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

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
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

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卿工--189--3394--6343

肉毒梭菌是一种生长在缺氧环境下的致病菌,全称肉毒梭状杆菌,在罐头食品及密封腌渍食物中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它在繁殖过程中所分泌的肉毒毒素具有极强的毒性,是KCN毒性的一万倍。纯化结晶的肉毒毒素1mg能杀死2亿只小鼠,对人的致死剂量约0.1μg。它通过阻断人体神经接头,导致全身麻痹、瘫痪,严重时能引起人呼吸肌麻痹,导致无法呼吸,最终死亡。目前报道新西兰恒天然浓缩乳清蛋白粉大批量被肉毒梭菌污染,多家产品被卷入其中。

食品中肉毒梭菌检测(PCR检测方法)

一、实验原理

本中心结合国标GB/T4789.12-2003食品中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肉毒梭菌及内毒素检验和SN/T2525-2010食品中肉毒梭菌的PCR检测方法对食品中肉毒杆菌进行检验。

将样品经增菌后划平板分离单菌落,挑取可疑菌落到胰蛋白胨葡萄糖酵母浸膏肉汤(TPGY)培养基培养,对培养物用DNA提取试剂盒抽提DNA,进行PCR扩增,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验PCR产物中是否含有肉毒梭菌的的特征条带,从而对食品中是否污染肉毒梭菌进行快速检测。

二、仪器和试剂

Heraeus Multifuge X1R高速台式冷冻离心机,Bio-RAD ALS1296PCR仪器,Tanon-3500凝胶成像分析系统,YQX-Ⅱ厌氧培养箱,恒温水浴锅。

三、试验方法

1、样品的增菌培养

取庖肉培养基2管和TPGY培养基2管,煮沸10min~15min(为了排除溶解于培养基中的氧,切勿摇动),迅速冷却。每15ml培养基中接种1g~2g固体食品或1ml~2ml液体食品(缓慢地将接种物接入肉汤液面下)。将样品接种2管庖肉培养基(35±1℃下培养)和2管TPGY培养基(28±1℃下培养),均厌氧培养5天。观察培养物的浊度、产气、肉粒的消化和产生的气味。若有生长继续以下操作,若无生长,则继续培养10天。

2、培养物分离

取2ml培养液置于无菌试管中,加入等量无菌无水乙醇,混匀,放置1h。用接种环取2环经处理过的培养物接种到厌氧卵黄琼脂上,35±1℃下厌氧培养48h。挑取可疑菌落接种到TPGY培养基,35±1℃下厌氧培养24h。

3、DNA提取、扩增

取1.4mlTPGY培养物转移到离心管中,13000r/min离心2min,弃去上清液。沉淀加入500μl 生理盐水,震荡重悬30s,13000r/min离心2min,弃去上清液。沉淀中直接加入50μlDNA提取液充分混匀,沸水浴10min,13000r/min离心3min,取上清液4μl进行PCR扩增。扩增的DNA跑琼脂糖凝胶电泳,电泳结果用凝胶成像系统记录。

涉及地区:广东省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浙江省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福建省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海南省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云南省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广西省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贵

州省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新疆省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四川省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重庆市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西藏省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湖南省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江西省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湖北省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上海市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北京市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天津市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安徽省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江苏省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甘肃省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宁夏省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内蒙古省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黑龙江省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吉林省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辽宁省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山东省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陕西省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山西省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河南省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河北省食品中肉毒杆菌检测

2020年新编尔雅通识课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考试答案..(1)名师精品资料

一、单选题 1亚硝酸盐通过食品的人体的危害,一个是产生强致癌化合物亚硝胺,另一个是抢夺人体内的()。 A、 维生素C B、 白细胞 C、 高氧血红蛋白 D、 血小板 我的答案:C 2酚类污染物主要是来源于()。 A、 焦化厂、煤气厂 B、 石油冶炼 C、 木材干馏 D、 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3下列食物中,适量摄入后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的是()。 A、 发芽的马铃薯 B、 新鲜未充分加热的黄花菜 C、 未充分加热的豆奶 D、 发芽的大蒜 我的答案:D 4下列关于粮食安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粮食安全的英文是Food Security B、 粮食安全强调老百姓能够有足够的钱去买到所需的食物 C、 粮食安全主要是农业经济的人做相关研究 D、 粮食安全更侧重于整个食品供应链中的安全 我的答案:D

5预防禽流感,我们要做到()。 A、 消灭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6()过程能够反映食品安全的透明度问题。 A、 风险评估 B、 采取风险管理措施 C、 进行风险测试 D、 风险交流 我的答案:D 7在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四个等级中,()要求最高。A、 国家标准 B、 地方标准 C、 全行业标准 D、 企业标准 我的答案:D 8丙烯酰胺在()的加热过程中可以形成。 A、 糖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碳水化合物 我的答案:D 9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人体危害的途径属于()。 A、 感染型 B、

C、 过敏型 D、 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B 10风险交流的环节事实上就是()对风险的认识及沟通。 A、 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 B、 管理者和生产者之间 C、 消费者和管理者之间 D、 消费者、管理者、生产者之间 我的答案:D 11我国的《食品安全法》规定,所有的食品安全标准都是由()统一发布实施。A、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C、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D、 国家粮食局 我的答案:B 12在我国,由食源性微生物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占所发生的食源性疾病的()。A、 三分之一 B、 五分之一 C、 八分之一 D、 十分之一 我的答案:A 13下列选项中,属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其他名称的是()。 A、 环境刺激素 B、 内分泌活性化合物 C、 内分泌干扰化合物 D、

芽孢杆菌活菌数及芽孢数检测方法

芽孢杆菌活菌数及芽孢数检测方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芽孢杆菌总数的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微生物制剂中芽孢杆菌总数。 2方法提要 芽孢杆菌总数是指水样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和时间、pH、需氧性质等)所得1mL水样所含菌落的总数。按本方法规定所得结果只包含一群能在营养琼脂上发育的嗜中温的需氧的芽孢杆菌菌落总数。 3 培养基与试剂 3.1 营养琼脂成分 蛋白胨10g,酵母膏5g,NaCl 10g,琼脂20g,水1000mL。 3.2 制法: 将上述成分混合后,加热溶解,调整pH为7.2,分装于玻璃容器中(如用国产含杂质较多的琼脂时,应先过滤),经121℃灭菌20min,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3.3生理盐水的制备:按总体积的0.9%称量NaCl并混合均匀,然后用移液枪或移液管吸取9ml生理盐水加入到试管中,并在121℃灭菌20min备用。 4 仪器

