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膜的工艺
铝塑复合膜生产工艺

铝塑复合膜生产工艺
铝塑复合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包装、印刷等行业的材料,具有防潮、防氧化、防紫外线等多种优良性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可加工性。
其主要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塑料基材制备: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如聚乙烯、聚丙烯等,经过挤出或膜压等工艺制备出塑料基材。
2.铝箔涂覆:将铝箔通过涂布或真空蒸镀等工艺涂覆在塑料基材表面,形成铝塑复合结构。
3.涂层处理:对铝塑复合膜进行必要的涂层处理,如涂覆防潮剂、增韧剂、印刷油墨等。
4.印刷加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印刷加工,如胶印、凸印、柔印等。
5.成品检验:对铝塑复合膜进行质量检验,如厚度、拉伸强度、耐热性等。
6.包装出厂:经过检验合格后进行包装出厂,可按卷或按片等形式出售。
以上是铝塑复合膜的主要生产工艺,其中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密的设备、技术和质量控制,才能保证生产出高品质的铝塑复合膜产品。
- 1 -。
复合膜的热压法

复合膜的热压法
复合膜的热压法是一种将两层或多层薄膜通过热压结合在一起的技术。
以下是热压法的一般步骤:
1. 薄膜准备:选择合适的薄膜材料,并确保它们的表面干净、平整,没有杂质或污染物。
2. 涂覆粘合剂:在需要粘合的薄膜表面之一上涂覆一层粘合剂。
这可以通过滚轮涂布、喷涂或其他适当的方法来完成。
3. 干燥和活化:让涂覆粘合剂的薄膜经过适当的干燥过程,以去除溶剂并激活粘合剂。
4. 热压:将两层或多层薄膜堆叠在一起,并将它们放入热压设备中。
热压设备通常提供加热和压力,以促使薄膜之间的粘合剂固化并形成牢固的结合。
5. 控制参数:在热压过程中,需要控制一些关键参数,如温度、压力、时间和加热速度。
这些参数的设置将根据所使用的薄膜材料和粘合剂类型来确定。
6. 冷却和固化:热压完成后,让复合膜在冷却阶段逐渐固化,以确保结合的牢固性。
热压法可用于制造各种复合膜产品,如包装材料、建筑膜、太阳能电池背板等。
它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方法来结合不同的薄膜材料,以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热压工艺和参数可能会因材料和设备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建议根据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参考相关的技术规格和操作指南,以获得最佳的热压效果。
铝箔复合膜生产工艺

铝箔复合膜生产工艺
铝箔复合膜是一种在铝箔表面涂覆一层复合胶水的膜材,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药品包装、化妆品包装等行业。
其生产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材: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基材和铝箔。
基材可以选择聚乙烯(PE)、聚丙烯(BOPP)、聚酯(PET)等材料。
铝箔则需要具有
良好的抗氧化性和涂覆性能。
2. 涂覆胶水:将铝箔表面进行清洁处理,然后使用涂布机将胶水均匀地涂布在铝箔表面。
常用的胶水有水性胶水、溶剂型胶水和热熔胶水等。
涂布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和速度,以确保胶水的质量。
3. 干燥固化:在涂布完成后,需要将涂覆的胶水进行干燥固化。
这一步通常使用烘箱进行加热,使胶水中的溶剂挥发掉,同时使表面的胶水固化。
干燥固化的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具体的胶水种类和厚度进行调整,以确保胶水完全固化。
4. 分切卷取:将干燥固化的铝箔复合膜进行分切和卷取。
首先将大卷的复合膜通过分切机进行剪切,裁成所需的规格。
然后将分切好的薄膜卷取到卷盘上,使用卷取机将其紧密卷起,并进行包装。
5. 检验质量:最后,对生产出的铝箔复合膜进行质量检验。
检查薄膜的外观质量、厚度、抗拉强度、撕裂强度等技术指标,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以上是铝箔复合膜生产工艺的基本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和工艺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药用复合膜 生产工艺

药用复合膜生产工艺1. 引言药用复合膜是一种具有药物释放功能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它能够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和时间,提高药物的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药用复合膜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选择、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等。
2. 原料选择2.1 聚合物药用复合膜的主要成分是聚合物,常见的聚合物有聚乙烯醇(PVA)、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等。
选择聚合物时需要考虑其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和降解性能。
2.2 药物药用复合膜中添加的药物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常见的有抗生素、抗炎药、生长因子等。
需要注意药物与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以及药物的稳定性。
2.3 辅助材料辅助材料包括增塑剂、溶剂等。
增塑剂可以改善聚合物的柔韧性和拉伸性能,溶剂用于制备聚合物的溶液。
3. 制备方法3.1 溶液浇铸法溶液浇铸法是最常用的制备药用复合膜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将聚合物加入适量的溶剂中,并充分搅拌,直至聚合物完全溶解。
2.将药物加入溶液中,继续搅拌,使药物均匀分布在聚合物溶液中。
3.将混合溶液倒入模具中,控制膜的厚度和形状。
4.将模具放置在恒温恒湿箱中,使其慢慢干燥。
5.取出干燥后的膜,并进行后续处理(如切割、包装)。
3.2 溶液旋转法溶液旋转法适用于制备较薄且均匀的药用复合膜。
