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病理学试题集与答案

动物病理学试题集与答案

1、损伤与抗损伤是疾病发展的共同规律,两者的力量对比决定着疾病发展的方向。

2、疾病过程中因果转化规律是疾病发展的另一个共同规律,其中有一个主导环节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3、疾病过程中,局部和整体的辨证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规律,需要在诊断和治疗中进行综合考虑。

血栓形成的过程包括三个步骤:血小板粘附、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当血管内膜受到损伤时,血小板会粘附在损伤部位,释放出血小板激活因子,从而吸引更多的血小板聚集在一起形成血小板血栓。接着,凝血酶原会被激活成凝血酶,促使纤维蛋白原转化成纤维蛋白,形成纤维蛋白血栓。最后,血栓会逐渐收缩,并被纤维蛋白所代替,形成一个坚固的血栓。

2)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过敏等因素刺激内皮细胞,使其通透性增加,导致液体和蛋白质渗出到组织间隙。

2.淋巴回流障碍

1)淋巴管阻塞:淋巴管本身受到炎症、肿瘤等因素的影响,或者淋巴结肿大压迫淋巴管,导致淋巴回流受阻。

2)淋巴管损伤:手术、放射治疗等因素损伤淋巴管,使

其回流受阻。

3.肝、肾功能障碍

1)肝功能障碍:肝脏合成白蛋白和血浆渗透压降低,导

致组织液生成增加。

2)肾功能障碍: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

减弱,导致水钠潴留,组织液生成增加。

机理:水肿的形成是由于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过多,超过了淋巴回流和吸收的能力,导致液体滞留在组织间隙,引起水肿。

1.缺氧:指机体组织细胞氧供不足或氧利用障碍,导致细

胞代谢和功能障碍的状态。

2.氧含量:指单位容积血液中氧气的含量,通常用毫升氧

气/升血计算。

二、选择题

1.煤气中毒引起的缺氧属于(B)血液性缺氧。

2.亚硝酸钠中毒引起(D)组织中毒性缺氧。

三、判断题

1.缺氧初期心跳加快。(√)

2.循环性缺氧时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变大。(√)

四、问答题

缺氧会引起脑功能受损,因为脑是人体最耗氧的器官之一,缺氧会导致脑细胞缺氧死亡或代谢障碍,进而影响脑功能,表现为头晕、头痛、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缺氧还可能导致脑梗死、脑出血等严重后果。

骨组织的再生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骨形成和骨重塑。在骨形成阶段,由于骨折或损伤,机体会释放出一些生长因子,促进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这些成骨细胞会分泌胶原蛋白和骨基质,最终形成初生骨。在骨重塑阶段,初生骨会逐渐被吸收和重塑,形成与原来骨组织相似的新骨组织。

2肉芽组织的功能是什么?

肉芽组织的主要功能是修复和重建受损的组织。它由成纤维细胞和新生的毛细血管构成,可以提供养分和氧气,促进受损组织的再生和修复。此外,肉芽组织还可以吸收和清除坏死组织、异物和病理产物,促进创面愈合。

1.正确

2.错误

3.错误

五、问答题

1.炎症渗出液的意义和作用包括:清除病原体和病理产物、提供营养和氧气、促进修复和再生、调节免疫反应等。

2.白细胞向炎灶移动的过程包括:辐射趋化因子的释放、

白细胞的辐射趋化、粘附、穿过血管壁、趋向炎症灶等步骤。

五、问答题

1.炎症渗出液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炎症渗出液具有以下作用:①稀释毒素;②渗出液中含有抗体,可以杀灭病原体起到积极作用;③渗出的纤维素可以交织成网,阻止病原体和病理产物;④促进吞噬。但渗出液过多会压迫发炎组织,影响其功能。

2.请描述白细胞向炎灶移动的过程。

白细胞由血管内到血管外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①边移:白细胞从轴流进入边流,滚动并靠近血管壁的现象叫边移。边移是由选择素介导下炎症时IL—1、IL—6、TNF等刺激血

管内皮细胞上E—选择素,并通过相应配体之间的作用完成;

②贴壁: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发生紧密贴附称为贴壁。这是由整合素介导下白细胞翻滚中产生的信号激活整合素,阻止白细胞翻滚;③白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周围发炎组织的过程称为

游出。游出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还不清楚,但有资料表明ICAM-1和LFA-1相互反应可能起关键性作用。

第八章发热

一、名词解释

1.致热原性发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升高,引起高水平的体温调节活动。

二、填空题

1.发热的发展过程包括体温上升期、高热期和退热期。

三、判断题

1.发热是产热大于散热的过程。——错误

2.高渗性脱水导致的发热是致热原性发热。——错误

3.持续长期发热导致机体消瘦。——正确

第九章肿瘤

一、名词解释

1.肿瘤:在致癌因素作用下机体某组织的细胞出现过度增殖而形成与正常组织互不协调的细胞群和新生物。

2.癌:由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癌”。

3.肉瘤:间叶结缔组织发生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

二、填空题

1.具有高度异性型恶性肿瘤细胞核的特征是细胞核与细胞

浆的比例失调、细胞核染色变深、核仁增多、显现病理分裂像、核膜弯曲等。

2.肿瘤组织中糖代谢以无氧酵解为主。

三、判断题

1.肿瘤组织的蛋白质代谢只合成代谢增强,促进肿瘤组织

的生长。——错误

第十章心脏病理

问:心脏功能不全的机理是什么?

答:心脏功能不全的机理包括心脏结构的破坏等。

猪瘟病变主要表现为全身性炎症反应和器官损伤。最急性型的病变表现为高热、呼吸急促、皮肤发绀、全身出血,病程短暂。急性型的病变表现为高热、呼吸急促、皮肤发绀、全身出血、腹泻、神经症状等,病程较长。亚急性和慢性型的病变

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皮肤发绀、呼吸急促、腹泻、神经症状等,病程较长。病变主要集中在淋巴组织、造血组织、肺、肝、肾等器官,表现为淋巴组织增生、出血、坏死,肺出现充血、水肿、出血和肺炎,肝、肾出现坏死、出血和肿胀。同时,病变还可引起全身性血管内凝血,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急性型猪瘟表现为典型的败血症特征。皮肤、粘膜和脏器表面出现程度不同的出血点和出血斑,尤其是肾脏和膀胱粘膜。此外,还会出现急性出血性淋巴结炎,淋巴结外观呈红色体积肿大,切面多汁,被膜下呈红色。实质里也由于淋巴组织坏死以及同时淋巴组织和网状细胞增生而呈现灰黄色或灰白色,形成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样纹理。脾脏可以出现急性脾炎或脾脏边缘梗死灶,呈暗红色或紫褐色,严重时暗紫黑色。急性骨髓炎巨噬细胞明显减少,进一步血小板数量减少。此外,还会出现非化脓性脑炎、消化道出血性坏死和肾小球性肾炎等症状。肺脏出现淤血、水肿,实质器官出现急性变性。有些病例还会出现胆囊粘膜出现出血点、坏死和纤维素性炎症。

