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9 烃

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9  烃
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9  烃

专题9 有机化合物

Ⅰ—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1.(2017?北京-7)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解析】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有机物大多数能够燃烧,且多数难溶于水;无机物指的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多数不能燃烧,据此分析。

A、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不含碳元素,不是有机物,是无机物,故A正确;

B、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有机物,故B错误;

C、茶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故C错误;

D、中草药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故D错误。

【考点】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概念、硅及其化合物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点评】本题依托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考查了化学知识与生活中物质的联系,难度不大,应注意有机物中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却不一定是有机物。

Ⅱ—有机结构认识

2.(2017?北京-10)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式

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

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答案】B

【解析】A.从质量守恒的角度判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反应为CO2+H2=CO+H2O,则产物中含有水,故A正确;

B.反应②生成烃类物质,含有C﹣C键、C﹣H键,故B错误;

C.汽油所含烃类物质常温下为液态,易挥发,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故C正确;

D.图中a烃含有5个C,且有一个甲基,应为2﹣甲基丁烷,故D正确。

【考点】碳族元素简介;有机物的结构;汽油的成分;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菁优网版权【专题】碳族元素;观察能力、自学能力。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碳循环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化学反应的特点,把握物质的组成以及有机物的结构和命名,难度不大。

C H,下列说法正确的

3.(2017?新课标Ⅰ-9)化合物(b)、(d)、(p)的分子式均为

66是

A. 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 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 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 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D

【解析】A.(b)的同分异构体不止两种,如,故A错误

B.(d)的二氯化物有、、、、、,故B错误

KMnO溶液反应,故C错误

C.(b)与(p)不与酸性

4

D.(d)2与5号碳为饱和碳,故1,2,3不在同一平面,4,5,6亦不在同一平面,(p)为

立体结构,故D正确。

【考点】有机化学基础:健线式;同分异构体;稀烃的性质;原子共面。

【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有机物同分异

构体的判断以及空间构型的判断,难度不大。

Ⅲ—脂肪烃

1.(2017?北京-9)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

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

C.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碳与淡黄色的Na2O2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钠,该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二氧化碳不是氧化剂和还原剂,故A错误;

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该反应中氯气做氧化剂,反应中被还原,故B正确;

C.乙烯与溴的反应中,溴做氧化剂,乙烯被氧化,故C错误;

D.氨气与AlCl3溶液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钠及其化合物;卤素;乙烯的性质;氮及其化合物;铝及其化合物。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区别,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2.(2017?新课标Ⅲ-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答案】A

【解析】A.植物油氢化过程为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过程,由不饱和烃基变为饱和烃基,故A正确;B.淀粉和纤维素都为高分子化合物,聚合度介于较大范围之间,没有具体的值,则二者的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环己烷为饱和烃,苯性质稳定,二者与高锰酸钾都不反应,不能鉴别,故C错误;

D.溴苯和苯混溶,且二者都不溶于水,不能用水分离,故D错误.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油酯的性质;糖类;烃的性质;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易错点为B,注意把握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难度不大。

3.(2017?新课标Ⅱ-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故A正确;

B.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只有羟基可与钠反应,且﹣OH中H的活性比水弱,故B错误;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说明醋酸可与碳酸钙等反应,从强酸制备弱酸的角度判断,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故C错误;

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气体有一氯甲烷和氯化氢,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为氯化氢,一氯甲烷为非电解质,不能电离,故D错误.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乙烯的性质;乙醇的性质;乙酸的性质;烷烃的性质;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侧重考查有机物的性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注意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的性质以及反应的现象的判断,难度不大。

4.(2017?浙江-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 mol乙烷在光照条件下最多能与3 mol Cl2发生取代反应

B.石油裂解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水煤气可用来合成液态烃、甲醇等有机物

D.苯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硝基苯、氯苯

【答案】A

【解析】

A.乙烷分子中含有6个H原子,可完全被取代,则1 mol乙烷在光照条件下最多能与6 mol Cl2发生取代反应,故A错误;

B.石油裂解气含有烯烃,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故B正确;

C.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CO、氢气,可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烃、甲醇等,故C正确;

D.苯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可生成硝基苯、氯苯等,故D正确.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有机反应

【点评】本题多角度考查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双基的掌握,注意把握常见有机物的性质。

5.(2017?北京-10)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式

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

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答案】B

【解析】A.从质量守恒的角度判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反应为CO2+H2=CO+H2O,则产物中含有水,故A正确;

B.反应②生成烃类物质,含有C﹣C键、C﹣H键,故B错误;

C.汽油所含烃类物质常温下为液态,易挥发,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故C正确;

D.图中a烃含有5个C,且有一个甲基,应为2﹣甲基丁烷,故D正确。

【考点】碳族元素简介;有机物的结构;汽油的成分;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菁优网版权【专题】碳族元素;观察能力、自学能力。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碳循环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化学反应的特点,把握物质的组成以及有机物的结构和命名,难度不大。

6.(2017?北京-12)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见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

酮碘,其结构表示如下(图中虚线表示氢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聚维酮的单体是B.聚维酮分子由(m+n)个单体聚合而成

C.聚维酮碘是一种水溶性物质D.聚维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B

【解析】由高聚物结构简式可知的单体为,高聚物可与HI3形成氢键,则也可与水形成氢键,可溶于水,含有肽键,可发生水。故A正确;

B.由2m+n个单体加聚生成,故B错误;

C.高聚物可与HI3形成氢键,则也可与水形成氢键,可溶于水,故C正确;

D.含有肽键,具有多肽化合物的性质,可发生水解生成氨基和羧基,故D正确.

