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童年优质课件

歌曲《童年》的教案

歌曲《童年》的教案 【篇一:三年级第五册音乐教案《童年》】 三年级第五册音乐教案 【篇二:《童年》教学设计】 童年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品读文章语言,理解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达到有节奏的朗读文本;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回忆美好童年,珍惜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1、品读文章语言,理解文章内容 2、引导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文章 三、教学方法: 节拍诵读法,引导记忆法,小组交流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多彩相册----导入 【大屏幕配乐出示童年照片】 师:绚烂人生,多彩童年,同学们好!这是老师和学生们童年时候的照片。相信你的童年相册里也有许多美丽的记忆吧!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从歌声中找寻记忆深处的童年。 【音乐伴奏,屏幕出示课题及文本】 (二)缤纷童年------品读 1、初读----心有灵犀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最能引起共鸣的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场景......采用大屏幕上的形式:【大屏幕出示】 从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仿佛看到。 【师示范】从“什么时候才能像高年级的同学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仿佛看到多年前,胖胖的、圆圆的我,正怀着对未来的无限热情,天不怕地不怕,一路狂奔。我希望多年后,有的人,能透过尘满面,鬓如霜,认出多年以前站在阳光下笑得像花儿一样灿烂的我。 (2)小组交流心得。 (3)指名回答。

2、复读-----回味无穷 (1)师:童年的生活多姿多彩,童年的生活五光十色,童年,又有许多的无奈与不舍。请 同学们跟着老师再次大声朗读。 【学生根据复印文本中的节奏进行朗读】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儿||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 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 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 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 多少的日子里,||总是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 就这么好奇,||就这么幻想,||这么||孤单的童年 阳光下||蜻蜓飞过来,||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 水彩蜡笔||和万花筒,||画不出天边||那一条彩虹 什么时候||才能像||高年级的同学||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 盼望着假期,||盼望着明天,||盼望着||长大的童年 (2)师生配合朗读第二段。 (3)师:同学们读的很有情感,我们男女生pk一下,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准备一下。 (4)男女生配合朗读第三段。 (5)齐读第四段。 (6)加快节奏再来一遍! 3、品读-----五彩缤纷 【大屏幕配乐出示】 童年 罗大佑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儿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第4课童年的音乐课件

第4课童年的音乐 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并准确表达歌曲的情绪; 2、通过听、唱、动等综合性音乐活动,在自由探索的活动中,对歌曲有初步的体会; 3、在聆听、学唱歌曲中,表达对美丽景色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正确清晰地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 难点:歌曲最后一句的节奏;歌曲的表演及创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组织教学: (多媒体播放少数民族图片音乐,学生猜一猜是哪个民族。) 师:新疆有动人可口的葡萄,有美丽的舞蹈,蒙古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有奔驰的骏马,这些都是吸引人的好地方,让人不禁有想提起旅行包去旅行去游玩的冲动。同学们,你曾经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留下过哪些美好的回忆呢? 师:好,今天何老师就要带领同学们走出中国的大门,走进枫叶之邦——加拿大,去感受一下那儿的美丽景色—— 二、激趣铺垫,感受情绪: 1、师:要想进入这扇通往加拿大的大门,就必须先来玩一玩专门为游人准备的有趣的跳格子游戏,

找对了,跳对了,你才能进去—— 2∕2 X X X X X ︳X X X X X︱X X X X X ︱ 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 X ———︳X — X —︱X ———︳X ———‖ 蓬蓬蓬。 ①、师示范;②、学生试拍; 2、师:真棒!瞧,白桦林中的几棵音乐树,他们正列队欢迎我们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1=F 2∕2 6 — 6 —︱3 — 3 —︱6 — 6 —︱3 — 3 —︱(此句的6低八度) 6 — 5 —︱5 — 1 —︱2 — 1 —︱3 ———︱ 6 — 5 —︱5 — 1 —︱2 — 1 —︱3 ———︱ ①、师范唱;②、学生唱谱; 3、师:听,音乐树后面还跟着几只可爱的小麋鹿,他们正踩着小枫叶, 踏着轻快的步伐准备来欢迎我们呢!让我们一起来加入他们—(播放音乐,初听) 三、学唱歌曲,体验情绪:(游览加拿大)

音乐教学设计《童年》

音乐教学设计《童年》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得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音乐教案《童年》第一课童年 教学目标 1、听《童年得回忆》、《我们多么幸福》,唱《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表达出对童年生活得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得幸福生活,深切地体现本课《童年》得主题及“音乐与人”得亲密联系。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得作用。 3、听辨音得高低并进行模唱,初步能唱准,具有一定得音准能力。 教学内容 聆听《童年得回忆》教学基本要求 聆听《我们多么幸福》教学基本要求编创与活动 表演《摇啊摇》 表演《小酒窝》 教材分析 1.钢琴曲《童年得回忆》

