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学案) 民族团结

第11课(学案) 民族团结
第11课(学案) 民族团结

第11课(学案)民族团结

#TRS_AUToADD_1211856622961{mARGIN-ToP:0px;mARGIN-Bo TTom:0px}#TRS_AUToADD_1211856622961P{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1856622961TD{mAR 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18566 22961DIV{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 ADD_1211856622961LI{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 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 :"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 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 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 op":"0","margin-bottom":"0"}}--**/DIV.myFav_1211163 961513P.msoNormal{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 -SIZE:10.5pt;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TimesNew Roman";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211163961513LI .msoNormal{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 0.5pt;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TimesNewRoman"; 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211163961513DIV.msoNo rmal{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 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TimesNewRoman";TEXT-A

LIGN:justify}DIV.myFav_1211163961513DIV.Section1{pa ge:Section1}

【课程导入】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同学们,从上面人物的服饰中,你能辨认出他们分别属于哪个民族吗?你知道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他们是怎样相处和发展的呢?

【知识网络】

【学习探索】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我国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实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有什么好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与一般的省、市、县有什么不同?

2.假设你是一名导游,要带领一批外国朋友到x疆游览。途中,你要向大家介绍x疆地区的历史文化、主要民族、风土

人情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并查阅相关资料,写出一篇导游词。

3.调查一下你周围的同学,看看他们中间有没有少数民族?这个少数民族又有哪些节日和风俗习惯呢?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我国建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有()。

A.二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少数民族自治区不受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

c.党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共同发展

D.x藏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

【资料:】

据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大陆共有12.9533亿人。其中汉族115940万人,占总人口的91.59%;各少数民族10643万人,占总人口的8.41%。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壮族和满族两个,人口在10万以下的少数民族有20个。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有1 617.88万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云南、广东等省。1958年,我国设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满族人口为1068.23万人,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以辽宁省为最多。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12世纪时,满族的祖先女真曾建立了金朝;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于1635年定族名为满洲;1911年辛亥革命后,称为满族。

回族人口为981.68万人,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青海、河南、河北、山东等省也分布有大小不一的聚居区。回族分布广泛,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一个少数民族。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

维吾尔族人口为839.94万人,主要分布在x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是我国西北部的一个古老民族,唐朝时被称为回鹘。“维吾尔”的意思是“团结”“联合”。新中国成立后,

于1955年设立了x疆维吾尔自治区。

蒙古族人口为581.39万人,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x 疆、青海、甘肃、黑龙江等省。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盛行的体育运动之一是赛马,歌唱的是骏马,跳的舞蹈是《牧马舞》《马刀舞》,连最有名的乐器也叫马头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是我国建立最早的一个民族自治区。

藏族人口为541.6万人,主要聚居于x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等省。20世纪50年代,x藏地区还保持着“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1959年,党领导x藏人民进行民主改革,使广大藏族人民获得了新生。1965年,x藏自治区成立。

【思维拓展】

XX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广大工作者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各种困难,成功解决了高原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

青藏铁路的建成,将给x藏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机遇?

民族团结一家亲征文800字精选

民族团结一家亲征文800字精选 民族团结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当今的中国,搞好民族团结才是重中之重。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有利于人民内部的团结,增强各民族之间的责任感。以下内容是本人为您精心整理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征文800字,欢迎参考! 民族团结一家亲征文800字民族团结一家亲。有一句歌词叫做“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这句歌词谁也不陌生。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自秦朝开始,我国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此两千多年的历史当中始终没有间断过。我国幅员广阔。在960万平方公里上生活着56个民族。民族团结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当今的中国,搞好民族团结才是重中之重。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有利于人民内部的团结,增强各民族之间的责任感。 伊斯兰教的教规当中有一句话叫做“凡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都是兄弟姐妹”,那么我在加上一句,“但凡相信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和谐的、繁荣的多民族国的家的人,维护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人都是兄弟姐妹。” 从新中国建立至今,中国的发展速度快得惊人。因为什么,因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如果说没有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中国也不可能迅速的发展。 事件,由于外国势力的影响,和国内各民族之间的不信

