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评析

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评析
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评析

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评析——以湖南八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例

2005-03-17 13:41:28

来源:红色旅游网

作者:刘建平

浏览次数:3325

【字号大中小】【打印】【投稿】【纠错】【论坛】【收藏】E-mail推荐:

刘建平,男,湖南衡阳市人,湘潭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主要从事旅游教学与研究工作。

[摘要] 红色旅游资源是一种集政治教育、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价值和功能于一体的独特的综合性资源,本文以湖南八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例,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形成、特点与分类进行了详细论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湖南八景”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及其旅游开发的条件分析,从而得出“湖南八景”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总体评价。

[关键词]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价值;“湖南八景”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资源是开展红色旅游的载体,是一种集政治教育、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价值和功能于一体的独特的综合性资源。湖南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去年底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重点打造100个左右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其中湖南占8个。本文即以湖南八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以下简称“湖南八景”)为例,初步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进行了评析。

1.“湖南八景”旅游资源的形成、特点与分类

1.1 “湖南八景”旅游资源的形成

1.1.1 红色旅游资源的界定

红色旅游资源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包括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从地域范围上主要是指革命老区和红军长征线,但以长征沿线为重点,这就形成了井冈山、瑞金、韶山、遵义、延安、西柏坡一条“红色”主线。

1.1.2 红色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1)历史遗存。人类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其某个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活动遗址、建筑、雕塑、壁画、文学艺术、伟大工程、陵寝等各种形式遗存下来,成为今天最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也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们在斗争时期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存,如中共一大会址,井冈山会师旧址、遵义会议会址等。这是红色旅游资源形成的坚实载体。

(2)红色革命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形成了丰富的优良传统及革命精神,其中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等。这些红色革命精神是红色旅游资源形成的精神内核。

(3)市场与社会需求。许多组织团体、学生及革命老人等希望通过故地重游,参观革命遗迹遗址、体验革命艰险与困苦的方式,达到缅怀前人、激励今人、教育后人的目的。中共中央也迫切希望找到一种集爱国主义教育及娱乐于一体的良性载体,于是也推波助澜,主动组织和批准红色旅游资源的立项与规划工作。

1.1.3 “湖南八景”旅游资源吸引功能的形成

旅游资源之所以对游客产生吸引力,是由于旅游资源能从不同的方面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和旅游动机,从而形成了旅游资源相对于旅游市场的吸引力。红色旅游资源具有特殊的吸引功能,其吸引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思想情操的冶炼和文化知识的传播。“湖南八景”旅游资源丰富、区域交通条件良好、配套设施正逐步完善,其吸引功能也正慢慢突显出来。

1.2 “湖南八景”旅游资源的特点

(1)资源丰富性。根据有关权威机构的评审鉴定,“湖南八景”依次是:①湘潭市韶山毛泽东故居和纪念馆;②长沙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宁乡县花明楼刘少奇故居和纪念馆、浏阳市文家市镇秋收起义会师旧址纪念馆、长沙县开慧乡杨开慧故居和纪念馆、岳麓山景区;③湘潭市湘潭县彭德怀故居和纪念馆;④岳阳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平江县平江起义旧址,汩罗市任弼时故居;⑤郴州市宜章县湘南暴动指挥部旧址;⑥衡阳市衡东县罗荣桓故居;⑦张家界市桑植县贺龙故居和纪念馆;⑧湘西自治州永顺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2)资源伴生性。湖南的红色旅游资源,多与自然生态、民族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相伴生,如毛泽东故居和纪念馆附近有韶峰景区,岳麓山景区内有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平江起义旧址周围是美好的山林风光与绿色产品。

(3)精神文化性。如毛泽东纪念馆的大厅内依次陈列了全国六大革命纪念地的图片,即韶山、毛泽东故居、上海一大会址、黄洋界、遵义会议旧址、延安、天安门,分别代表着各个时期各个特定地区的红色革命精神。

(4)历史社会性。湖南红色旅游资源由于其相对久远的历史及其厚重的社会文化而在全国红色旅游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湖南八景”中秋收起义会师旧址、湘南暴动指挥部旧址等都处在中共革命斗争史上的前期。毛泽东故居、刘少奇纪念馆更是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点),在社会上影响较大。

1.3 “湖南八景”旅游资源的分类

“湖南八景”旅游资源可分成两个大类。一类是遗址。其中包括:①革命事件、活动遗址,主要有浏阳市文家市镇秋收起义会师旧址、平江县平江起义旧址、宜章县湘南暴动指挥部旧址、永顺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等;②名人故居,主要有韶山毛泽东故居、花明楼刘少奇故居、湘潭县彭德怀故居、汩罗市任弼时故居、衡东县罗荣桓故居、桑植县贺龙故居等。另一类是纪念场所,在“湖南八景”中,纪念场所主要有:韶山毛泽东纪念馆、花明楼刘少奇纪念馆、秋收起义旧址纪念馆、开慧乡杨开慧纪念馆、湘潭县彭德怀纪念馆、桑植县贺龙纪念馆等。

2.“湖南八景”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评析

2.1 “湖南八景”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

(1)伟人故里。主要指毛泽东故居和刘少奇故居,他们是打造湖南红色旅游经典品牌的灵魂所在。特别是毛泽东故居,可以借此推出以韶山为代表的湖南红色旅游特色品牌,力求在全国红色旅游中占到举足轻重的地位。毛泽东故居共有房屋18间,故居陈列着床、书桌、衣柜、方桌、板凳、大水缺、碗柜、石磨、水车和大木耙等毛泽东曾留下过印迹的物品。故居前面是一口长满荷花的池塘,叫南岸塘;在附近100米左右的地方,就是毛泽东少年时代读书的私塾——南岸,共有10多间房屋。刘少奇故居,位于县域东南花明楼区花明楼乡炭子冲屋场。东距省会长沙50公里,南距韶山毛泽东故居37公里,西距县城30公里,都有公路相通。这种良好的区位优势很有利于两地打造区域联合品牌。

