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模型,胰岛素过量中毒及其解救

合集下载

中毒与窒息事故的急救措施

中毒与窒息事故的急救措施

中毒与窒息事故的急救措施中毒事故的急救措施中毒事故是指人体吸入、误食、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体内的化学毒品或其他有害物质,引起的中毒症状。

接下来,针对几种常见的中毒情况进行简要介绍急救措施。

一、农药中毒1.迅速将病人从中毒现场转移到通风处;2.立即用手帕或者纱布包住口鼻,避免进一步吸入有毒气体;3.让患者大量饮水,刺激呕吐,排除体内有毒物质;4.若呕吐物中带有粉色泡沫,或者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等情况,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二、电解质紊乱中毒电解质紊乱中毒是指电解质浓度过高或过低而引起的中毒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等,严重者可引起意识障碍、昏迷。

以下是几种电解质紊乱中毒的急救措施。

1.高钠血症: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体内水分及电解质缺失;2.低钠血症:进食高盐分的食物,如腌制海鲜、肉类等,以补充体内电解质;3.高钾血症:食用低钾的食物,如苹果、梨子、西红柿等,避免过度疲劳;4.低钾血症:进食富含钾的食物,如鱼类、蔬菜、水果等。

三、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指由于食用被细菌或生物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呕吐、腹泻、腹痛等,以下是常见的急救措施。

1.缓慢饮用温水,以加快排毒速度;2.远离有毒食物,避免引起交叉感染;3.补充足够的水分及电解质;4.若出现高热、呼吸困难、抽搐、面色苍白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

窒息事故的急救措施窒息是指在没有空气或没有足够的氧气供应的情况下呼吸的过程。

窒息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病状,以下是窒息事故的急救措施。

1.检查患者呼吸、心跳状况,并保持清醒;2.迅速解除患者的阻塞物,如:骨头、肉、果实等,以恢复通气;3.倾斜患者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果必要,进行人工呼吸。

以上是中毒与窒息事故的急救措施,任何一种突发状况都需要及时、正确地进行急救,以尽可能的减少伤害。

作为公民,应该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做好日常预防工作。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ppt课件全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ppt课件全篇
*
补钾的时间
开始时:可以不必补钾 如治疗前血钾偏低或正常时,应立即补钾。 如治疗前血钾高或无尿者, 可在补第2、3瓶液体后, 或尿量增加时开始补 ——根据血钾水平、心电图、尿量
*
基本原则:见尿补钾 尿量>500ml/24h或30~40ml/h, 稀释液:以等渗盐水为宜 浓度: 可先高后低,不得大于500ml内加氯化钾1.5g; 总量: 每日不宜超过2~3mmol/kg体重 速度:点滴速度不宜过快 一般不超过9.65mmol/h,相当于氯化钾 0.75g/h (1.5g/2h) —— 切忌静推,不得渗出血管外 使用微量注射泵: 经中心静脉输注速度: 5~15 ml/h(6.65~20 mmol/h) 如病情需要,可达20~40mmol/h,最好有心电监护。
*
其他治疗
1、积极有效控制感染 感染是最多见的诱因; DKA可引起低体温, 但血白细胞升高, ——不能以有无发热或血象改变来判断 积极寻找感染源,及时有效抗感染治疗
*
胰岛素治疗的三阶段疗法(一)
第一阶段:目前采取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法——静脉泵 短效胰岛素加入NS 速度: 5u/h滴注 目标:血糖下降速度为4mmol/h左右 要求:1-2H查一次血糖; 2-4h要查一次血K+、Na+、CL-;血、尿酮体 1)如下降幅度达标,则按此速度和用量继续滴注; 2)如2h后血糖下降幅度小于滴注前的20%-30%, 则胰岛素用量可加倍 ——胰岛素抵抗
*
4、临床表现
早期: 原有的DM症状加重 病情进展:明显的乏力、口渴多饮、多尿、体重减轻; 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少数可有腹痛 进一步加重:头晕头痛、反应迟钝, 意识模糊或昏迷 严重时:脱水明显,皮肤干燥、眼窝深陷, 呼吸深大、加快,有酮味(似烂苹果味) 休克、血压下降(相对的低体温、面色潮红)

