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六章

心理学第六章
心理学第六章

第二部分心理学

第六章思维和想象

一、名词解释

1、思维:是人脑以语言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间接、概括地反映过程;它具有间接性、概括性的特点。

2、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时所产生的影响;它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产生积极影响的叫正迁移,简称迁移;产生消极影响的叫负迁移,又称干扰。

3、定势:又叫心向,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着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它可以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也可以妨碍问题的解决。

4、想象:是根据一定的任务和目的,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从而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5、再造想象:根据语词描述或图形描绘,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6、创造想象:指根据一定的任务和目的,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它具有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的特点。

7、解决问题:是指寻求处理问题的办法时的心理活动。

8、创造思维:是指有创见性的思维,即改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而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成果的思维。

9、辐合思维:也称求同思维、聚合思维,它是一种有方向、有条理、有确定范围的收敛性思维方式。

10、求异思维:也称求异思维、辐散思维,它是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

向思考,从各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

独特性的特点。

11、直觉思维:是一种不依据明确地分析活动,不经过严密的推理和论证,而仅从感

性材料中直接扑捉,迅速领悟到问题的意义和解决途径的思维方式。

12、灵感:是指在创造活动中,人脑对长期思考而又未解决问题的一种突然领悟的心

理状态。

二、填空题

1、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可把想象分为有意想象、无意想象。

2、对于有意想象,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创造性的不同,可以分为再创想象和创造想象。

3、思维活动过程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即间接性、和概括性。

4、思维的基本形式有概念、判断、推理。

5、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念、系统化和具体化、比较:其中最基本的思维过程是分析与综合。

6、按照个体的发展可以把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7、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辐合思维、发散思维。

8、根据思维时有无明确的步骤可以把思维分为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9、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可分为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10、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是梦。

11、读《红楼梦》后,你会在脑中画出许多人物的形象,这属于再创想象。

12、欲速则不达所体现的心理原理是过强的动机强度影响问题的解决。

三、选择题

1、通过想象在头脑中产生的新形象,不是记忆的简单重现、而是对(表象)的重新改组和重现。

2、一种与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称为。(幻想)

3、(创造想象)与创造思维密切联系着,它是人类创造活动的一个不可少的条件。

4、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属性或特征的思维过程称为(分析)。

5、研究表明,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是(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6、3岁前的思维主要是(动作思维)。

7、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是(反散思维)

8、在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其关键的步骤是(发现问题)。

四、判断题

1、思维活动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越是困难的问题越能引起学生的思维。(错)

2、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成正比。(错)

3、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时,运用变式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分化概念。(对)

4、思维灵活的人容易人云亦云,随波逐流。(错)

5、想象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反映的一种形式。(对)

6、学生演算一道数学难题,进行一题多解是试探,这种心理状态是聚合思维。(错)

7、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情况。(对)

8、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其外延也越大。(错)

9、小学生扳着手指算数,说明其思维是形象思维。(对)

10、想象具有超现实性,它是指相对的感知材料同样能产生想象。(错)

11、定势又叫心向,它是指对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只能影响对问题的解决。(错)

12、看小说时,头脑中会构成小说中描写的人物形象,这种心理过程叫创造想象。(错)

五、简答题

1、思维与感知觉、记忆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联系:(1)它们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2)它们都属于认识过程的心理发展

阶段;

(3)思维是在感知、记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思维能更好的指导感知和记忆。区别:(1)反映的形式不同,感知、记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是直接的,而思维是间接的、概括的;(2)感知、记忆是感性阶段,思维是理性阶段;(3)感知、记忆是认识的

低级阶段,而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4)反映的内容不同,感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属性,记忆反映的是过去经历的事物,而思维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

律性。

2、如何更好地掌握概念?

答:1)要重视日常概念的作用。

2)要重视感性经验在掌握概念中的作用。

3)要注意恰当的运用变式。

4)要尽量明确概念的本质特征。

5)要及时给概念下定义。

6)要在实践中运用概念,进一步加深概念的理解。

3、解决问题分哪几阶段?影响问题地因素有哪些?

