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安全综合对策措施

合集下载

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综合治理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综合治理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综合治理的研究某高速公路,其建设项目是迄今为止湖北省投资最大、工程最为艰巨、地质最为复杂、建设周期最长的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也是目前全国建设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项目之一,全长320公里,项目穿越我国第二道地质阶梯,沿途不仅穿越数十道高山、深谷,还要翻越平均海拔1100米的鄂西高原。

自2009年底全线通车以来,车流量迅速增加,已成为沟通东中西部的交通大动脉。

沪渝高速公路鄂西段由于受地形、地质、水文和生态环境等条件的限制与影响,高差起伏大、弯道多和纵坡陡且长,极限指标时有出现,其中高家堰至野三关段设计有长大纵坡3处,基本达到4%~5%的设计极限,渝沪向野三关至榔坪段(23公里)与金龙隧道至高家堰段(27公里)两段长大纵坡也只间隔约20公里缓坡。

长大纵坡路段由于克服高差的需要,设计时需要接近坡长限制的陡坡和缓坡交替使用,这样的设计虽然满足了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但在实际的运营中却出现了许多的安全问题,由于制动频繁,连续长大纵坡路段造成车辆尤其是大型货车制动效能降低,由制动失效引发的追尾撞车、坠车或弯道处车速过快而冲撞护栏甚至冲出路外的恶性交通事故时常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连续下坡路段的根本安全措施在于对高速公路的线形进行改善,通过展线,延长路线长度,减小平均纵坡,但是对于大多数山区高速公路来讲线形改善难度较大或已不可能,只能从加大安全行车宣传、交通安全设施投入、联合交警部门对超载、超限、超速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以及加强应急保障队伍建设等方面综合考虑。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鄂西管理处不惜花大力气对高家堰至野三关段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综合治理:一、进一步加大安全行车宣传力度由于渝沪高速公路鄂西段属于新开通高速公路,绝大部分驾驶员不了解路况,加上一般情况下驾驶员山区高速驾驶经验不足,因此,宣传工作显得额外重要,鄂西管理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了安全行车宣传力度:1、在长大纵坡等重点路段和服务区增设安全行车警示牌、悬挂警示横幅、滚动播放警示片盒警示语。

浅谈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安全综合对策措施

浅谈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安全综合对策措施

摘要:山区高速公路高差起伏大、弯道多、纵坡陡且长,超长连续大纵坡对道路安全影响非常巨大,应采用综合对策措施,提供行车安全性。

关键词:高速公路长大纵坡安全0引言在对长大纵坡路段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为了克服高差,设计过程中,需要交替使用陡坡和缓坡。

这样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技术标准和规范相应的要求,但是,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连续长大纵坡路段导致车辆,尤其是大型货车频繁制动,进而降低了制动效能,进而引发追尾撞车、坠车或弯道处车速过快而冲撞护栏,甚至路外引发恶性交通事故,直接威胁到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超长连续纵坡对道路安全造成重大影响,需要在设计、施工、运营期间,采取综合对策措施、应急救援体系。

1线形展线改善高速公路的线形,对于连续下坡路段来说,这是根本性的安全措施,通过展线,对路线的长度进行延长,一定程度克服了高差,减小平均纵坡,山岭重丘区尽量进行线形展线,减缓平均纵坡,增加道路运营安全性。

2加大安全行车宣传力度在长大纵坡等重点路段和服务区增设安全行车警示牌、悬挂警示横幅、滚动播放警示片盒警示语。

编印山区高速公路安全行车提示卡、危化品运输、应急防灾等警示宣传资料,通过沿线收费站口、服务区发放给过往司乘人员。

争取沿线地方人民政府和移动、联通、电信等公司支持,通过全线情报板、公告牌及时准确发布路况信息。

3加大交通安全设施投入力度车辆在启动淋水装置后,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通常情况下,水箱中的水在行驶7公里左右就会基本用完,所以,在停车区设置相应的车辆加水及冷却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载重汽车制动性能的稳定性;另外,驾驶员在停车区内可以对车况进行检查,以及休息等,保持较好的状态进行下坡行驶。

因此,增加或扩建野外停车区,因此宜适当设置、增加或扩建停车区。

目前,在国内外,在解决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问题方面,避险车道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

所谓避险车道,就是在靠近长大下坡的末端设计一个制动坡床,确保制动坡床与道路坡度方向相反,紧急制动停车通过较陡的上坡来完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车辆在连续下坡行驶过程中,因刹车失控造成交通事故,其他正常行驶车辆的自由度和安全度从而大大提高。