任,不团结,才导致了事件的爆发。等爆发之后,更多的人才意识大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三个离不开思想从此开始慢慢的的刻到每一个民族同胞的脑海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民族团结始终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如果说一个国家民族之间不团结,那么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国家。 在新疆布尔津县哈萨克族爱心妈妈--丽达常年帮扶各族贫困孩子。丽达下岗后从街头摆小摊开始做起,现在经营一家民族工艺品商店。20XX年,丽达联合其他姐妹一百多人共同创办了布尔津县“爱心妈妈”协会,5年来,爱心妈妈们已先后帮扶了20多名各民族贫困孤残儿童和困难群众,累计捐款捐物达十多万元。丽达:“我是个下岗工人,当时有好多人帮助过我,要不是他们的话,我就不会有今天的好日子,现在我有能力了,有条件了,所以我帮助别人。我们民族汉族都是一家人,大家只有团结了,我们老百姓的日子才会一天比一天好。” 在我们的身边正是因为有像丽达这样的人在我们的身边,他们的心中没有民族之分,没有等级的限制。才让我们这么多的各民族的孤儿在一起有一个新的家。在整个大中国当中,像丽达这样的人还有无数。他们知道在中国没有什么民族之分,一切都是平等的。56各民族没有等级之分,更没有高低贵贱。只有我们56个民族在一起,和谐共处,和睦

11民族团结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组号_________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第11课民族团结 学习目标 1. 了解和掌握: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 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 发展 2. 使学生逐步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对一些少 数民族文化生活、民俗的极少,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 秀文化传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学习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 的政策 学习难点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导入新课:阅读课本P56左侧导言:《爱我中华》 1、你知道历史上哪些少数民族建立了全国性的政权么?你知道近 代少数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实么? 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汉时期华夏族初步 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出 现了民族大融合的情况;隋唐时期统治者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 我国的民族关系相对稳定;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对峙但对峙中依然有交 流;明清时期祖国辽阔的疆域中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50多个 民族;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各民族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近代史中,各族人民共同抵抗外来侵略建立起了休戚与共的民族关 系。 以上这些史实说明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国家,在长期的 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 割的血肉联系。 2、因此,中央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民族 原则。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 那么,最能体现少数民族政治权利的政策是什么?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政策又是什么? 2、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背景: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 国家 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 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 、 的关系

民族团结主题征文

民族团结主题征文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70年已经过去了,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的华诞,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又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时至今日,我们中国已经走过了70年的风雨和坎坷路程。当全世界的人民都在关注着崛起的中华民族,我们都为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名儿女而感到自豪。7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 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几方面的含义: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

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问题处理不好,将打乱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造成国家动荡不安;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在矛盾、冲突、动荡和不安中进步;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民族问题处理得好,民族团结和睦,就会天下大定、国家大治、社会快速进步,人民安局乐业。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把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列为我国五大关系之一。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经验材料定稿版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示范学校经验材料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民族团结示范校建设情况汇报 XX市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全市鼎力推进创建活动“六进”工作,重点推进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建设,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工作方案,确定了重点示范学校。在市朝中、桓仁朝中、XX满族自治县满族小学、溪湖区河西小学开展了一系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各创建示范单位以民族团结教育进校园、进课堂活动为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营造了民族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取得了一定成绩,市朝中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现将我市民族团结示范校创建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管理为抓手,落实工作职责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管理,各校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副校长主抓创建活动落实工作,教导主任分年段分层管理,加强全面协调,促进落实。二是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市朝中、XX满族自治县满族小学、河西小学均制定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工作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实施办法与途径,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进行统一安排。 二、以宣传为手段,营造浓厚氛围 为使学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各学校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一是利用校园广播,每天中午、下午对学生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和热爱祖国的宣传教育,党的民族理论宣传教育,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宣传教育,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宣传教育。二是各示范学校制作了

