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茶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路线方案研究
永吉高速公路路线优化的思路与体会

统计 , 墩高大于 3 5m的桥梁, 主线有 279 7 / 8 .8m 8
座 ( 合双 幅 )互 通 内有 592m 9座 。表 1是 原 折 , 1 / 初 设不 同 高度桥 梁 的建 安费情 况 。
表 1 原初步设计不同高度桥梁造价表
“ 回头看” 活动, 对永吉高速第 三、 四勘察设计合 同 段 的初步设计开展了大量深入、 细致的优化工作 。 然 而 , 项 目是典 型 的山 区高速公 路 , 本 地形 起伏 大 , 隧 高 , 质 、 文复 杂 , 桥 地 水 勘察 设 计 难 度 大 , 区 且
初 步设计为基础 , 分析 了原设计的特点, 出了路线的优化思路 , 提 列举 了三处典型路段优化 , 在
设计“ 回头看 ” 优化 活动 中取得 了良好 的效 果 。 关 键词 :山 区;高速 公路 ; 线优 化 路
中图分 类号 : 1. U42 3
文献标 识码 : B
1 背 景
为止造 价最 高 的一条 高速公 路 。
了较高的平纵指标 , 线形平顺 , 大部分地段设计速度
的标 准 可 以达 到 10k / 0 m h甚 至 10k / 。片 面追 2 m h
求 线 形 的 高 指 标 使 得 桥 隧 比例 高, 线 桥 梁 主
88 9m 2 7 / 9座 , 道 556m 4座 , 隧 9 / 折合 双 幅桥 隧 比 达 到 4 .% , 隧约 占总造价 的 4 .3 , 79 桥 4 8 % 成为 影 响 造 价最 大 的部 分 。 22 整体 线 位高 , . 高墩桥 多
消化, 需要大规模 的弃土场进行堆放 , 对水土、 环境 也有 很 大 的影 响。
分 析原 因 , 了线 位较 高外 , 除 还与设 计思 想较 为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房建、绿化交工检测实施方案

目录一、前言 ............................................................................................................................... - 1 -1.1任务来源 (1)1.2项目概况 (1)1.3检测依据 (2)二、检测内容、方法及频率要求 ....................................................................................... - 4 -2.1检测界面划分 (4)2.2实体工程检测内容及频率 (4)2.3外观检查内容及要求 (10)2.4内业资料审查 (17)2.5实体工程项目检测方法 (19)三、交工质量检测组织情况 ............................................................................................. - 20 -3.1人员组织 (20)3.2检测主要仪器设备 (21)3.3交工检测条件、工作流程及工作组织 (22)四、工程质量鉴定方法 ..................................................................................................... - 30 -4.1鉴定方法 (30)4.2工程质量等级鉴定 (30)4.3工程质量不符合项 (31)五、检测工作要求及有关事项 ......................................................................................... - 34 -5.1检测工作质量保证措施及有关事项 (34)5.2廉政要求 (34)六、安全保障措施及相关要求 ......................................................................................... - 36 -七、相关单位应配合的有关事宜 ..................................................................................... - 39 -7.1建设单位 (39)7.2施工单位 (40)7.3监理单位 (40)7.4设计单位 (41)附件1:交工工程质量检测随机取样方法....................................................................... - 42 -附件2:交工检测日报制度 .............................................................................................. - 47 -附件3:内业资料检查项目明细 ...................................................................................... - 51 -附件4:各单位工程交工质量检测具体检测程序及方法............................................... - 57 -附件5:镇赫高速公路(陈贝屯至煤灰堡段)交工检测工程量清单........................... - 57 -一、前言1.1任务来源根据云南省昭通市镇雄至赫章高速公路(陈贝屯至煤灰堡段)项目建设需要,为了保证镇雄至赫章高速公路(陈贝屯至煤灰堡段)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房建、绿化、交安工程交工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昭通市镇赫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根据委托云南航天工程物探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对该项目进行交工质量检测。
