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同级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页的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2.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学前反馈

口答下面各题的计算过程。(课件出示)

3+9+8= 17-5-4=

6+9-11= 12-4+6=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按照什么顺序计算?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中获取信息。

课件出示第47页例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1.同学们做什么呢?(阅览室阅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他的这句话是鼓励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多读书,读好书。阅读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口答)

3.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4.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

(二)交流中探究新知。

1.反馈解法,初步感知。

(1)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分步算式:

53-24=29(人)

29+38=67(人)

综合算式:

53-24+38=67(人)

(2)汇报交流: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

2.明确概念,揭示课题。

(1)什么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能说说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吗?

(2)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揭示课题。

3.运用规定,脱式计算。

(1)课件出示:53-24+38,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脱式计算:

温馨提示:1.脱式计算

要注意“=”号写在式

子下面的左边。2.脱式

计算中没参加计算的部

分要照抄下来。

(2)讲解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示范板书:

教师边讲解边说明:先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

(3)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

4.体会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1)课件出示:48-8+17,15÷3×5,指定学生说说每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你能把这两道题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15÷3×5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教师指出:加与减、乘与除分别是同一级运算。

(3)学生尝试计算,同时指定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4)归纳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三、综合提升

1.比一比:今天的计算方法和以前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2.练一练: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

(1)课件出示例1的条件,同时提出问题:这天阅览室共来了多少人?

(2)尝试练习后全班交流,重点使学生明确:“中午走了24人”是多余的条件。

3.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

(1)现在我们知道“这天阅览室共来了(53+38=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还可以怎样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列综合算式:53+38-24。

(2)学生独立计算。

(3)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交换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四、当堂检测

(一)计算(教材第47页的“做一做”)。

23+6-11 2×8÷4 72÷8÷3

=□○□=□○□=□○□

=□=□=□

1.指定学生说一说每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学生计算每道算式,教师巡视,巡视时关注学生书写的规范性。

3.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二)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

的第3题)

3×8÷4 34-17+3 18÷3×3=2 =24÷4 =34-20 =18÷9

=6 (√)=14 (×)=2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

2.口答:这些综合算式应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五、知识梳理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解决问题时可以列分步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综合算式计算时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用脱式进行计算,因为脱式计算很好地呈现出了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

2.掌握了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同级运算),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六、你知道吗?

同级运算是指数学中同类型的运算,如加与减是同级运算,乘与除是同级运算等。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其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脱式计算,即递等式计算,把计算过程完整写出来的运算,也就是脱离竖式的计算。在计算混合运算时,通常是一步计算一个算式(逐步计算,等号不能写在原式上),要写出每一步的过程。一般来说,等号要往前,不与第一行对齐。也就是离开原式计算。

七、布置作业:

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的第1、2题。

混合运算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小熊购物 教学内容:P2 --4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5-18 45-18+20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索新知 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 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例题: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3×4+6 6+3×4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 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 (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 6+3×4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 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 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6+12 =18(元) =18(元)答:该付18元。 三、尝试独立解决新的问题 1、提问: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第十一册第二单元 二、 教学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2、利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利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准备 PPT 课件、黑板纸 五、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复习导入 T :老师听说你们班有不少计算达人,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的算出结果呢? (PPT 出示分数除法复习题,共6题,指名回答。) T :看来老师听说的却是事实。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呢? S :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T :这个方法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可要牢牢的握住它 的手哦。 (二) 探究新知 1、 主题图探究 (1)理解主题图 T :有一个小学的同学们进行兴趣小组的的活动,他们是这样分组的。(出 示出题图PPT )请同学们仔细默读分组情况,思考出现了哪几种量?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S :气象小组有12人。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人数的 ,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人数的 。 T :说的很好!你们如何理解“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人数的 ”和“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人数的 ”这两句话的呢? S1:把气象小组的人数看做单位“1”,将它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摄影小组的人数。 S2:把摄影小组的人数看做单位“1”,将它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就 是航模小组的人数。 31433143

