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与英语教学

合集下载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图式理论,然后探讨了图式理论与阅读的内在关系,最后试图提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应用图式理论的方法,包括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及形式图式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图式理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一、引言2017年发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将高中英语课程目标由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转变为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语言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教育部,2018)。

读是语言能力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

因此,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文拟探讨图式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二、图式理论(一)图式“图式”(schema)一词最早出现在康德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其本意是“先验想象力的产物”。

他指出在获取信息过程中图式有着重要作用。

20 世纪30 年代,巴特利(Bartlett 1932)在其著作《记忆》中提出“图式理论”。

他认为图式是由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组成,任何的学习过程都是在图式的基础上进行的。

如果学习者头脑中没有相应的图式或不能恰当激活和运用这些图式,就不能达到理解的目的。

20 世纪 80 年代,鲁梅尔哈特(Rumelhart 1977)指出,人脑中所储存的知识或经验都是由一个个图式构成的,图式理论是关于一种怎样激活人的知识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知识的理论。

程晓堂、郑敏(2013)认为图式是一种基于个人原有经验或经历,不断变化发展的结构。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图式的阐述不尽相同,但他们普遍认为,图式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有组织的知识结构,它能对新知识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影响,读者总是基于已有知识来理解新知识。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强调人类对信息的分类和组织,通过建立认知图式来帮助学习和记忆。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图式理论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英语知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图式的概念、图式在词汇记忆中的应用、图式在语法学习中的应用以及图式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

2. 图式的概念图式是指人们在处理和储存信息时所采用的一种结构或组织形式。

它可以帮助学习者将相关的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从而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图式的建立和运用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和经验,通过与已有知识的联系,有助于学习者建立新知识的认知结构。

3. 图式在词汇记忆中的应用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学习大量的词汇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图式可以帮助学习者将词汇进行分类和关联,从而提高词汇的学习效果。

图式可以帮助学习者识记和复习词汇。

学习者可以根据词汇的词性、意义、形式等特征将词汇进行分类,建立不同的图式。

动词可以按照其动作的性质进行分类,如“运动动词”、“状态动词”、“感官动词”等。

名词可以根据其类别进行分类,如“人”、“地方”、“事物”等。

通过这种分类和组织的方式,学习者可以更加系统地学习和记忆词汇。

图式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运用词汇。

学习者可以通过建立图式来将词汇与相关的词汇、句子和话题联系起来,提高词汇在语篇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学习者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家庭”图式,将与家庭有关的词汇进行整理和分类,如“父母”、“兄弟姐妹”、“家庭作业”等。

这样一来,在学习和理解与家庭相关的语篇时,学习者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

语法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者需要掌握各种语法规则和结构。

图式可以帮助学习者将语法规则进行系统性的分类和整理,提高语法学习效果。

图式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语法规则。

学习者可以根据语法规则的特点和用法将其进行分类,建立图式。

图式理论在外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图式理论在外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图式理论在外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一、图式理论是一种语言学习理论,由英国语言学家Michael Lewis提出。

它认为语言学习是建立语言知识结构的过程,即建立语言图式。

在外语阅读教学中,图式理论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外语语言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

图式理论认为,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会不断修正和更新自己的语言图式,从而使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图式理论的应用可以改善外语阅读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信息。

此外,图式理论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定的语言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近年来,随着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图式理论逐渐成为了外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图式理论是由英国语言学家Michael Lewis提出的,认为语言学习是建立语言知识结构的过程,即建立语言图式。

在外语阅读教学中,图式理论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外语语言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

图式理论认为,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会不断修正和更新自己的语言图式,从而使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实践方案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图式理论在外语阅读教学中的优势,可以采取以下方案:1.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

教师可以在讲解阅读材料时,结合图式理论的观点,帮助学生建立外语语言知识结构,并加强对语言图式的理解。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阅读练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语言图式。

3.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性。

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讨论活动,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分享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并为建立自己的语言图式提供更多的机会。

改进建议和发展方向虽然图式理论在外语阅读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首先,图式理论较为理论化,对于某些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在实际应用中,教师需要注意提供足够的具体例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图式理论的含义。

