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单纯丰富 造型基础

第四课 单纯丰富 造型基础
第四课 单纯丰富 造型基础

第四课单纯丰富造型基础——素描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体现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的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教材分析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我们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起先学习素描,这样可以使学生提高对被画物的观察、理解、感悟的能力,并通过自己的理解体验素描中蕴含的单纯而丰富的美。本课内容的基本知识点较多,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着重讲授基本技法这一版块。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素描”;其二是在事物表现形式上,“光线与明暗”的作用;其三是素描中线的作用;其四是素描人像写生。

本课共分为三课时讲授,第一课时讲“什么是素描”和“光线与明暗”这两小节;第二课时讲“全因素素描与结构素描写生”的绘画步骤;第三课时讲“素描人像写生”及全章内容小结。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素描的相关知识和绘画重要技法。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掌握基本绘画方法,尤其是素描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达到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欣赏素描作品和生活中光影、线条、结构的美感,并能加以表现的目的。

学情分析

欣赏是一种能力,是欣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较高层次上欣赏艺术作品,欣赏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同时所允许欣赏者对作品有某种主观态度,需要情感和借助想象,而这些对于学生来说还显得较有难度。如何引导学生把人像造型画得准确难度较大。又如何正确地去欣赏、读懂、理解素描作品和提高素描技法是掌握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达到启迪智慧,开阔视野,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

教学目标

1、感受素描的艺术魅力。

2、提高学生对素描知识的了解。

3、提高学生的素描绘画技法。

4、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培养学生对素描作品的鉴赏能力,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中外素描名作的魅力和素描在各个造型艺术领域的重要作用。2、向学生介绍素描基本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为学生掌握素描技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难点: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使其能正确认识被画物的形体、结构、空

间、质感,以及透视变化等,并比较准确地加以表现。

教学流程示意

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三、问题与讨论四、课堂小结

教学过程

第一讲:“什么是素描”和“光线与明暗”

(1)提问:同学们对素描的了解,认识有多少?(师生共同活动)

讲授:素描是绘画的一种形式。如果说绘画是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线条、色彩、明暗,透视及构图手段,在平面上创造出可视的,具有一定形状、体积、质感和空间感的艺术形象,那么从广义来讲,素描则是指“单色”的绘画。

素描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一种平面造型方式,可以说是一切绘画之母。

素描的产生可以追溯到远古的旧石器时代末期。那时,人类开始以木炭和有色泥士作单色的朴素造型,其内容与原始民族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在骨针、石器上刻画简单的装饰纹样或在洞穴壁上描绘狩猎,驯鹿等形象,可统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素描画,它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和原始民族自身生活的一种认识,并成为表现和传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

(2)提问:什么是素描呢?(师生共同活动)

讲授:素描是一种单色的绘画形式,是培养造型能力的基础,它既是为美术创作搜集素材,表现构思的一种手段,又是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画种。

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素描的作用。

1、素描是与色彩画相对而言的。素即素色,取朴素之意,也包含单色的意思,素描是借助单色线条或块面来塑造形象,是一种对客观物象的形态和结构特征作朴素表现的绘画形式。

2、素描是造型的基本功。造型包括造型的观念,造型的美学原则,造型的形式要素和造型的表现手法等,构成了绘画艺术语言的基础。可以说除色彩外,绘画造型的基础都属于素描研究的内容。

3、素描作为画家艺术创作意图,观念的体现是为美术创作服务的,它可以说是画家最原始,最直接的创作意图的形象表现,也可以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创作设计的草图,正稿以及资料性习作。

4、素描作品为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画种,以素描形式表现的肖像、风景、静物、组画、连环画以及主题画,都是绘画创作的一种形式,优秀的素描同其他绘画一样,是人类造型艺术的组成部分。(结合图文分析,加深理解)

(3)提问:同学们,你们是否观察过光与影的无穷变幻?你们是否注意到景物在光线中的状态和色调;你是否试图用笔去表现这些神奇的自然现象,或是画出你想象中的朦胧感觉?(师生共同活动)

讲授:什么是全因素素描?打比方、举例子引入。全因素素描又称调子素描,主要研究物体受光后产生的光影变化,根据明暗关系来塑造形体,一般概括为三大面五大调子,三大面指物体直对光源的受光部分为亮面、背对光源的暗面和二者之间产生丰富变化的灰面。五大调子是将三大面称为亮调子,暗调子和灰调子,受光与背光交接处的明暗交界线,以及暗部受周围环境反射而形成的白光。此外,在直接反射光源的最高处,有个面积很小的亮点称为亮

光,物体遮挡光线留下的影子叫投影。无论多么小的物体,它的五大调子和投影都是完整的,但高光在比较粗糙或暗淡的物体表面上有时不太明显。(结合课本P30的作品,进行图文结合分析,加深学生理解和认识)。

(4)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素描和它的作用,以及光线与明暗色调是素描表现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学生回去要多注意观察光影的无穷变幻,注意物体在光线中的状态和色调,加深对素描理解、认识。

板书设计

素描

1、什么是素描?

2、什么是全因素素描?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基本上都能掌握基本的绘画技法,都能够做到理论和动手实践相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所提高,在人像写生的过程中,能体现写生对象的整体特征。这是在本人多年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较明显的一次,但认真分析当前美术教学的新形势,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以后,艺术课成为学生选修及必修课程,学生对该学科的重视程度上有所提高,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成为美术教学中一个关键点,在本课中,学生自主参与研讨的积极能动性不强,对于有关美术知识积累不多,这就导致了学生参与到课堂研讨的意识不强,因此,只有加强对基础技法的理论学习,才能在实践过程中做到胸有成竹,大胆地表现对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开发美术课程资源,鼓励学生在平时多积累一些学习素材,同时结合学校开设的校园隐形艺术课程,引导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挖掘相关的美术知识,将审美的愉快享受渗透到各学科当中,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才能确保课堂的教学效果,顺利地实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

赏心悦目美化生活—装饰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讲授,使学生了解装饰画的概念和艺术特点,掌握欣赏方法。

2、通过大量图片资料,使学生了解装饰画的类别、材料及与人居环境的关系,明确课程目的,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

3、体会作品内涵,明确不同作品适用于不同环境。发现并感受艺术之美,并将美的情感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

教学重点:1、装饰画所用工具材料有限定吗

2、如何欣赏装饰画

3、装饰画与人和人居环境有什么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鉴赏装饰画,提高审美情趣。并启发学生将这种审美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课前准备:1、装饰画的概念、艺术特征和材质

2、回忆曾经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怎么样的装饰画

教学设计:

[导入]

显示一张有空白墙壁的客厅图片,提问用什么方式丰富墙面使环境协调?