这首通俗钢琴曲音乐清新潇洒,优美动听,具有浓郁得抒情性。作者为法国得图森。经钢琴演奏家理查·克莱德曼得演奏,这首乐曲与其她同类得乐曲同时流传世界各地,为人们所熟知与喜爱。 乐曲为三段体结构。 当乐段末尾得旋律停留在主与弦三音时,A 段欢快得旋律又骤然响起,乐曲进入再现部,最后在琶音与弦得衬托下,再度奏出B段得抒情动机结束全曲,主与弦得三音使童年得回忆绵绵不断。 2.合唱曲《我们多么幸福》 这首活泼欢快得歌曲,描绘了少年儿童得幸福生活,表达了她们为了祖国得明天而努力学习得决心及远大理想。 歌曲由主歌与副歌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旋律常作跳进,“”节奏多次出现,增强了弱拍上得力度,给人以爽朗明快得感觉,儿童们得天真神态跃然于歌声之中。副歌为两部合唱,旋律以级进为主,优美流畅。“哈哈”得旋律音调使笑声既生动真实而又不失其音乐性,在欢笑声中,人们仿佛瞧到了孩子们灿烂得笑脸。歌曲最后,以歌曲中惟一得上行四度跳进达到高音区形成了歌曲得高点,表现了孩子们幸福、激动得心情。

初中音乐公开课教案

初中音乐公开课教案 执教:陈国庆 时间:周二第四节课 班级:初一(4)班 课题:江苏民歌 课型: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教具:电子琴、竖笛、录音机、录音带等 教学目的:1、欣赏一组江苏民歌,了解江苏的地理位置,感受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2、进一步了解号子、山歌、小调、的体裁特点,体会节奏、旋律在表达作品内容、 情感方面的作用。 3、通过听、看、唱、奏、说等多种形式的参与,通过对比、分析等多种方法,让学 生了解、感受江苏民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教学重点:感受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对比分析江苏民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用亲切的音乐语言互致问候,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导入: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出江苏的位置。并指出江苏可以分为苏南和苏北两个部分。教师讲述:我们江苏山水秀丽、风光明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千百年来江苏人民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耕作、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今天,我们来欣赏一组江苏民歌。 三、说说江苏民歌:上节课我布置同学们回去搜集江苏民歌,现在就请大家来说说你们所知道的江苏民歌。(学生讲述) 四、听江苏民歌,说出歌名。 1、《紫竹调》(教师用竖笛演奏) 2、《拔根芦柴花》(听录音) 3、《月儿弯弯照九州》(教师演唱) 五、欣赏、分析一组江苏民歌。(老师语言导入) 1、《打麦号子》 a、听录音。 b、启发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作用、演唱形式等。 c、教师领,学生合,念说白部分,体会歌曲铿锵的节奏和炽热的感情。 2、《唱唱扬州三把刀》和《无锡景》 a、听两首歌的录音。 b、带领学生演唱或演奏这两首歌的旋律。 c、对比这两首歌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d、学习用江淮方言唱《唱唱扬州三把刀》;用吴方言唱《无锡景》。 3、《搭凉棚》 a、听录音。 b、启发学生分析这首歌曲的体裁特点、表现手法、歌词风格等。 六、表演江苏民歌选段。 1、分组准备(自选歌曲、自定形式) 2、各组汇报。 3、全体同学演唱《茉莉花》。 七、反馈练习(见课本) 八、小结课堂。

音乐小屋优质课教案

《音乐小屋》优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音乐记号、休止符和附点节奏的初步学习。 2、技能目标:带休止节奏乐句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音乐小屋》,感受在音乐中畅游,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习力度记号f与p,能用正确的力度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唱准歌曲中的几个“叮咚叮咚”。 2、唱准附点八分音符与休止符。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教师播放《郊游》,学生排成一排,边按节奏拍手边绕教室走动。教师与学生一一做拍手互动,学生坐回座位。 2、教师弹奏师生问好旋律: (学生起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 3 | 5 1 || 教师: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 2 3 4 | 5 —|| 同学们好。 学生: 1 5. | 1 5. | 5 4 3 2 | 1 —|| 您好,您好,老师您好。

(学生坐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 5 | 3 1 ||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同学们,在森林里我们发现了一个小屋(出示幻灯片),你们想去小屋做客吗?请按一按门铃吧!” 2、教师:“叮咚叮咚,门铃响了,我们一起来模仿门铃的声音,小屋就会打开门迎接我们!” 教师弹钢琴,学生随琴唱练声曲。 3、教师:“在同学们优美的歌声中,小屋打开了门,从小屋中传出美妙的音乐,这是一座什么小屋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美妙的音乐。” 三、聆听体验,学唱歌曲。 1、教师播放《音乐小屋》,学生欣赏,并回答问题:“这是一座什么小屋?”(教师板书,音乐小屋) 2、教师:“走进音乐小屋,老师也情不自禁的想要唱一唱了!同时,我也想请同学们用你们的双手来为老师伴奏。”教师演唱《音乐小屋》,学生用拍手和拍腿的动作为歌曲伴奏。 3、教师:“听到老师的歌声,同学们是不是也想参与进来呢?”学生随着伴奏用La音模唱歌曲。 4、解决难点: (1)唱准附点八分音符节奏 ①教师:“音乐小屋也在欢迎我们!”教师出示“音乐小屋在欢迎你欢迎我”乐句,带领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并结合学过“跑跑走”的节奏读法,读一读节奏。

