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低氧/厌氧工作站建立H9c2细胞缺氧复氧模型的探讨
Pim-2基因对缺氧复氧条件下H9c2细胞凋亡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Pim-2基因对缺氧复氧条件下H9c2细胞凋亡的影响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心肌缺氧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理状态,可导致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如何减轻心肌缺氧引起的损害是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
Pim-2基因是一种激酶,已知在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关于Pim-2基因在心肌缺氧复氧条件下H9c2细胞凋亡的影响,目前尚未有深入研究报道。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im-2基因对缺氧复氧条件下H9c2细胞凋亡的影响,为心肌缺氧引起的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3. 研究方法3.1 H9c2细胞缺氧复氧处理使用缺氧处理H9c2细胞,通过密闭细胞培养瓶并注入N2/CO2混合气体(95%氮气和5%二氧化碳)来模拟缺氧状态,处理时间为2小时。
之后将细胞恢复到常规氧气环境(21%氧气)下,模拟复氧条件。
3.2 Transfection实验使用Lipofectamine 3000转染剂将Pim-2基因siRNA和合成的质粒载体转染至H9c2细胞中,控制组细胞仅转染空载体。
3.3 MTT细胞活性测定MTT法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的细胞存活率。
3.4 Western blotting分析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im-2基因表达、凋亡相关蛋白Bax 和Bcl-2的表达。
4. 预期结果如果Pim-2基因拟下调或这种基因变异,会导致H9c2细胞凋亡率上升。
另一方面,如果强制表达Pim-2基因,则可以降低H9c2细胞凋亡率。
5. 结论意义通过本研究,我们能够进一步了解Pim-2基因在心肌缺氧复氧条件下H9c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以及其分子机制,从而为心肌缺氧损伤的防治提供新的方向。
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建立方法的研究进展

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建立方法的研究进展
关欣;李应东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08(014)018
【摘要】细胞缺氧复氧模型被广泛的用于机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缺血预适应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建立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单纯物理性模型、单纯化学性模型,以及对模型的评价.
【总页数】3页(P2737-2739)
【作者】关欣;李应东
【作者单位】甘肃中医学院,兰州,730000;甘肃中医学院科研实验中心,兰
州,7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331
【相关文献】
1.PTD4-Cu/ZnSOD融合蛋白对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大鼠心肌细胞H9C2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J], 李勇;梁亚州;丁永丽;杨平
2.地奥心血康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J], 国家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连二亚硫酸钠诱导HT22细胞缺氧复氧模型的制备 [J], 王丹;田春艳;陈桂生;亓琪;李海洋;田彩红
4.视网膜母细胞瘤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的研究进展 [J], 李韵;李娜
5.两种不同方法建立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比较 [J], 杜玉颖;孟思妤;常莉;夏钰晰;赵韵茗;姚天明;郑红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氧促进C2C12细胞增殖及相关机制探讨

低氧促进C2C12细胞增殖及相关机制探讨王凡;赵彤;张翠萍;吴海涛;朱玲玲;陈晓萍;刘国树;范明【期刊名称】《医学研究生学报》【年(卷),期】2007(20)1【摘要】目的:探讨低氧对小鼠骨骼肌成肌细胞系C2C1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增殖的可能相关机制. 方法:采用血细胞计数板法和流式细胞仪观察低氧(10%O2)对C2C12细胞数量和增殖指数的影响;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 结果:低氧组细胞较常氧组细胞数量和增殖指数增加(P<0.01);HIF-1α 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在常氧组和低氧组细胞中无显著差异. 结论:低氧可促进C2C12细胞的增殖,其增殖机制可能不是直接通过HIF-1α mRNA和(或)蛋白水平量的多少来调控.【总页数】4页(P2-5)【作者】王凡;赵彤;张翠萍;吴海涛;朱玲玲;陈晓萍;刘国树;范明【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学员队2004级博士班,北京,100853;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二科,北京,100853;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253【相关文献】1.山梨酸对C2C12细胞增殖、IGF-1分泌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J], 方心灵;王海峰;束刚;王松波;朱晓彤;王丽娜;高萍;江青艳2.持续低氧预处理促进兔尿源性干细胞增殖和减少凋亡 [J], 马文军;储加强;陶立;龚梦嘉;毕杨;魏光辉;张元原3.低氧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变化 [J], 郑丹;戴冀斌;田毅浩;陆蔚天;黄娟;王晓芸4.神经营养因子-3在低氧环境中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 [J], 张善强;姚立杰;李宇;邓凤春;金海峰;沈雷5.人参皂苷Rg1促进C2C12细胞增殖与分化 [J], 徐国超;高岩;马爽;贾胜男;邱晴;王钰;霍洪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缺氧复氧损伤程度对H9c2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