[引出主题]赏心悦目美化生活——装饰画

(一)什么样的画叫装饰画?

装饰画是借助于可被利用的物质材料和相应的工艺制作方法。依据主观感受和形式美的法则,运用夸张、变形、抽象、简化、寓意等手法。以平面化的造型语言设计出富有装饰性的艺术形象。

(二)装饰画有什么艺术特征?

(1)装饰性:

装饰画不是一个画种,而是一种表现形式。注重形式没的探索和表现,通过对自然物像的抽象化、简洁化、秩序化的艺术处理,形成装饰的韵味,创造出赏心悦目的审美效果。

(2)单纯性:

装饰画中的形象和色彩,通过变形与提炼都变得更加简洁和精炼,省略了形象的细节和过渡的色彩。单纯化使形象特征更加典型,更加突出。

(3)平面化:

装饰设计不论是采用二维空间形象还是三维空间的形象,应用在“打散构成”和“散点构成”构图上都处于只有二维空间的平面化状态。

(4)秩序化:

主要表现在画面所具有的秩序感上,是将自然界中的秩序感作为一种表现的形式。突出装饰美感,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秩序化一般多用重复、渐变、放射等法则。

(5)象征性:

以动物植物文字色彩来组成吉祥的画面,表达某种画面之外上的意义和情感,其拖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折实装饰画特有的一种象征手法,也是我国各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个特点。

(6)表现性:

表现性是相对于再现而言的。装饰画家从自然之中获得创作原型和感受,然后以适合表达特定感受的艺术形式来予以表现。

(7)公共性:

这里所说的公共性,并非是将装饰画置于公共的空间,而是指装饰画关照自然的视角,表现的内容、表现的形式、欣赏的习惯几乎为所有大众所认可,是一种没有替代性的公共艺术语言表达方式。

(三)装饰画所用工具材料有限定吗?

装饰画不同于一般绘画,主要因其风格、手法和功能而界定,所以工具材料的使用宽泛而自由,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突显出材料的美感。

[辩一辩]

下面几张装饰画分别运用了哪些工具材料?它们各属于哪一个画种?1、纸贴画2、布贴画3、漆画4、软件制图5、国画

(四)如何欣赏装饰画

1、装饰画中有哪些主要的造型要素?形的排列组合、轮廓变化和面积变化,不同形状给人不同的感受。线的曲直、粗细、刚柔等。色彩的明暗、冷暖及色的搭配。

2、如何使造型富于装饰性?概括、简化、统一的秩序装饰感。夸张、变形、强调,求得强烈而有个性的装饰美感。

3、形式法则在装饰画中的运用,变化与统一、和谐与对比、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的应用与体现。

[谈一谈]

用刚才提到的欣赏方法来谈谈你对下面的这几张装饰画的理解。

1、丁绍光沥粉画《幸福鸟》

沥粉画固有的结实有力的轮廓线相互穿插,虽然线条密而实,却不失秩序的美感。

2、康定斯基油画《时髦女低音》

以简洁的造型、鲜明的红、绿对比色,使作品极具个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不经意间,装饰画已悄然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五)装饰画与人和人居环境有什么关系?

装饰画应用极为广泛,是其他画种不可比拟的,大到建筑,小到家庭居室的特定环境,装饰画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每个角落,成为人们美化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幻灯片放映“衣、食、住、行”中出现的装饰画。(边提问边放映)

[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出现过装饰画?

观看幻灯片

[课堂小结]

[课后延伸]

请你设计一幅装饰画,工具、材料、题材不限,并说出他适合放在什么环境中?

单纯丰富 造型基础——素描 教案

课题:单纯丰富造型基础——素描 课时:45分钟(1课时) 课型:绘画课 授课对象:高中生 教材分析:高中绘画教材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什么是素描,并学会观察事物的差别,变化,用一种笔就能准确的描绘周边所看到的和希望表达的事物。 2、过程和方法目标:首先让学生欣赏作品,并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速描;然后结合图片讲解素描的三大面和五大调,并分析素描作品中的各种对比关系;最后结合素描绘画步骤讲解步骤和注意事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修养。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素描的三大面,五大调以及素描作品中空间关系。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画面中的空间关系。 教学方法: 1、教法:一、让同学欣赏: 二、结合图片讲解分析; 三、板书示范。

2、学法:一、认真听老师讲解; 二、结合所学素描知识,临摹书上作品和练习画简单的素描静物。 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立方体模型 学具准备:教材 教学过程:

地表现在纸张上面,这就是素描的特征。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一下用铅笔或炭笔画素 描。 2 我们画素描讲究三大面,五大调。现在我们结合这幅素描球体来分析一下“三大面”“五大调”。三大面是黑、白、灰三面,五大调即明调,半明调,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与投影。在画一件简单的物体时,处理好这几个方面就可以把物体画的立体了,但要真正抓住物体的特点和精髓,处理好整个画面的关系,就还要注意不同物体的形体,质感,以便清晰的区分不同物体。形体,相信大家都知道,就是不同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如黄 2、学生也许 会对一件平 时很熟悉的 东西去进行 观察,去试着 去找它的明 暗交界线,反 光,高光等, 甚至产生很 多疑惑,比如 一件像立方 体石膏这样 的长宽高相 等的,颜色单 一的物体,为 什么在一张 纸上要用长 度不等和深 浅不一的线 条去表现等 2、导入图 片,对图 片进行分 析,讲授 专业的素 描知识和 技法。 2具体的 学习素描 的步骤和 技法和注 意事项。