药物中毒模型

药物中毒模型

药物中毒模型摘要: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通过对小孩和成人服用氨茶碱片出现中毒现象且致命的最小剂量研究,用线性微分方程、函数图象进行研究,分析在中毒时的及时救助方法,从而得出人在服用氨茶碱能引起的中毒和致命的最小剂量及有效施救时间范围。

关键词:血液浓度、排除率、半衰期、一、上机目的1、研究氨茶碱片导致孩子和成人引起中毒和致命的最小剂量问题。

2、结合极值与导数的关系,建立微分方程模型。

二、上机内容与要求两位家长带着孩子急匆匆来到医院急诊室。

诉说两小时前孩子一次误吞下11片治疗哮喘病、剂量100mg/片的氨茶碱片,已出现呕吐、头晕等不良症状。

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氨茶碱的成人用量是100~200mg / 次,儿童是3~5 mg/kg。

过量服用可使血药浓度(单位血液容积中的药量)过高,00μg/ml浓度会出现严重中毒,200μg/ml浓度可致命。

通常,血液总量约为人体体重的7~8%,体重50~60 kg的成年人有4000ml左右的血液。

这个孩子的体重约为成年人的一半,可认为其血液总量约为2000ml。

临床施救的办法,口服活性炭来吸附药物,可使药物的排除率增加到原来(人体自身)的2倍。

体外血液透析,药物排除率可增加到原来的6倍,但是安全性不能得到充分保证。

三、上机步骤1.合理假设与变量说明为了判断孩子和成人血药浓度会不会达到危险水平,需要寻求胃肠道和血液系统中的药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记孩子胃肠道中的药量为1()t x ,,血液系统中的药量为1()t y ,成人胃肠道中的药量为2()t x ,血液系统中的药量为2()t y 。

时间t 以孩子和成人服药的时刻开始为起点,根据前面的调查分析,可以做出如下假设:(1)胃肠道中的药物向血液系统中的转移率与药量)(t x 成正比,比例系数为λ(λ>0);总剂量1100mg 的药物在t=0瞬间进入肠道。

(2)血液系统中的药物的排除率与药量)(t y 成正比,比例系数为μ(μ>0);t=0时血液中无药物,(3) 氨茶碱被吸收的半衰期为5h ,排除的半衰期为6h ;(4) 孩子的血液总量为2000ml ,成人的血液总量为4000ml ;(5) 孩子服用1n 片氨茶碱,成人服2n 片氨茶碱;2.模型建立书中已给出的药物中毒施救模型 ,结合书本中已给出的药物中毒施救模型 [1],得: 由假设3.1,知x(0)a =()mg 。

小鼠缺氧模型及其分析

小鼠缺氧模型及其分析

课程名称:机能实验学教研室: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任课教师:张彩华授课章节:缺氧与普鲁卡因对神经干的作用授课专业和年级:2005级医疗授课学时:8学时授课时间:2007年3-7月实验题目:缺氧实验目的:1.观察原因和条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2.复制几种类型缺氧的模型,观察血液颜色的特点,分析其机制根据大纲要求:掌握概念:缺氧、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紫绀、肠源性紫绀。

熟悉并理解原因和条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熟悉氧代谢的四个环节(摄取、携带、运输和利用)及反映血氧情况的一些指标(氧分压、氧含量、氧容量、氧饱和度,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掌握各型缺氧发生的原因及主要发病机制,掌握各型缺氧的特征(血氧变化的特点和皮肤黏膜颜色变化)。

实验原理:1.现代病因学认为,疾病是由于原因和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原因是引起疾病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并且往往决定疾病的特异性,它与相应的疾病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而条件则不是疾病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它往往是通过作用于致病因子或改变机体反应性,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2.缺氧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供氧不足或利用氧障碍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根据不同的病因,可以把缺氧分为四种类型: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