不同缺氧复氧损伤程度对H9c2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黄小玲;唐轶洋;钟敏;赵高峰【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34)013【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缺氧复氧(H/R)损伤程度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及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方法缺氧时将H9c2大鼠心肌细胞置于缺氧培养箱分别以0.5%胎牛血清(FBS)复合高糖(4.5 g/L)DMEM、无糖培养基、磷酸盐缓冲液(PBS)为缺氧液培养3h后置换完全培养基置于正常培养箱中培养3 h;取复氧后心肌细胞,MTT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存活率,MDC荧光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自噬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内自噬相关基因5(Atg5)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CON)组相比,各H/R模型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P<0.05),且0.5%FBS 复合高糖DMEM、无糖培养基、PBS处理的H/R心肌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流式细胞仪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结果显示,与对照CON组相比各H/R模型组心肌细胞自噬率与Atg5 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0.5%FBS复合高糖DMEM、无糖培养基、PBS处理的H/R心肌细胞自噬率与Atg5 mRNA 的表达均逐渐下降,其中0.5%FBS复合高糖DMEM、无糖培养基处理的相对CON 组是增加的,PBS处理的则是下降的.结论利用缺氧培养箱可以造成H9c2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细胞适度缺氧复氧可以激活细胞自噬,但细胞过分缺氧反而抑制自噬.【总页数】4页(P2165-2168)【作者】黄小玲;唐轶洋;钟敏;赵高峰【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广州 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广州 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广州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广州 510006【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汉黄芩苷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及P38和ERK1/2表达的影响 [J], 宋艳; 龚蕊; 杨波; 王磊; 张玲2.抑制自噬对缺氧复氧后H9c2心肌细胞损伤及线粒体Cx43变化的影响 [J], 卢青; 李兆康; 李志刚; 陈志楠; 付文波; 丁世芳3.二甲双胍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FUNDC1介导线粒体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 [J], 王鑫; 刘乃丰4.两种不同方法建立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比较 [J], 杜玉颖;孟思妤;常莉;夏钰晰;赵韵茗;姚天明;郑红光5.TRPV1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后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J], 罗建华;王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缺氧对H9C2心肌细胞中miR-19a-3p表达的研究

缺氧对H9C2心肌细胞中miR-19a-3p表达的研究黄浩;陈文江;刘长召;王玲;沈艳芳【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8(015)004【摘要】目的检测大鼠H9C2心肌细胞缺氧后细胞水平和培养液中循环微小RNA(miRNA,miR)-19a-3p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可能靶基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2(LRP2)的关系.