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同声传译自我训练的5个经典方法

合集下载

同声传译概述

同声传译概述

1.同声传译概述同声传译是一种受时间严格限制难度极高的语际转换活动,它要求译员在听辨源语讲话的同时,借助已有的主题知识迅速完成对源语信息的预测、理解、记忆、转换和目的语的计划、组织、表达、监听与修正,同步说出目的语译文,因此同声传译又叫同步口译。

在各种国际会议上,同传译员以“闪电般的思维”和令人叹服的口译技巧,成功克服上述多重任务(multi-tasking)间的交织、重叠和干扰给大脑造成的能量短缺和注意力分配困难,使听和说并行不悖,成为与源语发言人一样令人瞩目的明星。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我国北京、厦门、广州等地的几所高校在国内率先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了口译课程,进行了同声传译教学的有益尝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外交往日趋频繁,在我国举行的国际会议也越来越多。

大量的国际会议引发了市场对同声传译的旺盛需求。

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满足社会需要,教育部于2000年制定了新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首次将口译课列为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

随后国内各高校外语院系纷纷开设了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口译课程,一些院校甚至还专门设置了翻译专业或翻译系,专门培养口译人才。

但是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在我国高校任教的口译教师绝大多数都属于“半路出家”,他们既非专业译员出身,又非口译专业毕业。

尽管他们目前承担着口译教学工作,但却从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同传训练,也不曾有过任何同传实践,所以对同声传译非常陌生急需“脱盲”,否则将难以胜任同传教学。

除了师资原因之外,还由于课时、设备、学生素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培养规模等条件的限制,各院校基本上只教交替传译,同声传译则教得很少或者不教,有的即使教了,也只用几周时间一带而过。

鉴于以上原因,我国每年从院校毕业的同传译员数量十分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由于同声传译的高难度和高回报,为数众多的英语专业学生、口译从业人员和口译爱好者们都迫切地希望了解和学习同声传译。

但是由于社会上具有资质的同传教学机构严重不足,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注定无法通过系统的院校进修来学习同传。

【同声传译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同声传译怎么使用

【同声传译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同声传译怎么使用

【同声传译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同声传译怎么使用同声传译的才能不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天赋才能。

常言说得好,“工夫不负有心人”。

只要我们细心钻研同传知识和技巧,积极参与同传强化训练,水到自然渠成。

1、意译同声传译即听即译的特点,迫使译员不得不“一心二用”,使译员在翻译过程中难以做到“形”“意”两全。

此外,译员在同步传译时迫于时间压力,也无法对目标语的表达形式斟词酌句一番。

在“形”“意”难以两全的情况下,译员应采用意译的方法,以简洁的语言迅速将来源语所包含的概念和命题传达给听众。

2、顺译顺译是指一种顺着来源语的词序,按部就班地选择目标语的对应词进行传译的方法。

这里所讲的顺译仅限于顺结构、顺词序的传译,不包括词词对应的顺译。

汉语和英语的基本句子结构均为“主—动—宾”结构,限定词(如数词和所有格代词)和形容词一般也都出现在名词前面,这为英汉顺译或汉英顺译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截句截句是指译员在同声传译过程中及时、适时截断来源语的长句,并按照目标语的表达习惯,将所听到的信息分解成短句,或重组成联句,然后传译过去。

4.词语置前例: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联合国主持正义、维护和平、促进全球繁荣的行动。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ill as always support the UNefforts to uphold justice, maintain peace and promote global prosperity.5.词语后置或暂存例:联合国维和部队应该驻扎在那一地区,一直到所有各方签署了和约为止。

我们的这一立场已得到公认。

Our position is widely received that the UN peace-keeping force will stay in that region until a peaceful agreement has been signed by all concerned parties.6.添词例:我很高兴地向各位通报,中美就知识产权问题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从而避免了一场可能出现的贸易战。

经验之谈:五个提升口译速度的技巧

经验之谈:五个提升口译速度的技巧

经验之谈:五个提升口译速度的技巧
1. 提前准备:在口译任务之前,尽量提前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和专业词汇。

