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植物的特性及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芳香植物的特性及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芳香植物的特性及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芳香植物是指含有较多的芳香性物质,既可以用于治疗,又可以作为芳香剂被广泛利用的一类植物[1]。早在 5 000 多年前神农氏就发现了植物的芳香性,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人们认为在浴室撒播香气有益于健康[2]。古人还将丁香等做成香囊,用菊花、金银花香枕来预防疾病[3]。近来的研究表明,芳香植物的香气能影响人的情绪[4]。1 芳香植物资源我国芳香植物分属于约 100 多个科,共 500 多种,约占世界上已知芳香植物的 18%[5],比较集中的科有:菊科、樟科、唇形科、木兰科、芸香科、伞形科、蔷薇科、松科和姜科等[1],其中重要的属有百合属、风信子属、玉簪属、百里香属、迷迭香属、罗勒属、薰衣草属、香槐属、紫藤属、菊科各属、木兰属、含笑属、木莲属、木犀科丁香属、茉莉属、茜草属、香果树属、栀子属、桂竹香属、紫罗兰属、蔷薇科樱属、蔷薇属、忍冬属、荚蒾属、瑞香属、结香属、沉香属、松属、冷杉属、樟属、木姜子属、月桂属、柑橘属、九里香属、金橘属、芸香属、椴树属等。因此芳香植物应用中可选择的范围很广泛。

2 芳香植物分类

2.1 香花植物

香花植物指鲜花具有香味的芳香植物[1],如栀子、米兰、兰花、桂花、牡丹、芍药、月季、含笑、水仙、丁香、玉簪、紫藤、九里香、茉莉、小苍兰、玫瑰、瑞香、结香、腊梅等。在香花植物的应用中,可以按照它们不同的欣赏季节和其他植物搭配种植,延长景观的观赏时间;很多芳香植物还可以制作成精油应用于芳香疗法。

2.2 香草植物

香草植物指全株或地上部均具有芳香气味的草本类植物[1],如香蜂花、鼠尾草、薰衣草、罗勒、迷芳迭香、紫苏、薄荷、留兰香、马鞭草、牛至、香芹等。一些香草植物都能够做蔬菜和调味料,如紫苏、罗勒,

还有一些能够做药材、制作成食品,如菊花。

2.3 香果植物

香果植物指果实具有芳香气味的植物[1],如芒果、柚、橙、金橘、佛手、葡萄、柠檬等。大部分香果植物都是可食用的,在吃的过程中它们散发出的香味能够改善人们的情绪[6]。

2.4 香木植物

香木植物指树干木材能发出木本芳香的植物,如月桂、檀香、香樟、楠木等。香木植物的木材还可以做成具有特殊香味的家具。

3 芳香植物的特性

芳香性是芳香植物的主要特性,它取决于芳香挥发物的化学成分,并决定了芳香的强度和香型[5]。1996 年,格哈特布赫鲍尔首次证明芳香化合物能对人体产生显著作用[7],这为植物芳香气体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芳香植物的挥发物质基本上

可以分为以下几类[8]。

3.1 萜类

萜类是芳香物质中最大的一类,包括单萜、倍半萜、二萜或三萜衍生物类。单萜有柠檬烯、月桂烯、蒎烯、莰烯、水芹烯等,主要作用是镇痛、杀菌消毒、抗病毒、使人镇静;倍半萜有 a-松油烯、金合欢烯、大根香叶烯、烩烯等,能够降低人体血压、杀菌消毒、抵抗炎症、镇痛,并使人松弛。

3.2 醇类

醇类是芳香挥发物的第二大成分,有松油醇、香叶醇、薄荷醇、芳樟醇等。萜形成的醇有很强的杀菌、抗感染、抗病毒、刺激作用,安全性高;倍单萜形成的醇,可以化解在循环器官中的滞留物,促进心脏和肝脏的机能。

3.3 酚类

酚类比醇类的活性强,如异丁香子酚、百里香酚、香芹酚等,它们具有很强的杀菌力,能刺激神经系统、镇痛、抗感染、愈伤、促进消化、祛痰、提高人体免疫机能。但在浓度高时,会对皮肤产生破坏性刺激,需引起注意。

3.4 酮类

这类物质孕妇要慎用,如樟脑酮、薄荷酮、蒎莰酮、松香芹酮等,都有一定毒性。但同时它也具有镇痛、抗凝血、抗真菌、抗炎症、愈伤、促进消化、祛痰、提高免疫机能、让人松弛的作用。

3.5 酯类化合物

酯类化合物包括醋酸异戊酯(洋梨)、醋酸香叶酯(玫瑰)、醋酸苄酯(茉莉)、醋酸乙酯(桃)、丙酸肉桂酯(葡萄)、庚炔羧酸甲酯(堇菜)等,它们能够有效抵抗炎症、治疗皮肤发疹。

4 芳香植物对人体的作用

1910 年法国化学家 Rene Maurice Gattefosse(当代芳香疗法之父)发现了熏衣草油能够治愈烧伤[9]。后来的很多研究也证明香味对人的精神生活能产生有益影响,例如吸入柠檬、罗勒、迷迭香混合的刺激性精油有提神的作用;而吸入由熏衣草、马郁兰、快乐鼠尾草混合的安神性精油,可以明显地减轻压力[10,11]。芳香气味还被证明对减轻一些病人

治疗时的痛苦有作用,并能刺激消费、改善学生记忆力并提高学习效率[12,13]。心理学教授还发现气味怡人的室内使人工作有自信和效率,且较有诚意化解冲突[12]。目前国外已经将芳香精油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应用产品,例如根据需要可以在建筑物中安装芳香系统,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抒解压力或放松精神。美国境威斯康辛州的 St Croix Valley 纪念医院安装了精油挥发系统,尤其在急诊室,芳香气味减轻了家属和病人的焦虑[11]。法国、日本、德国等国家也开设了花香医院,在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方面治疗效果很明显[14]。这些都进一步证明了香气成分对人体的作用。研究证明,令人愉快的气味和令人不愉快的气味能引起不同的自主神经反应[2]。 IFF(全球居首位的香精香料创造及生产商)通过测定人体皮肤电反应、心率、皮肤温度等指标,发现苹果和肉豆蔻的混合气味令人愉快,白松香的味道令人难受[4]。香气还能引起其他生理变化,如甜橙香气有刺激作用,能增加人们的瞳孔收缩速率[6];吸入檀香挥发油能减少眨眼速率,这些都是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加,身体放松的体现[15]。香气的刺激还能引起明显不同的脑电波,2002 年郑华就将人体脑波变化(α波和β波)作为测定指标,发现人们闻过月季、雪松等的气味后,脑电波显示人的情绪趋向放松;而白兰花、珍珠梅的香味却则由于香气过于浓烈或具有特殊异味而令人紧张[ 16]。日本有相关研究还通过测定CNV(大脑期待波),证明了罗勒、丁香、天竺葵、天竺薄荷、薄荷油、玫瑰、依兰油具有刺激作用(引起 CNV早期成分增加),香柠檬油、黄春菊、柠檬、马郁兰、檀香则具有镇静和放松作用(引起 CNV 早期成分减少),缬草属、山艾树等少数植物的香气则表现出混合作用[17,18]。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植物挥发气体对人体作用逐渐被大家重视[4,11,19,20]。但国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植物挥发物的鉴别分析方面,而在挥发物对人体生理和心理影响方面的研究比较少。近年来一些研究人员开