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箱,培养箱,36±1℃,电炉,天平,冰箱,pH计,灭菌试管,平皿(直经9cm)、刻度吸管等。 5活菌计数方法 5.1 取固体样品5.0g,溶于95mL蒸馏水(此时稀释20倍),加入适量已灭菌玻璃珠,于200rpm摇床中振荡20min。 5.2 用移液枪从锥形瓶取1ml样品液至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逐步稀释至适当梯度。 5.3 吸取0.2mL适当稀释梯度的菌液放入对应平板中,用已灭菌的涂布棒来回涂匀。 5.4 涂匀的平板置于30℃培养箱中培养20~30h,待长出清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 6菌落计数及报告方法 作平皿菌落计数时,可用眼睛直接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皿的菌落数后,应求出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供下一步计算时应用。在求同稀释度的平均数时,若其中一个平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皿作为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皿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数发布又很均匀,则可将此平皿计数后乘2 以代表全皿菌落数。然后再求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7 不同稀释度的选择及计数方法

肉毒杆菌毒素对情绪的影响研究综述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20, 9(2), 116-120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20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b011309417.html,/journal/as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b011309417.html,/10.12677/ass.2020.92020 A Review of the Impact of Botulinum Toxin on Emotion Xuerui Peng Faculty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Jan. 17th, 2020; accepted: Jan. 31st, 2020; published: Feb. 7th, 2020 Abstract Targeted intramuscular injections of botulinum toxin (BTX) for dynamic wrinkle redu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osmetic treatments.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such treatment not only alters facial appearance but also affects emotional status and recognition ability which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facial feedback hypothesis. Treatment of corrugator muscles wa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negative emotion while the treatment of crow’s feet wa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positive emotion. These findings may contribute to the emergence of novel treatment option for major depression. Keywords Botulinum Toxin, Emotion, Antidepression 肉毒杆菌毒素对情绪的影响研究综述 彭学睿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收稿日期:2020年1月17日;录用日期:2020年1月31日;发布日期:2020年2月7日 摘要 肉毒杆菌毒素,简称肉毒素,通过注射肉毒素来祛除动态皱纹是最常见的医疗美容手段之一。研究发现这一治疗不仅会改变人们的外观,对其情绪状态和情绪加工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与面部反馈假说一致。 具体而言,眉间肌注射肉毒素会降低负性情绪,而鱼尾纹处注射肉毒素会降低正性情绪。这些研究结果或许可为抑郁症带来新的治疗方案。

芽孢杆菌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

枯草、地衣芽孢杆菌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检测方法 1.试剂和培养基 1.1 样品稀释液:准确移取1mL吐温80,9gNacl用水定溶1000mL,分装400mL每瓶, 灭菌备用。 1.2 芽孢杆菌培养基: 蛋白胨:10g 酵母浸粉:5g NaC1盐:10g 琼脂粉:15g PH值:7.0~7.2 蒸馏水:1000mL 分装,121℃,30分钟蒸汽灭菌后备用。 2.检测步骤 2.1样品处理(每个样品至少重复检测2次) a) 称取1~3g(准确至0.0002g)的试样或标样于250 mL内置磁性棒的中性瓶中(1000亿称1 g左右,2000亿称3 g左右,3000亿称2 g左右,5000亿称1.2 g左右,称样量视具体芽孢数而定)。 b) 加100 mL稀释液到已称样的中性瓶内。 c) 把上述中性瓶放在磁力搅拌器平台上,混合15min;之后再猛烈摇动1min,再次磁力搅拌混合15min。 d) 将已混合好的试样放入超声波水浴器中(超声波的水平面与试样液面平齐,试样瓶应放在超声波振源处),共超声20min(10min时停止,猛烈摇动试样瓶1 min,然后再超声10min)。 e)超声之后,再次用磁力搅拌混合60min. 2.2样品的稀释 a)向无菌试管分别加入4.5mL稀释液(1000亿6支,2000亿、3000亿、5000亿7支)。 b)吸取0.5mL已处理好的试样溶液于第1支试管中,再从第1支试管吸取0.5mL试样溶液于第2支试管,依此进行到倒数第二支试管(每次加液后,需混合均匀,再进行下一次操作)。 c) 将已混好的倒数第二支试管放入70℃水浴锅中水浴30min。冷却至室温后准确吸取 0.5mL该试管试样溶液于最后一支试管,混匀、备用。 每次操作必须使用无菌枪头,枪头不可重复使用。 2.3 涂平板及培养 从最后一支试管中准确移取0.1 mL的试样到每个营养琼脂平板中(共4个平板),各平板均标记上分析号、日期、稀释度。使用1支涂棒,将已放在平板中的试样扩展开(从中心往外移,成辐射状扩展);在扩展完4个试样平板后,涂棒在1个空白营养琼脂平板上进行涂布(保证涂棒上沾附的活芽胞数也能进行培养、计数)。扩展完成之后,将其放在37℃恒温箱中培养16—20小时(注:平板使用前应在37℃培养箱中培养二天,以保证平板干燥、无污染)。 2.4计数 a)培养16—20小时后,计平板上的菌落数。 b)小于30或大于200个菌落的平板不计数。 2.5计算