(根据学生的回答用PPT 出示线段图,表示3个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 T :你真像个小老师,说的头头是道!还有谁来说说吗? S3:摄影小组的人数=气象小组人数× 。 S4:航模小组的人数=摄影小组人数× 。 (PPT 出示数量关系式) T :你分析的也非常好! (2)提出问题 T :真不错,同学们说的不仅完整,而且思路清晰!那么,根据题中的已知 条件,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S1:摄影小组有多少人? S2: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老师板书) S3:这三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T : 你的问题正是老师想到了,我们想到一块了呢!发明创造就是从发现 问题开始的,同学们今天已经迈出了创造的步伐了。真不错!老师从同学们的问题库中挑了一个,在这节课先解决。航模小组有多少人?你们能自己解决吗? S :可以。 T :那同学们就试一试吧!(全班尝试列式计算) 2、 运算顺序探究 T :哪位同学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方法?你是如何列式的?(指名回答,将 分步计算和综合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T :(针对综合算式)你是怎样想的?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是什么? S :要算航模小组的人数就要知道摄影小组的人数,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人数的 ,12× ,就是先算出摄影小组的人数等于4人。再乘 ,就是航模小组的人数,等于3人。 T :说的太棒了!(竖起大拇指)先算出摄影小组的人数,再算出航模小组 的人数。那么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样的,你们知道吗? S :知道。是从左往右的。 T :那你们觉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吗? S :是一样的。 T :那同学们认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呢? S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不同级,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要先 算括号里面的。(PPT 出示运算顺序) T :老师们一定为你们感到骄傲! 3、 运算方法研究 31 43313143

最新小学数学六年级简便运算教案

最新小学数学六年级简便运算教案 简算是运用一定的手段,改变原有算式的运算顺序或数的形式,使计算变得简单.小学阶段我们主要掌握应用定律和性质进行简算.下面我们先来复习运算定律和性质. 一.复习公式.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交换律:a×b=b×a 4.乘法结合律:(a×b)×c=a×(b×c)或a×b×c=a×(b×c) 5.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c=a×c-b×c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a×c+a×b=(a+b)×c或a×c-b×c=(a-b)×c 6.减法不变性质: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等于第一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a-b-c=a-(b+c) 1 / 11

7.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a÷b=(a×c)÷(b×c)=(a÷c)÷(b÷c) (c≠0)(b≠0) 6.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数,即:a-(b-c)=a-b+c 7.某个数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等于某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差:a-b+c=a-(b-c) 1.判断下面简算各题是否正确. (1)99×4.4 (2)45÷2.5 =(100+1)×4.4=(45×4)×(2.5×4) =100×4.4+1×4.4=180×10 =440+4.4 =1800 =444.4 (3)25×(0.4×9) =25×0.4+25×9 =10+225 =235 2 / 11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13÷2.5(2)3.2×12.5×25 (3)(44×4)×25 (4)999×9 3 / 11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1.1 三步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1.1 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知识点:乘除法混合运算 第1~3页,例1、试一试,课堂活动1,练习一1,2,6。 ◆教学提示 本课时是在四年级(上)两步计算(没有括号或只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三步计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现实意义,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理解四则混合运算与一步计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培养计算能力和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感受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 混合运算方法实质的理解,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草稿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多媒体出示: 87+23-38 125÷5×4 师: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这两道题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2.多媒体出示课本第1页例1情境图。 师:四年级的手工兴趣小组同学,都在忙着做灯笼,从情境图中,大家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一共要做200个;4天做了80个,7天后还剩多少个没有做? 师:怎么理解“照这样计算”呢? 学生交流讨论,明确“照这样计算”就是按照每天做多少个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交流,让学生学会分析题目的隐含信息,养成解决复杂问题前进行仔细阅读分析的习惯。 (二)探究新知: 1.师:问题让我们求出7天后还剩多少个没有做?要想求还剩多少个?需要用到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 明确数量关系:一共的-做好的=还剩的[板书] 师:从刚才找出的已知信息中我们知道了数量关系中的哪些内容?哪些数量不能直接知道呢? 两人交流讨论:建立知识联系200个就是“一共的”。“做好的”和“还剩的”是不能直接指导的数量。