在寄生虫病病理方面,鸡住白细胞虫病是一种侵害肌肉、内脏和血液的原虫性寄生虫病,俗称白冠病。而鸡组织滴虫病的主要病变在于肝脏和盲肠。

猪弓形虫病的主要病理变化包括皮肤出现紫红色斑块、肺脏肿胀、湿润、充血、水肿、淋巴结全身肿大、充血和出血、肝脏不同程度肿大、淤血、实质变性、坏死等症状。而鸡球虫病的病理变化主要在于肝脏和盲肠。

肾脏:肾脏呈现体积肿大,质地柔软,易剥离,颜色淡红或灰黄,有点状出血,偶见小坏死灶。镜检发现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肾小球充血和轻度出血,间质中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

脾脏:脾脏呈现肿大,表面有出血点,颜色紫红。切面多血,结构不清。镜下观察到急性淤血和出血,慢性情况下则有网状细胞和淋巴细胞增生。

心肌:出现局灶性间质性心肌炎。

脑:脑的软脑膜出现淤血和水肿,间质中有点状出血。

2、鸡球虫病的病理变化包括XXX球虫的九种寄生。其中,柔嫩艾美尔球虫和毒害XXX球虫的危害最为严重。病鸡会出现消瘦、贫血、血便或排出鲜血等症状。柔嫩艾美尔球虫主要侵害盲肠,急性病例下肠腔内充满暗红色血液或血凝块,粘膜呈弥漫性出血性炎,伴随粘膜的坏死和脱落。慢性病例下盲肠显著增厚。毒害XXX球虫主要侵害小肠中段,使肠壁增厚并坏死。在裂殖体增殖处,粘膜表面布满出血点和淡白色斑点,肠腔内常有血凝块,肠壁深层出血,因而外观呈暗红色。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鸡马立克氏病病灶以细胞增生为主,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灶以细胞增生为主。

2、胃液分泌过多导致胃内容物消化,临床上常出现消化性溃疡。

3、猪丹毒病的皮肤红斑是荨麻疹,猪瘟皮肤红斑是猪瘟病斑。

4、恶性口蹄疫的主要损伤部位是口腔和蹄部。

5、鸡卡氏白细胞虫病是一种原虫性寄生虫病,侵害鸡的脾脏、肝脏和骨髓,又称鸡白血病。

6、生物性致病因素的共同特点是:具有传染性、能引起免疫反应、能在宿主体内繁殖、能产生毒素或其他致病因子、具有生物学特异性。

动物病理学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动物病理学》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出血是指血液流出___________之外的过程,血液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血液流入体内称内出血。 2、脑炎根据性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非化脓性脑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脑炎和变态反应性脑炎。 3、渗出性炎症分为浆液性炎、________________、化脓性炎、出血性炎四类 4、根据病因肝炎可分为传染性肝炎和________________。 5、镜检坏死组织的细胞核主要表现为核浓缩、核碎裂和三方面的变化。 6、肺气肿分为肺泡性肺气肿和________________。 7、栓塞的类型主要有脂肪性栓塞、气体性栓塞、栓塞和其他栓塞。 8、缺氧的类型有四种,低张性缺氧、血源性缺氧、循环性缺氧血和 ______________。 9、酸碱平衡紊乱分为四种类型,即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 10、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液容量的明显减少称为脱水,脱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高渗性脱水、 ______________和低渗性脱水。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下列哪种疾病有关( )。 A. 病毒感染 B. 细菌感染 C. 寄生虫感染 D. 营养性疾病 2、以下属于恶性肿瘤的是( )。 A. 乳头状瘤 B. 脂肪瘤 C. 纤维瘤 D. 鳞状上皮癌 3、全身萎缩时最后受到影响的组织器官是( )。 A. 心脏 B. 脂肪 C. 肝脏 D.肌肉 4、“绒毛心”是指以下哪种病理变化( )。 A. 实质性心肌炎 B. 化脓性心肌炎 C. 纤维素性心包炎 D.心内膜炎 5、发热时,与机体代谢变化特点不符的是()。 A. 糖代谢活动加强 B. 脂肪大量消耗 C. 易出现维生素缺乏 D. 蛋白质分解减弱6、下列哪种细胞不属于炎性细胞( )。 A. 嗜中性粒细胞 B. 单核巨噬细胞 C.浆细胞 D.上皮细胞 7、体温升高后一昼夜变动范围较大,常超过1度以,但又不降至常温,属此类型的热型为( )。 A. 驰张热 B.间歇热 C.稽留热 D.回归热 8、慢性炎症肿胀的主要原因是( )。 A.炎性水肿 B.血管扩张充血 C.细胞变性坏死 D.细胞组织增生 9、病毒性脑炎时构成袖套现象的炎性细胞是( )。 A.中性白细胞 B. 淋巴细胞 C.小胶质细胞 D. 酸性白细胞 10、“槟榔肝”是指以下哪两种同时存在时的肝脏病理变化( )。 A. 充血和脂肪变性 B. 充血和水泡变性 C. 淤血和脂肪变性 D. 出血和坏死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贫血性梗死易发生于肺和肠。() 2、体温调定点并未移动,而由于体温调节障碍、散热障碍等造成的体温升高称为发热。() 3、肉鸡腹水引起的肝萎缩属于压迫性萎缩。() 4、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引起的缺氧是循环性缺氧。() 5、变性是一种不可逆性病理过程。() 6、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三个分期分别为高凝期、消耗性高凝期、继发性纤溶期。() 7、湿性坏疽主要发生于体表。() 8、出血性炎症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9、“扣状肿”是猪瘟的典型病理变化。() 10、噪音是一种应激。()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淤血 2、缺氧 3、化生

动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

动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1. 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的______。 A. 解剖学和生理学 B. 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病理变化 C. 药理学和毒理学 D. 预防控制和治疗疾病 2. 动物病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______。 A. 动物各个器官和系统的病理变化 B. 动物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C. 动物病原体和传播途径 D. 动物的营养需求和食物消化吸收机制 3. 下列哪项不是动物病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A. 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 B. 病理学的分类和命名 C.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D. 病理变化的形态学描述和病理诊断