始尝试研究植物气味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就之对人情绪的影响做了有益的探索。郑华、金荷仙等人在此方面做了突破,研究了芳香植物对人体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就对人情绪方面的影响做了有益的探索,他们发现,人在闻金桂组和丹桂组的桂花香味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与对照相比均有下降[16,21-23]。金荷仙等还将芳香植物对人体的作用和植物挥发的成分放在一起研究,认为是某些成分影响了人[21,22]。高岩也通过测试人的生理指标发现油松、白皮松、桧柏枝叶释放的挥发物能够降低人体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22]。 Son 和 Park 等人也发现嗅入扁柏挥发气体后,被试的生理状态(脑电图、血压)趋于稳定[20]。在木材领域,也有人开始研究芳香木材对人体的影响,并总结了一套有效的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24,25]。另外芳香植物还能提高工作效率,测试发现,在薰衣草香气中工作的电脑操作人员,击键差错率可减少 20%;茉莉花香可使失误降低 1 / 3,效果最好的柠檬香气能减少一半差错,这对室内芳香植物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依据[26]。

5 总结与展望

芳香植物挥发物对人类嗅觉环境的影响研究作为植物环境效益的一个部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芳香精油和芳香化学成分的研究已经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经验,还发现一些芳香化学成分有益于人体[5,7,8, 13,15,27]。因此,释放这些精油的芳香植物对人体应该具有相同的作用。根据以上的论述,证明有些香气能使人愉快,缓解压力;有些香气能使人安静、集中注意力,还会减少人类建筑综合病症的症状[2];一些芳香植物还具有杀菌除尘、驱蚊逐蝇、治疗疾病等作用。这些作用根本上是因为芳香植物能够挥发对人体有益的香气成分。植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芳香植物已经成为构成城市人居环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发挥芳香植物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作用,把嗅觉感受作为园林欣赏的另一方面来考虑,能够使园林艺术效果得到更加完整的表现。所以如何解决芳香植物在植物造景应用中的一些技术性和科学依据等问题[28],使它能够充分地应用到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方面,是一个新的课题。在医院、学校、养老院、居住区等场所,根据不同的人群,选配适当的芳香植物,从而对人产生相应的作用,促进人体保持身心健康。总的说来,芳香植物的应用仍具有很好的前景

对人体有好处的植物大全

对人体有好处的植物大全 我们知道,身边很多东西对于我们身体都是非常有好处的,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有很多东西对于我们的身体非常有好处,我们只有充分的了解了对人体有好处的治愈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可能大家对于对人体有好处的植物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对人体有好处的植物大全吧。 1.净化空气的植物: 吊兰、黛粉叶等,对装修后室内残存的甲醛、氯、苯类化合物具较强吸收能力。芦荟、菊花等可以减少居室内苯的污染;雏菊、万年青等可以有效消除三氟乙烯的污染。月季、蔷薇等可吸收硫化氢、苯、苯酚、乙醚等有害气体。在室内养虎尾兰、龟背竹、一叶兰等叶片硕大的观叶花草植物,能吸收80%以上的多种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晚上不但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还能使室内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增加。 2.芳香植物的芳香有抗菌成分,可以清除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具有保健功能,如仙人掌、文竹、常青藤、秋海棠气味有杀菌抑菌之力,同时,植物的芳香还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如丁

香、茉莉可使人放松,有利于睡眠;玫瑰、紫罗兰可使人精神愉快,有发奋工作的欲望夜来香、锦紫苏、驱蚊草等气味有驱蚊除蝇作用。但香味不能太浓,否则会引起副作用,如丁香久闻会引起烦闷气喘,影响记忆力;夜来香夜间排出废气使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感到郁闷;郁金香含毒碱,连续接触两个小时以上会头昏;含羞草有羞碱,经常接触引起毛发脱落。 3.立体绿化居室的植物:在家居周围栽种爬山虎、葡萄、牵牛花、紫藤、蔷薇等攀援植物,让它们顺墙或顺架攀附,形成一个绿色的凉棚,可有效地减少阳光辐射,大大降低室内温度。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对人体有好处的植物大全,相信大家对于这些内容都非常感兴趣吧,我们应该适当的生活中多买一些对人体有好处的植物,才能够帮助我们塑造一个健康的体魄,同时需要我们在日常中增强体育锻炼,非常有好处。

天气变化影响人体健康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117000827.html, 天气变化影响人体健康 作者:杨雨辰 来源:《保健与生活》2013年第09期 气候条件和天气剧烈变化会对人体建康造成影响已经得到证明。例如,阴天或气压变化会让很多人感到关节疼痛、肌肉损伤复发或出现偏头痛。 研究这种理论的科学被称为“生物气象学”,其目的在于研究气候因素对人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西班牙塔拉戈纳佩雷马塔研究所的最新研究发现,气温与就医人数之间存在直接关联。当气温超过26℃时,就医人数会显著增加。此外,在夏季,躁狂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冬季,抑郁症患者会增多。 气候变化会导致大脑的传感神经出现紊乱,从而影响人们的情绪状态,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会导致某些精神疾病恶化。瞬间的天气变化容易引发焦虑,而其他气候变化,如白昼长短变化等,则容易导致情绪高涨、低落和两者交替出现的双相情绪障碍等问题。 情绪障碍中最常见的病状是季节性情感障碍,即随着秋季来临,日照时间缩短,出现情绪低落的状态。结果,人体进入冬眠状态,行动变得迟缓,社交活动减少,甚至因为缺乏活动而体重增加。应对这种症状的手段之一是光疗法,即通过全光谱灯光照射来调节人体的生理节奏,让人保持清醒或睡眠的状态。 大气电流主要通过体液对人体产生影响。在大气电流的影响下,人体细胞膜的渗透性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体液的流动速度。此外,大气电流还会改变人体内悬浮胶体的分布、血压、心率、神经刺激和组织间的导电性。大气中的负离子以负氧离子为主,这有助于人体健康,其密度通常为每立方厘米2000-4000个。流动的水附近通常聚集着高密度的负氧离子,这就是我们靠近大海、河流或瀑布时会产生舒适感的原因。 气候变化不仅对人类存在影响,也影响着所有的生物。未来的生物气象医学将继续探索大气、气候和人体之间的复杂联系。

