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浅谈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安全综合对策措施

浅谈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安全综合对策措施

摘要:山区高速公路高差起伏大、弯道多、纵坡陡且长,超长连续大纵坡对道路安全影响非常巨大,应采用综合对策措施,提供行车安全性。

关键词:高速公路长大纵坡安全0引言在对长大纵坡路段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为了克服高差,设计过程中,需要交替使用陡坡和缓坡。

这样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技术标准和规范相应的要求,但是,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连续长大纵坡路段导致车辆,尤其是大型货车频繁制动,进而降低了制动效能,进而引发追尾撞车、坠车或弯道处车速过快而冲撞护栏,甚至路外引发恶性交通事故,直接威胁到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超长连续纵坡对道路安全造成重大影响,需要在设计、施工、运营期间,采取综合对策措施、应急救援体系。

1线形展线改善高速公路的线形,对于连续下坡路段来说,这是根本性的安全措施,通过展线,对路线的长度进行延长,一定程度克服了高差,减小平均纵坡,山岭重丘区尽量进行线形展线,减缓平均纵坡,增加道路运营安全性。

2加大安全行车宣传力度在长大纵坡等重点路段和服务区增设安全行车警示牌、悬挂警示横幅、滚动播放警示片盒警示语。

编印山区高速公路安全行车提示卡、危化品运输、应急防灾等警示宣传资料,通过沿线收费站口、服务区发放给过往司乘人员。

争取沿线地方人民政府和移动、联通、电信等公司支持,通过全线情报板、公告牌及时准确发布路况信息。

3加大交通安全设施投入力度车辆在启动淋水装置后,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通常情况下,水箱中的水在行驶7公里左右就会基本用完,所以,在停车区设置相应的车辆加水及冷却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载重汽车制动性能的稳定性;另外,驾驶员在停车区内可以对车况进行检查,以及休息等,保持较好的状态进行下坡行驶。

因此,增加或扩建野外停车区,因此宜适当设置、增加或扩建停车区。

目前,在国内外,在解决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问题方面,避险车道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

所谓避险车道,就是在靠近长大下坡的末端设计一个制动坡床,确保制动坡床与道路坡度方向相反,紧急制动停车通过较陡的上坡来完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车辆在连续下坡行驶过程中,因刹车失控造成交通事故,其他正常行驶车辆的自由度和安全度从而大大提高。

浅谈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浅谈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编号:AQ-JS-06148(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浅谈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On the cause analysi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highway traffic accidents浅谈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随着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出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交通事故的高发态势,给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造成了隐患。

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道路交通事故是对高速公路交警的挑战。

现对本辖区交通事故的构特点、产生原因与预防对策做一下探讨一、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点分析(一)涉及车辆多,人员伤亡严重,财产损失大。

高速公路由于其通行量大、车速快、物流量大等特点,成为推动当今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但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其巨大的车流量极易形成几十辆甚至上百辆车相撞的连锁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也就不可估量,往往都是损失严重,车毁人亡。

(二)二次追尾事故发生率较高。

即前车遇险情或其他情况减速制动,后车未保持安全间距,在高速行驶中减速不及与前车发生碰撞,并有可能导致失火、爆炸。

高速公路车流量大,行驶速度快,一旦发生事故,后面的车辆很难及时做出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躲避,往往会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引起车辆连环碰撞,特别是在雾天,这种情况则更突出。

