后和细胞内的HCO3-一起被转运回血。
因此,H+的分泌具有排酸保碱维持机体酸碱平衡的作用。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生理科学实验实验类型:高仿实验实验项目名称: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同组学生姓名:指导老师:高仿10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摘要】目的学习膀胱插管技术和尿液收集的方法。
掌握刺激迷走神经和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速尿、垂体后叶素等药物对家兔尿量和血压影响。
方法对家兔进行各项静脉注射药物后观察其尿量和血压的变化。
结果正常家兔尿量为4.5滴/min,血压为86.83mmHg。
快速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ml 后,尿量为9.1滴/min,血压为128.80 mmHg。
30Hz/5v电刺激迷走神经末梢端前尿量为4.5滴/min,血压为86.62 mmHg;刺激后,尿量为1.8滴/min,血压为50.23 mmHg。
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前,尿量为4.5滴/min,血压为86.78 mmHg;注射后,尿量为16.3滴/min,血压为99.51 mmHg。
静脉注射0.1g/L去甲肾上腺素0.3mL前,尿量为4滴/min,血压为86.89 mmHg;注射后,尿量为1.3滴/min,血压为153.47 mmHg。
静脉注射10g/L速尿5mg/kg前,尿量为4.5滴/min,血压为86.83 mmHg;注射后尿量为25.5滴/min,血压分别为92.51 mmHg。
静脉注射2U垂体后叶素前,尿量为4.5滴/min,血压为86.93 mmHg;注射后尿量为0.4滴/min,血压为48.16 mmHg。
静脉注射3mg酚红后到尿液中出现酚红的时间为2分11秒。
结论各因素通过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影响尿量。
神经和体液共同维持机体稳态。
【关键词】家兔,尿量,血压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不断改变和协调器官系统的活动,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1]。
肾脏是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通过生成尿液,参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2]。
本实验通过对家兔进行各种因素的处理,观察家兔的尿量和血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后,尿量增加。
机制:静脉快速注入大量生理盐水,血浆蛋白被稀释,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加,加之肾小球血浆流量也增加,滤过率增加,尿液生成增加。
②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尿量减少。
机制: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增加对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此外,抗利尿激素也能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对氯化钠的主动重吸收和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从而增加髓质组织间液的溶质浓度,提高髓质组织间液的渗透浓度,有利于尿液浓缩。
③静脉注射速尿,尿量增加。
机制:速尿可与髓袢升支粗段的Na+-2CL—K+同向转运体结合,;由于氯化钠的重吸收被抑制,降低了肾髓质的高渗梯度,从而使肾脏浓缩尿液的能力下降,导致水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产生利尿效果。
④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尿量减少。
机制:去甲肾上腺素能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从而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小,尿的生成减少,尿量减少。
⑤静脉注射葡萄糖,尿量增加。
机制:近球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限度,称为肾糖阈(160~180mg/ml)。
实验中葡萄糖的注射量已经超过肾小管的吸收极限,小管液中就会有葡萄糖,进而小管液的溶质浓度增加,渗透压增加,妨碍了肾小管特别是近球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小管液中的Na+浓度被稀释而降低,故Na+的重吸收也减少,氯化钠及水的排出均增加,尿量增加。
⑥静脉注射乙酰胆碱,尿量减少。
机制:乙酰胆碱能使动脉血压降低,从而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小,尿的生成减少,尿量减少。
用两个电极置于正常的神经干表面,产生兴奋波先后通过这两个电极处,引导出两个方向相反的电位波形,称为双相动作电位. 简单来说就是,动作电位之神经干表面传导,通过两个电极间时,电流的方向发生了反向,表现为两个方向波形!! 因为不方便贴图,所以近似描述,图像就像一个周期的正弦图像!!!
如果两个引导电极置于兴奋性正常的神经干表面,兴奋波先后通过两个电极处,便引导出两个方向相反的电位波形,称为双相动作电位。
如果两个引导电极之间的神经纤维完全损伤,兴奋波只通过第一个引导电极,不能传至第二个引导电极,则只能引导出一个方向的电位偏转波形,称为单相动作电位。
刚好做这个实验…… 在完整的神经纤维膜记录点位时,兴奋依次通过两个引导电极,会在这两个引导电极之间产生方向不同的电位差变化,因而,记录到的是双向动作电位,是由两个方向不同(正负相反)的单相动作电位合成的,其波形与引导电极之间的距离有关。
双相动作电位的两个相是不对称的。
影响因素挺多的
一根神经纤维在受到阈值以上刺激产生动作电位不随着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但是坐骨神经干是有许多神经纤维组成的,在受到阈值以上刺激时,由于引起不同数目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随着刺激强度增大,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数目也越多,动作电位的幅度也就越大,
当全部神经纤维都产生动作电位时,动作电位的幅度就不会增大了.故在一定范围内,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幅度为何随着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
在剥离蟾蜍的坐骨神经时,某些神经被切断导致神经干的直径不等,传导动作电位的神经的数目在不断改变,所以造成其幅值和时程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