(2)名人故居。在“湖南八景”中,除了以上介绍的毛泽东故居和刘少奇故居外,还有开慧乡杨开慧故居、湘潭县彭德怀故居、汩罗市任弼时故居。衡东县罗荣桓故居,桑植县贺龙故居等。杨开慧故居位于湖南省长沙县开慧乡开慧村,距长沙市约70公里。彭德怀故居位于湖南省湘潭县乌石镇乌石村石峰下。故居始建于1925年,座西北朝东南,砖木结构,粉墙青瓦,具有典型江南风味的普通农舍。任弼时故居位于汩罗市城南45公里的弼时镇唐

家桥新屋里。故居系砖木结构,为三进三间两偏屋,九个坍池,占地380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37间,全部房屋为青瓦覆盖,三合土地面,属典型的清代江南院落民居。故居内保存有弼时同志生前用过的床、桌、椅、书包、习字本等珍贵文物1380件。罗荣桓故居位于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的南湾街,是中国著名旅游“黄金通道”“井冈山——南岳衡山”的必经之地,距南岳衡山约70公里。有“楚南等一景”美誉的“锡岩仙洞”,离这里仅有3公里之遥。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独特的古代民间建筑风格,这里成为南来北往游人争相驻足的著名景点。贺龙故居位于张家界市桑植县洪家关镇,现在的贺龙故居,为1975年桑值县政府按原貌所修复的。故居为一湘西常见的木架毛瓦平房,同时在同院内新建了贺龙生平事迹陈列室,此为一砖木结构房屋,共陈列贺龙不同时期的185张照片和50多件文物。

(3)名人纪念馆。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位于韶山冲引凤山下,坐南朝北,引凤山为韶山山脉落脉。现在的纪念馆共有12个展厅,其中8个展厅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生平业绩展,4个展厅为专题陈列,展厅充分利用了声、光、电、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突出陈列主题。1990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将北京中南海的五千多件遗物交韶山毛泽东纪念馆保存。遗物中有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龙纽大印;赴重庆谈判时郭沫若送的手表;穿了几十年、打了73个补丁的睡衣,以及毛泽东家庭生活账单、菜谱等。当游客看到这一件件珍贵的遗物,领袖的崇高思想、伟大精神及其独特的工作生活习惯就非常生动地展现在眼前。彭德怀纪念馆位于湖南省湘潭县乌石村石峰下,依山而建,与彭德怀铜像遥相呼应,总面积3100平方米。纪念馆陈列分4个部分,共20个章节,用了300多张照片和一大批珍贵艺术展品,采用了声、光、电等多种表现手段,生动、艺术地再现了彭德怀伟大,光辉,战斗的一生。1998年被评为“98年全国文物系统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之首。这些纪念馆大多陈列整齐、展品丰富,既有图片与文字说明,又有珍贵的历史史料,还有中央领导人的题词等,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特别是即将正式启动建设的韶山毛泽东影视城建成后,不仅会将反映毛泽东工作、生活、战争的影片集中拷贝到影视城放映,还将汇集各地反映毛泽东思想的歌舞、话剧等文艺节目,同时将展示有关毛泽东思想的音像制品、出版物等。这样,可以延长游客在韶山乃至湖南的停留时间,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推动作用。(4)历史事件遗址。主要有浏阳市文家市镇秩收起义会师旧址及其纪念馆,岳阳市平江县平江起义旧址,郴州市宜章县湘南暴动指挥总旧址。湘西自治州永顺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其中平江起义旧址还保留了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的旧居、会议室,还陈列了平江起义的照片、资料等大量革命文物。湘南暴动指挥部旧址陈设了当时起义军使用的梭镖、鸟铳、大刀、步枪等武器和当时使用的臂章、公章等文物及一些珍贵的历史图片,系统地再现了当年起义部队的英勇献身精神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是新时代我们开展革命题材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这些历史事件所展现出来的光荣革命传统,不仅是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而且激励着广大群众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不竭奋斗。

2.2“湖南八景”旅游开发的条件分析

2.2.1区域条件

与旅游资源开发明显关联的区域条件,主要包括旅游地的自然生态条件、旅游建设用地条件、当地的人口和城镇分布、基础设施、旅游设施五大方面。[3]

(1)自然生态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态容量,即自然生存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或最合适旅游活动量。从“湖南八景”目前的发展来看,自然生态容量与旅游资源容量之间的尖锐矛盾并未出现,当前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尽最大努力扩大市场需求,自然生态容量还不是我们所考虑的首要问题。

(2)用地条件。即用于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的土地是否充裕,能否提供充足的接待设施,其中主要以对旅游资源开发(在一定开发规模的前提下)的用地限制程度作为评分依据,

对开发用地限制越大,得分就越低,反之则相反。“湖南八景”大多位于城乡交待处,或距县城较远的经济发展区,如花明楼刘少奇故居距县城有30公里。此外,湘南暴动指挥部旧址、贺龙故居和纪念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等都位于用地相对宽松的乡镇地区。总体来说,“湖南八景”的旅游资源开发用地都很充裕。

(3)城镇分布。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准则之一,就是在旅游资源开发中,都要寻求一个对开发和经营有支持作用的当地社区,它是一个拥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口中心,这个社区简称开发支持中心或依托城镇。支持中心本身的规模越大,它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支持能力就越强。“湖南八景”都是依托在县城或市府规划指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其城镇支持能力都较强。特别是刘少奇故居、毛泽东故居、彭德怀故居等所依赖的长株潭“金三角”,对其本身旅游资源品牌的打造及大客源市场的形成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4)基础设施。湖南基础设施总体状态良好、设施齐全、功能先进,现在全省旅游开发已具备了很好的可进入性和其它条件。而“湖南八景”的基础设施条件更是得天独厚,其景区所在地长沙、湘潭、岳阳、郴州、衡阳、张家界等都被铁路、公路交通网络覆盖,空运方面拥有长沙黄花机场、张家界机场,这为其接纳国际游客提供了方便。