4. 动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______。 A. 解剖学和生理学分析 B. 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C. 临床病理学观察 D. 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方法 5. 动物病理学中,病理变化的分类主要从______两个方面进行。 A. 病程和病因 B. 形态学和病因 C. 病变和病理诊断 D. 组织学和细胞学 6. 动物病理学的病因分类包括______。 A. 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病因 B. 遗传性和后天性病因 C. 先天性和后天性病因 D. 代谢性和免疫性病因 7. 病理变化的形态学描述主要包括______。 A. 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B. 细胞和组织的异常改变 C. 病变的类型和形态特征 D. 病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8. 动物病理学的应用主要包括______。 A. 病理诊断和治疗 B. 动物疫情监测和预防 C. 动物免疫技术研究 D. 动物营养与饲料开发研究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 请简述动物病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动物病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病原体和病因的研究、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机制研究、病理变化的形态学描述和病理诊断、预防控制和治疗疾病策略的研究等。应用领域包括动物兽医临床病理学、动物疫情监测和预防、动物疫苗研发和免疫技术研究、动物饲料开发和营养研究等。 2. 请简要介绍动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动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临床病理学观察、病理解剖和组织学检查、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方法等。研究动物病理学可以通过对患动物进行临床观察和体检,收集临床症状和

动物病理学习题集与答案

精心整理动物病理学试题集与答案 第一章疾病概论 一、名词解释 1 疾病 2 因果转化规律 1 、、 2 起。 3 。 三 1 A. 2 A. 1 1 1 2 1 有一定的选择性;有一定的特异性;有传染性和一定的持续性; 侵入机体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机体反应性及抵抗力起着及重要作用 2 痊愈;脓毒败血症 3 化学性致病因素进入机体后常积蓄到一定量才引起发病;对组织器官选择性地毒害;在整 个中毒过程中都起作用。 三选择题 1 C 2 A、B、C、D 四、判断题 × 五、问答题

1 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是什么? 1、损伤与抗损伤贯穿于疾病发展的全过程 (1)一般情况下损伤对机体有害,抗损伤对机体有利,两者力量的对比决定着疾病发展的方向。 (2)损伤与抗损伤可以互相转化 例如:细菌性痢疾的初期,腹泻是一种保护性反应(抗损伤),继续腹泻引起脱水、酸中毒、休克。 2 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规律及主导环节 疾病过程中第一原因引起某一个结果,此结果变为另一原因又引起第二个结果,这种疾病过程中因和果交替出现的规律称为疾病过程的因果转化规律。 主导环节:因果转化链上不是所有的环节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起同样作用,而有一个 3 1 2 3 4 5 1 和。 1 A. 2 A. 3 A. 4 A. 局部静脉血液回流受阻 B. 心脏机能能障碍 C. 胸膜疾病 D. 小动脉扩张 5 属于渗出性出血的是()。 A. 点状出血 B. 斑状出血 C. 益血 D. 出血性浸润 四、问答题 1 渗出性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2 血栓形成的过程是什么? 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动脉性充血:由于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流入血量显着增多,而静脉血回流量正常,使组织或器官内含血量增多,称为动脉性充血。简称充血。 2 静脉性充血: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内静脉血量增多称为静脉性充血。 3 出血:由于小动脉血流受阻,流入局部组织器官的血量减少或完全断绝的现象。 4 血栓形成:在活体心脏或血管内血液成分中发生血小板粘集或血液凝固并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5 梗死:由于局部组织的动脉血流断绝因缺血而发生的坏死。 二、填空题 心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状态改变、血液性质改变 三、选择题 1 (1 (2 (3) (4) (5 2 1 2 3 代谢性酸中毒 4 呼吸性碱中毒 二、选择题 1 局部小动脉痉挛、受压迫或阻塞可引起局部缺血,进一步导致()。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2 大面积烧伤时大量血浆丢失,引起()脱水。 A.高渗性 B.低渗性 C.等渗性 D.混合性 3 属于肝淤血的原因是()。 A.右心衰竭 B.左心衰竭 C.血浆渗透压降低 D.水、钠潴留

兽医病理学试题及答案

兽医病理学试题及答案 病理学是一个研究疾病形成机理、变化规律及其病变过程的学科。而兽医病理学则是在动物方面研究这些内容。作为兽医生,熟悉病理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些兽医病理学的试题及答案,希望可以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试题1:下面哪个是造成疾病的主要因素? A. 遗传 B. 营养 C. 环境因素 D. 生物体外来介入因素 答案:D 解析:造成疾病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外来生物体的介入是一个很大的因素。这些生物体主要是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在动物身体内引发感染,导致伤害或死亡。 试题2:下面哪个是细胞死亡的类型?

A. 细胞增殖 B. 凋亡 C. 坏死 D. 过度修复 答案:C 解析:细胞死亡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凋亡,另一种是坏死。凋亡是一种有序的、主动的细胞死亡形式,通常发生在正常生理过程中;而坏死则是由于细胞受到损伤或缺血缺氧等原因,无法正常运作而导致的被动性细胞死亡。 试题3:下面哪个器官包括上皮、结缔组织及平滑肌组织三种类型? A. 肺 B. 肝 C. 胃 D. 肠

答案:C 解析:胃是一个消化器官,主要由黏膜、肌层及其他结构组成。黏膜层主要由上皮、结缔组织及平滑肌组织三个层次组成。 试题4:下面哪个病因会导致呼吸性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A. 红斑狼疮 B. 糖尿病 C. 骨关节炎 D. 压力过大 答案:D 解析:压力过大会降低机体免疫力,从而导致呼吸性病毒感染。而红斑狼疮、糖尿病、骨关节炎等疾病都不是呼吸道感染的病因。 试题5:下面哪个病毒不能通过空气传播? A. 流感病毒

B. 麻疹病毒 C. 腮腺炎病毒 D. 艾滋病病毒 答案:D 解析: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都可以通过空气传播,而艾滋病病毒通常是通过血液、性传播等方式传播的。 结语 以上就是一些兽医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 地了解病理学知识。当然,病理学知识非常广泛,我们需要在日 常学习和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动物病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高起本

动物病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高起本 《动物病理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充血是指由于___________扩张而流入局部组织或器官中血量增多的现象。 2、在血栓形成过程中,由血小板析出,粘集而成的血栓称为___________。 3、梗死是指由于________________,局部组织因缺血而引起的坏死。 4、血液流出血管或心脏之外,称为。 5、慢性炎症病变是以为主。 6、肿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相同来源的正常组织的不同程度的差异称为。 7、肿瘤的生长速度主要与肿瘤的性质有关。一般良性肿瘤生长,恶性肿瘤生长迅速。 8、槟榔肝形成是由于肝脏发生了脂肪变性和________________。 9、红色血栓和白色血栓交替形成红白相间的血栓称为________________。 10、心脏功能不全引起的休克称为________________。 11、出血是指血液流出__________________之外的过程,血液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血液流入体内称内出血。 12、脑炎根据性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非化脓性脑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脑炎和变态反应性脑炎。 13、渗出性炎症分为浆液性炎、________________、化脓性炎、出血性炎四类 14、根据病因肝炎可分为传染性肝炎和________________。 15、镜检坏死组织的细胞核主要表现为核浓缩、核碎裂和三方面的变化。 16、肺气肿分为肺泡性肺气肿和________________。 17、栓塞的类型主要有脂肪性栓塞、气体性栓塞、栓塞和其他栓