【考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氢键;肽键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有机化学基础

【点评】本题侧重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涉及高聚物单体以及性质的判断,注意把握氢键以及官能团的性质,题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难度不大。

7.(2017?江苏-11)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C.a、b和c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b和c均能与新制的Cu(OH) 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答案】C

【解析】A.a中不含苯环,则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只有b属于,故A错误;

B.a、c中含甲基、亚甲基、次甲基均为四面体构型,则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B错误;

C.a含碳碳双键、b含﹣OH、c含﹣CHO,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正确;

D.只有﹣CHO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则只有c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故D错误;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芳香族化合物;烯;醇;醛;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B为解答的难点。

8.(2017?天津-2)汉黄芩素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

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C16H13O5

B.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色

C.1 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1mol Br2

D.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1种

【答案】B

【解析】由结构可知分子式,分子中含酚﹣OH、碳碳双键、羰基及醚键,结合酚、烯烃等有机物的性质来解答。

A.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C16H12O5,故A错误;

B.含酚﹣OH,遇FeCl3溶液显色,故B正确;

C.酚﹣OH的邻对位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则1 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mol Br2,故C错误;

D.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碳碳双键、羰基均减少,故D错误;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酚的性质;烯烃的性质;酮的性质;铁盐的性质菁优网【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H原子数的判断及官能团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C H,下列说法正确的

9.(2017?新课标Ⅰ-9)化合物(b)、(d)、(p)的分子式均为

66是

A. 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 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 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 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D

【解析】A.(b)的同分异构体不止两种,如,故A错误

B.(d)的二氯化物有、、、、、,故B错误

KMnO溶液反应,故C错误

C.(b)与(p)不与酸性

4

D.(d)2与5号碳为饱和碳,故1,2,3不在同一平面,4,5,6亦不在同一平面,(p)为

立体结构,故D正确。

【考点】有机化学基础:健线式;同分异构体;稀烃的性质;原子共面。

【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有机物同分异

构体的判断以及空间构型的判断,难度不大。

10.(2017?新课标Ⅰ-36)化合物H是一种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实验室由芳香化合物A制备H的一种合

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2

NaOH/H O

32RCHO CH CHO RCH==CHCHO H O +????→+△

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化学名称是 。

(2)由C 生成D 和E 生成F 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 (3)E 的结构简式为 。 (4)G 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由F 生成H 的化学方程式为

(5)芳香化合物X 是F 的同分异构体,X 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2CO ,其核磁共振氢谱显

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为6:2:1:1,写出2种符合要求的X 的结构简式 、 。

(6)写出用环戊烷和2-丁炔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_______(其他试剂任选)。

【答案】(1)苯甲醛

(2)加成;酯化或取代

(3)

(4)

(5)

(6)

【解析】(1)根据已知①的信息可知A 中有醛基,由B 的的分子式可知芳香化合物A 为苯甲醛。

(2)B 为,B 被()

2Cu OH 氧化后与H +结合生成C C 生成D 由分子式可知增加了2个溴原子,所以为加成反应;D 生成E 由反应条件可知在KOH 乙醇溶

液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再结合G 与F 生成H 和已知②可知E ≡C-COOH ; E 生成F 由

反应条件,再结合G 与F 生成H ,可知在浓

24H SO 条件下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 ≡C-COOC 2H 5,

酯化反应也可写成取代反应。

(3)由(2)中推理得E:

≡C-COOH

(4)G 与甲苯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78C H ,由F 与G 生成H 和已知②可知G 为

(5)X 与F 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11102C H O ,不饱和度为7。X 与饱和3NaHCO 溶液反应生成2CO ,可知分子中有羧基,再结合分子式中只有2个氧原子,可知只有一个羧基。除去苯环与羧基,不饱和度为2,

碳原子数为4。可能为一个碳碳三键,也可能为二个碳碳双键,再结合氢原子个数可知为一个碳碳三键与二个甲基。

【考点】有机化学基础;醛的性质;烯烃、炔烃的性质;酯化反应;卤代烃的性质。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点评】本题有机物推断和合成,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常见反应类型及反应条件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题给信息的灵活运用,题目难度不大。

Ⅳ—苯 芳香烃 1.(2017?新课标Ⅰ-9)化合物

(b )、

(d )、

(p )的分子式均为66C H ,下列说法正确的

A. b 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 和p 两种

B. b 、d 、p 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 b 、d 、p 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 b 、d 、p 中只有b 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D

【解析】A.(b )的同分异构体不止两种,如

,故A 错误 B.(d )的二氯化物有

,故B 错误

C.(b )与(p )不与酸性4KMnO 溶液反应,故C 错误

D.(d )

2与5号碳为饱和碳,故1,2,3不在同一平面,4,5,6亦不在同一平面,(p )为

立体结构,故D 正确。

【考点】有机化学基础:健线式;同分异构体;稀烃的性质;原子共面。

【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有机物同分异

构体的判断以及空间构型的判断,难度不大.

2.(17分)(2017?北京-25)羟甲香豆素是一种治疗胆结石的药物,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RCOOR'+R''OH RCOOR''+R'OH(R、R'、R''代表烃基)

(1)A属于芳香烃,其结构简式是。B中所含的官能团是。

(2)C→D的反应类型是。

(3)E属于脂类。仅以乙醇为有机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E,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4)已知:2E一定条件F+C2H5OH。F所含官能团有和。

(5)以D和F为原料合成羟甲香豆素分为三步反应,写出有关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答案】⑴硝基⑵取代反应

⑶CH3COOH+CH3CH2OH浓H2SO4

△CH3COOCH2CH3+H2O

⑷⑸⑹

【解析】由羟甲香豆素结构简式可知D为,则C为,B为

,则A为,由题中(3)信息可知E为CH3COOCH2CH3,由(4)可知F为CH3CH2OOCCH2COCH3。由以上分析可知:

(1)A为,B为,含有的官能团为硝基,故答案为:;硝基;

(2)C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3)E为CH3COOCH2CH3,可由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方程式为

CH3COOH+CH3CH2OH浓H2SO4

△CH3COOCH2CH3+H2O。

(4)F为CH3CH2OOCCH2COCH3,官能团为和,故答案为:;

(5)以D和F为原料,生成中间产物1为,为取代反应,然后生成中间产物2为,发生的为加成反应,最后发生消去反应可生成羟甲香豆素。

故答案为:;。

【考点】有机合成;苯及其同系物;酯的化学性质;信息的迁移。版权所有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点评】本题侧重考查有机物的合成,注意把握题给信息以及官能团的变化,为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2017?江苏-11)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C.a、b和c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b和c均能与新制的Cu(OH) 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答案】C