音乐教案-《童年》_小学音乐教案_模板

音乐教案-《童年》_小学音乐教案_模板 第一课童年 教学目标 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唱《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深切地体现本课《童年》的主题及“音乐与人”的亲密联系。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初步能唱准,具有一定的音准能力。 教学内容 聆听《童年的回忆》教学基本要求 聆听《我们多么幸福》教学基本要求 编创与活动 表演《摇啊摇》 表演《小酒窝》 教材分析 .钢琴曲《童年的回忆》 这首通俗钢琴曲音乐清新潇洒,优美动听,具有浓郁的抒情性。作者为法国的图森。经钢琴演奏家理查·克莱德曼的演奏,这首乐曲和其他同类的乐曲(如《水边的阿第丽娜》)同时流传世界各地,为人们所熟知和喜爱。 乐曲为三段体结构。 当乐段末尾的旋律停留在主和弦三音( )时,A段欢快的旋律又骤然响起,乐曲进入再现部,最后在琶音和弦的衬托下,再度奏出B段的抒情动机结束全曲,主和弦的三音使童年的回忆绵绵不断。 .合唱曲《我们多么幸福》 这首活泼欢快的歌曲,描绘了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表达了他们为了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的决心及远大理想。 歌曲由主歌和副歌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旋律常作跳进,“ ”节奏多次出现,增强了弱拍上的力度,给人以爽朗明快的感觉,儿童们的天真神态跃然于歌声之中。副歌为两部合唱,旋律以级进为主,优美流畅。“哈哈”的旋律音调使笑声既生动真实而又不失其音乐性,在欢笑声中,人们仿佛看到了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歌曲最后,以歌曲中惟一的上行四度跳进达到高音区形成了歌曲的高点,表现了孩子们幸福、激动的心情。 这首歌曲在1980年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中获一等奖。 曲作者—郑律成(1918-1976) 生于朝鲜南部,自幼喜爱唱歌。当时朝鲜处于日本侵略者统治之下,1933年随亲人来中国参加朝鲜革命组织,同时坚持学习音乐。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上海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937年到延安学习工作。1950年入中国籍。作有300多首不同类型的作品,其中歌曲《延安颂》、《八路军进行曲》(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等均是知名之作。 .歌曲《摇啊摇》 这是一首流传于上海地区的民间童谣。2/4拍,D宫调式。全曲平稳优美,有韵律感和动感,词曲结合朗朗上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一只馒头一块糕”歌词用上海方言,非常口语化,好像妈妈在哄宝宝睡觉时的语言和歌唱,具有摇篮曲的特点。第一乐句前两小节旋律相同,音调的起伏富有荡漾的小船或睡在摇篮中小宝宝的情境。第3

童年歌曲赏析

童年歌曲赏析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我最喜欢的一首台湾歌曲-----童年《童年》是罗大佑早期影响最大的一首歌。张艾嘉首唱,后来罗大佑在《之乎者也》里翻唱了这首歌。自己的感受就是作为一个80后的我,听到这首歌,不禁有点酸楚,十分怀念过去流逝的岁月,怀念那个懵懂的童年时期。渐渐长大了,我们不得不和成长妥协,时代的记忆也会掩盖过去种种的记忆。我觉得这首歌能突出童年生活的幼稚、纯真、可爱、烦恼等一些特点。而且让人唱起来感觉非常的快乐,情不自禁的就唱起来了。语调比较轻快,让听者感觉非常愉悦,自然心情也就好起来了。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地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童年。” 一个成熟的男人对童年的理想幻曲,平易近人,可爱又有些伤感,就是那种让你微微一笑之后的那种对同年不舍的伤感。先不说这首经典歌曲,是耗费了罗大佑3年之久的心血之作;就是单纯从欣赏的视角,其中的意味足以覆盖广大的受众群。虽说歌名是“童年”,但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童谣,也不是为了应付领导的校园歌曲。这个童年

里,有梦想、有无奈、有憧憬、还有懵懵懂懂的爱情;从各个方面诠释童年的意义,不仅做到了脍炙人口易于流传,更是在词曲的咬合和意境上下了一番大的功夫。 第一段,首先勾勒出一幅校园课堂上的图画,有没似曾相识的感觉?相信每个听众都会忍不住窃笑,因为再好的学生也会有走神的时候,歌曲不是抓住学习和大人们期待的那种样子去展开,而是牢牢把握了孩子的心理,把孩子渴望自然的纯真的童心写的晶莹剔透,活泼灵动。第二段,但是罗大佑,绝不是曲意逢迎的伪创作人;就算是对孩子也一样,他不是要放纵孩子们的惰性,对于求学的态度他不是苦口婆心的劝阻,而是用反语,让主人公自己说出“寸金难买寸光阴”的箴言;只有真正领悟了,才起到了教育的作用。 从第二段开始,信息量陡然增大;从日常生活的休闲,到课间的娱乐,到孩子青涩的心事,轻巧的笔触不生硬但是也不肤浅,让每个人都轻易唤起对童年记忆的认同感;第三段,内容看似抽象了,其实更好的写出了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虽然不像写实内容那么立体,但是给与人更大的想象空间,幻想,希望,还有了孤单,这种过渡到成熟时必经的特殊又复杂的感情;孩子,不在是家长老师眼里无忧无虑,没心没肺的了,他们有自己的心事自己的烦恼自