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11课民族团结 备课教师::王丽静 一、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1、新中国的建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我国各民族的空前团结和国家的高度统一。 2、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结果。 3、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2、掌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 1、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状况,知道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带来的新气象; 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的资料,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法; 2、通过学习教材中的插图,使学生学会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分析历史史实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通过对孔繁森事迹的了解,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 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收集有关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图片和影像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收集有关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资料;分小组介绍民俗文化; 2、说说孔繁森的故事 五、教学方法 教师教法:谈话法、讨论法;活动法;问题导学 学生学法:学会探究式学习图史结合法

民族团结教育教学案

《民族团结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民族的名称及构成、我国56个名族分布的特点。掌握党和政府 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以及民族工作的成就。 2、过程与方法:归纳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培养学生通过 具体事件发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用此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 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通过对有关民族工作知识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 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2、教学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三、教法 讲述法、讨论法、谈话法 四、学法 小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阅读法 五、课时:一课时 六、课型:新授课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了一份小礼物,保证你们看了会喜欢。看!这是什么?(老师拿出一人民币)你们带了吗?如果带了就和老师一起看人民币背面的文字。除了汉语拼音外,你知道它们是哪些民族的文字吗?(依次是:蒙、藏、维,壮)想一想,为什么要在人民币上印制少数民族文字?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人民币作为国家的法定货币,与各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民币上印制少数民族文字,不仅方便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民族团结一家亲征文400字

民族团结一家亲征文400字 民族团结一家亲征文400字一: 在我们祖国的土地上,养育着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都是少数民族的。 你知道其他的民族为什么是少数民族呢? 是因为。原因一:人数少,最多的才有几万人。原因二:民族的风情不一样的,他们信佛、神之类的。你到少数民族拜访他们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情,不叫说什么就不说什么。 绚丽多彩的服饰在少数民族里,我们肯定常见吧。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服饰,回族旗袍(女)袖袍(男) 我国南方比较湿热,居住在这的少数民族,都喜欢居住在吊脚楼里。吊脚楼属于干栏楼房,是山水之间的一种独特建筑。这种房子虽然不是很高。但它“吊”在水面和山腰,好像空中的楼阁一样。 元朝回族人扎马鲁丁,制定了《万年历》,在全国颁布实行;驰名中外的“云南白药”,是清代彝族人曲焕章根据民间秘方研制而成的。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你还记得这个曲子叫什么名字么?对,叫《我爱中华》。这个曲子是让我们中华民族和谐更爱自己的祖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民族更加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创造了一次次的飞跃和辉煌。 在我国,各个民族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各民族人民共同参与国家大事的管理。每年开春,五十六个民族的代表相聚在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商议国家大事。 我坚信无论在什么时候,五十六个民族会紧紧相依在一起的。 民族团结一家亲征文400字二: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 56 个民族,而我们新疆现如今已有 47 个少数民族,我们这个油城小城于要的就是维吾尔族。而如今民族问题已是一个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大问题。 民汉合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我们班就有两个维吾尔族同学,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叫依尔夏提的同学,他长得有点黑,一双大大的水灵灵的眼睛,嵌在他那圆圆的脸上,长长的眼睫毛非常漂亮,那的确是一个活泼,可爱,帅帅的民族小伙。他和我们在同一个教室共同学习玩耍。他在我们班,让我知道了很多他们的民族习俗,如开斋节,古尔邦节,肉孜节,他们民族的结婚仪式等等。让我知道了特别多的东西,他们的民族,家里十分喜欢挂挂毯,听说是因为挂毯上的花纹独特,对家里有装饰的作用,这也是他们的

第11课 民族团结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第11课民族团结 编订人:王珍荣审定人:文综组时间: 班级组别组名姓名 【学习目标】 知道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 【重点难点】 1、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学法指导】分析资料、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这首歌表达了中华儿女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制度,我国共有五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自治区。2.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有重大意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政策。 知识点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1.旧社会,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新中国建立后,实行的政策。 2.中央提出实施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探究:阅读下列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 可侵害的部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一直把大力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 事业作为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如今,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材料三:如下图所示