这样可以
避免在现场遇到词汇不熟悉或不清楚意思而导致停顿。

2. 多练习听力:改善听力是提升口译速度的关键。

可以通过多听各种不同语速的录音
和广播,锻炼自己的耳朵,提高对不同口音和语速的适应能力。

3. 练习口语表达:口译速度的快慢与个人口语表达的流畅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
你的口语表达不够流利,那么在口译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停顿、慢速的情况。

因此,多
进行口语表达的练习,可以有效提升口译速度。

4. 笔记技巧:口译过程中记笔记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梳理信息。

但是记笔记也需要有一定的技巧,要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冗余信息。

可以采用符号、缩写等方式来记录关键信息。

5. 增加词汇量:丰富的词汇量可以使口译过程更加流畅和准确。

可以通过阅读、听力
训练和记忆等方式来积累词汇。

掌握更多的同义词和近义词也有助于提高口译速度和
准确性。

外教一对一:同声传译怎么练习

外教一对一:同声传译怎么练习

同声传译怎么练习能做到同声传译是很多人都羡慕的,同传水平好不好,取决于三个要素:语言技能,背景知识和翻译技能。

想提高的话,从这三个地方下手。

语言技能不多说了,大家外语学了这么多年,听说读写如何强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

这里强调,除了外语之外,中文母语的锻炼不可忽视。

多看多听,多输入,才会有好的输出。

语料的选择要恰当。

翻译多数是正式场合,因此要找到语域合适的材料。

背景知识,正规课堂里的口译教学,从来都是政治经济题材为主。

市场上对翻译的要求,却从来都是包罗万象,全面覆盖,市场逼着你成为全才。

能源化工金融医学建筑,好的翻译从来都是信手拈来,术语地道,外行人说内行话。

这涉及到两个能力,一个是长期积累形成体系的长期学习能力,另一个是面对现实必须临时抱佛脚的短期学习能力。

如何提升?无他,唯手熟尔。

翻译技能包括:multitasking能力,default转换能力(就是听到一个词,能在多快的时间里找到最精准的对应),短期记忆能力。

下面分开来说,偏重技巧。

multitasking:一边听一边说。

先要听得懂(能不能听得懂取决于很多因素:题材熟不熟悉,语速怎样,本身听力能力怎样,句子结构能否有效拆分等等,其实就是三大能力的融合),然后才能考虑说不说得出。

怎么练呢?shadowing。

任何语音材料打开,落后三到五秒跟读,他快你快,他慢你慢,中英文都练。

Default转换:简言之就是对语言的敏感度。

不是外语好的人就能翻译好,因为听懂了不代表就能表达出来。

怎么练呢?视译。

拿一篇稿子,看中文说英文,看英文说中文。

这样不仅仅可以练词语的翻译,更可以锻炼对长句子的结构分析能力,知道战略上句子太长要怎么拆分。

拿一本人事部翻译资格证书的教材,上面全是各种演讲,还有双语版本,比较适合练视译。

自己翻一遍,对照他的标准答案,看看哪里用词可以更好,记下来。

金融时报之类的,多是书面用语,真正工作中用到的少。

短期记忆:同传中有EVS的概念,ear-voice span,一句话从听到,到翻译出来,间隔多久。

同声传译的认知模式与技巧

同声传译的认知模式与技巧

同声传译的认知模式与技巧同声传译是一种高难度的翻译方式,需要传译者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认知模式和技巧。

本文将从认知模式和技巧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同声传译的认知模式1. 快速反应能力同声传译需要快速反应能力,传译者必须在听到原文后立即进行翻译,并保持与原文同步。

因此,传译者需要提高自己的反应速度和敏捷性。

2. 空间记忆能力同声传译时,传译者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信息源,包括听取原文、翻译内容、掌握上下文等。

因此,空间记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传译者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自己的空间记忆能力。

3. 语言转换能力同声传译需要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这就要求传译者具备优秀的语言转换能力。