图式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图式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图式 理 论 表 明 ,读 者 所 具 备 的 图式 与 阅 读 材 料 建 立 的联 系 越 多 , 理 解 程 度 就 越 深 。为 帮 助 学 生 进 行 有 效 的 阅读 . 其 英 语 教 师 在 阅读 教 学 中 可 采 用 以 下 方 法 来 激 活 学 生 的 有 关 图 式 并 建 立 新 的 图式 ,帮 助他 们 把 已 有 的 背 景 知 识 与 阅 读 材 料 中 的 文 字联 系起 来 , 养学 生 运 用 图式 的 能 力 。 培
考试 周 0年 2 刊2 0 第4 1 期
图 式 理 论 对 英 语 阅 读 教 学 的 启 示
徐 焱
( 州 师 范 大学 外 国语 学 院 , 江 杭 州 杭 浙 30 0 ) 10 0
摘 要 : 养 学 生 的 阅读 能 力是 英 语 教 学 的 重要 任 务 之 培 图式 理论 揭 示 了人 们 现 存 的 知 识 结 构 对 阅读 理 解 的影 响 。 为 英语 教 师 帮 助提 高 学生 的 阅读 能 力 提 供 了新 的 思 路 。 本 文 通过 对 图式 理论 和 英 语 阅读 教 学 之 间关 系的探 讨 分 析 .论 述 了图式 理 论 对英 语 阅读 教 学 的启 示 。 关 键词 : 英语 阅读 教 学 图式 理论 启 示


对 母 语 阅 读 而 言 的 , 为 我 们 来 讲 。 语 是 一 门 外 语 . 不 懂 作 英 读 可 能还 有 一 个 原 因 , 是读 者 没 有 足 够 的 语 言 知 识 , 而无 法 就 从
激 活相 关 图 式 三、 图式 理 论 带 来 的 启 示
作 为语 言 基 本 技 能 之 一 ,阅 读 在英 语 学 习 中起 着 重 要 的 作 用 ,阅读 教 学 的 目标 是 培 养学 生 通 过 阅读 获 取 信 息 和 知 识 的能 力 。 阅读 是 一 个 认 知 和言 语 交 际 的 过程 , 言教 学 界 一 直 语 非 常关 注如 何 有效 地 指 导学 生 的 阅读 活动 ,培 养 他 们 的 阅 读 理 解 能力 。 众 多 的 提高 语 言 理 解 能力 的 阅读 模 式 中 ,9 纪 在 1世 7 年代 中期 逐 步形 成 和发 展 的 图式 理 论 被 实 践 证 明 是 提 高 学 O 生 阅读 能 力 的一 种 有 效 途径 。

图式理论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图式理论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三、方法论
将图式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需要采取以下方法和技巧:
1、确定学生的图式类型:教师可以通过测试和观察来确定学生属于哪种图 式类型,如语言图式、内容图式或形式图式等。
2、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图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 式建立新的图式,尤其是对于那些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
实验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 能力和阅读速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图式理论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篇 章理解和背景知识构建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阅读材料。因此,建 议高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引入图式理论,优化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 果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呈现新知:教师介绍阅读文本的背景知识,包括古希腊奥运会的历史、现代 奥运会的起源和发展等。同时,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关键词汇和句型结构,帮助 学生建立相关图式。
阅读理解: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第一次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然后进行第 二次阅读,完成一些关于文章细节的填空练习。在这两个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 利用已建立的图式进行预测、验证和修正。
引言
英语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英语能力提升的关键途径。 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多注重词汇和语法的讲解,而忽视了文章整体结构和背 景知识的传授。近年来,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其强调读 者对文章的理解依赖于大脑中已存在的知识结构,即图式。本研究旨在探讨图式 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二、文献综述
在过去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已经将图式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并取得 了一些成果。例如,赵霞(2018)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运用图式理论可以提高学 生的阅读成绩和阅读兴趣。王丽(2019)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发现,图式理 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阅读材料,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 阅读理解能力。然而,这些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实验时间较短、样本数 量较少等。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图式理论是认知科学中的一种理论,它认为人类对知识的理解是基于图式(schema)的。

图式是一种认知结构,可以帮助人们将信息进行归类、组织和记忆。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图式理论可以被应用于教学设计、学习策略和评估方面。

图式理论可以指导教师设计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语言技能和知识领域,帮助学生构建不同的图式结构。

在教授写作技巧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文章结构,如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通过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结构的特点和组织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特定的写作技巧。

教师还可以设计图式驱动的任务,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图式理论也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

学生可以通过构建和激活图式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新词汇与已有的图式进行关联,以便更好地记忆和应用。