(三)单方事故较多。

即车辆碰撞中央隔离护栏或路边护栏,或者在路面上侧滑或翻车。

这种情况多是由于驾驶员疲劳驾驶、缺乏过硬驾驶技术所致。

(四)事故形态比较单一,因果关系比较明显,多为追尾事故。

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营运安全及保障措施

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营运安全及保障措施
第48卷第11期
2021年6月
道路桥梁
Roads and Bridges
建筑技术开发
Bui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营运安全及 保障措施
李永江,何 斌
(四川雅西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雅安 625000)
[摘 要]针对雅西高速公路特点,结合实地调研和历年事故数据,分析长大纵坡尤其是隧道和冰雪路段营运安全状况和存 在问题,从改善路面性能、提升交通安全设施、优化交通组织等多维度改善长大纵坡营运安全,成效显著。
开展技术攻关和试验研究,创新地在全线隧道内科学设 置反光环和线形诱导标,优化 LED 轮廓标和反光轮廓标安装, 增设洞门立面标记。形成隧道内主动发光与多层次被动反光 互补结合,获得良好的视线诱导效果,实现了隧道视线诱导 设施从功能性、安全性向舒适性、美观性质的提升。 2.2.2 隧道进出口交通安全设施提升改造
3 营运安全改善效果研究 3.1 隧道路段运营安全改善
长大纵坡隧道路段 2019 年交通事故仅 9 起,与 2017 年的 38 起相比,下降了 76%,年公里平均事故率由 2017 年的 1.42
起下降为2019年的0.34起,隧道路段的营运安全提升效果显著。 3.2 冰雪路段营运安全改善
长大纵坡的冰雪路段 2019 年交通事故 23 起,与 2017 年的 38 起相比,下降了 39%,年公里平均事故率由 2017 年的 1.63 起下降为2019年的0.99起,冰雪路段的交通安全有了较好改善。 3.3 长大纵坡营运安全性改善
交通事故数据分析反映出隧道和冰雪路段是长大纵坡路 营运安全的重点整治路段。从技术和管理 2 个方面研究解决对 策,技术方面主要从路面性能、交通安全设施和货车运行情 况开展研究 ;管理方面主要从优化交通组织开展研究。 1.3.1 路面性能检测分析

长大上坡路段安全保障措施

长大上坡路段安全保障措施

长大上坡路段安全保障措施摘要:在高速公路的长大上坡路段,大型车的单位质量功率比较小,势必会造成行驶速度的降低。

大型车的车速与小客车的车速相差较大,会使小客车的超车频率增加,易造成交通事故。

论文分别从设计期,运营期考虑长大上坡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保障安全的工程及管理措施。

1、限制坡度坡长公路纵坡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包括车辆的动力性能、保证车辆运行安全、顺畅,满足一定的服务水平以及考虑合理的工程造价和运行的安全关系等。

合理地确定最大纵坡和最大坡长,对纵断面设计乃至整条公路的设计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1坡度限制确定道路允许的最大纵坡值要综合考虑载重货车的爬坡能力、公路的通行能力、下坡制动安全性、交通事故率、油耗、环境保护、工程投资等多种因素,还要考虑地形、交通结构差异、经济发展等影响。

(1)从载重汽车代表车型的爬坡能力方面考虑汽车的爬坡能力是指汽车在良好的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克服其他形式阻力所能爬上的纵坡坡度。

通常用最大爬坡坡度来评定汽车的爬坡能力,最大爬坡坡度指的是汽车在坚硬路面上用最低档作匀速行驶时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

某一车型的最大爬坡坡度为28%,说明它能够爬上所有坡度≤28%的纵坡,但28%的纵坡显然是不安全、不经济的,而且实际运行的车辆不会也不可能长时间以同一个档位爬坡。

因为这样不仅加剧发动机的磨损,也无法满足运输经济性的要求。

实地观测表明,驾驶员在爬坡时总是尽可能的采用高档行驶,而并不是按照理论计算所对应的平衡档位和速度爬坡。

(2)载重汽车对交通运行的影响载重汽车在不同的坡段上行驶时,其速度折减量不同。

这样既会影响运输的效率,也会对后面的小客车造成干扰,尤其是在没有设置超车道的双车道公路和载重汽车比例较高的多车道公路上。

因此需要保证载重汽车在上坡路段行驶时速度折减量不超过一个限度,也就是要保证载重汽车在长大上坡路段上的最小车速。

实地调研资料显示,山区高速公路在达到其基本通行能力时的运行速度一般是设计速度的50%~60%。

浅析长下坡路段事故多发原因与应对措施

浅析长下坡路段事故多发原因与应对措施

浅析长下坡路段事故多发原因与应对措施摘要:由于山区地形和经济等条件限制,长下坡的出现不可难免。

但是长下坡路段是道路交通事故频发地段,且一旦发生事故,多是车毁人亡的重特大恶性交通事故,给社会和各个人都带来了巨大损失。

因此,对长下坡路段事故多发原因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试图对其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必要的应对措施,以期对该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长下坡;事故原因;应对措施1引言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

在这些地区的公路存在着大量连续下坡路段。

连续下坡路段的突出特点是,虽然单个坡长、坡度符合设计规范,但道路在连续几千米至几十千米范围内使用连续下坡的纵断面线形。

这种连续下坡路段经常成为事故多发路段,重特大交通事故频发。

有关坡度坡长与交通事故的关系,国内外学者进行了长期研究。

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事故多发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初步提出应对措施。