具体步骤如下:1.将聚合物加入适量的溶剂中,并充分搅拌,直至聚合物完全溶解。
2.将药物加入溶液中,继续搅拌,使药物均匀分布在聚合物溶液中。
3.将混合溶液倒入旋转涂布机中,启动机器,控制旋转速度和时间。
4.涂布机会将溶液均匀地旋转在基底上,形成一层薄膜。
5.将薄膜取下,并进行后续处理(如切割、包装)。
3.3 热压法热压法适用于制备较厚的药用复合膜。
具体步骤如下:1.将聚合物加入适量的溶剂中,并充分搅拌,直至聚合物完全溶解。
2.将药物加入溶液中,继续搅拌,使药物均匀分布在聚合物溶液中。
3.将混合溶液倒入模具中,控制膜的厚度和形状。
4.将模具放置在热压机中,施加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使聚合物固化。
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复合膜的制备方法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复合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复合膜是一种复合材料,具有多种组成,包括金属、陶瓷、复合陶瓷和复合塑料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成分,进行研制造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复合膜,为工业及科研提供了便利。
复合膜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有物理复合法、化学复合法和物理化学复合法。
物理复合法是指在复合膜的制备过程中,采用特殊的机械压力,以及一定的温度和时间,将组分均匀地压缩、层压和热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膜体的制备方法。
化学复合法是指利用特殊的化学成分和高温烧结来制备复合膜,它可以利用化学反应来形成复合膜,并具有特殊的功能。
物理化学复合法是指将单组分物质进行组合,利用物理或化学方式实现,从而可以形成复合膜,可以赋予它不同的特性,但是比较复杂。
复合膜的制备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需要认真仔细地进行研究,在材料的组成、成分、温度、压力、时间等方面都要做出合理的设计,以获得满足需求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操作过程中要采取精准的操作来保证复合膜的性能,影响复合膜性能的因素很多,比如成分、结构、制备工艺等,需要根据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和工艺,才能更好地获得更好的性能。
复合膜的制备工艺一般是先将原料经过一定的加工,然后再经过合成、压缩、热塑成型等工序,最终制得所需要的复合膜。
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裁断、检测和检测的外型性能,以及要根据不同的材料特性、需求和特殊应用,采取相应的设备和工艺进行操作。
复合膜的制备可以采用各种制备技术,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但是,还需要注意一些因素,比如原料的质量、制备技术的选择、制备操作的把握等,才能确保制备出质量好、性能优良的复合膜。
因此,复合膜的制备方法是一项技术活动,需要把握好原料性能、制备工艺、把握好操作细节,以获得高品质的复合膜。
只有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和物理化学的综合制备工艺,才能制备出符合要求的复合膜,为未来工业和科研提供更多的便利。
铝塑复合膜生产工艺

铝塑复合膜生产工艺
铝塑复合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包装行业的材料,它由铝箔和塑料薄膜复合而成。
铝塑复合膜具有防潮、防氧化、防紫外线、隔热、隔音等优良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的包装中。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铝塑复合膜的生产工艺。
铝箔和塑料薄膜需要分别进行预处理。
铝箔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与塑料薄膜的粘合性。
而塑料薄膜需要进行涂层处理,以提高其防潮、防氧化等性能。
接下来,将经过预处理的铝箔和塑料薄膜送入复合机进行复合。
复合机是一种高精度的设备,可以将铝箔和塑料薄膜粘合在一起,形成铝塑复合膜。
在复合过程中,需要控制复合温度、压力、速度等参数,以确保复合质量。
复合完成后,铝塑复合膜需要进行后处理。
后处理包括切割、印刷、复卷等工序。
切割是将铝塑复合膜按照客户要求的尺寸进行切割。
印刷是将客户要求的图案、文字等印刷在铝塑复合膜上。
复卷是将切割好的铝塑复合膜卷成卷筒状,以便于后续包装使用。
铝塑复合膜需要进行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检查、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性能测试等。
只有通过了质量检测的铝塑复合膜才能投入使用。
铝塑复合膜的生产工艺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处理和控制,以确保复
合质量和产品性能。
随着包装行业的不断发展,铝塑复合膜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铝塑复合膜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医用复合膜生产工艺流程

医用复合膜生产工艺流程英文回答: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medical composite film involves several steps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final product. Here, I will explain the process in detail.1. Material Selection: The first step in producing medical composite film is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materials. This includes choosing the base film, adhesive, and any additional layers or coatings requir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example, a common base film used in medical composite film