《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实验五 多态

院系:计算机学院 实验课程: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 实验项目:多态 指导老师:XXX 开课时间:XXXX~ XXXX年度第 2学期专业:XXXX 班级:XXXX级本X班 学生:XXX 学号:XXXXXXXX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运算符重载的基本方法。 2.掌握虚函数的定义及多态性的实现。 二、实验内容: (一)实验题目一: 编写有理数(即分数,包括整数类型的分子和分母)类,并进行运算符重载,编写运算符“+”、“-”、“*”、“/”的重载函数,在主函数的函数体内中实现使用运算符直接进行有理数对象的加、减、乘、除运算。 1.程序清单: #includ 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Rnumber { public: Rnumber(){a=0;b=0;} Rnumber(int,int); Rnumber operator +(Rnumber &); Rnumber operator -(Rnumber &); Rnumber operator *(Rnumber &); Rnumber operator /(Rnumber &); void display(); private: int a; int b; }; Rnumber::Rnumber(int x,int y):a(x),b(y){} Rnumber Rnumber::operator +(Rnumber & x) { int i; i=(a>x.a)?a:x.a;

for(;i!=0;i++) { if(i%b==0 && i%x.b==0) break; } return Rnumber(i/b*a+i/x.b*x.a,i); } Rnumber Rnumber::operator -(Rnumber & x) { int i; i=(a>x.a)?a:x.a; for(;i!=0;i++) { if(i%b==0 && i%x.b==0) break; } return Rnumber(i/b*a-i/x.b*x.a,i); } Rnumber Rnumber::operator *(Rnumber & x) { return Rnumber(a*x.a,b*x.b); } Rnumber Rnumber::operator /(Rnumber & x) { return Rnumber(a*x.b,b*x.a); } void Rnumber::display() { int n; n=(a1;n--) { if(a%n==0 && b%n==0) { a=a/n; b=b/n;

造型基础教案2

造型基础 课程名称:造型基础 总学时数:72课时 学分:3 教学班级:平面09102班 一、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性质:本课程是设计基础教学中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属于专业限选课程。根据传统的观念,素描作为研究和再现物象的一种方式,是绘画,设计及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同时也是训练造型能力的基本手段。 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训练,要使学生明确其概念、训练内容及意义,通过理论的讲授和系列课题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对“形态”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基本的造型能力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机的结合造型基础训练和理论知识的讲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应用性能力的训练,以及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在讲解中以图例讲解和作品欣赏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顺利地完成各个阶段的作业练习。使学生在设计中能够熟练运用设计素描进行设计表达与创意。 二、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部分造型基础的初级阶段:从素描到设计素描(1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通过对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概念的对比分析讲解,使学生在原来造型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造型感性和理性认识结合分析的观念,理解设计素描的学习目的和方法,并结合课题式的分组练习,通过比例、透视、光影、结构等知识点的学习,掌握三围立体物象在平面二围中的塑造要素,以及不同观察方法给造型带来的变化,从而提高认识和审美,锻炼技能技巧,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 要求: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掌握写实造型的技能技巧,培养空间造型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素描的概念形体结构形体空间。 难点:微观、近距离观察方法的建立,空间形体的塑造。 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采用讲授与辅导相结合的方法。 手段:配合范画和多媒体教学,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导完成作业。 1.1素描的定义与目的 1.1 .1素描是造型艺术基本功之一,是以线条或块面进行造型的绘画形式,以煅炼观察和用单色表达形体透视、结构关系、体块关系、动态关系、明暗关系为目的的造型训练方式。同时素描又是可以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能够生动的表现物体、人物、风景、象征符号、情感、联想、创意或构想。由此可见素描的概念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造型基础(本科)》

《造型基础》平时作业 简答题(5题100分) 1、简述设计素描与传统绘画性素描的异同有哪些? 答: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明显差别,其根本区别在于价值取向的不同,具体表现如下:(1)功能特点的不同。(2)造型特点的异同。(3)思维方式的异同。(4)训练方法和内容的异同。 2、简述全因素素描的观察方法? 答:全因素素描的观察方法是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局部服从于整体,整体统一局部,所以应从整体的基本关系开始,逐步深入到细微的变化处,再从整体效果上检查与调整各个局部,使细节更好地加强和服务于整体。 3、在素描中确定比例的方法有哪些? 答:要确定比例,必须有一个连贯性,那就是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回到完善的、内容充实的整体。因此,第一是利用目测来测量物象整个高度与整个宽度的比例后再恰当地安排在画面中;第二是从中找出大的体块部分与总体基本形体进行比较,然后逐渐从这些大的体块中找出一些有关的小体块。 4、结构素描中运用线条应注意什么? 答:结构素描主要以线条造型为主,准确有力的线条,可以让画面充满生命力,丰富视觉效果,在学习是,首先要做大量的线条练习,提高线条的质量;其次要分清线条的前后、虚实关系和空间关系,才能让形体结构清晰准确。 5、绘画中的空间透视规律是什么? 答:(1)近的大,远的小;近的长,远的短;近的宽,远的窄;近的粗,远的细。(2)在两个物体中,全露的近,被遮挡的远。(3)俯视时,近的物体在画面的下方,远的则在上方;仰视时,近的物体在画面的上方,远的在下方。(4)近的物体层次多,远的则少;近的物体清晰,远的模糊;近的物体结构具体,远的简略;近的物体明暗对比强,远的对比弱;近的物体复杂,远的简单;近的物体实,远的物体虚。