少数民族进入社会主义后,青藏铁路铺进高原后,马背民族圆了火车梦 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这是身着盛装的苗族人民。 请回答: B级(1)根据材料一,《宪法》的上述规定体现了我国民族关系中的哪项制度?上述规定有何意义? C级(2)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度? ‘ C级(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哪些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56个星座,56枝花,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首歌曲表达的主旨是()A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 C 民族共同繁荣 D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2. 下列哪一地区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A. 西藏B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区 C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D宁夏回族自治区 3.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国家实施的战略是() A.进行民主改革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西部大开发 D.扩大内需 4.孔繁森是() A.援藏干部的杰出代表B援蒙干部的杰出代表 C援疆干部的杰出代表D援回干部的杰出代表 【课后反思】

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作文范文

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作文范文 民族团结作文 300 字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只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歌里唱的真好。 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苦难,还是那么团结。 1931 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中华大地,中国人民团结奋战最终把日本侵略 者赶出了中国,老话说的好“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难折断。”这句话说出 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团结就是力量。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 8 级大地震。在阵阵的轰鸣声中一栋 栋房屋高楼在转眼之间都崩塌。 许多的人都在顷刻之间失去了家园和亲人。 是团 结让汶川站了起来, 各大厂家纷纷捐出水和食物, 许多明星和慈善家都捐出资金。 为汶川人民建设医院、学校和家园就这样又让汶川人民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云南发生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 地里的庄稼完全绝收, 甚至于很多地方就连 人们正常饮水都出现了问题。 当地的人们不论老少为了解决饮水问题, 不惜艰难 跋山涉水到有水源的地方背水、挑水、驮水回家。这一情况后来被记者叔叔阿姨 报道出来后,全国人民纷纷向灾区群众捐款捐水,以解决灾区人民生存问题。这 真是印证了一句话“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就这样靠大家和灾区人民的自救方 式,旱灾最终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灾区人民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这么多的见证都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个团结的大家庭, 谁有了困难大家都会向 他伸出援手。 民族团结作文 800 字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自豪我在**工作 上学以后, 我学会的第一句话是: “我是中国人”慢慢又知道“没有共产党 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强大”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四大发明改变了世界; 56 个民族 56 支花,56 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经济发展又快又稳; 中国在世界屋脊修建了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铁路,三峡工程的建设; 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2008 年奥运会申办成功了…… 祖国——意味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和世代相传的人民。千百年来,她牵系、造 就了我们民族至高的美和至深的爱。无数的共产党人、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抛
1/7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

第十一课民族团结 【摘要】:本教案的设计,开课运用歌曲,激情导入,既渲染气氛、创设特定的情景,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在学文明理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采取学故事、讲故事、榜样感染法,正反事例对比法等形式,使学生明白我国各族人民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的重要性,从而树立为维护民族团结而努力的情感。结尾又让学生在歌曲中加强对本文主旨的理解,既照应了开头,又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关键词】:多媒体激情明理导行 教学设计理念: 依纲靠本尊重教材,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激情、明理、导行,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现素质教育的落实;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体现教材教法同步改革,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教材对象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大多十一、二岁,他们大多勤奋好学,活泼可爱,求知欲强。针对我国目前少数地区仍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因而对学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尤为重要。 教学内容分析: 《民族团结》是鄂教版思品十二册第十三课。本课让学生了解汉族和少数民族各有优势,搜集有关民族团结故事,从而使学生懂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靠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加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 教学目标: 道德认知目标: 1、知道民族团结的故事。 2、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道德情感目标: 敬仰维护民族团结的人,培养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道德行为目标: 1、为增进民族团结而努力,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2、收集我国各民族和睦团结的资料。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课件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2、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榜样感染法,正反事例对比法。 4、自己动手收集资料法。 教学准备: 1、播放VCD,欣赏歌曲《大中国》、《爱我中华》。[来源:学优中考网] 2、课件:①6位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图片。 ②中国政区图。 ③课后想和做第二题的“议一议”题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VCD,欣赏歌曲《大中国》。 2、师导入:大家都喜欢这首歌吗?歌中的“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生答:56个民族)那么56个兄弟姐妹生活在祖国大地上,怎样才能使祖国繁荣富强呢? 3、生答后,师相机板书课题:民族团结。 (此环节通过播放学生熟知的音乐,从而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求知欲望,从而水到渠成地导入本课的课题)。 二、学文明理,激情导行。 〈一〉学习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 1、师:今天老师邀请了6位小朋友在我们课堂作客。(出示课件)请根据他们的服饰打扮判断他们是哪个民族的? 2、生答: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傣族。[来源:学优中考网xYzKw] 3、师:你们回答得不错。那么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生:高山族、土家族。[来源:学优中考网] 生:朝鲜族、苗族。 生:白族……