小学音乐优质课教案

小学音乐优质课教案 小学音乐优质课教案:《水上音乐》教学内容: 1、欣赏管弦乐《水上音乐》 2、歌曲创编练习:短曲填充 3、选用内容:学习用器乐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欣赏管弦乐组曲《水上音乐》中第六首《坚定的快板》,体验亨德尔为英王乔治一世即位而举行的庆典所写的采用三段体(ABA)乐曲。感受18世纪早期,英国的宫廷与贵族常乘坐大型游艇在伦敦的泰晤士河上夜游、奏乐助兴。表现了宏伟壮观的庆典场面。。 二、作曲调填空创作练习,并自编歌名与歌词。 三、引导学生继续用器乐为歌曲《小螺号》伴奏练习,提高学生器乐的视奏能力,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器乐练习:(结合课本上的《蒙古小夜曲》与《春游去》进行二声部歌曲练习)。 二、新课学习

1.聆听《水上音乐》(作品创作背景介绍导入) 问:18世纪早期大致年份是哪一段?创作背景简介(当时英王乔治一世举行庆典,大型游艇在伦敦泰晤士河上游览,宫廷乐队船为其奏乐助兴。亨德尔为其写的《水上音乐》。可穿插作者简单介绍并点明所听乐曲为该组曲的第六首)初听主题音乐(感受乐曲的富丽豪华情景)问: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受?(并联系乐曲的创作背景,想像是怎样的一种场面?)多媒体出示主题音乐曲调(将3/2改为3/4)跟琴哼唱谱例。放慢速度其效果是一样的)欣赏乐曲第一部分的音乐(问:这一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它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名称?用乐器演奏的姿势来表示(多媒体出示乐器图作提示:弦乐,圆号,小号)聆听全曲(问:当第一部分的音乐再次出现时请举手,请分析乐曲分为几部分?引导学生用图谱法记录)小结,这是外国的水上音乐。 2.创作歌曲的练习(选用) 完成为唐诗《山行》谱曲创作练习。从现有的素材进行集体分析(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先给以限制,而是应该让其发挥,适时指点,指导也从感性、曲调通顺出发,而不从理性的调式上去分析根据所谱曲调的意境及分句长短创作相应歌词,试唱修改试唱(也可以学生个人创作为主,相互交流为辅。教师以鼓励学生的热情为主,适当点拨为辅。重在参与,强化过程,淡化结果)全班交流展示,教师点评。

童年歌词

童年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地粉笔 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 等待着放学 等待游戏的童年 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 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诸葛四郎和魔鬼党 到底谁抢到那只宝剑 隔壁班的那个女孩 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嘴里的零食 手里的漫画 心里初恋的童年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没有人能够告诉我 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多少的日子里总是 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就这么好奇 就这么幻想 这么孤单的童年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 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 总是要等到考试后 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 一寸光阴一寸金 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地童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盼望长大的童年 明天会更好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 慢慢张开你的眼睛 看看忙碌的世界是否依 然孤独地转个不停 春风不解风情 吹动少年的心 让昨日脸上的泪痕随记 忆风干了 抬头寻找天空的翅膀 侯鸟出现它的影迹 带来远处的饥荒无情的 战火依然存在的消息 玉山白雪飘零 燃烧少年的心 使真情溶化成音符 倾诉遥远的祝福 唱出你的热情 伸出你的双手 让我拥抱着你的梦 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 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 春的骄傲 为明天献出虔诚的祈祷 谁能不顾自己的家园抛 开记忆中的童年 谁能忍心看那昨日的忧 愁带走我们的笑容 青春不解红尘 胭脂沾染了灰 让久违不见的泪水 滋润了你的面容 唱出你的热情 伸出你的双手 让我拥抱着你的梦 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 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 春的骄傲 为明天献出虔诚的祈祷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 慢慢张开你的眼睛 看看忙碌的世界是否依 然孤独地转个不停 日出唤醒清晨 大地光彩重生 让和风拂出的音响 谱成生命的乐章 唱出你的热情 伸出你的双手 让我拥抱着你的梦 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 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 春的骄傲 让我们期待着明天会更 好 唱出你的热情 伸出你的双手 让我拥抱着你的梦 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 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 春的骄傲 让我们期待着明天会更 好 唱出你的热情 伸出你的双手 让我拥抱着你的梦 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 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 春的骄傲 让我们期待着明天会更 好 唱出你的热情 伸出你的双手 让我拥抱着你的梦