在转换过程中,要注意语法、用法等方面的问题,并且尽可能保持原意不变。

4. 意象思维能力同声传译时,往往需要想象出一个场景或图像来帮助理解原文,这就要求传译者具备良好的意象思维能力。

传译者可以通过阅读、观察、思考等方式来增强自己的意象思维能力。

二、同声传译的技巧1. 熟悉原文内容在进行同声传译之前,传译者应该尽可能熟悉原文内容,包括主题、背景、语言风格等方面。

这可以帮助传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并提高翻译质量。

2. 注意语速和语调在进行同声传译时,要注意语速和语调。

语速过快会导致听众难以跟上,而语调不准确则容易产生误解。

因此,传译者应该尽可能调整自己的语速和语调,以便听众更好地理解。

3. 保持冷静和专注同声传译需要长时间保持高度专注和冷静状态。

在翻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或挫折,但是传译者必须保持冷静并专注于工作。

这可以帮助提高翻译质量。

4. 注意掌握上下文同声传译时要注意掌握上下文信息。

如果只听懂了一句话,而没有理解整个上下文,就容易出现误解。

因此,传译者应该尽可能掌握上下文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原文。

5. 增强记忆能力同声传译需要传译者具备良好的记忆能力。

在翻译过程中,传译者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信息源,并将其转换为另一种语言。

因此,传译者可以通过记忆训练来增强自己的记忆能力。

掌握这5点,同声传译就没有那么难了!

掌握这5点,同声传译就没有那么难了!

在翻译行业有这样一份工种可谓是“日进斗金”,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群,他们就是同声传译人员,同声传译简称“同传”,又称“同声翻译”、“同步口译”,是指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讲话的情况下,不间断地将内容口译给听众的一种翻译方式,因为同声传译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所以对译员的素质要求以及专业技能要求非常高,因为英语是国际公认的通用语言,所以对于国内的从业者来说,英汉的翻译最为常见,虽然同声传译的门槛非常高,但也是有迹可循的,今天拥有14年翻译经验的知行翻译为大家介绍几点同声传译的小技巧。

1、学会断句断句是同声传译技巧中最基本的技巧,是所有技巧的基础。

一段话应该断在何处、断句之后又如何把句子的各个部分有机地连接起来,是断句技巧的关键所在。

那么如何断句呢,这就需要译员经过大量练习,熟悉两种语言的异同之处,并逐渐摆脱原句结构和表达方式的影响,然后译员才能灵活地调动如语气、手势、语调、如语气等诸多技巧以求达意。

2、适时等待“适时等待”就是指在不适合断句的时候,译员为了使译出的句子准确连贯,适时放慢速度,等发言人讲出较为完整的意思后接着翻译。

这种“等待”就需要译员具有工作记忆力,一般工作记忆力的时效非常有限,因此译员等待的时间不宜过久,所以在该断时就要“当机立断”。

不做出准确地判断而等待过久常常会使记忆负担过重,最后导致漏译等问题的出现。

3、适时重复同声传译是口头翻译,让讲话者和听众当场沟通是第一目的;口头语言句式更加灵活,有时为了强调、补充、更正或者使翻译更加顺畅等,译员常常使用重复手段会使翻译更容品理解,更有利于沟通。

4、适时扩句和其他形式的英汉翻译一样,同声传译常常使用增词这一手段。

增词,也叫增补,就是根据句子语义、结构和修辞等方面的需要,在翻译过程中酌情增加一些词汇(有时包括句子),以便忠实通顺地表达讲话者的思想情感。

5、省词不省意在保证原文原意不变的情况下,省略一些在译文中显得多余的、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甚至会影响正常理解的词语。

口译训练方法

口译训练方法

口译训练方法口译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技能和语言能力的工作,而为了提高口译水平,进行有效的口译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口译训练方法,帮助口译学习者提升自己的口译能力。

1. 听力训练听力是口译的基本功,因此进行听力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听取各种类型的语音材料,如新闻、演讲、访谈等,来提高自己的听力能力。

可以先尝试听懂大意,然后逐渐提高听力的速度和准确度。

2. 阅读训练口译训练也需要进行阅读训练,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选择各种类型的文章进行阅读,如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等。

通过阅读,可以提高自己对不同领域的知识和专业术语的理解能力,为口译提供更多的背景知识。

3. 记忆训练记忆是口译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

口译学习者可以通过背诵和复述的方式来进行记忆训练。

可以选择一些常用的口译材料,如短文、对话等,进行背诵,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

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 口语训练口译的最终目标是将听到的语言准确地转化为口语。

因此,进行口语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口译学习者可以选择一些口语练习材料,如口语对话、口语练习题等,进行口语训练。