塞。 18、缺氧的类型有四种,低张性缺氧、血源性缺氧、循环性缺氧血和 ______________。 19、酸碱平衡紊乱分为四种类型,即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 20、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液容量的明显减少称为脱水,脱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高渗性脱水、 ______________和低渗性脱水。 二、选择题 1、血肿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局部组织发生() A. 动脉性充血 B. 破裂性出血 C. 渗出性出血 D. 静脉性充血 2、以下属于恶性肿瘤的是() A. 脂肪瘤 B. 鳞状上皮癌 C. 纤维瘤 D. 乳头状瘤 3、心力衰竭细胞见于() A.肺淤血 B.肺充血 C. 肺梗死 D. 肺出血 的含量原发性降低引起的酸中毒为() 4、由于血浆中NaHCO 3 A. 代谢性碱中毒 B. 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水

动物病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高起本

《动物病理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充血是指由于___________扩张而流入局部组织或器官中血量增多的现象。 2、在血栓形成过程中,由血小板析出,粘集而成的血栓称为___________。 3、梗死是指由于________________,局部组织因缺血而引起的坏死。 4、血液流出血管或心脏之外,称为。 5、慢性炎症病变是以为主。 6、肿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相同来源的正常组织的不同程度的差异称为。 7、肿瘤的生长速度主要与肿瘤的性质有关。一般良性肿瘤生长,恶性肿瘤生长迅速。 8、槟榔肝形成是由于肝脏发生了脂肪变性和________________。 9、红色血栓和白色血栓交替形成红白相间的血栓称为________________。 10、心脏功能不全引起的休克称为________________。 11、出血是指血液流出__________________之外的过程,血液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血液流入体内称内出血。 12、脑炎根据性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非化脓性脑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脑炎和变态反应性脑炎。 13、渗出性炎症分为浆液性炎、________________、化脓性炎、出血性炎四类 14、根据病因肝炎可分为传染性肝炎和________________。 15、镜检坏死组织的细胞核主要表现为核浓缩、核碎裂和三方面的变化。 16、肺气肿分为肺泡性肺气肿和________________。 17、栓塞的类型主要有脂肪性栓塞、气体性栓塞、栓塞和其他栓塞。 18、缺氧的类型有四种,低张性缺氧、血源性缺氧、循环性缺氧血和 ______________。 19、酸碱平衡紊乱分为四种类型,即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 20、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液容量的明显减少称为脱水,脱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高渗性脱水、 ______________和低渗性脱水。 二、选择题 1、血肿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局部组织发生()

动物病理学试题集与答案

动物病理学试题集与答案 1、损伤与抗损伤是疾病发展的共同规律,两者的力量对比决定着疾病发展的方向。 2、疾病过程中因果转化规律是疾病发展的另一个共同规律,其中有一个主导环节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3、疾病过程中,局部和整体的辨证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规律,需要在诊断和治疗中进行综合考虑。 血栓形成的过程包括三个步骤:血小板粘附、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当血管内膜受到损伤时,血小板会粘附在损伤部位,释放出血小板激活因子,从而吸引更多的血小板聚集在一起形成血小板血栓。接着,凝血酶原会被激活成凝血酶,促使纤维蛋白原转化成纤维蛋白,形成纤维蛋白血栓。最后,血栓会逐渐收缩,并被纤维蛋白所代替,形成一个坚固的血栓。 2)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过敏等因素刺激内皮细胞,使其通透性增加,导致液体和蛋白质渗出到组织间隙。 2.淋巴回流障碍 1)淋巴管阻塞:淋巴管本身受到炎症、肿瘤等因素的影响,或者淋巴结肿大压迫淋巴管,导致淋巴回流受阻。

2)淋巴管损伤:手术、放射治疗等因素损伤淋巴管,使 其回流受阻。 3.肝、肾功能障碍 1)肝功能障碍:肝脏合成白蛋白和血浆渗透压降低,导 致组织液生成增加。 2)肾功能障碍: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 减弱,导致水钠潴留,组织液生成增加。 机理:水肿的形成是由于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过多,超过了淋巴回流和吸收的能力,导致液体滞留在组织间隙,引起水肿。 1.缺氧:指机体组织细胞氧供不足或氧利用障碍,导致细 胞代谢和功能障碍的状态。 2.氧含量:指单位容积血液中氧气的含量,通常用毫升氧 气/升血计算。 二、选择题 1.煤气中毒引起的缺氧属于(B)血液性缺氧。 2.亚硝酸钠中毒引起(D)组织中毒性缺氧。 三、判断题 1.缺氧初期心跳加快。(√)

兽医病理解剖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兽医病理解剖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1、下面哪项是正确的 A、皮下瘀斑是外出血 B、颅内出血是外出血 C、鼻出血称咯血 D、胃出血称衄血 E、上消化道出血课引起呕血 答案:E 2、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内瘤细胞形态近似脂肪细胞,结构也与脂肪组织相近,但由少量间质将肿瘤组织分割呈大小不等的小叶,其可能为 A、平滑肌瘤 B、脂肪瘤 C、纤维瘤 D、软骨瘤 答案:B 3、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局部组织或器官中的血量增多,称为 A、瘀血 B、静脉性充血 C、动脉性充血 D、瘀点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4、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被称为 A、异型性 B、同型性 C、分化程度 D、良恶性 答案:A 5、从命名上看,下列哪种肿瘤为上皮来源的良性肿瘤? A、乳头状瘤 B、腺癌 C、鳞癌 D、基底细胞癌 答案:A

6、下列哪个疾病常导致肝脏出现小的灰白色坏死灶 A、鸡霍乱 B、猪链球菌 C、猪瘟 D、猪蓝耳病 E、鸡新城疫 答案:A 7、支气管炎指的是发生在下列哪个部位的炎症? A、鼻腔黏膜 B、喉黏膜 C、支气管黏膜 D、气管黏膜 答案:C 8、较大面积坏死,伴有不同程度腐败菌感染,使坏死组织呈黑褐色,称为 A、坏死 B、坏疽 C、凝固性坏死 D、梗死 E、液化性坏死 答案:B 9、细胞体积较大,胞浆丰富,胞核形态与上皮样细胞核相似,数目可达几十个或百余个,排列在细胞周围,呈马蹄铁形或环形,此类细胞称为() A、异物巨细胞 B、朗格罕细胞 C、巨噬细胞 D、单核细胞 答案:B 10、下列哪些不是恶性肿瘤的特点? A、异型性大 B、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C、可见病理性核分裂 D、生长速度较快 E、可发生转移 答案:B 11、临床最常见的肠炎类型为