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含量的测定操作规程

文件名称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的测定操作规程文件编号 编制人编制日期年月日颁发部门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印制份数 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生效日期年月日分发部门质量管理部、生产部 目的:建立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含量的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的枯草芽孢杆菌活芽孢的测定 责任人: 内容: 1.仪器与工具:电子天平、生物显微镜、摇床、18×180mm试管、500ml三角瓶、10ml刻度吸管、1ml刻度吸管 2.试剂与试液:牛肉膏、蛋白胨、琼脂、氯化钠、无菌蒸馏水、等。 3.检测培养基配方:牛肉膏3g、蛋白胨10g、琼脂16g、氯化钠5g、蒸馏水1000ml,调至PH7.2,121℃灭菌30min。 4.检测步骤: 4.1 菌液制备:采样量不少于500g,从所采的样品中精确称取10.00g试样,加入已灭菌的带玻璃珠(玻璃珠在80个左右)的500ml锥形瓶中,加入90ml已灭菌的无菌水,在摇床上200r/min摇动60min,即成母液的菌悬液。 4.2 用1ml无菌吸管吸取1ml上述母液的菌悬液,加入9ml无菌水混匀成1:1×102稀释的菌悬液,这样依此稀释,直至得到1:106;1:107;1:108;1:109等浓度(每个稀释度必须更换无菌吸管)。 4.3向每个灭菌培养平皿中倒入约12ml培养基,混合均匀,待凝固后备用。 4.4用1ml无菌吸管分别吸取不同稀释浓度菌悬液0.2ml,加至已凝固好的培养基中,用涂布棒涂匀,在无菌操作台中静置30min后,倒置于37℃的恒温培养箱内培养18h—24h。每个样品取3个连续适宜稀释度,每个稀释度重复3次,同时加入无菌水的空白对照,每个稀释度取5个到10个菌落的菌体,涂片染色,显微镜观察识别后计数菌落。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简介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 (一)、肉毒梭菌的生物学特性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又称肉毒梭菌,属于厌氧性的梭状芽孢杆菌属,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形成芽孢,由于芽孢比营养体宽,故呈梭状。无荚膜,但有鞭毛。 肉毒梭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5~35℃。当pH低于4.5或大于9.0时,或环境温度低于15℃或高于55℃时,肉毒梭菌芽胞不能繁殖,也不产生毒素。各型肉毒梭菌芽胞对热抵抗力有一定差异,但一般而言,对热抵抗力较强,干热180℃5~15分钟,或湿热100℃3小时,或高压蒸汽121℃10分钟才能将其杀死。肉毒梭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病原菌中热抵抗力最强的菌种之一,所以罐头杀菌效果如何,一般以该菌作为指示细菌。在厌氧条件下,含水分较多的中性或弱碱性食品适于肉毒梭菌生长和产生毒素。反之,食物的性质偏酸,水分含量少或食盐浓度在8%以上,可抑制该菌的生长和毒素的形成。 根据所产生毒素的抗原性不同,将肉毒毒素分为A、B、C 、D、E、F、G型,引起人类中毒的有A、B、E、F型,其中A、B型最为常见。 (二)、食品中肉毒梭菌的来源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是一种腐物寄生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于土壤、江河湖海淤泥沉积物、尘土及动物粪便中。粮谷、豆类等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A型菌多分布于山区和未开垦的荒地;B型多分布于草原区耕地;E型多分布于土壤、湖海淤泥和鱼类肠道中;F型

分布于欧、亚、美洲海洋沿岸及鱼体。 我国肉毒中毒多发地区新疆土壤中该菌检出率为22.2%,未垦荒地该菌检出率为28.5%,该地区粮谷、豆类及其发酵制品并有厌气条件者该菌检出率分别为12.6%和14.88%。该地区菌型分布以A型占多数,B型及A、B混合型次之,E型较少。 我国发生的肉毒梭菌食物中毒,91.48%由植物性食品所引起,8.52%由动物性食品所引起。引起中毒的食品以家庭自制的豆酱、臭豆腐为最多,其次为面酱和豆鼓等。此外,肉类罐头、腊肉、熟肉等也可引起中毒。 食物中肉毒梭菌主要来源于带菌土壤、尘埃及粪便。尤其是带菌土壤可污染各类食品原料。受肉毒梭菌芽胞污染的食品原料在家庭自制发酵食品、罐头食品或其它加工食品时,加热的温度及压力均不能杀死肉毒梭菌的芽胞。此外,食品在较高温度、密闭环境(厌氧条件)中发酵或装罐,提供了肉毒梭菌芽胞成为繁殖体并产生毒素的条件。食品制成后,一般不经加热而食用,其毒素随食物进入人体,引起中毒的发生。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大部分发生在3~5月,其次为1~2月。自1896年Van Ermengein首次报道荷兰因火腿引起肉毒中毒暴发,并分离出肉毒梭菌以来,世界各地陆续报告本病。我国吴朝仁等1958年报道新疆察布查尔县由于食用面酱半成品(米送乎乎)引起肉毒毒素中毒之后,相继报告该地区由臭豆腐及其它发酵食品等引起的肉毒中毒事件。

2016年尔雅食品安全与饮食安全考试答案

成绩:98.0分 一、单选题(题数:60,共 60.0 分) 1 当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人为添加三聚氰胺是为了()。(1.0分)1.0分 ?A、 提高口感 ? ?B、 灭菌 ? ?C、 增加蛋白质含量 ? ?D、 增加粘稠度 ? 我的答案:C 2 ()过程能够反映食品安全的透明度问题。(1.0分) 1.0分 ?A、 风险评估 ? ?B、 采取风险管理措施 ? ?C、 进行风险测试 ?

?D、 风险交流 ? 我的答案:D 3 风险管理的内容不包括()。(1.0分)1.0分 ?A、 风险评价 ? ?B、 风险管理选择评估 ? ?C、 进行风险测试 ? ?D、 监控和审查 ? 我的答案:C 4 引发食源性疾病的物质包括()。(1.0分)1.0分 ?A、 微生物 ? ?B、 化学类物质 ? ?C、 物理性物质 ? ?D、

以上都是 ? 我的答案:D 5 微生物()容易感染鱼、虾、蟹、贝、藻等水产品类的食品原料。(1.0分)1.0分 ?A、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 ? ?B、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 ?C、 李斯特氏菌 ? ?D、 副溶血性弧菌 ? 我的答案:D 6 杂环胺的形成机制中,()的存在可能会引起催化作用。(1.0分)1.0分 ?A、 蛋白质 ? ?B、 脂肪 ? ?C、 碳水化合物 ? ?D、 糖

? 我的答案:D 7 下列物品中,可能含有氯丙醇的是()。(1.0分) 1.0分 ?A、 泡茶的包装袋 ? ?B、 净化水 ? ?C、 变性淀粉 ? ?D、 以上都对 ? 我的答案:D 8 我们国家受到铬、砷、镉、铅等重金属污染所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1.0分)1.0分 ?A、 三分之一 ? ?B、 五分之一 ? ?C、 八分之一 ? ?D、 十分之一 ?

