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教师沟通礼仪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PPT课件

•
课后预习:
• 1、礼仪具有哪些特点?
• 2、在社会交往中如何应用礼仪?
• 3、为什么要重视礼仪的学习?
第一章
目的要求:
礼仪的实际应用
一、掌握护理人员的礼仪要求 二、熟悉护理人员的交往礼仪及实际应用 三、了解求职应聘及面试的准备礼仪
第一节
护理礼仪的评价与要求
一、评价方式 评价,是依据一定的礼仪标准,对自己和他人 在礼仪方面的表现所作的美、丑、善、恶的判断 和评价。 评价标准是多种多样的,在许多情况下又属于 一种道德行为。
第二节
礼仪的特点
一、继承性 二、变动性 三、通用性 四、差异性 (一)地域差异性 (二)民族差异性 (三)个体差异性
.
• 五、实践性 • 六、多样性 • 七、综合性 • 八、限定性:特定范围、场合
第三节
礼仪的基本原则
一、自律的原则 二、敬人的原则 三、宽容的原则 四、遵守的原则 五、从俗的原则 六、诚信的原则 七、公平的原则 八、适度的原则
(一)社会评价(舆论评价) (二)自我评价(信念的内在评价)
二、评价的标准 (一)规范标准 (二)情感标准 (三)效益标准 (四)和谐标准 **三、护理人员的礼仪要求 (一)容貌服饰美:自然美、修饰美、内在美 (二)语言交流美 (三)行为举止美:敏捷轻巧、举止文雅
第二节
护理人员的交往礼仪
**一、日常见面礼仪 *(一)微笑礼仪 (二)见面礼仪 二、介绍礼仪 三、拜访接送礼仪 **四、迎送礼仪 (一)对医院门诊、急诊病人的接待礼仪 (二)对住院病人的迎送礼仪 五、接打电话礼仪
第三节
一、基本规范 (一)尊敬教师 (二)友爱同学 (三)礼貌相处
教师礼仪规范(第二版)第五章[55页]
![教师礼仪规范(第二版)第五章[55页]](https://img.taocdn.com/s3/m/6365639ec850ad02df80419d.png)
(一)为人师表
恪尽职守 完善自我 严于律己
(二)善待学生
以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 爱护学生
案例 :
一次上课,两位孩子上台表演,A生演得好(平时表现不怎么 样的学生),B生稍稍逊色(但平时老师较看好),结果被老 师看似“公正的评价”:你们看谁的表演好?多数孩子看教师 的脸色行事,喊出了B生好,老师熟练地把“星星”贴到了B生 的手背上,A生沮丧地回到座位上。
二、与同乡相处
同乡关系,是中国人普遍重视的一种人际关 系。在我国,人们自古以来就把“他乡遇故 知”视作一大喜事,并且早就有着“亲不亲 ,故乡人”,“有事求老乡”等多种说法。
在教师的人际交往中,同乡交往是一个重要 的组成部分。在处理自己与同乡之间的关系 时,既应该注意发展乡谊,又要正常交往。
(一)发展乡谊 (二)正常交一种具 体表述。严格地说,所谓邻里是指住处相互 接近,或者处于同一区域之内的其他人家。
就教师而言,不论居家、住校,还是租住公 寓,都必须认真处理好自己与邻里之间的关 系。
处理邻里关系时,教师重点要注意彼此了解 、彼此体谅、彼此关心三方面的具体问题。
教师上课注意事项
①当走上讲台开口说话前,先用眼光扫描 全班,使学生知道老师正看着他,而提醒 自己也必须看着老师。
②开始上课后,眼睛要散发自信、活力、 愉快的神情。因为如此,学生会得到“一 起打起精神吧!”的暗示,学生必会较有 意愿和一位有活力的老师进行学习。
③眼睛不可离开学生,而且配合身体的转动,让 每个学生都能接收到老师关爱的眼神。教师也才能 时时刻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控制全场。
(一)个人与集体
第六章 仪式礼仪

(4)车旗的悬挂法
按国际关系准则,一国元首、政府首脑在他国领土 上访问,在其交通工具上悬挂国旗(有的是元首旗) 是一种外交特权。 东道国接待来访的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时,在隆重 的场合,在贵宾乘坐的汽车上悬挂对方(或双方) 的国旗(或元首旗),是一种礼遇。 在车上悬挂国旗,以车行进方向为准,驾驶员左手 为东道国国旗,右手为来访国国旗,不得倒挂或反 挂。若需要陪车,双方应坐在本国国旗一侧。
(二)礼宾次序 礼宾次序:指国际交往中对出席某项活动的国家、团体 、各国人士的位次按某种规则和惯例进行排列的先后次 序。 1、礼宾次序排列的意义 2、礼宾次序的原则 (1)尊卑有序 (2)平等待客 3、礼宾次序具体排列方法 (1)按身份与职务高低排列 (2)按来宾所在国名称的英文字母排列 (3)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会谈用品配备礼仪
在每个座次前面的正中摆放一本便笺,紧靠便笺的 右侧摆上1枝红铅笔和1支黑暗铅笔。便笺的右上方 放一个带垫盘的茶杯,垫盘上垫上方巾,以避免端 放时发出声响。 烟缸按2人合用一个摆放,位于2座位之间处。 会谈桌上按主办单位要求摆放座位卡,在卡的两面 分别用宾主双方使用的文字写上该座位子的姓名。 便笺、座位卡、垫盘、铅笔和烟缸等摆放要整齐, 匀称,有时为了增添会谈桌上摆设的美感,可在桌 子的纵中轴线上摆几组插有鲜花的花瓶或花盘,花 枝不宜过高,以不遮挡双方的视线为宜。
主人提前0.5h到达会场
服务员用小茶杯为其上茶
当宾客到达时 主人到门口迎接并合影 宾主落座 服务员迅速撤走小茶杯
立即递香巾和上茶水
会见中
每隔40min供水1次 注意厅内动静,随时为客人服务 会见结束
对活动现场进行检查 发现宾客遗留物
电话沟通技巧与礼仪