19秋学练优道法九上(RJ)--精品学案:7.1 促进民族团结

第四单元第七课 第一框促进民族团结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了解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知道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 二.自主预习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什么】 民族分布特点呈现、、杂居的特点 处理民族关系的 坚持民族、民族和各民族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 基本政治制度将作为一项载入宪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 形成了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社会主义新型民 族关系

2.民族平等的表现【是什么】 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的社会地位。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个领域享有的权利,承担的法定义务。 3.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为什么】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促进民族地区,是增进民族、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 4.国家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繁荣的措施【怎么做】 (1)经济上: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______________,推动___________________战略,实施__________________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2)社会上:国家支持民族地区________________,实施积极的______________,初步建立____________,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3)文化上: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三.重难点探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至今,在壮乡的很多地方,还流传着一段周恩来总理“一字之改”的佳话--壮族旧为“僮族”,“僮”是多音字,其中一种字义指的是封建时代被使役的未成年“书僮”。1965年,

小学生民族团结征文(共5篇)

小学生民族团结征文(共5篇) 第六师五家渠第三小学六(1)班王孜毅 辅导教师:李娜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爱我中华》曾经一度风靡全国。正如这首歌唱的一样,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应当团结互助,是一家人。可瞻前顾后,恐怖暴力事件比比皆是,何来团结? 中华上下五千年,不但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博大精深的文化,还有各具特色的五十六个民族。这五十六个民族,是别的国家所没有的。但如今,本应如家人一般的五十六个民族却丝毫不团结,乃至伤害自己的同胞们,这是多么让人心寒的消息啊! 记得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们班上就有一位一位维吾尔族男孩。他叫阿拉法特,性格开朗,是个可爱的“开心果”,十分助人为乐。他第一次转班来时,头上戴着一顶具有维吾尔族特色的小花帽,用着不标准的汉语介绍着自己,全班都笑了起来。阿拉法特也摸着头,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不好意思的笑了。 记得有一次,班上举行六一联欢活动,大家都各自带了好吃的来。而谁想到,阿拉法特居然带了两张而腾腾的馕来!金黄色的馕在袋子里发出诱人的香味,大家都馋得直流口水。只见阿拉法特打开袋子,拍了拍胸脯说:“来来来,大家吃啊!”边说边分着馕。我也拿起一块馕,呀!还是热乎的呢。节目开始了,阿拉法特露出那一口白牙,嘿嘿一笑,走上台跳了一支民族舞。大家嘴里塞着喷香的馕,笑呵呵的为他鼓掌伴奏,笑声一直飘出很远很远…… 阿拉法特还是班上有名的开心果。在一次语文课上,老师拿着书笑着问我们:“为什么耐心的那个人成功了,而急于完成的人却失败了呢?”阿拉法特一听这个问题,立刻举起手来说:“这叫心急吃不了‘臭豆腐’!”顿时,班上的同学一听,愣了半晌,忽然大笑起来。有的同学捂着嘴笑,有的同学都笑得肚子疼,还有的同学边笑边捶着桌子,连平时不苟言笑的老师都笑了。而他自己明白过来后,也摸着头不好意思的笑着坐下了。 当鸟儿与蝴蝶相遇,当溪水和大海相融,当小草旁开着小花……这一切的一切,这世间万物的团结协助,才使大自然如此美好。如果这五十六个民族也像这样相依相随,团结友爱。那么我相信,明天的太阳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六师五家渠第三小学六(1)班王涵硕 老师经常教育我们:民族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让友谊像花儿一样绽放。因为新疆是多民族地区,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最好的民族伙伴。