音乐优质课教案-金孔雀轻轻跳

音乐优质课评比参赛教案 教学内容: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教材分析: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傣族民歌风格的歌曲,2/4拍,一段体。曲调清新、优美,旋律多以三、五度进行,节奏自然、流畅,描绘出一幅傣族小男孩小女孩与孔雀翩翩起舞的画面,整首歌曲如同描绘了一副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2、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傣族的风土人情,掌握歌曲清新、优美的风格,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通过歌曲《金孔雀轻轻跳》的学习,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孔雀的喜爱,从而使学生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更加的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1、感受傣族风格的歌曲,了解傣族的风情; 2、引导学生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教学难点: 3、从音乐中感受孔雀优美的形象,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孔雀的喜爱。 4、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思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导入 1、观看舞蹈视频片段,猜猜表现的是什么动物。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在学之前,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小段舞蹈视频,请同学们仔细看,这段舞蹈是表现了什么小动物? 生:孔雀 师:为什么你们会觉得这段舞蹈表演的是孔雀? 生:(自由回答) 2、学习“孔雀”手势,并相互问好。 师:我们来看看学得像不像(出示多媒体课件) 3、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小孔雀美丽吗? 生:美丽 师:今天让我们和美丽的小孔雀一起来学唱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金孔雀轻轻跳》,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0页。 三、学习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欣赏童年的回忆音乐教案

第二课时《童年的回忆》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童年的回忆》 2、歌表演《童年的回忆》 3、复习童年游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童年的回忆》,体验天真可爱童 年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 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三、情感与态度: 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我们多么幸福》增强学生学 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重点:能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节奏, 用竖笛演奏歌曲《我们多么幸福》。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听唱法、视唱法、练习法。 教具:钢琴、课件、多媒体、头饰。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歌曲《摇啊摇》唱一唱;竖笛练习:吹一吹 二:新课学习: (一)复习童年游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 (二)聆听《童年的回忆》 1、导入:(放背景音乐)师:小朋友们,在小的时候,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呢让学生交流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 2、听音乐:边听边用手势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学生随音乐模仿小兔跳。再随音乐模仿乌龟爬。 师:说说谁的行走速度快谁的行走速度慢 板书:快慢 <难点解决》1、从人的一般行走的速度与乌龟比较。 2、可请一个学生扮小兔跳,一个学生扮乌龟爬,再和老师走进行对比, 引出“中速”并板书。 3、听《童年的回忆》说说第1、2 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第3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完成书上练习)。 (三)听辨练习:用LU模唱3 5 6 三个音 听一听老师弹奏的两个益鸟中哪个高哪个低用手势表示并用LU模唱。 3 5 5 3 5 6 5 3 3 6 6 3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学生,并指出不足之处。 后记:

90后童年回忆的歌曲排行榜

90后童年回忆的歌曲排行榜 90后的人喜欢听歌,特别是一些能够勾起他们童年回忆的歌曲。下面就跟随小编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90后童年回忆的歌曲吧! 90后童年回忆的歌曲推荐 1. 京华春梦-汪明荃 2. 鬼迷心窍-周华健 3. 心太软-任贤齐 4. 恋曲-罗大佑 5. 一无所有-崔健 6. 沉默是金-张国荣 7. 一笑而过-那英 8. 外面的世界-莫文蔚 9. 故乡的云-费翔 10. 小城故事-邓丽君 11. 哭砂-黄莺莺 12. 风中的承诺-李翊君 13. 潇洒走一回-叶倩文 14. 游戏人间-郑智化 15. 泪桥-伍佰 16. 忘记你我做不到-张学友 17. 野百合也有春天-罗大佑

18. 但愿人长久-王菲 19. 万水千山总是情-汪明荃 20. 笑红尘-陈淑桦 90后童年回忆的歌曲介绍 1. 找一个字代替-邰正宵 2. 千年等一回-高胜美 3. 当爱已成往事-张国荣 4. 一生何求-陈百强 5. 今夜你会不会来-黎明 6. 棋子-王菲 7. 水中花-谭咏麟 8. 不让我的眼泪陪我过夜-齐秦 9. 霸王别姬-屠洪刚 10. 初恋-红孩儿 11. 铿锵玫瑰-林忆莲 12. 凡人歌-李宗盛 13. 天若有情-高胜美 14. 彩虹-羽泉 15. 一生不变-李克勤 16. 忘忧草-周华健 17. 用心良苦-张宇 18. 我想有个家-潘美辰 19. 花心-周华健

20. 饿狼传说-张学友 90后童年回忆的歌曲精选 1. 让我欢喜让我忧-周华健 2. 说谎-温兆伦 3. 笨小孩-刘德华 4. 无地自容-黑豹乐队 5. 囚鸟-张宇 6. 刀剑如梦-周华健 7. 稻草人-林志颖 8. 沧海一声笑-许冠杰 9. 我们的故事-胡杨林 10. 爱你十分泪七分-裘海正 猜你感兴趣: 1.90后回忆童年的歌曲 2.90后小时候经常听的歌 3.80后回忆童年的歌曲 4.80后童年回忆的歌曲 5.90后小时候听的歌曲