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营运安全及保障措施

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营运安全及保障措施
第48卷第11期
2021年6月
道路桥梁
Roads and Bridges
建筑技术开发
Bui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营运安全及 保障措施
李永江,何 斌
(四川雅西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雅安 625000)
[摘 要]针对雅西高速公路特点,结合实地调研和历年事故数据,分析长大纵坡尤其是隧道和冰雪路段营运安全状况和存 在问题,从改善路面性能、提升交通安全设施、优化交通组织等多维度改善长大纵坡营运安全,成效显著。
开展技术攻关和试验研究,创新地在全线隧道内科学设 置反光环和线形诱导标,优化 LED 轮廓标和反光轮廓标安装, 增设洞门立面标记。形成隧道内主动发光与多层次被动反光 互补结合,获得良好的视线诱导效果,实现了隧道视线诱导 设施从功能性、安全性向舒适性、美观性质的提升。 2.2.2 隧道进出口交通安全设施提升改造
3 营运安全改善效果研究 3.1 隧道路段运营安全改善
长大纵坡隧道路段 2019 年交通事故仅 9 起,与 2017 年的 38 起相比,下降了 76%,年公里平均事故率由 2017 年的 1.42
起下降为2019年的0.34起,隧道路段的营运安全提升效果显著。 3.2 冰雪路段营运安全改善
长大纵坡的冰雪路段 2019 年交通事故 23 起,与 2017 年的 38 起相比,下降了 39%,年公里平均事故率由 2017 年的 1.63 起下降为2019年的0.99起,冰雪路段的交通安全有了较好改善。 3.3 长大纵坡营运安全性改善
交通事故数据分析反映出隧道和冰雪路段是长大纵坡路 营运安全的重点整治路段。从技术和管理 2 个方面研究解决对 策,技术方面主要从路面性能、交通安全设施和货车运行情 况开展研究 ;管理方面主要从优化交通组织开展研究。 1.3.1 路面性能检测分析

高速公路连续长大纵坡路段安全分析及保障措施

高速公路连续长大纵坡路段安全分析及保障措施

高速公路连续长大纵坡路段安全分析及保障措施周琅;刘武杰【摘要】山区高速公路高差较大,尤其一些特殊困难路段不得不采用连续长大纵坡,其对道路行车安全影响非常大,分析了连续长大纵坡路段安全性,并提出综合的安全措施.【期刊名称】《黑龙江交通科技》【年(卷),期】2018(041)011【总页数】2页(P6-7)【关键词】连续长大纵坡;平均纵坡;安全性;保障措施【作者】周琅;刘武杰【作者单位】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安工程设计分公司,陕西西安710065;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安工程设计分公司,陕西西安7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21 连续长大纵坡路段交通安全分析及界定标准1.1 连续长大纵坡路段的主要表现(1)连续长大下坡路段,车辆行驶速度超过驾驶员安全期望值,车辆需保持频繁制动,尤其是载重车辆,较频繁制动易导致制动失效,而制动失效或制动效能降低过多将直接导致失控车辆碰撞路侧护栏冲出路外、侧翻、与前方静止或慢速车辆追尾等恶性事故。

据统计,因主制动器失效引发的事故占总事故率40%以上。

(2)连续长大上坡路段,载重车辆实际运行速度降低过多,易对爬坡性能较好的小型客车正常行驶造成阻碍,从而增大小客车超车需求,增加“强行超车”可能性,最终导致小客车追尾载重车交通事故。

此类追尾事故易导致小客车驾乘人员伤亡,且受限于山区特殊地理位置环境,现场施救难度大、救援不及时,部分受伤人员因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而身亡,也就进一步增大此类事故死亡率。

1.2 线形指标、组合对驾驶人员心理影响车辆在长大纵坡路段上行驶时,路段对车速及驾驶员反应的影响,既与平曲线和纵坡分别相关,但又不等同于二者影响和。

弯坡组合路段随线形综合指标增大,车速逐渐降低,心率逐渐增大,在一些采用接近极限指标路段,驾驶员心理增长接近40%,心理易紧张,行车较危险,应尽量避免这种线形组合并采取相应措施减轻驾驶员心理负担。

