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作文讲评课 【七年级作文】

一堂作文讲评课 【七年级作文】
一堂作文讲评课 【七年级作文】

一堂作文讲评课【七年级作文】

作文课的铃声终于响了,我心烦地蹲在座位上,心想;今天不知写什么题目呢?

老师来了,同学们瞪大了好奇的眼睛。他手里捧着自己心爱的“笔记本!”,上面架着着几本作文本。教室里一下子静得出奇。老师顿了顿神说;“看完了同学们上次的作文,我深有感触;一句话,不真实!”好些心怀鬼胎的同学都低下了头。

老师长长低徐了一口气,又说:“何谓真实?初次拟稿,首先有了个大概的框架,然后就要进入“情境!”。“情境”又是什么呢?就是“情景!进入情景,抓住细节,习作就有骨有肉了……”老师的方式变了啊!今天来“倒剧!”了。以往先是泛读优秀的佳作,再总结写作特点!可听着老师娓娓动听的写作奥妙,都来不及多想。笔下速速“复制”起来。

开始浏览我们的佳作了。同学们迅速地放下手中的笔,伸长了脖子,竖起了耳朵。老师习惯地看开了他的笔记本。确切地说,凡是输入老师电脑上的习作,“初审”几乎就过关了!所以大家都用期盼的眼光投向了讲台。老师看着我们如此的精力集中,便抑扬顿挫地说,看看人家是怎么个真实?怎么个注入情景?开始范读了,同学们很快也听出来了,是符露露的“偷黄瓜”。我还真佩服符露露!这个符露露,写得些通俗的,真实的乡村故事仿佛成了她的专利。这么,上次的一篇《面对祖国

的五星红旗》刚从人教网上发表了吗?难道还要“二连冠!”

教室里静得连掉根针的声音都听的见。我们静静地听着老师的泛读:“我来到王大爷家的黄瓜地旁,看着满地像胳膊膀子一般粗黄瓜,我真是馋涎欲滴!我刚想伸手去摘,马上触电似的收了回来。心里有意识地想:不能当三只手!就在这时,倔性子妈妈的唠叨又萦绕在我的耳旁:看你娃瘦得像只孙猴子!今后蔬菜水果之类的,少吃!多吃些米面主食,长得胖胖的多福气呀!死心眼的妈妈咋就不跟时代走呢!现在不是流行的是苗条吗?说实话,我还真嫉妒自己肥胖呢!照她做,我这辈子恐怕找个对像都难了!不知那儿来的勇气,我一步跨进了黄瓜园地……”教室里顿时哄堂大笑起来,几个女生竟掉下了眼泪!

老师这时平静地说,什么教进入“情景?”什么叫“真实?”什么叫“细节?”同学们从这篇习作中体会一下吧!好了,今天的作文题目就是“一堂作文讲评课。”

教室里又像平静的湖水中投进了一粒石子,激起了无限的旖旎,那是同学们真正地注入了“情景”吧!

(完整)三年级作文指导课教案

三年级作文指导课教案 指导内容:善变的眼睛——人物外貌的描写 目的:通过指导,进一点体会如何把作文写详尽。这一课的重点是体会动态与静态描写,通过学习,使文章更详尽,写得更多。至于句子的生动详尽,不作为重点,但可以在学生说的时候,及时指导,应用前面学到的修改句子的技能进行修改。可以渗透详略取舍,重点与非重点。 所以,第一目的的是“多”,但其它可以渗透。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指导,完成习作。 步骤: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这个图,是什么?(是一团面)好看不好看? 再看这个图,是什么?(j是一碗香喷喷的拉面。) 2、你觉得那一个好?为什么?(细、长、香) 下面我们就来学一学怎样做“作文拉面” 3、大家看这一句话:我有一双眼。 这是一句废话。你们说说为什么?那你怎样改一改啊?(除了写眼睛,还要写眼皮,眉毛------引导学生观察的细,写的柔美——能用比喻句,拟人句最佳。同时要求学生把话说统统,注意评价的确凿与及时,激励其他学生,不要焦灼,磨刀不误码砍柴功!) 你觉得你的眼睛怎么样?还满意不?(指导学生,描写只有全面,才能写得多,写得详尽,美。) 二、情境深入——引导学生完成动态描写。 1、大家没写的了吗?我还能再写个一二面字呢,信不?要不咱们试试? (好多同学不信,但又想知道怎样写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那我提一个头,你试试啊。 “当我的眼睛看到老师对我点头表示赞成时,我的眼睛就不由得……” 【注意:说的时候,要同时引导学生说说,你当时心里想什么?心情怎样?有什么动作?这样写的更详尽。】 “当老师错怪了我时,它就……” “当它看到难题时,就……” 你还能想出那些,试一试,看谁的句子柔美,就可以得一个小奖杯(不是小 红花,但作用相同) 3、你在想一想,在家里,它又有那些表现呢?心里想啥,做完了,感到怎样? 比如:当奶奶的眼睛看不见针眼时,它就…… 4、在外面时,它又有什么表现呢?想了什么,做了什么? 比如:进了小卖部,它一下子就盯在了…… 当他看到花池里的花被踩了的时候…… 当它看到要饭的人…… …… 你看,如果把这些写上的话,你能写多少字?会写了吗?有信心了吗?5、你觉得那种情况能反应你自己的特点呢?比如说,勤奋,良善,细心等 等。这些方面,你不访多说点,说的细一些。 三:乘胜追击,一试身手 现在大家一定手痒啦,一定有很多的话来表达,那么我们就试试吧。