《程序设计基础实验》课程期末考查题

2014-2015学年第2学期 《程序设计基础实验》课程期末考查题 注意:考试结束时,将该试题页以你的“学号_姓名”命名并发送到 liruisheng2013@https://www.360docs.net/doc/b01429207.html, 提交时间截至16:30分,不按指定格式命名的或未按时提交者,成 绩按0分计。 一、程序填空题(共10空,每空2分,共20分) 注意:将蓝色下划线部分补充完整并使得程序能够完成要求的功能 1.下列程序功能是:输出100以内能被3整除且个位数为6的所有整数。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j; for(i=0;(1);i++) {j=i*10+6; if((2)) continue; printf("%d,",j); } } 2.下面程序用以求解“1!+2!+3!+……+20!”的值,请将其补充完整 #include int main() {double s=0,t=1; int n; for (n=1;n<=20;n++) { (3); (4); } printf("1!+2!+...+20!=%22.15e\n",s); return 0; } 3. 下面程序的功能是:把数组a(大小为M)中前M-1个元素中的最小值放入a 的最后一个元素中。 #include #define M 11 void main() { int a[M],i; for(i=0;i

scanf("%d",&a[i]); a[M-1]=a[0]; for(i=1;(5);i++) if((6)) a[M-1]=a[i]; printf("Max is %d\n",a[M-1]); } 4. 下面程序的功能是:打印出1至1000中满足其个位数字的立方等于其本身的所有整数。本题的结果为:1 64 125 216 729。 #include main() { int i,g; for(i=1;i<1000;i++) { g=i(7)10; if((8)) printf("%4d",i); } printf("\n"); } 5. 下面程序的功能是:统计整数n的各个位上出现数字1、2、3的次数,并通过外部(全局)变量c1、c2、c3返回主函数。 例如,当n=123114350时,结果应该为:c1=3 c2=1 c3=2。 #include int c1,c2,c3; void fun(long n) { c1 = c2 = c3 = 0; while (n) { switch((9)) { case 1: c1++; break; case 2: c2++;(10); case 3: c3++; } n /= 10; } } main() { int n=123114350; fun(n); printf("\nn=%d c1=%d c2=%d c3=%d\n",n,c1,c2,c3); } 二、算法设计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已知∏2/6≈1/12+1/22+1/32+……+1/n2。请用伪码描述运用上述公式求解∏值的算法。 2.请用伪代码描述下面问题的算法:有n个人围坐成一圈,顺序排号。从第

《大学化学基础实验(G)》理论课程试卷及准确答案

浙江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大学化学基础实验(G)》理论课程试卷 开课学院:理学院化学系任课教师: 姓名:专业:学号:考试时间: 60 分钟 一、选择题(共50分)(1-20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 1.若要使吸光度降低为原来的一半,最方便的做法是(C) A. 将待测液稀释一倍 B. 选用新的测定波长 C. 选用原厚度1/2的比色皿 D. 更换显色剂 2.用基准物质Na2C2O4标定KMnO4时,下列哪种操作时错误的?( A ) A.锥形瓶用Na2C2O4 溶液润洗; B. 滴定管用KMnO4标液润洗 C. KMnO4标液盛放在棕色瓶中; D. KMnO4标准溶液放置一周后标定3.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变色硅胶失效后呈何种颜色?(C ) A. 蓝色 B. 黄色 C. 红色 D. 绿色 4.可用哪种方法减少分析测试中的偶然误差?(C ) A. 对照试验 B. 空白试验 C. 增加平行测试次数 D. 仪器矫正5.用基准硼砂标定HCl时,操作步骤要求加水50mL,但实际上多加了20mL,这将对HCl浓度的标定产生什么影响?( C )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 无法确定 6.(1+ 1)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C ) A. 2mol/L B. 4mol/L C. 6mol/L D. 8mol/L 7.常量滴定管可估计到±0.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在滴定时,耗用体积一般控制在:( B ) A. 10~20mL B. 20~30mL C. 30~40mL D. 40~50mL

8.定量分析中,基准物质是( D ) A. 纯物质 B. 标准参考物质 C. 组成恒定的物质 D. 组成一定、纯度高、性质稳定且摩尔质量较大的物质 9.测定复方氢氧化铝药片中Al3+、Mg2+混合液时,EDTA滴定Al3+含量时,为了消除Mg2+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B ) A. 沉淀分离法 B. 控制酸度法 C. 配位掩蔽法 D. 溶剂萃取法10.滴定操作中,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的是:( C ) A. 滴定管用纯净水洗净后装入标准液滴定; B. 滴定中活塞漏水; C. 滴定中往锥形瓶中加少量蒸馏水; D. 滴定管下端气泡未赶尽;11.下列器皿不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A ) A. 试剂瓶 B. 蒸发皿 C. 烧杯 D. 烧瓶12.下列仪器在量取或配制标准溶液前不需要润洗的是:(D ) A. 吸量管 B. 移液管 C. 滴定管 D. 容量瓶 13.鉴定Ni2+的试剂通常是下列中的哪一种?( A ) A.丁二酮肟 B. 硝基苯偶氮间苯二酚 C. 二苯基联苯胺 D. 硫脲14.实验室安全知识:因电器失火,应用下列哪种灭火器?( C ) A. 泡沫灭火器 B. CO2灭火器 C. 干粉灭火器 D. CCl4灭火器15.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会造成系统误差的是( A ) A.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 NaOH溶液吸收了空气中CO2 C. 每份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不同 D. 每份加入的指示剂量不同 16.有效数字位数是四位的数值是:( B ) A. 0.0002 B. 0.1000 C. 0.700×102 D. pH = 12.80 17.某同学用硼砂标定标准溶液实验中,溶解硼砂时,用玻棒去搅拌锥形瓶中溶液后,不经处理拿出瓶外,标定结果会:( A ) A. 偏高 B. 偏低 C. 不一定 D. 无影响18.分析过程中出现下面情况,哪些将造成系统误差:( D ) A. 天平零点突然有变动 B. 分光光度计的最后有波动 C. 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不准 D. 以含量为98%的硼砂标定HCl浓度19.阴离子分离鉴定实验中,Br2在CCl4层显示什么颜色?( A ) A. 橙色 B. 紫红色 C. 蓝色 D. 黄色