三年级音乐教案童年完整版

三年级音乐教案童年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一课童年 教学目标: 1、《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有如四夫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聆听《童年的回忆》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进一步熟悉歌曲,通畅地唱好《摇啊摇》《小酒窝》曲调。有感情的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 4、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课时划分:二课时 第一课时:《童年》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选用《苏珊娜》)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呀(小兔子出场) 生:兔子!兔: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小兔! 师:小兔子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钢琴曲,名字叫《童年的回忆》。 兔:小朋友们,这首钢琴曲是小兔子特别爱听得一首,音乐中有一段乐曲像我跑步一样轻快好听,你们能自己听一听,找一找吗( 这时候小乌龟,鸭子也纷纷出现了) 乌龟:还有我,还有我呢,音乐里面也有像我的爬行速度一样慢的音乐,你们也找找看呀! 鸭子:我走路一摇一晃,既不像小兔子跑得那样快,也不像乌龟爬得那样慢,我的速度说不好,反正你们帮我找一找,我还没有找到呢! 三、新授1、聆听钢琴曲《童年的回忆》,请同学们根据三个小动物的话,来分乐段!听完,做简单分析,画书。2、小游戏。聆听音乐学三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给学生走路空间)3、分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三个同学分角色扮演!4、小兔子讲故事。让小兔子讲述她小的时候与外婆如何共度美好童年的(创编一个小故事) 兔:现在回忆起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外婆哄我进入梦乡的那个好听的童谣!同学们想知道吗”(小兔子朗诵一遍歌词)生:让学生打开书读一遍。(没有感情!)

小学音乐优质课教案.doc

小学音乐优质课教案 姓名:程琳 单位:白沙中心小学 学号:13050254

《折纸船》 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欢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折纸船》,并能从中感受大陆与台湾同胞团结友爱的真挚感情。 2.知道正确的唱歌姿势,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3.能感知童声、男声和女声三种人声音色的特点及表现力,并能分辨其音色。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唱《折纸船》这首歌曲,情感的体验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法:引导法、示范法 学法:观察法、表演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1)找台湾 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台湾的位置,观察其形状,量一量与大陆的距离;找出一些台湾的著名山水、地名。 (2)谈台湾 让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台湾,说说其风土人情与富饶的物产。后老师综合。 (3)听相关音乐 播放《鼓浪屿之波》,让学生体会几十年来大陆与台湾人民不绝的思念之情。 二、新歌教学 1、发声练习引发情感。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台湾和我们一水相隔,就让风姐姐捎去我们的美好祝愿吧!” 课件出示发声练习曲《风儿的歌》 (1)学生完整听赏《风儿的歌》,感受风儿是怎样吹的?(轻轻吹) (2)教师范唱,引导学生体验“u”的发声方法。 (3)学生轻声练唱。 (4)学生创编演唱,卡侬形式的二声部合唱。用最美的声音,唱出期盼的心情,让风姐姐捎去台湾。 例1=C 2/4 1 3 5 6 | 5 —|6 5 4 3 | 2 —|1—|6—|i —|5 —| 风儿轻轻吹,唱着快乐歌。lu lu 1u 1u 台湾小朋友,早日归来吧!lu lu lu lu i 6 1 6|i 5 5 5|6 4 3 2|1—│┃ hu1u 1u1u hu1u 1u 1u hu 1u 1u 1u 1u 2尝试体验——情感激发 师:同学们,台湾小朋友听到你们的祝福,非常想到祖国来看看让我们折只小船去接他们! 语言过渡,揭示课题:《折纸船》 1、聆听歌曲,感受情感。 (1)教师边折纸船,边演唱歌曲,使学生初步领略歌曲风格特点,体会歌曲的情绪。(热情、欢快地)

《童年》歌曲赏析

我最喜欢的一首台湾歌曲-----童年《童年》是罗大佑早期影响最大的一首歌。张艾嘉首唱,后来罗大佑在《之乎者也》里翻唱了这首歌。自己的感受就是作为一个80后的我,听到这首歌,不禁有点酸楚,十分怀念过去流逝的岁月,怀念那个懵懂的童年时期。渐渐长大了,我们不得不和成长妥协,时代的记忆也会掩盖过去种种的记忆。我觉得这首歌能突出童年生活的幼稚、纯真、可爱、烦恼等一些特点。而且让人唱起来感觉非常的快乐,情不自禁的就唱起来了。语调比较轻快,让听者感觉非常愉悦,自然心情也就好起来了。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地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童年。”一个成熟的男人对童年的理想幻曲,平易近人,可爱又有些伤感,就是那种让你微微一笑之后的那种对同年不舍的伤感。先不说这首经典歌曲,是耗费了罗大佑3年之久的心血之作;就是单纯从欣赏的视角,其中的意味足以覆盖广大的受众群。虽说歌名是“童年”,但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童谣,也不是为了应付领导的校园歌曲。这个童年里,有梦想、有无奈、有憧憬、还有懵懵懂懂的爱情;从各个方面诠释童年