《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2019-04-16 学情分析: 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 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加法和减法是同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运算。同级运算的顺序。 2、能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掌握用递等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在不同层次练习中感受并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激发思考探究乐趣,养成良好解题习惯。 教学重点: 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教学难点: 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常规口算 (精选含有加、减、乘、除运算的口算) 二、情境引入,整体感知 问题:刚才的口算中,都有哪些运算? 揭示:在数学里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称为四则运算,加法和减法是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也是同级运算,它们是比加、减法更高一级的运算。 三、教学例1 1、出示例1。 2、学生独立解题。 3、汇报:你是怎样解答的? 53-24=29 29+38=67 53-24+38=67 4、告诉学生:第三道算式是将前两道算式合在了一起,我们叫前两道算式的综合算式。 5、两步算式脱式计算的格式。 (1)示范:刚才我们列出综合算式,并且直接口算出结果,如何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表示出来,它有特定的书写格式:教师边板书边阐述基本格式规范。 说明:可以把先算的一步划线(板书:划线用色笔标出),提醒自己注意运算顺序;暂时不参与运算的符号与数按顺序移下来?? 53-24+38 =29+38 =67

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简便运算方法的归类与整理》 教学设计 马兰小学马秀芬【教学内容】《简便运算方法的归类与整理》苏教版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第89页。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数与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奠基,所以计算教学又是小学数学教学重点中的重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数感,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用数来交流表达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在数与计算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六年级下册学生要接触到几乎涵盖整个小学阶段的所有计算,整数,小数,分数的计算,学生一提到计算题就望而却步,甚至于觉得数学计算是一种枯燥乏味的东西。本节课我计算的类型分类整理,在学生心中形成一个概况,消除学生计算难,难计算的思维定式,一方面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六年级学生,有关运算顺序、方法都明白,清楚。学过整数、小数、分数的简便计算,学过简便计算的五大定律与三大性质。只是没有系统的归类整理,学生碰到一些题目不会灵活合理地选择算法,使运算即简单有正确。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对小学阶段所学到的简便运算的方法进行归类整理,能够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正确、合理、灵活的计算。增加简便计算的意识,感受求精求简的数学思维方式。 2、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良好审题习惯,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3、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计算的乐趣,不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归纳整理四则运算中简便计算的方法。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页例1及练习十六中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368+32×5-8815×(107-35+18)30÷[480÷(24-8)]2.说说上面三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教师:今天我们就用我们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来研究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 【简评:通过复习旧知识,使学生意识到这节课新知识的学习与原来的哪些知识有 联系,帮助学生有效地利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增加篮球价格:35元/个,足球价格:63元/个) 课件出示问题1:王老师用200元买了3个篮球和1个足球,还剩多少钱? 教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解答,鼓励学生尽量写综合算式。 引导学生汇报,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综合算式(学生汇报时教师板书): 学生1:200-(35×3+63) =200-(105+63) =200-168 =32(元) 学生2:200-35×3-63 =200-105-63 =95-63 =32(元) 教师:为什么这样列式? 学生1:因为要算还剩多少钱,就应先算出王老师一共用了多少钱,也就是3个篮球的钱和1个足球的钱,再从200元里减去一共用去的钱。 学生2:我们也可以从200元里面依次减去买两种球各用去的钱,也得到还剩多少钱。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讲解学习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说明算式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得数;初步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能联系实际问题说明解决间题的计算过程,联系计算过程归纳运算顺序,发展归纳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发展认真严谨、细致计算的学习习惯,树立数学规则意识,培养按规则办事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难点: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说说下面每组题的运算顺序。 提问1:第(1)组题按怎样的顺序算?指出:只含有加、减法或乘、除法的运算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提问2:第(2)组、第(3)组、第(4)组题按怎样的顺序算?指出: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减法。 2.引人新课。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过不含括号的两步计算混合运算,并且掌握了运算顺序。今天,就以原来的知识为基础,学习新的混合运算规律。 (二)探究新知,深化新知 1.学习例题。 (l)一位同学到体育用品商店购买象棋和围棋,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体育用品商店里能知道些什么。 提问:知道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 让学生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名分步列式的学生板演在黑板上。 检查:解答过程对不对?前两步先算的什么? 指出:要求一共要付多少元,要把3副中国象棋的钱加4副围棋的钱,所以应该先用乘法算中国象棋和围棋各需要多少钱,再用加法算出一共要多少元。 (2)混合运算,学习新知。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一) 学习目标: 1.在解决有关分数连乘运算的具体问题的过程,明确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会用画图的策略直观的呈现数量关系。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一样,会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并在计算中养成认真的良好习惯。 4.能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学生思维敏捷、较为活跃,有随意接话,思考问题欠缺深入全面,语言组织能力差,表达不够清楚明白。加上5人左右的学困生对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意义掌握地不太好,学生凭感觉知道用乘法列式计算,却不知道为什么用乘法,这样对学习分数混合运算〈一〉应用题分析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教学坡度降底,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根据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来画出线段图。来达到破教学难点的这一目的,在学生理解应用题的基础上来,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是一样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对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掌握的非常好。这节课我 们就要运用它,学习分数混合运算。板书:分数混合运算(一)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数学书上第21 页图】 2、分析问题、汇报展示、交流算法 (1)观察图,分析图上的数学信息和问题,说一说。 (2)尝试用自己的办法分析题意,画线段图。 (3)生汇报自己画图过程,同学评议。 哪个学生来汇报,你学会了什么?请学生代表来汇报。 其他学生仔细听,你向他们学会了什么,也可以补充或提出问题。 生1:说算理。航模小组的人数跟摄影小组的人数有关。 摄影小组的人数不知道,我们就先来求摄影小组的人数,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31 ,就是求气象小组12人的31 是多少,再求出航模小组的人数。(大家还有补充的吗?)