方法对 H9C2心肌细胞进行缺氧(37 ℃,5% CO2,1% O2)0、4、8、12、16、20、24 h处理,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其在不同时间点细胞水平和培养液中循环 miR-19a-3p的表达水平,使用ELISA、qRT-PCR、Western Blot 检测LRP2在培养液和细胞中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H9C2细胞培养液中miR-19a-3p的表达在缺氧0、4、8、12、16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缺氧20 h与24 h时,H9C2细胞培养液中miR-19a-3p的表达与缺氧0 h比较,明显高表达(P<0.05);在缺氧20 h与24 h时,H9C2细胞中miR-19a-3p的表达与缺氧0 h比较,明显下降(P<0.05);H9C2细胞培养液中LRP2的表达在缺氧16 h后表达明显升高,缺氧16 h[(675.2 ± 42.4) ng/mL,n=3]、缺氧20 h[(979.4 ± 204.2)ng/mL,n=3]和缺氧24 h[(1456.0 ± 363.6)ng/mL,n=3]较0 h [(245.0 ± 10.84)ng/mL,n=3]明显升高(P<0.05);H9C2细胞中LRP2 mRNA表达水平在缺氧16 h后表达明显升高,缺氧16 h[(0.000503 ± 0.000100)ng/mL,n=3]、缺氧20 h[(0.001303 ± 0.000090)ng/mL,n=3]和缺氧24 h[(0.001617 ±0.000110)ng/mL,n=3]较0 h[(0.0001394 ± 0.0000600)ng/mL,n=3]明显升高(P<0.05);20 h[(0.235000 ± 0.003427)ng/mL,n=3]与24 h[(0.535000 ±0.003427)ng/mL,n=3]LRP2蛋白表达与0 h[(0.14010 ± 0.01821)ng/mL,n=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R-19a-3p可能参与大鼠H9C2心肌细胞的缺氧坏死过程,并且可能通过调控LRP2而发挥作用.%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of miRNA-19a-3p and LDL receptor related protein 2(LRP2)under hypoxia in rat H9C2 cardiomyocytes.Methods H9C2 cardiomyocytes were treated in hypoxia condition(37 ℃,5% CO2,1% O2)for 0,4,8,12,16,20,24 h.The miRNA-19a-3p level was detected by 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RT-PCR)in H9C2 cells and cell culture medium,and the probable target gene LRP2 level were test by ELISA,qRT-PCR and western blot in H9C2 cells and cell culture medium.Re-sults miRNA-19a-3p expression in cell culture medium was much higher under 20 h and 24 h(P<0.05), miRNA-19a-3p expression in H9C2 cells was much lower under 20 h and 24 h(P<0.05).LRP expression in cell culture medium was much higher under 16 h[(675.20 ± 42.40)ng/mL,n=3],20 h[(979.4 ± 204.2)ng/mL, n=3]and 24 h[(1 456.00 ± 363.60)ng/mL,n=3]than 0 h[(245.0 ± 10.84)ng/mL,n=3](P<0.05);the LRP2 mRNA level were much higher in 16 h[(0.000 503 ± 0.000100)ng/mL,n=3],20 h[(0.001 303 ± 0.000090)ng/mL,n=3]and 24 h[(0.001 617 ± 0.000 110)ng/mL,n=3](P<0.05);than in the 0 h[(0.000 139 4 ± 0.000 060 0) ng/mL,n=3],the LRP2 protein level were much higher in 20 h[(0.235 000 ± 0.003 427),n= 3] and 24 h [(0.535 000 ± 0.003 427)ng/mL,n=3](P<0.05).Conclusion miRNA-19a-3p may partipate in H9C2 car-diomyocytes necrosis through regulating LRP2.【总页数】5页(P503-506,509)【作者】黄浩;陈文江;刘长召;王玲;沈艳芳【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心血管病中心 445000;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广东湛江524023;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心血管病中心 445000;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心血管病中心 445000;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健康体检中心 44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相关文献】1.钠钾氯离子共转运体1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表达研究 [J], 刘金龙;郑国华;李媛媛;徐健;2.介导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相关信号通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J], 孙明慧; 吴虹; 卜妍红; 张衡; 戴学静; 王言; 占翔3.微小RNA-124-3p通过靶向抑制RIPK1的表达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J], 汪鲁青; 姜花; 郑生4.钠钾氯离子共转运体1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表达研究 [J], 刘金龙; 郑国华; 李媛媛; 徐健5.缺氧环境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外泌体中自噬相关microRNA表达量的研究 [J], 晏子友; 万鸣宏; 杨林; 杨芸琪; 黄伟; 沈金峰; 罗富里; 皮持衡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一、引言心肌细胞是维持心脏功能的重要组成单元,其在缺氧复氧过程中极易受到损伤。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丹皮酚作为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其在心血管保护方面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实验所用H9c2心肌细胞购自ATCC细胞库,丹皮酚购自Sigma-Aldrich公司。