学生还可以利用图式进行信息组织和分类。

当学习历史事件时,学生可以使用时间线的图式来整理和记忆事件的发展顺序。

通过使用图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理解学习材料。

图式理论也可以帮助教师进行评估。

传统的评估方法主要关注学生对具体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而图式理论提供了一种更综合和细致的评估方式。

教师可以设计基于图式的评估任务,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阅读理解的评估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生成图式,然后利用图式进行问题解答和思维展开。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过程。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教师可以根据图式理论指导教学设计、学习策略和评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学生也可以通过应用图式理论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升学习能力。

教师和学生都应积极运用图式理论,促进高中英语教学的改进和发展。

图式理论与高三英语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与高三英语阅读教学

tp o a l o ue ,s o td Th ti e s lto o o ,a p r b e c mp t r h ue . a sa n w ou in t t
lp o o p trt et a p o r m h tlt wn r iet er a tp c m u e h f: r g a ta eso e sgv h i
深 层 的含 义 。

是 读 对 章 讨 主 熟 指 者 文 所 论的 题的 悉程
与囊
. !

富 黑 语 图和容 式面予充 的 言式 内图方给 了分
重 视 ,而我们 发现学生和教师对 发挥 形
推断题 干扰项特 点 : ) ( 在文章事 实或 上下文( 逻 1 句) 辑基础上 进行推理而得 出观点 , 但与题 目无关 ; ) 理 (推 2 过头 , 概括过度 。 以20 年上海高考英语 阅读B 为例 : 08 篇
Z eC a br w sasces l R ( bi R ltn) o h m e a ucs u P p l e i s s f u c ao
c n utn n i a on el s eh da ge t o , o s l ta d lew sg igw l h a ra b a a f — j
b a t u a d b s s ca lf i L n o e u i l n a u y o il i f e n o d n. T e o e h n n


式图式的作用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具
重 有 富形 图的识提 阅的 丰的式 式知对 高读 阅
语刘蒹 妻
力 式 呢 网?
Bu ieh sh v n u c ,Ge re ga c d a h twh l e wa a ig l n h o g l n e tte

图式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开题报告

图式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开题报告

图式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开题报告
近年来,随着英语语言教学的发展,“图式理论”在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图式理论认为,学习者不仅掌握英语词汇与语法,而且要掌握“图式”,即把英语句子各个部分放到正确的位置上以构成完整的句子的能力。

通过训练,学习英语的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掌握新的句子结构,并运用到各种语言环境中。

本文旨在探讨图式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深入分析在英语教学中,它的优势有哪些,也有哪些不足之处。

首先,本文将对图式理论的概念和涵义进行概述,从而使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图式理论。

接着,本文将分析图式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一方面,它有助于提高学习者认知英语句子结构的准确度;另一方面,它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

此外,本文还将综述图式理论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训练学习者图式理论的理论含义及应用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也可能导致学习者的动机下降等。

最后,本文将提出一些实施图式理论的建议,以便在英语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探讨诸如在训练中创造更多有趣的学习情境,以鼓励学习者,定期评估学习者对图式理论的理解程度,深入分析不足之处等做法,以实现有效的图式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之,本文将深入探究图式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其优势及不足之处,以及提出改善方案。

本文将为英语教学者提供一个认知英语句子结构的新方法,以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图式理论,达到英
语句子结构的准确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式理论与英语教学摘要:本文分析了如何运用图式理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探索研究英语视听课教学的新模式,这种新的模式应该体现英语教学的素质教育原则,帮助学生更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学习过程,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关键词:图式理论英语教学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一、引言图式概念在心理学中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bartlett(1932)提出了研究阅读心理的图式概念。

根据他的研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以“先验图式”(schemata)的形式储存于大脑中的,这种“先验图式”很像是一个庞大的档案系统,把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分门别类地储存在大脑中。

大脑接收新的信息以后,便会设立一个新的文件夹,即“图式”存储新的信息或者把它放入已有的同类图式中(张怀建,黄建滨,1995)。

这样人们关于世界的认知的知识,便以这样的方式纵横交错,在记忆中形成一个巨大的立体网络系统。

近年来,图示理论的发展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使我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对语言及语言教学的观念。

widdowson(1983)认为:图式是已知事物或信息存储于人脑中的知识结构(knowledge structure),它使知识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条不紊地储存于长期记忆中。