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算式特点,运用运算定律,用简便方法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2.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算式特点,自觉、灵活地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复习引入 我们学习了加法的几个运算定律,你能说一说都是什么定律吗?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呢? 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是a+b=b +a。 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a+b)+c=a+(b+c)。 今天我们就继续来探索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的简便计算。

二、新课学习 1.例1 李叔叔在每次出游前都会仔细的研读《自助旅行》,这样才能制定更加实用的旅行计划。我们来看看李叔叔遇到了什么问题? 想一想,说一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一共有234页,先看了66页,又看了34页,还有多少页呢? 首先列式,学生汇报。有的同学可能是分式计算,能说出道理也给与鼓励。然后引导学生研究综合算式234―66―34的算法。大家都同意这样列式吗?这个算式可以怎样计算呢?你能用几种方法来计算234―66―34? 教师巡视,找出方法不同的学生上讲台板演。让学生自主完成计算,然后汇报。 这么多种方法,你和谁的一样?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呢?为什么? 方法(1):按照顺序依次减去两个数。 234-66-34 =168-34 =134(页) 方法(2):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234-66-34

=234-(66+34) =234-100 =134(页) 方法(3):先减去第二个数再减去第一个数。 234-66-34 =234-34-66 =200-66 =134(页) 第二种方法最简便。 试一试 528―53―47 对于连减的计算,可以依次减去两个数,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先减去第二个数再减去第一个数。但是至于哪种方法更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这道题用第二种方法最简便。 2.例2 这个画面是书店的一角。题中包含两个问题。 (1)价钱分别为56元、31元、19元、24元的四本书中,哪三本的总价在100元左右?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基础是: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加、减、乘、除计算、以及整数小数四则运算中运算律的使用。由于有了大量的知识基础,教材安排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类推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发现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例题的设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随后的练一练让学生巩固了计算方法,提高合理灵活使用运算律的能力。练习十五中还安排了使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使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重温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谈话:中国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制作,元旦时我们班将用它来装扮教室。 2、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 3、学生口头列式,说说运算顺序。 4、提问: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4、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还可以使用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在具体的情境中再现旧知,为新课的教学打下了稳固的知识基础,埋下了情感、思维体验的伏笔。] 二、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出示例1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 2/518+3/518 (2/5+3/5)18 2、交流两种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