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考试:2021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4)

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考试:2021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4)1、上海市某新建高速公路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面层采用三层结构,分别为4cm厚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6cm厚AC20沥青混凝土和8cm厚AC25沥青混凝土,基层、底基层分别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和级配碎石。
分析该公路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时,沥青混合料层的等效温度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单选题)A. 23.06℃B. 24.13℃C. 25.38℃D. 26.47℃试题答案:C2、公路自然区划Ⅴ区新建一条公路,双向六车道,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沥青路面,面层采用两层结构,上面层为AC16沥青混凝土,厚度40mm,模量10000MPa,下面层为AC20沥青混凝土,厚度60mm,模量9000MPa。
为方便路面结构验算及相应的分析,需将两层或两层以上不同面层材料换算成当量面层。
问该路面换算成当量面层的厚度和模量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单选题)A. 90mm,9478MPaB. 100mm,9478MPaC. 90mm,9953MPaD. 100mm,9953MPa试题答案:B3、城市道路人行横道宽度应根据过街行人数量、行人信号时间等确定,主干路的人行横道宽度不宜小于()。
(单选题)A. 3.0mB. 4.0mC. 5.0mD. 6.0m试题答案:C4、某三级公路(v=40km/h),其路基设计高程采用路基边缘高程。
路面宽度7m,土路肩宽度0.75m,路拱横坡2%,土路肩横坡4%。
某平曲线半径选定为140m,超高横坡取6%,超高旋转轴绕边线旋转。
QZ点的路基设计高程为100m,该QZ点的路基外侧高程是下列哪个选项?()(单选题)A. 100mB. 100.42mC. 100.48mD. 100.51m试题答案:B5、[已过时]红线宽度在40~50m的城市道路,绿地率要求不得小于()。
(单选题)A. 40%B. 30%C. 25%D. 20%试题答案:C6、某山区公路K4+550路段有一路堤斜坡,坡体为均质黏土且斜坡下存在潜在滑动面。
最新《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编著-第三版-期末试题及答案-课后习题..

B QD《道路勘测设计》期末复习资料——仅供参考一.填空题:24分1.现行《标准》(JTJ01-97)规定,我国公路的技术等级,根据 使用任务 、 功能 及 适应的交通量 分为五个等级。
(笔记)P82.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型式有一块板(单幅路) 、二块板(二幅路)、三块板(三幅路)、四块板(四幅路)。
P873.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离心力使之产生两种不稳定的危险,一是 倾覆 ,二是 滑移 ,在发生横向倾覆 之前先产生横向 滑移 现象,为此在道路设计中应保证汽车不产生横向 滑移 ,从而保证汽车的横向稳定性。
P34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满足 停车 视距的要求,其它各级公路一般应满足 会车 视距的要求,还应在适当间隔内设置大于规定的 超车 视距的路段。
P1115.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所受的阻力主要有空气阻力 、 滚动阻力、 坡度阻力 和惯性阻力 。
P546.展线的方式主要有 自然展线 、 螺旋展线 和 回头展线 。
P1847.减少和消除冲突点的方法有 交通管制 、 渠化交通 和 立体交叉 。
P 8.一般选线要经过方案比较、 路线带选择 和 具体定线 三个步骤。
P1329.道路平面线形就是由 直线 、 圆曲线 和 缓和曲线 的适当组合而构成的。
P3610.我国公路按路幅F 式可分为单幅双车道 、 双幅多车道 和 单车道 三大类。
P9611.城市道路网可归纳为方格网式、 环形放射式 、 自由式 和 混合式 四种基本类型.P1912.按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我国城市道路分为 快速路 、 主干路 、次干路 和 支路 四类.P9二、名词解释:20分1. 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P432.高速公路: 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