C语言程序设计第四次(2.8)实验报告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日期11月26日成绩 实验组别第3(2.7) 次实验指导教师李开 学生姓名学号同组人姓名 实验名称实验8 指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指针的说明、赋值、使用。 (2)掌握用指针引用数组的元素,熟悉指向数组的指针的使用。 (3)熟练掌握字符数组与字符串的使用,掌握指针数组及字符指针数组的用法。 (4)掌握指针函数与函数指针的用法。 (5)掌握带有参数的main函数的用法。 二、实验任务 8.2 实验内容及要求 1.源程序改错 2.源程序完善、修改、替换 3.跟踪调试 4.程序设计 5.选做题 8.3 指定main函数的参数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 (要求给出源程序和程序运行结果。另外,根据实验内容,记录编辑、编译、链接、调试程序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 8.2 实验内容及要求 1.源程序改错 下面程序是否存在错误?如果存在,原因是什么?如果存在错误,要求在计算机上对这个例子程序进行调试修改,使之能够正确执行。 #include void main(void) { float *p; scanf("%f",p); printf("%f\n",*p); } 存在,错误为指针一开始没有初始化,而sacnf传入的是float型指针指向的地址,我们并不知道系统能给我们分配什么地址,所以说我们输入的地址很有可能使程序崩溃。 修改后代码: #include int main(void) {

float *p; float a[10];//这里可以换成其他数字 p=&a[0]; scanf("%f",p); printf("%f\n",*p); return 0; } 2.源程序完善、修改、替换 (1)下面的程序通过函数指针和菜单选择来调用字符串拷贝函数或字符串连接函数,请在下划线处填写合适的表达式、语句、或代码片段来完善该程序。 #include #include void main(void) { char*(*p)(char a[],char b[]); char a[80],b[80],c[160],*result=c; int choice,i; do{ printf("\t\t1 copy string.\n"); printf("\t\t2 connect string.\n"); printf("\t\t3 exit.\n"); printf("\t\tinput a number (1-3) please!\n"); scanf("%d",&choice); }while(choice<1 || choice>5); switch(choice){ case 1:

武汉理工大学软件工程基础实验第五次实验报告

实验五UML系统分析与设计 ----UML建模案例 实验5-1 用例图设计 实验5-2 类和对象图设计 实验5-3 交互图设计 实验5-4 状态图设计 实验5-5 活动图设计 成绩评定表:

实验5-1 用例图设计 一、实验目的 掌握在EA中用例图的基本用法和使用技巧。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本实验给予某学校的网上选课系统的用例图的设计和实现。 需求描述如下: 某学校的网上选课系统主要包括如下功能:管理员通过系统管理界面进入,建立本学期要开设的各种课程、将课程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并可以对课程进行改动和删除。学生通过客户机浏览器根据学号和密码进入选课界面,在这里学生可以进行三种操作:查询已选课程、选课以及付费。同样,通过业务层,这些操作结果存入数据库中。 分析: 本系统拟用三层模型实现:数据核心层、业务逻辑层和接入层。其中,数据核心层包括对于数据库的操作;业务逻辑层作为中间层对用户输入进行逻辑处理,再映射到相应的数据层操作;而接入层包括用户界面,包括系统登陆界面、管理界面、用户选择界面等。 本系统涉及的用户包括管理员和学生,他们是用例图中的活动者,他们的主要特征相似,都具有姓名和学号等信息,所以可以抽象出“基”活动者people,而管理员和学生从people统一派生。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另外一个活动者。 系统事件: 添加课程事件: (1)管理员选择进入管理界面,用例开始。 (2)系统提示输入管理员密码。 (3)管理员输入密码。 (4)系统验证密码。 (5)A1密码错误 (6)进入管理界面,系统显示目前所建立的全部课程信息。 (7)管理员许恩泽添加课程。 (8)系统提示输入新课程信息。 (9)管理员输入信息。 (10)系统验证是否和已有课程冲突。 (11)A2 有冲突。 (12)用例结束。 其他事件:

高中美术_单纯丰富造型基础——素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艺术素养较低,本课又涉及美术专业语言较多,所以教学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是完成本课教学目标的关键。所以,我将重点放在:了解素描艺术的魅力,理解素描丰富的表现力和广泛的用途,并多次运用“找相同”和“找不同”的游戏,让学生主动观察,积极思考,而完成一幅高质量的素描作品则是后期技能训练课的目标。 【效果分析】 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效果显著。 在教师的“找相同”“找不同”“展示凹版铜版画”三个环节的引导下,学生自行总结了素描广义的概念,可以说是理解的非常透彻。 在讲授素描的“用途广泛”特点时,教师不仅结合自己的经历向大家讲述素描对于普通人的用处,还通过大量的、各种类型的艺术品创作过程、艺术家创作经历的案例展示了素描对各种造型艺术的重要用途,学生对此也表示都非常理解。 素描的三种表现形式,教师没有平铺直叙的直接讲出,而是通过三组“找不同”游戏,让学生进行自主观察,在锻炼学生识图能力、观察能力的同时,也展示了三种表现形式的特点,学生对此一目了然。 在实践环节中,教师在实践活动融入了“感恩母亲”的德育教育,使得知识技能应用于生活。学生使用彩纸进行素描作品的创作的同时也学会了感情的表达。 另外,教师示范过程也体现了扎实的造型基本功。 课堂中,教师讲解语速控制得当、教态从容大方,板书整齐认真,学生反应积极、课堂非常活跃。

【教材分析】 本课为普通高中《绘画》的第四节课“单纯丰富造型基础——素描”。 本课内容丰富,涵盖“什么是素描”“光线与明暗”“结构与提炼”

“素描人物”四大部分。 本节我结合学情,只讲授前两个部分,并创造性的将第一部分“什么是素描”拆分成“素描的范畴”“素描的特点”“素描的种类”三个小问题进行深度讲解,先引发学生对素描的兴趣(本节的重点),然后简要讲解“光线与明暗”使学生了解“全因素素描”的“三大面”“五大调子”。在艺 术实践环节中,我结 合周日的“母亲节” 让学生制作素描贺 卡,学以致用,激发 学习动力,达到教学 目标。 【评测练习】 通过“辨一辨”让学 生学会区分三种素 描的表现形式。 通过“找一找”让学 生判断“三大面”“五 大调子”的位置。