《动物病理学》考试题参考答案

《动物病理学》参考答案 (共1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30分) 1、血管套:非化脓性脑炎时在血管周围腔有浆液、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形成所谓血管的细胞套。 2、槟榔肝:肝小叶中央区因严重淤血呈暗红色,而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 色,致使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黄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 3、虎斑心:慢性中毒、缺氧可引起心肌脂肪变,常累及左心室内膜下和乳头肌部位,脂肪变心肌呈黄色,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形成黄红色斑纹。 4、内基氏小体::狂犬病时在大脑海马回、锥体细胞和小脑普肯野氏细胞等部位的神经细胞胞质内见圆形或椭圆形的嗜酸性小体。 5、痛风:体内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尿酸和尿酸盐晶体沉着于一定组织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常见于禽类。 6、肉芽肿:由渗出的单核细胞和以局部增生的巨噬细胞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7、变性: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而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通常伴有功能低下 8、大肝病:鸡白血病时,瘤细胞侵害肝、脾、肾,使器官增大几倍,黄灰色,质地脆弱易 碎裂,肝肿大尤其显著,可充满腹腔3/4的容积,故俗称为大肝病”。 9、肿瘤:指机体在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在基因水平条件下失去对其生长的基因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 10、假小叶:肝硬化时,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将肝小叶分割成大小不等类似肝小叶形状的小 岛,没有中央静脉,或偏位,或有两个,有的把汇管区包围在内,称为假小叶。 11、凋亡:是指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不破裂,不引发死亡细胞的自溶,也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 12、卫星现象: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移至变性的神经细胞周围积聚,称为卫星现象。 13、泡沫细胞:小胶质细胞吞噬类脂质时不能将其消化,使细胞质呈空泡状,故称为泡沫细胞。 14、水肿:是指组织间隙内的体液增多。 15、假性肥大:在实质细胞萎缩的同时,间质成纤维细胞和脂肪细胞增生,造成器官和组织 的体积增大。

兽医病理学知识练习题附答案(畜牧专业)

兽医病理学知识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细胞坏死后,细胞核的变化是( C )A.形成核内包涵体B.核分裂象明显 C.核浓缩、碎裂或溶解D.形成凋亡小体 2. 湿性坏疽常发生在( A) A.肺脏 B.皮肤C.骨骼 D.淋巴结 3.长骨骨折引起的脂肪栓塞主要见于( D )A.肝脏 B.心脏C.肾脏 D.肺脏 4.不能再生的组织是( B )A.上皮组织B.心肌C.毛细血管 D.纤维组织 5.化脓性炎症时,炎灶内浸润的炎性细胞主要是( C )A.浆细胞 B.多核巨细胞C.中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6. 气性坏疽常发生在( C ) A.肺脏 B.皮肤C.骨骼肌 D.淋巴结 7.从左心脱落的血栓最可能在以下什么器官引起栓塞( B )A.肝脏 B.脾脏C.肺脏 D.胰脏 8.以下不具有再生能力的细胞是( B )A.上皮细胞B.心肌纤维C.内皮细胞 D.成纤维细胞9. 犊牛恶性口蹄疫时心脏的特征病变是( C ) A.绒毛心 B.脂肪心 C.虎斑心 D.桑葚心 10.渗出性出血的常发部位有( C ) A.大动脉 B.大静脉 C.毛细血管 D.中静脉 11.在慢性炎症中变化最突出的是( C )A.变质 B.渗出 C.增生 D.化脓 12.猪食中毒性脑炎时,主要的炎性细胞成分为( C ) A.嗜中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13. 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肺泡腔中充满红细胞和纤维素。这是纤维素性肺炎哪 一期的变化特点( B ) A.充血水肿期 B.红色肝变期C.灰色肝变期 D.吸收消散期 14. 在病理性钙化过程中,沉着的钙盐成分主要是( C ) A.碳酸钙,草酸钙 B.草酸钙,磷酸钙 C.碳酸钙,磷酸钙 D.草酸钙,乳酸钙 15.心力衰竭细胞常常出现在( B )A.肌肉 B.结缔组织 C.肝脏 D.肺脏 16.当肌纤维断裂后,其进行修补的组织最有可能的是( C )A.肌肉组织 B.脂肪组织 C.结缔组织 D.上皮组织 17.下列器官中最容易发生红色梗死的是( A)A.脾脏 B.心脏 C.肾脏 D.肝脏 18.最能反映恶性肿瘤细胞异形性特点的是( A )A.细胞核 B.细胞浆 C.细胞器 D.细胞膜 19.急性败血脾时脾脏的切面常常表现为( B )A.脾髓平整 B.脾髓呈糊状 C.脾髓微突 D.脾髓变硬 20.细菌性脑炎时,脑血管周围出现的细胞性管套,其主要细胞是( A ) A.嗜中性粒细胞 B.小胶质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21.传染性心包炎的中后期,心包腔内的渗出物主要为( D ) A.浆液性 B.黏液性 C.细胞性 D.纤维素性 22.下列最容易发生淋巴道转移的恶性肿瘤是( B ) A.平滑肌肉瘤 B.鳞状上皮细胞癌 C.纤维肉瘤 D.脂肪瘤 23.肾小球肾炎中“新月体”变化最常出现在(D )A.急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膜性肾小球肾炎 C.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D.亚急性肾小球肾炎 24.下列既能发生在细胞内也可发生细胞外的变性是( B )

兽医病理解剖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

兽医病理解剖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 1、鸡马立克氏病中,肿瘤特征最明显且最为常见的是下列哪一型 A、眼型 B、神经型 C、皮肤型 D、内脏型 答案:D 2、创伤性肉芽组织的表层结构的组成主要是 A、渗出液和炎性细胞 B、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 C、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 D、成熟的结缔组织 E、疏松结缔组织 答案:A 3、下列哪种病变中没有肉芽组织的存在 A、血肿形成 B、血栓 C、静脉性充血 D、胃溃疡 E、肾脓肿 答案:C 4、牛创伤性网胃心包炎时,引起心肌发炎,眼观心脏表面有大小不一的化脓灶,心肌有坏死、液化和大量中性粒细胞碎片,病灶周围血管扩张、充血、大量反应带,此病变为() A、化脓性心肌炎 B、间质性心肌炎 C、实质性心肌炎 D、中毒性心肌炎 E、免疫反应性心肌炎 答案:A 5、坏死细胞核的改变不包括 A、核固缩 B、核碎裂 C、核溶解 D、核增大