(5)旅游设施。旅游设施指专门为旅游者提供食、住、娱等旅游服务的设施,以饭店为代表。饭店业在长沙和张家界两市较为发达,其中还有华天、通程、神龙、小天鹅等高星级饭店。总的来说,“湖南八景”所在城市或周边城市的饭店业基本上能满足目前游客规模的需要。

根据以上叙述,我们可以看得出这样的结论:除部分山区外,“湖南八景”所在地区都具备未来旅游资源开发所需的良好的区域自然、社会与经济基础。

2.2.2区位条件

区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空间关系;二是旅游地与其它旅游地间的空间关系。这两方面的特性对到达旅游地的客流有重要的影响。[1]

旅游地与客源地间的空间关系,可以旅游地相对于客源地的可及性(或可进入性)来表示。这种可及性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①联结旅游地与客源地的交通条件;②旅游地与客源地的邻近性,即二者之间的地理距离。目前,长沙、张家界有国内民航航线联系,其它城市岳阳、湘潭、衡阳、郴州等均有特快和直达列车与外界相联系。因此,“湖南八景”与主要客源地珠江角洲、长江三角洲及华北地区等的空间距离都比较理想。

旅游地与附近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关系有两种:补充和替代。由于红色旅游景区是一种集爱国主义教育与游乐于一体的独特的旅游景区,因此,其与附近景区的关系基本上是补充关系。如罗荣桓故居由于与五岳独秀衡山的互补关系,而使之成为南来北往游人争相驻足的著名景点。此外,贺龙故居位于风景独秀的张家界市。平江起义旧址周围山林风光无限,这样有利于把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完美结合起来,既丰富了“红色旅游”的内容,又让游客在感受红色精神实质的同时体验到旅游的巨大愉悦感。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湖南八省”作为一个独特的旅游地整体,与区域内其它旅游地的空间关系是良性的。

2.3“湖南八景”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总体评价

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包括美学、观赏、文化、科学、经济、社会等价值及功能。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关系到该地旅游资源的地位、意义、开发规模等级、市场指向等,进而影响到开发和保护的前景。而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是指旅游资源用于开发、发展旅游业,满足旅游者消费需求,进而获取正效益的价值。一般来讲,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影响因素如下图所示:[2]

从上图可以看出,旅游资源价值并不等同于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前者只是后者的决定因素之一。按着上图的衡量标准,“湖南八景”中,旅游资源级别大、旅游资源吸引力强、旅游资源价值大的景区主要是韶山毛泽东故居和纪念馆、长沙县花明楼刘少奇故居和纪念馆、湘潭县彭德怀故居和纪念馆,前两者都是国家首批4A级景区,后者则是3A级景区。三者地域联系紧密,即其区域旅游开发条件良好,适宜发展区域联合战略,打造区域强势品牌。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这三大景点在“湖南八景”中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独占鳌头。因此,“湖南八景”又可借机打造以韶山为代表的湖南红色旅游精品工程。“湖南八景”中的基它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虽然稍欠优势,但其作为“湖南八景”乃至湖南红色旅游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旅游开发中所能体现的政治教育、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价值与功能,仍然不可低估。

总之,“湖南八景”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很大,只要进一步对其进行合理规划与资源整合,抓住旅游市场需求这一立足点,增大投入以做好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赢”工作,“湖南八景”必定会在全国的红色旅游景区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Development Valu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d Tourist Resources ——Take eight large " red classical scenic spots of travel " in Hunan as an example

Summary :The red tourist resources are unique comprehensive resources that have Values and functions such as political educ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culture, etc. This text has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forming, characteristic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red tourist resources, taking eight large "red classical scenic spots of travel" in Hunan as an example. On this basis,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appraising of the tourist resources of "eight scenes in Hunan" and the analysis to their tourism development conditions, thus draw the overall appraisal of the travel resources development value of "eight scenes in Hunan". Key words: Red tourist resources; Development value; "Eight scenes in Hunan" 参考文献:

[1] 刘建平,阎友兵. 湖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M] . 湖南地图出版社. 2000.

[2] 陈颖. 旅游资源开发价值为何被夸大[J]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3(6).

文化资源专题 遵义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开发——以遵义为例 一、遵义红色旅游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遵义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地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得遵义一年四季皆可游览,其气候资源的旅游适宜性为全国少见。 遵义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红色旅游资源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地位。第一,以长征文化为主题的红色旅游资源知名度高,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因此成为闻名中外的历史名城。目前,遵义红色旅游资源主要有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红军山烈士陵园、乌江天险、四渡赤水的各个渡口等革命遗址。第二,长征文化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的水乳交融。无论是国酒茅台,还是赤水、乌江、娄山关、凤凰山、湄江山水和茶文化等遵义有名的景区景点,都印下了红军长征的足迹,都洒过红军的鲜血,都见证过当年红军的金戈铁马,浴血奋战。所以人们说,遵义绝大部分有名的风景区乃至遵义这座城市都系上了一条美丽的“红飘带”。 (二)劣势分析 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属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湖南丘陵地带过渡的东斜坡北段,地形地势十分险要。扼川黔渝交通要冲,为川黔渝门户,有铁路、公路呈南北向贯穿全市中部,虽然处于川黔铁路要道,但交通的通达性依然比较差,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省外游客需历经“长途跋涉”才能到达遵义,更由于目前遵义还没有民用机场,更加制约了长线游客来遵旅游,严重影响了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同时,遵义经济比较落后,政府资金不到位,对旅游的投入不足,管理体制及管理的落后。住宿、通讯等旅游条件和设施比较落后,旅游人力资源比较缺乏都一定程度地阻碍了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 (三)机遇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旅游业进入了稳定持续增长的阶段。有关研究报告曾明确指出,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一大产业。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年接待人数和年均消费增长率将分别达到4.35%和6.1%,远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3%的增长率。可以预见,在世界范围内,旅游业是一个增长势头强劲的产业。近年,国家大力支持红色旅游的发展。遵义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基地之一,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这些都给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遵义红色旅游的人数屡创新高,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加大和特有的长征文化,这些都给遵义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四)威胁分析 1.同类行业竞争剧烈 遵义虽然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其区位条件、品牌知名度等方面的因素,受到全国其他红色旅游区的威胁,每个红色旅游区都有自己的资源竞争优势,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红色旅游区”有高的区位优势,对遵义来说存在着巨大的威胁。与遵义相邻的湖南就