当人们接受新的信息时,总会把它与已知的信息相联通,从而给认知提供依据,赋予信息以意义。

对新输入的信息的编码、解码都依赖于人脑中已存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

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才能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即从信息的接受、解码、重组到储存(刘明东,1998:28)。

图式理论的发展和应用为心理语言学和语言学教学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为英语教师提供了探索适合各种不同层次的语言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新途径。

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师将“图式”理论引入阅读研究并取得了十分令人满意的成果。

本文旨在将这一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探讨其在语言课堂上的应用及方法。

二、英语课堂信息交流的特点根据图示理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以“先验图式”(schema)的形式分门别类储存在大脑中的。

人所掌握的背景知识越丰富,头脑建立的图式就越多;图式越多,解读新的信息就越快。

如果缺乏背景知识或不能恰当地运用背景知识,就不能成功地激活图式,理解和记忆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图式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结构图式、内容图式和文化图式。

1.结构图式:结构图式,即语篇的“宏观结构”(macro-structure),指语篇中构成篇章(text)或语篇(discourse)的底层结构(underlying structure)。

不同的文章(如叙事、报道、描写、诗歌、说明、信件、议论等)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们的主题(topic),命题(proposition)和其他信息连接程式各不相同,这便构成了文章的结构图式(structural schema),即“底层结构”(刘润清等译,1992:291)。

2.内容图式:内容图式是以文本内容以外的语言知识、背景知识,推理及互动为主要内容建立起来的各种内容的知识记忆。

因为当图式各个成分没有出现在文中或话语中时,读者或听者就会自动指派缺省值(default values),即调用先存的有关知识,给图式的空当填补缺省值,从而顺当地理解全文。

这些多方位的文本使得学生获取该类题材较为系统的内容图式,在主图式下建立起多个次图式(sub-schemata),形成有关这一题材的内容图式网络,使其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发展。

3.文化图式:文化图式是指文本以外的文化知识,包括风土人情、习俗、民俗等内容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

它在语言理解、文本解读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由于目的语与本族语的文化差异,有时文化在理解文本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策略图式:学习策略是指人们用以促进习得和保存信息的认知过程或可选性方法,是在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或转换过程中所运用的策略等。

元认知是高层次的行为,是指人对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认识和控制过程,是学习者对语言学习进行规划、监控或评估等。

如为提高注意力、知识习得、知识保存而采取的一系列学习策略,如重复性、组织性、理解监察,等等。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新的信息以新的知识单位储存在大脑的语意网络中,大脑中新的知识单位与已有的图式之间的联系,以及各个知识单位在知识网络中的组织就决定了知识提取和信息效率。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首先考虑如何形成合理的语义网络,以利于已有的知识迅速地被激活起来。

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把已有的母语知识与英语知识、旧知识与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统一的、兼容的、开放的知识系统,以此来保证语言知识的有效输入。

学习者在接收到新知识的时候,往往对那些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不相符合的新信息感到困惑,这时候学习者需要敏锐地感悟目的语的特殊性和灵活性,及时获得反馈,形成完整的全面的知识。

比如对某些标记度高的语言现象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好,而对标记现象有意识地练习,反过来又可以加速语言学习的进程。

既然知识是以语义网络的形式保存在人的记忆里的,知识的储存提取和运用依赖其组织方式“图式”,那么信息的提取就决定于它在网络里是怎样组织的,如果知识的单位的相互连接比较合理,它就更容易被激活,引起联想的启动。

三、图式理论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及方法英语课堂的教学活动离不开听、说、读、写、译。

国外语言学界及英语教学的研究表明: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如果缺乏背景知识或不能恰当地运用背景知识,就不能成功地激活图式,学习进程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在对语言的解码过程中应该成功地激活脑海中相关的图式以求得正确的理解。

因此,对于语言知识单位必须合理地组织、保存在大脑语义网络中,以便能够很容易地被激活。

英语课堂教学应最大限度地赋予学生尽可能多的图式,而且要使语言知识的提取和运用快速有效,形成语言能力,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和认知策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

我们使用的语言是音、形、意的结合体,听、读与说、写分别属于接受语言和产出语言的方式,也是综合运用能力的组成部分。

语言能力包括语法规则知识和如何使用语言达到特定交际目的的知识,而语言的使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语言能力的各成分间也相互作用。