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含量的测定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枯草芽抱杆菌活菌数含量的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的枯草芽抱杆菌活芽抱的测定 责任人: 内容: 1.仪器与工具:电子天平、生物显微镜、摇床、18 x 180mm 试管、500ml 角瓶、10ml刻度吸管、1ml刻度吸管 2 ?试剂与试液:牛肉膏、蛋白胨、琼脂、氯化钠、无菌蒸馏水、等。 3. 检测培养基配方:牛肉膏 3g、蛋白胨10g、琼脂16g、氯化钠5g、蒸馏水 1000ml,调至 PH7.2 , 121 °C 灭菌 30min。 4. 检测步骤: 4.1困液制备:采样量不少于500g,从所采的样品中精确称取 10.00g试样, 加入已火菌的带玻璃珠(玻璃珠在80个左右)的500ml锥形瓶中,加入 90ml已火 菌的无菌水,在摇床上200r/mi n 摇动60min,即成母液的菌悬液。 4.2用1ml无菌吸管吸取1ml上述母液的菌悬液,加入 9ml无菌水混匀成1 : 1 x 102稀释的菌悬液,这样依此稀释,直至得到 1 : 106; 1 : 107; 1 : 108; 1 :10 等浓度(每个稀释度必须更换无菌吸管)。 4.3向每个灭菌培养平皿中倒入约 12ml培养基,混合均匀,待凝固后备用。 4.4用1ml无菌吸管分别吸取不同稀释浓度菌悬液0.2ml,加至已凝固好的培养 基中,用涂布棒涂匀,在无菌操作台中静置30min后,倒置于37 C的恒温培养箱内 培养18h — 24h。每个样品取3个连续适宜稀释度,每个稀释度重复3次,同时加入 无菌水的空白对照,每个稀释度取5个到10个菌落的菌体,涂片染色,显微镜观察识别后计数菌落。

5. 菌落计数:

1.预防医学

1.预防医学的目的: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 2.预防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统计学研究,社会学研究 3.预防医学的特点:工作对象主要是群体;工作重点是健康人;以研究人群健康与环境关系为主;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相互补充的研究方法;采用的对策产生效应时间多是在疾病(传染病)发生(流行)之前 4.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5.三级预防又称综合预防,是预防医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与核心策略,即以人群为对象,针对致病因素、疾病前期及发病期进行的预防措施 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针对致病因素所采取的根本性预防措施。第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第三级预防,又称发病期预防 6.人与环境的关系:对立统一 原生环境:是天然形成的、未受或较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 次生环境是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其中的物质交换和转化、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和传递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自然环境。 痛痛病:镉水俣病:甲基汞 7.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 8.环境污染物的种类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物理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社会心理因素 9.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的特点:广泛性,多样性,长期性,复杂性 10.远期危害:致癌,致畸和致突变。致癌作用其中主要是化学因素占80%—85% 11.黏液水肿型:以甲状腺功能低下为主要表现,包括体格矮小或侏儒、性发育障碍和克汀病形象。 克疝病:缺硒 12.氟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氟斑牙和氟骨症 13.职业病的特点:病因明确;病因大多可以检测和识别;在接触同一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人群中有一定的发病率;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及时处理,预后良好;可以预防,认真贯彻执行三级预防措施。中暑是职业病,风湿病不是职业病 14.铅中毒:在生产条件下,铅及其化合物主要以粉尘、烟或蒸汽的形态经呼吸道进去人体,消化道可摄入少量。腹绞痛贫血周围神经痛 驱铅治疗,首选金属络合剂依地酸二钠钙 15.慢性汞中毒出现易兴奋症,震颤和口腔炎 16.矽肺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一种疾病。据调查,我国累计矽肺病例占尘肺总病例的46.8%,是尘肺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肺结核是矽肺最为常见和危害最大的并发症。 17.革水密风护管教查是防尘八字方针。革是指工艺改革和技术革新,水是指湿式作业,密是指密闭尘源,风是指通风除尘,护是指个人防护,管是指组织和制度管理,教是指宣传教育,查是指定期检查评比、总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18.有机磷农药的中毒机制主要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农药经呼吸道、皮肤进入人体。 19.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构成人体组织;构成体内重要活性物质;氮平衡;供给热能 大豆蛋白属优质植物蛋白质 20.必需脂肪酸为亚油酸和α—亚麻酸。植物油含饱和脂肪酸 21.膳食纤维主要生理功能:预防便秘、痔疮、结肠癌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防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病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症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症简称肉毒中毒,是因吸收肉毒梭菌毒素而发生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毒病。临床上以运动神经中枢麻痹和延脑麻痹为特征。本病世界各国都有发生,但不常见。1960年新疆曾发生马的肉毒梭菌中毒症,1987年春节新疆塔城发生一起人的肉毒梭菌中毒症。 (一)病原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简称肉毒梭菌)属于为专性厌氧菌梭状芽胞杆菌属,革兰氏阳性杆菌,有鞭毛、形成芽孢,芽胞比繁殖体宽,呈梭状。单个或成短链排列,运动性较强,顶端芽孢呈网球拍状。肉毒梭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腐败变质的肉类、鱼类等饲料中,它在厌氧环境下可产生一种强力的外毒素——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BTX),可抑制呼吸导致死亡,这是迄今为止所知的最毒的自然生成的毒素之一。按其抗原的不同可将肉毒毒素分为7个血清型即A、B、C、D、E、F和G型, 其中C型还分为Cα和Cβ两个亚型。各型毒素均能引起人或动物的中毒, 而在食物性肉毒中毒中, 因A 型毒素强烈的亲神经性, 故引起的中毒更为严重,C 型肉毒梭引发动物、禽类肉毒中毒,极大的影响了动物性蛋白食料的加工和储藏及使用安全性 (二)免疫 所有温血动物和冷血动物对肉毒毒素均有易感性。家畜中以马类动物易感性高,猪易感性低,其它畜禽易感性介于其间。各型肉毒梭菌毒素均可致病,C型肉毒梭菌毒素为各种畜禽及动物肉毒毒素中毒症的主要病因。用各型毒素或类毒素免疫动物,只能获得中和相应型毒素的特异性抗毒素。在C型毒素中,Cα毒素只能被本亚型抗毒素中和,Cβ毒素则既能被C β抗毒素中和,也能被Cα抗毒素中和。各型或亚型菌虽产生其特异性毒素,但也存在交叉产生毒素的现象。如Cα亚型除产生Cα毒素外,还能产生少量Cβ毒素和D型毒素;D型菌也可 产生少量Cα毒素;F型菌和E型菌也能相互产生少量对方的毒素成分。同型的抗毒素能很好地保护动物抵抗肉毒毒素中毒。肉毒毒素制备成类毒素,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接种动物可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 (三)疫苗 目前在肉毒疫苗开发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 类毒素疫苗已经应用于临床, 基因工程疫苗和DNA疫苗在动物实验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类毒素疫苗 类毒素疫苗是最早研究的疫苗, 国外已有一种五价类毒素疫苗( 由福尔马林灭活后的A、B、C、D、E 型毒素组成) 和一种针对BoNT/ F的单价类毒素疫苗。研究表明, 这种五价疫苗并不能激发机体的高效免疫应答。另外, 这种内毒素疫苗存在如下缺陷: ( 1) 需要频繁接种, 增加了疫苗使用的危险性; ( 2) 毒素纯化困难; ( 3) 制备过程直接接触毒素, 危险性高, 如灭活不够, 则危险性更高; ( 4) 肉毒梭菌产生的BoNT 量相当少, 不适宜大批量制备类毒素疫苗; ( 5) 接种后有一定的副作用, 如超敏反应等。因此, 开发新一代的基因工程疫苗已经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 2.亚单位疫苗: 研究表明,PCR 扩增的Hc 段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物对小鼠具有免疫原性, 可作为一种良好的免疫原。Hc 片段也成为当前开发亚单位疫苗的重点。除了以Hc作为候选疫苗