实验所用药品和试剂均符合实验要求。
2. 方法(1)细胞培养与处理:将H9c2心肌细胞分别进行缺氧复氧处理,同时设置丹皮酚干预组和对照组。
(2)检测指标: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等。
(3)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实验结果1. 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丹皮酚干预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2. 丹皮酚对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丹皮酚干预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了丹皮酚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3. 丹皮酚对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丹皮酚干预组Bcl-2蛋白表达升高,而Bax、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P<0.05),表明丹皮酚可能通过调节Bcl-2/Bax比例及Caspase-3活性来发挥其保护作用。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丹皮酚可能通过提高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来保护心肌细胞;其次,丹皮酚可能通过调节Bcl-2/Bax比例及Caspase-3活性来发挥其保护作用。
《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一、引言心肌细胞是维持心脏功能的重要组成单元,缺氧复氧是导致心肌细胞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丹皮酚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凋亡等多种生物活性。
近年来,丹皮酚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其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1)细胞:H9c2心肌细胞系(2)药物:丹皮酚(3)实验仪器与试剂:细胞培养箱、显微镜、酶标仪、Western blot试剂等。
2. 方法(1)细胞培养与处理:H9c2心肌细胞培养于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丹皮酚处理组。
模型组和丹皮酚处理组进行缺氧复氧处理。
(2)指标检测: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等。
(3)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实验结果1. 丹皮酚对H9c2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丹皮酚处理组H9c2心肌细胞的活力较模型组明显提高,表明丹皮酚具有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2. 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丹皮酚处理组H9c2心肌细胞的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说明丹皮酚具有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3. 丹皮酚对H9c2心肌细胞内氧化应激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丹皮酚处理组H9c2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较模型组降低,表明丹皮酚具有抗氧化作用。
4. 丹皮酚对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丹皮酚处理组相关信号通路(如PI3K/AKT通路)的活性较模型组增强,表明丹皮酚可能通过调节相关信号通路发挥保护作用。
《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摘要:本研究以H9c2心肌细胞为模型,探究了丹皮酚在缺氧复氧条件下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
实验发现丹皮酚可以有效地减少缺氧复氧导致的细胞损伤,这主要得益于其抗氧化、抗炎、调节细胞凋亡等生物效应。
本论文详细描述了丹皮酚在H9c2心肌细胞保护方面的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及结论,为丹皮酚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引言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中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过程。
因此,寻找有效的药物保护心肌细胞免受缺氧复氧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丹皮酚作为一种天然的中药成分,因其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凋亡等多种生物活性,被广泛关注。
本研究以H9c2心肌细胞为模型,探讨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H9c2心肌细胞、丹皮酚、缺氧复氧模型等。
2. 方法:(1)建立缺氧复氧模型:采用模拟人体缺氧和复氧的环境条件,对H9c2心肌细胞进行缺氧和复氧处理。
(2)药物处理:在缺氧复氧处理前后,对H9c2心肌细胞进行丹皮酚处理。
