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单盘测试(8号)

光缆单盘测试(8号)

光缆单盘测试

光缆型号GYTZA53-20B1盘号GY2016-08-1932自编盘号8标明盘长3000m

测试仪表EXFO︱FTB-1折射率1.4681/1.4675天气晴测试日期2016-09-07测试单位中铁武汉电气化局一公司哈尔滨站改项目部测试人

监理签字

光缆单盘测试记录表

光缆型号盘号标明盘长m 折射率自编号测试仪表施工单位测试人测试日期 管别纤 号 色谱长度(米) 衰减常数(dB/Km) 管 别 纤 号 色谱 长度 (米) 衰减常数(dB/Km) 1310 1550- 1310 1550- 蓝1 蓝 棕 25 蓝 2 橙26 橙 3 绿27 绿 4 棕28 棕 5 灰29 灰 6 本30 本 7 红31 红 8 黑32 黑 橙 9 蓝 灰 33 蓝 10 橙34 橙 11 绿35 绿 12 棕36 棕 13 灰37 灰 14 本38 本 15 红39 红 16 黑40 黑 绿17 蓝 本 41 蓝 18 橙42 橙 19 绿43 绿 20 棕44 棕 21 灰45 灰 22 本46 本 23 红47 红 24 黑48 黑 外观检查:复核人:光缆端别:日期:

光缆型号盘号标明盘长m 折射率自编号测试仪表施工单位测试人测试日期 管别纤 号 色谱长度(米) 衰减常数(dB/Km) 管 别 纤 号 色谱 长度 (米) 衰减常数(dB/Km) 1310 1550- 1310 1550 红49 蓝 黑 73 蓝 50 橙74 橙 51 绿75 绿 52 棕76 棕 53 灰77 灰 54 本78 本 55 红79 红 56 黑80 黑 黄57 蓝 紫 81 蓝 58 橙82 橙 59 绿83 绿 60 棕84 棕 61 灰85 灰 62 本86 本 63 红87 红 64 黑88 黑 粉红65 蓝 青 绿 89 蓝 66 橙90 橙 67 绿91 绿 68 棕92 棕 69 灰93 灰 70 本94 本 71 红95 红 72 黑96 黑 外观检查:复核人:光缆端别:日期:

光缆单盘测试作业指导书

光缆单盘测试作业指导 书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铁路客运专线系统集成通信工程 编号: 光缆单盘测试作业指导书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目录 2.作业准备 ........................................................................................................................................ 内业技术准备 ........................................................................................................................... 外业技术准备 ........................................................................................................................... 3.技术要求 ........................................................................................................................................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 施工程序 ................................................................................................................................... 工艺流程 ................................................................................................................................... 5.施工要求 ........................................................................................................................................ 施工准备 ................................................................................................................................... 缆盘外观检查 ........................................................................................................................... 光缆开剥 ................................................................................................................................... 光缆A、B端判别...................................................................................................................... 单盘测试 ................................................................................................................................... 光缆密封 ................................................................................................................................... 不合格品控制 ........................................................................................................................... 6.劳动组织 ........................................................................................................................................ 7.材料要求 ........................................................................................................................................ 8.设备机具配置 ................................................................................................................................ 9.质量控制及检验 ............................................................................................................................ 质量控制 ................................................................................................................................... 质量检验 ................................................................................................................................... 10.安全与环保要求 .......................................................................................................................... 安全要求 ................................................................................................................................... 环保要求 ...................................................................................................................................