可以模拟真实的口译场景,进行口译实践,提高自己的口译能力。

5. 实践训练口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进行实践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参加各种口译比赛、模拟口译考试等活动,锻炼自己在实际口译场景中的应变能力和口译技巧。

同时,也可以通过参加口译培训班、找实习机会等方式,积累口译经验,提高口译水平。

总结起来,口译训练方法包括听力训练、阅读训练、记忆训练、口语训练和实践训练等。

口译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口译训练。

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实践,相信口译学习者一定可以提高自己的口译能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译员。

同声翻译训练

同声翻译训练

同声传译的自我训练途径(一)来源:沪江博客摘要:本文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了五种同声传译的自我训练方法,即:影子练习、倒数练习、视译、广播电视同传和网上同传。

在对上述训练方法与同声传译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指出:具备良好双语基础和应变能力的口译爱好者通过上述自我训练,是能够掌握同声传译技术的。

关键词:同声传译;影子练习;倒数练习;视译;广播电视同传;网上同The Self-training Methods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Zhang Jiliang(English Department,College of Arts,Shenzhen University,Shenzhen,518060,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designs, step by step, five self-training methods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including shadowing, backwards counting, sight interpreting, radio and TV interpreting and internet interpreting. Based upon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ir differences from and similarities to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the paper argues that linguistically competent and resourceful student interpreters are most likely to become qualified professional interpreters by applying the said methods to their training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Key Words: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shadowing,backwards counting,sight interpreting,radio and TV interpreting,internet interpreting1.引言同声传译是一种受时间严格限制难度极高的语际转换活动,它要求译员在听辨源语讲话的同时,借助已有的主题知识迅速完成对源语信息的预测、理解、记忆、转换和目的语的计划、组织、表达、监听与修正,同步说出目的语译文,(Gile, 1995:169-78;Bot,2000:65-80)因此同声传译又叫同步口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声传译概述

同声传译是一种受时间严格限制难度极高的语际转换活动,它要求译员在听辨源语讲话的同时,借助已有的主题知识迅速完成对源语信息的预测、理解、记忆、转换和目的语的计划、组织、表达、监听与修正,同步说出目的语译文,因此同声传译又叫同步口译。在各种国际会议上,同传译员以“闪电般的思维”和令人叹服的口译技巧,成功克服上述多重任务(multi-tasking)间的交织、重叠和干扰给大脑造成的能量短缺和注意力分配困难,使听和说并行不悖,成为与源语发言人一样令人瞩目的明星。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我国北京、厦门、广州等地的几所高校在国内率先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了口译课程,进行了同声传译教学的有益尝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外交往日趋频繁,在我国举行的国际会议也越来越多。大量的国际会议引发了市场对同声传译的旺盛需求。

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满足社会需要,教育部于2000年制定了新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首次将口译课列为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随后国内各高校外语院系纷纷开设了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口译课程,一些院校甚至还专门设置了翻译专业或翻译系,专门培养口译人才。但是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在我国高校任教的口译教师绝大多数都属于“半路出家”,他们既非专业译员出身,又非口译专业毕业。尽管他们目前承担着口译教学工作,但却从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同传训练,也不曾有过任何同传实践,所以对同声传译非常陌生急需“脱盲”,否则将难以胜任同传教学。

除了师资原因之外,还由于课时、设备、学生素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培养规模等条件的限制,各院校基本上只教交替传译,同声传译则教得很少或者不教,有的即使教了,也只用几周时间一带而过。鉴于以上原因,我国每年从院校毕业的同传译员数量十分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由于同声传译的高难度和高回报,为数众多的英语专业学生、口译从业人员和口译爱好者们都迫切地希望了解和学习同声传译。但是由于社会上具有资质的同传教学机构严重不足,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注定无法通过系统的院校进修来学习同传。

由于同声传译对从业者的双语能力和个人素质要求很高,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它抱有某种神秘感,因而对学习同传敬畏有余信心不足。但是从笔者自学和教授同声传译的经历来看,具有良好双语基础和灵活反应能力的同传爱好者,只要有科学的方法和顽强的毅力,是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掌握同声传译技术的。当然,自学同传必须按一定的步骤进行,学员若没有经过循序渐进成效可见的前期训练便直接尝试同传,是难以取得成功的。