作文指导课评课稿

作文指导课评课稿 林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能结合教学内容,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生主体性得到很 好的发挥,体现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新课改下一堂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常态下 真实的佳课。下面,我就林老师引领的作文指导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发掘“材”源,独具匠心 写作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作文者,及生活之反映,为生 活而作,因生活需要而作,内容为生活,形式为生活,终极目的为生活。离开了生活便没有 了作文。“新课标”在习作目标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 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多姿多彩的生活为素材, 衍生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习作。可是,城市的学生生活并不丰富,他们每天奔走于学校及各种 特长班,日程单调,生活空间狭小,缺乏丰富的生活源泉。学生怕写作文,总感到写不好, 主要症结在于没素材可选,于是只好拼凑或抄袭。针对这些情况,陈老师根据低中年级学生 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作文题材。把写作范围缩小到 我的好朋友中。整堂课中,学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 去体验。让学生“心动”、“口动”、“笔动”,解决了“作文难”的问题。无论是口语交际,还 是写话,学生皆情趣盎然,真是“童心之下万物皆活”。 二、优化指导,激活思路 学生的习作内容具体、生动,有文采,有个性化,这取决于教师点拔的技巧与艺术。这 次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我想首先得益于林老师提供了句式, 1 规范了语言。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以片断训练为重点。段,是介于“句”和“篇”之间 的表现形式。我们要在四年级继续进行词句训练,突出段的训练这一重点,扎扎实实地进行 段的训练。段,在结构方式上有一定的组合规律,包括并列、总分、因果等。句,这一教学 环节无不渗透着教师指导学生片断组合以及谋篇布局的良苦用心。 这次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还得益于教师成功地引进口语交际。林老师这堂课 先口语交际,再习作,融口语交际、习作为一体,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开拓思路。说和写 相互配合、渗透。口语交际有效地提升了习作质量。我们知道,说话是从内部语言到书面语 言的桥梁。加强学生对口头语言的训练,是保证由句列段的过渡乃至完成小学作文教学任务 的需要。口头语言倾泻于笔端,便是生动的文章。林老师的这节课无不体现着“从说到写” 的这一科学规律。 三、多元评价,画龙点睛 在这堂自由写话课上,教师始终注意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评价,而且评价方式多元,学生 与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以及师生互评。在评点中,再次让学生揣摩写法,感悟本次习作的要 领,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在课中,我们看到的多是教师的真诚倾听,听到 的多是教师的热情鼓励。教师的尊重促使学生拓展思路,开拓想象,真正还学生“真本性”。 林老师在每次学生交流之前,总不忘交代学生认真听,想想“你觉得哪个词语用得更精彩?” 我们可以看到,课中,学生始终在专心地聆听同学的说话,始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学的发 言。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碰撞的过程中,获得共同提高。总之, 林老师的课处处以人为本,充满生命活力,令苦思有效作文教学而未得的我豁然开朗,是一 堂难得的好课。 2 作文课评课稿 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姜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 明确,能抓住老师和学生对话的内容,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有选择性的写,让学生读中感悟、

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一

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半命题作文的拟题方法及技巧。 2对比分析,了解一篇习作的评分标准,掌握作文在构思、立意、语言表达书写 方面的要求,对照分析,提升自我。 3.作文片段及作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的作文评鉴能力。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挖掘作文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生 活 ,关注社会 ,表达情感。 教学重点:写文章做到注意以情动人,注意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作文中叙事描写的具体生动,开篇如何入题。 教学准备:打印学生范文以备交流指导,学生准备积累好词佳句的本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每个同学都渴望写一篇好的习作,好习作有什么标准?怎样才 能写一篇好的习作?今天我们结合上次作文评改情况做一次讲评,希望大家有 所收获。 二、作文回顾:(投影) 回顾本次作文题目及要求。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请同学回顾对文题的理解。 审题的技巧及拟题的技巧。 作文审题方法 作文的审题步骤 审题是作文的序幕,是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重要的一环。 有经验的学生,应将审题过程分作四步走完。 快速扫读文题,以明体裁,找重点,求范围。扫读的内容为:①看文题的类型——看是命题、半命题,还是要求自由拟题;看是材料作文、条件作文,还是想象作文,或者是话题作文。②看文题的内容——是记事,还是写人;是议论,还是说明;是写学校,还是写家庭;是写文,还是写信 ,, ③看文题的表达——是平实的,还是生动的;是直露的,还是含蓄的;是简 单的,还是复杂的。 ④看文题的多少——是一个题,还是两个题;是独立的两个题,还是一材两 题。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 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重点: 1.理解完整命题的含义,明确重点,确立中心。 2.分析半命题的表达形式,理解要求,仔细斟酌之后再进行“完形填空”。 3.侧重对提示语进行解读,明确写作的要求 说说你对《哦,原来——》这个半命题作文题的思考 作文评分细则 一类卷中心明确 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卷面整洁 45-50内容具体用语准确 条理清晰书写工整分感情真实简洁得体