(3)指标检测:通过检测细胞活性、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等指标,评估丹皮酚对H9c2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三、实验结果1. 丹皮酚对H9c2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丹皮酚可以显著提高缺氧复氧后H9c2心肌细胞的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
2. 丹皮酚的抗氧化作用:通过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发现,丹皮酚可以有效地清除细胞内的ROS,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
3. 丹皮酚的抗炎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丹皮酚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细胞的损伤。
4. 丹皮酚对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通过检测Bcl-2、Bax等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发现,丹皮酚可以调节细胞的凋亡过程,抑制细胞凋亡。
四、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低氧/厌氧工作站建立H9c2细胞缺氧复氧模型的探讨储倩雯;李伟秋;鲁诗史;黄丹梅;张艳美【摘要】目的:利用低氧/厌氧工作站,结合不同的缺氧条件,探讨建立H9c2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 H/R)模型的最佳方法。
方法缺氧时将H9c2细胞置于低氧/厌氧工作站中,分别以完全培养基,无糖培养基和酸性缺氧液培养1、2、4、6、8 h,缺氧后换用完全培养基于培养箱中按常规条件培养1 h。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活性氧(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含量,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9c2细胞形态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时以完全培养基和无糖培养基处理的H9c2细胞H/R后,细胞内ROS含量和细胞存活率随缺氧时间延长无明显改变,且倒置显微镜下未观察到明显的形态变化。
缺氧时以酸性缺氧液处理的H9c2细胞,随H/R时程的延长,细胞内ROS含量不断增加(P<0.01),且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P<0.01),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H砄1 h/R:1 h后开始出现部分细胞皱缩,少量坏死细胞漂浮,随时间延长损伤加重;缺氧8h后,细胞皱缩成圆形,大量坏死细胞漂浮,复氧1h后可见细胞膜表面不平滑,复氧液中仍有少量坏死细胞漂浮。
结论采用低氧/厌氧工作站,并结合酸性缺氧液,可成功建立重现性非常好的H9 c2细胞H/R模型。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optimal method of establishing hypoxia/reoxygenation(H/R) model ofH9c2 cell by using hypoxia/anoxic workstation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in hypoxia.Methods H9c2 cell was placed into hypoxia/anoxic workstation and simultaneously cultured with complete medium, glucose-free DMEM and acidic hypoxic solution for 1,2,4,6 and 8 h respectively, and then reoxygenated with complete medium for 1 h in normoxic incubator.Thelevel of ROS was measured by flow cytometry.The cell viability was detected by MTT assay.The cellular morphology was observed by inverted microscope.Results With the extension of cell hypoxia time,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ROS level and cell viability in complete medium-and glucose-free DMEM-treated H/R group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P<0.05).There was no obvious morphologic change observed with inverted microscope, either.Nevertheless, when H9c2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acidic hypoxic solution in hypoxia, the ROS level continuously increased and the cell viability decreased with the extension of cell hypoxia time ( P<0.01 ).Since H:1 h/R:1 h, some of the cells shrunk and a few necrotic cells floated in the media under the inverted microscope , and the damage was aggravated with the extension of hypoxia time.After the cells were exposed in hypoxia for 8 h, they wrinkled to be round and a large number of floating necrotic cells were observed.When the cells were reoxygenated for 1 h, the cytomembrane was not smooth and there were still a few necrotic cells floating in culture dish .Conclusion The H9c2 cell H/R model with good repeatability can be established successfully by using hypoxia/anoxic workstation combining with acidic hypoxic solution.