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种驯化
第二章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

▪ 驯化引种:是原分布区和引种地区的自然 条件差异较大或由于引种植物的适应范围
较窄,植物生长不正常,但经过精细的栽
培管理或结合杂交、诱变、选择等改良植
物的措施,逐步改变其遗传性以适应新的 环境,称为驯化引种(domestication) 。如三叶橡胶先引种到南洋,经过一定程
度的适应过程以后,再引入海南、广东等 地。
四、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
1. 在与原产地时比较,不需要特殊的保护 能够露地越冬或越夏而生长良好;
2. 没有降低原来的经济或观赏品质; 3. 能够用原来的繁殖方式(有性或营养)
进行正常的繁殖。
五、影响引种成功的因素
1. 植物材料的适应性; 2. 实际栽培季节的气候相似; 3. 植物材料的利用目的; 4. 引种结合育种的工作程度。
中华十大名花 梅花、牡丹、菊花、月季、杜鹃花、 兰花、山茶、荷花、桂花、水仙花。
品种特色突出 品种群丰富 应用形式丰富
第二章 园林植物引种
植物引种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 需要,把外地植物的种类品种引入到 新的地区,扩大其分布范围的实践活 动。它不仅是古老农业中不可缺少的 组成部分,而且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 栽培植物的进化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在发展现代化农业中引种仍然是潜力 很大的领域。
▪ 木本植物中,龙柏、黑松、赤松来自日本, 池杉、落叶松、湿地松、香柏、绿干柏、广 玉兰、刺槐来自北美,桉树、银桦、木麻黄 来自大洋洲,橡胶树、金鸡纳树、来自热带 北美。
▪ 草本花卉中,蒲包花、月光花、波斯菊、蛇 目菊、千日红、含羞草、紫茉莉、月见草、 一串红、万寿菊等来自美洲,金鱼草、雏菊 、彩叶甘蓝、矢车菊、飞燕草、香碗豆、香 石竹、三色堇等来自欧洲,除虫菊、曼陀罗 、鸡冠花、雁来红来自亚洲,天竺葵、唐菖 蒲、小仓兰、马蹄莲等来自非洲。我国幅员 辽阔,土壤和气候条件十分复杂,为引种工 作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植物引种有着广 阔的前景
3-引种驯化

一般认为基因型杂结合程度越高的类型, 般认为基因型杂结合程度越高的类型, 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 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原因是杂合程度高 的类型自体调节能力较强。 的类型自体调节能力较强。 例如,温州蜜柑是橙和桔的杂交种,其杂 例如,温州蜜柑是橙和桔的杂交种, 合程度较橙和桔高,因此, 合程度较橙和桔高,因此,在生产中表现出地 区适应性强,引种成功可能性大。 区适应性强,引种成功可能性大。
2)极温及持续时间
高温是北树南引的限制因子。 高温是北树南引的限制因子。 低温是南树北引的限制因子。 低温是南树北引的限制因子。 持续极温也是重要因子。 持续极温也是重要因子。 兰桉能忍受-7.3℃,但在- 如:兰桉能忍受-7.3℃,但在-5.4℃ 持续低温时,冻害严重。 持续低温时,冻害严重。
3)春化现象
(二)气候相似理论
德国慕尼黑大学林学家麦依尔教授 自然历史基础上的林木培育》1909年 在《自然历史基础上的林木培育》1909年 论述道: 论述道: 木本植物引种成功的最大可能性在于 树种原产地和新栽培地有气候条件相似的 地方。 地方。
福建引种概况
果树:短低温落叶果树(青花梨、早熟桃)、 )、柑桔 果树:短低温落叶果树(青花梨、早熟桃)、柑桔 脐橙和杂柑)、台湾木瓜等; )、台湾木瓜等 (脐橙和杂柑)、台湾木瓜等; 蔬菜:甘蓝、花椰菜、青花菜等; 蔬菜:甘蓝、花椰菜、青花菜等; 花卉:热带兰花(蝴蝶兰)、仙人掌等。 )、仙人掌等 花卉:热带兰花(蝴蝶兰)、仙人掌等。
2.