光缆施工中应注重做好单盘检验

光缆施工中应注重做好单盘检验 光缆单盘检验是光缆线路工程施工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主要是利用光时域后向反射仪( OTDR ),对单盘光缆的长度、光纤衰减系数和光纤后向散射曲线进行测量检查,以确定光缆的主要性能指标是否达到工程设计要求,并为光缆配盘提供依据。 光缆单盘检验同时也是界定光缆质量问题与工程施工责任的重要环节。光缆在生产、贮存和长途运输过程中,光纤有可能受到损伤。在光缆盘运至施工现场后,必须对每盘光缆的每根光纤进行测试,符合技术指标后方可进行配盘和布放。而有的施工单位不重视这一环节,认为厂家已提供了相关资料,测试时只是进行抽测或者只检测一下光纤长度,其它指标一概忽略,更有甚者,干脆不做单盘检验,这都是十分错误的。一旦在光缆布放完毕后才发现光缆性能指标不合格,就很难区分是光缆质量问题还是施工质量问题。 认真做好单盘检验,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其主要程序如下: 第一步:检查资料:到达测试现场后,应首先检查光缆出厂质量合格证,并检查厂方提供的单盘测试资料是否齐全,其内容包括光缆的型号、芯数、长度、端别、结构剖面图及光纤的纤序、衰减系数、折射率等等,看其是否符合订货合同的规定要求。 第二步:外观检查:主要检查光缆盘包装在运输过程中是否损坏,然后开盘检查光缆的外皮有无损伤,缆皮上打印的字迹是否清晰、耐磨,光缆端头封装是否完好。对存在的问题,应做好详细记录,在光缆指标测试时,应做重点检验。 第三步:核对端别:从外端头开剥光缆约30cm ,根据光纤束(或光纤带)的色谱判断光缆的外端端别,并与厂方提供的资料相对照,看是否有误。然后在光缆盘的侧面标明光缆的A 、B 端,以方便光缆布放。 第四步:光纤检查:开剥光纤松套管约20cm ,清洁光纤,核对光纤芯数和色谱是否有误,并确定光纤的纤序。 第五步:技术指标测试:用活动连接器把被测光纤与测试尾纤相连,然后用OTDR 测试光纤的长度、平均损耗,并与光纤的出厂测试指标相对照,看是否有误。同时应查看光纤的后向散射曲线上是否有衰减台阶和反射峰。整条光缆里只要有一根光纤出现断纤、衰减严重超标、明显的衰减台阶或反射峰(不包括光纤尾端的反射峰),应视为不合格产品。 第六步:电特性检查:如果光缆内有用于远供或监测的金属线对,应测试金属线对的电特性指标,看是否符合国定标准。 第七步:防水性能检查:测试光缆的金属护套、金属加强件等对地绝缘电阻,看是否符合出厂标准。 第八步:恢复包装:测试完成后,把光端端头剪齐,用热可缩管对端头进行密封处理,然后把拉出的光缆缭绕在缆盘上并固定在光缆盘内,同时恢复光缆盘包装。

光缆线路专业测精彩试题[1]

一、填空:30分(每空1分) 1.WDM系统的应用与发展是与光放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联系在一起的,至 今以工作于1550nm窗口的(掺铒光纤)放大器最为成熟。 2.常规G.652光纤的最小色散波长为(1310)nm,色散位移光纤G.653 的零色散点为(1550)nm,G.655光纤特点是在1550nm波长区色散很小且不为零,故其称为(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3.光纤的衰减和(非线性)特性是光信号受到损伤的主要原因。 4. (强度)与(静态疲劳)是玻璃光纤的两个基本机械特性。 5.入射光功率与反射光功率之比称为(回波损耗)。 6.光纤的色散是由波导色散、材料色散和(模式色散)组成。 7.G.652光纤适合传送2.5G波道速率的DWDM系统,如欲传送10G波道速 率的DWDM系统,则必须进行(色散补偿)。 8.目前光纤通信中,单模光纤工作波长范围,即低损耗区是在(1.31- 1.6um)波长范围内。 9.OTDR上显示的后向散射功率曲线,其横坐标表示光纤长度,其纵坐标 表示(后向散射功率电平),曲线斜率对应的是光纤的(平均衰耗)。 10.用OTDR测试时,如果设定的折射率比实际折射率偏小,则测试长度比 实际长度(大)。 11.光纤线路损耗测量采取的方法一般是光源、光功率计和(光时域反射 仪)相结合的测量方法。 12.光缆挂钩的卡挂间距为(50厘米),允许正负偏差不大于(3厘米)。 13.《电信线路作业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在城镇及道路上作业时,必须 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必要时应设立(防护围栏),特殊情况下请交