同传的自我训练方式按操作的难易可以分为影子练习、倒数练习、视译、广播电视同传和网上同传等几种。下面笔者将根据自己自学同传时的经验和体会,对上述五种训练方法逐一加以介绍,以期对同传爱好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同声传译的自我训练途径

一、影子练习(Shadowing)

影子练习要求学员在倾听源语讲话的同时,以落后于讲话人2至3秒的时差,如影随行般地用同一种语言将讲话内容完整准确地复述出来。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学员可以将时差逐渐拉大到落后于讲话人半句到一句话,复述的材料也宜从母语发言转为外语讲话,方式则应从对源语讲话所有字词的忠实复述,改为对讲话内容的概括和综述。

影子练习的目的是要使学员适应“一心多用”的同传工作方式,初步具备能同时处理听辩、理解、记忆、复述、监听等多重任务的能力。影子练习虽然不要求学员进行实质性口译,但它作为一种同声传译的入门练习手段,却一直受到中外口译培训机构的青睐。

二、倒数练习(Backwards Counting)

倒数练习的做法如下:

学员听一段讲话录音或合作伙伴的现场发言,同时从一个百位或十位数(如200或90)由大到小匀速地倒数下去。训练过程中若源语讲话还未结束但数已数完,学员应接着从某个数开始继续倒数,直至讲话完毕。

待一段讲话结束后,学员随即复述刚刚听到的讲话内容。复述应力求准确详实,为了便于核实倒数是否有误以及复述是否完整准确,学员可将上述过程录音或请他人见证。

倒数练习也是口译培训机构惯常采用的一种入门阶段的同传训练方法。倒数练习与影子练习相比难度明显加大,它强制性地在译员听辨源语的过程中设置了注意力干扰,以进一步促使学员养成边听边说的工作习惯。倒数练习较为真实地模拟了同传译员在处理源语听辨、理解、记忆和译语发布、监听等多重任务时可能面临的注意力分配危机;此外,倒数后的复述练习也迫使学员因为短时记忆力的不足而抛开源语词语外壳记忆语篇意义,随后“以独立于语言等值的方式自由地表达思想”。所以在复述源语信息的方式上,倒数练习与同声传译也非常相似。由此可见,倒数练习使学员向认识和体验同传又迈进了一步。

三、视译练习(Sight Interpreting)

视译练习有以下三种不同方式:

学员手持讲稿,边默读边连贯地大声说出译文,做到看到哪儿说到哪儿,中间不得有过多的犹豫和停顿。

合作者和学员各执一份讲稿,前者朗读文稿,后者根据前者的朗读速度和节奏,对照着文稿轻声译出讲话人已说出的内容。

待上述练习做得比较熟练后,合作者在朗读过程中故意偏离讲稿适度临场发挥,为学员的听辨和阅读过程设置障碍,学员则随机应变悉数译出。

在视译练习的起始阶段,学员应先认真阅读讲稿,待扫清了理解和语言障碍后再进行看稿口译。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学员应逐渐压缩译前准备的时间,最终做到拿起讲稿便能口译。做视译练习时学员的声音不能盖过合作者的声音,否则便听不清源语讲话,无法跟上讲话人的节奏。与影子练习和倒数练习不同的是:视译练习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同传训练手段,也是一种真实的口译工作方式,因为“在我国各地举行的国际会议上,90%左右的发言者都有发言稿,至少也有发言提纲。”尽管视译练习是一种真实的口译形式,但它与同声传译仍有诸多不同。

同声传译要求译员在同传箱里戴着耳机接听会议发言,并通过话筒将口译文同步传达给听众;而学员在做视译练习时由于设备条件的限制往往无法这样做。

视译训练通过文字和图像刺激使译员获得源语信息,同声传译则通过语音刺激使译员辨识和理解源语讲话的意义和情感,因此视译训练从工作方式上看仍有别于同声传译。

听、看、译同时进行的视译练习,迎合了中国人学外语时先将声音符号转换成文字后再领悟其意义的习惯;同时由于文字和图像对人脑刺激后产生的激荡和停留期要比语音刺激长,所以做视译练习时译员易受源语文稿的词序和句子结构的干扰,难于迅速脱离源语词语外壳的束缚,进行法国释意学派所倡导的“解释性翻译”。

尽管如此,视译练习与同声传译仍有许多相似之处:

视译要求译语产出与源语发布同步进行,因此译员在听完一段讲话后,无法按目的语表达习惯对源语词序先作出较大调整,然后再给出译文,他只能按源语讲话的句子顺序将先听到的和看到的先译;此外由于时间的限制,译员也无法对刚刚发布的译语进行过多的修正和补充,他必须尽量让译语的产出一次成型。这一点与同声传译非常相似。

由于时间限制,视译与同传译员都必须做到眼、耳、口并用,以便在同一时间处理好双耳分听、信息预测、断句、试译以及译语的重组、发布、修正与监听等多重任务;同时译员还需灵活运用推理、概括、解释、挪位、添加、删简、重复等技巧,保证译语的顺利产出。

通过视译练习,学员学会在领受口译任务之后认真分析讲稿,并通过有针对性的阅读积累主题知识,扫除口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理解和术语障碍,并尽可能地事先准备好发言稿的译文(至少也应打好译文腹稿),以取得更好的传译效果。这一过程与同传译员的译前准备工作非常相似。

以上各点正是视译练习对于同传学习的价值所在。

四、广播电视同传(Radio and TV Interpreting)

即学员对正在播报或事先录制的广播电视节目进行同声传译。具体操作如下:

1.广播同传

学员收听BBC、VOA或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等电台的广播节目,边听边进行同声传译。

2.电视同传

学员对正在收看或事先录制的电视节目进行同声传译。目前大陆地区的学员可以利用的英语电视节目有中央电视台第九频道(CCTV-9)以及部分省市电视台的英语节目。在有条件的地区,如广东省,学员还可以通过收看CNN、BBC、ABC、CBS或香港的Pearl、World等电视台的英文节目进行英汉同声传译训练。

广播电视同传,尤其是电视同传,也是一种真实的口译工作方式,在2003年第二次海湾战争期间,曾被中央电视台频频用于对战事的直播。广播电视节目的新闻性和时效性很强,而且含有极为丰富鲜活的语言素材,节目本身涉及的也是一些能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因而易于激发学员的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但是:

广播电视节目虽然异常丰富,并非所有的节目都适用于同传练习。初学者宜从访谈类节目(如CCTV-9的“Dialogue”)开始练起,再逐渐过渡到对整点新闻类节目进行同声传译。因为新闻节目的稿件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其语体正式、结构复杂、信息频密,初学者若试图对其实施同传,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对初学者而言,若其传译努力频频受挫,会使他们对同声传译“望而生畏”,丧失信心。而访谈类节目轻松活泼口语色彩浓厚,加之其语法结构简单语意明确,信息的密集度也远不像整点新闻那么高,所以学员的传译更易于取得成功。

由于大多数同传学员的母语水平要明显高于其英语水平,因此广播电视同传宜从英译汉开始再慢慢过渡到汉译英,以降低训练难度,培养和保护译员的自信心,同时这也符合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众多国际机构使用译员时坚持的一条原则,即:同声传译应该是从外语到母语的单向口译。

为了确保节目收听与译语发布互不干扰,改善学员源语听辨和译语监听的训练效果,受训者应戴上耳机工作,从而使训练的技术手段更接近同声传译。

与视译和电视口译相比,广播口译更具有挑战性。因为做视译和电视口译时,译员听力的不足可以通过阅读文稿或辨认字幕来弥补,同时电视画面还可以提供包括讲话人的表情、手势、语音、语调和现场气氛等在内的丰富的副语言信息,使学员置身于动态的交际环境中,这必然有助于学员对源语信息的理解,使其译语的产出更加简练准确。但是广播口译却缺乏上述有利条件,因为“译员看不到讲话人,只能凭借耳机内传来的声音进行口译,这是对译员听力的考验,也是对他的挑战。”

五、网上同传(Internet Interpreting)

网上同传是笔者在自学同声传译的过程中摸索出的一条全新高效的训练途径。其具体做法如下:在国际互联网上登陆某些特定网站,借助Media Player、Real Player(或Real One Player)等播放器,对其提供的视频节目进行同传。网上同传方便快捷、节目内容生动丰富、操作不受时间限制,因而具有另外四种训练方式难以比拟的优势。下面笔者将重点介绍以下几个英语网站,供同传爱好者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