不同类型的缺氧具有不同的病因以及不同的血液颜色和血氧变化特点。

实验对象:小鼠实验器械和药品:电子秤、注射器、钠石灰、小鼠缺氧瓶、测耗氧量装置、剪刀、镊子、滤纸、苦味酸、一氧化碳包;生理盐水、1.25%尼可刹米、2%水合氯醛、5%亚硝酸钠、0.1%氰化钾实验方法:一、原因和条件作用的分析1.取3只小鼠称重,编号1、2、3,用苦味酸做好标记2.注射及处理:1号:生理盐水,0.2ml/10g ,腹腔注射2号:1.25%尼可刹米,0.2ml/10g ,腹腔注射3号:2%水合氯醛,0.2ml/10g ,腹腔注射给药后分别放入三个缺氧瓶中,密闭计时,观察动物活动情况至死亡。

缺氧实验报告[最新版]

缺氧实验报告[最新版]

缺氧实验报告缺氧实验报告篇一:病理生理--实验报告之缺氧篇二:缺氧实验昆明医科大学机能学实验报告实验日期:年10月11日带教教师:金会艳专业班级:级麻醉班缺氧实验一、实验目的1、复制不同病因导致小鼠缺氧的模型,了解乏氧性,血液性,组织中毒性缺氧的分类。

2、观察缺氧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系统的影响,以及血液颜色变化。

3、了解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分别复制三型缺氧模型,观察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设备小鼠缺氧瓶(100ml-125ml带塞广口瓶),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广口瓶,恒温水浴箱,5ml或2ml刻度吸管,1ml注射器,酒精灯,剪刀,镊子,钠石灰,甲酸,浓硫酸,5%硝酸钠,0.1%氰化钾,生理盐水。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乏氧性缺氧1 取小鼠四只,标记编号(甲,乙,丙,丁)每2min记录死亡(记录时间及耗氧量,甲鼠尸体待留)计算小鼠耗氧率(R)一般情况* 2、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小鼠一只)观察记录如上死亡(记录时间)计算小鼠耗氧率(R)* 3、亚硝酸中毒缺氧(小鼠一只)观察记录一般状况*观察记录如上小鼠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死亡(记录时间,)2 计算小鼠耗氧率(R)* 4、取出甲鼠及2,3实验小鼠尸体部分肝叶进行对比,记录颜色。

备注:(1)一般状况*,呼吸频率,精神状态,皮肤黏膜颜色。

(2)缺氧瓶*,一定要密封,可用凡士林涂在瓶塞外面,且可以加入钠石灰吸收水汽。

(3)腹腔注射,正确拿握小鼠,左下腹,45°进针,回抽。

(4)耗氧率计算:R[ml/ 4 注:从左至右依次为,亚硝酸钠中毒,乏氧性缺氧,一氧化碳中毒。

5篇三:小鼠缺氧模型及其分析课程名称:机能实验学教研室: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任课教师:张彩华授课章节:缺氧与普鲁卡因对神经干的作用授课专业和年级:级医疗授课学时:8学时授课年3-7月实验题目:缺氧实验目的:1.观察原因和条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2.复制几种类型缺氧的模型,观察血液颜色的特点,分析其机制根据大纲要求:掌握概念:缺氧、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紫绀、肠源性紫绀。

小鼠缺氧实验指导

小鼠缺氧实验指导

实验三实验性缺氧【实验目的】1.掌握各型〔低张性和血液性〕缺氧动物模型复制的方法,了解缺氧的分类。

2.观察不同类型缺氧时机体的变化〔活动状况、呼吸、粘膜及肝脏的颜色〕及存活时间;观察不同年龄和中枢兴奋状态对机体缺氧耐受性的影响,理解条件因素在缺氧发病中的重要性。

掌握各型缺氧的发生机制及特点。

了解常见血液性缺氧的解救措施。

【实验原理】导致低张性缺氧最常见的原因包括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和外呼吸功能障碍。

本实验将小鼠放置于参加钠石灰的密闭广口瓶内,随着小鼠的呼吸消耗,广口瓶中氧气含量逐渐降低,模拟外环境氧分压过低引起的低张性缺氧。

观察低张性缺氧时机体的变化〔活动状况、呼吸、粘膜及肝脏的颜色〕及存活时间。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很多,除缺氧时间、速度、类型和程度外,还与缺氧时中枢功能状态和年龄等因素有关。