红色旅游目的地案例分析

相关案例的分析 一、贵州遵义——红色文化旅游 遵义红色旅游资源主要有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红军山烈士陵园、乌江天险、四渡赤水的各个渡口、丰乐桥、遵义县革命委员会、遵义县群众大会会场、贫民医院等革命遗址 遵义应该充分发挥遵义会议会址这一品牌效应,继续丰富和挖掘这一知名品牌的内涵,为其拓展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加大对娄山关和四渡赤水品牌的打造力度,把长征文化、国酒文化、生态文化、地域文化和茶文化等旅游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促进体现“以红带绿”、“以红带酒”、“以红带史”、“以红带茶”的发展理念,以实现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具体开发一条“沿着美酒河,寻找伟人的足迹”的线路,把国酒文化、生态文化和长征文化整合,从遵义沿着红军的脚步,溯着赤水河而上,追寻那段被军事史上称为奇迹的四渡赤水。 在旅游住宿上改变没有高级酒店的现状,加快建设,以能更好地适应日益壮大的旅游市场,提高接待能力。在吃上把地方特色小吃与红军饭食相结合,推出特色菜,把伟人喜欢吃的菜推荐给游客。餐馆的命名上也要体现“红色”,例如,像韶山有名的毛家餐馆,毛泽东最爱吃的红烧肉也值得借鉴。在购物品的开发上多开发长征文化和遵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纪念品。此外,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举办各种培训和讲座加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环境意识和善待八方游客的意识,全方位地吸引游客。 总结:遵义总要是把长征文化、国酒文化、生态文化、地域文化和茶文化等旅游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促进体现“以红带绿”、“以红带酒”、“以红带史”、“以红带茶”的发展理念,以实现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可以借鉴的地方:特色菜把伟人喜欢吃的菜推荐给游客像韶山有名的毛家餐馆,毛泽东最爱吃的红烧肉也值得借鉴, 购物品的开发上多开发长征文化和遵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纪念品 二、河北西柏坡——新中国诞生的摇篮 2011中国?西柏坡文化旅游节”18日在河北省平山县启动。官方透露,这是当地加快“大西柏坡”建设、打造“大西柏坡”文化品牌推出的首场大型活动。 据平山县县长李彦明介绍,平山是全国著名的红色圣地。近年来,该县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2010年全县接待游客52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8亿元人民币。今年是“大西柏坡”建设的关键之年,将通过做旅游、做产业、做民生带动老区发展,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爱国主义基地。 据悉,平山县可供参观的红色旅游景区(点)240多处,风景名胜区14处,旅游度假村17处,古文化景点26处。文化节将以红色革命文化为主调,集中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文化活动,塑造并叫响“大西柏坡”文化品牌。活动共分为春、夏、秋、冬四个板块,每个板块突出一个主题,如春季突出温泉汤浴文化,开展桃花浴、赏春花等活动;秋季突出

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开发战略 杜文清

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开发战略 作者杜文清 指导教师傅先兰 摘要:当前我国旅游事业发展势态良好,随着全国旅游事业的发展,特色旅游和专项旅游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多元化的旅游需求也日益增长。近年来,国内红色旅游悄然兴起并迅速升温,它是从有组织的革命传统教育演化而成的新型主题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产物。安徽是革命老区之一,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在国家提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前背景下,开发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对推动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分类,阐述了安徽省红色旅游开发的优势和问题,提出了安徽省红色旅游开发的构想。 关键字:红色旅游开发模式安徽省 Distribution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Anhui Province an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 Author Du Wenqing Supervisor Fu Xianlan Abstract:Current good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s the country's tourism development, tourism and special tourism by tourists of all ages, a wide range of growing travel demand page. In recent years, the rise of red tourism quietly and quickly heat up, it was from the organized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evolved a new type of tourism products, the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education and tourism industry product of the combination. Anhui is one of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red tourism resources are very rich, this article by introducing an overview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Anhui Province, and its a classified,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to explain the advantages of Re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Anhui Provi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xisting issues discussed Anhui red tourism market overall obje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key source markets, the analysis of the mode of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in Anhui Province, based on the proposed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Liaoning Province ideas. In the countr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former context, the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Anhui Province, to create red tourism br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Anhui Province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Red Tourism Resources;Development model;AnHui 引言 中国的红色旅游实际上起源于20世纪60~70年代,是由早期瞻仰革命圣地演化而来。20世纪80 年代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而发展。可以说,红色旅游是在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伴随