三年级上册作文《迷人的秋天》作文讲评课教案

三年级上册作文《迷人的秋天》作文讲评课教案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的形式是看图写一幅秋天的图画。课前让学生准备一幅有关秋天的图片或照片,可以是秋天的景物,也可以是秋季里活动的场面。 本次习作的要求是: 1、写之前先向同学介绍自己所选图画的内容; 2、写的时候要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3、写好后和同学交流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4、展示和欣赏 学情分析 这次的习作是三年级的第三次习作练习,也是学生初步接触写景的习作。三年级第一学期还处在低年级向中年级过度阶段,而农村学生受到教学环境、生活环境及社会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的知识底子薄,见识少,获取信息的渠道狭窄,还没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再加上对习作的畏惧心理导致他们在习作时经常错字连篇,语句不通,标点符号乱打,内容空洞,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写清楚,也无法主动将自己的习作与他人分享快乐,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优秀习作、修改病文,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习惯,让学生初步掌握写景的基本方法,提高习作水平。 2、通过评改,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 3、鼓励并引导学生欣赏他人的习作,从中再次改进自己的文章。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习作中自改互评修改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围绕习作要求进行点评。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前一周,我们上了进行了关于秋天的习作,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对我们上次的习作进行讲评。(课件出示习作要求) 学生齐读习作要求。 【通过复习习作要求让学生明白习作写些什么】 二、榜上有名(课件出示习作中写得较好的学生及其作品名) 1、随着课件展示学生齐读作品名称。 2、在这几篇文章中老师最欣赏的是下面几个同学的习作。(点击课件)因为这几个同学所起的题目跟别的同学不太一样。 【抓住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及时发现学生习作的进步,及时鼓励,让学生感受到习作进步的喜悦,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习作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爱上习作。】 三、佳作欣赏 1、在这一次的习作中老师最欣赏的是黄俊达小作家写的《秋天的景色》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他的习作,想一想这篇习作怎么地方写得好?它符合了这次写作的哪些要求? 2、生说听后感受。 3、通过大家的交流,我们知道这两篇佳作之所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

习作指导课评课

篇一:作文指导课评课稿 作文指导课评课稿 林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能结合教学内容,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生主体性得到很好的发挥,体现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新课改下一堂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常态下真实的佳课。下面,我就林老师引领的作文指导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发掘“材”源,独具匠心 写作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作文者,及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需要而作,内容为生活,形式为生活,终极目的为生活。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新课标”在习作目标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多姿多彩的生活为素材,衍生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习作。可是,城市的学生生活并不丰富,他们每天奔走于学校及各种特长班,日程单调,生活空间狭小,缺乏丰富的生活源泉。学生怕写作文,总感到写不好,主要症结在于没素材可选,于是只好拼凑或抄袭。针对这些情况,陈老师根据低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作文题材。把写作范围缩小到我的好朋友中。整堂课中,学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让学生“心动”、“口动”、“笔动”,解决了“作文难”的问题。无论是口语交际,还是写话,学生皆情趣盎然,真是“童心之下万物皆活”。 二、优化指导,激活思路 学生的习作内容具体、生动,有文采,有个性化,这取决于教师点拔的技巧与艺术。这次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我想首先得益于林老师提供了句式, 1规范了语言。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以片断训练为重点。段,是介于“句”和“篇”之间的表现形式。我们要在四年级继续进行词句训练,突出段的训练这一重点,扎扎实实地进行段的训练。段,在结构方式上有一定的组合规律,包括并列、总分、因果等。句,这一教学环节无不渗透着教师指导学生片断组合以及谋篇布局的良苦用心。 这次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还得益于教师成功地引进口语交际。林老师这堂课先口语交际,再习作,融口语交际、习作为一体,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开拓思路。说和写相互配合、渗透。口语交际有效地提升了习作质量。我们知道,说话是从内部语言到书面语言的桥梁。加强学生对口头语言的训练,是保证由句列段的过渡乃至完成小学作文教学任务的需要。口头语言倾泻于笔端,便是生动的文章。林老师的这节课无不体现着“从说到写”的这一科学规律。 三、多元评价,画龙点睛 在这堂自由写话课上,教师始终注意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评价,而且评价方式多元,学生与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以及师生互评。在评点中,再次让学生揣摩写法,感悟本次习作的要领,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在课中,我们看到的多是教师的真诚倾听,听到的多是教师的热情鼓励。教师的尊重促使学生拓展思路,开拓想象,真正还学生“真本性”。林老师在每次学生交流之前,总不忘交代学生认真听,想想“你觉得哪个词语用得更精彩?”我们可以看到,课中,学生始终在专心地聆听同学的说话,始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学的发言。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碰撞的过程中,获得共同提高。总之,林老师的课处处以人为本,充满生命活力,令苦思有效作文教学而未得的我豁然开朗,是一堂难得的好课。 2作文课评课稿 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姜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老师和学生对话的内容,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有选择性的写,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

《怎样使文章更深刻有文采》作文作品讲评公开课教案

《怎样使文章更深刻有文采》作文讲评公开课教案 讲评目的: 1,通过回忆、讲评、总结,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训练学生考场作文应试技巧,增强创新能力,争取发展分。讲评重点 怎样使文章更深刻,有文采。 讲评方法 自评、互评,师生合作归纳总结。 讲评步骤 一,交代讲评内容。话题作文《读书的快乐》 二,出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 ①符合题意 ②符合文体要求 ③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④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⑤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 ①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

具有启发作用 ②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④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三,学生互评作文。(出示学生作文) 1号作文: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读书这一种我向来不善交际,不喜欢见面的寒暄,不懂得讨人喜欢。大多数时间我都一个人呆在房间,顺手拿本书翻翻,来排遣孤独和寂寞。久而久之,读书便成了我的最爱。 作家们善于用敏锐的指尖沉淀下人世间的爱恨情仇,于是我便很希望自己能用一颗沧桑的心去感悟纸间的悲欢离合,享受读书带来的那份快乐。 读书是穿越时空的邂逅。书海泛舟,我们来到“乱石穿空”的赤壁战场,仰望“雄姿英发”的周瑜;我们醉倒在“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深秋郊外,感受“执手相看泪眼”的离别;我们登上“浔阳江边”的小舟,聆听“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倾诉。我们情不自禁地赞叹,当我们结识“博闻强志,正直高洁”的屈原,我们无比地仰慕,当我们看到那位“形容枯槁,面容憔悴”的长者走向汨罗江边,我们无比地痛心。 当我们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中,用文字叩响心灵的时候,一切