降水和湿度
水分是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水分是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包括年降水量、降水在四季的分布、 包括年降水量、降水在四季的分布、空气湿 度。
驯化引种的原则

驯化引种的原则
驯化和引种是人类对自然生物的干预和利用,而这种干预和利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保证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下面是驯化引种的原则:
1. 尊重生物的本性和生态环境,不违背自然规律。
驯化和引种
必须尊重生物的本性和生长习性,不强求改变其自然属性,同时也要考虑生态环境的适宜性,不违背自然规律。
2. 选择适宜的品种和适当的数量。
驯化和引种要选择适合当地
环境和气候的品种,同时要控制适当的数量,避免过度引种和过度驯化导致生态失衡。
3. 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保留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驯化和引种
要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通过筛选和淘汰来提高品种的质量和适应性。
同时也要保留遗传基因的多样性,避免基因单一化和遗传缺陷。
4. 确保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
驯化和引种必须确保生态安全和
食品安全,避免引入病虫害等有害物种,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农药和化肥等化学物质对环境和食品的污染。
5.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驯化和引种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生态经济,严格控制资源的消耗和浪费,促进生物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这些原则是驯化和引种的基本原则,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确保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并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 1 -。
引种驯化设计方案

引种驯化设计方案种驯化是指通过选择和改良的方式,使野生物种具有人类期望的特征和性状。
引种驯化设计方案即通过引入适合特定环境的物种,并进行驯化和改良,来满足人类的需求。
下文将提出一种引种驯化设计方案,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为例。
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特定环境并具备高产和抗逆力的农作物物种。
通过调查该地区的土壤情况、气候条件以及水资源等因素,选择出适宜生长的物种。
同时,考虑该物种是否具备高产和抗逆力的特点,以确保引种后获得的品种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其次,进行物种的驯化和改良。
引入的野生物种通常具有天然的适应力和抗病能力,但其产量和品质往往不如人们期望的那样。
因此,需要通过人工控制和选择,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可以利用人工授粉、人工选种等方法,将高产和优质的个体进行交配和繁育,逐渐提高目标物种的产量和品质。
接下来,考虑物种的遗传转化和基因改造。
获得高产和优质的品种之后,还可以通过遗传转化和基因改造来进一步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将一些与产量和品质相关的基因转移到目标物种中,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考虑种植结构的优化。
根据引入的物种特点,合理安排种植结构,比如配植耐旱作物和喜水作物,可以有效提高土壤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同时,利用农业技术手段,如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等,可以进一步提高产量和品质。
最后,需要对引种后的物种进行长期观察和评估。
在引种驯化设计方案实施后,需要对引入的物种进行长期观察和评估,以判断其是否能够符合人们期望的要求。
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不断优化引种驯化设计方案,以获取更好的结果。
综上所述,引种驯化设计方案是一种将适合特定环境的物种引入并通过驯化和改良来满足人类需求的方法。
通过选取适宜生长的物种、进行驯化和改良、遗传转化和基因改造、优化种植结构,并进行长期观察和评估,可以使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得到提高。
这一方案不仅适用于农业领域,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林业、畜牧业等,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
花卉引种驯化实施方案

花卉引种驯化实施方案
花卉引种驯化是指将野生花卉引入人工环境中,通过人工培育、选择和改良,使其适应人工栽培的需要,获得更好的生长品质和产量。