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号:201184601121 姓名:郝延淑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食物营养与健康倍加关注。合理的营养是人类的智力、身体潜能和社会活动能力充分发挥的先决条件。营养和健康适当的人,既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营养;健康;营养素 一、营养概述 营养的原义为“谋求养生”,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过程。 1合理营养是指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向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维持人体健康的营养。 2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物质。目前,已知有40—45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其中人体最主要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等。 二、健康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定义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并据此制定了健康的十条标准: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

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善于休息,睡眠好;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由此可见,人们不再把健康等同于没有疾病,保健的概念日益被人们广泛接受,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人类通过营养维持生命、保证生长发育,增进健康和完成各种活动。人类从胎儿开始直至死亡都离不开营养,人类体质的优劣与营养状况有密切的关系。营养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先决条件,是保证身心健康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康复的重要条件。总之,人类的生、老、病、死都与营养息息相关。 (一)营养素的功能 营养素的功能主要包括提供能量、促进生长与组织修复、调节生理功能。其中作为能量来源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因此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又被称为产能营养素。同时由于人体对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较大,又被称为宏量营养素。而促进生长与组织修复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调节生理功能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作用是维持物质代谢的动态平衡及内环境的稳定。

人体生物磁场的治疗作用

境由心造、相由心生(人体生物磁场的治疗 作用) 人体生物磁场的治疗作用及特异作用 一、人体生物磁场及特异作用 人类对自己研究了几千年,但是所认识到的仍只是一小部份。人体本身以及各种生物都是一部最精密、功能最齐全,而且完全自动化的生物磁场,既有接收系统、发射系统,又有自我调控系统、微调放大系统、分析处理系统。可以说是一部完全自动化的生物计算机,其性能远远高于现代科学发明的任何最高级的科学仪器。 这部生物磁场的发射系统,可以每时每刻自动往外发射信息,其信息以超光速充满宇宙,在宇宙的任何地方都可以随时接收到你每一个细胞、脏腑、器官发出的信息。而广播电台只有播音时而且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才可以收到,不播音时和超远距离就收不到。这说明电波的速度与光速相等,因此,与时间同步。而人体这部生物磁场既可接收某一个人许多年前的信息,也可以接收以后尚未发生的信息。看到此处,你可能又要疑问了:“不可能吧,未发生的信息怎么会接收到呢?”别忘了咱们前面讲的生命是阴性物质和阳性物质的组合。阴性物质是超光速的,超光速对宇宙范围来说是没有限制的,超时空的,可以超过时光的速度

接收和观察过去,也可以超过时光接收和观察未来。因为一切事物中都有阴性物质,因此都有超光速的信息。任何事物,在它刚刚诞生之时,它的最终结果也已决定和出现。那么中间每一个过程的信息也自然都已经出现,只要用超光速的接收系统,把任何一个时空点的信息定向、定时接收即可得到。你觉得是不是很神?就拿最简单的诊病来说,无论患者在什么地方,有特异功能的人瞬间即可知道他有什么病。甚至不知道此人的姓名,或者你连说都不用说,你心里想一个人,就可知道他有什么病,并在几分钟之内把他全身各部位的疾病都诊得一清二楚。你可能觉得神得不敢相信了,这的确是反复验证的事实,并且可以在社会上大面积普及。其原理就在于阴性物质是超光速,以及生物磁场的高级自动化等。比如,你并不知道电视台在哪,你在任何地方只要打开电视机,调准台,你就可以收到你所要看的节目,这就是定向接收的原理。所以,对于人体疾病的信息接收也是如此,只要定向接收,就可以准确地接收到那个人的信息。 你可能又疑问了:“这种功夫只有极少数有特异功能的人才会有。”其实不然,这种方法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学会,也可能在几天之内就可以学会,甚至也可能在几分钟之内就可学会,你不敢相信吗?我在前面一开始就说过,你的思维应该放开一些。 生物磁场的微调放大系统也很神秘。你只要懂得如何接收和放大,即可把宇宙空间的各种信息定向接收过来,而且又可放大无穷倍。其原

春季健康小知识

春季健康小知识之春季健康饮食原则 早春季节,气温仍较寒冷,人体为了御寒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来维持基础。所以早春期间的营养构成应以高热量为主,除谷类外,还应选用黄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时补充能量物质,由于寒冷的刺激可使体内的蛋白质分解加速,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而致病。因此,早春期间还需要补充优质蛋白质食品,如鸡蛋、鱼类、虾、牛肉、鸡肉、兔肉和豆制品等。上述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氨酸,而蛋氨酸具有增强人体耐寒的功能。 春季,又是气候由寒转暖的季节,气温变化较大,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开始复发,活力加强,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所以,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红柿等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苋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从而可抵抗各种致病因素侵袭;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也应食用,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这类食物有芝麻、青色卷心菜、菜花等。仁爱示例标记 春季健康小知识之春季健康怎样进行食补 传统医学认为,春季养生“当需食补”。但必须根据春天人体阳气逐渐生发的特点,选择其平补、清补的饮食,以免适得其反。 营养学家认为,以下几种人适宜在春天进补:中老年人有早衰现象者;患有各种慢性病而体形孱瘦者;腰酸眩晕、脸色萎黄、精神萎靡者;春天气候变化大,受凉后易反复感冒者;过去在春天有哮喘发作史,而现在未发作者;到夏天有夏季低热者。凡属上述情况者,均可利用春季,根据个人体质及病情,选择适当的食补法,防病治病。 老年人如有阴虚内热者,可先用清补的方法。这类食物有梨、莲藕、荠菜、百合、甲鱼、螺蛳等。此类食物食性偏凉,食后有清热祛火作用,有助于改善不良体质。 春季健康小知识之春季疾病的饮食防治 传统医学认为:“百草回芽、百病发作”,就是说,春天容易旧病复发。春天由于温暖多风,适宜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因此,春天外感较多。对身体虚弱的老年人来说,更应引起重视。 事实证明,到了春季,凡有肝阳上亢的人,特别容易出现头痛、眩晕,这就是祖国医学早已指出的“春气者诸病在头”的原因。现代医学也发现,春天的气候变化,容易使人血压增高,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饮食防治的方法是,每天吃香蕉或橘子250—500克;或用香蕉皮100克,水煎代茶,频频饮之。因为香蕉含有能降低血压的钾离子。另外,经常食用含钾多的柠檬、梨、绿豆等,对防治高血压也有益。还可用芹菜500克水煎,加白糖适量,代茶饮;或用芹菜250克、红枣10枚,水煎代茶饮;或将花生米浸泡醋中5日,每日晨空腹吃10粒,也均有较好的降压效果。 春天健康小知识 春天天气潮湿,身体易积聚水分,造成皮肤松弛;冬天吃了不少丰脂食物,在体内积存。古语也有说:千金难买春来泄。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饮食健康法: 苹果和鲜奶