答案:D 6、引起虎斑心的病变,属于下列哪一项? A、细胞水肿 B、脂肪变性 C、颗粒变性 D、玻璃样变性 E、坏死 答案:B 7、下列哪一项属于废用性萎缩 A、老龄动物性腺萎缩 B、肢体骨折后长期不活动引起的肌肉萎缩 C、慢性消耗性疾病引起的萎缩 D、由肿瘤挤压邻近组织器官引起的萎缩 E、成年动物胸腺的萎缩 答案:B 8、临床检查发现,患犬体表皮肤有一肿块,触诊可移动,游离性较好,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显示为肿瘤性病变,且肿瘤组织周围有完整包膜,其生长方式属于 A、膨胀性生长 B、浸润性生长 C、外生性生长 D、以上均不是 答案:A 9、不属于渗出性出血的是 A、点状出血 B、斑状出血 C、溢血 D、出血性浸润 答案:C 10、临床上,如果胃炎仅损伤黏膜层,被称为 A、浅表性胃炎 B、糜烂性胃炎 C、深部性胃炎 D、溃疡性胃炎 答案:A

《兽医病理解剖学》模拟习题含参考答案

《兽医病理解剖学》模拟习题含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肉芽组织内具有收缩功能,又能产生基质和胶原的细胞是 A、血管内皮细胞 B、成纤维细胞 C、巨噬细胞 D、成纤维母细胞 E、中性粒细胞 正确答案:D 2、下面哪项是正确的 A、胃出血称衄血 B、皮下瘀斑是外出血 C、鼻出血称咯血 D、上消化道出血课引起呕血 E、颅内出血是外出血 正确答案:D 3、下列哪项属于法医学剖检的目的() A、以上都不是 B、以上都是 C、以查明病畜发病和致死的原因、严重程度、目前所处的阶段和应采取的措施为目的 D、以解决与兽医有关的法律问题为目的 E、以学术研究为目的 正确答案:D 4、关于凝固性坏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坏死组织干燥、皱缩、颜色发黑、有明显臭味 B、坏死组织细胞结构消失,但组织结构的轮廓仍可存在一段时间 C、多发于心、肾、脾、脑等组织 D、坏死组织迅速分解、液化成浑浊状液体 E、其发生于溶酶体酶水解作用较强关系 正确答案:B 5、右心衰竭时引起淤血的器官主要是 A、脑、肺及胃肠道 B、肾、肺及胃肠道

C、肺、肝及胃肠道 D、肝、脾及胃肠道 E、脾、肺及胃肠道 正确答案:D 6、食盐中毒病猪,脑组织病灶渗出的主要炎性细胞是() A、单核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正确答案:D 7、葡萄球菌产生的类脂和多肽() A、对中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 B、对嗜碱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 C、对单核细胞有趋化作用 D、对肥大细胞有趋化作用 E、对嗜酸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 正确答案:A 8、混合血栓最多见于 A、静脉内 B、毛细血管内 C、左心室内 D、主动脉内 E、心瓣膜上 正确答案:A 9、鸡感染了新城疫病毒,临诊见有观星姿势,组织病理学观察有非化脓性脑炎,脑血管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该疾病炎症病灶中渗出的主要炎性细胞类型是() A、嗜碱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中性粒细胞 正确答案:B

2023年最新执业兽医考试基础科目动物病理学经典试题及答案

1.疾病的发展过程的共同规律是( A )。 A.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 B.机体的代偿过程 C.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过程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2.关于疾病的概念,以下对的的是(A)。 A.疾病的发生需要内、外因的互相作用 B.机体“自稳态"发生破坏 C.疾病是机体感到不适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3.一般临床症状出现的阶段属(D)。 A.转归期 B.潜伏期 C.症状明显期 D.前驱期 E.以上都是 4.临床死亡的重要特性为( A )。 A.心跳、呼吸停止,反射活动完全消失 B.心跳减慢,呼吸时断时续,反射活动基本消失C.体温下降,血压下降 D.生命进入不可逆阶段

E.以上都不是 5.病毒、细菌等因素属于(A )。 A.生物性致病因素 B.物理性致病因素 C.化学性致病因素 D.机械性致病因素 E.营养性致病因素 6.下列致病因素,属化学性致病因素的是( D ) A.高温 B.细菌感染 C.病毒感染 D.农药中毒 E.以上都不是 7.辐射、高温因素属于( B )。 A.生物性致病因素 B.物理性致病因素 C.化学性致病因素 D.机械性致病因素 E.营养性致病因素 8.槟榔肝的发生因素是( D )。 A.中央静脉瘀血 B.脂肪变性 C.颗粒变性

E.A+B+C 9.虎斑心形成重要是由于( B )。 A.颗粒变性 B.脂肪变性 C.坏死 D.空泡变性 E.以上都不是 10.气球样变属于以下的哪种损伤( B )。 A.萎缩 B.变性 C.出血 D.坏死 E.以上都不是 11.颗粒变性又称( C )。 A.水泡变性 B.淀粉变性 C.实质变性 D.脂肪变性 E.以上都不是 12.在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过多的变化为( B )。A.坏死 B.变性

动物病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动物病理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以变质为主的炎症,其实质细胞的主要变化是()[单选题] * A 萎缩和变性 B 增生和再生 C增生和变性 D 变性和坏死√ 2、急性炎症反应液体渗入组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单选题] * A 肉芽组织形成 B 血浆蛋白不足 C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D组织渗透压改变 3 渗出性出血多见于()[单选题] * A 小血管√ B 心脏 C大动脉 D大静脉 4、下列哪项最具有防御意义? ()[单选题] * A 白细胞浸润√ B 局部酸中毒

C 炎症介质的生成与释放 D炎症局部组织分解代谢增强 5、脓细胞是指()[单选题] * A 突变性淋巴细胞 B 渗出的嗜酸性粒细胞 C 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 D增生的巨噬细胞 6、组胺主要存在于()[单选题] * A 中性粒细胞 B 淋巴细胞 C肥大细胞√ D嗜碱粒细胞 7、通常表现为慢性炎症的是()[单选题] * A 增生性炎√ B 浆液性炎 C纤维素性炎 D卡它性炎 8、下列哪种病变提示为心肌炎()[单选题] * A 心肌表面呈虎皮样斑纹√ B 心外膜表面粗糙 C 心脏外观绒毛状 D 心瓣膜上有菜花样赘生物