通警察协助。 14.一般情况下,普通土立7米混凝土电杆,杆洞洞深应为( 1.5 )米。 15.金属加强构件,松套层绞填充式,铝一聚乙烯粘结护套,双细圈钢丝铠 装,聚乙烯套通信用室外光缆,是以( GYSTA333 )命名的。 16.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环向裂缝宽度超过( 1 )毫米,纵向裂缝宽 度超过(0.5 )毫米之一者,不得使用。 17.本地网线路设备是我国公用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传输(音频)、 (数据)、(图像)、和(视频)等通信业务。 18.地理信息主要包括(地形)数据、(地物)数据和(地名)数据。 二、判断题:15分(每题1分) 1.光纤对光信号的损耗与信号的波长有关。(√) 2.DWDM系统不受光纤非线性的制约。(X ) 3.高速率通道波长的DWDM系统要求光纤色散小,因此工作波长区色散为 零最好。(X) 4.光缆代号GY表示通信用室外光缆,护层代号Y表示铝聚乙烯粘接护层。 (X) 5.光缆接头盒内金属构件一般不作电气连通。(√) 6.SDH信号既可用光信号传输,也可用电信号传输(√) 7.DWDM是以波长为单位的单路系统。( X ) 8.杆上作业时,脚扣可以挂在杆上或吊线上。(X) 9.光纤对光信号损耗与光纤的种类无关。( X ) 10.当割接点的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现场割接人员即可对在用光缆立即 进行割接。( X)

光缆单盘测试作业指导书

铁路客运专线系统集成通信工程 编号: 光缆单盘测试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作业准备 (1) 2.1内业技术准备 (1) 2.2外业技术准备 (1) 3.技术要求 (1)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1) 4.1施工程序 (1) 4.2工艺流程 (1) 5.施工要求 (2) 5.1施工准备 (2) 5.2缆盘外观检查 (2) 5.3光缆开剥 (2) 5.4光缆A、B端判别 (3) 5.5单盘测试 (3) 5.6光缆密封 (4) 5.7不合格品控制 (4) 6.劳动组织 (4) 7.材料要求 (4) 8.设备机具配置 (5) 9.质量控制及检验 (5) 9.1质量控制 (5) 9.2质量检验 (5) 10.安全与环保要求 (6) 10.1安全要求 (6) 10.2环保要求 (6)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客运专线系统集成通信工程光缆单盘测试作业。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 2.2外业技术准备 根据施工图纸、施工调查报告、光缆径路测量资料进行光缆配盘;干线光缆配盘应根据通信机房、区间无线基站、信号中继站、各类亭所等位置里程和径路长度,选择合适的光缆盘长,确保光缆分歧接头落在上述相关设备机房附近。 3.技术要求 3.1对运到工地光缆的规格、程式进行数量清点和外观检查,如发现异常应作重点检查。 3.2收集好光缆出厂记录和合格证,工程竣工后作移交归档。 3.3核对厂方提交的产品测试记录所列项目及指标,是否符合国家或部颁标准和设计要求,或订货合同规定。 3.4不符合要求的光缆严禁使用,属一般缺陷修复合格后方可使用。 3.5单盘测试后及时做好记录。 3.6在光缆开剥、测试及封头过程中,光缆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 3.7光缆单盘固有传输衰耗应满足下列要求: <0.35dB/km; 1310nm波长衰减:α <0.22dB/km; 1550nm波长衰减:α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缆盘外观检查→光缆开剥→光缆A、B端判别→单盘测试→光缆密封→不合格品控制。 4.2工艺流程

OPGW光缆记录

表B.3光缆现场单盘开箱检验记录 年月日 工程名称线路名称合同号 施工单位开箱地点 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到货日期 检验人记录人 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检验记录 1 光缆名称OPGW-2S 1/24B1 2 光缆规格、型号符合订货合同规定 3 光缆长度:(合同/供货)符合订货合同规定 4 起止杆塔号(或号)构架-AG8 构架-BG8 5 包装箱号厂家提供 6 包装方式符合订货合同规定 7 包装箱外观、标识符合订货合同规定 8 光缆外观符合订货合同规定 9 出厂检验记录厂家提供 10 产品合格证厂家提供 检验结论: 根据现场检验结果,经双方共同确认,该批光缆检验结果符合合同技术要求,验收合格,同意接受。 备注: 监理单位代表:施工单位代表:供货方代表:

表B.4 金具及附件现场开箱检验记录 2008年7月17日工程名称线路名称 施工单位开箱地点 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到货日期 检验人记录人 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检验记录 1 包装方式符合订货合同规定 2 件数36 3 包装箱号 4 合格证厂家提供 5 装箱单厂家提供 6 出厂检验记录厂家提供 .7 设备 1)名称耐张金具耐张金具终端接 头盒中间接头 盒 防振锤防振锤余缆架 2)型号 3)数量 4)外观 8 备品备件 1)名称预绞丝牵引网套防扭器切割刀 2)型号 3)数量 4) 外观 检验结论: 根据现场检验结果,经双方共同确认,该批光缆检验结果符合合同技术要求,验收合格,同意接受。 备注: 监理单位代表:施工单位代表:供货方代表:

表B.5 光缆单盘测试记录 年月日线路名称使用区段测试地点 光缆厂家光缆型号光纤芯数 仪表厂家仪表型号测试方法 盘号合同长度m 盘标长度m 合同规定损耗指标1550≤1310≤ 测试条件测试波长:1310nm/1550nm 折射率: 脉宽:测试范围:km 检验人记录人 光纤分组序号 色谱 实测 长度 实测衰减dB 光纤 分组 序号 色谱 实测 长度 实测衰减dB 1310nm 1550nm 1310nm 1550nm 1/25/ 2/ 26/ 3/ 27/ 4/ 28/ 5/ 29/ 6/ 30/ 7/ 31/ 8/ 32/ 9/ 33/ 10/ 34/ 11/ 35/ 12/ 36/ 13/ 37/ 14/ 38/ 15/ 39/ 16/ 40/ 17/ 41/ 18/ 42/ 19/ 43/ 20/ 44/ 21/ 45/ 22/ 46/ 23/ 47/ 24/ 48/ 检验结论: 备注: 监理单位代表:施工单位代表:供货方代表:

光缆测试方案

光缆测试方案 1. 作业准备 1.1 内业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 1.2 外业技术准备 确认中继段光缆接续完成并全部符合接续测试指标。 2. 技术要求 2.1 光缆中继段光纤线路的测试值应小于光缆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计算值。其计算值为 )(0dB m n L c l αααα++= 式中 α ——光纤衰减标称值(dB/km) α——光缆中继段每根光纤接头平均损耗(dB ) 单模光纤α≤ 0.08dB(1310mm 、1550mm) 多模光纤α≤ 0.2dB c α——光纤活动连接器平均损耗(dB ) 单模光纤α c ≤ 0.7dB 多模光纤α c ≤ 1.0dB L ——光中继段长度(km ) n ——光缆中继段内每根光纤接头数 m ——光缆中继段内每根光纤活动连接器数 2.2 在一个光缆中继段内,每一根光纤接续损耗平均值应符合下列指标: 单模光纤α≤0.08dB(1310mm 、1550mm) 多模光纤α≤0.2dB

2.3 对传输STM-4、STM-16的1310nm、1550 nm波长光纤和传输STM-1的1550nm 波长光纤,应进行最大离散反射系数和S点最小回波损耗的测试,测试值应满足下列要求: 2.3.1 光缆中继段S、R点间的最大离散反射系数: STM-1 1550nm,不大于-25dB STM-4 1310nm,不大于-25dB STM-4 1550nm,不大于-27dB STM-16 1310nm、 1550nm,不大于-27dB 2.3.2 光缆中继段在S点的最小回波损耗(包括连接器): STM-1 1550nm,不小于20dB STM-4 1310nm,不小于20dB STM-4 1550nm,不小于24dB STM-16 1310nm、 1550nm,不小于24dB 2.4对用于高速率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的光纤需要进行偏振模色散(PMD)的测量: 偏振膜色散(PMD)的值应小于0.2ps/km。 2.5 同一中继段光缆必须采用同一厂家光缆,且光缆的电气指数必须一致 2.6 电性能测试 1.电性能测试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直埋光缆线路对地绝缘电阻; 2) 防护接地装置地线电阻。 2.为保证光缆金属外护层免遭腐蚀,埋设接续后的单盘直埋光缆,其金属外护层对地绝缘电阻竣工验收指标应不低于10MΩ·km。目前暂允许10%的单盘光缆不低于2M Ω·km。直埋光缆线路对地绝缘的测试方法应符合原邮电部《光缆线路对地绝缘指标及测试方法》的要求。 3.防护接地装置地线的接地电阻应小于2欧姆。 3. 指标测试 1.光缆具体测试比例与要求如下:

电缆单盘测试

第三章单盘电缆测试 第一节简介 对单盘的电缆进行测试,是电缆线路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通过对单盘的电缆进行测试可以检查工厂生产的电缆在运输、装卸、到存放地点后等环节中,电缆是否有机械损伤,电缆密封及电气特性等是否符合要求。只有对单盘的电缆进行测试后,依据测试结果才能判定工厂生产的电缆能否在施工中使用,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单盘电缆还可以通过索赔等方式避免或减少损失。另一方面,施工技术人员还要根据测试数据,进行电缆敷设前的配盘,以保证电缆线路施工顺利进行。所以单盘电缆测试是一项重要而又细致的工作,因此要求单盘测试人员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而且还要正确掌握测试方法和仪表的使用方法。 在以往的普通信号电缆单盘检测时,通常只进行芯线间绝缘电阻、芯线与地间绝缘电阻及芯线直流电阻(导通)的测试。由于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与普通信号电缆相比在结构和电气特性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它在检测项目、指标、步骤及测量仪表等方面与普通信号电缆的单盘检测有较大不同。 第二节单盘电缆测试项目及标准 一、测试项目 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分为A、B两种类型,由于在电缆生产过程中屏蔽四线组在A型和B型电缆内部成缆工艺方面存在差别;B型电缆的屏蔽四线组与屏蔽四线组之间的结构位置,与A型电缆中屏蔽四线组与屏蔽四线组以及屏蔽四线组与其他普通四线组的结构位置也不相同;另外,在电缆的应用中,屏蔽四线组与普通四线组的运用方式不同;因此在单盘电缆测试中,对不同类型的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测试的项目及标准有一定区别。 1.A型电缆测试项目 (1) 屏蔽四线组 在A型电缆中,屏蔽四线组的测试项目包括: 1) 导线直流电阻 2) 工作线对导体电阻不平衡 3) 绝缘电阻 4) 工作电容

光缆单盘测试施工工艺标准

光缆单盘测试施工工艺标准 1.施工准备 1.1 劳动组织 1.2 工机具

1.3 材料 2.操作程序 2.1 光缆单盘测试流程 2.2 单盘测试操作要领 2.2.1 外观检查 打开光缆外层包装,按标注的滚动方向将光缆盘滚动360°,检查光缆盘有无变形,护板有无损伤,应做好记录。 开盘后应先检查光缆外表有无损伤,如有损伤应做好记录,核对出厂记录并保存。 2.2.2 光缆开剥 用光缆开剥器对光缆两端开剥500mm左右。 2.2.3 检查端别并标注 根据松套管色谱排列位置判断光缆“A”、“B”端别,面向光缆截

面,绿色松套管在红色松套管顺时针方向为A端,反之B端,在盘上用红漆标注盘号、光缆类别及外端端别。 2.2.4 光纤测试 衰耗测试:一般采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测试;应加1km左右尾纤,以消除OTDR的盲区,测试应做好记录。测试结果不符合标准或与出厂测试值相差太大,应向光缆生产厂家提出用剪断法进行测试。 长度测试:用OTDR测出每根光纤的长度,同一光缆几根光纤的测长应加以比较。如有较大差别应从另一端测试或做通光检查以防止有断纤。 2.2.5 绝缘测试 用兆欧表测试光缆金属外护层对地和加强芯对地绝缘以及加强芯与金属外层之间的绝缘,绝缘指标不应小于10MΩ·km。 2.2.6 光缆端头密封 测试完毕,用喷枪将热缩密封端帽在光缆两端密封。 2.2.7 光缆盘重新固定 2.3 光缆配盘 2.3.1以径路复测台帐为依据,按区段从通信站或中继站开始, A B方向配盘。 2.3.2 光中继段内,单模光缆配盘顺序应根据出厂编号顺序,由小到大配盘,如无法保证,可按模场直径相差最小配盘,相邻两盘光缆模场直径差应不大于1μm。

光缆施工现场与验收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光缆施工现场及验收的检测方法与标准 光缆施工的现场测试很重要,它是为连接光端机总调测做准备。光缆内光纤的测试项目有传输衰减的测量,对多模光纤,当需要时测试基带响应。 单盘光缆测试的目的在于工厂产品的质量;施工布放后的测试是为检查布放过程有无损伤,并作为接续前的检查;接续中的测试是为了检查接头是否达到低损耗;接续后组成单元光缆段的测试,目的在于检查是否达到设计对传输总衰减和总基带响应要求,作为连接光端机总调测的准备。 单模光纤是以色散系数来表征色散的。单模光纤的色散系数本来很低,对于140Mbit/s 系统的限额为300ps/nm,因此当中继段长小于50km时,该限额有很大余量,施工过程可以不必测量;565Mbit/s五次群的限额为120ps/nm,因此有必要在设计中考虑,施工后进行验证测量。 1、现场传输衰减的测量 1.1 光纤的衰减 光信号沿光纤传输时,光功率的损失即为光纤的衰减,衰减A以分贝(dB)为单位,A=10lgP1/P2(dB) P1和P2分别是注入端和输出端的光功率。 1.2 光缆间增加注入系统