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含量的测定操作规程

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含量的测定操作规程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目的:建立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含量的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的枯草芽孢杆菌活芽孢的测定 责任人: 内容: 1.仪器与工具:电子天平、生物显微镜、摇床、18×180mm试管、500ml三角瓶、10ml刻度吸管、1ml刻度吸管 2.试剂与试液:牛肉膏、蛋白胨、琼脂、氯化钠、无菌蒸馏水、等。 3.检测培养基配方:牛肉膏3g、蛋白胨10g、琼脂16g、氯化钠5g、蒸馏水1000ml,调至,121℃灭菌30min。 4.检测步骤: 菌液制备:采样量不少于500g,从所采的样品中精确称取试样,加入已灭菌的带玻璃珠(玻璃珠在80个左右)的500ml锥形瓶中,加入90ml已灭菌的无菌水,在摇床上200r/min摇动60min,即成母液的菌悬液。 用1ml无菌吸管吸取1ml上述母液的菌悬液,加入9ml无菌水混匀成1:1×102稀释的菌悬液,这样依此稀释,直至得到1:106;1:107;1:108;1:109等浓度(每个稀释度必须更换无菌吸管)。 向每个灭菌培养平皿中倒入约12ml培养基,混合均匀,待凝固后备用。 用1ml无菌吸管分别吸取不同稀释浓度菌悬液,加至已凝固好的培养基中,用涂布棒涂匀,在无菌操作台中静置30min后,倒置于37℃的恒温培养箱内培养 18h—24h。每个样品取3个连续适宜稀释度,每个稀释度重复3次,同时加入无菌水的空白对照,每个稀释度取5个到10个菌落的菌体,涂片染色,显微镜观察识别后计数菌落。

5.菌落计数: 以平板上出现20个——200个菌落数的稀释度平板为记数标准,并确定为稀释倍数。 当只有一个稀释度,其平均菌落数在20个——200个之间时,则以该平均菌落数乘以其稀释倍数。 若有两个稀释度,其平均菌落数在20个——200个之间时,应按两者菌落数之比值来决定。 6、结果统计与计算 根据菌落数特征判定,分别数出平板中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数及杂菌数(杂菌是指除枯草芽孢杆菌外的其他菌种)。统计算出同一稀释度三个平皿上菌落平均数(B)和杂菌数(E)。 有效活菌总数按式(1)计算; A=10×B×C×5 (1) 式中: A——有效活菌总数,cfu/g B——菌落活菌数; C——稀释倍数。 杂菌率按式(2)计算: 式中: D——杂菌率,% E——杂菌数。

肉毒杆菌食物中毒

肉毒杆菌食物中毒 文章目录*一、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的概述*二、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的症状*三、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的急救措施*四、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的急救注意事项*五、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的护理知识*六、如何预防肉毒杆菌食物中毒 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的概述肉毒杆菌食物中毒(clostridium botulinum food poisoning),亦称肉毒中毒(botulism),是因进食含有肉毒杆菌外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临床上以恶心、呕吐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眼肌及咽肌瘫痪为主要表现。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较高。 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的症状潜伏期12~36h,最短为2~6h,长者可达8~10天。中毒剂量愈大则潜伏期愈短,病情亦愈重。 起病突然,病初可有头痛、头昏、眩晕、乏力、恶心、呕吐(e型菌恶心呕吐重、a型菌及b型菌较轻);稍后,眼内外肌瘫痪,出现眼部症状,如视力模糊、复视、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口腔及咽部潮红,伴有咽痛,如咽肌瘫痪,则致呼吸困难。肌力低下主要见于颈部及肢体近端。由于颈肌无力,头向前倾或倾向一侧。腱反射可呈对称性减弱。 植物神经末梢先兴奋后抑制,故泪腺、汗腺及涎腺等先分泌增多而后减少。血压先正常而后升高。脉搏先慢后快。常有顽固