【解析】A.a中不含苯环,则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只有b属于,故A错误;

B.a、c中含甲基、亚甲基、次甲基均为四面体构型,则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B错误;

C.a含碳碳双键、b含﹣OH、c含﹣CHO,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正确;

D.只有﹣CHO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则只有c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故D错误;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芳香族化合物;烯;醇;醛;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B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

4.(2017?新课标Ⅲ-36)氟他胺G是一种可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实验室由芳香烃A制备G的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C的化学名称是。

(2)③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分别是,该反应的类型是。

(3)⑤的反应方程式为:

。吡啶是一种有机碱,其作用是。

(4)G的分子式为。

(5)H是G的同分异构体,其苯环上的取代基与G的相同但位置不同,则H可能的结构有种。

(6)4﹣甲氧基乙酰苯胺(H33)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写出由苯甲醚(H3制备4﹣甲氧基乙酰苯胺的合成路线:

(其他试剂任选)。

三氟甲苯⑵浓硫酸、浓硝酸,并加热取代反应

3

⑶防止氨基被氧化

H11O3N2F3 ⑸9 3O23H23

⑷C

H33

【解析】由B的分子式可知A3,则B为C为三氯甲苯,C为三氟甲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D,

D还原生成E,生成F为,然后发生硝化反应生成G,结合对应的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解答(1)~(4)。

(2)③为三氟甲苯的硝化反应,反应条件是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故答案为:浓硫酸、浓硝酸,并加热;取代反应;

(3)⑤的反应方程式为,反应中吡啶的作用是防止氨基被氧化。

(4)由结构简式可知G的分子式为C11H11O3N2F3,故答案为:C11H11O3N2F3;

(5)H是G的同分异构体,其苯环上的取代基与G的相同但位置不同,则苯环有3个不同的取代基,如固定一种取代基,则对应的同分异构体的种类为10种,或者说,固定﹣CF3和﹣NO2,如﹣CF3和﹣NO2处于邻位,另一种取代基有4种位置,﹣CF3和﹣NO2处于间位,另一种取代基有4种位置,﹣CF3和﹣NO2处于对位,另一种取代基有2种位置,共10种,则H可能的结构还有9种,故答案为:9。

(63)制备4﹣甲氧基乙酰苯胺,可先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O23,

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3,最后与CH3COCl发生取代反应可生成H3OCH3,则合成

流程为:3O23H23H33。【考点】苯及其同系物;烃的衍生物综合;有机物的合成;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点评】本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题给信息,把握官能团的变化,对比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推断A为解答该题的突破口,难度中等。

Ⅴ—烃综合

1.(2017?北京-12)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见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

酮碘,其结构表示如下(图中虚线表示氢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聚维酮的单体是B.聚维酮分子由(m+n)个单体聚合而成

C.聚维酮碘是一种水溶性物质D.聚维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B

【解析】由高聚物结构简式可知的单体为,高聚物可与HI3形成氢键,则也可与水形成氢键,可溶于水,含有肽键,可发生水。故A正确;

B.由2m+n个单体加聚生成,故B错误;

C.高聚物可与HI3形成氢键,则也可与水形成氢键,可溶于水,故C正确;

D.含有肽键,具有多肽化合物的性质,可发生水解生成氨基和羧基,故D正确.

【考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氢键;肽键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有机化学基础

【点评】本题侧重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涉及高聚物单体以及性质的判断,注意把握氢键以及官能团的性质,题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难度不大。

2.(17分)(2017?北京-25)羟甲香豆素是一种治疗胆结石的药物,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RCOOR'+R''OH RCOOR''+R'OH(R、R'、R''代表烃基)

(1)A属于芳香烃,其结构简式是。B中所含的官能团是。

(2)C→D的反应类型是。

(3)E属于脂类。仅以乙醇为有机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E,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4)已知:2E一定条件F+C2H5OH。F所含官能团有和。

(5)以D和F为原料合成羟甲香豆素分为三步反应,写出有关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答案】⑴硝基⑵取代反应

⑶CH3COOH+CH3CH2OH浓H2SO4

△CH3COOCH2CH3+H2O

⑷⑸⑹

【解析】由羟甲香豆素结构简式可知D为,则C为,B为

,则A为,由题中(3)信息可知E为CH3COOCH2CH3,由(4)可知F为CH3CH2OOCCH2COCH3。由以上分析可知:

(1)A为,B为,含有的官能团为硝基,故答案为:;硝基;

(2)C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3)E为CH3COOCH2CH3,可由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方程式为

CH3COOH+CH3CH2OH浓H2SO4

△CH3COOCH2CH3+H2O。

(4)F为CH3CH2OOCCH2COCH3,官能团为和,故答案为:;

(5)以D和F为原料,生成中间产物1为,为取代反应,然后生成中间产物2为,发生的为加成反应,最后发生消去反应可生成羟甲香豆素。

故答案为:;。

【考点】有机合成;苯及其同系物;酯的化学性质;信息的迁移。版权所有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点评】本题侧重考查有机物的合成,注意把握题给信息以及官能团的变化,为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18分) (2017?天津-8) 2﹣氨基﹣3﹣氯苯甲酸(F)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其制备流程图如下:

22

回答下列问题:

(13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共有种,共面原子数目最多为13。

(2)B的名称为。写出符合下列条件B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

式。

a.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互为邻位b.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3)该流程未采用甲苯直接硝化的方法制备B,而是经由①②③三步反应制取B,目的是。

(4)写出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该步反应的主要目的是。

(5)写出⑧的反应试剂和条件:;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6)在方框中写出以为主要原料,经最少步骤制备含肽键聚合物的流程。

…目标化合物

【答案】⑴4 13 ⑵2﹣硝基甲苯或邻硝基甲苯

⑶避免苯环上甲基对位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

⑷ +CH3COCl +HCl ,保护氨基

⑸Cl2/FeCl3(或Cl2/Fe) 羧基

催HO NH n H

【解析】(1)甲苯含有1个甲基,苯环左右对称,则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共有4种,苯环为平面形结构,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结合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甲基上可有1个H与苯环共平面,共13个。故答案为:4;13;