is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while the adhesive layer can be made of materials like polyurethane or acrylic.2. Coating: Once the materials are selected, the next step is to coat the adhesive layer onto the base film. This can be done through various methods such as extrusioncoating, hot melt coating, or solvent coating. The choice of coating method depends on factors like the desired thickness of the adhesive layer and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 materials being used.3. Lamination: After the adhesive layer is applied, the base film is then laminated with other layers or coatings as required. This can include adding barrier layers for moisture or gas resistance, print layers for labeling or branding, or release layers for easy removal of the film. The lamination process involves heating and pressing the layers together to ensure proper adhesion.4. Slitting and Cutting: Once the lamination is complete, the composite film is slit into smaller rolls or sheets according to the desired dimensions. This can be done using slitting machines that cut the film into narrower widths, or cutting machines that trim the film to specific lengths. The slitting and cutting process is crucial to ensure the final product meets the required specifications.5. Quality Control: Throughout the productio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to ensure the finished medical composite film meets the necessary standards. This includes conducting tests for adhesion strength, barrier properties, print quality, and overall performance. Any defects or inconsistencies are identified and addressed to maintain product integrity.中文回答:医用复合膜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多个步骤,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药用复合膜 生产

药用复合膜生产
药用复合膜是一种用于医药领域的材料,主要用于制备药物缓释系统,包括药物包装、贮存和运输等。
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 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聚合物作为基材,如聚乙烯、聚丙烯等。
此外,所需的药物也需要准备好。
2. 溶解聚合物:将聚合物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通常选择有机溶剂如二甲基亚砜、氯仿等。
3. 药物添加:将所需药物加入溶解的聚合物溶液中,通过搅拌等方法使药物均匀分散在溶液中。
4. 膜制备:将混合物倒入模具中,通过加热、冷却等工艺使溶液凝固,并形成薄膜状的复合材料。
5. 加工处理:根据所需的制品形式,可能需要进行切割、塑性加工等步骤。
6. 包装和贮存:将制备好的药用复合膜进行包装,然后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以保持良好的品质和稳定性。
药用复合膜的生产需要严格的操作控制和质量监控,以确保制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厂家通常需要遵守相关药品生产的法规和标准,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质量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膜生产工艺知识
一、复合牢度不好
1、胶粘剂的选择,复合厂家都希望采用一种胶做所有的复合,实际上,所谓的通用型也是胶厂的一种愿望,YH2000和YH2000S是比较成功的,如YH2000S可以用于除了蒸煮以外的所有复合,包括AL复合。
但与专用胶比起来剥离强度相差还是较大的,通常蒸煮膜、镀铝膜、抗介质膜复合需专用胶。
2、基材,PE和CPP膜用于复合时,其表面张力不应低于38达因,PE和CPP 刚下机时表面张力都在43达因以上,但PE和CPP有一个特性,下机后表面张力下降非常迅速,一般一个月内可以保持38达因,三个月内可以保持35-36达因,所以除了少购少存以外,对于PE和CPP还应该坚持上机前检测达因值。
有时有这样的现象,刚下机时复合强度可以,但第二天发现强度反而下降,什么原因呢,PP和PE在加工或制膜时要加入热稳定剂、抗氧剂、防粘剂、爽滑剂等,这些物质会不断从膜内部向表面转移渗出,如果助剂量大,会引起剥离强度大幅度下降,一般常温下7天可显现出来,在固化室24小时后就可能引起剥离强度的下降。
二、油墨
1、“油墨处牢度不好,剥离时油墨大面积转移”原因:胶对油墨的渗透性不好或油墨中树脂不合格,或胶涂布量不足,应改用高固含低粘度胶或换油墨,有经验的厂家复合满底油墨时,把涂布量提高10%。
2、“油墨处牢度可以,而周围非油墨处剥离强度低”原因:该批号油墨防粘剂过量了。
三、工艺
问题:胶涂布量上不去。
原因:复合辊温度太低,胶活化不足,对油墨浸润不好,这在满底AL复合时相当明显。
解决:特殊结构要采取不同工艺:PET/AL/PE和PET/VMPET/PE。
四、胶液飞丝或胶盘中的胶液泡沫多
1、选择低粘度胶粘剂。
2、胶盘中胶液面尽量接近刮刀位置。
五、如何做镀铝复合膜?