7作品示例:小岗村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与营销策略

小岗村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与营销策略 摘要:近年来,红色旅游发展态势很好,但作为一种专项旅游来进行产业开发,却存在很多的问题,尚未系统进行市场营销分析和策略研究。本文通过对小岗村的实地调研,从发展农业红色旅游的角度,分析了小岗村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小岗村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红色旅游的市场营销策略,从而发挥红色旅游的经济、政治等多重功能,以实现小岗村红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岗村;红色旅游;营销策略 红色旅游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活动,它是由有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孕育衍化而成,并在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类型,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和发展模式。相对于其它的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更多是以参观游览红色景观为主要内容,以接受思想教育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它具有游客市场较为固定,以公费旅游为主,产品捆绑式销售等特点。借助良好的政策环境和高品位的红色旅游资源,实现产品的多样化、综合化,走政府主导加市场化运作的道路是目前国内已经成功开发的主要红色旅游地的发展模式[1]。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率先实行了“大包干”,促使农民走上自给自足的道路,从而形成了“大包干”精神。2004年,沈浩同志到小岗村任党支部书记,任职的近6年来,发展了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沈浩精神。小岗村以二者为依托,发展农业红色旅游产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分析了小岗村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 一、发展现状 (一)小岗村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有“中国十大名村、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等美誉。以前却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村。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2004年,时代先锋,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沈浩同志到小岗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带领全体党员、民众进行新的创业,小岗村又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2008年9月30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到小岗村视察。“大包干”精神和沈浩精神是小岗村红色旅游的主要文化内涵 (二)小岗旅游资源 小岗村在凤阳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凤阳县文化旅游局、凤阳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精心策划、量身打造,大力发展小岗

2019红色旅游景区“体验性旅游产品”的

湖南省第八届大学生旅游论坛本科论文 题目:红色旅游景区“体验性旅游产品”的 开发探折 学校: 院系: 专业: 姓名: 指导老师: 二00九年月日

目录 一、红色旅游景区的相关概念 (2) 二、体验性旅游产品的开发意义 (2) 三、体验性旅游产品的主要特点 (4) 四、体验性旅游产品的影响因素 (5) 五、体验性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议思考 (7)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红色旅游景区“体验性旅游产品”的开发探析 [摘要]近年来,在全国掀起一股红色旅游的热潮,到革命圣地瞻仰、参观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旅游需求日益增长,红色旅游发展迅速。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旅游的体验性要求也不断加强。“体验性旅游产品”反映了旅游景区的综合效益,表现为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区别于其他旅游产品的自身特点,如情感性,个性化,参与性以及深刻性。当然,在开发此类产品的过程中,还因注意到各因素的影响,比如红色旅游地本身的游览内容,活动的开发形式等。在开发过程中,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考虑:提高思想认识,精心设计产品,推出特色产品,加强导游讲解,提高员工素质等等。 [关键词]红色旅游景区;体验性旅游产品;开发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iential tourism product" in Red tourist attractions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 nationwide wave of red tourism is setting off. Pay their last respects to the sacred place of revolution, visits and receive education in revolutionary traditions, the tourism demand is growing. "Experiential tourism product" reflects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tourist attractions which include economic efficiency, Cultural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 It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tourism products with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emotional, personalized, participatory and depth. Of cours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such products, we should be aware of the impact of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the red and the contents of the destination itself tours, activities and other forms of development.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t can be considered from five areas: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well-designed products, product offering, strengthen guided tours, improve staff quality, etc. [Keywords]Red tourist attractions;Experiential tourism product;Development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 为充分挖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感情,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 果,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二)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党的十六大提出大力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其重要目的就是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革命老区的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发展红色旅游,把这些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对于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三)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革命老区大多位于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帮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发展红色旅游,是带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举措,可以将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带动商贸服务、交通电信、城乡建设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四)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旅游消费支出逐年增长,对旅游内容和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产品结构,更好地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旅游需求、促进旅游发展,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开拓更广阔的旅游消费市场,具有积极作用。 二、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遵循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要求,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主要载体,进一步加强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发挥旅游产业优势,将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通过政府组织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和市场有效运作,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改进和完善薄弱环节,全面提升红色旅游开发和管理水平,促进红色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之成为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手段和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把发展红色旅游同弘扬革命传统、培育民族精神相结合,同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同有效保护和利用革命文物相结合,同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同推动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结合,寓教育于旅游之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2、坚持因地制宜。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条件,实事求是地确定重点建设项目。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把

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11-8-2信息来源:《企业经济》作者/ 王素珍[摘要] 近年来红色旅游发展迅猛,已成为当前国内旅游产品之一。辽宁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是我们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开发红色旅游优势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 辽宁省;红色旅游;旅游资源;开发战略 [基金项目]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批准号:200501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王素珍,渤海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辽宁锦 州 121000) 一、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与制约因素分析 (一)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有利条件 1.红色旅游景观类型多样,特色鲜明。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特点鲜明,全省现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0个,省级35个,市级179个。其中,已经开发利用的约50多处。这些红色旅游资源涵盖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四个时期的内容。其中“沈阳——锦州——葫芦岛——秦皇岛”线列入国家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中,抚顺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陈列、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大连关向应纪念馆、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锦州黑山阻击战景区、葫芦岛塔山阻击战纪念馆、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丹东鸭绿江断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等10个景区列入国家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中,而且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部处在旅游功能比较完善的旅游城市中,已构成辽宁省红色旅游骨干体系,年接待游人规模在50万至100万人次之间,发展红色旅游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 2.区位交通优势。辽宁位于东北的南部,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西南与河北省毗邻,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濒浩瀚的渤海与黄海,是东北唯一一个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辽宁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也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通向世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 辽宁拥有全国密度最高的铁路、四通八达的公路、通达世界的沿海港口和航空等各种运输网。全省交通以铁路为主,以省会沈阳为交通枢纽,呈放射状向东西南北延伸,是沟通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及关内的纽带和桥梁。铁路干线有京哈线、沈大线、沈吉线、锦承线、沈丹线等,还有不少铁路支线网络分布全省。公路交通在全国率先实现高速公路覆盖所有地市级城市,高速公路营运里程达1700多公里。高速公路以沈阳为中心建成了京沈、沈大、沈本、沈哈、沈抚等高速公路和沈阳过境高速公路。沈阳市成为我国拥有高速公路最长、环城高速公路标准最高的城市之一,

