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重要字词解释

促织重要字词解释
促织重要字词解释

促织

宣德间,宫中尚(崇尚)促织之戏,岁(每年,名作状)征(于)民间。此物故(本来,原来)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取悦,讨好)上官,以(用,介词)一头进(进献),试使

因(于是)责(责令,摊派)(之)常供。

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游手好闲的人)得佳者笼(用笼子,名作状)

,价格,价钱),居(储存)(之)为(当作)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摊派、聚敛)(于:向)丁口(指百姓),每责一头,辄(总是)倾(使……耗尽,使动)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从事……行业),久不售(考取)。为人迂讷(拘谨不善于说话),遂为(被)猾胥报充里正役(被动句),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牵连,妨碍)尽(耗尽)。会(恰逢,正赶上)征促织,成不敢敛(于:向,介词)户口(指住户和人口),而(却)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补益)?不如自行搜觅,冀(希望)有万一之得。”成然(认为……正确,意动)之。早(在早上,名作状)出暮(在晚上,名作状)归,提竹筒丝笼,于(在,介词)败堵(墙)丛草处,探石发(打开)穴,靡(无)计不施,迄(始终,终究)无济(成功)。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和,与,介词)款(规格,款式)。宰严限追比,旬余,杖(杖打,名作动)至百,两股(大腿)间脓血流离,并虫亦(连……也)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凭借,介词)神卜。成妻具(准备)资诣(到)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点燃)香于(在,介词)鼎(介后),再(两次)拜。巫从旁望空代(之)祝(祷告),唇吻翕(合)辟(开),不知何词。各各竦立(恭敬地站着)以(连词,表修饰,地)听。少间(过了一会儿),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差错)。成妻纳钱(于:在)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过了一顿饭的功夫),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却,表转折,连词)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兼词,兼“于之”,在那里);旁一蟆,若将跃舞。展玩(仔细观看)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介词,把)(之)示成。

成反复自念,得无(是不是,恐怕)教我猎虫所(……的地方)耶(吗)?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很)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到)寺后,有古陵蔚(草木茂盛的样子,此指高大)起。循陵而(连词,表修饰)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特别像)类(像)画。遂(于是)于(在,介词)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但是,表转折,连词)心目耳力俱穷(用尽,形作动),绝(完全)无踪响。冥(深)搜未已(停止),一癞头蟆猝然(突然)跃去。成益(更加)愕,急逐(追逐)趁(追赶)之,蟆入草间。蹑(悄悄追随)迹披(拨开)(之:代草丛)求,见有虫伏(于:在)棘根。遽(急忙,马上)扑之,入石穴中。掭(撩拨)以(用,介词)尖草(介后),不出;以(用,介词)筒水灌之,始(才)出,状极俊健。逐而(表承接,连词)得之。审(仔细)视,巨身修(长)尾,青项(脖子)金翅。大喜,笼(用笼子装着,名作动)归,举(全)家庆贺,虽(即使)连城拱璧不啻(止)也。上于盆而(表修饰,连词)养之,蟹白栗黄,备极(非常)护爱,留待限期,以(来,表目的连词)塞(应付,敷衍)官责。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偷偷地)发(打开)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等到)扑入手,已股(大腿)落腹裂,斯须(一会儿)就毙。儿惧,啼(哭)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同“尔”,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表修饰,连词,地)去。

未几(没多久),成归,闻妻言,如被(覆盖)冰雪。怒索儿,儿渺然(无影无踪)不知所往。既而(不久)得其尸于(在,介词)井(介后),因而化怒为悲,抢(碰撞)呼欲绝。夫妻向隅(墙角),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同义连用,依赖,寄托)。日将暮,取儿藁(用草席裹着,名作状)葬。近(形作动,靠近)抚之,气息惙然(气息微弱的样子)。喜置(之)(于)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回头看)蟋蟀笼虚(空着),则气断声吞(出不来气,说不出来话,形容极度悲伤),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闭上眼睛睡觉)。东曦(日光)既(已经)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偷偷地看)视,虫宛然尚(还)在。喜而(表修饰,连词,地)捕之,一鸣

辄(就)跃去,行且速。覆之以(用,介词),刚刚)举,则又超忽(轻快而且高)而(连词,表修饰)跃。急趋(追赶)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于:在)壁上。审(仔细)谛(看)之,短小,黑赤色,顿(立刻)(发现)非前物。成以(因为,连词)其小,劣(意动,认为……不好)之。惟(只)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于:在)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连词,表修饰,地)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来,表目的,连词)觇(偷偷地看)之。