为了测量得到精确的结果,必须保证功率分配是稳态模,因此在光源与被测光缆间增加注入系统。注入系统由扰模器、滤模器和包层模剥除器组成的一种模拟装置;对多模光纤可以用1km以上,以一定曲率半径圈绕的光纤。 1.3 3种测试方法比较 CCITT建议G.651推荐了3种测试方法。即剪断法、和后向散射法。剪断法精度高但有破坏性;介入损耗法是非破坏性,精度不如剪断法;而后向散射法,即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测量,功能全、精度高和无破坏性,测量数据可直接打印出来。 1.4 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测量的优点 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测试只需在光纤的一端进行,如图1、2所示,用这种仪表不仅可以测量光纤的衰减系数,还能提供沿光纤长度衰减特性的详细情况,检测光纤的物理缺陷或断裂点的位置,测定接头的衰减和位置,以及被测光纤的长度,这种仪器带有打印机,可以把测绘的曲线打印出来。

光缆施工现场及验收的测试方法

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光缆施工现场及验收的测试方法 对光缆工程正确、合理和规范的质量检测,发现隐患及时解决,以便延长光缆的使用寿命,减少光缆线路的维护量,确保通信畅通,将起到应有的作用。 光缆施工的现场测试很重要,它是为连接光端机总调测做准备。光缆内光纤的测试项目有传输衰减的测量,对多模光纤,当需要时测试基带响应 单盘光缆测试的目的在于工厂产品的质量;施工布放后的测试是为检查布放过程有无损伤,并作为接续前的检查;接续中的测试是为了检查接头是否达到低损耗;接续后组成单元光缆段的测试,目的在于检查是否达到设计对传输总衰减和总基带响应要求,作为连接光端机总调测的准备。 单模光纤是以色散系数来表征色散的。单模光纤的色散系数本来很低,对于140Mbit/s系统的限额为300ps/nm,因此当中继段长小于50km时,该限额有很大余量,施工过程可以不必测量;565Mbit/s五次群的限额为120ps/nm,因此有必要在设计中考虑,施工后进行验证测量。 1、现场传输衰减的测量 1.1 光纤的衰减 光信号沿光纤传输时,光功率的损失即为光纤的衰减,衰减A以分贝(dB)为单位, A=10lgP1/P2(dB) P1和P2分别是注入端和输出端的光功率。 1.2 光缆间增加注入系统 为了测量得到精确的结果,必须保证功率分配是稳态模,因此在光源与被测光缆间增加注入系统。注入系统由扰模器、滤模器和包层模剥除器组成的一种模拟装置;对多模光纤可以用1km以上,以一定曲率半径圈绕的光纤。 1.3 3种测试方法比较 CCITT建议G.651推荐了3种测试方法。即剪断法、介入损耗法和后向散射法。剪断法精度高但有破坏性;介入损耗法是非破坏性,精度不如剪断法;而后向散射法,即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测量,功能全、精度高和无破坏性,测量数据可直接打印出来。 1.4 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测量的优点 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测试只需在光纤的一端进行,如图1、2所示,用这种仪表不仅可以测量光纤的衰减系数,还能提供沿光纤长度衰减特性的详细情况,检测光纤的物理缺陷或断裂点的位置,测定接头的衰减和位置,以及被测光纤的长度,这种仪器带有打印机,可以把测绘的曲线打印出来。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种历练之后,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何调节情绪与心境,直面挫折,抵御压力;如何保持积