性便泌、腹胀、尿潴留。病程中神志清楚,感觉正常,不发热。血、尿与脑脊液常规检查无异常改变。轻者5~9日内逐渐恢复,但全身乏力及眼肌瘫痪持续较久。重症患者抢救不及时多数死亡,病死率30~60%,死亡原因多为延髓麻痹所致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及误吸肺炎所致继发性感染。 婴儿偶而吞入少量肉毒杆菌芽胞,在肠内繁殖,产生神经毒素,吸收后可因骤发呼吸麻痹而猝死(婴儿猝死综合征the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sids)。 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的急救措施1、卧床休息,禁食,保护呼吸通畅,吸氧,必要时人工呼吸。 2、迅速用多价肉毒抗毒血清(a、b、及e型)5~10万单位肌肉注射,必要时6小时后再重复注一次,对肉毒杆菌食物扣毒 有特效。 3、用1:2000~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4、用盐酸胍15~30mg/kg/日,分2次口服,对神经症状效果良好。 尽快送医院实现上述2、3、4项抢救以及对症治疗。

肉毒毒素中毒的诊断和治疗

肉毒毒素中毒的诊断和治疗 靳令经,潘丽珍,王琳,万新华 1.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065 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730 原文请见:靳令经, 潘丽珍, 王琳, 等. 肉毒毒素中毒的诊断和治疗[J].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 2016, 12(4):173-180. 肉毒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BoNT)是由肉毒梭状芽胞杆菌在缺氧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细菌外毒素,属于神经毒素,是已知最致命的物质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首次将BoNT成功应用于斜视的治疗后,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目前已涉及神经科、消化科、泌尿科、美容整形科和康复医学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并有研究尝试将其应用于疼痛、腺体过度分泌、雷诺综合征和抑郁症等疾病的治疗。BoNT中毒是由过量BoNT所导致的一种具有致命可能性的神经瘫痪性疾病,严重时可累及呼吸肌引起呼吸衰竭,若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死亡率可高达50%~60%。 1BoNT及BoNT中毒的流行病学 1.1BoNT及BoNT中毒的定义 根据不同的BoNT抗原性,目前已知BoNT包括8种血清型(A~H),其中A、B和E型以及F、G和H型(罕见)可引起人类中毒,而C和D型可引起动物中毒。值得注意的是,A~G血清型BoNT均可导致灵长类动物发生吸入性BoNT中毒,因此当达到一定剂量时,各种血清型BoNT均有可能导致人类中毒。 BoNT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50 kD的大分子蛋白,由50 kD的轻链以及100 kD的重链所组成。最初合成的毒素是无活性的单链,通过蛋白酶的修饰作用,组成一个由二硫键连接的活性双链。BoNT进入生物体内后,其重链与神经末梢突触前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质,致使毒素的二硫键断裂,轻链与重链分开;轻链是一种锌钛链内切酶,可以水解可溶性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因子附着蛋白受体(soluble N-ethyl-maleimide-sensitive factor attachment protein receptor,SNARE)复合体,影响突触囊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及神经递质的释放。SNARE复合体包含3种蛋白成分:突触囊泡相关膜蛋白(vesicle-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VAMP)、突触融合蛋白1(syntaxin 1,SYX1)和突触小体相关蛋白25(synaptosomal-associated protein of 25 kD,SNAP-25)。不同血清型的BoNT,其水解的目标蛋白亦不相同:其中A和E型作用于SNAP-25,B、D、G和F型水解VAMP,C型可水解SYX1和SNAP-25。这些蛋白一旦被BoNT水解,含有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的囊泡释放就会受到抑制,从而导致神经-肌肉信号传递障碍,出现肌肉收缩无力。在经

无菌检测方法

四川乐至贵均卫生材料有限公司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测方法 1. 目的 建立无菌检测标准规程,对灭菌后的医疗器械产品进行无菌检测,以确定灭菌的有效性。 2.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对医疗器械产品的无菌检测。 3. 依据 《中国药典》2015 版 4. 设备、器皿、药品的准备 4.1 设备的准备 电子天平、干热灭菌箱、高压灭菌箱、洁净工作台、放大镜、移液枪、电热培养箱、霉菌培养箱、冰箱、斜口钳、接种环、酒精灯 4.2 器皿的准备 锥心瓶(500ml)、烧杯(1000ml)、试剂瓶(60ml)、量筒(50ml、1000ml)、培养皿(①90mm x 15mm)、斜口钳、玻璃棒。

4.3 药品的准备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纯化水、pH7.0 无菌氯化钠溶液。 5. 器皿的清洗 将所需的锥形瓶、烧杯、试剂瓶、培养皿、玻璃棒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中用纯化水清洗 两次,每次15分钟,将清洗完的器皿在180C条件下进行干热灭菌2小时。 6. 取样 按灭菌批次或者生产批次进行取样,随机抽取同一型号的产品 4 件作无菌检测样品 7. 培养基的制备 7.1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的制备 取15g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1000ml 纯化水于烧杯中混合,加热至微沸(注意加热过程中要不断地搅拌,使其混合均匀)用棉花塞塞紧复用无尘布和绳子绑好后转移至高压灭菌锅内灭菌,灭菌温度为121C,灭菌时间30分钟。灭菌后摇均,冷却至45C待用。 7.2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的制备 取15g 胰酪大豆胨和1000ml 纯化水于烧杯中混合,操作方法同 6.1 。 8. 培养基灵敏度检查 8.1 菌种的要求 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传代次数不得超过 5 代。 9.2 菌液的制备 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上,30-35 C培养24小时; 接种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上,20-25 C培养24小时。 将上述经24小时培养后的培养物用0.9 %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小于100cfu(菌落形成单位)的菌悬液。制备好的菌液应在2-8 C条件下保存,并在24小时内使用。9.3 接种及培养 取每管装量15ml 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3 支,其中2支接种小于100cfu 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另一支不接种作为空白对照,30-35 C培养3天逐日观察并记录。 取每管装量10ml的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3支,其中2支接种小于100cfu的枯草芽