二下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二下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二下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7页例1 教学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经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四则混合运算是计算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的进行混合运算,不仅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是第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规律的科学思维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寻求依据来解释说明自己思维的能力,在理解掌握运算顺序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教材分析: 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含义并具备一定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系统学习综合算式运算顺序的开始,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是综合算式的基本运算顺序,因此本课时的学习将为日后其他运算顺序的学习及灵活运用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经验中已对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会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口算,并直接写出结果。但缺少的是把这些零星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学生在一年级就已经接触,并且到现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此时安排混合运算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运算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利用引导发现式、问题教学法、情景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采用这些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将探究解题思路和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数学思维过程是人脑对外部的数学信息的接受、分析、选择、加工和整合的过程,是一个外部感知到内化的交点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数学思维是主体将外部材料转化为内部材料的过程,另一方面,内部材料在经常得到恰当的使用过程中,逐渐使主体的认识结构得到完善和发展。《新课标》在第二学段对“数的运算”提出了:“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而运算概念的建立,需要时间充分和情景丰富的过程。在学生获得丰富经验后,抽象的运算式才对他们有意义。因此,我始终坚持从意义引出计算,构建意义。本课力求通过电教手段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找出数学信息,教师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分析数学问题的方法,并且能解答,从而总结出解题思路、解题关键和解题方法,归纳出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材简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是在五年级上册学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本册第一单元学了分数乘法与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内容后的一节新内容。是后面学习分数乘法的运算律以及解答有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作奠基作用。教材在安排分数混合运算时,先通过创设情境,发现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分数混合运算。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理解应用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和混合运算方法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

难点。在学生列出算式时先分步计算借助的是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再列综合算式,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体会到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这样不仅可以改变以往从计算中讲授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还有利于学生掌握接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因此,体会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也是这节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学生思维敏捷、较为活跃,但思考问题有时欠缺深入全面,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差,表达不够清楚明白。加上学困生对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意义掌握地不太好,学生凭感觉知道用乘法列式计算,却不知道为什么用乘法,这样对学习分数混合运算〈一〉应用题分析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教学坡度降底,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根据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来画出线段图。(这一册才出现画线段图的内容)来达到破教学难点的这一目的,在学生理解应用题的基础上来,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是一样的。 【教学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是一样的,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数量关系,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画示意图、说等量关系等数学活动过程,学会建立解决问题模式。 4、借助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会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简便运算教案1--6

小数乘法(6)教学案 教学内容:课本12页例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2.使学生会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教学重点:运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法设计:观察法、讲解法。 学法设计: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引导学生说出乘法三种运算定律的字母式。学生说出运算定律,并读一读。 2、学生试填,说出理由 二、新知探究 1、例7、学生尝试练习。 2、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1)0.25×4.78×4(2)0.65×202 3、学生自主完成练习,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讨论计算过程。 0.25×3.2×1.25 44×0.25

三、小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也同样适用。 四、巩固练习 五、作业布置:练习三、4、9题 六、板书设计 小数乘法(6) 例7、0.25×4.78×40.65×202 =0.25×4×4.78=0.65×(200+2) =1×4.78=0.65×200+0.65×2 =4.78=130+1.3 =131.3 小数乘法(6)导学案 班级组别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2.使学生会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学习重点:运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学习难点: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一、复习提纲 1.引导学生说出乘法三种运算定律的字母式子,并读一读。 a×b = b×a (a×b)×c = a×(b×c)

(a±b)×c = a×c±b×c 2.学生试填,说出理由 0.7×1.2○1.2×0.7 二、新知探究 预习提纲一、自主探究学习例题7 1、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讨论计算过程。 因为0.25×4 = 1所以要先算。 (1)0.25×4.78×4 = = 2、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完成下面的题目,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2)0.65×202 = = = 预习提纲二、小组合作完成做一做。 指明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集体订正。 三、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四、巩固练习 50×0.13×0.21.25×0.7××0.8 达标检测