本实验通过应用药物改变小鼠的中枢兴奋状态及选择不同年龄的小鼠,观察不同条件下低张性缺氧小鼠的活动状况和存活时间。

血液性缺氧是由于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从而降低血液携氧能力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缺氧。

本实验将复制两种常见血液性缺氧模型:一氧化碳中毒和亚硝酸盐中毒引起的血液性缺氧。

一氧化碳可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而失去结合氧的能力,从而导致血液携氧能力降低而引起机体缺氧。

亚硝酸钠是强氧化剂,可使血红蛋白分子内二价Fe2+氧化成为三价Fe3+而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同样失去携氧能力而引起血液性缺氧。

【实验对象】成年小鼠〔性别、年龄、体重近似、雌雄不拘〕、新生小鼠【实验药品和器材】3.75%尼可刹米、0.25%氯丙嗪、生理盐水、钠石灰、5%亚硝酸钠、1%亚甲兰、浓硫酸、草酸。

缺氧瓶带气压平衡装置、耗氧量测定装置〔图1〕、1ml注射器、5ml注射器、电子天平、纱布、滤纸、眼科剪、眼科镊、小烧杯、酒精灯、火柴、CO发生装置〔图2〕、气囊袋。

(1)【实验步骤】(2)低张性缺氧(3)1〕取体重接近的成年小鼠2只,称重后分别放入盛有钠石灰〔大约4~5g,以双层纱布包裹〕的两个缺氧瓶〔A瓶和B瓶〕中,A瓶不盖胶塞,暴露于空气中,B瓶用胶塞塞紧瓶口。

机能实验学 5 缺氧与耐缺氧

机能实验学 5 缺氧与耐缺氧
腹腔注射1%美兰0.2ml/10g。 小鼠6:腹腔注入5%亚硝酸钠0.1ml/10g 四、叠氮钠中毒 小鼠7:腹腔注射0.05%叠氮钠溶液(0.4ml/10g)
9
实验方法
观察项目 药物注射后小鼠呼吸,运动情况。 记录各组小鼠存活时间。 小鼠口唇,耳廓颜色。 尸检取血,对比血液颜色。
【注意事项】
缺氧与耐缺氧
实验目的
复制各种缺氧的动物模型,掌握缺氧的分类、 特点;
观察缺氧时机体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变化; 了解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状态和环境温度对缺氧
耐受性的影响
2
实验原理

定义:当组织、细胞
携 得不到充足的氧,或
不能充分利用氧,组
运 织、细胞的代谢、功
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
用 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称
为缺氧。
3
实验原理
4
实验原理
乏氧性缺氧:PO2降低 血液性缺氧:Hb质/量改变(贫血,CO中
毒,亚硝酸盐中毒) 循环性缺氧:血量减少(组织缺血/淤血) 组织性缺氧: 氧利用障碍(氰化钾,叠氮
钠中毒)
5
实验材料
动物:小白鼠,雌雄不拘,体重18g-22g。 药品与试剂:1%苯甲酸钠咖啡因注射液、
因为叠氮钠为呼吸链阻断剂,直 接阻断了氧的利用,血液中含氧量相 对较多,HbO2颜色呈鲜红色。
l. 小白鼠腹腔注射,宜从左下腹进针,避免伤及肝脏, 也应注意勿将药液注入肠腔。
2. 注意强调两个缺氧瓶"容积"相等,即瓶子大小和瓶塞 大小均要一致。
3. 缺氧瓶须密闭,盖紧瓶塞前先放入一小袋钠石灰(约 5g),以吸收小白鼠呼出的CO2。
4. 复制CO中毒模型时,通入CO浓度不宜过高,注意控 制浓硫酸的滴入速度, 防止小白鼠迅速死亡,影响观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护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护理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
02
提高护理人员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认知和急救技能,确保在
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采取急救措施。
开展预防性研究
03
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开展研究,降低
发病率和复发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03
立即建立静脉通道
确保快速给药和补液,选 择较大静脉进行穿刺,并 保持通畅。
吸氧
给予患者吸氧,保持呼吸 道通畅,改善缺氧状态。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心率、 呼吸、血压等指标,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补液治疗
补充生理盐水
根据患者失水程度和心肾功能状 况,给予适量生理盐水,以纠正 水和电解质平衡。
适当减少高糖、高淀粉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
控制脂肪和蛋白质摄入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和健康脂肪,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运动与康复训练
适度运动
根据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
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提高身体机能和免疫力。
心理支持与教育
心理疏导
02 03
详细描述
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状态下,高血糖、代谢紊乱和电解质失衡等因素可 能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和 血管痉挛等问题。
预防措施
控制血糖水平,保持电解质平衡,密切监测心电图和血压等指标,及时 发现并处理心血管并发症的迹象。
肾功能不全
总结词
预防措施
肾功能不全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常 见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急性肾衰竭 或慢性肾损伤。
处理高钠血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氧模型
缺氧指组织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从而引起其代谢、功能以致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 过
程。
低张性缺氧( hypotonic hypoxia)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引起的组织供应不足。
血液性缺氧( hemic hypoxia) :血红蛋白的质或量改变,导致血氧容量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 的
氧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缺氧。
循环性缺氧( circulatory hypoxia) :组织血流量减少引起的组织供应不足。 组织性缺氧
( histogenous hypoxia) :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所至。