(2)B为2﹣硝基甲苯或邻硝基甲苯,对应的同分异构体:a.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互为邻位,b.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说明应含有酯基,且为甲酸酯,另外一种官能团为氨基,可能为

。故答案为:2﹣硝基甲苯或邻硝基甲苯;;(3)如采用甲苯直接硝化的方法制备B,硝基可取代甲基对位的H原子,目的是避免苯环上甲基对位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故答案为:避免苯环上甲基对位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

(4)由结构简式可知反应⑥为取代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 +CH3COCl

+HCl,该步反应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氨基被氧化。

故答案为: +CH3COCl +HCl;保护氨基;

(5)⑧为苯环的氯代反应,应在类似苯与溴的反应,反应条件为Cl2/FeCl3(或Cl2/Fe),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故答案为:Cl2/FeCl3(或Cl2/Fe);羧基;

(6)可水解生成,含有氨基、羧基,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反应的流程为:

催HO NH n H。

【考点】苯及其同系物的性质;烃的衍生物;有机物的合成。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点评】本题为有机物合成题目,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常见反应类型及反应条件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题给信息的灵活运用,题目难度不大。

全国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一、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 1.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Fe3+、Al3+、Cu2+,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利用废铁屑制得Fe2O3、Al2O3和金属Cu,过程如下。 请回答: (1)固体A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溶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剂G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4)B→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溶液E焰色反应呈黄色,试剂H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Cu Fe2+、Al3+稀盐酸或稀硫酸 2Fe2+ + Cl2 = 2Fe3+ + 2Cl— NaOH溶液 【解析】 【分析】 【详解】 (1)向含Fe3+、Al3+、Cu2+的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废铁屑,发生反应2Fe3++Fe=3Fe2+,Fe+ Cu2+= Fe2++Cu,而铁屑是过量的,因此固体A的成分是Fe和Cu; (2)溶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有反应产生的Fe2+和废水中原有的Al3+; (3)向Fe和Cu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试剂G能产生溶液B和固体C,则试剂G为稀盐酸或稀硫酸,而固体C为不溶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Cu; (4)向溶液B中加入足量的氯水,Fe2+被Cl2氧化成Fe3+,而Al3+不反应,因此离子方程式为2Fe2+ + Cl2 = 2Fe3+ + 2Cl—; (5)溶液D的成分是Fe3+和Al3+,向其中加入过量的H溶液生成沉淀F和溶液E,且沉淀F经过灼烧生成铁红,则F为Fe(OH)3;溶液E的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且一定条件下能得到Al2O3,说明含有铝元素,则E为Na[Al(OH)4];经过以上分析,可知H为NaOH溶液。 2.金属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印刷电路板由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时,工业上常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有CuCl2和FeCl2生成.如图是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3溶液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图:

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3个专题)及5套高考试卷烃

专题9 有机化合物 Ⅰ—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1.(2017?北京-7)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瓷器B.丝绸C.茶叶D.中草药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有机物大多数能够燃烧,且多数难溶于水;无机 物指的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多数不能燃烧,据此分析。 A、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不含碳元素,不是有机物,是无机物,故A正确; B、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有机物,故B错误; C、茶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故C错误; D、中草药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故D错误。 【考点】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概念、硅及其化合物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点评】本题依托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考查了化学知识与生活中物质的联系,难度不大,应注意有机物中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却不一定是有机物。 Ⅱ—有机结构认识 2.(2017?北京-10)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式

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 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答案】B 【解析】A.从质量守恒的角度判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反应为CO2+H2=CO+H2O,则产物中含有水,故A正确; B.反应②生成烃类物质,含有C﹣C键、C﹣H键,故B错误; C.汽油所含烃类物质常温下为液态,易挥发,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故C正确;D.图中a烃含有5个C,且有一个甲基,应为2﹣甲基丁烷,故D正确。 【考点】碳族元素简介;有机物的结构;汽油的成分;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菁优网版权【专题】碳族元素;观察能力、自学能力。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碳循环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化 学反应的特点,把握物质的组成以及有机物的结构和命名,难度不大。 C H, 3.(2017?新课标Ⅰ-9)化合物(b)、(d)、(p)的分子式均为6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 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 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 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D 【解析】A.(b)的同分异构体不止两种,如,故A错误 B.(d)的二氯化物有、、、、、, 故B错误 KMnO溶液反应,故C错误 C.(b)与(p)不与酸性4 D.(d)2与5号碳为饱和碳,故1,2,3不在同一平面,4,5,6亦不在同 一平面,(p)为立体结构,故D正确。 【考点】有机化学基础:健线式;同分异构体;稀烃的性质;原子共面。 【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 握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以及空间构型的判断,难度不大。 Ⅲ—脂肪烃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稳 〔2018天津卷〕6.以下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 .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 -1 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 - 1 NaOH 溶液,溶液的pH 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B .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 O 2(g) + O 2(g) 2S O 3(g);ΔH < 0 正、逆反应的平稳常数 K 随温度的变化 C .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L -1 KM n O 4 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 -1 H 2C 2O 4溶液混合时,n(Mn 2+) 随时刻的变化 D .图④中a 、b 曲线分不表示反应CH 2=CH 2 (g) + H 2(g)?? →C H 3C H 3(g);ΔH< 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解析:酸碱中和在接近终点时,pH 会发生突变,曲线的斜率会专门大,故A 错;正逆反应的平稳常数互为倒数关系,故B 正确;反应是放热反应,且反应生成的Mn 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故反应速率越来越快,C 错;反应是放热反应,但图像描述是吸热反应,故D 错。 答案:B 命题立意:综合考查了有关图像咨询题,有酸碱中和滴定图像、正逆反应的平稳常数图像,反应速率图像和能量变化图像。 〔2018重庆卷〕10.()()()22COCl g CO g +Cl g ;0.H ??→?←??> 当反应达到平稳时,以下措施: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 的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 2转化率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③⑤⑥ 10.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化学平稳的移动。该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因此升温顺减压均能够促使反应正向移动。恒压通入惰性气体,相当于减压。恒容通入惰性气体与加催化剂均对平