【期刊名称】《中国生化药物杂志》【年(卷),期】2015(000)011【总页数】4页(P11-14)【关键词】低氧/厌氧工作站;H9 c2细胞;缺氧复氧模型【作者】储倩雯;李伟秋;鲁诗史;黄丹梅;张艳美【作者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广东汕头 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分析细胞实验室,广东汕头 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广东汕头 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广东汕头 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广东汕头 515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3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损伤是心脏缺血性疾病和心脏外科手术后常见的一种病理生理现象。
体外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 H/R)模型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心脏I/R损伤的研究,对于探讨I/R损伤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国内外建立的H/R细胞模型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混合气体培养法、模拟缺氧/再灌注液培养法、氮气饱和培养基法、液体石蜡覆盖法等单纯物理性模型[1]。
而化学模型建立方法主要是利用氧清除剂二亚硫酸钠和氯化钴[2-3]。
这些方法都存在一些缺点,如操作复杂,无法准确地控制缺氧过程的氧分压,缺氧条件的重复性差等。
探寻一个稳定,可靠,便于操作的H/R损伤的细胞模型,将为研究心脏I/R损伤提供一个可靠的平台。
来源于大鼠胚胎期心室的H9c2细胞株被用于本实验中,该细胞株保持着心肌细胞的多种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心脏疾病的体外研究中。
本研究利用新购置的低氧/厌氧工作站,结合不同的缺氧培养条件,以心肌I/R最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之一—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4]作为评判模型成功与否的标准,探讨建立H9c2细胞H/R模型的最佳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H9c2细胞(ATCC公司,美国)、胎牛血清(Biowest公司,法国)、DMEM培养基(Gibco公司,美国),2′,7′-二氯荧光乙酰乙酸盐(DCFH-DA)(Sigma公司,美国),噻唑蓝(MTT)(Amersco公司,美国)。
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低氧/厌氧工作站Invivo2 400(Ruskinn公司,英国),CO2培养箱(Sanyo公司,日本),倒置相差显微镜(Nilkon公司,日本),Accuri C6流式细胞仪(Becton Dickinson公司,美国),全波长酶标仪(Molecular Devices公司,美国),低温高速离心机(Heraeus公司,德国)。
1.2 方法1.2.1 H9c2细胞培养:将H9c2细胞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完全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同时含有100 U/mL青霉素和100 U/mL链霉素),置于37 ℃,5% CO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天换液。
当细胞长至80%~90%时消化传代。
1.2.2 实验分组及H/R模型建立:将H9c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完全培养基处理H/R模型组、无糖培养基处理H/R模型组以及酸性缺氧液处理H/R模型组,除对照组外,各不同缺氧液处理的H/R模型组分别设定5个H/R时程(H:1 h/R:1 h,H:2 h/R:1 h,H:4 h/R:1 h,H:6 h/R:1 h,H:8 h/R:1 h)。
缺氧时各H/R组分别换用完全培养基、无糖培养基和酸性缺氧液,置于低氧/厌氧工作站中(1%O2,5%CO2,94%N2,37 ℃),缺氧结束后均换用完全培养基置于培养箱中复氧培养1 h。
对照组则于复氧前换用完全培养基培养1 h。
实验过程中使用的酸性缺氧液配方为NaCl:8.0064 g,KCl:0.8946 g,MgCl2:0.0467 g,CaCl2:0.0999 g,HEPES:0.953 g,Na lactate:3.735 mL,加水至1000 mL,调节pH至6.2[5]。
在超净台内用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
1.2.3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将H9c2细胞按1×104个/孔的密度接种于96板中,8孔/组,取平均值作为一次实验结果。
培养24 h后,按上述实验分组及模型建立方法处理细胞。
待复氧结束后,吸干培养基,每孔加入200 μL含10%MTT(5 mg/mL)的无血清DMEM培养基,置于37 ℃,5%CO2的培养箱中避光孵育4 h。
吸干培养基,每孔加入200 μL的DMSO,震摇15 min,使结晶充分溶解,酶标仪于490 nm波长处检测各组吸光度值。
实验重复4次。
1.2.4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ROS浓度:将H9c2细胞接种于6 cm培养皿中,待细胞长至70%~80%时,按上述实验分组及模型建立方法处理细胞。
复氧结束后,倒掉培养基,用PBS洗2次,每皿加0.125%胰酶消化1 min,弃胰酶,各加1 mL含血清DMEM中止消化,收集细胞于1.5 mL 离心管中;离心,弃上清,用无血清DMEM清洗一次,各加入1 mL含10 μM DCFH-DA荧光探针的无血清DMEM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