实施花卉引种驯化方案,对于提高花卉的观赏性、经济性和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选择引种材料、培育管理、驯化效果评价等方面,提出花卉引种驯化的实施方案。
首先,选择引种材料是花卉引种驯化的第一步。
在选择引种材料时,应根据引种目的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花卉种质资源。
引种材料应具有生长势旺盛、抗逆性强、生殖力强等特点,以便于后续的培育管理和驯化改良。
同时,还应考虑引种材料的观赏性和经济价值,确保引种后的花卉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培育管理是花卉引种驯化的关键环节。
在引种后的培育管理中,应根据引种材料的生长特点和环境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
包括土壤改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培育管理,可以促进花卉的生长发育,提高花卉的产量和品质,为后续的驯化改良奠定基础。
此外,驯化效果评价是花卉引种驯化的重要环节。
在引种驯化的过程中,应定期对引种材料进行生长观察和性状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通过对驯化效果的评价,可以及时调整引种驯化方案,确保引种后的花卉能够适应人工环境的需要,达到预期的驯化效果。
综上所述,花卉引种驯化实施方案包括选择引种材料、培育管理、驯化效果评价等环节。
通过科学的实施方案,可以有效提高花卉的观赏性、经济性和适应性,促进花卉产业的发展。
希望本文提出的花卉引种驯化实施方案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推动花卉引种驯化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园林树木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

园林树木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嘿,咱今儿就来说说园林树木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这事儿。
你想啊,这园林树木就好比是咱家里养的宝贝宠物。
咱把它从别的地儿弄过来,那可得好好照顾着,让它能舒舒服服地在咱这儿扎根、成长。
那怎么才算是成功驯化了呢?首先啊,这树得能活下来吧!不能咱辛辛苦苦弄过来,没几天就耷拉脑袋不行了,那可不行!就像人到了新环境,得慢慢适应,树也一样啊。
它得能挺过各种气候变化、土壤差异啥的,这就好比人得适应新地方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节奏一样。
要是它连活都活不下来,还谈啥成功驯化呀!然后呢,它还得长得好呀!不能只是勉强活着,得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
就像咱人,不仅要活着,还得活得有精神头,对吧?这树得能开花结果,该有的美都得展现出来。
要是光活着却长得歪瓜裂枣的,那也不算是成功呀!再一个,它得能融入咱这园林的大环境呀!不能显得格格不入。
就好像一个人到了新集体,得和大家相处融洽。
这树得和周围的其他植物、景观搭配得恰到好处,形成一幅美丽和谐的画面。
不然孤零零地杵在那儿,多别扭呀!还有啊,它还得能繁衍后代呢!不能光自己长得好,还得能把优良的基因传下去呀。
这就跟咱人类要生孩子延续香火一个道理。
要是它自己都没法繁衍,那等它老了、没了,不就又得重新引种了嘛,那多麻烦呀!你想想,要是咱引种的树都能达到这些标准,那咱的园林得多漂亮呀!走在里面,就像走进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那些树木就像是一群可爱的小精灵,给咱带来无尽的欢乐和美好。
咱可得用心对待这些树木呀,就像对待咱的好朋友一样。
给它们提供合适的土壤、水分、阳光,关心它们的点点滴滴。
只有这样,它们才能真正成为咱园林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才能算是引种驯化成功啦!咱也才能骄傲地说:“看,这是咱驯化的宝贝树!”这不就是咱所追求的嘛,对吧?所以呀,让咱一起努力,让园林树木在咱这儿茁壮成长,绽放出最美的光彩!。
引种驯化的原则和方法

引种驯化的原则和方法说实话引种驯化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就想把外地的一些植物引到我们这儿来种,觉得这样说不定能种出啥稀罕玩意呢。
我试过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必须得考虑引种地和原产地的气候相似性。
比如说,我之前想把热带的一种花引种到我们温带地区。
我当时也没多想,就直接弄了些种子种下去了。
那结果可惨了,就跟把热带鱼直接扔到冷水里一样,根本没法长。
所以气候相似很重要,像温度、湿度、光照这些,那得有一定的相近度才行。
我还发现,土壤也很关键。
我有次引种一种灌木,原产地的土壤是比较疏松、酸碱度偏酸的。
我把它种到我们这儿比较黏重、偏碱的土壤里,这植物就萎靡不振的。
这就好像你让一个习惯吃米饭的人突然天天吃面,肯定不习惯。
对于引种驯化的方法呢,我试过逐步引种的办法。
就像驯化小动物一样,得慢慢来。
先把植物放到跟原产地有点相似的环境里过渡一下。
比如说,我引种的一种植物,先放在温室里,调节温室里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一点点朝着我所在地区的正常环境去调整。
这个过程可不能着急,我一开始就是太心急了,看到植物有点活的迹象就直接挪到外面正常环境,结果很多都没熬过去。