比(并排的)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惭愧),不敢与较。少年固(坚决)强之。顾(但是)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使……拼斗)(之)/博(博取)一笑,因合纳(放)(之)(于)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用,介词)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突然)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古今异义,振动翅膀)作声。俄(短时间,一会儿)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咬)敌领(脖子)。少年大骇,急解/令(让)休止。虫翘(举)然矜(夸耀)鸣,似报主知。

成大喜。方(正当)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来,表目的,连词)啄。成骇立愕呼,

)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跺脚)失色。旋(随即)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停)冠上,力(用力,名作状)叮不释(放开)。成益(更加)惊喜,掇(拾起)置(之)(于:在,介词)笼中。

,第二天)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倒下,引申为失败)。又试之(以:用,介词)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兼词,兼“之于”)抚军。抚军大悦,以(用,介词)金笼进(进献)(于:给)上(上级),细疏(名作动,陈述)其能。既(已经,……以后)入宫中,举(拿,用)天下所贡蝴蝶、螂螳、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莫出其右(上)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表修饰,连词)舞。益(更加)奇(认为……奇特,意动)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没多久),宰以(凭借,介词)卓异闻(使……听闻)(于上)。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使,让)(之)入邑庠(县学)。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赏赐)成。不数年,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异史氏(作者自指)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但是,表转折,连词)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每天,名作状)贴(抵押)妇卖儿,更(轮流,轮番)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唯独)是(这个)成氏子以(因为,介词)蠹贫,以(因为,介词)促织富,裘马(穿着皮衣,驾着马车,名作动)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料想)其至此哉!天将以(用,介词)(之:代促织)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成仙,名作动)及鸡犬。信(确实)夫!”1.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2. 若不是心宽似海,哪有人生风平浪静。在纷杂的尘世里,为自己留下一片纯静的心灵空间,不管是潮起潮落,也不管是阴晴圆缺,你都可以免去浮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轻松自如地走好人生路上的每一步3. 花一些时间,总会看清一些事。用一些事情,总会看清一些人。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神经病。既纠结了自己,又打扰了别人。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4. 岁月是无情的,假如你丢给它的是一片空白,它还给你的也是一片空白。岁月是有情的,假如你奉献给她的是一些色彩,它奉献给你的也是一些色彩。你必须努力,当有一天蓦然回首时,你的回忆里才会多一些色彩斑斓,少一些苍白无力。只有你自己才能把岁月描画成一幅难以忘怀的人生画卷。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解释资料讲解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 解释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解释 常见的有: 安、卑、备、被,鄙、毕、薄、踣、步、察、策.长.尝、朝、彻、称.诚.惩、驰、出.辞.次,从、错、达、旦、箪,当、道、得、等,敌,吊,度,端,定、毒、恶、发,凡,伐、犯、方、分,菲、奉、否,夫,扶.拂,福,富,负、赋、覆、更、苟,故、顾、固、观、光,归、好、号、还、惠、及、极、疾、计、加、假、间、简、见、节、竭、津、尽、进、居、举、具、聚、苦、劳、类、良、临、虑、论、漫、靡、灭、名、明、命、没、谋、难、平、期、戚、奇、强、窃、清、请、穷、秋、求、取、去、全、任、容、入、塞、上、少、舍、身、生、胜、师、实、食、使、事、是、时、属、说、素、汤、通、痛、亡、望、为、谓、闻、徙、牺、鲜、向、效、信、兴、行、形、修、徐、许、寻、业、遗、异、易、诣、益、阴、应、盈、游、余、语、喻、缘、远、阅、责、章、知、止、治、致、众、专、走、足、作、坐 部分列举:(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安得广厦千万间)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被坚执锐)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 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 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促织原文及翻译和练习

促织 蒲松龄 宣德间,宫中尚①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②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④,因责⑤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⑥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⑦,居为奇货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⑨,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④,久不售○11。为人迂讷○12,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13。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14,不知何词。各各竦立○15以听。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16。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17,俨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18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19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20,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21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22,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23。夫妻向隅○24,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25。近抚之,气息惙然○26。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27,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28。东曦既驾○29,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30,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31举,则又超忽○32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33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34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35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文言文重要注释