9、炎症局部发红的原因是()[单选题] * A 静脉淤血 B 发热 C血管扩张、血流加快√ D毛细血管增生 10、“虎斑心”见于心脏()[单选题] * A 纤维素性炎√ B 增生性炎 C变质性炎 D出血性炎 11、高热患畜容易发生()[单选题] * A 水中毒 B 等渗性脱水 C低渗性脱水 D高渗性脱水√ 12、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单选题] * A 产热大于散热√ B 产热等于散热 C 产热障碍 D散热大于产热 13、退热期热代谢特点是()[单选题] * A产热障碍

兽医病理学试题库与参考答案

《兽医病理学》题库 一、判断题(请在正确的括号内划√,不正确的划×)(20分) 1、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贯穿于疾病发展的始终。( ) 2、结核病导致的干酪样坏死属于液化性坏死的一种类型。( ) 3、凡是使动脉血流中断、血管阻塞的因素都可造成梗死。( ) 4、增生是细胞体积增大,而肥大是细胞数量增多。( ) 5、发生炎性水肿时,有大量的白细胞渗出。( ) 6、良性肿瘤组织学特点,分化良好,无明显的异型性,可见核分裂相。() 7、体温升高就是发热。() 8、肺气肿是指肺组织含量异常减少而致体积过度膨大。() 9、休克是生命重要器官循环灌流量危急性锐减,使机体发生严重的机能代谢障碍和细胞损害的病理过程。( ) 10、急性肾小球性肾炎通常以增生为主。眼观肾体积肿大,被膜紧张,易剥离。表面与切面光滑潮红,俗称“大红肾”。( ) 11、蜡样坏死是特指心肌的坏死。( ) 12、动脉性充血是指组织或器官因静脉回流受阻,血液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淤积,使局部组织血量增多。() 13、营养不良性钙化是指钙盐沉着在变性、坏死组织或病理性产物中的过程。 14、脓细胞是从血液中渗出的中性粒细胞。() 15、肿瘤的实质就是肿瘤细胞,它决定肿瘤的性质。 16、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机体内固定酸生成过多或NaHCO3原发性减少,致血液pH值趋向低于正常。() 17、心脏在缺氧时出现的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和输出量增加提高全身供氧量,对急性缺氧有一定代

偿意义。() 18、浮膜性纤维素性肠炎时,肠粘膜表面形成凝固性假膜,例如猪瘟。( ) 19、疣性心内膜炎时,其疣状物是由纤维素、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构成。() 20、慢性出血性贫血时间久了,可引起缺铁性贫血,血液中有核RBC和小RBC增多。() 21、生物性致病因素的致病特点是有一定的潜伏期。() 22、栓塞仅指血栓随着血流运行堵塞血管的过程()。 23、转移性钙化是指钙盐沉着在变性、坏死组织或病理性产物中的过程。() 24、发热、白细胞增多、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机能亢进和细胞增生、实质器官的病变可见于炎症的全身反应。 25、良性肿瘤生长方式多取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楚,常无包膜。() 26、由于外界环境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使机体散热障碍而导致的体温升高称为发热。() 27、当大量溶血所形成的未结合胆红素增多。胆红素定性试验为直接反应阳性。() 28、血液中白细胞从轴流进入边流,靠边的白细胞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称为白细胞附壁。() 29、支气管肺炎时,肺组织眼观变化呈现多色彩景象。() 30、浮膜性纤维素性肠炎时,肠粘膜表面形成凝固的纤维素假膜,例如猪瘟。() 31、防御机能包括屏障机能、吞噬杀菌作用、解毒机能、排毒机能。() 32、血栓与血管壁黏着,死后血凝块易与血管壁分离() 33、增生是细胞体积增大,而肥大是细胞数量增多。( ) 34、白细胞朝着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的现象称为趋化作用。() 35、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可以通过血浆缓冲、呼吸和肾脏进行代偿调节的。() 36、发热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以抗损伤为主的防御适应反应。因此,发热对机体是有利无害的。()

兽医病理学第二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兽医病理学第二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种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 A. T细胞 B. B细胞 C. NK细胞 D. 原始细胞答案:D 2.汽车车厢中存在650ppm的CO气体。在这种浓度下,会发生哪种生理 变化? A. 呼吸急促 B. 头痛 C. 失去意识 D. 皮肤变红答案:B 3.以下哪个部位是口腔的正常解剖结构? A. 绒毛 B. 囊肿 C. 性状黄 色颗粒体 D. 咽喉答案:D 4.下面哪种宠物最容易受到公共卫生问题的影响? A. 狗 B. 猫 C. 小 鼠 D. 乌龟答案:C 5.组织坏死通常是什么因素引起的? A. 细胞老化 B. 细胞分裂 C. 细 胞损伤 D. 细胞合并答案:C 二、填空题 1.下列哪些疾病是需要报告的传染病?灰色胎盘/霍乱/假丝酵母病答 案:霍乱 2.消化系统疾病特征:病灶分布是________________、组织是 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多样化;腺体、肌肉等 3.以下哪种毒品能够导致心跳骤停?答案:可卡因 4.动物病原源划分为哪三种类型?答案:传染源、直接传播源、间接 传播源 5.鸟类感染性支气管炎由什么病原体引起?答案:冠状病毒

三、问答题 1.请简要描述传统和典型的肿瘤细胞特点。答案:传统的肿瘤细胞通 常具有较大的细胞体积、较大的核与核仁。典型的肿瘤细胞则具有异形性、较低的分化程度与大量的分裂期。 2.请描述病理检查的三个部位及其主要目的。答案:主要部位包含细 胞学检查、大体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细胞学检查以细胞形态及细胞数量为依据进行分析;大体检查则以病例患者估计的病变部位进行检查、为全方位的排查呈现;组织学检查反映了病变的形态学及组成细胞的种类等。 3.请简述毒性的概念及其特点。答案:毒性指化学物质与其作用对象 之间所发生的净结果,大致可以分为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急性毒性通常在高浓度下发生,其发病过程一般较为急剧,有明显的多种毒性症状。慢性毒性则主要指在较低浓度下的渐进性毒性效应,其发病阶段通常比较长。

