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森林经营主要问题与对策探讨

北方森林经营主要问题与对策探讨
北方森林经营主要问题与对策探讨

北方森林经营主要问题与对策探讨

(张家口市林业调查规划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摘要:森林经营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现代林业建设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森林经营不同于其他农作物的种植,它有着自身的特性,目前中国北方森林经营存在着经营投资不足、经营科技水平低、经营机制不灵活等问题,文章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更好地发展中国的林业资源。

关键词:森林经营;问题;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750 文献标识码:a

1北方森林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森林经营投资不足,资金紧缺

无论是国有的还是集体所有的森林企业,都是一项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大工程。然而,目前的许多北方森林企业处于资金周转困难、财政拨款少、融资不易的境地。以河北省张家口的森林经营为例,新中国成立后(1950-1957年)张家口建立的国营林场的经营面积比同省的其他地方都要小,仅仅只有927公顷,改革开放以后,国营林场做了调整,虽然张家口建立了防护林林场,但是没有进一步地被改为自然保护区的林场,这就需要国家资金的大量投入。但由于其本身的经营效率不高、收益低等特点,财富积累远远不够。随着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的改革,国家的财政拨款大大减少,国家

2016《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复习题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复习题 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 1.小班 2.森林永续利用 3.森林成熟 4.信息 5.法正林 6.森林 7.林种区 8.森林调整 9.林班 10.森林档案 11.森林区划 12.全龄林 13.轮伐期 14.择伐期 15.采伐限额 16.标准年伐量 17.法证蓄积量

18.数量成熟 19.森林资源管理信息 20.郁闭度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有四个可供选择的答案,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号码,直 接填写到每题的括号内。 1.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内部条件包括林地条件和林木条件,其中林木条件含有林木树种结构、()、径级结构、蓄积结构和生长量条件。 ⑴交通条件⑵社会条件⑶年龄结构⑷林木蓄积量和生长量 2.()在1826年提出了法正林理论。 ⑴⑵⑶Endres ⑷ 3.处于法正状态的某云杉林经营类型,最老龄级的蓄积量为12万m 3,轮伐期为100年,则其法正生长量为()。 ⑴1200万m 3⑵24万m 3⑶12万m 3⑷120万m 3 4.森林的主伐方式分为()。 ⑴皆伐、间伐、择伐和渐伐⑵乔林、矮林、中林和预备伐 ⑶皆伐、择伐、下种伐和间伐⑷皆伐、择伐和渐伐 5.从1994年开始,我国进行了7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到2008年全部完成调查任务。我国目前的森林覆盖率是()。 ⑴%⑵%⑶%⑷% 6.国有林场森林区划的系统是()。 ⑴林场—营林区—林班⑵林场—营林区—小班 ⑶林场—经营区—林班—小班⑷林场—营林区—小班 7.法正蓄积量的计算表达式是()。 ⑴2u Z V u n ?=⑵Z u V u n ?=⑶2 2Z u Z V u u n - ?=⑷22Z u Z V u u n +?= 8.在设计对象技术复杂而又缺乏设计经验、技术力量跟不上或设计对象资料缺少时 使用()。 (1)一阶段设计(2)两阶段设计(3)三阶段设计(4)作业设计 9.某经营单位马尾松大径材经营类型,主伐年龄为55年,要求当年采伐当年更新,则其轮伐期为()。 ⑴54年⑵55年⑶56年⑷59年 10.按照森林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通常把森林划分为()五大林种。 ⑴用材林、公益林、兼用林、特种用途林和水源涵养林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王敏课后作业答案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王敏课后作业答案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第二章作业(P40) 2-4 MCS-51单片机中执行程序的地址放在哪由几个位组成最大寻址范围是多少 答:放在程序计数器PC中,16位,64KB。 2-5 在程序存储器中,0000H、0003H、000BH、0013H、001BH、0023H这6个单元有什么特定的含义 答: 0000H 复位后,PC=0000H,开始执行程序的地址 0003H 外部中断0 (INT0)入口地址 000BH 定时器0中断(TF0)入口地址 0013H 外部中断1(INT1)入口地址 001BH 定时器1中断( TF1)入口地址 0023H 串行口中断TI/RI入口地址 2-10 开机复位以后,CPU使用哪一组工作寄存器它们的地址是什么如何改变当前工作寄存器 答:使用第0组工作寄存器,00H-07H,通过修改PSW中的RS1和RS0两位来改变当前的工作寄存器。 第三章作业(P75) 3-7 指出指令中的50H或66H个代表什么 解: ① MOV A, #50H 立即数 MOV A, 50H 直接地址 MOV 50H, #20H 直接地址 MOV C, 50H 位地址 MOV 50H, 20H 直接地址 ② MOV @R0, #66H 立即数 MOV R6, #66H 立即数 MOV 66H, #45H 直接地址 MOV 66H, C 位地址 MOV 66H, R1 直接地址 3-9 写出能完成下列数据传送的指令: 解: ① R1中内容传送到R0; MOV A, R1 MOV R0,A ②内部RAM 20H单元中的内容送到30H单元; MOV 30H, 20H ③外部RAM 20H单元中的内容送到内部RAM 20H单元; MOV R0, #20H MOVX A, @R0 MOV 20H, A ④外部RAM 2000H单元中的内容送到内部RAM 20H单元; MOV DPTR, #2000H MOVX A, @DPTR MOV 20H, A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一、名次解释 1.生态趋同: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受主导因子的长期作用,产 生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 2.食物链: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取食和被 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结构。 3.生态入侵: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栖息和繁衍地区,种群 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步的扩展,这个现象叫生态入侵。 4.群丛:凡是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的植物群落。 5.生态需水:为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体外环境而消耗的水。主要用来调节 大气温度和湿度。 4.森林生态系统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如何 答:森林生态系统一般包括森林植物、动物、微生物及无机环境四部分(4分)。森林植物吸收太阳辐射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干物质及贮存能量;动物取食植物或其他动物,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传递;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质,并将其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供再次利用(分);无机环境提供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需的能量、物质(分)。 6.简述旱生植物有哪些与干旱环境相适应的形态及生理特征 答:形态特征包括:根系发达;叶子变小或变厚;叶细胞小,细胞壁增厚;气孔变小,排列更紧密,深陷;叶面被毛;角质层加厚;栅栏组织发达,海绵组织不发达;细胞间隙变小.生理特征包括:含糖量高,淀粉与糖的比率降低;细胞液浓度大,渗透势低;原生质透性高;单位叶面积光合作用速率高;对萎蔫的抵抗力强;开花结实早;寿命长等 7.简述种群生态对策理论在森林经营中的指导作用 答:生态对策是指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在物种进化策略上产生的不同选择,它是物种对生态环境的总的适应策略。对不同森林植物及动物种群的生态对策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在森林生产中采取合理及有效的经营措施(4分)。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实习报告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实 习 报 告 指导: 班级:

姓名: 2012年5月24日 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实习目的: 1、巩固森林调查知识,提高其技能; 2、培育同学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3、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4、形成团结互助的局面。 二、实习场所: 合肥市大蜀山森林公园。 三、实习形式 以组为单位,对固定样地进行各项因子调查。 组长: 小组成员: 四、实习备品与材料:罗盘仪、围尺、 皮尺、勃鲁莱测高器、标杆、记录板、粉笔等。 五、实习要求: 安全第一; 严格遵守作息时间;

不得请假; 按质按量完成实习任务。 六、实习内容与方法: 1、一类清查外业调查(六块固定标准地复测) 2、一类清查内业工作 实习方法步骤: 外业调查 1、寻找固定样地:利用GPS或向导或定位引线寻找固定样地。

2、固定样地的修复与完善:对固定样地西南角的3棵定位树的标号、直角坑以及固定样地四个角埋设的PVC管进行检查并予以修复。 3、对样地内的每棵样木的胸高部位线“—”、编号用毛笔进行描绘,并对 样木根部的铝牌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时立即进行修复。对样地附近的样外木在其眼高的标志“×”进行描绘。使得每棵样木的标志清晰。 下图:小组成员正在进行样地每木调查与标号描绘 4、固定样地调查:对固定样地内的树木进行每木检尺,并将每棵树的标号与胸径对号入座的记录清楚;对于不同的树种分别记录。对于前期调查未达到起测径阶而本次调查达到起测径阶(5cm)的进界木和前期漏测木予以标号,对 于进界木和漏测木的编号,由前期编号的最大号往后记。对于压界木东北2条边的作为界内木,西南2边的作为界外木。 在样地内选择3~5棵具有代表性的样木,用测高器测出其树高并予以 记录;并观察记录林下的植被以及各调查因子的调查与记录。 内业工作 1、数据统计与整理、计算;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课后习题 1.1 把下列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 ① 16.25 ② 35.75 ③ 123.875 ④ 97/128 1.2 把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① 10101.01 ② 11001.0011 ③ 111.01 ④ 1010.1 1.3 把下列八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 ① 756.07 ② 63.73 ③ 35.6 ④ 323.45 1.4 把下列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① A7.8 ② 9AD.BD ③ B7C.8D ④ 1EC 1.5 求下列带符号十进制数的8位补码。 ① +127 ② -1 ③ -0 ④ -128 1.6 求下列带符号十进制数的16位补码。 ① +355 ② -1 1.7 计算机分那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1.8 简述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及微计算机系统三个术语的内涵。 1.9 80X86微处理器有几代?各代的名称是什么? 1.10 你知道现在的微型机可以配备哪些外部设备? 1.11 微型机的运算速度与CPU的工作频率有关吗? 1.12 字长与计算机的什么性能有关? 习题一参考答案 1.1 ① 16.25D=10000.01B=20.2Q=10.4H ② 35.75D=100011.11B=43.6Q=23.CH ③ 123.875D=1111011.111B=173.7Q=7B.EH ④ 97/128D=64/123+32/128+1/128=0.1100001B=0.604Q=0.C2H 1.2 ① 10101.01B=21.25D ② 11001.0011B=25.1875D ③ 111.01B=7.25D ④ 1010.1B=10.5D 1.3 ① 756.07Q=111101110.000111B=494.109D ② 63.73Q=110011.111011B=51.922D ③ 35.6Q=11101.110B=29.75D ④ 323.45Q=11010011.100101B=211.578D 1.4 ① A7.8H=167.5D ② 9AD.BDH=2477.738D ③ B7C.8D=2940.551D ④ 1ECH=492D 1.5 ① [+127] 补=01111111 ② [-1] 补 = 11111111 ③ [-0] 补=00000000 ④[-128] 补 =10000000 1.6 ① [+355] 补= 0000000101100011 ② [-1] 补 = 1111 1111 1111 1111 1.7 答:传统上分为三类:大型主机、小型机、微型机。大型主机一般为高性能的并行处理系统,存储容量大,事物处理能力强,可为众多用户提供服务。小型机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提供一定用户规模的信息服务,作为部门的信息服务中心。微型机一般指在办公室或家庭的桌面或可移动的计算系统,体积小、价格低、具有工业化标准体系结构,兼容性好。 1.8 答:微处理器是微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硬件部件,对系统的性能起决定性的影