九上九下文言文知识点 《陈涉世家》 1苟富贵,无相忘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3发闾左適戍渔阳4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5失期,法皆斩 6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7“天下苦秦久矣8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9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10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1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2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3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1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岳阳楼记》(2010) 一字词解释 1 以物喜,25 二语句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属予作文以记之3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4朝晖夕阴,气象万千5此则岳阳楼之 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6览物之情,得无异乎?7日星隐曜,山岳潜形;8去国怀乡,忧谗畏讥9沙鸥翔集,锦鳞游泳;10浮光跃金,静影沉璧,1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14微斯人,吾谁与归? 《醉翁亭记》 1其西南诸峰2望之蔚然3山行六七里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5作亭者谁?6 名之者谁?7饮少辄醉8醉翁之意不在酒9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0若夫日出而林霏开11云归而岩穴暝12野芳发而幽香13佳木秀而繁阴14而乐亦无穷也15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16临溪而渔17杂然而前陈者18宴酣之乐,非丝非竹19觥筹交错,20颓然乎其间者21树林阴翳,2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23而不 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4太守谓谁? 二语句翻译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3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4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7宴酣之乐,非丝非竹8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1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文言文常用字词解释

文言文常用字词翻译 文言文虚词用法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 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大铁椎传》)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蒲松龄《促织》原文及翻译

蒲松龄《促织》原文及翻译 原文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

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

初中语文重点文言文+字词

詠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内集:家庭聚会儿女:子侄辈。讲论文义:讲解诗文。骤:迅速欣然:高兴的样子何所似:像什么。何所,什么;似,像。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 ,差不多;可拟,相比未若:比不上,不及。因:凭借。即:就是。】 陳太丘與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行,出行。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中:过了正午。至:到舍去:不再等候而离开了。舍,丢下;去,离开乃:才。引:拉顾:回头看。信:诚信,讲信用。相委而去:相委,丢下别人;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委,丢下,舍弃。惭:感到惭愧。则:就是。引:拉。】 智子疑鄰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智:聪明,聪慧,机智,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觉得……聪明”、“认为……是聪明的”。雨:yù,下雨。名词用作动词。坏:毁坏。筑:修补。富:富有。亦云:也这样说。果:果然。亡:丢失。父:fǔ,古时候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老翁】 塞翁失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及,深不可测也。 【何遽[jù]:怎么就;表示反问。遽,就。居:过了。好:爱好。堕:掉下来。髀[bì]:大腿骨。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引弦,拉开弓弦。十九:十分之九以:由于。故:缘故。 .归:回来了。舍:经过。保:保全。】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解释.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解释 常见的有: 安、卑、备、被,鄙、毕、薄、踣、步、察、策.长.尝、朝、彻、称.诚.惩、驰、出.辞.次,从、错、达、旦、箪,当、道、得、等,敌,吊,度,端,定、毒、恶、发,凡,伐、犯、方、分,菲、奉、否,夫,扶.拂,福,富,负、赋、覆、更、苟,故、顾、固、观、光,归、好、号、还、惠、及、极、疾、计、加、假、间、简、见、节、竭、津、尽、进、居、举、具、聚、苦、劳、类、良、临、虑、论、漫、靡、灭、名、明、命、没、谋、难、平、期、戚、奇、强、窃、清、请、穷、秋、求、取、去、全、任、容、入、塞、上、少、舍、身、生、胜、师、实、食、使、事、是、时、属、说、素、汤、通、痛、亡、望、为、谓、闻、徙、牺、鲜、向、效、信、兴、行、形、修、徐、许、寻、业、遗、异、易、诣、益、阴、应、盈、游、余、语、喻、缘、远、阅、责、章、知、止、治、致、众、专、走、足、作、坐 部分列举:(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安得广厦千万间)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被坚执锐)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 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 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蒲松龄《促织》教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蒲松龄《促织》教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促织》教案 促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蒲松龄和他的《聊斋志异》;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点;翻译全文。 过程与方法:理清本文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情节;品味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蒲松龄同情百姓的博大胸怀和对封建统治者罪恶的揭露。 教学重点: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点;翻译全文。 教学难点:理清本文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情节;品味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 教学方法:阅读、鉴赏、引导、讨论。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 300多年前,在山东省淄川县,有这么一个“怪人”:此人家里穷得叮当响,他典当破旧衣物,置办茶水摆在路边,供过往行人歇脚、解渴;他不收钱,只要求每个歇脚的人给他讲个新奇的故事。原来此