芳香植物的特性及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芳香植物的特性及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作者:金紫霖, 张启翔, 潘会堂, 李霞, 安雪, JIN Zi-lin, ZHANG Qi-xiang, PAN Hui-tang, LI Xia, AN Xue 作者单位:金紫霖,潘会堂,李霞,安雪,JIN Zi-lin,PAN Hui-tang,LI Xia,AN Xue(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 张启翔,ZHANG Qi-xiang(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国家花 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83) 刊名: 湖北农业科学 英文刊名: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48(5) 参考文献(28条) 1.高岩北京市绿化树木挥发性有机物释放动态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学位论文] 2005 2.金荷仙梅、桂花文化与花香之物质基础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学位论文] 2003 3.SON K C;PARK J E;SONG J E Psycho-physiological chang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result of inhalation of the essential oil of hinoki cypress (chamaecyparis obtusa) 2006 4.傅冠民芳香疗法的由来、作用及其应用[期刊论文]-香料香精化妆品 2002(05) 5.姚雷;张少艾芳香植物 2002 6.李宏芳香疗法研究中使用的各种方法[期刊论文]-香料香精化妆品 2000(03) 7.HONGRATANAWORAKIT T;BUCHBAUER G Human behavioral and physiological reaction to inhalation of sweet orange oil 2005(679) 8.刘方弄;彭世逞;刘联仁芳香观赏植物观赏与栽培 2006 9.WARRENBURG S Measurement of emotion in olfactory research 2002 10.陈祥;刘锦雯神奇的"花香疗法" 1998(10) 11.GAMMAGE R B;BERVEN B A Indoor air and human health 1996 12.VAINSTEAN A;LEWINSOHN E;PICHERSKY E Scientifie correspondence floral fragrance new inroads into an old commodity 2001(127) 13.ALAOUI I O;VERNET M E;DITTMARL A Odor bedonics:connection with emotional response estimated by autonomic parameters 1997(22) 14.项延军浅谈园林中的嗅觉效应 2007(05) 15.孙启祥;彭镇华;张齐生自然状态下杉木木材挥发物成分及其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期刊论文]-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4(31) 16.于海鹏;刘一星;刘镇波应用心理生理学方法研究木质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期刊论文]-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3(31) 17.郑华;金幼菊;周金星活体珍珠梅挥发物释放的季节性及其对人体脑波影响的初探[期刊论文]-林业科学研究2003(3) 18.WARRENBURG S Effects of fragrance on emotions 2005(30) 19.洪蓉;金幼菊日本芳香生理心理学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世界林业研究 2001(3) 20.吴鸣香味对人的心理作用 1994(01) 21.郑华北京市绿色嗅觉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学位论文] 2002 22.HONGRATANAWORAKIT T Physiological effects in aromatherapy 2004(26) 23.袁海容;钱志升内病外治药物的特殊类型--激经气药 1997(06)

智能健康管理系统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综合版)

智能健康管理系统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综合版) 目录 一、智能健康管理系统方案介绍 二、智能健康管理系统方案优势与价值 三、智能健康管理系统设计原则 四、智能健康管理系统功能介绍 五、智能健康管理系统客户端APP开发 六、智能健康管理系统子系统组成 七、智能健康管理系统子系统功能 八、智能健康管理系统特点 九、智能健康管理系统服务流程 十、智能健康管理系统应用人群 十一、智能健康管理系统检测设备 十二、智能健康管理系统发展前景 前言 随着人们对健康管理意识的提高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医院仅仅为患者提供疾病治疗的服务已不能满足大众对健康的需求,这就要医院将智能健康管理系统融入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对居民人体健康状况进行长时间监护管理,并通过相关的健康信息进行疾病的预分析诊断,为居民提供更深层次的健康管理服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以控制健康危险因素为核

心,通过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三级预防并举,实现良性环形运转循环,为居民提供更加系统的健康管理。 正文 一、智能健康管理系统方案介绍 健康管理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循环往复、始终贯穿的过程,依托互联网+实时健康监测智能穿戴设备+云数据为基础,利用智能健康检测设备、无线通讯、互联网+实体、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的前沿技术,智能健康管理系统通过对健康大数据的科学运用,为国人提供精准智能健康管理和个体化健康方案,让每个人都享受到带来的健康生活。为老年人群体、亚健康人群、慢性病患者(高血压、心脏病等)。实现院外监测,对亚健康人群和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进行集中有效的管理(评估、预测和控制),实现个人对慢性病的早监测、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实现对老年人和特殊人群的长期有效的病情监控和护理,同时智能健康管理平台为病人建立终身动态电子健康档案。通过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应用促进健康保健水平的提升,促进资源的高度共享,完善健康保障体系,为医疗改革提供新型的网络化的支撑平台。 二、智能健康管理系统方案优势与价值 健康管理是一种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提供科学的健康指导、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调动其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保护和促进人类的健康,真正达到防治疾病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

人体健康与气候

气候与人体健康 魏晋明蔡丽彬 (厦门市翔安区气象局,厦门市翔安区361100) 作者简介魏晋明(1984—),男,福建厦门人,本科,技术员,从事气象观测与预报研究及营养学研究工作。 蔡丽彬(1988—),女,福建厦门人,毕业于厦门理工学院,营养师,现在主要从事营养对人体健康的研究。 摘要:通过多年对气象观测以及营养学的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大尺度的气象变化还是小范围的天气影响,每一次的气象变化都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影响,尤其是十二节气更替之时,对人体健康影响极大。平时大家多关注天气预报,按照天气更换衣物;气象工作者及时准确地做好气象预报预测,可以让人们提前做好天气变化的措施,从而可以大大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减少因为疾病带来的痛苦。 关键词:气候健康疾病预防防治 1 冬春季 1.1 冬春季感冒与天气 在我国很多地方,感冒都被称为“着凉”,可见感冒与天气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感冒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冬春季节为多发期,因为流感病毒容易寄生在低温、干燥的寒冷环境里。中医也认为,当气候突然变化、寒暖失常之时,风邪病毒最易侵袭人体。 临床实践也表明,每当发生一次“天气突变”,感冒的人数常常