2 长下坡路段事故多发原因总的来说,造成长下坡路段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汽车、驾驶员和道路等方面,本文将重点分析道路方面的原因。

并从坡度、坡长和线形三方面来说明。

2.1坡度方面的因素目前,国内给出不同的纵坡坡度对事故有不同的影响为:(1)当i=-1%~2%时,纵坡对事故率无影响,即K=1;(2)当i=2%~9%时,K=-0.36+0.76i-0.04i2;(3)当i=9%~11%时,K=1.4+0.2i;(4)当i=-1%~-11%时,K=0.16-0.88i-0.04i2。

其中,K为纵坡影响系数;i为道路纵坡,上坡取+,下坡取-。

可以看出,同样的坡度下坡时事故率高于上坡方向,下坡方向当坡度代数值在-1%~-11%范围内,坡度越陡事故率越高,不过事故率的增长幅度越来越小,在-11%附近增幅接近于零。

根据相关交通事故的调查资料可知,随着坡值的增大,交通安全性降低,当坡值>5%时,事故发生率明显高于平均值。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特别强调越岭路线任意连续3km路段的平均纵坡坡值不应大于5.5%。

公路高边坡滑坡灾害防治措施分析

公路高边坡滑坡灾害防治措施分析

公路高边坡滑坡灾害防治措施分析摘要:高速公路路基高边坡所形成的防护体系可为高速公路安全通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但与此同时,高速公路路基高边坡滑坡现象也较为常见。

受施工环境、地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路基高边坡的状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稳定向不稳定转变,所以开展对高速公路路基边坡滑坡现象的研究尤为重要。

在分析滑坡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保证高速公路的安全通行。

关键词:公路;高边坡;滑坡灾害;防治措施1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体所处地形、水文、地质情况某高速公路标段左侧高边坡出现一系列的张拉、剪切裂缝,裂缝延伸长度较长,从方坑左端墙处—施工便道工棚处已形成连续的裂缝,滑坡体区域土方量约8.6万m3,滑坡体已经向下滑动了一定的距离,且滑坡体随时存在继续发生的可能。

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体所处区域属低山~丘陵地貌,自然地形坡度整体在40°以上,其前缘为V形深沟谷,滑坡边坡上下陡立,相对高差近170m,坡度40~60°。

区域内地下水有两种: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与基岩裂隙水,水量较贫乏,滑坡前缘为溪流,由北向南西径流,溪流宽10~20m,河床窄,水位浅,属山涧型河流,洪水期间水位暴涨,流量大,流速快,具有较强的冲刷力。

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4~9月份降雨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5.74%~72.97%,易出现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

滑坡体处在厚层残坡积与不利坡体稳定的地层结构上,平面形态呈“半椭圆形状”。

根据勘察与分析,该滑坡属于推移式中型中层~厚层残坡堆积层滑坡,滑坡体大,滑面较陡。

2地质灾害形成条件2.1地形条件地形地貌是影响该公路高边坡滑坡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降水及冰雪融水的作用下,地表水入渗坡体转化为地下水,并以泉的形式出露。

在大的纵坡比及狭长的沟谷中,流水携带的物质立即由势能转化为动能。

滑体极易以近似泥石流的特征快速运移,沟道被进一步切割,坡体变形破坏的速度会加快,为高速远程滑坡提供了动力条件。

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事故分析及安全措施研究

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事故分析及安全措施研究

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事故分析及安全措施研究第一篇范文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事故分析及安全措施研究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和国道省道的广泛建设,公路交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然而,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已成为影响公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对这类事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

一、事故类型及原因1. 制动系统故障:下坡过程中,车辆长时间使用制动系统,易导致制动蹄片磨损、制动油液沸腾等问题,使制动失效。

2. 车速过快:驾驶员在下坡时未减速,导致车辆失控。

3. 跟车过近:下坡时,车辆间距离缩短,易发生追尾事故。

4. 货物滑移:载货车辆在下坡过程中,货物未固定牢固,滑移导致车辆重心不稳。

5. 疲劳驾驶:驾驶员长时间驾驶,注意力不集中,在下坡路段易发生事故。

6. 道路设计不合理:部分公路下坡路段设计坡度较大,未设置减速带、警示标志等。

二、安全措施1. 加强制动系统检查与维护:定期检查制动系统,确保制动蹄片、油液等处于良好状态。

在下坡前,提前减速,避免长时间使用制动系统。

2. 设置减速带和警示标志:在公路下坡路段设置减速带,提醒驾驶员减速。

同时,增设警示标志,提示驾驶员注意安全。

3. 保持安全车距:驾驶员在下坡过程中,应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避免追尾事故。