下坡路段纵坡约以3%为界,即纵坡为3%时驾驶员心率增量最大。

山区高速长大纵坡路段安全措施研究

山区高速长大纵坡路段安全措施研究

山区高速长大纵坡路段安全措施研究作者:肖军兰旭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8年第04期摘要:随着中国公路行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早已从平缓地区发展至山区,由于山区的特殊地形地貌,高速公路设计中不可避免的将遇到长大纵坡的设计问题,本文就长大纵坡进行调查分析,并对连续长大纵坡路段的安全措施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安全措施1 前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交通运输行业也得到跨越式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早已从经济发达的平缓地区发展至经济相对落后的山区,山区的高速公路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同时由于山区特殊的地形地貌,山区高速公路不可避免的将会存在长大纵坡的路段,由于长大纵坡的存在,山区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要远远的大于平缓地区高速。

山区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下坡时,由于持续的制动导致刹车失灵及相对复杂的天气状况,大大的提升了交通事故率,上坡时,不同车型车速差异较大,亦增加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2 长大纵坡交通事故调查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大下坡的界定标准为:平均纵坡为3.0%时,路线长度大于3.5km;平均纵坡为3.5%时,路线长度大于3.0km;平均纵坡为4.0%时,路线长度大于2.5km;平均纵坡为4.5%时,路线长度大于2.0km;平均纵坡为5.0%时,路线长度大于2.0km。

对于连续长大纵坡路段,上坡方向和下坡方向交通事故的起因不同:对于上坡方向主要在于不同车型实际运行速度的差异,大货车由于动力相对较差,自重较大,其爬坡性能较差,运行速度下降较快,小客车动力强,自重轻,其爬坡速度衰较慢,过慢的大货车容易阻碍小客车的行驶,严重的影响了道路的通行能力,车辆之间的追尾,碰撞时有发生。

对于下坡方向主要在于连续的下坡,驾驶者会长时间的制动,刹车片处于长时间工作状态,刹车片温度会不断的攀升,当刹车片温度到达250°C时,制动效果会急剧下降,若还持续制动,将会导致刹车失灵,造成严重交通事故。

长大上坡路段安全保障措施

长大上坡路段安全保障措施

长大上坡路段安全保障措施摘要:在高速公路的长大上坡路段,大型车的单位质量功率比较小,势必会造成行驶速度的降低。

大型车的车速与小客车的车速相差较大,会使小客车的超车频率增加,易造成交通事故。

论文分别从设计期,运营期考虑长大上坡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保障安全的工程及管理措施。

1、限制坡度坡长公路纵坡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包括车辆的动力性能、保证车辆运行安全、顺畅,满足一定的服务水平以及考虑合理的工程造价和运行的安全关系等。

合理地确定最大纵坡和最大坡长,对纵断面设计乃至整条公路的设计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1坡度限制确定道路允许的最大纵坡值要综合考虑载重货车的爬坡能力、公路的通行能力、下坡制动安全性、交通事故率、油耗、环境保护、工程投资等多种因素,还要考虑地形、交通结构差异、经济发展等影响。

(1)从载重汽车代表车型的爬坡能力方面考虑汽车的爬坡能力是指汽车在良好的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克服其他形式阻力所能爬上的纵坡坡度。

通常用最大爬坡坡度来评定汽车的爬坡能力,最大爬坡坡度指的是汽车在坚硬路面上用最低档作匀速行驶时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

某一车型的最大爬坡坡度为28%,说明它能够爬上所有坡度≤28%的纵坡,但28%的纵坡显然是不安全、不经济的,而且实际运行的车辆不会也不可能长时间以同一个档位爬坡。