对森林分类经营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对森林分类经营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发表时间:2010-07-27T14:51:26.780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4月上旬刊供稿作者:张松生1 王占斌2 [导读] 新时期、新形势要求国家林业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张松生1 王占斌2 (1.木兰县林业局石河林场;2.木兰县林业局太平林场) 摘要:森林分类经营作为我国林业改革的关键一环,要走的路还很长,在实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实施分类经营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本文提出森林分类经营实施的关键问题是统筹安排,分门别类。对分类经营管理体制尚不完善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森林分类经营政策补偿机制 1 森林分类经营理 所谓森林分类经营(Classified forest management),又称为“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经营,即以发挥某一林种某一效益为主,兼顾其它方面效益的经营模式。它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根据社会对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两大要求,按照对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的不同和森林发挥两种功能所产生的“产品”的商品属性和非商品属性的不同,相应的把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并按各自特点和规律运营的一种新型的林业经营体制和发展模式。 2 森林分类经营的政策和经营体制问题 新时期、新形势要求国家林业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要达到国家林业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根据森林的不同功能,实施分类经营、分区突破、总体推进的发展战略。分类经营是新时期林业发展战略的基础和核心。森林分类经营牵涉到林业发展的方向,牵涉到林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牵涉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保障体系建设和国家财政经济利益。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是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保障,经营体制改革是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措施。但目前在实施森林分类经营中还存在有如下问题必须研究解决。 2.1 国家和地方的生态公益林补偿办法尚未出台公益林的补偿问题是制约公益林建设和实行分类经营的关键。长期以来,因公益林具有效益外在性和受益对象广泛性的特点,造成公益林“少数人负担,全社会受益”、“相对不发达地区负担,相对发达地区受益”、“上游负担,下游受益”、“林业部门负担,全社会受益”的不合理局面。再加上其牵涉面广,政策性强,到目前为此,国家尚未对国家公益林的补偿程序、补偿办法、补偿对象、补偿标准、筹资渠道等方面制订出明晰的政策。在国家政策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各省、地方政府也未对地方公益林制订明晰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和办法。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和办法是关系到森林分类经营尤其是生态公益林发展和林区社会稳定的关键,实行分类经营,关键看能否建立健全有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森林的生态、社会效益补偿机制滞后,已成为制约林业分类经营实际运作的瓶颈。 2.2 分类经营管理体制尚不完善长久以来,我国林业经营一直担负着两大基本任务:一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民生活提供木质产品及其它林产品;二是改善国民生存环境。但事实上,我国林业几十年来受传统的管理体制和林业经营模式以及国民经济建设的要求等影响,一直奉行以木材生产为中心,重采轻造、集中过伐的林业经营模式。几十年来,整个林业的基础几乎完全建立在森林采伐工业上,大规模开采国有林区与天然林区,造成天然林面积的剧减。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就必须要进行森林的分类管理。 2.3 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产品需求矛盾依然存在分类经营实施之初,将现有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公益林的主要功能是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商品林则要承担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产品需求的重任。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分布、结构不均衡性及对天然林过量采伐,在分类经营实施之初所区划的商品林尚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产品的需求供给;同时,对森林分布较多,并以木材生产为财政和林农经济收入主要来源的林区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较大的冲击,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已成为制约重点林区尤其是生态地位特别重要的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2.4 林产品税费比例过高据对部分省(区)调研,林产品税费征收比例占销售价的比例偏大,尤其在商品材上表现较突出。商品材平均税费比例占商品材销售的40%~50%,特别是农业特产税在商品材生产和销售环节双重征收8%,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林农对商品材生产的积极性,影响了商品林的发展。 2.5 生态公益林的人工林问题各省在分类经营区划中界定的生态公益林有许多人工林,这些划入公益林区域内的人工林除部分为生态工程建设投资营造的如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草)等国家生态工程林外,尚有相当部分是世界银行贷款造林的速生丰产林和群众自发营造的用材林。据对湖北省调研,湖北省划入天保工程区的人工林面积为106.5万hm2,加上区划时未成林人工林地 3.8万hm2,实际为110.3万h m2,直接划入禁伐区的人工林成林面积为7.3万hm2。这些已界定为生态公益林区的人工林尤其是世行贷款造的人工林和农民自发营造的用材林全部划入禁伐区势必影响世行贷款的债权和债务偿还,影响林农的经济利益而挫伤群众造林积极性,除天保工程外,其他生态公益林区也有类似情况。 3 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有关对策和建议 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是一项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改革,其主要任务并不在于对森林进行简单的划类,而在于围绕分类经营这一个基本要求必须进行的从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经济政策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配套改革,以推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3.1 尽快制订和完善政策法规,建立管理办法森林分类经营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各种政策、法规还不十分完善,正在积极探索之中。建议国家林业局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森林分类经营政策法规,如“公益林管理办法”、“商品林管理办法”、“公益林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等。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森林分类经营的法规法律制订适合本地区的相关政策,使森林分类经营的管理和公益林的补偿、补助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3.2 成立公益林、商品林管理机构,实施分类管理应建立与分类经营相适应的林业管理体制,将公益林建设纳入政府行为范畴,实行事业化管理,建议国家林业局成立公益林管理中心,统一组织国家公益林建设,将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公益林建设统一纳入其管理范围,以免互相重迭,避免重复建设。这既是森林分类经营的要求,也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3 改进在分类经营条件下对森林的经营方式根据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经营的不同要求和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理和经营方法。公益林建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为目标,应该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封山育林、封山护林等营林方式,实行乔灌草结合、针阔叶混交合理搭配,以充分发挥森林的各种生态功能。对于商品林建设,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标,根据市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复习题及答案 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 1.小班 2.森林永续利用 3.森林成熟 4.信息 5.法正林 6.森林 7.林种区 8. 森林调整 9.林班 10.森林档案 11.森林区划 12.全龄林 13.轮伐期 14.择伐期 15.采伐限额 16. 标准年伐量 17.法证蓄积量 18.数量成熟 19.森林资源管理信息 20.郁闭度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有四个可供选择的答案,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号码,直接填写 到每题的括号内。 1.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内部条件包括林地条件和林木条件,其中林木条件含有林木树种结 构、()、径级结构、蓄积结构和生长量条件。 ⑴交通条件⑵社会条件⑶年龄结构⑷林木蓄积量和生长量 2.()在1826年提出了法正林理论。 ⑴ J.C.K. Gayer ⑵ G.L. Hartig ⑶ Endres ⑷ J.C. Hundeshagen 3.处于法正状态的某云杉林经营类型,最老龄级的蓄积量为12万m3,轮伐期为100年,