还有呢,关于植物的繁殖材料选择。
有一次我在引种一种植物的时候就纠结是用种子还是苗木好呢。
种子相对便宜而且数量多,可有些植物种子不容易保存和发芽。
苗木呢,引种成本高,但是能够很快知道长得好不好。
这时候我就更不确定了,后来我就两种都试了试。
我才发现对于那种对环境适应能力稍微强一点的植物,种子好像也能行,但是那些比较娇贵的,还是苗木比较靠谱。
另外,我觉得在引种之前要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工作。
不能光看那个植物漂亮或者有用就引种。
比如说我之前就没做好调查,引进了一种植物,结果发现它可能对本地的生态有潜在危害,把它引进来可能会像侵略者一样,侵占本地植物的生存空间。
还好发现得早,终止了引种计划。
总之呢,引种驯化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每一步都得小心谨慎。
这也是我摸索这么久总结出来的一些门道了。
植物引种驯化的步骤

植物引种驯化的步骤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植物引种驯化的那些事儿。
你想啊,植物就像一群有着不同脾气性格的小家伙,要把它们从原来的家挪到新地方,那可得一步一步来,可不能瞎糊弄。
首先呢,得去寻找合适的植物。
这就好比找朋友,得找个和自己合得来的呀。
得去那些它们原本生长的地方,仔细观察,看看哪些植物长得好,有潜力在新环境里茁壮成长。
这可不是随便挑挑就行的,得有眼光,有耐心呢。
找好了植物,接下来就得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带回来啦。
这就像抱回一个小婴儿,得轻手轻脚,不能伤着它们。
给它们准备好合适的“交通工具”,让它们在路上能舒舒服服的。
到了新地方,可不能一下子就把它们扔出去不管啦。
得给它们安排个舒适的“家”,土壤啦、光照啦、温度啦,都得考虑周全。
这就像给客人准备房间,得让人家住得舒心不是?然后呢,要时刻关注它们的状态。
看看它们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
有没有不适应的地方,要是有,就得赶紧想办法调整。
这就像照顾自己的宝贝宠物,一点都不能马虎。
还得让它们慢慢适应新环境。
不能一下子就要求它们像在老家那样生龙活虎的,得给它们时间,让它们一点点地改变,一点点地成长。
这就像一个人到了新地方,总得有个适应过程吧。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呢。
也许有的植物会生病,也许有的会不怎么长,这时候可不能着急上火呀,得冷静下来,想办法解决。
就像自己的孩子生病了,得赶紧找医生,不能干着急呀。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要是看到那些植物长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精神,那心里可别提多高兴啦!就像自己培养出了优秀的孩子一样,满满的成就感。
植物引种驯化可不简单,每一步都得用心,都得有爱。
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植物在新环境里绽放出它们的美丽,发挥出它们的作用。
想想看,如果我们成功地驯化了一种珍贵的植物,那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好处呀。
可以美化环境,可以提供资源,好处多得数都数不过来呢。
所以呀,对待植物引种驯化这件事儿,咱可不能马虎,得认真对待,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让这些植物在我们的呵护下,在新的地方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引种
第一节引种的作用
一、引种驯化的含义和作用
(一)含义
1.引种:
广义:泛指以外地区,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新品种以及遗传育种等有关理论研究所需的各种种质资源。
狭义:作为育种途径之一,指将外地区或外国的品种、品系,经过简单的试验,证明适合本地区栽培后,直接引入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方法。
2.驯化:
将外地或外国的品种(系)选择培育成本地推广的作物种的措施和过程。
“引种驯化”和“引种栽培”区别:
“引种驯化”:一般至少要经过由种子(播种)到种子(开花结实)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本地基本上能正常的生长发育;
“引种栽培”:则是从外地引进种子或种苗,虽然已应用于生产栽培,但不能达到或产品收获时还未达到开花、结实阶段,如黄麻。
(二)作用
1.引进新作物新品种发展农业生产;
2.充实种质资源。
第二节引种驯化的基本原理
一引种驯化基本原理
1.作物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类型
生态因素(ecologicalfactor):
植物生存和繁殖的环境中,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和直接为作物所同化的因素称生态因素,如气候、土壤、生物等;
生态环境(ecologicalenvironment):
各种生态因素都处于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复合体中,它们综合作用于植物,形成生态环境。
生态区: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具有大致相同的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耕作栽培条件,对于一种植物具有大致相同的生态环境的地区,称为生态区。