1、选择合适胶水:YH501S(专利产品)。
选择合适的VMCPP、VMPET,我们在研制推广YH501S的时候,国产所有较知名镀膜厂的产品我公司都进行过质量跟踪,发现不同厂家的VMCPP及VMPET复合后差别特别大。
1、工艺:
a、烘箱、复合辊温度分别降低5-10℃;
b、固化室温度不超过45℃;
c、PET/VMPET/PE(CPP)第一遍复合后固化1-2小时后进行第二遍复合;
d、如果空气干燥,请将固化剂量减少10%。
六、如何做铝箔袋?
一、拼幅的选择
拼幅越多,成本越低,但根据设备情况选合适的规格,可大幅降低损耗。
胶粘剂选择:选择初粘力大、固含量高、浸润性好的粘合剂,如YH2000S;高粘的选用YH501。
二、工艺
1、涂胶量约为白膜的 1.5倍。
当印刷为满底或印刷面积较大时,涂胶量应进一步扩大。
2、第一遍复合后固化13小时后再进行第二遍复合,产品固化72小时。
3、铝箔不经过展平辊,面接进入复合辊。
4、张力控制。
5、烘箱、复合辊的温度尽量提高。
七、膜变硬如何处理?
复合厂家常遇到这个情况,在冬季春季,复合好的膜比正常情况的硬。
原因:胶厂提供的固化剂都是有余量的,以应付各种情况。
在冬春季天气干燥,固化剂的消耗降低了,复合厂将固化剂量减少7-10%可以解决膜硬的问题。
八、如何做蒸煮袋?
复合蒸煮袋膜是对复合操作人员及设备的全面考验,通过做蒸煮袋膜可以全面提高车间管理水平及操作水平。
材料:PET、AL、NY、CPP、胶。
涂布量:5-5.5g/m2(135℃)4.5-5.5g/m2(121℃)
烘箱温度(60℃、70℃、80℃)、通风良好、环境清洁(一个点就是一个破坏源)。
复合辊温度(80-90℃),复合辊压力尽可能大。
九、标准工艺参数
●复合关键参数
烘箱温度:50-60℃;60-70℃;70-80℃。
复合辊温度:70-90℃。
复合压力:在不损坏薄膜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提高复合辊压力。
关于几种具体情况:
(1)透明薄膜复合时,烘箱和复合辊的温度及烘箱内的通风情况(风量、风速)对透明度影响较大,印刷膜为PET时温度采用下限;印刷膜为BOPP时温度采用下限。
(2)复合铝箔时,如印刷膜为PET,复合辊温度必须高于80℃,通常在80-90℃间调节,印刷膜为BOPP时复合辊温度不要超过80℃。
●固化
(1)固化温度:45-55℃。
(2)固化时间:24-72小时。
双组份胶在复合下机后并不立即具有理想的粘结强度,需要将制品送入固化室在
45-55℃下熟化24-72小时,(普通透明袋24小时,铝箔袋48小时,蒸煮袋72小时),另外固化室的通风也很重要,足够的通风可以减少同化时间,而且可以进一步降低溶剂的残留。
十、胶液的配制
标准配制方法:先将主剂倒入配胶桶,倒入1/3溶剂稀释,搅拌均匀后,加入固化剂,边加边搅拌。
均匀后再加入剩余溶剂。
目前一般的做法是,加完主剂后倒入全部溶剂,再加入全部固化剂搅拌,这样做很简单,但配好的胶液的性能对所用溶剂的依赖性很大,目前国产乙酯多为甲醛法生产,其中的醇含量相当高,有时厂家会发现什么工艺都没变,复合膜的剥离强度突然变得很差,我在很多厂家遇到过这种情况,把配胶方法变一下,强度就好了。