的意义,不仅做到了脍炙人口易于流传,更是在词曲的咬合和意境上下了一番大的功夫。 第一段,首先勾勒出一幅校园课堂上的图画,有没似曾相识的感觉?相信每个听众都会忍不住窃笑,因为再好的学生也会有走神的时候,歌曲不是抓住学习和大人们期待的那种样子去展开,而是牢牢把握了孩子的心理,把孩子渴望自然的纯真的童心写的晶莹剔透,活泼灵动。第二段,但是罗大佑,绝不是曲意逢迎的伪创作人;就算是对孩子也一样,他不是要放纵孩子们的惰性,对于求学的态度他不是苦口婆心的劝阻,而是用反语,让主人公自己说出“寸金难买寸光阴”的箴言;只有真正领悟了,才起到了教育的作用。 从第二段开始,信息量陡然增大;从日常生活的休闲,到课间的娱乐,到孩子青涩的心事,轻巧的笔触不生硬但是也不肤浅,让每个人都轻易唤起对童年记忆的认同感; 第三段,内容看似抽象了,其实更好的写出了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虽然不像写实内容那么立体,但是给与人更大的想象空间,幻想,希望,还有了孤单,这种过渡到成熟时必经的特殊又复杂的感情;孩子,不在是家长老师眼里无忧无虑,没心没肺的了,他们有自己的心事自己的烦恼自己的天地,这其中包括了青春期的些许心理特征,所以跨度大大增宽了。

音乐优质课教案

五年级音乐《铃儿响叮当》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全曲要唱得活泼、欢畅,歌声整齐,吐字清晰灵巧,给人以欢快向上的感觉。 二、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三、通过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不同。 四、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二声部练习时做到声部的和谐统一。 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比较法、合作式…… 教学准备 课件、手风琴 养成教育训练点 引导学生上课时要养成专心听讲,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律动练习 3.发声练习 大家还记得冬天的寒风是什么样子吗?我们用声音“HU”来模仿。 4/4 5 ---| 5 ---|…… 学生用“LU”来演唱。(强弱对比)让学生体验短促、有力、富有弹性的声音,进一步体会歌唱中气息的运用。 板书: 4/4 5 5 5 5 | 5 5 5 5 | …… 刚才我们分别模仿了冬天流动的风和急促的风的声音,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两种风交织在一起是什么效果。 生分声部练习。 我们来试一试加入唱词又是一个什么效果(分组练习) 2/4 (1)5 -| 5 -| 5 -| 5 -| …… HU …… (2)3 3 3 | 3 3 3 | 3 3 3 | 3 3 3 | …… 叮叮当,叮叮当,…… (3)1 1 1 | 1 1 1 | 1 1 1 | 1 1 1 | …… 学生三声部合作练习。 我刚才听到了“叮叮当”,这是马铃的声音。大家觉得还缺一个什么声音啊? (马蹄声)。 师:我们能不能模仿?(弹舌) (1)x x xx | x x xx | ……

《音乐就在你心中》优秀教案

《音乐就在你心中》教案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一)导入新课许多人的生活都离不开音乐。开心时需要音乐来宣泄心中的愉悦之情;悲伤时需要音乐来抚慰心中的伤痛;孤独时需要音乐来陪伴;喧闹时需要音乐来宁心。请同学们根据自己以往听音乐的感受来谈谈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二)展示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明确课文的中心论点和课文的三个分论点。能力目标:掌握课文中主要的修辞手法和重要句子的理解。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感受音乐之美,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能力。 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 1. 介绍作者 明确:陈钢(1935—)著名作曲家,上海人。早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时,就以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与何占豪合作)蜚声中外乐坛。以后又创作了《金色的炉台》、《苗岭的早晨》、《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等小提琴独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在1996 年“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新作会展”中获奖。他还创作了中国第一首竖琴协奏曲和第一首双簧管协奏曲。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著有散文集《黑色浪漫曲》、《三只耳朵听音乐》

等。 2. 把握体裁明确:这是一篇文艺随笔。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 三、合作讨论,共同探究 1.分析讨论作者观点明确:中心论点:“音乐就在你心中”。 分论点:“乐为心声”、“乐为多声”、“乐为无声”。 2.分析文章结构文章采用了总—分的论证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第1-2 自然段):是总论,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音乐就在你心中”。 第二部分(第3-5 自然段):是分论,从“乐为心声”、“乐为多声”、“乐为无声”三个角度论述了音乐的艺术境界。 四、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1.文首的两个问句有什么用意? 明确:借助文首的设问,引出对僵硬、刻板理论分析的批评,在批评的基础上再引出自己的观点。 2.为什么“‘乐为心声'是音乐最神奇的魅力”?