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汇报材料

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汇报材料Xx 学校创建于xx 年。学校现有教职工xx 名,汉族教师xx 人,x族XX人。x族教职工占x%多年来,XX学校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援助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结合学校实际工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促进我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平安校园,为xx 县民族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加强领导,建章立制,提高认识保稳定。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创建平安校园,几年来我校根据教育局党委对民族团结工作的要求和学校实际,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将民族团结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严格制定扎古录九年制学校民族团结工作计划,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促进了民族团结工作蓬勃发展。 1、我校及时成立民族团结示范校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支部书记xx 和校长xx 二位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教研组长、班主任为主要成员。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责任制,形成了责任明确化、工作具体化、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良好格局。 为加强民族团结和相互了解,在学校领导班子的配备中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领导干部指数,校领导班子11 人中,汉族x 名,x 族x 名;切实加强了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2、校领导以身作则,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推动学校快速发 展。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从自身做起,经常检查班子成员在贯彻执行党 的民族政策和加强民族团结方面的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校党支部则紧紧围绕发展稳定的大局,采取多种渠道宣传,使全 体教职工正确认识民族团结进步是国策,民族文化是祖国文化不可缺 少的一部分,以及学习使用藏族语言文字有其重要性。 3、学校政教处、少先队、教研组等各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把民 族团结教育工作当作事关大局的头等大事,积极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加强德育工作领导,全面落实学校思想教育工作任务。 1、统一思想,德育先行,加快学校发展步伐。 近年来我校不断发展,从领导到教师、到学生,藏汉族各占一定的比例,大到办学理念,小到生活、工作习惯均有不同,学校又承受着家长、社会能否认可的压力。历任校长深知,要使学校在快速、稳健中发展,办出特色来,团结是基础,稳定是关键。奉行这一思路,在学校管理工作中,都将德育管理放于首位,让思想教育工作先行,以清晰的管理思路推出德育先行的管理原则,为学校平稳发展,各项工作有序运行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2、依法治校,加大德育工作力度,创建规范、民主和谐的文明校园。 (1)几年来,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 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美德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公共道德教育、 环境保护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行为习惯教育等;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 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 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不断提高汉族及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向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民主和谐的规范 化校园迈进。学校在总结中积累,将空洞的德育管理具体为师生的日常生活 行为习惯养成。使学校德育工作融入生活,落到实处;教代会制度、校务财 务公开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逐渐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轨道。

民族团结演讲稿范文4篇(1)

民族团结演讲稿范文4篇 Model speech on national unity 演讲人:JinTai College

民族团结演讲稿范文4篇 前言:演讲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本文档根据题材主题演讲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民族团结演讲稿 2、篇章2:民族团结演讲稿 3、篇章3:民族团结演讲稿 4、篇章4:民族团结演讲稿 篇章1:民族团结演讲稿 各位老师,学生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民族团结之花永盛开》。 《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家国万事心,有你也有我》《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都是一家人,不分你和我》每当听到这首歌我会激情澎湃!