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四年级第二学期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 教学关键: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写出综合算式(幻灯出示) ⑴145÷5=29 179 - 29 = 150 综合式: 2、说出下运算各题的运算顺序 ⑴120-144÷18+35 (158+37)÷(64-45) 第1题由学生说教师标运算顺序;第2题由学生自己标运算顺序。 指名讲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⑴出示尝试题347+45×2-4160÷52 学生同桌互说运算顺序 ⑵学生尝试练习 ⑶学生反馈做的快的同学板演在黑板上。 =347+90-8 =437-8 学生互相评价 =429 2、教学例2 ⑴出示尝试题(58+37)÷(69-9×5) 学生同桌互说运算顺序哪两步可以同时计算,为什么? ⑵学生尝试练习 ⑶学生反馈做的快的同学板演在黑板上。 =95÷(64-45) =95÷19 学生互相评价 =5 3、集体练习 1515-15×(94+54÷9)1420+580-64×21÷28 ⑴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 ⑵学生独立运算 ⑶学生反馈

三、文字题练习 1、280减去320除以20的商,差是多少? 学生读题并说明数量关系 280-商=差算式280-320÷20 2、52加65的和,除以13,商是多少? 学生读题并说明数量关系 和÷13=商算式(52+65)÷13 3、比较 为什么第2题要添小括号而第1题却不需要? 65-345÷23 56×(33-21) 四、课堂作业 课本第12页第2题的3、4两小题。第3 题共6小题。板书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 347+45×2-4160÷52 (58+37)÷(69-9×5) =347+90-8 =95÷(64-45) =437-8 =95÷19 =429 =5 1、280减去320除以20的商,差是多少? 280-商=差算式280-320÷20 2、52加65的和,除以13,商是多少?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2013-2014年春季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 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主题:整理和复习 课时:共7课时,第7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刘亚南镇区小学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两步)。 2、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 3、学情分析:运算顺序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计算规则,是一整套合理的规定。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 学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通过解题和计算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评价任务

任务一: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任务二:能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资源与建议 1、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梳理的过程中进一步熟练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及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本节课可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复习混合运算——回顾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拓展应用——总结全单元。 3、本节课的重点是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可以通过自主探究,知识梳理等解决。难点是,系统的梳理知识,归纳本单元所学知识,可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突破。 准备:学具准备,练习本、尺子 知识准备,本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反思 环节一复习 1.口算卡片(开火车) 2.出示混合运算 学生说运算顺序 环节二回顾整理、形成网络 1.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学习混合运算时,都学了哪些知识,记不清的同学也可以看看课本。师:哪个同学能给老师举个例子呢?(

小学六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教案上课讲义

小学六年级数学简便 运算教案

小学六年级简便运算复习教案 杨中雄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牢记所有公式。 2.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改正。 3.通过复习,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知识网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加深记忆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牢记所有公式。 2.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改正。3.通过复习,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知识网络。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加深记忆 课时安排:3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简算是运用一定的手段,改变原有算式的运算顺序或数的形式,使计算变得简单。小学阶段我们主要掌握应用定律和性质进行简算。下面我们先来复习运算定律和性质。 (二).简便运算定律和公式。 1.加法交换律:a+b=b+a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a+b)+c=a+(b+c)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3.乘法交换律:a×b=b×a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4.乘法结合律:(a×b)×c=a×(b×c)或a×b×c=a×(b×c)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和乘法结合律。 5.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 ×c=a×c-b×c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a×c+a×b=(a+b)×c或a×c- b×c=(a-b)×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6.减法不变性质: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等于第一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a-b-c=a-(b+c) 7.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a÷b=(a×c)÷(b×c)=(a÷c)÷(b÷c) (c≠0) (b≠0) 6.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数,即:a-(b-c)=a-b+c 7.某个数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等于某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差:a-b+c=a-(b-c) (三)总结:这些定律和性质,大都可以推广,