小学音乐《 童年的回忆》教案

第6课童年的回忆 教学目标: 一、音乐对大自然的描绘可谓美不胜收,它把人们引入丰富的想像之中。我们能从《森林的歌声》、《荫中鸟》的乐曲声中听辨各种小动物、各种鸟鸣叫声等,以体验这种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并尝试一下用各种表现方法与手段,描绘以郊游为内容的自由命题音乐编创活动。 二、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顺序,提高音乐记忆力。 三、在演唱《小溪流水响叮咚》、《茨藜花》时尽情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及其借景抒情表达对祖国、对党的热爱。在学唱《茨藜花》的过程中,掌握附点二分音符的时值。 四、继续进行选择结束音的练习和竖笛吹奏练习。 教学重点:在学习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并尝试一下用各种表现方法与手段,描绘以郊游为内容的自由命题音乐编创活动。 教学难点:继续进行选择结束音的练习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欣赏《荫中鸟》过程中,听辨各种鸟鸣声,以体验这种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在演唱《小溪流水响叮咚》时尽情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及其借景抒情表达对祖国、对党的热爱。 教学重点:在学习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难点:在聆听中听辨各种鸟鸣声,并借演唱抒发对祖国、对党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欣赏《荫中鸟》 (1)导入。 导: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听过了一首关于鸟的乐曲,叫《百鸟朝凤》,乐曲用唢呐来演奏的,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与鸟有关的乐曲,请你来听听它是用什么乐器模仿鸟的声音的。 (2)初听乐曲 导:你听到了几种鸟叫声?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3)复听乐曲 导:你能边听乐曲边来模仿鸟鸣声吗?说说乐曲描绘了什么景象? (4)小结:森林是大自然的资源,有森林就有各种动物。我们要保护森林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爱护大自然就是爱护地球,也是为了人类生存、爱护自己。 2、歌曲教学 (1)导入 导:在森林里除了鸟鸣声,还会有哪些声音?你能模仿一下吗? (2)初听歌曲 导:请你听听歌曲,找找歌曲里水流的声音是怎样的? (3)学习歌词 (4)复听歌曲 导:找出歌曲中较长的音,并作上记号。 (5)范唱歌曲 (6)学唱歌曲 A、学唱曲调,分为两部分学唱。 B、跟琴演唱歌曲,师指导唱

小学音乐 小巴郎 童年的太阳【教学设计】说课、试讲稿 教案

《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情绪饱满的、准确的演唱《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感受新疆的音乐风格。 2、学生能通过视频感受新疆的风土人情,了解新疆音乐特有的 维吾尔族风格特点。 3、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情绪饱满准确的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并体会新疆音乐独有的特点。 教学难点: 正确演唱《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中的切分节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有关新疆的相关视频和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1、看视屏,听说唱歌曲《大美新疆》 师: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民族众多的国家,有56 个民族,除了我们汉族,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呢?

生:…… 新疆可真是个好地方啊!他们有优美的风景、美味的食物、香甜的瓜果、漂亮的服装,更有悦耳动听的乐器。手鼓也称达卜,是新疆的一种打ft乐器,拍ft它的时候发出悦耳的声音,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 × ×∣ 师:同学们拍的非常准确,老师很想用新疆话夸一夸大家“亚克西”。 三、学唱新歌《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一)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小巴郎”是什么意思?小女孩叫克孜。 师:接下来就让老师带领我们班的小巴郎和小克孜们一起来聆听一下 这首歌曲,请同学们仔细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一)聆听歌曲 1、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内容。 师: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歌曲中多次出现了具有维吾尔族风格特点的切分音节奏,你能把他照出来吗? 2、再听歌曲,找出歌曲中的切分音节奏。(师用手鼓拍出来切分节奏) 师:请同学们按照节奏一起学一学吧! 3、师弹唱歌曲 师:阿爸阿妈都为小巴郎做了什么?小巴郎又是怎样做的?

第4课 童年的音乐

第4课童年的音乐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彼得与狼》故事大意:一天清早,彼得来到草地上,小鸟和小鸭子互相争吵起来,猫一声不响的想把小鸟抓住,在彼得的提醒后,小鸟飞上了大树。老爷爷出来把彼得拉回了房子。这时,狼来了,它吞吃了小鸭子,又窥视着树上的小鸟和猫。彼得机灵的从围墙爬上大树,在小鸟的协助下,把大灰狼的尾巴套住了,吊在大树上。最后猎人和大家把狼送回了动物园。这个故事告诉了孩子们,任何貌似强大的敌人都不可怕,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地和它斗争,就一定能胜利。 音乐欣赏《彼得与狼》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写的带有故事朗诵的交响童话。它发挥了各种管弦乐器的特征,以自然音响的模拟和性格化音调的刻画,来描绘童话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动态。故事生动活泼,富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接触过一些西洋乐器,比如小提琴,但是对于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之类的乐器却是很少见到的,所以要认识这些乐器、分辨不同的音色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另外,这个音乐故事篇幅较长,欣赏完这个故事需要26分钟,学生在欣赏音乐时会觉得单调、注意力难集中。这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有兴趣参与欣赏活动。教学目标: 1、初步欣赏《彼得与狼》,能听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了解童话故事的情节。 2 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对乐器的辨别能力、肢体体验表现力、想象力。 3、通过音乐故事使学生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能听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 教具准备:课件、贴图。 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乐动画,故事引入。(10分钟) 介绍乐曲体裁及作者。这部动画版是根据《彼得和狼》的童话故事改编拍摄的,其中的背景音乐是有由前苏联的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根据童话故事《彼得与狼》创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