每当唱起这首歌的时候,我们都深深的感受到祖国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这几句歌词不仅仅唱出了新疆各民族同胞们的心声,同样也唱出了全中国各民族同胞们的心声。 我们各民族同胞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那就是中华民族。我们都有一个母亲那就是中国。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兄弟民族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生活在这个大家庭过程中各民族群众结下了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民族团结的故事。古代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边疆和中原内地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他最早谱写了民族团结诗篇。而今民族团结之花处处开, 23岁的王燕娜为了挽救尿毒症晚期的维吾尔族学生毛兰江,用自己的无私和勇敢完成了这场前所未有的跨民族、非亲属活体肾移植术,把自己的一颗肾无偿捐赠给了素不相识的维吾尔族弟弟。下面就拿我们实习学校来说吧。而这民族团结之花也在我们的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园里也纵情怒放了。今年南京的春天来的晚了一些,已经到了往年花开满园的时节,却没有看到多少绿意。但是,来自天山脚下美丽新疆的 17位各族老师的心底却早已花香扑鼻。附中领导的关怀,附中各位老师的帮助和支持不只是春风胜似春风,吹绿了新疆各族实习老师心底的希望、吹开了新疆各族实习老师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回民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11课民族团结 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 1、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西部大开发等基础知识。 2、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 重、难点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难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学案 一、【自主先学】要求:认真阅读教材,独立完成: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自学P56正文一、二段完成) (1)中国由多少个民族组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怎样的关系? (2)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时间?全国建立哪些省级民族自治区?(3)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4)读57页小字,划出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自学P57正文完成) (1)我国各民族发展不平衡,建国后实行什么政策?。 (2)说出西藏的变化。 (3)中央提出什么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二、小组内交流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三、课堂展示:结合白板,主要展示自学的基础知识记忆、理解和简单运用。 四、合作探究: 1.党和政府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意义。(小组讨论) 2、党的民族政策是什么?西藏,内蒙古和云南各发展怎样? 3.孔繁森的事迹有哪些?我们应学习他什么精神(小组合作) 4.西部大开发主要在哪些省市自治区进行?简单说说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对于如何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你有何合理性的建议? 5、总结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原因。 五、体系构建:六、总结反思: 七、检测训练 1.(2010·湖北荆州)新中国建立初期,党中央决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按劳分配制度 2. (2010·四川内江)2010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同胞有难,全国人民感同身受,倾力相助。请问我国在藏族聚居地设立的省级行政区域是()A.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 3.(2010·浙江宁波)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一。下列做法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是()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在国家机关统一使用汉字与普通话 学生活动及教学设计

民族团结作文7篇

民族团结作文7篇 【篇一:民族团结】 在茫茫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壮观的蓝色星球,上面住居着一个很团结的国家——中国。它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我的家乡长治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小城,在那里有着34个民族。汉族、回族、蒙古族、满族、壮族等。这几个民族我们这里都有。 全国56个民族在1949年一起手拉手、心连心同唱对祖的祝福。“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当这曲宋祖英的歌再次萦绕耳畔时,我们不得不会想起XX年5月12日在四川的5。12大地震,这一震,震的天颤抖;这一震,震的手牵手。全国各地的救济钱像雪花一样飞向了灾区,这让所有的民族都团结了起来,去感动灾区的人们。就连一些孩子,在那一刻,也献出了自己微不足道的一点爱心。我心中最喜欢的一个数就是“56”。因为它代表着我的中华,代表着我们中华的民族。 鲁迅说过一句话:“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篇二:民族团结】 现实生活中,一些不足为奇的事,一些不足挂齿的事,生活中需要的一切,不可能自己生产。所以,人类是生活在团结合作的生活中,人类无疑是幸福的,但人类的团结有虚