如籼稻区、粳稻区。
生态适应:对一定生态环境表现正常的反应称为生态适应。
作物品种对生态环境的生态适应主要
表现在:生育期丰产性稳产性
从相似的生态区引进,即生态类型相近的植物品种易于成功。
2.气候相似论
20世纪初,德国迈尔(H.Mayr)提出了气候相似论(theoryofclimaticanalogues)
基本要点:地区之间在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气候因素上,应相似到足以保证作物品种相互引种成功时,引种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我国从美国主要植棉带引入的陆地棉品种在长江、黄河流域棉区都能很好适应。
因此,进行农业气候相似性研究,对搞好引种工作十分必要。
3.纬度、海拔、品种习性
(1)温度一般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温度低于低纬度地区,高海拔地区温度低于平原地区。
(2)光照在北半球,从春分到秋分,高纬度地区日照时数长于低纬度地区;从秋分到春分,高纬度地区的日照时数短于低纬度地区。
(3)作物的发育特征根据作物对温度、光照的要求不同,可把一年生作物分成两大类,即长日低温作物,(如小麦、大麦、油菜等)短日高温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大豆等)(4)纬度、作物的发育特征与引种的关系
由南方引种至北方由北方引种至南方
短日高温作物延迟成熟提早成熟,株穗粒变小
长日低温作物生育期缩短生育期延长,营养器官加大
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比经度相近的南北之间的引种有较大的成功可能性
同纬度的高海拔地区与平原地区之间相互引种,不易成功
而纬度偏低的高海拔地区与纬度偏高的平原地区的相互引种,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第三节植物引种规律
1.低温长日植物引种规律(以小麦为例)
生育特性—低温长日
春小麦:分布于浙江温州以南(1月平均等温线4℃以南)
冬小麦:淮河以北(一月平均等温线0℃以北)。
(1)北种南引:若为冬性品种则不能通过春化阶段,半冬性品种即使通过了也会延迟拔节,甚至不能抽穗。
因此,不能长距离引种。
(2)南种北引:将南方春性或半春性小麦北引,则往往因北方严冬寒冷不能安全越冬。
若作春麦栽培,则春化阶段可能通过,但因日照变长,光照阶段很快完成,因此表现早熟,引迟熟种。
春小麦的短日低温性不强,春化阶段短,要求的温度范围较宽,适应性强,引种范围较广,如墨西哥育成的春小麦品种,在世界上有二、三十个国家种植,产量都较高。
2.高温短日植物
例一:水稻
1.生育特点:
(1)短日作物:早稻感光性弱中稻感光性弱~中等晚稻感光性强
(2)喜温作物:温度高促进抽穗,低温延迟发育,早、中、晚稻在感温性上没有明显差别,但总的来说以晚稻最强,中稻次之,早稻最弱。
南北引种:
(1)南种北引:日照由短变长;温度由高变低;生育期由早变迟;
①引早熟种;
②引早稻作中稻或晚稻;
③晚稻引种距离不宜太大,引早熟种;
(2)北种南引:
①生育期缩短,出穗早,穗粒小,粒重降低,经济性状变差;
②还有北方温差大,积累多,南方反之;
故总的说来北种南引不好,采用早播种、早追肥、密植等措施有的也能高产。
(3)高低引种:主要是温度的差别,还有光质的问题。
例二:黄麻:短日喜温作物
南种北引,生育期延长,植株高大,增产,但因不利于生殖生长,种子不能成熟,故留种有困难,需年年调种。
如广东的圆果种黄麻引到江苏、浙江,比当地种增产7—45%;浙江的黄麻引到江苏、山东,比当地正常开花结实的品种增产37—81%。
例三:红麻、大麻:短日喜温作物
北种南引生育期变短,早花,减产;
低海拔引到高海拔,生育期延长、增产;
高海拔引到低海拔,生育期缩短,减产;
(三)植物驯化原理方法
1.根据植物的系统发育特性进行引种驯化;
2.根据植物个体发育特性进行引种驯化;
3.根据植物遗传适应性所反应的范围进行引种驯化;
4.植物驯化过程中必须结合适当的培育和选择;
第四节引种的工作环节
1.引种目标的确定:要引什么样的品种,与当地条件适应,解决问题。
2.引种材料的收集:
(1)根据引种理论和对本地生态条件的分析,掌握有关品种资源的信息。
(2)同一地区,同一生态类型中要搜集尽可能多的品种(基因型不同),每个品种的种子数量可少些,以能供初步试验为度。
3.检疫工作:
引种常是病虫害和杂草传播的重要途径,引入育种材料时,很有可能同时带进本国或本地区所没有的病虫和杂草,以致后患无穷。
因此,各个国家都很重视运用现有的仪器、设备和技术,用科学的方法对引进和输出的植物及其产品进行疫病、害虫、杂草等有害生物进行严格的检验、监督和处理。
除检疫外,新引进的品种材料还必须通过特设的检疫圃,隔离种植,若在鉴定过程中发现有新的危险性的病虫害,就要采取根除的措施,通过这样途径繁殖而得的种子,才能用于试验。
4.引种试验:引种必须经过试验,这是育种工作者对引种工作必须牢牢掌握的原则。
(1)观察试验:将引进材料小面积试种,调查其生育特性及对本地条件的适应性。
(2)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经过1~2年的试种观察对表现优良的品种参加有重复试验的品种比较试验,在品比试验中表现优异的品种参加区域试验。
(3)栽培试验:外来品种不一定适应本地区现有的栽培条件,根据品种的特性进行栽培试验,做到良种良法一起推广。
(4)引种材料的选择:品种被引进新的区后,由于生态条件的变化,常常会产生变异,所以必须进行选择,以保持其种性,也可能从中选出新品种。
途径有:a.去杂去劣b.选优去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