《护理学基础》实验课课后练习题

《护理学基础》实验课后练习 实验一:铺备用床法 1.铺备用床的用途是什么? 2.铺备用床时应如何应用人体力学原理? 3.铺床时如何保证床角平整紧扎? 4.铺备用床时应注意事项有哪些? 5.备用床护理单元的设备有哪些? 实验二:铺暂空床法 1.铺暂空床的目的是什么? 2.暂空床与备用床的区别有哪些? 3.铺暂空床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4.铺暂空床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5.铺暂空床时有没有必要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实验三:铺麻醉床法 1.铺麻醉床的用途是什么? 2.为什么要先铺床中部的橡胶单及中单,后铺床头的橡胶单及中单? 3.铺麻醉床时必要时需备何物,如何放置? 4.麻醉护理盘内的物品有哪些? 5.铺麻醉床时枕头为什么要横立于床头? 实验四:患者运送法、更换卧位法 1.患者王某由于车祸急症入院,怀疑颈椎损伤,左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经急诊室抢救后病情基本稳定。现要护送患者入病区,请问: (1)采用何种搬运法搬运患者?如何搬运? (2)如何护送患者入病区? 2.患者运送法有哪些?各适合哪些患者? 3.使用轮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4.为患者更换卧位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5.搬运患者时的注意事项? 实验五:保护具的应用 1.医院常见的不安全因素有哪些? 2.什么是保护具?应用保护具的目的是什么? 3.常见的保护具有哪些?主要用途有哪些? 4.应用保护具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5.使用约束带时应重点观察哪些内容? 实验六:床上擦浴 1.哪些患者应给予床上擦浴? 2.为患者穿脱衣服时应掌握哪些原则? 3.压疮可分为几期?第一期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4.压疮的好发部位有哪些? 5.进行床上擦浴时应如何调节室温和水温? 实验七:床上洗头 1.如何评估患者的头发? 2.对进行梳头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3.床上洗头的用途有哪些?

智慧树知到《基础设计产品造型基础》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没有()的设计不能称之为“设计”。 A.细节 B.创新 C.变化 D.美感 答案: 创新 2、按照工业设计对人的生活方式进行设计的本质,创造的内容又可以由表及里分为三个层面:形态、()和功能。 A.工艺 B.形式 C.结构 D.方式 答案: 方式 3、好的()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创造好的()是工业设计师的重要工作内容。 A.造型、外观 B.形态、产品形态 C.色彩、产品配色 D.工艺、工艺造型 答案: 形态、产品形态 4、造型行为,如果只是造型要素齐备了,还无法成立,还必须把这些()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A.形式构成

B.造型工艺 C.特征元素 D.造型要素 答案: 造型要素 5、 产品的各种形态都是借助()来显露其样貌的,对于()属性的了解,同时也能为形态的创造提供新的可能性。 A.外观、外观 B.造型、造型 C.工艺、工艺 D.材料、材料 答案: 材料、材料 第二章 1、产品结构单元的不同组合可以使()发生变化。 A.造型形态 B.形态特征 C.造型特征 D.方式结构 答案: 造型形态 2、针对造型设计的对象作系统的结构分析,通过()探索多种造型的可能性,是造型展开的基础。 A.基本单元组合 B.结构单元组合

C.元素单元组合 D.构成单元组合 答案: 结构单元组合 3、产品结构包括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是白箱化的,也就是我们在使用时可以很直观地接触到。 A.内部结构 B.外部结构 C.产品结构 D.基本结构 答案: 外部结构 4、外部结构主要起到承担外部形势、传递()的作用。 A.内在功能 B.内在方式 C.内在组成 D.内在元素 答案: 内在功能 5、相对于产品的黑箱部分,产品的白箱部分对于造型而言存在着更多的变化空间,但我们也不能无视黑箱部分对()的制约。 A.内部构造 B.外部结构 C.内部形态 D.外部形态 答案: 外部形态

数字电视基础与检测第四次实验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_数字电视基础与检测____________指导老师:__陈鹏飞 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_LCD品质鉴别和高清视频赏析_实验类型:__综合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通过一款专业的液晶显示器测试软件,学会LCD品质的鉴别方法。了解家庭影院的基本组成,学会赏析高清视音频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1. 实验内容 通过Check Screen LCD测试软件,熟悉检测LCD的色彩、响应时间、文字显示效果、有无坏点、视频杂讯的程度和调节复杂度等液晶显示器各项参数的方法。了解全数字家庭影院的组成和各声道音箱布局,学会数字高清视频的赏析方法。 2.实验原理 (1).LCD品质鉴别 作为一款专业级别的显示器测试软件,Check Screen不仅能够检测LCD,同时还可以对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进行测试。Monitors Matter Check Screen针对LCD的各个测试项目如实验指导书P11页图所示。 测试项目:Colour(颜色测试);Crosstalk(串扰测试);Smearing(响应时间测试);Pixel Check (坏点测试);TraceKing(抗干扰测试)。 (2).家庭影院的组成 环绕声放大器(或环绕声解码器与多声道声频功率放大器组合)+ 多个(5个以上)扬声器+ 大屏幕彩色电视(或投影电视)+ 高质量A/V节目源(LD、DVD、DTV、数字电缆电视及数字卫星广播)(3).扬声器布局 分7.1声道扬声器、6.1声道扬声器、5.1声道扬声器.布局图见实验指导书P14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1、创维24S20HR型彩色电视机一台 2、爱浪DT5000全智能高保真影院系统一套 3、雅马哈RX-V1800功放一台 4、爱普生EWP-TW1000投影机一台 5、计算机一台 6、音箱、彩色液晶电视机、连接线等一套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 用Check Screen 1.2软件测试LCD的色彩表现力、色彩均匀性、色阶表现能力、亮度和对比度。

化学实验基础第4节 课后达标检测

[课后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教材改编题)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 A.在水中加入氯化铁晶体,加热至沸腾,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B.氢氧化铁胶体中的H+、Cl-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 C.用蒸发的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鉴别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较简便的方法是用激光束照射 解析:选D。A项,在水中加入氯化铁晶体,加热至沸腾时得不到氢氧化铁胶体;B项,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应使用渗析法;C项,蒸发时,当有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2.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A.除去粗盐溶液中不溶物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C.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D.乙酸乙酯的制备演示实验解析:选D。A.过滤时要求“一贴、二低、三靠”,该实验中玻璃棒悬在漏斗上方,没有靠在三层滤纸上,且漏斗下端应长管口紧贴烧杯内壁,故不正确。B.加热分解碳酸氢钠时,因为有水生成,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否则容易炸裂试管,故不正确。C.该装置为洗气装置,导管口应该是长进短出,故不正确。D.由教材中的实验可知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及药品都正确,故正确。 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解析:选C。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应该控制H2O2的浓度和反应温度都相同,A项错误;铝热反应是单质铝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B项错误;中和反应放出热量,用温度计可测量其温度变化,C项正确;浓硝酸使Fe钝化,且浓硝酸与Cu反应,故该原电池中,Cu作负极,D项错误。 4.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氯化铁溶液,其实验流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操作①中加入的试剂A为铁 B.滤渣中加入过量B时的反应为Fe+2H+===Fe2++H2↑ C.向滤液Ⅰ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D.步骤③中的C试剂也可以用H2O2代替 解析:选C。滤液Ⅰ中只含FeCl2,滴入KSCN溶液时不变色。 5.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顺利完成实验目的的是()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课程