则其法正生长量为( )。 ⑴ 1200万m 3 ⑵ 24万m 3 ⑶ 12万m 3 ⑷ 120万m 3 4.森林的主伐方式分为( )。 ⑴皆伐、间伐、择伐和渐伐 ⑵乔林、矮林、中林和预备伐 ⑶皆伐、择伐、下种伐和间伐 ⑷皆伐、择伐和渐伐 5.从1994年开始,我国进行了7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到2008年全部完成调查任务。我国目前的森林覆盖率是( )。 ⑴12.1% ⑵20.36% ⑶16.55% ⑷37.5% 6. 国有林场森林区划的系统是( )。 ⑴ 林场—营林区—林班 ⑵ 林场—营林区—小班 ⑶ 林场—经营区—林班—小班 ⑷ 林场—营林区—小班 7. 法正蓄积量的计算表达式是( )。 ⑴2u Z V u n ?= ⑵Z u V u n ?= ⑶ 2 2Z u Z V u u n - ?= ⑷22Z u Z V u u n +?= 8. 在设计对象技术复杂而又缺乏设计经验、技术力量跟不上或设计对象资料缺少时使用( )。 (1)一阶段设计 (2)两阶段设计 (3)三阶段设计 (4)作业设计 9.某经营单位马尾松大径材经营类型,主伐年龄为55年,要求当年采伐当年更新,则其轮伐期为( )。 ⑴54年 ⑵55年 ⑶56年 ⑷59年 10.按照森林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通常把森林划分为( )五大林种。 ⑴用材林、公益林、兼用林、特种用途林和水源涵养林 ⑵防护林、商品林、公益林、薪炭林和竹林 ⑶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 ⑷公益林、商品林、自然保护区、经济林和竹林 11.某小班为慈竹林,经实测郁闭度为0.17,该小班应划分为( )小班。 ⑴疏林地 ⑵有林地 ⑶无林地 ⑷未成林地 12.在森林收获调整中,年伐量的计算方法大约有一百多种,但归纳起来,其计算方法主要有( )。 ⑴面积轮伐法和平均生长量法 ⑵法正蓄积法、数式平分法和区划轮伐法 ⑶较差法、汉茨利克式、兰多利特改正式以及面积轮伐法 ⑷面积控制法、材积控制法、林分经济法和使用计算机以多目标决策为手段计算、分析、确定采伐量的方法。 13.林业用地划分为(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复习题 第1章 1.简述名词的概念: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 答: (1)微处理器: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简称μP或MP,或CPU。CPU是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将算术逻辑部件ALU(Arithmetic Logic Unit)、控制部件CU (Control Unit)和寄存器组R(Registers)等三个基本部分以及内部总线集成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构成的电子器件。 (2)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是指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配上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制作的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及系统总线等所组成的计算机,简称微机。 (3)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系统由硬件与软件两大部分组成,分别称为硬件(Hardware)系统与软件(Software)系统。其中,硬件(Hardware)系统由CPU、内存储器、各类I/O接口、相应的I/O设备以及连接各部件的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组成。 软件(Software)系统:计算机软件(Software)是指为运行、维护、管理、应用计算机所编制的程序及程序运行所需要的数据文档资料的总和。一般把软件划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其中系统软件为计算机使用提供最基本的功能,但是并不针对某一特定应用领域。而应用软件则恰好相反,不同的应用软件根据用户和所服务的领域提供不同的功能。 2.简述名词的概念:指令寄存器、地址寄存器、标志寄存器。 答: (1)指令寄存器:指令寄存器(Instruction Register,IR)用来保存计算机当前正在执行或即将执行的指令。当一条指令被执行时,首先,CPU从内存取出指令的操作码,并存入IR中,以便指令译码器进行译码分析。 (2)地址寄存器:地址寄存器(Address Register,AR)被动地接受IP传送给它的地址值(二进制地址),AR的作用是保持IP送来的地址,并且以并行方式连接输出到CPU的地址引脚上,以便CPU访问指定的内存单元。 (3)标志寄存器:标志寄存器(Flags,F)是CPU中不可缺少的程序状态寄存器,因此,也称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所谓状态是指算术或逻辑运算后,结果的状态以二进制的0或1在标志寄存器中标识出来,例如,运算结果有进位,则进位标志位CF=1,否则为0。 3.何谓IA-32处理器?