十一、剩余胶液的使用
将剩余胶液稀释2倍后,密封,次日作业时,作为稀释剂将其参入新配的胶液中,做要求高的产品时,不要超过总量的20%。
如果溶剂水分合格,配好的胶粘剂存放12天无大变化,但由于复合好的膜不能马上判断是否合格,剩余胶液直接使用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十二、影响透明度的原因
●胶粘剂选择不当;
(1)胶粘剂本身颜色深;
(2)胶粘剂的流动性不足,展平性差,不能在基膜上充分铺展。
一般讲,主剂固含量越高,流动性越好,有利于在膜上铺展,所以目前市场上75%胶比50%胶透明效果好,50%优于40%,对于透明度要求很高的复合膜,50%和40%胶都很难达到要求。
●工艺上的问题
(1)烘道入口温度太高或无温度梯度,入口温度太高,干燥太快,使胶液层表面的溶剂迅速蒸发,表面结皮,然后当热量深入到胶液层内部后,皮膜下面的溶剂气化,冲破胶膜形成火山喷口那样的环状物,一圈一圈,也使胶层不透明。
(2)复合橡胶辊或刮刀有缺陷,某一点压不着,形成空档,不透明。
(3)环境空气中尘埃太多,上胶后烘道里吹进去的热风中有灰尘。
粘在胶层表面上,复合时夹在二片基膜中间,有许多小点,造成不透明,解决办法:进风口可用高目数的过滤网消除热风中的尘埃。
(4)上胶量不足,一有空白处,夹有小空气泡,造成花斑或不透明,请检查上胶量,使其足够且均匀。
(5)无展胶辊或展胶辊不清洁。
●基材原因:
表面张力不高胶液对它的浸润性不够,干燥后造成胶膜不均匀,一点一点,俗称“麻脸膜”。
十三、复合膜有小气泡
●原材方面:
(1)基膜表面张力太低,浸润性差;
(2)稀释剂中水分含量太高,水与固化剂中NCO反应生成CO2形成气泡。
●工艺方面:
(1)复合胶辊压力不足成钢辊表面温度太低,胶粘剂活化不足,流动性不足,网点一样的胶粘流不平,有微小的空隙造成极小的气泡。
(2)复合辊与膜之间的角度不合适,包角过大,尽量按切线方向进入复合辊。
(3)空气湿度太大,车间环境脏,有灰尘粘附在膜的表面,该尘埃将两层膜顶起,周围形成一圈空档,粗看是一点点气泡,仔细看中间有一黑点。
十四、复合膜发皱的问题
复合好的产品出现横向皱纹,特别是卷筒的二端多。
这种皱纹以一种基材平整,另一种基材突起形成“隧道”式的占大多数。
●材料上:
(1)胶粘剂的初粘力不足;
(2)基材表面张力不足。
●工艺上:
(1)二种基膜放卷张力不适应,一种太大,一种太小;
举例:BOPP/AL复合,如BOPP张力太大,烘道中受热,被拉长,AL张力不可能大,加之延伸率小,复合后,BOPP冷却收缩导致铝箔突起,横向出现一条一条的“隧道”。
(2)涂胶量不足,不均匀,引起粘结力不好,引起局部地方出现皱纹;
(3)收卷张力太小,卷得不紧,复合后有松驰现象,给要收缩的基材提供收缩的可能。
如果收卷张力大,卷紧压实,下机后立即送到固化室固化,即使工艺有些不适应,也不会出现皱纹。
(4)烘箱温度过低且不通风,残留溶剂太多胶粘剂干燥不足,初粘力不足,给两种基膜相互位移提供可能。
(选自《中国包装报》15/07/2002,29/07/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