这就要求在选材方面达到“大量的、有意义的、有趣的或相关的”这几方面的要求。

通过完整的英语学习体系,通过活泼有趣的课文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把他们的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表达都放在有意义的课文当中,所学到的英语再不是零碎、片断的,而是有意义的,相互有联系的,形成一个整体,使其语言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都得到提高。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要求,逐步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介绍故事,教师用几句话介绍课文,使学生能清楚了解所发生的事情,而不需要去猜测。

(2)了解情景,学生可以通过看插图了解课文中所发生的事情。

(3)训练学生带着目标作听力训练,可以先给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寻找答案,即教师为学生确立一个具体的听力训练的目标。

这就意味着学生会积极地而不是消极地听课文的录音。

(4)教师朗读课文,在不停顿的情况下让学生静听整篇课文。

(5)根据课文问答。

尽量把全班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从一开始就训练学生不做任何准备得去听,很快他们就会适应了英语的语音,并能够理解他们听到的内容。

(6)重读课文,检查学生能否理解课文的意思,直到学生可以毫无困难地可听懂。

(7)朗读,可以让学生扮演对话中的角色,大声朗读,从中可了解到学生能否准确地读出他听到的英语。

比如,教学“tired and thirsty”一课时,先介绍课文的情景,让学生想象“孩子们走累了,又很渴,妈妈买了冰淇淋”的情景。

然后读全篇课文,以“why do the children thank their mum?”作为听力目标,听完以后马上进行回答。

回答了问题以后,再接着重读课文,让学生根据课文提问和回答问题。

此后,学生就能够很快地进入情景,扮演出对话重的角色,大声朗读。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当堂课就能够把课文背诵下来。

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每次得到一些信息,都在有意义的表述中运用这些知识。

渐渐地,他们就能熟练地运用这些已掌握的知识,而不是在某一时刻得到一大堆无法消化的信息。

所有的语言知识都是在有意义的上下文中学习的,不再孤立地死记硬背单词,而是在兴趣盎然的上下文中,记住课文中的情景,记住主要的句型,记住词汇的用法,对它的形、声、义建立起丰富的联想。

假如单靠一音一节,一字一句地模仿和记忆,就如一盘散珠,没有穿线,拎不起来。

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对一定语境中相关信息判断、取舍等。

各种知识、心理生理过程与语言使用环境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英语课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这些复杂因素的交互作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在充分理解语言意义的前提下,引导学习者注意目标语言知识和语言的使用,围绕主题进行有效的输入,然后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相互诱发、补充,使这些语言活动交织在一起,构成活生生的语言运用整体。

图式理论告诉我们,英语学习始终贯穿着“自下而上”(bottom-up)和“自上而下”(top-down)两种认知方式。

学习者需要对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组合、归并和概括。

只有使学生较好地意识和了解语言学习的方式和过程,才能有针对性地、灵活地,恰当地运用学习策略。

学习者应学会运用整体性的学习策略,既要注重语言形式的学习,又要注重学习意义的理解,综合、立体的学习策略要比孤立、单一的学习策略更为有效,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图式是英语教学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环节,同时,要把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策略联系起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图式理论对英语视听教学具有非常直接的指导意义,自觉地将该理论与外语教学的实践紧密结合无疑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会大有裨益。

只要我们加深对学习过程的研究和理解,从认知的角度深刻地研究语言输入和言语实践,就能真正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正如那不断在空中结网的蜘蛛,学习者可以在知识和能力的建构中,不断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从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1]bartlett,f.c.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2]carrell,p.l.& eisterhold.schema theory andesl.reading pedagogy.”in m.h.long and j.c.richards(eds.)methology in tesol:a book of reading.newbury house publishers,1987.[3]richards,j.,j.platt & h.weber.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1985.[4]o’malley,j.& chamot.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5]schank,r.c.& r.abelson.scripts,goals and understanding[m].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77.[6]widdowson,h.g.learning purpose and languageus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7]刘明东:图示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国外外语教学,1998,4.[8]刘润清等译.朗漫语言学词典[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290-292.[9]桂诗春.认知与外语学习[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4.[10]桂诗春.认知与语言测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3.[11]张怀建,黄建滨.背景知识与阅读教学[j].外语界,1995,4.[12]黄若妤.anderson的act认知模型与外语学习,[j].外语教学,2002,6.[13]李清华,孔文.bachman交际测试理论评述,[j].外语教学,20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