4. 货物固定:载货车辆在下坡前,确保货物固定牢固,防止滑移。

5. 严禁疲劳驾驶:驾驶员应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在疲劳状态下驾驶。

6. 优化道路设计:对公路下坡路段进行优化设计,减小坡度,增设缓冲区域,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三、结论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事故频发,对交通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通过分析事故类型及原因,本文提出了加强制动系统检查与维护、设置减速带和警示标志、保持安全车距、货物固定、严禁疲劳驾驶、优化道路设计等安全措施。

只有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降低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篇范文探讨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事故背后的真相及综合安全策略在公路交通系统中,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事故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高速公路长大纵坡段路面质量控制措施

高速公路长大纵坡段路面质量控制措施
收稿日期:20180504 作者简介:李志玲(1983),女,助理工程师
在山西朔州环城高速公路施工中,采用的路面耐久性措施,有利 是路面层间剪应力相应增加。在长大纵坡段的路面结构最好采
于显著减少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沥青路面车辙、开裂等早期 用骨架型级配,以改善混合料性能。
损坏。
2)在行车载荷作用下,随着路面结构深度的增加,与之相伴
在我国,由于高速公路在中西部地区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随的是路面层间剪应力的减小,其峰值处于中上面层间。在长大
修养护费用,确保高速公路行驶质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形的影响。
在某高速公路施 工 中,施 工 地 段 为 长 大 纵 坡 路 段,地 质 条 件
3)在长大纵坡路段施工时,路面不易压实,空隙率过大,须改
复杂,路线平均纵坡坡度超过 2.0%,最大值达到 4.1%,坡长超过 善施工工艺控制,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提高路面抗
一。近年来,随着我省(山西)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交通量 须从多方面采取技术措施:
逐年增长,很多长 大 纵 坡 段 路 面 出 现 严 重 破 损,其 中 裂 缝、车 辙、
1)路面破坏最主要是由于混合料塑性剪切变形不断积累形
磨光较为普遍,局部壅包波浪也较严重,已严重影响到行车安全。 成。在行车载荷的作用下,随着路面纵坡的增大,与之相伴随的
质量和气候交通条件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到沥青混合料和路面的 筛孔通过率不大于 8%。
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
[2] 袁理春.公路工程路面白改黑改造工程的技术与管理[J]. [3] 汪 毅.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方案技术分析[J].黑龙江
第20441卷8第年 270期 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 7卷 第 l 5期 1 8 ・ 20 1 1年 5 月 2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 TURE
Vl . 7 No 5 0 3 .1 I MB . 2 1 y 01
文 章 编 号 :0 9 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 1 1 — 180 10 —8 5 2 1 ) 50 2 —2
应长度为 5 0m, 4 均符合设计规范要 求。
2 3 行车视 距评价 .
本路段根据现场 调查 、 量后 , 2 O 测 J 一J 5通视条件 良好 , D 不存
曲线 , 并且卵形曲线已进入 隧道 ( 双连拱 ) 内约 40 这种路线平 2 m,
纵组合及隧道位置对 行车安 全非常不 利。 自从此 高速公路 通车 以来 , 在此路段 内, 特别是 曲线隧道 内经常发生 交通事故 , 伤亡人
数较多 , 对社会造成 了不小 的财产损失 和负 面影 响 , 引起 了交 也
在视距 问题 。J 1为卵形 曲线 , D 且部分 曲线 ( 40 m) 长 2 已进 入隧 道, 驾驶员在行车时 由隧道外光线较强处 高速驶 入隧道 内光线较 暗处时会产生视觉偏 差 , 造成驾驶 员眼睛 的短 时间 “ 黑洞 ” 现象 , 来不及 连续转 向, 导致判断和操作的失误而造成交通事故 。
0k / % 最短 坡 长不 小 于 通事故也在不断上升。特别是路线处于长 大陡坡的路段 , 交通事 设计速度 8 m h对应 最大 纵 坡不 大 于 5 、
0 .6 纵 故更是频繁发生。本项 目是 国家公路 网中 G 5包 ( ) ( ) 6 头 茂 名 线 2 0m 的 现 行 设 计 规 范 要 求 。此 路 段 平 均 纵 坡 为 2 6 % , 坡 。 在陕西境内的重要路段 , 地处 陕北黄 土高原南 部的延安 市境 内。 拟合见 图 2
本次调查 的交 通 事 故 多 发 路 段 隶 属 富 县段 , 计 速 度 为 设
8 n'。在此范 围 内路 线 由五 条 曲线 组成 , 0kvh 路线 纵 坡 为 长 于 3k m的连续下坡( 行车方 向 ) 最 大拟合 纵坡 为 一3 5 , , . % 因此 由
于长距离连续下坡 , 加之在接 近坡底处存在 长约 17 0m的卵形 0
而且沿线桥梁和隧道等构造物也分 布较 多 , 在一定程 度上影响 了
图 2 拟 合 纵坡
该路段经过现场 测量 和计 算机拟合 后最小 竖曲线半 径分别
为 凹形 2 0 / 处 , 000m 1 对应长度 为 3 0m; 0 凸形 3 0 1处 , 60 0m/ 对
行车的安全 、 快速和舒适性能。
关键词 : 高速公路 , 长大陡坡 , 交通事故 , 防措施 预
中图 分 类号 : 4 23 6 U 1 .6 文献 标 识 码 : A
1 概述
近几年来 , 由于国家对公 路事业 的大力支 持 , 国公 路发 展 全