因为这样不仅加剧发动机的磨损,也无法满足运输经济性的要求。

实地观测表明,驾驶员在爬坡时总是尽可能的采用高档行驶,而并不是按照理论计算所对应的平衡档位和速度爬坡。

(2)载重汽车对交通运行的影响载重汽车在不同的坡段上行驶时,其速度折减量不同。

这样既会影响运输的效率,也会对后面的小客车造成干扰,尤其是在没有设置超车道的双车道公路和载重汽车比例较高的多车道公路上。

因此需要保证载重汽车在上坡路段行驶时速度折减量不超过一个限度,也就是要保证载重汽车在长大上坡路段上的最小车速。

实地调研资料显示,山区高速公路在达到其基本通行能力时的运行速度一般是设计速度的50%~60%。

安全技术之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措施

安全技术之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措施
种草
在路基边坡上种植草皮,利用草 根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同 时,草皮还可以美化环境。
工程防护
挡土墙
在路基边坡上修建挡土墙,以防止滑 坡和坍塌。挡土墙可以采用石料、混 凝土等材料建造。
护脚墙
在路基边坡底部修建护脚墙,以防止 水流冲刷和侵蚀。护脚墙可以采用石 料、混凝土等材料建造。
综合防护
植物防护与工程防护相结合
改进建议
针对不同地形和地质条件,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加强科研力度,研发更加先进和有效的防护技术 ,提高防护工程的科技含量。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效果评价
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营,防护工程有效 地减少了边坡的水毁和滑坡现象,提 高了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检测手段
采用沉降观测、位移监测和地质勘察 等方法对防护效果进行长期监测。
经验教训与改进建议
经验教训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同时,应加强后期养护管理,定期检查和维修防护设施。
生态化防护技术
01
02
03
生态护坡
利用植物、土壤和工程结 构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稳 定的护坡结构,同时改善 边坡的生态环境。
生态修复
针对受损的边坡,采用生 态修复技术,如植被恢复 、土壤改良等,促进边坡 的自然恢复。
生态管理
加强对边坡生态环境的监 测和管理,合理利用自然 资源,确保生态护坡技术 的可持续发展。
施工前的准备
现场勘查
对高速公路沿线地形、地貌、 水文、气候等条件进行详细勘 查,了解路基边坡的稳定性状
况。
设计方案
根据勘查结果,制定科学合理 的路基边坡防护设计方案,包 括防护措施、施工材料、施工 工艺等。

干线公路长大陡坡路段的安全保障措施研究

干线公路长大陡坡路段的安全保障措施研究

干线公路长大陡坡路段的安全保障措施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事故越来越多,交通安全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尽管已经有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但是国内的交通事故发生率仍然处于上升状态,通过研究可知,除了酒驾以外,最常发生安全事故的就是干线公路长大陡坡路段,因此需要相关人员时刻注意,本文将根据干线公路长大陡坡路段来探究在此路段的安全保障措施。

关键词:干线公路;长大陡坡路段;安全保障措施前言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干线公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里程数在逐年提升,但是,受到地形、地质、投资状况等因素的限制,在工程建设中常常会选择极限指标,形成长、短陡坡径相连接的路段,成为长大陡坡。

而车辆通过这样的路段时,由于汽车长时间的制动,制动器温度持续升高,形成“热衰退”的现象,更为严重时车辆会丧失制动功能,从而导致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1 长大陡坡对安全驾驶的影响探究长大陡坡路段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其一是由于车辆刹车失灵。

在车辆通过长大陡坡路段,当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驾驶人员为了安全考虑,将会频繁刹车,进行制动,在此过程中,由于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使制动器升温,出现“热衰退”的现象,造成车辆制动功能失效,引起交通事故的发生。

其二,则是车辆的质量问题,能够影响车辆制动器温度升高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就包括车辆制动器的材料构造和质量,制动器材料构造是根据车辆类型而设计的,对于固定车型其材料构造都保持一致,在我国的大货车制动器制作过程中,其主要是以摩擦材料为主,结构性能要求多的多组分复合材料为辅,但是驾驶人员使用车辆时间越长,刹车片就会变薄,导致在制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温度上升的现象,并且其构造也会影响热量的散发。

车辆质量不好也会导致制动器容易升高温度,需要驾驶人员根据自己的车辆使用情况对制动器进行检查[1]。

其三,是地形影响以及驾驶人员的心理因素,在进行干线公路的建设时,由于地形原因,可能会出现连续纵坡或者是组合坡度的出现,驾驶车辆在下坡过程中出现速度增幅过快的情况,导致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出现翻车的情况,同时,驾驶人员的心理因素也是影响驾驶安全的原因,在经过长大陡坡的路段时,司机对于自己的驾驶技术过于自信,司机不会提前减速,而是当车速达到一定程度时频繁踩刹车制动,从而让刹车失灵,导致交通事故的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安全综合对策措施
作者:范达伟程名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年第12期
摘要:山区高速公路高差起伏大、弯道多、纵坡陡且长,超长连续大纵坡对道路安全影响非常巨大,应采用综合对策措施,提供行车安全性。

关键词:高速公路长大纵坡安全
0 引言
在对长大纵坡路段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为了克服高差,设计过程中,需要交替使用陡坡和缓坡。

这样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技术标准和规范相应的要求,但是,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连续长大纵坡路段导致车辆,尤其是大型货车频繁制动,进而降低了制动效能,进而引发追尾撞车、坠车或弯道处车速过快而冲撞护栏,甚至路外引发恶性交通事故,直接威胁到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超长连续纵坡对道路安全造成重大影响,需要在设计、施工、运营期间,采取综合对策措施、应急救援体系。

1 线形展线
改善高速公路的线形,对于连续下坡路段来说,这是根本性的安全措施,通过展线,对路线的长度进行延长,一定程度克服了高差,减小平均纵坡,山岭重丘区尽量进行线形展线,减缓平均纵坡,增加道路运营安全性。