2017高考试题分类汇编-集合与简易逻辑

集合与简易逻辑专题 1.(2017北京)已知,集合,则 (A ) (B ) (C ) (D ) 2.(2017新课标Ⅱ理)设集合{}1,2,4A =,{}240B x x x m =-+=. 若{}1A B =I ,则B = A .{}1,3- B .{}1,0 C .{}1,3 D .{}1,5 3(2017天津理)设集合{1,2,6},{2,4},{|15}A B C x x ===∈-≤≤R ,则()A B C =U I (A ){2} (B ){1,2,4} (C ){1,2,4,6} (D ){|15}x x ∈-≤≤R 4(2017新课标Ⅲ理)已知集合A ={} 22(,)1x y x y +=│,B ={}(,)x y y x =│,则A I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3 B .2 C .1 D .0 5(2017 山东理)设函数A ,函数y=ln(1-x)的定义域为B,则A B =I (A )(1,2) (B )??(1,2 (C ) (-2,1) (D )[-2,1) 6(2017新课标Ⅰ理)已知集合A ={x |x <1},B ={x |31x <},则 U =R {|22}A x x x =<->或U A =e(2,2)-(,2)(2,)-∞-+∞U [2,2]-(,2][2,)-∞-+∞U

A .{|0}A B x x =U D .A B =?I 7(2017江苏)已知集合,,若}1{=?B A ,则实数的 值为 . 8(2017天津)设集合{1,2,6},{2,4},{1,2,3,4}A B C ===,则()A B C =U I (A ){2} (B ){1,2,4} (C ){1,2,4,6} (D ){1,2,3,4,6} 9(2017新课标Ⅱ)设集合{1,2,3},{2,3,4}A B ==,则A B =U A .{}1 23,4,, B .{}123,, C .{}234,, D .{}134,, 10(2017北京理)若集合A ={x |–23},则A ∩B = (A ){x |–2,则 {1,2}A =2{,3}B a a =+a }11|{<<-=x x P }20{<<=x Q =Q P Y )2,1(-)1,0()0,1(-)2,1(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1.【2018新课标1卷】Li是最轻的固体金属,采用Li作为负极材料的电池具有小而轻、能量密度大等优良性能,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Li原子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低和最高的分别为____ _、_____(填标号)。 A.B. C.D. (2)Li+与H?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r(Li+)小于r(H?),原因是______。 (3)LiAlH4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还原剂,LiAlH4中的阴离子空间构型是__ 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LiAlH4中,存在_____(填标号 )。 A.离子键 B.σ键 C.π键 D.氢键 (4)Li2O是离子晶体,其晶格能可通过图(a)的Born? Haber循环计算得到。 可知,Li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________J·mol? 1,O=O键键能为______J·mol?1,Li2O晶格能为______J·mol?1。

(5)Li2O具有反萤石结构,晶胞如图(b)所示。已知晶胞参数为0.4665 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Li2O的密度为______g·cm? 3(列出计算式)。 【答案】 D C Li+核电荷数较大正四面体sp3AB5204982908 【解析】分析:(1)根据处于基态时能量低,处于激发态时能量高判断; (2)根据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判断; (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微粒判断化学键; (4)第一电离能是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据此计算;根据氧气转化为氧原子时的能量变 化计算键能;晶格能是气态离子形成1摩尔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据此 解答; (5)根据晶胞中含有的离子个数,结合密度的定义计算。 点睛: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轨道杂化类型的判断,分子构型,电离能、晶格能,化学键类型,晶胞的计算等知识,保持了往年知识点比较分散的特点,立足课本进行适当拓展,但整体难度不大。难点仍然是晶胞的有关判断与计算,晶胞中原子的数目往往采用均摊法:①位于晶胞顶点的原子为8

2017年江苏化学高考试题及含答案

2017年江苏化学高考试题及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化学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学科.网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 共计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 2017 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 A.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 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 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 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 3115P B. 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CaCl 2的电子式: D.明矾的化学式: Al2(SO4)3 3.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 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 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 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4.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化学】2009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含详细解析)

20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 1.(09广东理科基础25)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①2Fe+O2+2H2O=2Fe(OH)2; ②4Fe(OH)2+O2+2H2O=4Fe(OH)3; ③2Fe(OH)3=Fe2O3+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 B.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 C.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 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答案:A 解析: ①②反应中消耗O2的量相等,两个反应也仅有O2作为氧化剂,故转移电子数是相等的,A 项正确。①中H2O的H、O两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故不作氧化剂,B项错;铜和钢构成原电池,腐蚀速度加快,C项错;钢铁是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潮湿的空气的中易发生吸氧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故D项错。 2.(09安徽卷12)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点解总反应:2Cu+H2O==Cu2O+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2O生成。 答案:A 解析: 由电解总反应可知,Cu参加了反应,所以Cu作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选项错误;石墨作阴极,阴极上是溶液中的H+反应,电极反应为:2H++2e-=H2↑,A选项正确;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C选项错误;阳极反应为2Cu+2OH--2e-=Cu2O+H2O,当有0.1mol 电子转移时,有0.05molCu2O生成,D选项错误。 3.(09江苏卷12)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2015-2019五年高考化学真题汇编