——摘自《微笑服务的魅力》
9
电话沟通仪态 二、声音
声音反映出你的个性和态度,克制的声调但又不能过分夸张 中低声有滋性、有品味 声音要慢、清晰、干脆利落令人愉悦而带着笑意 尽量使用“魔术语” 比如请稍等、谢谢、不客气
避免使用俚语、非正式的语言
要使用标准的国语或对方的语言 尽量避免口头谗
10
第三章
接电话
11
接电话 接电话的流程
1
2
3
4
铃声响起
拿起听筒
问候及报出 公司及部门
确认对方身份
5
6
7
8
询问来电事宜
再汇总确认 来电事宜
礼貌地结 束电话
挂断电话
12
接电话 第一阶段:打招呼(语言握手)
一、电话铃声响几声拿起电话?为什么?
最好是铃响两次时接电话,一般不超过3次,5次以上要致歉, 如:对不起!让你久等了
二、接听电话时不做其他事 比如打字、阅读资料等 三、如电话要找的人不在或正忙不能抽身,告诉对方不在或正忙 的同时,告诉对方您想怎样帮助对方,不可简单挂断了事。 如:我能帮上您的什么忙吗?如果方便的话,能否告诉我有 什么事找他,让我代为转告
四、不要以要求的方式让对方提供信息,应以请求或委婉的语气
比如:请问贵姓?不要说:“你叫什么名字?”或“你的电 话号码是什么?”
18
接电话 第二阶段:专心聆听并提供帮助
五、传接电话过程中,要捂住话筒,使对方听不到这边的其他声 音 六、如果需要转接电话,应说“请稍等,我帮你把电话转过去”
七、在电话沟通过程中要克制和有耐心,不要受到别人的情绪的
影响 别人生气,是对情况生气,不要引伸到个人,不要想到对方 对你个人有成见,你要显示你的成熟性和职业素养
会务礼仪课程设计方案

会务礼仪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会务礼仪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学生能够了解会务筹备、进行和结束各个环节的礼仪要求。
3. 学生能够认识并区分不同会务场合的着装、仪态和沟通技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会务礼仪知识,独立完成会务筹备和现场服务工作。
2. 学生能够在会务场合中展现出得体的仪态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会务中出现的问题,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会务礼仪在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礼仪意识。
2. 学生能够尊重他人,关爱环境,具备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能够通过会务礼仪的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实践性、实用性为主,结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会务组织与接待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具有一定的社交需求和实际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能力,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他们成为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会务服务人才。
二、教学内容1. 会务礼仪基本概念:介绍会务礼仪的定义、作用和原则,使学生明确会务礼仪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会务筹备礼仪:讲解会务筹备阶段的各项工作,如邀请、场地布置、资料准备等,并强调相应的礼仪要求。
教材章节:第二章3. 会务进行中的礼仪:分析会务进行过程中,参会人员应遵守的礼仪规范,包括着装、仪态、沟通技巧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4. 会务结束后的礼仪:阐述会务结束后的相关工作,如整理场地、送客、跟进等,以及应注意的礼仪细节。
教材章节:第四章5. 不同场合的会务礼仪:针对不同类型的会务场合,如商务会议、学术会议、庆典活动等,介绍相应的礼仪要点。
教材章节:第五章6.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会务礼仪模拟演练,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社交礼仪教材(PPT81张)