2 加大安全行车宣传力度
在长大纵坡等重点路段和服务区增设安全行车警示牌、悬挂警示横幅、滚动播放警示片盒警示语。

编印山区高速公路安全行车提示卡、危化品运输、应急防灾等警示宣传资料,通过沿线收费站口、服务区发放给过往司乘人员。

争取沿线地方人民政府和移动、联通、电信等公司支持,通过全线情报板、公告牌及时准确发布路况信息。

3 加大交通安全设施投入力度
车辆在启动淋水装置后,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通常情况下,水箱中的水在行驶7公里左右就会基本用完,所以,在停车区设置相应的车辆加水及冷却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载重汽车制动性能的稳定性;另外,驾驶员在停车区内可以对车况进行检查,以及休息等,保持较
好的状态进行下坡行驶。

因此,增加或扩建野外停车区,因此宜适当设置、增加或扩建停车区。

目前,在国内外,在解决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问题方面,避险车道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

所谓避险车道,就是在靠近长大下坡的末端设计一个制动坡床,确保制动坡床与道路坡度方向相反,紧急制动停车通过较陡的上坡来完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车辆在连续下坡行驶过程中,因刹车失控造成交通事故,其他正常行驶车辆的自由度和安全度从而大大提高。

设置避险车道是为了使少数失控车辆从高速度降为低速度软着陆,并保护司机免受重伤且避免发生二次事故的一种应急措施。

由于受山区地形条件的影响,在充分利用地形的条件下,加宽避险车道的宽度,加大避险车道的坡度,延长避险车道的长度;制动层为摩擦性能更好的3~5cm鹅卵石,加大制动层深度,要求养护单位定期对制动层进行清理防止制动层板结;避险车道顶部增设沙堆及废弃轮胎等强制减弱装置以加大缓冲力起保护车辆及司机安全的作用;为醒目的提示失控车辆驾驶员驶入避险车道,在避险车道前方分别于2km、1km、500m处设置警告标志,注明“避险车道前方m”,在避险车道入口处设置相关的使用指示标志,并在避险车道与救援车道中间设置弹力柱及水马强制失控车辆禁止驶入救援车道;考虑到夜间的行车安全以及节能环保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提醒失控车辆驾驶员,增设太阳能灯。

设置提示警示标牌。

由于大多数驾驶员缺乏山区高速的行驶经验,加上对新开通高速公路的路况不熟悉,驾驶人员在不熟悉的道路上行驶,提示警示标牌的作用就是及时地提醒驾驶人员前方道路线形和道路状况的变化,在到达危险点以前有充分的时间采取必要行动,确保行驶安全。

增加提示警示标牌,如进入长大纵坡提示、剩余长度提示、弯道提示、行车警示等标牌。

设置线形诱导标、红蓝爆闪灯及黄闪慢灯。

长大下坡路段大多山高谷深、坡陡弯急,在可视条件较好的情况下,驾驶员还能清晰了解道路的线形,当夜间光线不好的情况下,加上地形不熟,道路线形不清,车辆行驶危险系数就会增加。

设置红色减速标线。

在特殊路段增设红色减速标线,可以加大路面摩擦系数,增大行车阻力,提醒驾驶员注意控制车速,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设置限速地面标线贴。

结合道路情况和限速标志,在长大纵坡坡顶、隧道入口、桥梁段施划路面限速标记,这样可以更好的提示驾驶员限速行驶。

设置可变情报板。

可变情报板是现代化交通系统中重要的信息发布设备。

它由监控系统中心计算机进行远程控制,显示各种图文信息,疏导交通,促进行车安全。

为了更为直观的让广大司乘人员了解路况,在长大纵坡路段附近的可变情报板均要求只能显示路况、天气状况等重要信息。

4 加大其他方面投入
对于超载、超限、超速等违法行为,建设管理单位联合交警部门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强山区高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对全线交警人员、路政人员、清障施救人员进行应急抢险专项技能培训,增强队伍的安全保畅能力和自身的安全意识;进一步加大资源共享与路警联动力度,加快监控平台的建设,将对路面的监控和对车辆的监控结合起来,实现区域监控设施、远程移动视频管理资源互享和信息互通,建立路警共建联系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共同分析、研讨事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达成共识,有针对性的开展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进一步加大重点路段区域运行安全管理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张琼莲.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几点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4).
[2]张砚博.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与对策探讨[J].价值工程,2011(09).
[3]郭亚威.影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原因分析与对策[J].山西建筑,2007(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