(完整版)作文讲评课的主要方法

作文讲评课的主要方法 一、作文讲评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方法有这样几种. 1、对优秀作文的品味。做法是:选择一两篇学生的佳作,让学生讨论品味,并由作者介绍经验。选出来的作文,最好由教师当众有感情地朗读。这种有感情地朗读,既可以使学生感到作文确实写得好,值得学习,又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同学写的优秀作文的赞美,受到鼓励。读过之后的讨论品味,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谈出自己的感受。如果小作者自己来介绍,要注意突出重点,具体地谈出一两点体会。 2 、对作文得失的分析。做法是,选择一两篇中等偏上的作文,师生共同讨论分析。所选择的这一两篇作文,在思想内容和表达上都有不少长处,又都有一些不妥当的地方,这个不妥当,主要是思想内容和布局谋篇方面的。即:立意方面,内容选择安排方面,思路、条理方面等,而不是个别词句上的枝节问题,因为个别词句上的枝节问题的讨论,普遍的指导意义不大,可以布置学生自己去修改。通过讨论分析,使全班同学都知道这篇作文的得失在哪些地方,并从中受到启发,知道文章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供讨论分析的作文,可以打印展示出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3 、是文字表达的推敲。做法是,从学生的习作中选择一批有“疑义”的词句,引导学生平生共同来分析推敲。有“疑义”的词句,不同于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应该让学生自己去修改。共同推敲的应该是有“疑义”的。有“疑义”的词句推敲要与想要表达的思

想内容联系起来,要放到语言环境中去推敲。这些有“疑义”的词句要靠平时搜集。平时批改作文时,有意识地注意,发现了随手记下,积累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安排一堂讲评课。 二、作文讲评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是要抓住重点。作文讲评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只抓一些枝节问题,而要抓住重点。讲评重点突出,学生印象才能深刻。作文讲评的重点,要根据这次作文的训练重点来确定,同时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全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从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来说,带普遍性的问题,主要是思想感情是否健康,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恰当,层次是否清楚,词句是否确切。这些问题都属作文的基本功训练。如果教师只是从理论上讲些原则,列一些条条,虽然道理讲对了,但学生只是获得一些知识,还不会运用。教师要在每次讲评中都抓住一个具体的训练重点,用来体现普遍性的问题。例如针对教材的每组课文都安排一个重点训练项目,教师可以把这个训练重点,联系学生作文的具体实际来评论。要把学生作文中主要的共同性的问题和训练的重点呼应起来,挂起钩来。无论是采用品味优秀作文的方法,还是采用分析作文得失的方法,教师都要把握住讲评的重点,把学生引导到讲评的重点上来。 2、是要重在鼓励。作文讲评,主要采取表扬鼓励的方法。教师要善于发现全班共同的进步,共同的成功之处,在讲评时热情加以鼓励。对于是存在的带共性的问题,最好也通过表扬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学生,使一时没写好的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一般不要采用把写得

作文指导课评课

作文指导课评课 循序渐进有效课堂 ——评作文课《让你的心在作文中跳动》 今天有幸聆听了周老师的一节“心理活动描写”的作文指导课,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与大家交流。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大家往往用“课堂的是否有效”标准来衡量一堂课是否是好课。周老师的课,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关注学生,为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提供服务;学生参与热情较高,基本掌握了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每一位同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正是“有效课堂”的最好体现。 1、巧架桥梁,“有效”在悬念中起步 作文是学生头疼的事情,“咬着笔杆愁眉苦脸”,“看着题目半天也写不出一个字”……这样的情形在作文课堂并不少见。但令人惊奇的是,周老师的作文课堂中不但没有这样的情形,相反我们看见学生的是他们愿意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我想,这一切“反常”的表现,应该是源于周老师巧妙地导入,为学生的学习架起了一座心灵桥梁。上课前,周老师特意创造情景“老师迟到了”,让学生结合自己当时的感受说起,很巧妙地引导学生体会到人的心理活动描写的重要性,自然导入本节课内容,教学无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步。 2、巧设过程,“有效”在灵动演绎中铺展 周老师用学生熟悉的课文中的例子,给予多角度的范文,打开学生写作思路,让学生体会到心理描写的作用和方法。这个环节看似简单,但其实并不简单。我们不妨连起来看看问题的答案:写心理可以用内心独白的方法,写感受可以用想象的方法,写心情可以用语言、动作、神情、环境烘托的方法。看,周老师让学生思考回答的目的其实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心理活动用什么样的方法更恰当,这样,学生在具体操作时就有本可依。 纵观整个环节,我们可以这样说:方法是在学生的自主思考中、在教师润物细无声的指点中不知不觉掌握的,既轻松又有效。 3、巧作点评,“有效”在肯定鼓励中升华 教师好的评价不仅可以激励学生,还能引领学生、提升学生。作文,需要的是语言,所以周老师的评价,尤其注重对学生语言的提升。比如本堂课,周老师十分注重学生和自己语言中表现心理活动的一些关键词,“小心翼翼”、“愧疚心理”等,课堂上,学生的心是活跃的,情是真挚的,但由于平时的积累不够,或一时不能联想,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学生,想说却无法说,说不明,此时,教师提供一些词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习作时运用语言,使描写更具体。还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为今后同类题材的写作奠定基础。 语文教学专家谭惟翰曾说过,“纳”是“吐”的前提,是基础,会“纳”才谈得上“吐”。”周老师的设计与引导,不正是在帮助学生“纳”吗?有了足够的“纳”,还怕学生“吐”不出吗? 智慧的教师能创造智慧的课堂,智慧的课堂能培养智慧的学生。在周老师的作文课中,处处显示着教师的智慧:关注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关注了学生的起点和发展。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能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能看到生命成长的画面,是真正的有效课堂。当然,如果再加点时间,通过师生评点,生生点评,紧扣前面学到的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在习作中得到落实,那么被评点的学生会更有信心,其他学生也能明白怎样的描写是好的,从哪些方面改进等,这样也许会更生本、更有效。 ......