第一部分键盘、鼠标操作与指法练习: (一)键盘、鼠标操作与指法练习 (1)指法练习软件TT的安装。 (2)指法练习软件TT的使用。 (3)进行指法练习 (4)ASDFG键的练习 ffdd ddff ggss ssgg aass ssaa ggdd ssff ffdd ddff ggss ssgg aass ssaa ggdd ssff fgsd safg gsdf asdf gfsd dafs dgsa asfg fgsd safg gsdf asdf gfsd dafs dgsa asfg dsga sdfg fdgs sdfa adfs dsfg gafs fgsa dsga sdfg fdgs sdfa adfs dsfg gafs fgsa (5)其他各键练习 (6)准备一篇英文文章进行输入法练习。 (7)练习、熟悉鼠标的各种操作方法。 (二)汉字输入方法与技巧 (1)继续进行指法练习。 (2)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3)熟练掌握中英文切换、不同输入法间的切换方法。 (4)初步掌握中文标点的输入。 (5)启动Windows 2000。 (6)打开“写字板”:鼠标单击“开始”,指向“程序”中的“附件”,单击“附件”中的“写字板”。 (7)在“写字板”中输入下列文字。注意,只在换段时才能输入“Enter‖键。 (8)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然后按“确定”,以默认方式保存。 输入以下文字,文字输入过程中的错误可不进行修改,但标点应尽量正确。

附表:中英文输入基本操作 中英文切换方法:Ctrl +空格 不同输入法间的切换方法:Ctrl + Shift 中文标点的输入 中英文标点的切换:通常在输入中文时应使用中文标点,而在输入英文时应使用英文标

第四课 单纯丰富 造型基础

第四课单纯丰富造型基础——素描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体现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的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教材分析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我们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起先学习素描,这样可以使学生提高对被画物的观察、理解、感悟的能力,并通过自己的理解体验素描中蕴含的单纯而丰富的美。本课内容的基本知识点较多,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着重讲授基本技法这一版块。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素描”;其二是在事物表现形式上,“光线与明暗”的作用;其三是素描中线的作用;其四是素描人像写生。 本课共分为三课时讲授,第一课时讲“什么是素描”和“光线与明暗”这两小节;第二课时讲“全因素素描与结构素描写生”的绘画步骤;第三课时讲“素描人像写生”及全章内容小结。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素描的相关知识和绘画重要技法。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掌握基本绘画方法,尤其是素描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达到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欣赏素描作品和生活中光影、线条、结构的美感,并能加以表现的目的。 学情分析 欣赏是一种能力,是欣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较高层次上欣赏艺术作品,欣赏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同时所允许欣赏者对作品有某种主观态度,需要情感和借助想象,而这些对于学生来说还显得较有难度。如何引导学生把人像造型画得准确难度较大。又如何正确地去欣赏、读懂、理解素描作品和提高素描技法是掌握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达到启迪智慧,开阔视野,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 教学目标 1、感受素描的艺术魅力。 2、提高学生对素描知识的了解。 3、提高学生的素描绘画技法。 4、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培养学生对素描作品的鉴赏能力,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中外素描名作的魅力和素描在各个造型艺术领域的重要作用。2、向学生介绍素描基本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为学生掌握素描技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难点: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使其能正确认识被画物的形体、结构、空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 1 【判断题】(2分) 绪论为本课程导论,不计入章节测试成绩。 A. 对 B. 错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2分) 脊髓后角固有核的功能性质是() A. 交感神经 B. 副交感神经 C. 躯体运动 D. 内脏感觉 E. 躯体感觉

2 【单选题】(2分) 脐平面以下浅感觉消失,可能损伤的脊髓节段是() A. 第12节胸髓 B. 第4节胸髓 C. 第7节胸髓 D. 第10节胸髓 3 【单选题】(2分) 切断下述哪条纤维束可引起痛、温觉消失() A. 脊髓丘脑束 B. 薄束和楔束 C.

内侧纵束 D. 外侧丘系 4 【单选题】(2分) 成人脊髓圆锥下端平齐() A. 第2腰椎体上缘 B. 第2腰椎体下缘 C. 第1腰椎体上缘 D. 第1腰椎体下缘 5 【单选题】(2分) 关于楔束的描述,的是() A. 位于薄束的外侧

B. 传导下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C. 在脊髓后索内上行 D. 终止于同侧延髓的楔束核 第二章测试 1 【单选题】(1分) 下列属于“2型糖尿病胰岛特征性病变”的是:() A. 胰岛淀粉样变性 B. α细胞凋亡 C. β细胞周围多量的淋巴细胞浸润 D. β细胞周围多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

2 【单选题】(1分) “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特异并发症,常累及多个器官,最常见的是:() A. 神经 B. 肝脏 C. 视网膜 D. 心肌组织 3 【单选题】(1分) 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伴空腹血糖高于(),可诊断为糖尿病。 A. 7.0mmol/L B. 6.2mmol/L C. 11.1mmol/L

D. 6.0mmol/L 4 【单选题】(1分) 下列属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是:() A. 眼底病变 B. 糖尿病肾病 C. 神经病变 D. 冠心病 5 【单选题】(1分) 糖尿病时,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表现为:() A. 神经纤维染色质溶解,空泡变性及坏死