中国森林分类经营现状_问题及对策

中国森林分类经营现状、问题及对策1) 蔡体久 孔繁斌 姜东涛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 (江西财政大学) (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摘 要 综述了我国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现状及其对天然林保护的重要意义,重点介绍了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开展森林分类经营以来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并针对执行森林分类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建议。 关键词 森林分类经营;现状;问题;对策 分类号 S757.46 Present Situ ation,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of Forest Classif ied Management in China/Cai Tijiu(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150040,P.R.China);K ong Fanbin(Jiangxi Finance University);Jiang Dongtao(Forest Industry G eneral Bureau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2003,31(4).-42~44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mplementing forest classified management and the im2 portant significance of national forest conservation in China,and mainly emphasizes the experience and success achieved in many provinces,citi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where implemented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Aiming at the major prob2 lems meeting in the processing,the authors put forward some relevant methods and proposals. K ey w ords Forest classified management;Present situation;Problem;Countermeasure 森林分类经营是我国林业经营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要手段。森林分类经营的实质就是按林种、按土地生产潜力科学组织森林经营,按各林种的功能定向培育森林,实现森林资源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良性循环,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1]。笔者从实际出发,全面综述了我国开展森林分类经营的现状及具体做法,深入分析了国内森林分类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我国即将全面实施的森林分类经营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我国森林分类经营状况 根据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对我国林业生产建设的要求,国家林业局对我国林业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建立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实现我国林业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为达此目标,采取森林分类经营手段,根据森林多功能性、人类需求的多样性和对森林的主导功能利用不同,将森林分成生态公益林、商品经济林两类,实行两类森林经营。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探索我国林业建设道路,1987年以来,国家几次调减木材产量,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林业的政策,进行林业经营体制改革,并于1998年形成了《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对国有天然林实施保护。 方案中规定,将森林区划成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类,其中生态公益林根据保护程度,又划分为重点生态公益林和一般生态公益林。重点生态公益林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及有关省市区内对主要江河湖泊水库起到保持水土、水源涵养、防风固沙及改善生态环境作用,以发挥公益效能为主要目的的森林,面积2345万hm2,占国有林区林业用地面积的50.5% 1)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G97B5-5)。 第一作者简介:蔡体久,男,1963年6月生,东北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收稿日期:2002年3月14日。 责任编辑:张建华。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330.8万hm2,占36.9%);一般生态公益林以生态环境保护作用为主,又可适当生产木材和其它林产品的森林,面积1439万hm2,占国有林区林业用地的31.0%(黑龙江省森工林区391.9万hm2,占38.1%)。 商品林:以市场为导向,向社会提供木材和其它林产品,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经营目的的森林。主要指实施高投入、高产出、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的人工林。包括工业原料林、珍贵大径用材林,部分常规用材林、果木林、脂材两用林,以及生产森林食品、化工原料、木本药材、调料、香料、染料的经济林、商品竹林。到2000年,生态公益林面积3784.75万hm2,占国有林区林业用地面积的81.5%,商品林面积856万hm2,占 18.5%。 2 各省市区开展森林分类经营现状分析 森林分类经营自1987年在黑龙江省苇河林业局试点以来,尤其是1995年以后,各省市区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这项工作,其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制定方案,分步实施 1988、1989年,各省市区按国家林业局统一安排,组织力量,通过试点,在五大林种区划的基础上,区划成生态公益林、商品经济林两大类,编制森林分类经营方案。尤其是国家重点林区森工企业和国家指定的地方国营企业的实施方案与区划,均报请国家林业局审查备案。