初一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

初一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 作文讲评课教案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观察景物和描写景物的能力2、让学生掌握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教学内容:写景状物的散文教学要求:1、明确立足点,明确景物的方位和写景的顺序2、明确中心,突出景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感受,有景有情教学步骤:1、学生自读本单元课文2、学生自由发言评论教学设计:1、按时间顺序例如春夏秋冬季节顺序等2、定点观察:仰视、俯视、远眺、近看、环顾等3、移步换景:足迹的移动,空间的转换4、写景状物要抓住景物的特点5、景物的特征有静态与动态,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有的静中有动,有的动中有静6、写景状物要有明确的立意要有独特的感受,景中有情7、景物描写的语言应力求形象生动,多用一些修辞例如;比喻、拟人、移觉等教师导语:我们已经学完了第四单元的课文了解了写景状物的方法写景状物要抓住景物的特点一位名人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可见,把握了景物的独特之处,才能真正把握它们的形象景物的特征有静态与动态,观察时要着力发现它们的外在形态和内在蕴含的精神;有的静中有动,有的动中有静写景状物的文章和其他文章一样,都要有明确的立意纯客观地描写景物,即使有几分像,也是无生命无生气的景物要能写活,必须有作者自己独特的感受情是写景的灵魂,一切景语皆情语,要善于使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思

互相交融,做到山水有情,草木知意例文一春天的小塘春天的小塘,美在一个“静”字它静得使人觉得那仿佛不是一滩水,而是一片绿茵蓝天、白云、绿树的影子映在水面上,春姑娘的手也在轻轻地抚摸着它,浅水处的水草也绿得发亮小塘的水是那么的清澈,连水底的小生物都一一映在眼里春天的小塘,美在一个“动”字它就像一条变幻无定的绿绸,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当微风吹动水时,水面上便泛起了道道水纹,缓缓地推进小塘边的绿树也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使人听起来心旷神怡春天的小塘,还美在一个“早”字南国春早,真正的春天在崭新的日历刚刚掀开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来临了当北国还略寒的时候,这里已经是满塘春色了瞧,岸边的小草也换上了绿衣,水中的水草也长出了新芽,而一群鸭子则有的在岸上晒太阳,有的在水中嬉戏,生动极了几只燕子时而掠过水面,在水面上泛起了小水圈??当春雨来临时,小塘又是另一番景象,细细的春雨在天空中下着,密密麻麻的小雨点儿落在水面上,一朵朵小水花便在水中绽放开来“刷刷刷”,那声音听起来很有亲切感偶尔的一两下电闪雷鸣也会给宁静的小塘增添了神秘色彩小塘,确实美极了夏天的小塘,美在亭亭独立的芙蕖;秋天的小塘,美在清幽的碧波;冬天的小塘,美在成熟的收获而春天的小塘,美在温馨之中当你学习劳累之时,可到小塘边去走走,感受春天的到来,而烦闷和疲劳便都消逝得无影无踪小塘春色,确实美

作文讲评课_评课稿

作文讲评课评课稿 课中,重点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在学生自己修改的基础上,进行班内讨论。教师亲自示范,选一篇习作,放在投影仪上,让学生自由发言,边修改边让学生简要地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把主要问题梳理出来。同时指导学生正确运用修改符号。重点通过修改问题作文的细节描写,过渡段以及结尾,从而使作文内容更加具体生动、真实感人。 自我评价: (一)教学技能不够丰富,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 作为一个新教师,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学技能和教学基本功的问题了。这在我的教学工作中也有凸显出来,教学设计不够完善、课堂教学把握不足、课后辅导不够及时等。在教学基本功方面,板书设计和教学评价运用不够娴熟等。针对这一个问题,我给自己树立了几个要求:一、认真备课;二、积极去听老教师的课,有问题思考之后去请教老教师;三、学会反省,将自己上课的不足之处找出来反省纠正;四、参加教育局安排的培训,认真学习,调动大学时候的书本知识,在现实工作中活学活用。 (二)、经验不足,对教学大纲把握不够。 我刚踏上教学岗位,教学经验不如老教师那么丰富,尤其是开学初的时候,容易对教学内容一把抓,分不清哪些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甚至凭自己高中学习的印象进行重点把握。所以,两个任教班级第一次月考的成绩不好,作为任课老师,我需要承担一部分责任。针对这一点,月考之后,我请教了老教师,从总的方面把握高一语文学习的重点;并且联系已经在高中任教一年的大学同学,在一些具体的知识点方面向其咨询请教,从而整体上把握如何有效的进行高二语文教学。 同组互评: (一)陈正浪老师评课意见: 在课中,学生参与了作文的评析,亲自去体验,去感受,激起了强烈的作文兴趣与欲望。来自于身边的同年龄、同水平的并非完美的学生习作,则可以唤起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的独立意识,促使其调动自己的知识修养来体味、参与、完善阅读对象,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量。 (二)黄金健老师评课意见: 在修改作文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切磋,各抒己见,既独立又合作的学习思考,促进了同学间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通过品评作文,写得好的同学,由于作品的不断被认同,会对其写作形成良性的刺激,从而激发起更浓厚的写作兴趣;而对于作文水平差及日常懒于动笔的同学,则会形成无形的压力和鞭策,促使其产生向好意识、竞争意识。这样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陈艳霞老师评课意见 “一篇文章,三分写,七分改。”学生的习作初稿,就象一块粗糙的玉石要经过精雕细刻才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样,必须经过反复地精心修改,才能成为一篇上乘之作。在评改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和强化了写作知识的迁移,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以后的思考会更深入,也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欣赏、品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修改作文及自己写作的能力。 (四)郭玉真老师评课意见: 修改作文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加深认识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