该路段经过现场测量 拟合后 的路面纵 坡、 长分 别为 : 坡 坡度 18 % , .2 对应 坡长 30 m; 4 坡度 3 3 % , 应坡 长 8 0m; 度 .0 对 3 坡
. 超 设计 管部门和省高速 公路建 设集 团公司的 高度重视 。本人对 该 事故 2 4 横坡 ( 高) 与路面横 向超高 () 有关 的因素有 : 平曲线半径 ( ) 汽车行 R 、 多发路段从路线平 、 面、 纵 路面横坡 、 交通安全设施 及行车条件 等
) ) 方面进行专业 调查并作出原因分析 , 出发生交通 事故 的问题原 驶 速度 ( 和横向力系数 ( 。计算公式如下 : 找
因 , 出解决方案。 提
= 。
2 现 状道 路平 、 、 纵 横面 指标调 查及评价
2 1 平 面线形 指标评价 .
通过对该五处 弯道路段间隔 2 0m~5 0m进 行的横断面水 准
高差测量 , 再推算圆曲线路段 现有 路面实 际横坡 值。J1 曲线 D 圆 通过对此路 段现场采点测量和计算机拟合 , 拟合 曲线半 径分 范围路面超高横坡值在 一 . 5 一一 .o , 34% 3 9 % 平均值 一 .0 , 3 6% 与 别为 70n, 14 5m,1 . 9 7 9m和 6 0m, 1 1 1 . 8 75m,9 . l 0 回旋线长度为 规范要求 值 4 %相 差 不 大 ;D J 2团 曲线 范 围路 面超 高 横坡 值 在 2Om,8 和 30m( O 10i n 0 见图 1 。平 面线形各项技 术指标符合现 ) 18 %一一 .5 .9 3 8 %之间 , 平均值 一2 8 , 规范 要求 值 3 接 .% 与 %
全 线 为双 向四 车道 并 全部 控 制 出 入 的高 速公 路 , 设计 速 度 以
8 m h为主 , 0k / 全线 除隧道 内采用水泥混凝 土路面外 , 其余 路段路
面面层均为沥青混凝土 。
本高速公路穿越黄土梁峁 、 沟壑 区, 地形条件 的限制 , 受 路线 平、 纵指标不高 , 面曲线、 道路段 和长大纵坡 路段 分布较 多 , 平 弯
某 高速 公路 长 大 纵 坡路 段事 故 分析 及 预 防措施
王 苗 定
摘 要: 针对 目前 某高速公路 长大陡坡路段 多发交通事故的现状进行 了相应的原 因分析 , 交通安全设施 、 从 车速控制、 路
面结构改善等几方面提 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并分别作 了具体 阐述 , 以达到降低 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0 对应 坡 长 6 0 m; 度 1 0 % , 应 坡 长 4 0 m; 度 9 坡 .0 对 2 坡 特别是 高速公路 的发 展如雨 后春笋 , 突飞 猛进 , 高速公路 的通 车 2 5 % , 25% , .0 对应坡长 5 0m; 度 3 5 % , 2 坡 .0 对应坡 长 7 01, 5 1均符合 1 里 程大 大增 加 。随 着 公 路 建 设 越 来 越 多 , 车 条 件 越 来 越 好 , 通 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