共同的特点:一是突出天然林保护;二是区划都落实到林班、小班、山头、地块和线段;三是突出生态公益林、商品经济林两大体系建设,形成本省市区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四是突出本省市的环境治理;五是具体安排了组织机构与资金投入。 全国的国营林场也全面实行分类经营改革,将国有林场划分为生态公益型、商品经营型、混合经营型。国家计划拟以3至5年时间,全面完成国营林场改革,建立起相应的管理体制,实行与机制配套的政策,目的是要解决生态公益林的投入问题,发挥森林多种功能,满足社会需要,使国有林场再现生机活力,走上持续、稳定发展的道路。   第31卷第4期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Vol.31No.4 2003年7月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 Y UN IV ERSIT Y J ul.2003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一)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定义: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决策、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对象—森林资源;宗旨—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 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系统整体原则;生态可持续性原则;公益性和公众参与性原则 三)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领域:(1)人口与可持续发展;(2)资源与可持续发展;(3)环境与可持续发展;(4)产业结构与可持续发展;(5)科学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6)公众参与与可持续发展 四)森林可持续经营: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森林经营。 五)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在一定经营范围内能不间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利用量。 六)中国于1993年加入蒙特利尔进程 七)森林永续利用的条件-林木条件:林木种类 (树种)、年龄结构、蓄积结构、林木生长量 八)森林资源广义:林地、林木以及林区内野生的动、植物资源、其它资源和环境。狭义:林地和林木资源。可以看出森林资源既是自然资源,也是环境资源,它可以向社会提供以立木资源为主的多种林产品,同时也能向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服务。九)林地资源结构:有林地(郁闭度≥0.2);疏林地(郁闭度0.1-0.19 );未成林造林地;灌木林地;苗圃地;无林地。十)森林(有林地)按森林法划分为5大林种: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薪碳林、特种用途林 十一)龄组:它是龄级的整化,通常龄组划分为5类,即幼龄林、中、近、成、过。通常把达到森林成熟的那个龄级和高于森林成熟的那个龄级划为成熟林,龄级更高的林分化为过熟林;比成熟林低一个龄级的林分划为近熟林;余下的龄级数如果为偶数,则幼、中各占一半,如果奇数则幼龄林比中龄林多划一个龄级。 十二)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资源类型多;资源总量多,人均资源少;分布不均;森林结构不合理(林龄结构、林种结构);林地生产力低下;人工林多,质量不高。 十三)中国林业区划共分三级,第一级为全国林业区划,第二级为省级林业区划,第三级为县级林业区划。全国林业区划中,分了“地区”和“林区”二个层次,共有8个地区、50个国家级林区。 十四)中国林业区划系统:1)国有林北方:林业局-林场-营林区-林班-小班;南方:林场-营林区-林班-小班。2)集体林:县-乡-村(林场)-林班-小班。3)自然保护区(局):分区-林班-小班。4)风景区:管理区-景班-小景班。 十五)林班概念:在林场范围内,为便于森林资源统计和经营管理,将林地划分为许多个面积大小基本一致的单位。是林场内具有永久性经营管理的土地区划单位。 十六)林班区划的方法:(1)人工区划法-人工区划法是以方形或矩形进行的人工区划,林班的形状呈较为规整的图形,林班线需用人工伐开。适用条件:平原地区。(2)自然区划法-自然区划法是以林场内的自然界线及永久性标志,如河流、沟谷、山脊、分水岭及道路等作为林班线划分林班的方法。自然区划的林班,多为两山夹一沟,如面积过大时,可以一个坡面作一个林班。适用条件:山区。(3)综合区划法-自然区划与人工区划两种方法的综合。一般是在自然区划的基础上加部分人工区划。适用条件:丘陵地区。 十七)小班:为了便于调查规划和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经营活动,根据经营要求和林学特征,在林班内划出的不同地段。1)内部具有相同林学特征2)经营目的和经营措施相同3)最基本单位。 十八)划分小班的条件(1)林权-林权(所有权、经营权)不同要划分为不同的小班。(2)土地类别(林地):六种地类(新近划为五种),地类不同要划为不同的小班。(3)林种:林种不同要划为不同的小班。(4)林分起源:天然林、人工林、飞播造林,起源不同要划为不同的小班。(5)优势树种或优势树种组:优势树种或优势树种组相差2成(25%)者可划出不同小班。(6)龄级(组):不同龄组划分不同小班。(7)郁闭度(疏密度):在有林地内林分间的郁闭度相差0.2以上时,可划出不同小班。(8)林型或立地条件类型不同,可划出不同小班。(9)地位级或地位指数(级):相差一级,可划分不同小班。(10)坡度级:坡度级分6级,相差一级时划分出不同小班。。(11)出材率等级:在用材林中的近、成、过熟林,如出材率等级相差1级,可划出小班。 十九)林种分类系统:生态公益林(防护林、特种用途林);商品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 二十)经营类型:在同一林种区内,由一些地域上不相连接,但经营措施、经营目的、立地条件以及林学技术计算相一致的林分的集合体,称为经营类型。 二十一)有林地组织经营类型的依据:优势树种、森林起源、立地条件、经营目的 二十二)二类调查的主要内容:(1)林业生产条件调查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调查以及过去和现在森林经营情况。(2)小班调查包括小班地况、林况调查、小班调查方法的选择及小班调查的具体步骤及资源档案的建立,各种图、表、卡的编制等。(3)专业调查包括为完成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总任务或某一特定任务,所需进行的专项调查。(4)多资源调查包括经济植物资源、野生动物和放牧资源、风景资源、水资源和农业资源调查。 二十三)二类调查图面材料:1)透明图;2)基本图;3)林相图(①林相图注记:林相图中小班注记采用分数式结构表示,分子为小班号和龄级,分母为地位级和郁闭度。②林相图着色:ⅰ、林相图内有林地中用材林小班按优势树种不同着不同颜色,同一树种龄组不同,则其颜色深浅不相同,成过熟林最深,中幼林最浅。ⅱ、有林地中其他林种以林种着色,不同林种着不同颜色。ⅲ、其他地类不着色);4)森林分布图;5、专题图