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图,某同学对其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预测,其中正确的是 ①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可以和NaHCO3溶液反应③一定条件下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④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能与冰醋酸发生酯化反应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用两块铜片作电极电解盐酸:Cu + 2H+H2↑ + Cu2+ B. NaOH溶液与足量的Ca(HCO3)2溶液反应:2HCO3-+ 2OH-+ Ca2+==CaCO3↓+ 2H2O C. 等物质的量的FeBr2和Cl2在溶液中的反应:2Fe2+ + 2Br- + 2Cl2==2Fe3+ + Br2 + 4Cl- D. 氨水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硫:2NH3·H2O + SO2==2NH4+ +SO32- + H2O 3.元素周期表中钌(Ru)与铁相邻位于铁的下一周期,某钌光敏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图中Ru II*表示激发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池工作时,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 镀铂导电玻璃的作用是传递I- C. 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和I3-的浓度不断减小 D. 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反应:2Ru3+ + 3I-= 2Ru2+ + I3- 4.甲、乙、丙三种有机化合物的键线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乙的化学式均为C8H14 B. 乙的二氯代物共有7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 丙的名称为乙苯,其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 甲、乙、丙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5.ZulemaBorjas等设计的一种微生物脱盐池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装置可以在高温下工作 B. X、Y依次为阳离子、阴离子选择性交换膜 C. 负极反应为CH3COO-+2H2O-8e-=2CO2↑+7H+ D. 该装置工作时,电能转化化学能 6.2019年北京园艺会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有关园艺会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会交通推广使用的是利用原电池原理制成太阳能电池汽车,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B. 妫汭剧场里使用的建筑材料第五形态的碳单质——“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C. 传统烟花的制作常加入含有铂、铁、钾、钙、铜等金属元素的发光剂,燃放时呈现美丽的颜色,大会庆典禁止使用 D. 秸秆经加工处理成吸水性的材料——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符合大会主题【答案】D 7.液态金属储能电池是一类成本较低的储能电池,其主体结构由三层密度不同的液体构成,上下两层液态金属分别作为电池两极,中间层的熔融盐在充放电过程中组成均保持不变。某种液态金属储能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电池放电过程中钠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B. 该电池充电时锌电极发生的反应是Zn-2e-=Zn2+

三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2017-2019年)

三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2017-2019年) 【2019年高考】 一、【2019年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选择两项且全答对得5分, 选择两项只答对一项得2分,其余情况得0分) A.《三国演义》中,张飞在长板桥上睁圆环眼厉声大喝,吓退曹兵,然后迅速拆断桥梁,以阻追兵,可见张飞十分勇猛,又很有智谋。 B.《家》中,许倩如倡导女子剪发,带头剪掉自己的辫子,还以梅的遭遇来激发琴拒绝包办婚姻,鼓励琴做一个跟着时代走的新女性。 C.《狂人日记》中,狂人说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最后喊出“救救孩子”,作者借此表达了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D.《欧也妮·葛朗台》中,夏尔在父亲破产自杀后,不愿拖累心上人安奈特而写了分手信给她,这一良善之举让偷看信件的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他。 E.《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经过生死搏斗最终将大马林鱼残骸拖回港口,有游客把它当成了鲨鱼骨,这一误会让小说结尾更意味深长。 【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和理解名著的能力。解答本题,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识记其中的人物和情节。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A项,“迅速拆断桥梁”“有智谋”错误。如果不拆断桥,曹军害怕其中有埋伏不敢进兵。现在拆断了桥,曹军会料定张飞心虚,必定前来追赶。故A项错误。D项,“这一良善之举让偷看信件的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他”表述错误。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夏尔的原因不止是这一点,还有信中夏尔表达的对欧也妮的好感和赞美。故D项错误。B、C、E项正确。故选AD。 二、【2019年高考江苏卷】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一回中,群芳行令,宝钗摇得牡丹签,上云“任是无情也动人”。请结合小说概括宝钗的“动人”之处。(6分) (2)《茶馆》第三幕,在得知来到茶馆的“老得不像样子了”的人是秦仲义时,王利发对他说:“正想去告诉您一声,这儿要大改良!”这里的“大改良”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王利发什么样的情感?(4分)

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专练1 物质的量 两年高考真题演练 1.(2015·课标全国Ⅰ,8)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8 g D 2O 和18 g 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 .2 L 0.5 mol ·L -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离子数为2N A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 .密闭容器中2 mol NO 与1 mol 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2.(2015·课标全国Ⅱ,10)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60 g 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 B .1 L 0.1mol ·L -1的NaHCO 3溶液中HCO -3和CO 2-3的离子数之和为0.1N A C .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 g 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 A D .235 g 核素235 92U 发生裂变反应:235 92U +10n ――→裂变9038Sr +136 54Xe +1010n ,净产生的中子(10n)数为10N A 3.(2015·四川理综,5)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 g H 182O 与D 2O 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 A B .常温常压下,4.4 g 乙醛所含σ键数目为0.7N A C .标准状况下,5.6 L CO 2与足量Na 2O 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 D .50 mL 12 mol/L 盐酸与足量MnO 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 4.(2015·广东理综,10)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3 g Na 与足量H 2O 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 A 个H 2分子 B .1 mol Cu 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 A 个SO 3分子 C .标准状况下,22.4 LN 2和H 2混合气中含n A 个原子 D .3 mol 单质Fe 完全转变为Fe 3O 4,失去8n A 个电子 5.(2014·江苏化学,6)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6 g 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 A B .0.1 mol 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1N A C .标准状况下,11.2 L 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 A D .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 mol 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 A 6.(2014·广东理综,10)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 mol 甲苯含有6n A 个C —H 键 B .18 g H 2O 含有10n A 个质子 C .标准状况下,22.4 L 氨水含有n A 个NH 3分子 D .56 g 铁片投入足量浓H 2SO 4中生成n A 个SO 2分子 7.(2014·四川理综,5)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温下,0.2 mol Fe 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 2分子数目为0.3N A B .室温下,1 L pH =13的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 - 离子数目为0.1N A C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 A D .5NH 4NO 3=====△2HNO 3+4N 2↑+9H 2O 反应中,生成28 g N 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 N A 8.(2014·江苏化学,18)碱式碳酸铝镁[Mg a Al b (OH)c (CO 3)d ·x H 2O]常用作塑料阻燃剂。 (1)碱式碳酸铝镁具有阻燃作用,是由于其受热分解需吸收大量热量和________。 (2)Mg a Al b (OH)c (CO 3)d ·x H 2O 中a 、b 、c 、d 的代数关系式为________。 (3)为确定碱式碳酸铝镁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准确称取3.390 g 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 2 0.560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 ②另取一定量样品在空气中加热,样品的固体残留率(固体样品的剩余质量固体样品的起始质量 ×100%)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样品在270 ℃时已完全失去结晶水,600 ℃以上残留固体为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全国卷Ⅲ及答案