人是在搜集写作素材。他白天听,晚上伏案写作。这个“怪人”就是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 【作者介绍】 蒲松龄,山东淄州(今淄博市)蒲家庄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他是清代康熙年间人,是一位有多方面艺术才能的作家,一生著述丰富。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诗一千几百首,词一百首,散文四百多篇。从小热衷功名,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挤不进官场。他的大半生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因而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写有一副“落第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聊斋志异》介绍】 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左右基本完成,后不断增删,至死方止,聚一生心血而成。《聊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共8卷,491篇,约40万余字。“聊斋”作者的书斋名,“志异”记述花妖狐鬼及荒诞不经的奇闻异事。目的是“讽刺现实,寄托孤愤”。郭沫若称赞它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写作背景介绍】 这篇小说写的是明代宣德年间的事情,其实大有深意。“宣德治世,宣宗令主…顾以草虫纤物殃民至此耶?抑传闻失实耶?”这是跟作者同时代的诗坛宗师王渔洋写在《聊斋志异》手稿本上的一条评语。

初中语文文言文字词解释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m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2、总共(凡三往)

六年级小升初常用文言文字词解释

将:统帅、指挥、统领何:怎么、为什么、怎么办、多少尝:曾经、常常、尝试、品尝故:所以、死亡、老朋友、原因、缘故以为:认为自是:从此乃:就、于是此:这遂:就、于是俄而、少顷、须臾:一会儿方:正、刚、方圆耳:罢了诸:各位举:推荐迁:调任且:而且道经:路过颦:皱眉归:回还:回去所以:......的原因皆、咸、俱:都比期年:到了第二年期:满一年昔:从前悦:高兴胡:为什么已:停止患:祸患、灾难向:从前素:白色退:回去释:放下破:漏水下沉安:怎么于是:在这时伐:攻打旦:天亮时、早晨虽:即使可以:可以凭借克:战胜逐:追赶靡:倒下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复:又测:估计伏:埋伏纳:接受修:长、高、有、又服:穿戴窥:偷偷地看、照复:又一次谋:商量杂然:纷纷许:赞同置:安放苦:愁特:只不过诲:教导惟、但:只思:想援:取若:好像扬其目:瞪着眼蒙昧:用袖子遮住眼谏:劝诫亡:逃跑、死了、丢失使:派、让毕:完数:几遽:急忙、马上可:大约辍然:中途停止引:拿少:小时候攫:抢衣冠:穿戴衣帽腰:腰上缠着雨:下雨徒:白白的竞:走佣作:做雇工辛勤劳作资:借偿:报酬邑人:同乡食:吃粮食愿:希望逮:达到操:拿度:量至:到莫:不,没有初:刚开始讴:歌若:假如,如果穷:尽辞:告别余:我啖:吃嗜:喜欢孺子:年轻人学问:好学善问侍:在旁陪着敝:破旧契:刻惑:糊涂笈:书籍亟:急于:在盍:何不狩:打猎轻:轻视蹉跎:光阴虚度黯然:沮丧的样子沃面:洗面孤:失去父亲、孤儿诟:骂示:给......看岁:年苟:如果泊:停赦:免除坐卧:坐立、躺下屏居:隐居即:就尔:你子:您谨之:慎重对待他贻:赠送毋:不虑:担心匮:缺乏无恙:安好吏:公差伺:侦察等候经日:经过一天许:左右、上下云儿:罢了横渡渡到河中央鞭笞:受鞭打俯首:低着头报予:回报我