光缆单盘测试记录表

光 缆 单 盘 测 试 记 录 表 光缆型号 GYT2A53-8B1 出厂盘号 F09994 配盘编号 制造长度 2002米 测试端别 B 端 实测长度 2030米 端别 B 外 测试仪表 型号 OTDR 安利9076B 光纤号 色 谱 衰 减(dB/km) 光纤 号 色谱 衰 减(dB/km) 光纤号 色谱 衰 减(dB/km) 1310nm 1550nm 1 蓝 0.3 2 0.18 17 蓝 3 3 蓝 2 桔 0.32 0.18 18 桔 3 4 桔 3 绿 0.32 0.17 19 绿 3 5 绿 4 棕 0.32 0.18 20 棕 3 6 棕 5 蓝 0.32 0.18 21 蓝 3 7 蓝 6 桔 0.32 0.17 22 桔 3 8 桔 7 绿 0.32 0.18 23 绿 3 9 绿 8 棕 0.32 0.18 24 棕 40 棕 9 蓝 25 蓝 41 蓝 10 桔 26 桔 42 桔 11 绿 27 绿 43 绿 12 棕 28 棕 44 棕 13 蓝 29 蓝 45 蓝 14 桔 30 桔 46 桔 15 绿 31 绿 47 绿 16 棕 32 棕 48 棕 备注

光 缆 单 盘 测 试 记 录 表 光缆型号 GYT2A53-32B1 出厂盘号 F09739 配盘编号 制造长度 3000米 测试端别 B 端 实测长度 3030米 端别 B 外 测试仪表 型号 OTDR 安利9076B 光纤号 色 谱 衰 减(dB/km) 光纤 号 色 谱 衰 减(dB/km) 光纤 号 色谱 衰 减(dB/km) 1310nm 1550nm 1310nm 1550nm 1 蓝 0.3 2 0.18 17 蓝 0.32 0.18 3 3 蓝 2 桔 0.32 0.18 18 桔 0.32 0.18 3 4 桔 3 绿 0.33 0.19 19 绿 0.33 0.19 3 5 绿 4 棕 0.32 0.17 20 棕 0.33 0.19 3 6 棕 5 蓝 0.32 0.1 7 21 蓝 0.32 0.1 8 37 蓝 6 桔 0.34 0.20 22 桔 0.32 0.18 38 桔 7 绿 0.34 0.20 23 绿 0.33 0.17 3 9 绿 8 棕 0.32 0.18 24 棕 0.32 0.18 40 棕 9 蓝 0.33 0.19 25 蓝 0.34 0.20 41 蓝 10 桔 0.32 0.17 26 桔 0.33 0.18 42 桔 11 绿 0.34 0.20 27 绿 0.33 0.18 43 绿 12 棕 0.32 0.17 28 棕 0.34 0.20 44 棕 13 蓝 0.32 0.17 29 蓝 0.32 0.17 45 蓝 14 桔 0.33 0.19 30 桔 0.32 0.18 46 桔 15 绿 0.32 0.17 31 绿 0.32 0.18 47 绿 16 棕 0.32 0.17 32 棕 0.32 0.18 48 棕 备注

最新电力通信光缆验收规范

电力通信光缆验收规范

目录 前言 (4) 1 适用范围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 3 缩略语 (6) 4 验收技术要求 (6) 4.1 工厂验收及到货验收 (6) 4.2 随工验收 (6) 4.3 阶段性验收 (11) 4.4 竣工验收 (11) 4.5 验收的文件和记录 (12) 附录A 光缆线路工程竣工验收技术文件(规范性附录) (13) 附录B 光缆安装及技术指标测试表格(规范性附录) (15)