黄冈红色旅游营销策略

Tourism 旅游经济 https://www.360docs.net/doc/b02659393.html, 2012年7月 137 黄冈红色旅游营销策略研究 黄冈科技职业学院 刘祥凤 摘 要:本文介绍发展红色旅游对推动黄冈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黄冈在发展红色旅游的的三大优势,同时也指出了开发的不足以及面临的困境,提供了适合黄冈地区实际情况的红色旅游营销策略,为发展其红色旅游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黄冈旅游 红色旅游 景点开发 营销策略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7(c)-137-02黄冈是革命老区,拥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和红色旅游资源,且距周边武汉、九江、合肥、南京、杭州、上海等大城市较近,通过开发旅游景点,可吸引其旅游者前来游览。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对促进黄冈旅游经济发展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具备相应市场条件。本文旨在分析黄冈红色旅游资源核心价值、优劣势及其面临问题,从营销角度探求黄冈红色旅游深度营销策略,以期对黄冈红色旅游经济发展有所助益。 1 黄冈市红色旅游先天优势介绍 1.1 红色革命资源丰富 黄冈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中心,曾组建红十五、二十五、二十八军以及红四方面军,先后爆发“黄麻起义”、中原突围和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革命事迹。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解放战争,黄冈共有 44万优秀儿女血沃中原,有5.5万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在1955年和1964年两次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有103位黄冈人。黄冈诞生了三名中共一大代表,两位国家主席,200多名开国将帅。深厚历史渊源造就黄冈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而黄冈大别山红色旅游区是全国12个红色旅游区之一,武汉—麻城—红安—新县—信阳这条线路是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1.2 地理优势明显 黄冈市位于鄂豫皖赣四省交界,东面与安徽省相邻,南面与省内的鄂州、黄石相接,与江西省九江市隔江相望,北接河南省信阳,向西与湖北省会城市武汉山水相依。在武汉、合肥、南昌等省会城市以及黄石、安庆、九江等中型城市群中,地理位置优越。区内外交通便捷,区内巴河、佛河、新河奔腾入江,水路运输发达;四条铁路贯通区内,五条高速公路纵横交汇,铁路、公路运输快捷;同时位于武汉天河机场和九江机场之间,航运便捷。区位优势十分明显。1.3 人文旅游、风景旅游潜力巨大 黄冈历代人才辈出,人文旅游潜力和风景旅游潜力巨大。佛教禅宗四世祖道信、五世祖弘忍和六世祖慧能在黄冈建寺传教;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升,《本草纲目》、《奇经八脉考》的作者、明代著名中医药学家李时珍均出于此,杰出的地质科学家李四光,国学大师黄侃、汤用彤,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哲学家熊十力,文学评论家胡 风,著名作家废名、《资本论》第一个中文全译本译者王亚南, 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叶君健等科学文化巨擘都诞生于此。同时,李白、杜牧、苏轼、王禹偁等在此留下千古传诵的名篇。 黄冈依山傍水,风光秀丽。享有“中原第一峰”的大别山在区内连绵数百里;罗田天堂寨和薄刀峰、麻城龟峰山、英山吴家山和桃花冲、浠水三角山景点天工夺巧;以中山山岳地貌和原始森林景观为特征的罗田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风光无限;黄梅县境内的龙感湖以及龙感湖自然保护区,以其水域面积之大、物种之丰富,蜚声省内外;英山温泉媲美华清池;境内巴水、浠水、倒水、举水、蕲水、 华阳河六水并流,百湖千库,星罗密布。更有佛教祖庭黄梅五祖寺驰名中外。 2 黄冈市红色旅游境况 2.1 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 黄冈红色旅游景点分布广泛却不集中,单个景区知名度低,综合实力弱,竞争力不强。目前麻城、红安、英山、罗田、团风、浠水都有红色旅游景点,同属黄冈市大别山红色旅游景区。由于行政区划限制,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阻挠,各部门不配合,各县市不合作,各景点缺乏共同服务意识,景区之间恶性竞争,缺乏协调机制,各景点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突出。2.2 红色景区没有深度开发 黄冈红色旅游景区所在县、市大部分为国家级和省重点扶贫开发县、市,对旅游业财政投入非常有限, 难以引进外部资金,市场开发停滞,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难以满足旅游者观光、旅游、娱乐等需求。 2.3 没有建立统一品牌形象 黄冈各地红色旅游资源众多,但目前黄冈红色旅游区各个景点都是处于初步开发的状态,缺乏市场要素介入,各景区都未形成有代表性的主打旅游产品,全市缺乏统一形象识别。同时,由于景区分散,各景区没有明确定位形象,区内也没有一条旅游线路能包括重要旅游景点,不能形成集群效果,难以形成统一形象品牌。2.4 面临行业竞争加剧的困境 红色旅游在近几年发展迅猛。从近邻看,武汉市凭借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地理优势、政策优势,大力发展武汉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如今已建成包含武昌起义纪念馆、武昌毛泽东故居、中央农民讲习所等集群规模的红色旅游景区;从周边看,安徽金寨、河南信阳、新县也在加紧开发,紧邻黄冈的江西省,更有井冈山和瑞金两大革命圣地,其红色旅游已经抢得先机;从全国范围看,延安、遵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旅游规模早已经形成。因此黄冈红色旅游发展面临剧烈的行业竞争。 3 黄冈市红色旅游营销策略 3.1 整合区内优势资源,聚零为整 为了提高黄冈红色旅游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可在现有武汉—麻城—红安—新县—信阳国家级精品旅游线路基础上,结合区内现有公路,升级现有公路设施,优化线路走向,建设一条联系各县市分散景点的高级公路,使区内各红色景区能形成“一线连珠”态势。强化市政府投入、管理,在市政府的统一规划下,消除各景点各自为政局面,改变各景点重复建设缺陷,发挥各自特色,形成侧重点不同的红色旅游景点群落,组建统一的黄冈旅游公司,采用统一的黄冈红色旅游标志。此外,加强与区内风景旅游、人文旅游