伪的团结。 不仅人类学会团结,就连小小的蚂蚁,在发现食物后,都会共同合作。把食物搬“回家”它们小小的体形,居然能把超过自己的许多倍的东西搬运。体现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纵观古今中外,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集体团结的力量。智勇双全的张良,若不是投靠了刘邦,单靠单枪匹马的行刺,能实现宏图大志吗?离开了笛卡尔的启示和普里斯特等人的共同研究的科技成果,牛顿能提出“牛顿第一定律”吗? 单靠一朵美丽的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个人只有融入团结的集体才能实现宏伟目标。 因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自立于世界,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 【篇三:民族团结】 人多又怎么样呢?我们中国是一个最团结的国家,十三亿人口,手牵着手,心连着心,与祖国共同迈向繁荣,人民强了,团结了,还怕国家不强,不团结吗? 有句话说得好“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自古以来,钓*岛本来就是属于中国的领土,一个小小的日本,想买我们的领土,不买就抢,全国与世界的人民,我相信,现在都看得清日本是一个怎样无耻、霸道的、小到用一百个日本,才低得中国的领土。

共和学校民族团结示范校申报材料

构建民族团结的和谐校园 ——共和镇共和学校申报材料 多年来,我校以“加强民族团结,促学校和谐发展”为主题,认真开展“三个离不开”教育,积极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大力弘扬民族团结精神,努力构建民族团结的和谐校园。 简况: 我校现有学校教职工88人,在校学生1479人,少数民族学生321人。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提高认识,营造学校民族团结的良好工作氛围。 近年来,我校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领导,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1、加强领导。为切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务处、少先大队等部门及教职工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由少先大队辅导员主抓此项工作,工作中,我们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精心组织实施,周密安排部署,突出“抓学习、求团结、树典型、结对子、思稳定、求发展”的主题,使教育活动富有成效。 2、强化宣传。充分利用板报、墙报、宣传栏等有效形式,切实加强对师生员工民族政策宣传教育,使“三个基本知识”(即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常识)、“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四个维护”(即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理念深入人心,促进了各族的团结和进步。 二、认真落实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 我校坚持把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和维护稳定工作相结合,积极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和社会环境,切实加大对影响民族团结因素的排查调处力度,确保了学校稳定。

1、重视民族法制教育。不断加强依法执教、依法治校,聘请校外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对师生开展各种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目前,学校师生的法制观念得到了明显提高,形成了“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良好氛围。 2、重视处理民族问题。我校坚持“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方针,紧紧抓住民族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问题以及突发事件,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及时调处化解矛盾,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了社会稳定。 3、重视社会稳定。学校切实加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的防范网络,以活动为载体,维护了社会大局的稳定。做到上传下达,发挥了群防群治的作用,使影响民族团结的不安定因素得以及时化解,做到了小事不出室、大事不出校,保证了学校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多年来未发生涉及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的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 三、加强学校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活动。 1、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系列实践活动。以贴近实际、贴近师生,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开展了“召开一次民主团结主题班队会、读一本民族团结主题书籍、办一期民族团结主题板报、出一份民族团结手抄报、观看一部民族团结电影(专题片)、讲一个身边的民族团结的故事、举办一次民族团结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 2、以群众性活动为载体,不断把教育活动推向高潮 我校寓民族团结教育于学校各项活动之中。举办了民族团结专题学习动员会,向全校师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五观”“六史”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开展“四认同”宣传教育专题座谈会,切实把热爱祖国,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一起来。组织开展“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专题教育活动,不仅提高了全

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

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民族工作的成就。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通过对有关民族工作知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3.过程与方法:归纳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件发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用此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及突破: 本课重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可以通过设疑法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补充大量的生动的图文信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如何实行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三、教学方法: 1.提问探究法。 2.材料归纳法。 3.小组活动法。 4.讲述法、讲解法。 5.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这首《爱我中华》是我国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每当听到这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团结》一课。 讲授新课: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 提问:(1)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占主体,少数民族有55个。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占92%,少数民族占8%。 (2)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看图说分布特点)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杂居。汉族集中的地区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这是大杂居。小聚居表现的很明显。(举班级的例子。班级绝大多数同学是汉族,请问班级里哪位是少数民族同学?你知道你们民族主要聚居在什么地方吗?) 这种分布特点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流动形成的。这种分布特点有利于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密切往来,相互吸引,互相依存,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新中国建立后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为什么实行这一制度呢?首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在历史上各民族进行了哪些友好的交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