六年级作文之小学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

小学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 【篇一:作文讲评课教案】 作文讲评教案:关爱的故事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作文讲评,学会选取典型事例,把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情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生活态度,进行德育渗透。 3、针对习作要求,评价习作片段,并尝试修改习作,感受修改对写作的重要性。 4、引导学生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处着重修改。 二、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1)下课的时候课件出示下面两句话:(名家赠言) a、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 b、我把《永别了武器》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几遍,然后才满意。我把《老人与海》的手稿读过将近二百遍才最后付印。——海明威师:你从这两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是啊,两位大作家虽然在不同的国度,却对作文的修改如此重视,可见修改是写作多么重要的环节啊!(板书:修改) 2、习作总评 前几天,我们写了有关“关爱”的话题作文,要求大家写出生活中感动之事,写出真情实感,并且写出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大部分同学都按照要求去做了,而且写得风格各异,有写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而感动的,有写为陌生人的一个善举而感动的等等。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讲评这篇作文。 3、榜上有名 这次作文,写得比较好的同学有xxx等,(课件出示学生名单及作文题目)他们选材合理,能写出真情实感,而且具体、生动,特别是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写得尤为突出。(板书“具体、真实、生动”和各种描写。)总的来讲,我们班这次作文写比较好,老师很高兴。 4、佳作放送

(1)同学们,在这么多好的作文中,xxx同学的文章让我印象最为 深刻,他(她)写得可感人了,不愧为xxx班的小作家。现在,我 们请作者本人来读一读这篇文章,注意:他(她)读文章的时候, 你要干些什么?(学生自由地说。)??说得非常好,我们就是要以 欣赏的心态来倾听。 (2)学生读作文。(其他学生认真听,适当做些笔记。) (3)听了这篇作文,你特别欣赏他的哪个方面?她为什么而感动? 有没有写出真情实感?哪些情节描写得比较具体?是怎样写具体的?(4)教师适时点评。(你是从xx角度来说的,听得很仔细,想法 非常独到??) (5)教师总评。 5、亮点欣赏 (1)佳作并不是人人都有,但每个同学的作文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 精彩之笔,有的同学虽然分数不是很高,但有些语句和段落很是精妙,可谓亮点之处。 (2)请作者朗读自己的得意之作:(课件出示5-10个优秀语句)欣赏之后,教师鼓励:欣赏了这些同学的文章亮点,你是否有所触动。看来要写好文章自信也是很重要的。综观这些语句,你很难说 哪个最好,因为他们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特色,有的幽默风趣,有的感情浓烈,还有的朴实真诚,有的细致入微?? 6、指点江山 (过渡)但是,我们的同学还是给我出了个难题,我碰到了这样一 篇文章,它优点很明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希望大家来帮助我, 好不好? (1)出示一篇典型文章请学生点评,并帮助修改。 a、你觉得这篇文章哪个地方写得好?还有哪些地方存在不足?怎么改?请按照要求修改。(课件出示具体修改要求。) a、文章有没有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b、选材是否合理,重点有没有突出。 c、语句是否通顺、具体、有条理。 d、文中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是否得当。 b、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并交流。 (2)学生讨论后讲评。(教师有方向性引导、深入并修改。) (3)教师总评。(这篇文章优点正如刚才的同学说的??最大的不 足之处在??还存在??等问题。

一堂作文讲评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013528964.html, 一堂作文讲评课 作者:齐菲 来源:《山东青年报·教育周刊教师版下半月》2019年第08期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题目是《童年趣事》,习作之前,我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课文内容做了选材方面的指导:作文题目强调一个“趣”字,所谓“趣”,就是有趣好玩,那么什么事情让你们觉得好玩呢?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说童年做的傻事蠢事,闹出的种种笑话最能反映出童真童趣;有的说爱玩、寻开心、自由自在是童年时期的特点;有的则说童年时期的探索与发现,对什么事都爱追根究底,好奇心特别强,也是很有趣的……我见同学们都打开了思路,看起来这个题目的选材对他们来说并不难,毕竟他们处于这个时期嘛!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去写了。很快,作文收起来了。诚然如我所料,孩子们习作的选材都很符合要求,而且所选的事件本身也非常有趣味。乍看题材多样让人很欣喜,细细读起来却叫人很失望。孩子们写得干干巴巴,就像冬天的枯树枝,只有骨架没有肉,毫无趣味可言。问题出在哪儿呢?很明显缺乏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如我班赵培鑫同学的文章——《捉蚂蚱》: 远远地我发现了一只蚂蚱,可我还没走到那儿,蚂蚱就逃走了。终于又发现一只,我伸手一抓,可惜只抓到一手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抓到一只,放进瓶子之后,又去捉第二只,由于刚下了雨,草坪上有很多积水,一不留意就摔倒在草坪上,全身都湿了,“捉蚂蚱之旅”于是被终止了。 如何给孩子一个拐棍,引领一下呢?这时候我突然想起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吴勇老师指导学生如何细化动作描写的方法,我茅塞顿开。 讲评课上,我依然采用同学之间互评的方法,先在小组内互评,评选出小组内最佳优秀作品,然后每组最优秀作品的小作者上台朗读自己的作品,台下的学生听完后评价,找出文章的“趣味”之处。很快,他们眼中的优秀作品出炉了。接下来那些小作者兴高采烈地登台朗读自己的得意之作。听:有一个学生写的和小伙伴们捉迷藏,藏得最隐蔽、最后没有被找到的,会得到一块巧克力吃,这个学生为了得到那块诱人的巧克力,捏着鼻子,忍着臭味藏在了厕所里,以至于憋得满脸通红,头晕脑胀,但却依然坚持;有个学生为了制造五光十色的泡泡,错把面粉当作洗衣粉来洗衣服,结果弄得衣服上粘满了面粉,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还有个学生写的是看到妈妈的白色面膜,心血来潮,要用大米饭自制面膜,给午睡的爷爷抹在脸上,学生们听了笑成了一团……这些学生的习作,本身的故事情节就很吸引人,再加上具体细致的描写,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 欣赏完优秀作品,我给孩子们出了一道难题:请同学们来当一次医生,给一些问题作文进行望诊,找到他们习作的病因在哪儿,并进行诊治。学生们听了一下子来了兴致。于是我把那篇《捉蚂蚱》出示在大屏幕上,请他们读,然后进行评价。学生读完以后,小组内开始会诊。