礼仪就在你身边
礼是尊重
仪是表达
把自己对别人的尊重合理表达出来
见面与介绍
称呼(高低)
握手(主动权) 介绍他人介绍的顺序 自我介绍(场合、内容、言行举止)
三秒钟印象
60% 40% 外表 仪表 声音 谈话内容
第一章 礼仪与礼仪规范
第一节 礼仪的由来与含义
礼仪规范的体系
是在社会交往中表示 敬意、尊重、郑重其 事的行为标准。
1、外观规范 2、肢体规范 3、语言规范 4、交往规范 5、场合规范 6、活动规范 7、习俗规范
第二节 礼仪规范的作用与意义
一、礼仪规范的社会作用 二、礼仪规范的个体作用
三、掌握礼仪规范的意义
一、礼仪规范的社会作用
一、礼仪的起源与发展变化 二、礼仪的内涵与特点 三、礼仪的表现形式 四、礼仪规范的体系
一、礼仪的起源与发展变化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是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人类思维能力、 社会结构、社会交往、审美和价值观念的状况密切在一起 并随之发展变化的。
(一)礼仪的起源
礼仪源自对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的崇拜
(三)提高大众修养
利益的表现形式是外在的,但却需要内在 的道德修养的支持。讲礼仪需要诚实,诚 信待人,心口如一。
(四)促进社会和谐
礼仪行为在社会交往中体现的和谐主要是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如果人人能够对人尊 重、友好、谦虚。礼让就会加强人与人的 和谐,减少矛盾和纷争。
二、礼仪规范的个体作用 (一)社会化
案例分析 张良(?—前186年),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 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 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 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 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 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 “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 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 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 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 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 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 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 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 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 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礼仪文化与有效沟通》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 (10分)礼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
A.错B.对2【判断题】 (10分)“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中,三个“礼”的含义都是指:做人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A.对B.错3【判断题】 (10分)泰山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古代帝王到泰山祭祀天地的一项隆重活动,体现了对天地的尊崇。
A.对B.错4【判断题】 (10分)雅斯贝尔斯指出,中国和印度在轴心文明突破后一直顺着以往的方式生活了下来,与传统没有中断过。
A.对B.错5【判断题】 (10分)周公通过“制礼作乐”,将上古祭祀祖先,沟通神明以指导人事的巫术礼仪,全面理性化和体制化,以作为社会秩序的规范准则。
A.对B.错6【判断题】 (10分)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段话出自《道德经》。
A.错B.对7【判断题】 (10分)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明特征,通过制礼作乐,利用“礼”教与“乐”教,形成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维护社会秩序。
A.对B.错8【判断题】 (10分)学习礼仪重要的学习是外在形式,而不是内在修养。
A.错B.对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 (10分)根据调查结果,影响首轮效应(第一印象)位居首位的因素是A.相貌B.服装配饰C.妆容和发型D.谈吐,包括声音、语言、语气正确本题总得分10分2【多选题】 (10分)本课程提到的站姿训练方法有()A.头顶书本,双膝夹纸法B.靠墙站立、九点触墙法C.瑜伽D.参加军训3【单选题】 (10分)影响坐姿美的三要素是角度、深浅以及()A.双膝并拢B.腰部挺直C.精神面貌D.舒展度4【单选题】 (10分)在正式场合就座时,膝部角度可以根据座椅高矮调整,上身应与大腿保持的角度是:A.90度B.60度C.45度D.120度5【单选题】 (10分)影响步态美的三个要素是步度、步位和()A.精神面貌B.速度C.步韵D.双臂摆动6【单选题】 (10分)一般而言,眼语的构成包括注视时间、注视部位以及()A.注视方式B.专注度C.注视频次D.注视距离7【单选题】 (10分)给别人递送剪刀等物品时,合乎礼仪的做法是:A.把安全的一侧递给对方B.单手递给对方C.把刀尖递给对方D.怎么递接都无所谓8【单选题】 (10分)在人际交往中,表示友好的笑是:()A.微笑B.窃笑C.大笑D.各种类型的笑第三章测试1【单选题】 (10分)对服饰功能的认知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着装态度。
教师礼仪的99个细节读后感

教师礼仪的99个细节读后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师礼仪的99个细节读后感身为一名人民教师,给孩子们的第一个印象给社会的第一印象就是自己的外貌礼仪。
那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应该注意到哪些礼仪的小细节呢?首先,你必须知道礼仪乃理者敬人也,仪者形式也;礼仪即尊重别人,尊重自己。
我们所学的教师礼仪是指人民教师在工作中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
而《教师礼仪99个细节》从仪表、教师礼仪学习心得举止、语言、态度等方面讲解了教师在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和应注意的事情,其中感受最深的是反复强调教师要摆正位置、端正态度。
所谓的摆正位置,不仅仅是摆正教师自己的位置还有学生的位置。
在社交礼仪中交往是以对方为主的,现代教育教学中强调教师和学生平等,当然在人格上是必须的。
但是毕竟教师注重的是教,学生注重的是学,所以现代教育要求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即一切“教师礼仪”培训心得体会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其次端正态度,就是要容忍,容忍别人的不同,即“和而不同”。
懂得发现别人与自己不一样不相同的地方,加以学习利用掌握变成自己的优点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养。
作为教师,就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因材施教;就要和同事团结协作,和睦相处……从这本书我还认识到作为人一名人民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
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
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因此,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完善自己。
1、仪表。
仪表是教师的教养与形体给学生的整体感觉。
今后的着装和修饰自己还要特别注重,特别是在校园里,要与教师的职业特点相吻合,穿着大方得体,干净整齐。
2、举止。
举止方面,我认为应该从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方面来要求自己。
所以,我今后要求自己坐就坐正,站就站直,走就走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