《促织》全文翻译

第一段原文对译 【红色粗框为重点实词,黑框为重要实词;蓝框为重要虚词】 宣德 间c ,宫中尚 促织之戏,岁 征 ∧ ∧ 民 间c 。此物故 非西产;有华阴c 令欲 (期间,时期) (崇尚) (每年,名作状)(省略?之于?)(中间) (副词,本来) (地名) 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游戏,每年向民间征收蟋蟀。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 媚 上官, 以一头进c ,试使c 斗而 才,因 责c ∧(之)常供。令 以 ∧ (之) (讨好,巴结)(把,拿)(进献) (让) (于是,就)(责令)(省略?县令?)(把)(省略?供应的差事?) 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县官又把供应 责c 之里正。市中 游侠儿 得佳者 笼 养之,昂c 其 直, 居c ∧(之) (分派)(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年轻人)(用笼子,名作状)(抬高,也作使动)(通?值?)(积,储存)(省略,好的蟋蟀) 的差事分派给各乡里正。市上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它的价格;储存它们(并把它们) 为c 奇G 货。里胥 猾 黠, 假c 此 科 敛 丁 口,每 责c 一头,辄 (当作)(珍奇的) (猾,黠:均狡猾刁诈意) (借) (征税)(聚敛)(成年男子) (指派) (常常) 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乡里的差役们狡猾刁诈,借这个机会向老百姓摊派费用,每摊派一只蟋蟀,常常 倾 数G 家之产。 (使……倾尽)(多) 使好几户人家破产。 邑 有成名者,操G 童子 业c ,久不 售。∧为人 迂讷,遂 为 猾胥 报G 充 里 (县) (操:从事 (行业) (卖,引申为成功、到达。译考取)(表被动)(报告,告知)(充当) 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个念书人,长期未考中秀才。为人拘谨,不善说话,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 正役,百 计c 营 谋c 不能 脱。不 终 岁,薄G 产 累 尽c 。会 征促织,成不 (计策) (办法) (摆脱) (终了,结束)(微薄的)(牵连妨碍)(完)(副词,适逢) 的差事。他想尽方法还是摆脱不掉(任里正这差事)。不到一年,微薄的家产都受牵累赔光了。正好又碰上征收蟋蟀,成名不 敢 敛 户口,而又 无所 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G 裨 益c ?不如自 行c 搜觅, (勒索) (无所:没有用来……的) (代,什么)(弥补)(好处) (实施) 敢勒索老百姓,但又没有抵偿的钱,忧愁苦闷,想要寻死。他妻子说:?死有什么益处呢?不如自已去寻找, 冀 有 万一 之 得c 。” 成 然 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 败G 堵 丛 草G 处G , (希望)(万分之一)(收获)(意动,认为……对的)(名作状,从早上,到晚上) (毁坏的)(墙)(地方) 希望有万分之一的的收获。? 成名认为这些话对。就从早上出去晚上回家,提着竹筒丝笼,在毁坏的墙脚、荒草丛生的地方, 探 石 发G 穴,靡G 计不 施c ,迄 无 济c 。 即 捕得三两头,又 劣弱 不 中 于 (探寻)(发掘,挖) (施展)(终究) (即使) (又弱又小) (合乎) 古今异义 (省略主语) 古今异义 固定用法 (草本植物总称) (成功,引申为找到) (动词,无。相对于?有?) (↓显现才能,名作动)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默写 《赤壁》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 《过零丁洋》文天祥 ⑴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⑵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句是:,。 ⑶表现诗人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⑴词中写由月光转为思绪的过渡排比句是:,,。 ⑵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⑶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句是:,。 ⑷“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⑴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心的句是:,。 ⑵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主旨句):,。 ⑶《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写出其险要,并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 ,,。 课外古诗 ⑴《赠从弟》中描写风狂的反复句是:,。主旨 句:,。 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 是:,。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 是:,。 ⑶《登幽州台歌》中指生不逢时句:,。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句是:,。 ⑸《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描摹愁绪的千古名句是:,。运用想象写作者壮志豪情的诗句是:,。 ⑺描写秋天的古诗词:,。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⑽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文天祥《过零丁洋》) 30《诗五首》 《饮酒》陶渊明 (1)“晋陶渊明独爱菊”,写出《饮酒》中陶渊明的与菊相关的名句:,。 (2)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 是:,。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 是:,。 (3)陶渊明的《饮酒》诗中,“,”,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入境无“喧嚣”之感。 《行路难》李白

文言文 词语解释大全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 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内容为史传散文。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因为。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促织原文及字词释义