也就随之突增。“天气突变”主要表现在气温、气压、降水、风、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剧烈变化上,一般都是由锋面天气系统带来的(锋面,即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交界面),尤其是冬春季,北方冷空气不时南下,锋面活动更为频繁,常常诱发感冒或出现其它病症。 人患感冒的症状会因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即所谓的“四时感冒”:风寒感冒(冬季受风寒或春季降温所致)、风热感冒(春天温度高或秋冬天升温所致)、夹湿或夹暑感冒(夏季湿度大、温度高所致)、夹燥感冒(秋季空气干燥所致)。其中前两种感冒症状是一般的头疼、发热、鼻塞流涕等,而第三种感冒则常伴有胸闷、骨节疼痛症状,夹燥感冒则一般伴有鼻燥咽干、咳嗽无痰或少痰、口渴舌红等症状。〔2〕因此,“因天制宜”应成为预防感冒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熟悉本地天气和气候变化规律的前提下,注意收听和收看天气预报节目,当天气发生突变时,要及时更换衣被,注意保暖,以防受凉而诱发感冒;在天气突变后的一两天内,要尽可能地少去公共场所,以防被传染上感冒。 1.2 传染病预防 春天天气多变,乍暖还寒,同时天气转为湿热,容易滋生病菌,是传染病多发的季节,要注意加强公共场所的清洁及个人卫生,防御各种疾病的发生。 2 夏季 2.1 夏季防暑降温〔1〕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位于长江中下游一带,副高面积和强度

磁疗的七大原理

磁疗的7大原理 一、经络原理 根据中医理论,在人体内部存在着一个经络系统,经络系统起着传导、运输的作用,将这个系统在人体内各组织器官形成一个整体系统,并起到运行气血,协调全身阴阳平衡的作用,经络系统纵横交错,分布于体内和体表,上下左右保持密切的联系,并维持正常代谢活动功能的相对平衡的作用。当人体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时,就会产生炎症或病变,经络系统就会产生阻断或不畅通,直接影响到人体气血运行,气血运行减弱或阻断直接影响到细胞组织正常代谢功能,从而使人体各部位或一部分活动功能协调相对不平衡。就会产生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失眠所产生的疾病,直接或间接影响经络系统。经络系统又影响到病变处气血运行,病变部位没有气、没有血时,这个部位就会越来越重。当磁能寝具形成双极对流,作用于人体时,形成对流旋转磁场,磁场的每一个磁片都是一个磁源,作用穴位时等于针灸穴位疗法作用。磁场设计应用磁场原理N极和S极对流,形成磁场雾状态旋转粒子,给细胞充电,修复细胞组织和经络系统。疏通经络,行气止痛,活血化淤,理气散寒,祛风,消肿、补肾益精等。经络系统通道有着特定的作用,司辖特定的功能,通过气血流畅,从而使人体的任何一个部位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二、血液循环原理 磁场改变机体血液循环畅通(血液中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含有铁、磁场增加血红蛋白电荷能量,细胞自身产生运动,推动血液

前进),血流速增加一倍,微循环组织增大一倍,当机体任何一个部位作用于磁场,这个部位就发生变化,磁场采用双极对流血液通过这个部时,血液中所含的各种细胞和物质(水、血红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胶原蛋白、Cl、Na、Ca、O2、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各种淋巴细胞和酶等),就会发生变化,主要是给这些物质增加能量,这里形成一个修复的大本营,使这些物质恢复功能。从新工作发挥作用,通过运输到达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细胞得到氧气和营养物质使机体细胞组织器官,达到自身修复。细胞摩擦产生能量和物质,自身产生运动增加热能,加上血液循环自身流动推力,所以血液循环畅通加快。形成细胞组织代谢,经过交换废物排出体外。如机体所产生的疾病,当对流磁场发挥作用时,血管扩张,无论它的动脉和静脉血的流速都增加,来修复血液循环系统,作到自我康复。 三、生物全息修复 中医学认为生物全息修复,人体经络遍布全身及阿是穴,局部取人体某一部位,它都能完整地排列反应全身,经络系统的相关组织反映点,是全身各器官的缩影。每一个生物永磁都是一个磁原,发出自身能量作用于人体部位。并穿透人体各器官,当人体入睡时,姿势变换约20-28次,当身体变化每一次,即可达到调节作用,这是两个平面面积磁场和双极对流所产生的作用,应用对流磁场穿透,激活细胞,血液循环畅通,疏通经络、活血化淤,即可起到调解作用,又可以达到自愈效果。 四、内原药物原理

家居生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 1家具的室外环境问题及其危害1 1.1 废气 1 1.1.1 油烟 1 1.1.2 汽车尾气 1 1.1.3其他臭气 2 1.2噪声 2

1.2.1环境噪声 2 1.2.2社会噪声 2 1.2.3 其他噪声 2 1.3 光污染 2 1.4电磁辐射-健康的隐形杀手3 1.5热污染 3 2家居室内环境污染及其危害3 2.1废气 3 2.2放射性建设材料 3

2.3 室内电磁辐射 4 2.4不洁净的饮用水和食物 4 2.5噪声 4 2.6直接接触的物品 4 2.7居室内的生物 4 3改善居室环境质量的对策与措施 4 4自我保护措施 44444 34444 参考文献 5 家居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摘要:我们的健康,甚至于我们的心情时时刻刻都受到周围环境,尤其是家居室内外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家对家居室内外环境重要性已经有所了