肉毒杆菌有多毒

肉毒杆菌有多毒 据媒体报道,不久前,四川泸州一家三口因食用了自制臭豆腐而中毒并危及生命。经诊断,导致这家人中毒的原因,是臭豆腐中含有的肉毒杆菌。 1克肉毒毒素可毒死百万人 肉毒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具有芽孢,因其外形像个梭子,所以又叫肉毒梭菌,全称为“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是一种臭名昭著的致病菌。肉毒杆菌本身无害,但其在厌氧环境中可产生外毒素,即肉毒梭菌毒素,简称“肉毒毒素”。肉毒杆菌食物中毒即是由肉毒毒素所致。 肉毒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毒性最强的毒物之一。它到底有多毒呢?肉毒毒素比氰化钾还要毒1万倍。如果量化一下,1克肉毒毒素就可以放倒100万人。 肉毒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淤泥及动物粪便中,其中土壤是重要的污染源,它可借助食品、农作物、水果、海产品、昆虫、禽类等传播到各处。食品在加工、贮藏过程中亦可被肉毒杆菌污染。 肉毒杆菌中毒,最严重的食物中毒 肉毒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其发病机制如下:肉毒毒素随食物进入肠道,在小肠内被胰蛋白酶活化并释放出神经毒

素,后者被小肠黏膜细胞吸收入血液,作用于周围神经与肌肉接头处、自主神经末梢及颅神经核,可阻止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神经冲动的传递受阻,最终导致肌肉麻痹和瘫痪。当呼吸肌发生麻痹时,即会致人死亡。 肉毒毒素中毒的潜伏期有的可能只有数小时,有的则多达数天。和其他常见食物中毒一样,患者也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但肉毒毒素中毒会让中毒者出现眼睑下垂、视物模糊和复视等现象,这是其他食物中毒所没有的。肉毒杆菌食物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最严重的一种。 由肉毒杆菌引发的食物中毒四季均可发生,中毒食品多与饮食习惯有关,主要为家庭自制的豆类制品,如豆豉、豆瓣酱、臭豆腐等,其次是肉类和罐头食品。 家庭预防对策:高温加热 虽然肉毒毒素很毒,但肉毒毒素及肉毒杆菌都不耐热,在80℃加热30分钟或100℃加热10分钟即可使各型毒素遭到破坏。所以,对可疑食品进行彻底加热是破坏肉毒毒素,预防中毒的可靠措施。但是别忘了,肉毒杆菌的全名叫“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细菌一旦呈现芽孢状态,它耐高温的本领就非常强大了,只有在120℃以上加热20~30分钟,才能把芽孢杀死。 了解了这些,就不难找到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

为什么会导致肉毒杆菌中毒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为什么会导致肉毒杆菌中毒 导语:肉毒杆菌中毒是常见的食物中毒之一。那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为什么会导致肉毒杆菌中毒呢? 肉毒杆菌中毒是经口食入而引起的。被肉毒杆菌污染的食品如鱼、肉类、水果、蔬菜、谷类、海产品和罐头食品等,食入后均可引起中毒。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肉毒杆菌的特点。肉毒杆菌是一种只能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长的细菌,存在于土壤、鱼、家畜的肠内及粪便中。它的芽孢耐热力强,在沸水中可存活5~22小时,湿热至120度,须经5分钟才能死亡。肉毒杆菌中毒并不是致病菌直接引起的,而是由肉毒杆菌产生的外毒素-嗜神经毒素所致,顾名思义,它专门侵害人类的神经系统,其毒性之强,比砒霜还大一万倍,注入人体35微克即可致死。但这种毒素的弱点是易被碱和热破坏,加热至80度,30~60分钟或100度,10~15分钟就可被破坏,暴露于日光下亦可迅速失去毒力。 肉毒杆菌中毒是经口食入而引起的。被肉毒杆菌污染的食品如鱼、肉类、水果、蔬菜、谷类、海产品和罐头食品等,食入后均可引起中毒。只要污染了肉毒杆菌的食物不具有强酸性或强碱性,并在储藏过程中与空气隔绝,肉毒杆菌都可以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如果食用前又未经彻底加热,就不能杀灭细菌和破坏毒素,从而引起中毒。此外,某些地区所发生的肉毒杆菌中毒,是由于吃臭豆腐、豆豉或做面酱用的发酵馒头所引起。也有因食用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蜜糖及奶粉引发婴儿中毒的报道。 肉毒杆菌的外毒素一旦经肠道吸收后,它专门侵害神经系统的颅神经核及神经肌肉相连接的地方,即所谓神经肌肉接头处以及植物神经末梢,而胃肠症状并不明显。病初表现为头晕、头痛、全身无力,尤

多粘芽孢杆菌检测方法

多粘芽孢杆菌检测方法 一、检测用培养基配方与培养条件 1.培养基:酵母浸膏培养基 配方:蔗糖:1.0% 酵母浸膏:0.45% KH2PO4:0.05% MgSO4:0.05% NaCl:0.05% 琼脂粉:2%--2.5% PH:7.2--7.4 2. 培养条件:温度:33℃-37℃;时间:24--30小时。 二、检测与计数方法 1. 系列稀释 取250ml锥形瓶一个,加入适量玻璃珠,100ml无菌水,3滴吐温80(分散剂:分散菌团用),塞上棉塞并放入到70℃水浴锅中预热,待锥形瓶中水温达到70℃后,称取适量样品加入锥形瓶中,摇匀,70℃水浴20分钟。水浴结束后迅速冷却到30—40℃左右,上旋转式摇床200 r/min充分振荡40 min,即成母液菌悬液(基础液)。 2. 用10mL无菌移液管分别吸取10mL上述母液菌悬液加入90 mL无菌水中,按1:10进行系列稀释,分别得到1:1×101,1:1×102,1:1×103,1:1×104……1:k稀释的菌悬液(每个稀释度应更换无菌移液管)。 3. 加样及培养 取1个适宜的稀释度,用移液枪吸取菌悬液0.1ml (菌悬液加入量),加至预先制备好的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用无菌玻璃刮刀将菌悬液均匀地涂于琼脂表面。此稀释度重复3次,同时以空白作对照,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4. 菌落识别 根据所检测菌种的技术资料,每个稀释度取不同类型的代表菌落通过涂片、染色、镜检等技术手段确认有效菌。当空白对照培养皿出现菌落数时,检测结果无效,应重做。 5. 菌落计数