原文及词译 宣德间,宫中尚(崇尚,盛行)促织之戏(游戏),岁(名词作状语,每年)征(省略“于”)民间。此物故(原本)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谄媚讨好)上(地位高的)官,以一头进(进献),(省略主语“上官”)试使(省略代词“之”)斗而(表顺承)才(名词作动词,显示出才能),因(于是)责(责令)常供。令以责之里正(令以之责里正,宾语后置)。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用竹笼,名词作状语)养之,昂(使动用法,使提高)其直(价值),居(储存)(省略“之”)为奇货。里胥猾黠(同义复词),假(假借)此科敛丁口(征税摊派),每责一头,辄(就)倾(使动用法,使倾尽)数家之产。 邑(乡里)有成名者,操(从事)童子业(行业),久不售(考取)。为人迂讷(拘谨而不善言辞),遂(于是,就)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谋求)不能脱。不终岁,薄(微薄的)产累(累及,牵连)尽(形容词作动词,赔光)。会(适逢)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所字结构,所赔偿的钱)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可能)有万一之得。”成然(意动用法,认为...是对的)之。早(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破)堵丛草处,探石发(挖)穴,靡计不施,迄(至今,始终,到...为止)无济(成功)。即(就,仅仅)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符合)于款(款式)。宰严限追比(追逼),旬余,杖(名词作动词,用杖打)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淋漓),并(连)虫亦不能行(走)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时(这时,当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用)神卜。成妻具(准备)资诣(到,去)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ruo)香(点香)于鼎,再拜(拜两

文言文重要词语释义及句子翻译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重要词语释义及句子翻译 一、重点词语 1、辍耕之陇上辍:停止(孜孜不辍) 2、怅恨久之怅:失望 3、九百人屯大泽乡屯:停驻 4、皆次当行次:编次 5、会天大雨会:适逢,恰巧赶上 6、今亡亦死亡:逃走 7、等死等:同样 8、以数谏故数:屡次 9、楚人怜之怜:爱戴 10、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发 11、卜者知其指意指意:意图 12、念鬼念:考虑、思索 13、陈胜王王:称王 14、置人所罾鱼腹中罾:用网捕 15、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16、又间令吴广间:私自,偷着 17、旦日旦日:第二天 18、卒中往往语往往:到处 19、忿恚尉忿恚:使…恼怒 20、尉果笞广笞:用鞭、杖、竹板打 21、并杀两尉并:一齐 2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宁:难道 23、比至陈比:等到 24、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 25、复立楚国之社稷社稷:国家 26、刑其长吏刑:惩罚 27、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交换 28、大王加惠加惠:给予恩惠 29、故不错意也错:通“措”,置 30、请广于君广:扩充 31、岂直五百里直:只,仅仅 32、秦王怫然怒怫然:盛怒的样子 33、布衣之怒布衣:平民 34、以头抢地抢:撞 35、休祲降于天休祲:吉凶的征兆 36、天下缟素缟素:穿丧服 37、秦王色挠挠:屈服38、长跪而谢谢:道歉 39、寡人谕矣谕:明白,懂得 40、时人莫之许也许:承认、同意 41、谓为信然信然:确实这样 42、先主器之器:器重,重视 43、此人可就见就:接近、趋向 44、不可屈致致:招致、引来 45、宜枉驾顾之顾:拜访 46、凡三往凡:总共 47、汉室倾颓倾颓:崩溃、衰败 48、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 张 49、遂用猖蹶用:因此猖蹶:失败 50、挟天子而令诸侯挟:挟持、控制 51、利尽南海利:物资 5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殆:大概 资:资助、给予 53、不知存恤存恤:爱抚,爱惜 54、箪食壶浆箪:用箪盛 55、危急存亡之秋秋:时(多事之秋) 56、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57、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发扬扩大 58、引喻失义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义:适宜、恰当 59、陟罚臧否臧否:善恶 60、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拔:选拔 遗:给予 61、悉以咨之咨:询问 62、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身份低微, 见识短浅 63、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奔走效劳 64、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慢:怠慢, 疏忽 65、以彰其咎彰:表明、显扬

语文文言文字词解释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全归纳 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安逸。例:死于安乐 2.备1、、详尽。(前人之述备矣)2、具备。(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 3.被:同“披”,穿(皆被绮绣) 4.鄙: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5.毕:都(群响毕绝《口技》) 6.薄: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7.策:1、鞭子。(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