(何小海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部分课后习题

(何小海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部分课后习题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串操作指令特点: 1.可用前缀使其重复操作; 2.每操作一次自动修改SI和DI内容,当DF=0时为增量,DF=1为减 量; 3.所有源操作数地址放在SI中,在DS段,串长≤ 64K; 所有目标操作数地址放在DI中,在ES段,串长≤ 64K; 4.用重复前缀时,如果条件满足且CX ≠ 0 时重复,每重复一次 CX ← CX–1,否则结束重复; 5.重复操作时IP不变,中断返回后继续操作。 使用串操作指令时注意: 1.SI ←源串首(末)址 DI ←目标串首(末)址; 2.CX ←串长度; 3.设DF 值; 4.选重复前缀; 5.使用条件重复前缀时,判断结束条件(即是CX=0 还是ZF=0/1结束) 指令执行时间: 计算机中的计时单位: (1). 指令周期:执行一条指令所花的时间; (2). 总线周期:CPU 每访问一次内存或I/O端口所花的时间; (3). 时钟周期(T周期):计算机主频的倒数,用T表示,即 T=1 / F 1、试分别说明下列指令中源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采用的寻址方式: 答案: 目的操作数源操作数 (1)MOV AX,0FFFFH 寄存器立即 (2)MOV ES,AX 寄存器寄存器 (3)XOR CL,[100H] 寄存器直接 (4)ADD [SI],DX 寄存器间寄存器

(5)MOV ES:[2000H],CL 直接寄存器 (6)SUB [BX+SI],1 基+变立即 (7)ADC AX,[BX+SI+10H] 寄存器相对基+变 (8)PUSH DS 隐含寄存器 (9)CLD 隐含 (10)CMP [BP+DI],CL 基+变寄存器 2、若(BX)=1123H,(SI)=1968H,位移量=0313H,(DS)=1971H, 试确定由这些寄存器和下列寻址方式产生的有效地址和物理地址: 答案: EA 物址 (1)直接寻址;0313H 19A23H (2)用BX的寄存器间接寻址;1123H 1A833H (3)用BX的寄存器相对寻址;1436H 1AB46H (4)用BX和SI的基址变址寻址;2A8BH 1C19BH (5)用BX和SI的相对基址加变址寻址。2D9EH 1C4AEH 3、连续执行以下指令,并在空格中填写执行指令的结果。 答案: MOV AX,2060H AL=60H AH=20H CF= MOV DS,AX DS=2060H AH=20H CF= ADD AL,AH AL=80H AH=20H CF=0 INC AX AL=81H AH=20H CF=0 MOV DX,512 DL=00H DH=02H CF=0 SUB AX,DX AL=81H AH=1EH CF=0

森林生态系统的格局与过程

森林生态系统的格局与过程 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复杂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更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食物链、食物网以及功能过程多样性等,形成了分化、分层、分支和交汇的复杂的网络特征。认识和揭示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组织、稳定性、动态演替与演化、生物多样性的发生与维持机制、多功能协调机制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与调控,需要以对生态过程、机制及其与格局的关系的深入研究为基础,生态系统的格局和过程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是了解森林生态系统这一复杂的巨系统的根本,不仅需要长期的实验生态学方法,更需要借助复杂性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的多样性及其变化,涉及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区域等不同的时空尺度,其中交织着相当复杂的生态学过程。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格局与过程不同,即在单一尺度上的观测结果只能反映该观测尺度上的格局与过程,定义具体的生态系统应该依赖于时空尺度及相对应的过程速率,在一个尺度上得到的结果,应用于另一个尺度上时,往往是不合适的。森林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管理与可持续经营问题主要发生在大、中尺度上,因此必须遵循格局-过程-尺度的理论模式,将以往比较熟知的小尺度格局与过程与所要研究的中、大尺度的格局与过程建立联系,实现不同时空尺度的信息推绎与转换。因此,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学研究已从面向结构、功能和生物生产力转变到更加注重过程、格局和尺度相关性。 1 相关概念 1.1 格局 在生态学中,格局一词早期多用于种群生态学,主要是对种群分布格局的描述,如聚集分布、随机分布、离散分布、均匀分布等。随着景观生态学的诞生与发展,格局一词在景观生态学中被广泛应用。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是指空间格局,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不同类型的缀块可在空间上呈聚集分布、随机分布、均匀分布等。对于森林生态系统而言,除水平格局之外,还包括垂直格局,即植物体的垂直配置。格局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学组织层次上已被广泛应用,但对生态系统中的环境部分,其格局的描述及研究尚涉及很少,事实上各环境因子在时空上的配置,对生态过程同样有很大影响。 1.2 过程 “生态系统行为”、“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过程”是相同的术语,为了避免同拟人论的含义相混淆,一般不使用“生态系统功能”这个词,多采用“生态系统过程”的说法。与格局不同,过程强调事件或现象的发生、发展的动态特征。生态学过程包括生物过程与非生物过程,生物过程包括:种群动态、种子或生物体的传播、捕食者-猎物相互作用、群落演替、干扰传播等等;非生物过程包括:水循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干扰等等。