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一精品资料

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 一

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半命题作文的拟题方法及技巧。 2对比分析,了解一篇习作的评分标准,掌握作文在构思、立意、语言表达书写方面的要求,对照分析,提升自我。 3.作文片段及作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的作文评鉴能力。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挖掘作文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关注社会,表达情感。 教学重点:写文章做到注意以情动人,注意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作文中叙事描写的具体生动,开篇如何入题。 教学准备:打印学生范文以备交流指导,学生准备积累好词佳句的本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每个同学都渴望写一篇好的习作,好习作有什么标准?怎样才能写一篇好的习作?今天我们结合上次作文评改情况做一次讲评,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二、作文回顾:(投影) 回顾本次作文题目及要求。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请同学回顾对文题的理解。 审题的技巧及拟题的技巧。 作文审题方法 作文的审题步骤 审题是作文的序幕,是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重要的一环。 有经验的学生,应将审题过程分作四步走完。 快速扫读文题,以明体裁,找重点,求范围。扫读的内容为: ①看文题的类型——看是命题、半命题,还是要求自由拟题;看是材料作 文、条件作文,还是想象作文,或者是话题作文。 ②看文题的内容——是记事,还是写人;是议论,还是说明;是写学校,还 是写家庭;是写文,还是写信…… ③看文题的表达——是平实的,还是生动的;是直露的,还是含蓄的;是简 单的,还是复杂的。 ④看文题的多少——是一个题,还是两个题;是独立的两个题,还是一材两 题。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 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重点: 1.理解完整命题的含义,明确重点,确立中心。 2.分析半命题的表达形式,理解要求,仔细斟酌之后再进行“完形填 空”。 3.侧重对提示语进行解读,明确写作的要求 说说你对《哦,原来——》这个半命题作文题的思考 作文评分细则

一 堂 精 彩 的 作 文 指 导 课(于永正)

一堂精彩的作文指导课(于永正) 一堂精彩的作文指导课 ——听于永正作文指导课的感受 龙泉育才学校王熙凤 今年四月份,我有幸在民院学生会堂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一 堂精彩的作文指导课。 作文教学内容是看图作文《一段广告语》、《哑剧》两堂作文课。这两堂课,不仅让我领略了于老师精湛独特的教学艺术,而且受到了一次教育观念上的洗礼。这节课,于老师展示了一名优秀语文教师的风采,令人叹服的同时,也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 一、得心应手的基本功。 于老师语文教学基本功非常深厚。在这节作文课中,于老师的表演才能在这节课中得到充分展示。 首先利用电视上的《广告语》:(女)哎,你挤什么挤,没长眼哪! (男)年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 (女)哎,你挤着我啦,你! (男)来劲啦,是吧? (老人)算啦算啦!年轻的是把

心放宽,就不挤啦! 面对上述的作文提示,于老师在引导学生“推前”、“想后”后,带领学生进行表演。接着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试拟作文题目,一一展示题目,并立即作文。学生积极性立刻发挥出来。后面的作文当然也很好,老师点评作文时,一般是大胆的表扬学生,让学生有获得成功的喜悦,并自由发挥想像。《哑剧》:于老师扮演哑剧中的老师,对学生考好了,老师露出满意的微笑;当学生没有考好时老师表现十分恼怒,大发其火,表演后引导学生展开大胆想像,随之当场作文,并当场评讲,学生作文内容出奇的好。 教师是演员,在不同的课堂上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这需要有过硬的基本功。于永正老师无疑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正是因为于老师的亲自参与表演,调动了学生的表演欲望,才使这节作文课生动,在快下课时,于老师为感谢同学们,唱了两句京剧:《四郎控母》。男扮女的优美唱腔使同学们激动,使老师们激动。相信于老师的才艺会给学生们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 二、学生情趣的调动 这节作文课,于老师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棋高一着。首先是选演员。于老师设计了一个小表演,鼓励学生上台表演。选一个学生上台和于老师表演哑剧,一下子缩短了和学生的距离。学生由看表演----写作文----读作文一切显得