延安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延安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篇一:延安红色之旅考察心得 延安红色之旅考察心得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文旅集团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于6月20日至6月21日赴延安开展“回顾党的历史,弘扬曲江精神”为主题的红色之旅活动,此次活动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更加坚定了我的信仰。 革命圣地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延安精神”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风范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结晶,是“井冈山精

神”、“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它的内容丰富,源远流长。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回顾党的历史,从在上海成立到井冈山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一条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 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又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

甘肃省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原则与定位

甘肃省红色旅游产品开发 张旭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200976000250 摘要:甘肃省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省份,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结合红色旅游产品的特点,应着重研究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和具体定位。在遵循先进文化性、和谐发展性、政府主导性、可持续发展性原则基础上,重点开展重点营销、推介,以特色产品占领市场,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和提高知名度。 关键词:甘肃,红色旅游,旅游产品开发 Gansu province red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Zhangxu Abstract: The gansu province have a glorious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provinces, the red tourism resource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d tourism products, should be focused on the research of re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products principles and specific location. In the advanced cultur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follow, the government guida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principle, key in key marketing, promote, occupy the market with special products, expand the market share and to raise awareness. Keywords: gansu, red,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0 引言 在我国,红色旅游开发起步较晚,对于红色旅游的理论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主要涉及的范围有红色旅游的概念、红色旅游的分类、红色旅游的作用、红色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发展、旅游消费观念的不断成熟和更新,旅游市场出现许多新的现象和规律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在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政策的推动下,众多红色旅游开发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需要红色旅游开发的基础理论及资源评价体系来指导红色旅游的开发。2010年9月27日,我省召开了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红色旅游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红

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开发

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开发 摘要:大别山横跨鄂豫皖三省,涉及6市39个县,其中心区域为鄂东北的黄安(今红安)、麻城、黄阪、孝感、黄冈、罗田、烯水、薪春、黄梅、广济,豫东南的商城、光山、罗山、固始、潢川、信阳,皖西的六安、霍山、霍邱、英山(今属湖北省)、舒城、潜山、太湖、宿松等20多个县市,行政区域面积10余万平方公里,该区处在亚热带向温带的过渡地带,是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这里既是土地革命时期黄麻起义的所在地,也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诞生地,红一军、红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七军、红二十八军先后在此组建、重建或改编;既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的根据地,也是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揭开中原逐鹿之战大幕的目的地,是革命遗迹最多的地区,红色文化遗产有上千处。 关键词: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开发 大别山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黄麻起义、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三年游击战争及千里跃进为主要内容的革命战争,为该地区遗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大别山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遍及30多个县,4万余平方公里,建立了27个县级政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有所建树,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迹、旧址、纪念建筑、革命文化以及他们所承载的革命精神,构成了一个红色旅游资源体系。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的不断深入开发,基本形成了以湖北随州--孝感--红安--麻城--罗田、河南新县--商城--罗山--鸡公山风景名胜区--信阳市中心城区、安徽六安--金寨--霍山--岳西--太湖--天柱山--安庆为主要构架的红色旅游经典线路。概括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特色一:资源内涵丰富多彩 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内涵丰富多彩,不仅是物质形态的红色旅游资源的聚集地,也是非物质形态的红色旅游资源的诞生地与发祥地。 首先,大别山区有着非常丰富的物质形态的红色旅游资源。从辛亥革命开始,厚重的革命历史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存。目前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六安市的金寨县、金安区、裕安区、霍山县和安庆市岳西县就有5个景区,分别是: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皖西烈士陵园、独山革命旧址群、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岳西县及金寨县红二十八军军部及重建旧址。信阳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也有5个,分别是: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首府路和航空路革命旧址、商城县金刚台红军洞群等、罗山县铁铺乡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黄冈市大别山红色旅游区(点)有:麻城市烈士陵园,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罗田县胜利烈士陵园等。 其次,大别山区还具有丰富的非物质形态的红色旅游资源。这其中包括以“坚定的革命信念、顽强的战斗作风、高尚的思想品质、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核心的伟大的大别山革命精神,也包括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产生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歌、民舞、民间

延安红色旅游心得体会_1

延安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为了重温红色历史,加强党性教育,更好地落实“寻标、对标、达标、创标”要求,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检验工作热情,推动创先争优活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七一”党的生日即将到来之际,我所党支部组织了一次红色传统教育。于XX年12月16日前往瞻仰了革命圣地——延安。 延安之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延安老区人民的朴实热情,体验到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仍然在老区人民的生活中传承。在枣园革命旧址,伟人们的窑洞故居依然保存完好。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的那一张张陈旧的老照片,仿佛在讲述着当年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事迹。 给我感触最深的另一个印象就是老区面貌的巨大变化,从西安到延安一路之上,完全看不到想象之中黄土高坡的荒凉景象,取而代之的满山的绿色,郁郁葱葱,到处都充满着生机和希望。延安曾为全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过卓越贡献,老区人民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过巨大牺牲,几十年里,偏远落后的老区却发展缓慢,老区人民难享发展成果。但是,党和国家并没有忘记老区和老区人民,经过近些年来,一系列的惠农政策陆续落实后,老区的面貌变美了,延安市内也高楼林立,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老区人民的生活改善

了。 革命纪念馆里那一件件简朴的甚至有些简陋的珍贵历史遗物,一张张黑白的甚至有些残破的照片,一副副泛黄的甚至有些模糊的文字,仿佛无声的历史,向我们倾诉着它们曾经历过的峥嵘岁月。 在南泥湾,看着一路绵延不断的农田和大片的水稻田,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觉到歌词中唱的“到处是牛羊,是陕北的好江南”景象,仿佛看到了当年三五九旅的将士们轰轰烈烈开展大生产的景象。 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处。枣园革命旧址是1940年至1942年、1944年至1947年,为中央书记处的所在地。枣园大门面东偏西。进门是四方形砖木结构的中央小礼堂,礼堂背后的山上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旧居,院子里有毛泽东当年种的菜地以及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特朗谈话的石桌。整个枣园,花木繁茂,风景优美。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抗日战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了党的七大。毛泽东在这里写了《为人民服务》、《论联合政府》、《关于重庆谈判》等许多文章。朱德在这里起草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这些地方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几乎都保持着原来的风貌,看着这些老一辈革命领导人生活工作过的地方----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然而