文言文常用实词解释

文言文常用实词解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 比①并列,靠近②比较,相比 2 鄙鄙陋,目光短浅 3 兵①兵器,武器②兵士,军队 4 病①疾病,生病②疲劳,困苦不堪 5 察观察,明察,识别 6 彻穿透 7 乘①坐,驾(战车) ②趁着,引申为“冒着” 8 从①跟从,跟随②顺从,听从 9 当①对着,面对②在,正在③当前④占着,把着⑤应当⑥(dàng)相抵,当作10道①路,途②思想,道理,主张③说,谈论 11得①得到,获得,找到 (知道,了解)(看到) ②得当,合适③能够,可以 12定①安定,稳定②平定 13伐①砍伐②进攻,征伐 14犯①侵犯②触犯,冒犯③冒着 15方①方形②方圆,周围③地域,区域 16负背,以背载物 17赋①征收,敛取②赋税 18覆①覆盖②颠覆,灭亡 19更更换 20故①缘故,原因②故意,特意 21顾①看望,拜访②回头看 22观①看,观赏②观察,考察 23归①返回,归来②归还 24好(hào)喜欢,喜好 25号①(háo)大叫,呼啸②(háo)大声哭 26还①返回②同“旋”,回转,掉转 27惠恩惠,给人以好处 28及①赶得上②至,到③趁着,等到……时 29极极点,尽头 30计①计算,计量②统计,汇总 31加超过,虚夸,以少报多 32假借,借来 33间①间隙,中间,期间②(jiàn)隔开,间断③(jiàn)参与 34简挑选,选择 35见①看见②往见,拜见,参见 36节气节 37竭①竭尽,尽力做某事②枯竭,完 38尽完,没有了 (过完) (毫无保留) 39进①向前,前进,上进②进献,献上 40居①居住②处于③停留④在时间词前,过了⑤相处 41举①提拔,举荐②发动③全 42具①具备,具有②详细 43俱在一起,一起 44聚征集

最新整理《促织》经典全文翻译知识讲解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红色粗框为重点实词,C为初中,G为高中;黑框为重要实词;蓝框为重要虚词】 宣德 征∧∧民 (期间,时期)(崇尚) (每年,名作状)(省略“之于”)(中间)(副词,本来) (地名)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游戏,每年向民间征收蟋蟀。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 上官,斗而 ∧(之)常供。令 ∧(之) (讨好,巴结)(把,拿)(进献)(让) (于是,就)(责令)(省略“县令”)(把)(省略“供应的差事”)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县官又把供应 之里正。市中得佳者其∧(之) (分派)(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年轻人)(用笼子,名作状)(抬高,也作使动)(通“值”)(积,储存) (省略,好的蟋蟀)的差事分派给各乡里正。市上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它的价格;储存它们(并把它们) 货。里胥 此 口,每 (当作)(珍奇的)(猾,黠:均狡猾刁诈意)(借)(征税)(聚敛)(成年男子)(指派)(常常) 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乡里的差役们狡猾刁诈,借这个机会向老百姓摊派费用,每摊派一只蟋蟀,常常 家之产。 (使……倾尽)(多) 使好几户人家破产。 【本段重点实词:10个,高中 2个】 【红色粗框为重点实词,C为初中,G为高中;黑框为重要实词;蓝框为重要虚词】 有成名者,操童子 ∧为人猾胥里 (县) (操:从事(行业)(卖,引申为成功、到达。译考取) (表被动)(报告,告知)(充当)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个念书人,长期未考中秀才。为人拘谨,不善说话,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 正役,百 营不能产征促织,成不 (计策)(办法)(摆脱)(终了,结束)(微薄的)(牵连妨碍)(完)(副词,适逢) 的差事。他想尽方法还是摆脱不掉(任里正这差事)。不到一年,微薄的家产都受牵累赔光了。正好又碰上征收蟋蟀,成名不 敢户口,而又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搜觅, (勒索) (无所:没有用来……的) (代,什么)(弥补) (好处)(实施) 敢勒索老百姓,但又没有抵偿的钱,忧愁苦闷,想要寻死。他妻子说:“死有什么益处呢?不如自已去寻找, 有之 ”成提竹筒丝笼,于 丛 (希望)(万分之一)(收获)(意动,认为……对的)(名作状,从早上,到晚上)(毁坏的)(墙)(地方) 希望有万分之一的的收获。”成名认为这些话对。就从早上出去晚上回家,提着竹筒丝笼,在毁坏的墙脚、荒草丛生的地方,(有……者:有一个叫……的人)(童子,童生。科举时代还没有考取秀才的读书人)(迂讷,拘谨而又不善于说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