解,很多人都知道“买住宅就是买环境”。本文主要是对家居室内外的环境问题及其对人体的危害,以及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与措施等进行了较为详细地概述。对人们如何在购买住宅的时候,避免现存的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环境污染和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健康,污染,对策 引言 人类环境被污染后,由于污染区域的气象条件、地理环境、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同,污染物来源、种类、性质、浓度和持续间不同,以及年龄、健康状况不同,对健康产生不同的危害。而关注家居室内外的环境,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是本文要关键阐述的。 居室内的环境因素包括微小气候、照明、采光、噪音和空气清洁状况等。如今,居室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住宅建筑及装饰材料、家用化学品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改善居住卫生条件就成了提高公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这对保护居民健康,增进民族的繁衍昌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以环境科学与医学知识合理地规划未来的家居生活,尊重科学,关注健康,尤其是家居环境健康。在“以人为本”的发展时代中,增进家人健康,让事业更加顺利,是我们所有人的共同追求。[1] 1.家具的室外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1.1废气 1.1.1油烟:主要危害有以下四个方面: (1)厨房油烟可随空气侵入人体呼吸道,进而引起食欲减退、心烦、精神不振、嗜睡、疲乏无力等症状,医学上称为油烟综合症。 (2)厨房油烟还会伤害人的感觉器官。如眼睛遭受油烟刺激后干涩发痒、视力模糊、结膜充血,易患慢性结膜炎;鼻子受到刺激后黏膜充血水肿,嗅觉减退,可引起慢性鼻炎;咽喉受刺激后出现咽干、喉痒,易形成慢性咽喉炎等。 (3)厨房油烟中含有致癌物,长期吸入这种有害物质可诱发肺脏组织癌变。一家癌变研究中心最近指出,中国妇女患肺癌比例高的主要原因是厨房中的环境污染所致。 (4)由于厨房燃料燃烧过程中使氮氧化物的生成量骤增,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吸附以后会导致肺部病变,出现哮喘、气管炎、肺气肿等疾患,严重者可招致肺纤维化的恶果。 1.1.2汽车尾气 汽车(或机动车)排放尾气中有毒有害物质达二百多种。比较严重的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光化学物(光气)、铅尘、3、4苯并芘等等充斥在您的呼吸带附近。 (1)俗称煤气的一氧化碳,危害您肯定知道,吸入人体后,其与红细胞的亲合力是氧气的300-400倍,会造成人体器官缺氧死亡的。 (2)铅尘进入人体后会导致系统生理病变,使人的智力下降,阅读、计算及抽象思维困难,严重损害神经系统,反应迟钝、内分泌失调。这些进入人体内的铅尘基本上存在于骨骼中,据中国预防医学会对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实验显示,少年班学生的血铅浓度远比同龄人低很多。 (3)光气,不仅刺激人的喉、眼、鼻等黏膜,同时还具有强致癌作用。 (4)氮氧化物,其中的一氧化氮于红细胞的亲合力比煤气还要强,很容易让人们中毒死亡。其中的二氧化氮是一种褐色有毒物,有一种特殊的刺激性臭味,损害人的眼睛和肺部。(5)3、4苯并芘,则是国际公认的头号强致癌物质。 1.1.3其他臭气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还存在一些远比垃圾臭气更毒和更臭的气体,主要是一些工厂排放的废气。

芳香植物的药用价值呢

芳香植物的药用价值呢 芳香植物的种类有很多,大家可能都不知道芳香植物含有药用的重要成分,大部分可用于治疗疾病的药材。芳香植物的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入药。芳香植物,是指一切具有特殊香气、口感的植物,可分一年生和多年生2种。相信大家都对芳香植物都很好奇吧,今天就简单为大家介绍下香草是什么以及它的药用价值。 ①芳香成分。这是芳香植物最主要的特质,如芳樟醇、桉叶醇、柠檬醛、丁子香酚等。目前国际上对芳香植物的综合利用并不强调将香气成分都提取出来,很多时候直接用的是这些芳香的植株本身,这就更让人有置身于大自然的感觉。

②药用成分。包括挥发性的精油成分和不挥发性的生物碱、单宁、类黄酮等成分,具有某些特殊的药用功效,目前日本及欧洲盛行芳香疗法,就是利用这些药用成分治疗各种疾病。 ③营养成分。芳香植物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以及一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可以用作蔬菜食用;由于它还有香味功能,还可加工成各种食品或调味料。 ④色素成分。芳香植物含有丰富的天然色素,可做天然染料,尤其适用于食品着色;这些天然色素提高了这类植物的观赏价值,所以还可作为观赏园艺植物来利用。此外,大部分芳香植物还含有抗氧化物质和抗菌成分。芳香植物正是由于拥有了这些成分,所以其除了可以作为香料植物使用外,还可作为药草、食品以及观赏植物,甚至可以作为天然防腐抗菌剂、抗氧化剂应用在食品和药品中。

以上所讲述的就是芳香植物的药用价植有哪些,部份芳香植物它的香气有的可以杀菌、消毒、驱虫,有的可调节中枢神经,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使人脱离亚健康状态。芳香植物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具有药用价值,现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我们生活。而且有的可以提取天然香料哦。

智能健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能健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目录 1 智能健康管理系统概述 (4) 1.1背景资料 (4) 1.2系统特点 (4) 1.3系统功能 (4) 1.4系统结构及业务流程图 (5) 1.5系统的运行环境 (6) 2 访问系统 (6) 2.1登录系统 (6) 3 首页 (6) 3.1 基本信息统计 (6) 3.2 慢病趋势图 (6) 3.3 人群分类占比 (7) 3.4 租户区域信息 (7) 3.5 疾病人数 (7) 3.6 签约人数 (7) 4 会员档案 (7) 4.1 用户画像 (7) 4.2 基本信息 (8) 4.3 评估报告 (8) 4.4 体检报告 (8) 4.5 健康监测 (8) 4.6 干预促进 (8) 4.7 服务签约 (9) 5 家医签约 (9) 5.1 新增签约 (9) 5.2 签约审核 (9) 5.3 签约记录 (9) 6 健康建档 (9) 6.1 建档 (9) 6.2 档案筛选 (10) 6.3 建档情况 (10) 6.4 分布统计 (10) 6.5 新增档案 (10) 6.6 个人健康管理 (11) 6.7 健康素养 (11) 7 健康评估 (11) 7.1 慢病风险 (12) 7.2 中医体质 (12) 7.3 心理健康 (13) 7.4 膳食营养 (17) 7.5 体力活动 (17) 7.7 一般风险 (17) 7.8 综合评估 (18)