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全国卷Ⅲ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S-32 K-39 Cr-52 Mn-55 Fe-56 第?卷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溶液鉴别 4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目的操作 在50 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A 取20.00 mL盐酸 30.00 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 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B 测定醋酸钠溶液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 C 固体0.158 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称取KMnO4-1D 配制浓度为0.010 mol?L的KMnO溶液 4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10(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1A(0.1 mol 的B中,含有0.6N个中子 A+B(pH=1的HPO溶液中,含有0.1N个H 34A C(2.24 L(标准状况)苯在O中完全燃烧,得到0.6N个CO分子 2A2 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与1 mol Cl反应制备 PCl(g),增加2N个P-Cl325A 键 1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 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S = 8LiS(2?x?8)。下列说法错882x误的是( ) - 1 -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S+2Li+2e = 3LiS2624 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 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 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的LiS量越多 22 12(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数纸盒为2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W X Y Z A(氢化物沸点:WW C(化合物熔点:YX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5 元素及其化合物 (解析版)

专题05 元素及其化合物 1.[2019新课标Ⅰ] 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 题。下图为少量HCl 气体分子在253 K 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冰表面第一层中,HCl 以分子形式存在 B .冰表面第二层中,H +浓度为5×10?3 mol·L ?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 ?3) C .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 D .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垐?噲?H ++Cl ?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示意图可知,在冰的表面第一层主要为氯化氢的吸附,第二层中氯化氢溶于水中并发生部分电离,第三层主要是冰,与氯化氢的吸附和溶解无关。 【详解】A 项、由图可知,冰的表面第一层主要为氯化氢的吸附,氯化氢以分子形式存在,故A 正确; B 项、由题给数据可知,冰的表面第二层中氯离子和水的个数比为10—4:1,第二层中溶解的氯化氢分子应少于第一层吸附的氯化氢分子数,与水的质量相比,可忽略其中溶解的氯化氢的质量。设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 ,则所得溶液质量为18g/mol× 1mol=18g ,则溶液的体积为18g/mol 1m 0.9ol g/mL ?×10—3L/ml=2.0×10—2L ,由第二层氯离子和水个数比可知,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 等于氯离子物质的量,为10 —4 mol ,则氢离子浓度为-4-2102.l 010L mo ?=5×10—3mol/L ,故B 正确;

C项、由图可知,第三层主要是冰,与氯化氢的吸附和溶解无关,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故C正确; D项、由图可知,只有第二层存在氯化氢的电离平衡HCl H++Cl—,而第一层和第三层均不存在,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氯化氢气体在冰表面的吸附和溶解。侧重考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及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注意能够明确图像表达的化学意义,正确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为解答关键。 2.[2019江苏]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B.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 D.Al2O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 【答案】B 【解析】A.NH4HCO3受热易分解和用作化肥无关,可以用作化肥是因为含有氮元素; B.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硫酸具有酸性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具有对应关系; 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不涉及氧化还原,故和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无关; D.电解冶炼铝,只能说明熔融氧化铝能导电,是离子晶体,无法说明是否具有两性,和酸、碱都反应可以体现Al2O3具有两性。 故选B。 3.[2019江苏]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Fe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B.MnO2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l2 C.SO2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D.室温下Na与空气中O2反应制取Na2O2 【答案】C 【解析】 【分析】相同的反应物,条件不同(如温度、浓度、过量与少量),反应有可能也不同; A.钝化反应应注意必须注明常温下,浓硝酸与Fe发生钝化; B.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反应中应注意盐酸的浓度和反应温度; C.过量与少量问题应以少量物质为基准书写产物;

2017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集合)

2017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集合) 考点1 数集 考法1 交集 1.(2017·北京卷·理科1)若集合{}21A x x =-<<,{}13B x x x =<->或,则 A B = A. {}21x x -<<- B. {}23x x -<< C. {}11x x -<< D. {}13x x << 2.(2017·全国卷Ⅱ·理科2)设集合{}1,2,4A =,{}240B x x x m =-+=.若 {}1A B =,则B = A .{}1,3- B .{}1,0 C .{}1,3 D .{}1,5 3.(2017·全国卷Ⅲ·理科2)已知集合{}1,2,3,4A =,{}2,4,6,8B =,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4.(2017·山东卷·理科1)设函数y =A ,函数ln(1)y x =-的定义域为B ,则A B = A .(1,2) B .(1,2] C .(2,1)- D .[2,1)- 5.(2017·山东卷·文科1)设集合{}11M x x =-<,{}2N x x =<,则M N = A.()1,1- B.()1,2- C.()0,2 D.()1,2 6.(2017·江苏卷)已知集合{}1,2A =,{}2,3B a a =+,若{}1A B =,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 考法2 并集 1.(2017·全国卷Ⅱ·文科2)设集合{}{}123234A B ==,,, ,,, 则A B = A. {}123,4,, B. {}123,, C. {}234,, D. {}134,, 2.(2017·浙江卷1)已知集合{}11P x x =-<<,{}02Q x x =<<,那么P Q = A. (1,2)- B. (0,1) C.(1,0)- D. (1,2) 考法3 补集

2017-2019化学高考真题汇编--专题15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解析版)

专题15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 1.[2019新课标Ⅰ]水煤气变换[CO(g)+H 2O(g)=CO 2(g)+H 2(g)]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回答下列问题: (1)Shibata 曾做过下列实验:①使纯H 2缓慢地通过处于721 ℃下的过量氧化钴CoO(s),氧化钴部分被 还原为金属钴Co(s),平衡后气体中H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50。 ②在同一温度下用CO 还原CoO(s),平衡后气体中CO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192。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还原CoO(s)为Co(s)的倾向是CO_________H 2(填“大于”或“小于”)。 (2)721 ℃时,在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CO(g)和H 2O(g)混合,采用适当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则平 衡时体系中H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填标号)。 A .<0.25 B .0.25 C .0.25~0.50 D .0.50 E .>0.50 (3)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 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可知水煤气变换的ΔH ____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 正=_________eV ,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hoichi 研究了467 ℃、489 ℃时水煤气变换中CO 和H 2分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催化 剂为氧化铁,实验初始时体系中的2H O p 和CO p 相等、2CO p 和2H p 相等。