(笔记)3.横向力系数:单位车重所受到的横向力。
P304.施工高度:在同一桩点处设计标高与地面标高之差。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资料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道路通行一般有(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三种。
2.公路采用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是在(前轮转角小于5°)、(速度恒定)和(转向角速度恒定)三方面进行选择。
3.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有(技术标准)、(交通条件)、(自然条件)和(道路网)。
4.工程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实施可能性)四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5.新建公路的标高设计一般有()和()两种,在弯道路段为()。
6.汽车行驶理论里的D 称为(动力因素),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车重的有效牵引力)。
7.平面交叉存在交错点是影响交叉口行车速度、通行能力和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其中以(冲突点)对交通的干扰和行车安全影响最大,其次是(合流点)再其次是(分流点)。
8.互通式立交根据交叉处车流轨迹的交错方式和几何形状的不同,可分为(完全互通式)、(部分互通式)和(环形互通式立交)三种类型。
9.平面线形是由(直线)、(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三种线形要素组成。
10.越岭线垭口两侧的展线方式有(自然展线)、(回头展线)和(螺旋展线)三种。
11.汽车行驶理论的D 称为(动力因素),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车重的有效牵引力),它的表达式D= (T/G-&/G=(f+i)+ 8 /g a )12.汽车行驶阻力包括(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惯性阻力)。
13.直线最大长度包含两个方面,即(长直线最大长度)和(短直线最大长度)两种。
14.从线形的协调性看,基本型线形组合宜将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之长度比设计成(1:1~2:1)。
15.道路净空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
16.公路根据(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性质)可分为五个等级。
17.《规范》规定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就不小于行车速度的(6)倍为宜。
18.山岭区公路按路线所处的位置不同大体可分为(沿溪线)、(越岭线)和(山脊线)三种线。
大广高速吉安至龙南段扩容及拓宽方案分析

大广高速吉安至龙南段扩容及拓宽方案分析摘要:作者根据大广高速吉安至龙南段扩容及拓宽方案为例,提出了“沿大广高速拓宽、扩容方案”和“利用吉安外环线分流方案”两种方案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大广高速吉安至龙南段扩容拓宽一、概述大广高速吉安至龙南段既是承担江西~广东的主要出省通道,又是国家7918规划网中大庆至广州纵线的江西段主干,赣粤高速2010年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3708(pcu/d),大广高速的实际交通量略大于原工可研究中预测的交通量。
提出“沿大广高速拓宽、扩容”,“利用吉安外环线分流”,二个大方案进行研究。
利用吉安外环线分流方案也充分考虑未来江西省“中纵高速公路”的布局需要。
二、工程方案1、沿大广高速拓宽、扩容方案大广高速从吉安~龙南(里仁)段全长约284.56公里,项目起点:吉安北互通以北约3.5公里处的长塘乡兰湖村附近,昌泰高速桩号K89+450;项目终点:大广高速里仁~杨村段(广州方向)与赣定高速里仁~野猪塘高速(深圳方向)分叉点,赣定高速桩号K97+600。
沿大广高速拓宽、扩容方案主要采用原高速公路两边拓宽为主的方案,一边增加2个车道,形成8车道通道。
为了节省用地,拟采用8车道高速公里的低限:41米路基宽。
图1.1:整体式拓宽路基断面图1.2:单侧拓宽路基断面但大广高速从泰和县开始进入山区,隧道、图1.2:单侧拓宽路基断面大广高速拓宽、扩容方案分为以下四段,进行方案论证比较。
1.1吉安兰湖~万安金溪港段,共计89.55公里本段从吉安北互通以北约3.5公里处的长塘乡兰湖村~万安县罗塘乡金溪港村,昌泰高速K89+450~泰赣高速K179+000。
该路段地形相对简单,采用两侧拓宽形成8车道通道,无隧道。
1.2 万安金溪港~南康桐木坑段,共计72.33公里本段从万安县罗塘乡金溪港村~南康市沙溪镇桐木坑村,泰赣高速K179+000~K251+330。
该路段地形十分复杂,遂川县巾石乡境内有连续隧道群,如:龟形地隧道、杨公山隧道,该路段不具备两边拓宽的条件,只能在单侧增加4个车道,形成8车道通道。
公路勘测规范