《我的自画像》作文指导课和讲评课教学设计.doc

《我的自画像》作文指导课和讲评课 教学设计 2、对照插图,读懂例文《我的自画像》,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图文结合介绍自己的方法。 3、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4、在自我观察和相互提示下,写一段介绍自己的话, 注意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并配上自己创作的自画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外貌特征,通过神态描写反映一个人的性情。 难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个性特征。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2、小镜子3、彩笔、画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读懂例文。 1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 他让我给同学们 带来了他的自画像,并且描述了图画中的自己,希望同学们 能喜欢他。(课件先出示小虎的画像,然后出示例文。) 2、读例文。(学生认真听。) 3、通过小虎的介绍同学们都认识了这位新朋友 , 你们说一 说这位新朋友有什么特点 ?他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自己的? ( 学生自由发言。 ) 4、总结学生的发言。(身材、长相、年龄、表情、性

格、爱好。) 5、过渡:你们也有自己的特征,请你也试着把自己介 绍给小虎认识一下。 (二)引导讨论,归纳要点。 1、要想让新朋友对你有一个具体的了解,你也得画一 幅自己的画像,并且把自己介绍给小虎。想一想,你可以从 哪些方面介绍自己呢? 2、老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概括并板书。(年龄、性别、长相、性格、兴趣) 3、介绍时必须抓住以上各方面的特点——与别人不同的地方。请你说说你自己哪里与众不同。(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后发言。) 4、小结并归纳习作要点:

a:介绍一个人必须包括人物的年龄、性别、长相、性格、兴趣等多方面。 b:还必须抓住以上各方面的特点——与别人不同的地方。 c:介绍时必须按一定的顺序。 (三)教师指导,口头作文。 1、课件出示词语供学生参考: 例如:外貌描写:红扑扑的小脸脸蛋黑里透红 水灵灵的大眼睛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小而有神的眼 睛能说会道的嘴巴樱桃似的小嘴 性格描写:活泼内向爱说爱笑泼辣腼腆

作文讲评课反思总结

作文讲评课反思总结 作文讲评课反思总结作文讲评课是作文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作文批改的延伸和发展,是教师组织学生对作文进行评价的主要途径。良好的作文评价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写作的欲望,激发学生再创作的热情。目前我们的作文讲评课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我,比如:一堂讲评课教师在前面一味的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课堂上学生活动量小,参与度不高;教师的评语好多脱离学生实际需要,对学生的促进不是很大;少数学生有积极性,大多数不感兴趣;教师的评语具有权威性,听了老师的评语学生不敢发言,等等。通过作文讲评专题课的展示和李卫东老师的精彩点评,我对如何上好作文讲评课有了一些认识,下面我就把我的几点感悟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在我们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交给学生修改的方法,这样学生才会有的放矢。最好让学生当堂修改,真正把本次教学任务落到实处,看到作文讲评的效果。其次,要指导学生杜绝文艺腔,要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字,防止学生的功利色彩。文艺腔是当前学生写作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过于追求语言的优美,常常流于华丽词语的堆砌,造成内容的空洞。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写

作水平的提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杜绝文艺腔的写作方法,要写出朴实而富有真实情感的文章来。再有,作文讲评中要注重学生佳作的展示,这对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学生作文中的精彩片段,包括动作、语言、景物描写等等,都可以拿来和别人分享,老师和同学一起点评,这种做法很有实效性,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分析能力。还要注意一点,就是讲评作文要与学过的课文紧密结合,并联系写作知识,这样才能把阅读和写作有效结合起来。 总之,作文讲评一定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讲评,让学生在讲评中有所得 作文讲评课反思总结作文的指导、批改、讲评是小学作文训练教学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是相互作用、紧密相连的。在作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除了要认真进行作前指导外,必须紧紧抓住“作文批改”和“作文讲评”这两个重要环节。造成学生语文水平较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不讲究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和不重视作文批改后的讲评,则是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作文的讲评是指导工作的升华,是批改工作的综合、继续,是一个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讲评既是对学生这次写作活动的经验总结。 这堂作文讲评课是建立在课文《绿毛龟》的学习基础上的。在范文的学习中有意识地归纳文章的内容,指导写作的方法,再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来写一篇习作。这件讲评课

是我的好朋友作文讲评课堂实录

是我的好朋友作文讲评课堂实录 【篇一:作文讲评课课堂实录五】 具体展现真情实感 ——《那一次,我真_____》作文讲评课课堂实录 内乡县赤眉一初中辛颂义 师:同学们,上一周我们写了作文《那一次,我真_____》,下面我们再做以简单的回顾。(大屏幕展示上次作文指导的流程,即出示题目——出示习作训练目标——学生补充题目——选材指导——构思指导——误区呈现及范例——范文示例——学生构思后动笔写作。教师边出示幻灯片边做简单提示。) 师:我们此次作文的训练目标就是要选取典型的事件,通过具体叙事,表达真情实感。那么,今天我们要通过这节讲评课知道如何具体地表达真情实感,通过评改习作,我们要学会具体、真实地表达情感。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师:这次作文,大部分同学都写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得是情深意切,感受也各不相同。老师统计了一下:共写了25 种不同的感受,其中,以写《那一次,我真快乐》、《那一次,我真后悔》、《那一次,我真伤心》和《那一次,我真尴尬》的最多。 还有一些感受,写的人比较少,但很有特色,让人很受启发,我们来看看“眼前一亮”。(多媒体出示别出心裁的题目: 《那一次,我真可爱》——席苗苗 《那一次,我真残忍》——李盼 《那一次,我真幸福》——邵田 《那一次,我真纠结》——陈旭 《那一次,我真了不起》——任佳薇 《那一次,我真过分》——王巧 《那一次,我真长了见识》——杨静 《那一次,我真失败》——时浩 《那一次,我真的错了吗》——杨书强 《那一次,我真感到劳动的艰辛》——刘永康) 师:你比较喜欢哪个题目呢?你喜欢的理由是什么呢? 生1:我比较喜欢《那一次,我真了不起》,因为他肯定了自己,做事中有一种成就感,会写得更真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