2017年全国Ⅱ卷高考真题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7年高考真题化学试题 全国Ⅱ卷 7.(2017·全国卷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 .维生素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 .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答案]C [详解]蛋白质基本组成元素是碳、氢、氧、氮,有些蛋白质含包括硫、磷等元素。 8.(2017·全国卷Ⅱ)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L0.1mol·1 L -NH 4Cl 溶液中,4NH + 的数量为0.1A N B .2.4gMg 与H 2SO 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A N C .标准状况下,2.24LN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A N D .0.1mol H 2和0.1mol I 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A N [答案]D [详解]A 、因铵根离子水解,其数量小于0.1N A ,A 错误;B 、2.4gMg 为0.1mol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为0.2N A ,B 错误;C 、标准状况下,2.24L 任何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都为0.1N A ,C 错误;D 、虽然0.1mol H 2和0.1mol I 2于密闭容器中不能完全反应,但因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其分子总数一定为0.2A N ,正确。 9.(2017·全国卷Ⅱ)a,b,c,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 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 与a 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d>c>b>a B .4种元素中b 的金属性最强 C .c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 .d 单质的氧化性比a 单质的氧化性强 [答案]B [详解] a 、b 、c 、d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a 核外电子数与b 的次外层相同,只能为2或8,则a 为He 或O ,但He 不是主族元素,则a 为氧元素;又因为a 、d 同主族,则d 为硫元素;c 原子周期数等于族序数,且在8~16之间,则c 为Al 元素;b 序数在8~13之间且为第三周期,则b 是Na 或Mg ;故a 、b 、c 、d 分别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2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必修1) Ⅰ—离子共存、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1.[2018江苏卷-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L-1KI 溶液:Na+、K+、ClO-、OH- A. 0. 1 mol· L-1Fe2(SO4)3溶液:Cu2+、NH4+、NO3-、SO42- B. 0. 1 mol· L-1HCl 溶液:Ba2+、K+、CH3COO-、NO3- C. 0. 1 mol· L-1NaOH溶液:Mg2+、Na+、SO42-、HCO3- D. 0. 1 mol· 【答案】B 【解析】A.I-与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I-+ClO-=IO-+Cl-,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 Fe3+、SO42-、Cu2+、NH4+、NO3-、SO42-在溶液中相互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B正确; C.CH3COO-能与H+反应生成CH3COOH,在HCl溶液中CH3COO-不能大量存在,C错误;D项,Mg2+、HCO3-都能与OH-反应,Mg2+、HCO3-与OH-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考点】次氯酸盐的强氧化性;醋酸为弱电解质;氢氧化锰难溶于水;碳酸氢盐与碱 反应。注意:离子间不能大量共存有如下几点原因:①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水、沉 淀或气体,如题中C、D项;②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题中A项;③离子间发生双 水解反应,如Al3+与HCO3-等;④离子间发生络合反应,如Fe3+与SCN-等;⑤注意题中的 附加条件。 2.[2018浙江卷-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大理石与醋酸反应:CO32-+2CH3COOH=2CH3COO-+H2O+CO2↑ B. 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氯气的反应:MnO4-+4Cl-+8H+==Mn2++2Cl2↑+4H2O C. 漂白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SO2+H2O+ClO-=SO42-+Cl-+2H+ D.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OH-+Ca2++HCO3-==CaCO3↓+2H2O 【答案】D 【解析】大理石与醋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 +H2O+CO2↑,A错误;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氯气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MnO4-+10Cl - +16H+=2Mn2++5Cl2↑+8H2O,B错误;漂白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离子方程 式为:SO2(少量)+H2O+3ClO-=SO42-+Cl-+2H ClO,C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 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OH-+Ca2++HCO3-=CaCO3↓+2H2O,D正确。 【考点】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3.[2018浙江卷-25]某绿色溶液中含有H+、Na+、Mg2+、Fe2+、Cu2+、SO42—、Cl—、CO32—和HCO3—离子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已知Ag2SO4微溶于水,可溶于酸) ①向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过滤,得到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和绿色滤液B; ②取滤液B,先用HNO3酸化,再滴加0.001mol/L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A中一定存在H+、SO42-和Cl— B.溶液A中不存在Mg 2+、CO32-和HCO3—,不能确定Na+的存在 C.第②步生成的白色沉淀中只有AgCl,没有Ag2CO3 D.溶液中存在Fe2+与Cu2+中的一种或两种,且可以用NaOH溶液判断 【答案】B

2017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分类汇编(共23份) (1)

2017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分类汇编(共23份) 目录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定语从句 (2)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动词+动词短语 (13)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动词时态与语态 (30)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非谓语动词 (47) 2017全国高考汇编改错 (68)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交际用语 (82)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介词+连词 (96)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名词性从句 (112)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完型填空 (187)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形容词+副词 (330)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虚拟语气+情态动词 (341) 2017全国高考汇编阅读之广告应用类 (355) 2017全国高考汇编阅读之广告应用类 (375) 2017全国高考汇编阅读之科普知识类 (409) 2017全国高考汇编阅读之人物传记类 (456) 2017全国高考汇编阅读之社会生活类 (471) 2017全国高考汇编阅读之文化教育类 (552) 2017全国高考汇编阅读新题型 (658) 2017全国高考汇编阅读之新闻报告类 (712)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代词+名词+冠词 (740)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状语从句 (761)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定语从句 The exact year Angela and her family spent together in China was 2008. A. When B. where C. why D. which 【考点】考察定语从句 【答案】D 【举一反三】Between the two parts of the concert is an interval, _______ the audience can buy ice-cream. A. when B. where C. that D. which 【答案】A 二I borrow the book Sherlock Holmes from the library last week, ______ my classmates recommended to me.. A.who B. which C. when D. Where 【考点】考察定语从句 【答案】B 【举一反三】The Science Museum, we visited during a recent trip to Britain, is one of London’s tourist attraction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