1 总则1.0.1 为统一公路勘测的技术要求、精度和作业方法,提高公路勘测水平和质量,适应公路工程建设需要,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项目,以及桥梁、隧道、互通式立体交通叉等独立建设项目的勘测。
1.0.3 公路勘测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4 公路勘测应按《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所规定的设计阶段进行相应的勘测工作,本规范按初测、定测及一次定测编制。
1.0.5 各设计阶段,当需对路线、桥梁、隧道、互通式立体交叉等进行方案比较,应对各方案进行同深度的勘测与调查。
1.0.6 公路勘测作业方法除应使用本规定的各种方法外,亦可运用高新技术采用符合本规范精度规定的其它勘测方法,不断提高公路勘测质量与水平。
1.0.7 本规范的测量精度以中误差为衡量指标,极限误差为中误差的两倍。
1.0.8 公路勘测工作,应按有关规定对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各设计阶段的勘测工作完成后,应由主管单位或项目主持单位进行验收。
1.0.9 各种勘测仪具,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测,使用过程中应经常保养、维护和校正,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0.10 公路勘测成果资料提供使用时,必须按程序执行保密制度中的有关规定。
2、术语、符号2.1术语2.1.1 分离式路基左、右行车道分开修建的公路,包括中央分隔带不等宽的和左、右两侧行车道不等高的公路。
2.1.2 公路GPS控制测量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路线各控制点坐标的测量。
2.1.3 三边测量由选定的一系列点构成连续三角形,通过测定各三角形的边长,根据起始点坐标推求各点坐标的测量方法。
2.1.4 高斯平面坐标系根据高斯—克吕格投影所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各投影带的原点是该带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X轴方向为该带中央子午线北方向,Y轴方向为赤道东方向。
2.1.5 独立坐标系任意选定原点的直角坐标系。
2.1.6 数字化机助成图利用电子计算机及外围设备和相应软件,进行地形图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管理、显示、绘图和制版的技术与方法。
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答案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答案【篇一: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线计算3-9 某条道路变坡点桩号为k25+460.00,高程为780.72m,i1=0.8%,i2=5%,竖曲线半径为5000m。
(1)判断凸、凹性;(2)计算竖曲线要素;(3)计算竖曲线起点、k25+400.00、k25+460.00、k25+500.00、终点的设计高程。
l/2=105.00 m e=t2/2r=1.10 m(3)设计高程竖曲线起点桩号:k25+460-t=k25+355.00竖距:h=x2/2r=0.20 m设计高程:780.24+0.20=780.44 mk25+460:变坡点处设计高程=变坡点高程+e=780.72+1.10=781.82 m竖曲线终点桩号:k25+460+t=k25+565两种方法 1)从竖曲线起点开始计算横距:x=(k25+500)-(k25+355.00)=145m 竖距:h=x2/2r=2.10 m 切线高程(从3-10 某城市i级主干道,其纵坡分别为i1=-2.5%、i2=+1.5%,变坡点桩号为k1+520.00,标高为429.00m,由于受地下管线和地形限制,曲线中点处的标高要求不低于429.30m,且不高于429.40m,试确定竖曲线的半径,并计算k1+500.00、k1+520.00、k1+515.00点的设计标高。
竖曲线中点处的设计高程为变坡点高程加外距,则外距的取值范围为e=(429.30-429,429.40-429)=(0.30,0.40)设计高程计算:设计高程=429.50+0.07=429.57 mk1+520.00处:设计高程=429.00+0.36=429.36m设计高程=429.375+0.27=429.39 m3-11 某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80km/h,有一处平曲线半径为250m,该段纵坡初定为5%,超高横坡为8%,请检查合成坡度,若不满足要求时,该曲线上允许的最大纵坡度为多少?解答: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二级公路、设计速度80km/h,最大合成坡度值应取9.0% 22225%8%9.4349.0zhiii=++==%%,不满足要求允许的最大纵坡 22229%8%4.123zhiii=?+==%【篇二:道路勘测设计课后答案第三版杨少伟】二章汽车行驶特性2.1 已知某条道路的滚动阻力系数为0.015,如果东风eq-140型载重汽车装载90%时,挂iv档以30km/h的速度等速行驶,试求(1)h=0,(2)h=1500m海拔高度上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 路 工 程
Hi h y En i e rn g wa g n e i g
Vo . 7,No 4 13 .