陶瓷造型基础模拟题

《陶瓷造型基础》模拟题 一. 填空题 1.陶瓷造型,在符合功能效用的前提下,要注意比例的调整、线条的变化。 2. 在静态的陶瓷造型中,领略形态自身扩张和凝聚,在造型变化中欣赏体积和空间的韵律,这是一种生命力的表现。 3.陶瓷器物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无论是陈设性的艺术陶瓷,还是实用性的日用陶瓷构成其整体艺术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里既有功能效用的合理也有材料和技术的运用与发挥,更重要的是形式美感处理的多样化和特点的突出。 4.陶瓷造型设计构成的三要素,一般是指:实用、工艺以及美观。 5.紫砂、黑陶常用硬线角,软线角多用于手工拉坯和厚釉装饰的器形上。 6. 陶瓷造型包含着感性美和理性美,无论以具象形式还是以抽象形式为主的造型,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这两种美的一个方面。 7.茶壶底有平底、平窝底、窝式底、挖足、釉足即卫生足、藏足及软藏足等样式。 8.陶瓷造型既是人类物质生活的需求品,以为人类精神文化生活服务,它的产生、形成、发展、丰富、提高都与人类生活有丰不可分割的关系。 9.陶瓷艺术形式是通过造型和装饰表现的。造型是陶瓷器物存在的基本形式,决定着功能效用、材料技术和形式美感诸方面的问题。 10.在造型形式结构上适应合理的功能要求、符合工艺材料和工艺制作特点等因素,也同时促使陶瓷造型脱离自然形态,进入到相对抽象的境地。 11.陶瓷造型的功能效用强调基本结构的合理性,是完全理性的思考,达到一种形态的单纯化,表现一种数理特征,成为脱离了自然形态的一种人为形态的创造机制。 二. 名词解释 1.陶瓷器:这里所讲的“陶瓷”是指用于日常生活、作为实用器具和陈设装饰品的普通陶瓷。这些陶瓷都是以粘土类及主要含粘土的原料和其他天然矿物原料为基本材料,经过配置、粉碎、加工、成型、装饰、烧成等工艺过程而得到的制品,其中包括陶器、瓷器和炻器,统称为陶瓷器。 2.器皿造型:是文字、绘画、雕塑等紧密结合的产物,是运用各种艺术手段进行生产的过程。器皿除了一部分是手工艺品外,绝大多数是工业美术的范畴。 3.陶瓷造型的形式特征:本质上是以器物的形式结构为主,或是以器物为基础拓展延伸出来的形式结构。 三. 简答题 1.器皿造型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设计原则:实用,经济,美观。 “实用”是从产品功能角度讲,要求方便舒适、工艺简便,储运方便。 “经济”是从价格角度来讲的,要求用最节约的工时和原材料生产出效用最好的产品。

知到选修课答案机械基础实验满分考试答案.docx

知到选修课答案机械基础实验满分考试答案 问:应对跨国非传统安全问题需要依靠: 答:有效的国际合作 问:科学把握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的正确说法包括( )。 答: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 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相统一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 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相统一 问:下面不属于吐字归音理论中的汉字发音过程的是 。 答:收字 问:基础温度法可以预定除排卵前的安全期。 答:× 问: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一般多长 ?( )

答:6—10年 问:根据阿尔德弗的ERG理论,人的核心需求包括 答: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问:由几个保险人保险联合直接承保同一保险标的,同一风险、同一保险利益的保险称为()。 答:共同保险 问:从能力维度分析职位需求,可将能力分为()(多选) 答:专业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自我管理技能 问:要求厘定的保险费率应确保保险人的偿付能力的费率厘定的原则是() 答:充分原则 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由( )选举和罢免 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问:苏联研究超导的物理学家卡皮察是卢瑟福的学生。() 答:正确 问:卢瑟福研究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剩余的气体,他发现气体是()。 答:它可以称量 气体的质量和原来的不一样 它变得不能再燃烧了 在今天叫氮气

问:带来行为改变的一定是学习。() 答:错误 问:长期计划往往是 答:战略性计划 问:一些梵语中的词汇没有对应的中文词汇,所以玄奘法师提出了五不翻原则。() 答:× 问: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是()。 答:《世说新语》 问:政治评论家基辛格认为,中美关系再也回不到特朗普执政之前。 答:√ 问:在首映后五十多年,最能描述皮埃尔?蒙特克斯(Pierre Monteux)的“春之祭”观点的陈述的是()。 答:他仍然讨厌这件作品。 问:以下是从母体中抽出之样本之结果,请估计μ多少? n=9 ΣXi=36 答:4 问:基础设置中主要包括() 答:基本信息设置 基础档案设置 单据设置

实验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实 验 报 告 实验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实验名称:实验四——LED灯和数码显示器的中断控制班级:过程10-4 学号:2010032205 姓名:李舒月总学时:48 教师:林立成绩: 实验日期:2012 年11 月 1 日

一、实验目的 掌握外部中断的工作原理,学会中断程序设计。 二、实验内容 1、按照教材(第3次印刷及以后版)图A.53,绘制实验四电路原理图; 2、采用外部中断原理编程,按键K1、K2均设置为下降沿触发方式,且为自然优先级; 3、编写实验四C51程序,实现如下功能:K1对应于D1状态反转;K2对应于0~F间的数码管加一计数显示; 3、观察仿真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要求 提交的实验报告中应包括:电路原理图,外部中断工作原理阐述,源程序,运行效果图,实验小结。 提交实验报告的电子邮件主题及存盘文件名格式如,2005041220马晓明实验四。

电路分析:K1和K2分别接于端口P3.2和P3.3,按压后的电平负跳变可分别产生INT0中断请求和INT1中断请求。INT0中断响应后取端口P0.4电平,使指示灯D1的状态反转,INT1中断响应后使计数变量值增1并送给数码管LED 显示。 2、外部中断工作原理阐述(以K1为例) 1、K1、K2按脉冲触发的外部中断方式检测; 2、两个外部中断均按自然优先级考虑。 TCON 88H SCON 98H IE A8H IP B8H 按键K1接外部中断0,K2接外部中断1。P0.4接指示灯D1,P2口接数码管,每按一次K1键电平产生负跳变,INT0中断响应后取端口P0.4电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