当前森林经营的新趋势——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开展模式

当前森林经营的新趋势——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开展模式 发表时间:2019-08-09T16:44:52.51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0期作者:林丰焕1 黄英文2 [导读] 本文阐述了森林经营的概念,分析了我国当前森林经营的新趋势,并提出了新模式下的森林经营的策略。 1.汕尾市国有罗经嶂林场; 2.汕尾市国有红岭林场广东汕尾 516600 摘要:森林是地球上的重要自然资源,随着世界的发展,森林资源不断的遭到破坏,严重破坏了人们生活的生态环境平衡。为了更好的保护森林资源,很多发达国家都提出了森林经营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能快速发展经济,也破坏了很多森林资源,现在我国的森林资源在不断的减少,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现在国家提倡森林经营,制定了全国森林经营规划,森林经营是一资源管理模式,需要有科学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本文阐述了森林经营的概念,分析了我国当前森林经营的新趋势,并提出了新模式下的森林经营的策略。 关键词:森林经营;生态系统;资源保护;管理模式 引言 森林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也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条件。但是,我国森林资源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森林资源日渐匮乏,影响了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因此保护森林资源变得十分重要。为了更好的保护森林资源,我国传统色森林经营模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开展新的森林经营模式、林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变得十分迫切。当今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提出了很多新的森林经营模式,并且在保护森林资源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国的也在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模式,林业经营管理机构进行有效改革,希望能更好的保护森林资源,从而让森林资源更好的服务社会。 1、森林经营的概述 森林经营简单来说就是对森林进行科学的筹划和管理,从而达到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同时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森林经营的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包括森林抚育、森林资源的合理开采、改造森林的生态环境、护林防火、森林副产品的利用、林下动植物,衍生物保护、林木病虫害防治、森林的管理等等。森林经营需要根据森林物种的特点做好科学的筹划,比如,人们都知道森林资源保护很重要,但是有些林木不能密集,密集会造成林木的枯死或者生长不良,森林层次不明显,物种多样性受到制约,不利于保护资源,所以要及时的合理开采,才是最大的资源利用和保护资源。再比如,干燥季节容易发生火灾,火灾造成的损伤非常大,林下动植物,衍生物种多样性严重受到破坏,生态体系恢复缓慢,所以森林经营者要做好防范工作,提前预防。 2、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目的和意义 森林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保护森林资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业。人类经营森林的目的也是为了让森林更好的服务人类,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更好的环境,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保障。森林具有多方面的功能,首先,森林给人类的生存提供环境,森林可以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提供动物的生存场所等等。其次,森林给人类提供木材资源和林产品,森林有很多具有价值的木材,提供给人类很多的生活用品都需要用到木材以及药材和动植物,最后,森林促进很多行业的经济发展,比如旅游业等。森林和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所以做好森林经营工作具有多方面重要的意义。 第一,更大化的保护森林资源。我国森林资源在不断的遭到破坏,森林资源越来越匮乏,森林经营可以很好的保护森林资源。此外,森林的树木有时候会出现一些病虫等,如果没有森林经营,任其发展,森林资源会大面积遭到损害,有了森林经营可以有效的防治一些病虫和人为因素的森林火灾。 第二,提高森林经济效益。目前,很多地方的森林资源开采都是比较随意,没有最大价值的利用森林资源,造成森林资源的浪费,做好森林经营工作,可以有计划的开采森林资源而且不破坏森林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经济效益。 第三,改造森林的功能。森林经营可以根据森林所在的地区和环境合理抚育不同的植物,同时还可以根据森林的现状,合理的引进一些新的生物物种等,提高森林的多样性。实现林上有鸟啼声,林里有动物跑,林下花果香。 3、我国森林经营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森林经营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森林经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森林经营上面也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森林经营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森林经营的新模式的开展。 3.1森林经营意识薄弱 我国森林经营提出的时间已久,得不到很好实施。直到2016年才对森林经营做出了贯彻实施规划。这是因为国人的森林经营意识薄弱,对森林经营不够重视,认为森林是不需要经营的,森林具有自我恢复功能。多年以来,除了人为过度采伐破坏外,我国森林火灾发生不断,就在今年的三月份,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的大的森林火灾,不但造成了多人牺牲,同时生态体系危害严重,恢复难。森林经营意识薄弱不仅容易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甚至威胁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样因为森林经营意识薄弱,我国在森林经营上总是不能持续,还没有见到成效森林经营工作者就放弃了,甚至相关部门也没有做好长远的森林经营规划,导致森林经营的价值看不到。森林经营的价值不是一天两天可以体现出来的,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森林一旦被破坏需要长时间的经营才能得到恢复。以我国塞塞罕坝林场为例,该林场以三代人的坚持,从治荒到现在标杆式森林经营,都充分说明森林经营是一个持久的发展模式。另外,我国在森林经营的资金投入也不足,所以导致森林经营都是短期的。 3.2森林经营理念、模式不清晰 现阶段,我国森林经营的理念不够清晰,模式多样化,都没有明确的指导方向,导致森林经营不能科学的开展。有部分人提倡森林多效益综合经营模式,也有人提倡森林分类经营,还有部分人提倡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等等。不同的经营理念和模式,经营的结果和方法也不同,森林经营的目的是什么还没有搞清楚。我国现在森林经营都是根据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指导,有的是为了提供更多的木材,有的是为了保护资源,有的是为了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3.3森林经营基础设施差、法律法规不健全 由于森林经营起步晚,林业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上的短板,我国之前在森林方面的给类投入都比较少,导致现在森林地区的各项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