Au g. , 2012
吉茶 高速 公 路 长 大纵 坡 路 段 路 线 方 案研 究
穆 程 ,陈 卓
路线沿 G 1 旧称 川 湘公 路 ) 向 , 于湘 黔 渝 三 3 9( 走 终
2 长 大 纵 坡 工 程情 况
由于 车辆在 连续 的长下 坡路 段行驶 极 易 因长 时
பைடு நூலகம்
间使 用刹 车制动 而使 车辆 刹 车 失灵 , 以致 恶 性 事 故
发生 , 使长 大纵 坡 为事 故 多 发 路 段 。尽 量避 免 长 大
图 1 长 大 纵 坡 路 段 纵 断 面 示 意 图
F g r G e p ln i d n ls ci n s h mai iu e I r w u o gt ia e t c e t u o c
3 走廊带路线方案研究 ( 明线 方 案 与 隧 道 方 案)
路线 总体设 计 思路 : 长大纵 坡路 段地 形 陡峻 , 高 差大 , 隧构造 物复 杂 , 工难 。 由于排碧 台地 气候 桥 施
了 3 m, 4k 线位 长 距 离 与 G 1 3 9干扰 , 且 势 必进 入 而 小龙 洞 瀑布 景 区 , 形 复 杂 , 致 平 纵 指 标 均 为 低 地 导 下, 特别 是长 隧道 方案 穿越雅 酉大 断层 富水带 , 区域
地 质 条件异 常复 杂 、 溶现象 高度 发育 , 岩 无法 克服 隧
( u a rv c l o mu i t n l nn re H n npoi i m nc i s a igs vy& d s nistt, hn sa Hu a 10 8 h— n ac ao p n u ei tue C agh , n n4 0 0 ,C i g ni
最大坡长/m k 平 均 纵 坡/ %
≥l 2 ≥7. 5 2 5—3. . O 3 O 一3 5 . .
最 大 坡 长/ i 平 均 纵 坡/ k n %
≥5. 5 ≥4. 5 3 5~4. . 0 ≥4. 0
本项 目地 势 特点 为两头低 , 中间高 , 中间需 要 翻
h) a
[ b tat codn et ia G e pl g u ia sci f i h ih a p rt nsf y A s c]A crigt t pcl rw u n i dn l et no j c ahgw y eai e r oh y o t o o o at
路段 路线 研究 的重 点 。其 路线 方案 研究 的总体 思路
为: 从全 方位 和长期 效益 考 虑 , 把保 证公 路运 营安全 作 为第一 要素 考 虑 。平 面线 位综 合 考 虑 路基 开 挖 、
雅 酉 大断层 富水 带 , 隧道 方 案 被否 定 。 随后 开 始 寻
求 明线方案 , 案研 究 中发 现 , 方 在矮 寨 之前 、 河 北 峒 岸的 悬崖绝 壁之 颠 , 那 么一 条 山脊 的 走 向竟 然 与 有 爬坡 展线 的设 想惊 人地 一 致 , 只是 需 要 在 它 的正 上 方需 要 修 建 一 座 跨 径 12 0m、 高 3 0m 的 现 代 0 桥 6
寨北 坡 山顶 , 设悬 索桥 跨越 矮寨 峡谷 至排 碧 台地 。 架
定线 中采用走 势 圆法定 线 , 分利 用地形 , 、 、 充 路 桥 隧
灵 活运 用 , 路段 平纵指 标均 衡 , 全 路线 长度 比隧道 方
案 缩短 1 m, 不 可 避 免 地 存 在 了 近 1 m 的 长 2k 却 4k
[ ywod ]H gw y r pln i dn l S c ryl eslc o Ke r s i a ;G e u g u ia; eu t i e t n h w o t i n e i
1 概 述
湖 南省 吉首 至茶 洞 高 速 公 路 ( 以下 简 称 “ 茶 吉 高 速 ” 是 国家 重 点 规 划 的 8条 西部 公 路 大通 道 中 ) 长沙至 重 庆公路 通 道 中工 程 最 为艰 巨部 分 , 于 美 位 丽的大 湘 西 , 于 吉 首 市 ( 常 吉 高 速 公 路 相 接 ) 起 与 ,
续单 向坡 长 1 . 1 m, 均 纵 坡 2 9 5 , 仍 为 3 8 3k 平 .0 % 但
典型 的长 大 纵 坡 路 段 。长 大 纵 坡 路 段 纵 断 面 示 意
图 , 图 1 见 。
通 过 长达 9个 月 的路 线 方案 研 究 , 不但 将 桥 隧
纵坡控 制在 缓坡 路段 , 成 功 地 将 本路 段 优 化 为 连 并
置打一 个 长隧道 , 用 隧 道爬 升 到 山顶 的 一个 低 洼 利 处后再 继续 前 行 ; 要 打 隧 道 , 而 隧道 将 是 一 座 长 达 1 m左右 的特 长隧道 。由于 隧道 纵坡 受 到 不大 于 0k
3 的限制 , % 导致 隧道前 段 升坡压 力极 大 。为 了减 低
纵坡 , 降低 长大纵 坡 的 平 均坡 度 是 路 线 方案 首 要 考