兽医病理学试题与答案

一、选择 1、淤血的病理变化是:() A.体积增大,颜色鲜红,局部温度降低,机能加强B.体积增大,颜色暗红,局部温度降低,血流缓慢C.体积增大,颜色鲜红,局部温度升高,代谢旺盛D.体积增大,颜色暗红,局部温度升高,血流缓慢 2、肺淤血时,肺脏内出现的细胞浆内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称为() A.尘细胞B.心力衰竭细胞C多核巨细胞.D.单核细胞 3、肌肉组织所发生的坏死一般称为 A、蜡样坏死 B、液化性坏死 C、干酪样坏死 D、湿性坏疽 4、下列因素中,哪个属于化学性致病因素() A.病毒B.刀伤C.电离辐射D.农药 5、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感染时肺脏病变属于:() A、肺气肿 B、纤维素性肺炎 C、肺肉变 D、肺萎陷 6、急性炎症组织以哪种细胞浸润为主() A.巨噬细胞B.嗜中性粒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 7、当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时有可能是以下哪种原因() A.急性炎症B.慢性炎症C.增生性炎症D.寄生虫感染 8、造成纤维素性肠炎的主要病因是以下哪种疾病() A.猪肺疫B.猪的败血型链球菌C.猪瘟D.猪蓝耳病 9、右心衰竭引起淤血的器官主要是() A.肺、脑及胃肠道B.肺、肝及胃肠道C.、脾、肺及胃肠道D.肝、脾及胃肠道10、病毒性肝炎的间质内浸润的炎性细胞是() A.嗜酸性粒细胞B 淋巴细胞C.嗜中性粒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 1、渗出性出血的原因:() A.血管壁通透性降低 B 血管壁通透性升高C血流加快D血管破裂 2、等渗性脱水是以下哪种情况() A.以失水为主,失水大于失钠B.失盐与失水比例大致相等,血浆渗透压未变 C.失钠大于失水D.低渗性体液在细胞间隙积聚过多 3、肺脏发生的凝固性坏死一般属于() A、蜡样坏死 B、液化性坏死 C、干酪样坏死 D、干性坏疽 4、当机体发生慢性消耗性疾病时所发生水肿的机理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B.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C.毛细血管和微静脉通透性增高D.淋巴回流受阻 5、鸡败血性大肠杆菌病时其肝脏所发生的炎症属于:() A、固膜性炎 B、浆液性炎 C、浮膜性炎 D、卡他性炎 6、嗜中性粒白细胞增多常见于以下哪种情况() A.急性炎症B.病毒感染C.寄生虫感染D.慢性炎症 7、炎症的变质是指局部发生() A.萎缩和变性B.萎缩和坏死C.变性和坏死D.变性和再生 8、造成肝脏出现小的灰白色坏死灶的主要病因是以下哪种疾病() A.鸡霍乱B.猪的败血型链球菌C.猪瘟D.猪蓝耳病 9、外周血液中血细胞衰老、死亡后,可不断地从造血器官血细胞得到补充,这个过程是()A.完全再生B.生理性再生C.不完全再生D.病理性再生 10、脂肪变性常发生于哪个器官()

兽医病理学题库及参考答案

兽医病理学题库及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1、疾病发展始终伴随着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 2、结核病导致的干酪样坏死属于液化性坏死的类型之一。(√) 3、任何导致动脉血流中断、血管阻塞的因素都可能导致 梗死。(√) 4、增生是细胞数量增多,而肥大是细胞体积增大。(×) 5、炎性水肿时,会有大量白细胞渗出。(√) 6、良性肿瘤组织学特点包括分化良好、无明显异型性和 可见核分裂相。(√) 7、体温升高并不等同于发热。(×) 8、肺气肿是指肺组织含量异常减少,导致体积过度膨胀。(√) 9、休克是生命重要器官循环灌流量危急性锐减,导致机 体发生严重的机能代谢障碍和细胞损害的病理过程。(√)

10、急性肾小球性肾炎通常以增生为主,肾体积会肿大,被膜紧张,易剥离,表面和切面光滑潮红,俗称“大红肾”。(√) 11、蜡样坏死是指心肌坏死的一种类型。(×) 12、动脉性充血是指组织或器官因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血液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淤积,使局部组织血量增多。(√) 13、营养不良性钙化是指钙盐沉着在变性、坏死组织或病理性产物中的过程。(√) 14、脓细胞是从血液中渗出的中性粒细胞。(√) 15、肿瘤的实质就是肿瘤细胞,它决定了肿瘤的性质。(√) 16、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机体内固定酸生成过多或NaHCO3原发性减少,导致血液pH值趋向低于正常。(√) 17、心脏在缺氧时会加快心率、心收缩力和输出量,以提高全身供氧量,对急性缺氧有一定代偿意义。(√) 18、浮膜性纤维素性肠炎时,肠粘膜表面会形成凝固性假膜,例如猪瘟。(×) 19、疣性心内膜炎时,其疣状物由纤维素、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构成。(√)

兽医病理解剖习题及参考答案

兽医病理解剖习题及参考答案 1、脾动脉分支完全阻塞可引起脾 A、出血性梗死 B、脓毒性梗死 C、液化性坏死 D、贫血性梗死 E、脾坏疽 答案:D 2、完整血栓的尾部颜色呈红色,又称为: A、混合血栓 B、红色血栓 C、白色血栓 D、透明血栓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3、某鸡场,雏鸡发病,头颈震颤,共济失调,镜下见脑神经变性坏死,有噬膜神经元和血管套形成,胶质细胞增多,其脑部病变是() A、脑软化 B、化脓性脑炎 C、化脓性脑膜炎 D、化脓性脑膜脑炎 E、非化脓性脑炎 答案:E 4、关于水样变性,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细胞肿大,胞质内有细小颗粒 B、胞质可清亮呈空泡状 C、内质网明显扩张呈囊泡状 D、线粒体不肿胀 E、严重时可导致细胞崩解坏死 答案:D 5、机体内物质代谢发生障碍,在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细胞核被挤向一侧是 A、脂肪变性 B、颗粒变性 C、水泡变性

D、淀粉样变性 E、玻璃样变性 答案:A 6、创伤愈合过程中2-3天后伤口收缩的主要原因是 A、纤维细胞的作用 B、水分的吸收 C、胶原纤维的作用 D、肌纤维母细胞的作用 E、胶原纤维玻璃样变 答案:D 7、完成疤痕修复的物质基础是 A、上皮组织 B、肉芽组织 C、毛细血管网 D、纤维蛋白网 E、炎性渗出物 答案:B 8、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内瘤组织实质为平滑肌细胞,细胞间有多少不等的纤维结缔组织,组织排列不规则,其可能为 A、平滑肌瘤 B、脂肪瘤 C、纤维瘤 D、软骨瘤 答案:A 9、梗死灶的形状取决于 A、坏死的类型 B、坏死灶的大小 C、梗死灶内的含血量 D、该器官的血管分布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10、哪项描述符合瘢痕组织的特点 A、细胞间有丰富的液体成分 B、组织色泽鲜红、质地柔软 C、组织质地较硬、缺乏弹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