实验目的 通过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模型的复制,了解缺氧的原因与分类;通过观察不同
类型 缺氧时呼吸、血液颜色的变化,了解不同类型缺氧的特点。
实验动物 小鼠
实验器材 小鼠,缺氧瓶,天平,剪刀,镊子, 1ml 注射器。
实验药品 5 %亚硝酸钠, 1%美兰,钠石灰,生理盐水。

实验步骤
1.
乏氧性缺氧:取小鼠1只称重后放入装入钠石灰(吸收 CO)的缺氧瓶,观察小鼠的 呼吸频

率、深度及唇、趾、尾部颜色后,塞紧瓶塞并记录时间。每 3 分钟重复观察上述指标 一次,直
到小鼠死亡。鼠尸体留待其他实验完成后解剖。将结果记入表一。

2
.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取体重相近的小鼠 2只,观察正常表现后,分别向甲乙两鼠 腹腔

内注入 5%亚硝酸钠各。 2 分钟后向甲鼠腹腔注入生理盐水,向乙鼠腹腔注入 1%美兰,
比较两鼠存活时间。将结果记入表二。

结果与分析 将全部实验死亡小鼠进行解剖。并排列对比观察小鼠心、肺、肝、肾和 血液的
颜色。
表一
时间(分) 呼吸频率 (次/分) 唇色 趾色 尾部颜色
正常对照
3
6
9
12
15
表二

小鼠 注射5%E硝酸盐 ml 2分钟后注射 存活时间

甲 生理盐水 ml
乙 1%美兰 ml

思考题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各型缺氧的特点,发生机制

胰岛素过量中毒及其解救
实验目的观察胰岛素过量引起的低血糖反应症状及葡萄糖的解救作用
实验对象 小鼠(体重18~22克,雌雄不限)。
实验器材 鼠笼、天平、1ml注射器、恒温水浴槽。
实验药品 胰岛素、10%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

方法与步骤
1 •实验前日,将小鼠禁食18小时

2 •取体重相近的小鼠2只,称重后编甲、乙号标记。观察其正常活动情况。
3•分别腹腔注射2U/ml的胰岛素10g,观察胰岛素引起低血糖的中毒症状(乏力、四肢
伏倒、不活动、惊厥等)。待中毒症状明显时,甲鼠腹腔注射 10%葡萄糖溶液ml,乙鼠腹腔
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观察二鼠的症状有何不同。

结果与分析
鼠号 体重(g) 药物 剂量 症状
甲 2U/ml的胰岛素 ml
鼠 10%葡萄糖溶液 ml
乙 2U/ml的胰岛素 ml
鼠 生理盐水 ml
图7・1小鼠的捉拿方法

图7・7小赋腹腔注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