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教案

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 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 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 2、哪些运算属于二级运算,哪些运算属于一级运算?(乘、除法属于二级运算,加、减法 属于一级运算)遇到有括号的题目该怎么来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1)36×2+15 (2)5×6+7×3 (3)15×(34-27) 二、新授 1、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按照此规则,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 (1)154+53×97 (2)53×94-51 (3)85(-)21×32 (4)229×31+5 2 2、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a ×b=b ×a 乘法结合律:(a ×b)×c=a ×(b ×c) 乘法分配律:(a +b)×c=a ×c +b ×c (2)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 (3)用简便方法计算:25×7×4 0.36×101 3、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 (1)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勇于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 (2)验证:有些同学认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适用于分数乘法,而有些同学认为不能, 你们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吗?(利用例5的三组算式,小组讨论、计算,得出两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连减的简便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4.3.7 连减的简便运算

=134(页)=134(页)=134(页) (4)解释不同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想出了三种方法,那么每一种方法都是先求的什么呢?(指名回答)第一种:234-66-34 用书的总页数减去昨天看的66页,再减去今天看的34页,就是剩下的书的页数。 第二种:234-(66+34) 我们先用66+34算出昨天和今天看书的页数和,然后再用总页数减去66+34的和,就是剩下书的页数。 第三种:234-34-66 从这本书中先去掉今天看的页数,再去掉昨天看的页数,就是剩下没看的页数。 (5)你是用哪种方法计算的?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自己再说说计算的过程。 (6)比较三种计算方法的不同: 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种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先与同桌交流交流。 引导得出结论: ①、通过解决问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计算方法,可以按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 ②、选择算法的依据: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和使用范围选择合适的算法,以连减的简便计算为原则。 计算时,如果减去的两个数能凑成整十数或整百数,那就选择第二种算法,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如果减去的一个数后,能得到整十数或整百数,那就运用第三种算法,交换位置。 ③举例:238-46-54 186-27-73 哪种方法简便? (7)总结归纳: 从上面可以看出: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几个数的和。这是减法的运算性质。 (8)用字母表示减法的运算性质。 谁能把我们的发现像加法、乘法运算定律那样用字母公式来表示一下? 学生尝试,归纳板书:a-b-c=a-(b+c) = a -c-b (9)练习:教科书第39页的“做一做” 2.教学例2 (1)创设情境 创设购书的情景,配以图书和标价,让学生通过感受、观察,发现已知的信息和提出的问题。 (2)分析理解题意: 理解“总价在100元左右”这句话的含义:接近100元,或者比100元多一些,或者比100元少一些,只要接近都可以。 (3)结合题中的两个问题,小组讨论:怎么计算?有几种算法?那种算法比较简便? (4)讨论后,学生汇报: 问题1: 方法一:每三本价钱相加,结果是多少? ①56+31+19=87+19=106(元) ②31+19+24=50+24=74(元) ③19+24+56=43+56 =99(元) ④24+56+31=80+31=111(元) 方法二:先算4本书的总价,再减去一本书的价钱。 56+31+19+24=130(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案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使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学习的经验。 教学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灵活使用运算律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重温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板演:5/8×18 1—3/4 4/5÷3/4 2/3+4/7 说说分数四则运算的方法。 2、谈话:中国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制作,元旦时我们班将用它来装扮教室。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 3、口头列式,说说运算顺序。 4、提问: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4、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还可以使用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 二、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将数据改为例1的场景图,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2/5×18+3/5×18 (2/5+3/5)×18 2、交流两种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4、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1)提问:根据以往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使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尝试:这两道算式你能试一试吗? 分别计算,指名板演。 5、交流算法,理解顺序 让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说说运算顺序。说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算中体验,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1、讨论:这两个算式,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计算哪一个?为什么? 使明确第二个算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数,所以计算比较简便。 2、观察:这两种算式有什么联系? 得出:两种方法从算式来看,其实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3、引导:两个不同的算式,求的都是“一共用彩绳多少米”。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4、小结: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恰当地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四、练习巩固,正确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