8 健康指导 (18) 8.1 指导详情 (18) 8.2 指导筛选 (18) 8.3 指导人群分类 (18) 8.4 待指导 (19) 8.5 已指导 (19) 9 健康干预 (19) 9.1 干预详情 (19) 9.2 待干预 (19) 9.3 已干预 (20) 10 健康评价 (20) 11 统计分析 (20) 12 知识库 (21) 12.1 食材库 (21) 12.2 成品菜库 (21) 12.3 食谱库 (21) 12.4 膳食方案 (21) 12.5 运动项目 (22) 12.6 运动方案 (22) 12.7 运动处方 (22) 13. 字典管理 (22) 14 社康管理员 (22) 14.1 添加社康管理员 (22) 14.2 编辑社康管理员 (23) 15 管理机构 (23) 15.1 添加管理机构 (23) 15.2 编辑管理机构 (23) 15.3 查看 (23) 15.3.1 医生 (23) 15.3.2 医组 (24) 15.3.3 档案 (24) 15.3.4 签约 (24) 15.3.5 社区 (25) 16 用户管理 (25) 16.1 添加用户 (25) 16.2 查看用户人员 (25) 16.2.1 角色列表 (25) 16.3 编辑用户信息 (26) 17.服务包 (26) 18.服务项目 (26)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俄罗斯科学家最新研究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人的健康状况恶化。据俄《科学信息》杂志报道,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人的居住环境发生变化。科研人员经研究发现,在降水比较多的部分陆地地区,由于水位上升,人们食用最多的是靠近地表的水。而地表水的水质也会因地表物质污染而下降,人们食用了这样的水,就会患上诸如皮肤病、心血管疾病、肠胃病等各类传染性疾病。随着居住环境的变化,人的机体抵抗力和适应能力都会下降。届时,肠伤寒、痢疾、疟疾、兔热病等传染性疾病就会成为常见病。 而在另外一些气候变得更加干旱、逐渐荒漠化的地区,由于缺水,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将会加重,人们也会被迫食用水质不好的水。同时荒漠化导致土壤盐分增多,将不再适合作物种植。 天灾还是人祸? 虽然全球变暖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每个人都看见了,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地球变暖,在科学界至今悬而未决。 马柱国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是个长期过程,与大自然自身的变化规律有关,但人为因素加剧了气候变化的速度,因此不容忽视。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有自然过程和人为过程。过度排放温室气体肯定会使地球变暖,但温室效应在地球变暖中占多少份额,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另外,人类的其他一些活动也有可能造成地球气候变暖。比如城市化的加速造成地表植被减少,这势必会使地球的“肾”(湿地)和地球的“肺”受到损伤。 去年,俄罗斯专家指出,全球变暖导致人的居住环境发生变化并影响人的健康状况并非一日之事。未雨绸缪,人类应该及早采取措施以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 研究期待深层次 全球变暖是上个世纪以来观测到的明显事实。学术界更加关心的一直是探寻这些变化的原因,而被《科学》杂志认可的气候研究进展却侧重于变化后的观察与适应。但要真正理解或证实这种关系,必须提出理论上的证据,即气候变化的物理机制。这一点国际学术界进展甚微。事实上,对气候变化后果的观测和讨论与气候变化机制研究是密不可分的。由不同原因造成的“气候变暖”对环境和生命带来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即便这种变化的原因像当前主流研究认识的那样单纯———是由于温室气体造成的,研究者对于气候系统本身复杂性的认识也将影响到对于气候变化后果的预料。反过来,对当前人们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准确评价对于气候系统本身性质的研究也非常有价值。 ■相关链接 根据一项国际研究显示,到二○五○年,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上四分之一的植物与动物消失,这将是自恐龙灭绝以来全球的最大一次物种灭绝。 这项研究主要调查了全球变暖与一千一百零三种植物、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青蛙和昆虫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一研究推断到了二○五○年的情况。研究人员指出,因汽车和工厂废气而导致的气温上升已达到了过去一百至三千万年间从未达到的水平,这威胁了许多物种,全球迫切需要采用新的清洁能源。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天气、气候变化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意识到了天气、气候与健康的关系。成书于战国前后的《黄帝内经》使用大量的篇幅表达了顺应天时而养生的理念,“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当如今的生存环境变得看上去日益险恶,气候变化与健康的关系引起了世界每个角落的注意。通过谷歌趋势的搜索引擎可以发现,在2007年及之前对于“climate and health”(气候与健康)的搜索为0,从2008年2月开始,针对这个关键词组的搜索开始出现,迅速攀上了一个高峰,并在近两年来居高不下。 气象与环境科学家们逐渐意识到,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存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发现,南美洲1991年致死性霍乱爆发的元凶可能是厄尔尼诺,太平洋增暖的环流刺激隐匿霍乱弧菌的浮游生物生长,为霍乱在南美洲19个国家流行创造了条件。 虽然这种理论颇有争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相信,霍乱爆发只是一种先兆,全球的气候变化可能会给人类健康带来更大危害。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气象学会医疗气象学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式功、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王敏珍、董继元表示,气候变化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各种气象因素作用于人体而产生的,主要表现为光、热、水、气等气象要素通过人体感受器官对人体产生影响。当这些感受器官接受了来自大气环境的刺激后,会引起体内的一系列反应。 但并不是所有个体都会有一致的反应。他们认为,气象因素对人体刺激后引起的反应取决于个体的情况,还取决于各人的心理状态与体质。不同性别、年龄的人对气象因素刺激的反应并不相同。在一般情况下,健康的人比较能适应外界的气候变化,但是当气象条件的急剧变化超过了人体调节机能的一定限度时,人们就会感觉不适或进而生病。 这些疾病或症状包括伤疤痛、风湿痛、心肌梗塞、栓塞、感冒、中风、多发性关节炎、风湿病和一些传染病等。

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的论文.123

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 10级机电三班楚忠坤学号:1004360326 摘要: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提供人体维持生命、生长发育以及进行各种活动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然而,随着近代工农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有毒、有害物质对食品的污染逐步加剧,已经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在世界贸易中于其他国家的食品贸易往来日益增加,食品安全已成为影响食品工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Abstract:the food is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terial base, it provides the human body to maintain lif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of various activities for energy and nutrition. However, with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o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destruction, the poisonous and harmful material to food pollution increased gradually, has endanger human body health and life safety. At the same time, along with our country in world trade in other countries trade growing food, food is safe has become the influence of the key factors in the food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关键词:原料污染加工过程污染包装材料污染食品添加剂加强食品安全的几点建议 Keywords: raw material pollution process food additive pollution packing material pollution to strengthen the food safety several Suggestions 近年来,全球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恶性食品污染事件接二连三,食品生产/加工新技术与新工艺带来新的危害,世界范围内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贸易纠纷不断,并且已经越来越关系到各国的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和国家声誉。