电力通信光缆验收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电力通信光缆施工质量检验、随工检验、竣工验收的技术标准和通用要求,是广 东电网公司系统各单位应用电力通信光缆的规范性指导文件。 本规范适用于广东电网公司系统各单位新建、扩建和改建电力通信光缆设计、设备引进、研制、 生产、安装和维护工作的验收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的条文。本规范出版时,所示版本 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1) DL/T832-2003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2) DL/T 788-2001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3) GB/T2951.1-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 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4) GB/T 7424.1-2003 光缆总规范第一部分:总则 5) GB/T 15972.1-1998 光纤总规范第1 部分:总则 6) GB/T 15972.2-1998 光纤总规范第2 部分:尺寸参数试验方法 7) GB/T 15972.3-1998 光纤总规范第3 部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8) GB/T 15972.4-1998 光纤总规范第4 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试验方法 9) GB/T 15972.5-1998 光纤总规范第5 部分:环境性能试验方法 10) DL/T 766-2003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11) DL/T 767-2003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12) GB/T 6995.2-1986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2 部分标准颜色 13) GB/T 9771.1-2000 通信用单模光纤系列第1 部分: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14) GB/T 9771.5-2000 通信用单模光纤系列第5 部分: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15) YD/T 908-2000 光缆型号命名方法 16) YD/T 629.2-1993 光纤传输衰减变化的监测方法后向散射监测法 17) ITU-T G.652-2005 单模光纤和光缆的特性 18) ITU-T G.655-2006 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和光缆的特性 19) DL/T5344-2006 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 20) Q/GD-100-001-2005 电力通信光缆工程施工规范 21) GB 50233-2005 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3 缩略语 1)OPGW—Optical Fiber Composite Overhead Ground Wire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2)ADSS— All Dielectric Self-Supporting Optical Fiber Cable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3)ADL-All Dielectriced Lashed Cable 捆绑光缆 4)GWWOP-Ground Wire Wind Optical Cable 地线缠绕光缆 4 验收技术要求 4.1 工厂验收及到货验收 4.1.1 工厂验收 1)光缆可视项目情况进行工厂验收。 2)工厂验收按照订货合同执行,并记录检验结果。

光缆单盘检验测试记录表(doc 76页)

光缆单盘检验测试记录表(doc 76页)

光缆单盘检验测试记录 第 1 光缆型号GYTA 48B4 出厂盘号4C0244227新编盘号 1 光缆芯数48 光缆长度3046 出厂长度3046 尺码带3046 测试仪表及型号HP8147 外观良好技术指标1310nm ≤ 0.40dB/km 1550nm ≤0.22dB/km 纤芯序号1310nm(折射率 1.4677 ) 1550nm(折射率 1.4690 ) 测试衰耗值测试光纤长度测试衰耗值测试光纤长度 1 0.35 3040 0.20 3040 2 0.36 0.20 3 0.35 0.20 4 0.3 5 0.20 5 0.35 0.20 6 0.35 0.20 7 0.35 0.20 8 0.35 0.20 9 0.35 0.20 10 0.35 0.20 11 0.35 0.22 12 0.35 0.20

光缆单盘检验测试记录 第 2 光缆型号GYTA 48B4 出厂盘号4C0244227新编盘号 1 光缆芯数48 光缆长度3046 出厂长度3046 尺码带3046 测试仪表及型号HP8147 外观良好技术指标1310nm ≤ 0.40dB/km 1550nm ≤0.22dB/km 纤芯序号1310nm(折射率 1.4677 ) 1550nm(折射率 1.4690 ) 测试衰耗值测试光纤长度测试衰耗值测试光纤长度 25 0.35 3040 0.20 3040 26 0.36 0.20 27 0.35 0.20 28 0.35 0.20 29 0.35 0.20 30 0.35 0.20 31 0.35 0.20 32 0.35 0.22 33 0.35 0.20 34 0.35 0.20 35 0.35 0.22 36 0.35 0.20 37 0.35 0.22 38 0.36 0.20 39 0.35 0.20 40 0.35 0.20 41 0.35 0.20 42 0.35 0.20 43 0.35 0.20 44 0.35 0.20 45 0.35 0.20 46 0.35 0.20 47 0.35 0.20 48 0.35 0.20 结论合格 测试人员:监理人员:

光缆单盘测试作业指导书

光缆单盘测试作业指导 书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铁路客运专线系统集成通信工程 编号: 光缆单盘测试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作业准备 ........................................................................................................................................ 内业技术准备 ........................................................................................................................... 外业技术准备 ........................................................................................................................... 3.技术要求 ........................................................................................................................................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 施工程序 (2) 工艺流程 ................................................................................................................................... 5.施工要求 ........................................................................................................................................ 施工准备 ................................................................................................................................... 缆盘外观检查 ........................................................................................................................... 光缆开剥 ................................................................................................................................... 光缆A、B端判别...................................................................................................................... 单盘测试 ................................................................................................................................... 光缆密封 ................................................................................................................................... 不合格品控制 ........................................................................................................................... 6.劳动组织 ........................................................................................................................................ 7.材料要求 ........................................................................................................................................ 8.设备机具配置 ................................................................................................................................ 9.质量控制及检验 (5) 质量控制 ................................................................................................................................... 质量检验 ................................................................................................................................... 10.安全与环保要求 .......................................................................................................................... 安全要求 ................................................................................................................................... 环保要求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