以出现20—300个菌落数的稀释度的平板为计数标准,分别统计有效活菌数目和杂菌数目。有效菌平均菌落数(x)在20—300之间时,则以该菌落数计算。 有效活菌数按式(1)计算,同时计算杂菌数: nm = x kv1/(m0v2) ×10-8或 nv = x kv1/(v0v2) ×10-8(1) 式中: nm —质量有效活菌数,亿/g nv —体积有效活菌数,亿/mL x—有效菌落平均数,个 k —稀释倍数 v1—基础液体积, mL v2—菌悬液加入量, mL v0—样品量, mL m0—样品量, g 重点需要注意的部分在菌悬液的制备及震荡过程上,因为固态发酵的的产品大部分为聚集状态不容易分散开来,这点与液态发酵产品不同。所以: ①悬液中要加分散剂分散菌团; ②水浴热处理一方面杀死营养体,另一方面加快分子热运动进一步分散菌团; ③震荡时间也要较液态发酵产品时间长,使用旋转式摇床控制在180—— 200r/min 。(往复式摇床的震荡处理一样,若有菌悬液溅起,可用保鲜膜事先将棉塞包裹一下,以便溅起的部分液滴迅速流回悬液中。) ④水浴后迅速冷却。先水浴,后震荡。

菌种测定方法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植物乳杆菌的计数和杂菌率的测定 A.1 原理 每个活菌在适宜的培养基和良好的生长条件下,经过合适的培养时间可繁殖成一个肉眼可见的菌落,通过对菌落数量的统计,便可计算出相应样品的单位活菌数。 A.2 培养基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符合GB/T 6682规定的三级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按本标准规定的方法配制培养基或购买商品化的产品。 A.2.1 枯草芽孢杆菌培养基 A.2.1.1 成分 营养琼脂 33g;蒸馏水 1000mL。 A.2.1.2 制法 将33g营养琼脂溶解于蒸馏水中,定容至1000mL;121℃灭菌20min。 A.2.2 酿酒酵母菌培养基 A.2.2.1 成分 孟加拉红培养基 36.6g;蒸馏水 1000mL。 A.2.2.2 制法 将36.6g孟加拉红培养基溶解于蒸馏水中,定容至1000mL;121℃灭菌20min。 A.2.3 植物乳杆菌培养基 A.2.3.1 成分 蛋白胨 10g;牛肉膏 10g;酵母提取物 5g;磷酸氢二钾 2g;柠檬酸三铵 2g;乙酸钠 5g;葡萄糖 20g;吐温-80 1mL;七水硫酸镁 0.58g;四水硫酸锰 0.25g;琼脂粉 20g;灭菌碳酸钙 3g;蒸馏水 1000mL。 A.2.3.2 制法 将上述试剂依次溶解于蒸馏水中,七水硫酸镁和四水硫酸锰单独用蒸馏水溶解后混入前述溶液中,最后加入琼脂粉,定容至1000mL;121℃灭菌20min。 A.2.4 麦康凯培养基 A.2.4.1 成分

蛋白胨 17g;脙胨 3g;猪胆盐(或牛、羊胆盐) 5g;氯化钠 5g;琼脂 17g;蒸馏水 1000mL; 0.01%结晶紫水溶液 10mL;0.5%中性红水溶液 5mL。 A.2.4.2 制法 A.将蛋白胨、脙胨、胆盐和氯化钠溶解于400mL蒸馏水中,校正pH7.2。将琼脂加入6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将两液合并,分装于烧瓶内,121℃高压灭菌15min备用。 B.临用时加热溶化琼脂,趁热加入乳糖,冷至50~55℃时,加入结晶紫和中性红水溶液,摇匀后倾注平板。 (注:结晶紫及中性红水溶液配好后须经高压灭菌) A.3 仪器与设备 A.3.1 超净工作台。 A.3.2 天平:感量:0.01g。 A.3.3 震荡器。 A.3.4 高压灭菌器:≥121℃。 A.3.5 生化培养箱:±1℃。 A.3.6 玻璃培养皿。 A.3.7 移液器:精度为1μL。 A.3.8 显微镜:1000倍。 A.3.9 玻璃或塑料涂布棒。 A.4 样品制备 按GB/T 14699.1的规定,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200g,按GB/T20195制备试样,装入样品瓶中做好标记后备用。 A.5 测定步骤 A.5.1 样品稀释 准确称取待测样品10g,放入装有90mL无菌水并放有小玻璃珠的250mL三角瓶中,在旋转式摇床上200r/min充分振荡30min,即成10-1稀释液;再用1mL无菌吸管,吸取10-1稀释液1mL移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充分混匀即成10-2稀释液;再换一支无菌吸管吸取10-2菌液1mL移入装有9mL无菌水试管中,即成10-3稀释液;以此类推,连续稀释,制成10-4、10-5、10-6、10-7、10-8等一系列稀释度菌液,供平板接种用。 A.5.2 涂布 枯草芽孢杆菌用涂布法:每个样品根据菌量不同取两个相邻合适稀释梯度,用1mL无菌吸管分别吸取不同稀释度菌悬液0.1mL,加至直径为9cm的培养基平皿的琼脂培养基表面,用无菌玻璃涂布棒将菌悬液均匀涂于琼脂表面。每个稀释梯度做三个平行,同时用无菌水作为空白对照。 酿酒酵母菌用混匀法:每个样品根据菌量不同取两个相邻合适稀释梯度,用1mL无菌吸管分别吸取不同稀释度菌悬液1mL,加至直径为9cm平皿中,当培养基冷却至45℃左右(实验中用手触摸温热即可),在每个培养皿中各倒入约15mL培养基,然后迅速旋动培养皿,使菌悬液与培养基充分混匀,置水平位置静止后使之凝固。每个梯度做三个平行,同时用无菌水作为空白对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