虑 的问题 。根据 交 通部 建 设 科 研 项 目课 题 成果 , 长
大连 续纵坡 控制 指标 见表 1 。
表 1 长 大连 续纵 坡控 制指 标 表
Ta l L r e c n iu sl n iu n lso onr lide a l be I a g o tn ou o gt dia lpe c to n x tb e
省 ( ) 界处 的茶洞 镇 ( 市 交 与重 庆市 涪 陵至 洪安 高 速 公路相 接 ) 。沿 线处 处 山势 跌 宕 、 绝壁 高 耸 、 瀑 交 溪 错 , 形 复杂 , 景 秀丽 , 地 风 民族 风情 浓郁 。 由于项 目 所在 区域 独特 的 自然 地 理位 置 、 丰富 的 社 会文 化 背 景和艰 巨的工 程 建设 条 件 ,0 4年 4月 交 通 部将 其 20 纳入 全 国首批 公路 勘察设 计典 型示 范工程 项 目。
pr b e , e Aih is s e so rd e s h m e a d P i x r -o g t n e c e e o u e p a e e — o lm Th z a u p n in b g c e n a Bie ta ln u n ls h m f r t ln s lc i o to i n,T k n fo t er i o d to a e r m he tran c n iin,Pln c e o a s n a d v ri a o t li d x su y t e a e s h me c mp r o n etc lc n r n e t d o r — i o du e t v r g l p f lr e c he a e a e so e o a g Gr w u ln iu i a , Ba a c d p a e a d o iu i a u f c a t e e p o gt d n l ln e l n n lngt d n l s ra e c i v
( 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 南 长沙 湖 湖 [ 摘 400 ) 10 8
要 】针 对 吉茶 高速 公路 典 型 长 大 纵 坡 路 段 运 营 安 全 问题 , 过 对 矮 寨 悬 索 桥 明 线 方 案 与 特 长 排 碧 隧 道 通
方 案 的路 线 方 案 比选 , 取 从 地 形 条 件 、 面 方 案 比选 和 纵 面 指 标 控 制 的 研 究 来 达 到 降 低 长 大 纵 坡 的 平 均 坡 度 , 采 平 均 衡 平 纵 指标 的 主 动 措 施 , 以期 达 到 项 目安 全 、 和谐 的综 合 效 益 目标 。 【 键 词 ]高速 公路 ;长 大 纵 坡 ; 全 选 线 关 安 【 国 分 类 号 ]U4 22 中 1 .4 3 [ 献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17 — 6 0 2 1 )4 04 — 文 6 4 0 1 ( 02 0 — 14 0 4
大 纵坡 路段 , 但根 据 国内外研 究显 示 , 如加 强安全设
越 4 0 m高 差 的排 碧 台地 , 线存 在 1 . 1 m 的 0 路 3 8 3k
典型 长 大纵坡 路段 。
项 目主线 k k 7路段从 矮寨 镇曙 光村 的峒河 3一 1 爬 坡至 排碧 台地 , 本 项 目最 为 复杂 的路 段 , 有 为 只 1 m 的直线距 离 , 1k 地面高 差 却达 5 0m 以上 , 闻 0 从 名的川 湘公路 1 3道 回头 拐就 知道地 形是 何等 复杂 。 吉茶 高速依 山傍崖 , 路线 升坡 压力 极大 , 桥隧 比高 达
【 稿 日期 】2 1 — 5 0 收 0 2 0 —1
【 作者简介]穆
程( 90 , , 17 -) 女 湖南岳 阳人 , 高级l 程师, T 主要从事公路桥梁设 计及相关理论研究。
第 4期
穆 程 , : 等 吉茶高速公 路长大纵坡路段路线方案研究
l5 4
7 .% , 3 5 工程 艰 巨复杂 。
道 不可 预见 的地 质难 题 , 计 中不得 不 寻求 新 的路 设 线 方案 。 经过 了一 个 个 隧道 优 化 方案 。 没 有 办法 绕 避 都
特殊 , 冰 、 、 受 雪 雾等 恶劣 气候影 响 , 其建设 期安 全施
工、 工程 造价 和营 运期 的行 车 安 全 均为 本 长 大 纵坡
Jc a Hih y Gr w p Lo gt dn l e t n f ih g wa e u n i ia ci so u S o
S u y o h u e S h m e t d n t e Ro t c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