2021春季卫生与健康小知识最新

2021春季卫生与健康小知识最新 1.春夏季卫生健康小常识有什么 预防外感。春季气温不稳,风雨多变,体弱者要注意保暖防风寒,多食醋蒜之类有助于预防外感。过敏体质者要注意避开花粉等过敏原,外出最好戴口罩。 增强体质。主要是多参加户外体力活动,包括各种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增强机体免疫力。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跑步打球做操打太极拳郊游等。 调节情绪。春天宜酌情增加一些富含苯乙胺咖啡因的饮食,诸如绿茶咖啡香蕉巧克力等,这些食品能兴奋神经系统,消除疲劳,防止“春困”和情绪低沉。另外,处事不要过激,力求心平气和,情绪安定。养鱼赏花垂钓等都可调节情绪,怡情养性。 采取必要防治措施。在天气多变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对一些慢性病进行预防性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结核病风湿病以及精神病等疾病的患者在春季不宜停药或减药,而需要强化或做必要的调整,严防病情加重或旧病复发。家长应及时为孩子接种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疫苗,不要随便带孩子出入公共场所。一旦发生有关病情,要尽早到医院妥善查治

春天里,万物欣荣,生机蓬勃,是人体生理机能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然而春雨绵绵,天气潮湿,乍暖还寒,气候很不稳定。健康的人能够调适自己很快适应环境,一般无需调补。但是素有旧疾的人,在这多变的季节里,就不那么幸运了,旧疾极易复发。此时,对与这类患者和病后体虚的人,可以通过适当进补,提高身体抵抗力,使身体得到康复。 春季食物以选则一般性调补食品为宜,如鸡肉鸡蛋瘦猪肉红枣等。不仅可改善慵懒的体质,还可充沛体力。然而,对于身体明显虚弱的人,则需要选择适当的滋补中药来调养,如西洋参龙眼肉党参黄耆等。 春天百花盛开,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花粉,是过敏性疾病的好发季节。若有慢性疾病或过敏体质的人,春天一定要忌口,忌服“发物”,如虾蟹咸菜等食物,否则旧病极易复发。 总的说来,春天的调养药膳,以平补为原则,不能一味使用温热补品,以免春季气温上升,加重身体内热,损伤到人体正气。 春季饮食以平补为原则,重在养肝补脾。这一时令以肝当令,肝的生理特性就像春天树木那样生发,主人体一身阳气升腾。若肝功能受损则导致周身气血运行紊乱,其他脏腑器官受干扰而致病。又因酸味入肝,为肝的本味,若春季已亢奋的肝再摄入过量的酸味,则造成肝气过旺,而肝克伐脾就势必伤及脾脏。脾又与胃密切相关,故脾弱

芳香植物

芳香植物种类及园林应用植物是园林景观的基本要素,构成了极富变化的园林动景,为园林增添了无穷生机,而香味是“植物之灵魂”,在园林植物的观赏性状中最具特色。中国古典园林注重意境美的创造,主张运用植物时“重于香而轻于色”,以芳香植物来提升园林景观的文化底蕴,把独特的韵味和意境带给园林。现代园林常追求大色块,重视视觉冲击力,反而忽略了嗅觉的感受,忽视了芳香植物的应用,而这类植物恰恰最具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和中国园林的文化特色,它们有姿态、有韵味、有意境,是园林“绿化”、“美化”、“香化”的重要材料,因此,应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大力加强芳香植物的引种及育种,并在园林中广泛应用,使我们的园林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芳香溢远。一、我国芳香植物的种质资源:芳香植物是兼有药用植物和天然香料植物共有属性的植物类群,其组织、器官中含有香精油、挥发油或难挥发树胶,具有芳香的气味。我国芳香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的芳香植物共有70余科200余属600~800种,主要分布在菊科(34种)、芸香科(25种)、樟科(23种)、唇形科(23种)、伞形科(12种)、桃金娘科(11种)、杜鹃花科(9种)、禾本科(9种)、姜科(8种)、豆科(7种)、蔷薇科(7种)、木兰科(6种)、百合科(6种)、柏科(6种)等14个科,可分为乔灌木、藤本类、草本类三个类型。1、乔灌木类:具有芳香气味的乔灌木主要有柏科侧柏、香柏;海桐科海桐;玄参科毛泡桐;樟科香樟、阴香、月桂;金缕梅科蜡瓣花、金缕梅;芸香科的花椒、黄檗、九里香;木兰科白兰、黄兰、含笑、玉兰、广玉兰、望春玉兰、山玉兰、馨香玉兰、天女花、夜合花、优昙花;

蔷薇科的梅花、香水月季、突厥蔷薇、稠李、多花蔷薇、木瓜;省沽油科银鹊树;瑞香科瑞香、结香;木犀科华北紫丁香、蓝丁香、北京丁香、暴马丁香、波斯丁香、桂花、素馨花、茉莉、女贞;忍冬科糯米条、香荚蓬、珊瑚树、接骨木;楝科楝树、米兰;蜡梅科蜡梅;山茶科木荷、油茶、厚皮香;豆科金合欢、金雨相思;茜草科桅子、黄桅子;蕃荔枝科鹰爪花;萝蘼科夜来香;菊科蚂蚱腿子;千屈菜科散沫花;马鞭草科兰香草;五加科鹅掌柴;杜鹃花科毛白杜鹃、云锦杜鹃等。2、藤本类:蔷薇科木香、金樱子、香莓、光叶蔷薇、多花蔷薇;忍冬科金银花;豆科紫藤、藤金合欢等是具有芳香气味的藤本类植物。3、草本类:石蒜科纸白水仙、丁香水仙;姜科的姜花;唇形科薄荷、留兰香、罗勒、藿香、紫苏、香薷紫荆芥、迷迭香、鼠尾草、百里香、薰衣草、灵香草;马鞭草科荆条;百合科百合、铃兰、萱草、玉簪;柳叶菜科月见草、待宵草;菊科香叶蓍、地被菊、龙蒿;十字花科香雪球、紫罗兰;豆科羽扇豆;天南星科石菖蒲;败酱科植物缬草;石竹科麝香石竹;拢牛儿苗科香叶天竺葵、豆蔻天竺葵以及兰科的兰花等。二、芳香植物的功能1、美化及香化:我国许多名园利用芳香植物创造了绝佳的景致。杭州西湖的“曲院风荷”,突出了“碧、红、香、凉”的意境美,即荷叶的碧,荷花的红,熏风的香,环境的凉,使夏日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观。许多植物的香味都具有深深的文化底蕴,给园林带来独特的韵味和意境。如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天与清香似有私”。又如“禅客”栀子花,“薰风微处留香雪”。再如夏秋盛开的茉莉,“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