遵义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探讨(一)

遵义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探讨(一) 摘要: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是目的地成功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一环。遵义的红色旅游产品现在仍以初级低层次的开发为主,对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要顺应体验经济时代 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新需求,运用一系列的体验元素来深度开发遵义红色旅游产品。 关键词:红色旅游;体验经济;产品开发;遵义 1遵义红色旅游景区产品开发现状 现阶段遵义的红色旅游整体发展水平还是处于初级层次,与井冈山、延安等地存有差距,同时也离遵义市政府提出的将旅游业培育成为经济支柱产业的目标有一定的距离。具体问题如景区存在产品内容单调陈旧、解说内容历史与现实脱节、展示方式落后等。2008年,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随着全国500家博物馆、纪念馆在年内陆续免费开放。游客选择旅游地更为自由,红色景区之间争夺客源变得更激烈。因此如何有效解决遵义红色景区现存问题,使其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已经是理论界和业界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1998年,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二世和詹姆斯.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指出人类正迈向体验经济时代,追求体验是当今和未来社会新的消费特征。这一判断为解决遵义红色景区开发、经营管理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该对遵义红色景区进行体验性设计和情景规划,将形式多变、内容新颖的“体验”元素融入其中,最终实现产品的深层次开发。 2遵义红色旅游产品要始终突出“长征文化 井冈山、延安和韶山的红色旅游主题分别是“红色摇篮”、“延安精神”和“领袖故里”。遵义会议、娄山关战役和四渡赤水等历史事件是红军长征行进到黔北时,在此地生活战斗的真实反应,其史学、文学、艺术价值是国内其他红色旅游地没有的,具垄断性。故遵义旅游产品的主题应是“长征文化”。在深度开发产品时应十分珍惜、保护并发掘红色旅游独特的人文历史内涵。比如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关键转折地,可将其旅游形象定位为“革命圣火转折点,红色伟人崛起地”。 3运用体验元素深度开发遵义红色旅游产品 3.1设计合理的景区解说内容 3.1.1开展丰富的娱乐项目与游客互动 可在讲解员集中讲解后,开展实景表演、现场有奖问答、听老红军讲故事等游戏活动来提高游客聆听讲解的积极性,巩固其对知识的吸收。寓教于乐,使游客同时达到娱乐、教育体验的极佳状态。 3.1.2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展示手段变静为动 景区内除配备必要的图文说明和文物陈列外,恰当利用多媒体、激光、声光电结合的半景化甚至全景化等现代技术,制造融画面、灯光、音响于一体的虚拟实境(VirtualReality),提供给游客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使游客在感官上得到更感性的立体认识,仿佛置身于昔日硝烟战火中。 3.1.3定期到各地开展不同主题的巡回展览 突破一般博物馆和展览馆的定点展览方式,变“等客人自动送上门”为“主动将产品送到客人家门口”。根据红军长征在黔北时战斗生活的史实,制作成如遵义会议召开全程揭密、红军伙食记录、黔北建筑样式、黔北居民生活方式、红军军事装备发展史的主题展板。利用国家节假日和重大活动的契机,到周边省市巡回展出,可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徐州红色旅游资源发展分析报告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名称:火红夏日 团队课题:徐州红色旅游资源发展分析团队成员: 所属系部班级:经济管理系 1001市场营销 绪论

徐州,古称彭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华夏九州之一。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和商贾云集中心。文化悠久,是著名的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徐州是中国烹饪文化的发源地,中国第一位养生学家彭祖的老家,是“道家基地,天师故里”,也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中国最早的佛寺“浮屠仁祠”即诞生于此。现为全国重要的交通和铁路枢纽,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有“中国机械之都”和“亚洲硅都”的美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50周年,红色旅游日益升温,在《2004 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列出的全国12 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 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 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徐州市及相关景区都位列其中,这为加快徐州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本小组将通过走访徐州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景区,通过各种方式取得资料,展现出徐州当前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红色旅游如何能促进经济发展相关联的问题。 1.徐州红色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 1.1 徐州市红色旅游景点简介 淮海战役烈士陵园 位于徐州南部,烈士陵园 占地77万平方米,院内有烈 士纪念塔、战役纪念馆、总前

委群雕、徐州国防园和碑林五大主体建筑,及青年湖、青年广场、中心花坛、粟裕将军墓、胡耀邦同志植树处等景点。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主力在园林主轴线西段,依山而建,面向朝阳。塔高38.15米,巍然屹立。塔身正面镶嵌着毛泽东主席亲笔提下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九个鎏金大字。塔身由回廊、角亭环抱。南北回廊内大理石壁上镌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和烈士英名录。碑座两侧为大型浮雕,形象地再现了人民解放军决战淮海的雄壮场面。 淮海战役纪念馆与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同时兴建,1965年落成开放,陈毅元帅题写馆标。馆内共展出珍贵文物、历史照片以及油画、国画、雕塑等2200余件。展览文物丰富,重点突出,布局合理,设备先进。 1997年建成的淮海战 役总前委群雕,用70块花 岗岩雕刻而成,高7米, 宽9.5米。造型质朴、气 势宏大,栩栩如生地表现 了总前委成员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位革命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光辉形象和对胜利充满信心的精神风貌。雕像背面镌刻着毛泽东同志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关于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的电报手稿。 徐州国防园1998年建成,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为国防园题写了园名。国防园由国防教育馆、兵器陈列场、模拟训练场、军体活动场组成,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是淮海经济区较大的军事博览场所和国防教育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