答:解决问题的阶段:1)提出问题,2)分析问题,3)提出假设,4)验证假设。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1)感知材料的呈现与组织形式;2)功能固着;3)定势的作用;4)动机强度;5)迁移的作用;6)个体的情感与个性品质;

4、创造性思维分哪几个阶段?其条件有哪些?应该怎样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

答:1)准备阶段;2)酝酿阶段;3)领悟阶段;4)验证阶段。

创造性思维的条件包括:1)社会实践的需要;2)原型启发与联想;3)知识的积累与表象储备;4)推理能力;5)灵感的产生。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措施:1)激发个体的创造意识,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2)创设问

题情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能力;3)充分利用情感的感染和激励作用;4)积极参加

社会实践活动;5)要为灵感的产生提供必要的心理条件;6)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人格心理学之父”为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的《人格:心理学的解释》和1938年美国心理学家默里的《人格研究》的出版,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2.美国心理学家墨菲指出人格的研究是从戏剧和传记开始的。特奥夫拉斯图斯的《性格》一书描述了30个具有各种反面性格的典型人物,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早的一部人格心理学专著。 3.学习和研究人格心理学具有哪些意义?(p34) 4.人格的基本特征(p5) (一)、整体性:各人格元素之间的协调一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协调一致。 (二)、稳定性与可塑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跨时间性;跨情境性。是动态的过程向静态的状态转化的结果。稳定具有相对性。 (三)、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包括共同之处和个体差异 (四)、社会性与生物性:人格的形成又是一个将社会规范和要求内化的过程,是环境与遗传相互作用的结果。 5.奥尔波特1924年在哈佛大学开设了最早的人格心理学课程“人格:它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领域”,1937年出版了他的专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该书集前人人格心理学之大成,建立了现代人格心理学的基本框架,被认为是人格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第二章 1.弗洛伊德的人格三部结构。本我、自我、超我各遵循什么原则?(p41) (1)本我(id)—“快乐原则” (2)自我(ego)—“现实原则” (3)超我(superego)—“完美原则” 本我(id):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原则: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 满足方式:行为;幻想 自我(ego):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一仆三主) 原则: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 特点:逻辑性、符合现实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原则:道德原则(moral principle)功能:控制行为2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五阶段。(p43) 3阿德勒是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 2.荣格的人格结构。(p56) 3.自性是集体潜意识的核心,是协调人格各部分的原型。 4.荣格的(一)一般态度类型(3种) (二)机能类型(4种) (三)八种人格类型(p65) 7.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p71) 8.霍妮的基本焦虑(p79) 9.弗洛伊德划分五个人格阶段分别是(口唇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10.()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的顶点。 11.(自性)是集体潜意识的核心,是协调人格各部分的原型。 12.女性心理学的创始人是(霍妮),并把神经症人格类型分成三种,分别是(依从型、敌对型和退缩型)。 13.恋父情结:生活风格:社会兴趣: 集体潜意思:在人类历史演化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祖先经验的积淀.是人类据以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决定着人的本能。 人格面具:人格面具是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分界点。 自性: 基本焦虑: 基本敌意: 14.请论述新精神分析学派与经典精神分析学派观点的主要区别。(p81) 15.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并对埃里克森人格理论进行评价。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婴儿期) 这个阶段的婴儿是弱小的,对母亲或护理人员的依赖性大,如果母亲或护理人员能以慈爱和一贯方式满足婴儿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反之,则形成不信任感。 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儿童期早期) 早期儿童形成了一些基本技能,他们希望自己决定做或不做一些事情 父母一方面要履行监护儿童的行为,另一方面又不能伤害儿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 如果父母过分溺爱和不公正地使用体罚,儿童会感受到疑虑而体验到羞怯。 3、主动性对内疚(3-5岁,儿童期、游戏期)

教育心理学 第六章

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 一、填空题 1、布鲁纳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经历了()、()与()三种表征系统的阶段。 2、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3、()指人和动物在无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学习。 4、奥苏贝尔根据新旧观念的概括水平及其联系方式的不同,提出了三种同化方式,分别为()、()和()。 5、加涅把学习条件分为()和(),在他看来,教学设计属于()。 6、奥苏贝尔认为,讲授教学的原则有()、()、序列组织原则和巩固原则。 7、()指一组相互关联的、非具体的类别。 8、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该学说的创立者是()。 9、格式塔和桑代克之间的明显对立在于()和()。 10、加涅认为,在智力技能的子技能中,()是最基本的智力技能。 答案:1、动作性表征;映像性表征 2、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3、潜伏学习 4、下为学习;上位学习;组合学习 5、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外部条件 6、逐渐分化原则;整合协调原则 7、编码系统 8、苛勒

9、顿悟;试误 10、辨别技能 二、单选题 1、学生学完了“胡萝卜”“白菜”这些概念后,再学习“蔬菜”这一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A 上位学习 B 下为学习 C 组合学习 D并列学习 2、“北京市中国的首都”这个句子属于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类型中的() A 表征学习 B 概念学习 C 非概括性命题 D 概括性陈述 3、()主张将行为主义S-R公式改为S-O-R公式,O代表机体的内部变化。 A 苛勒 B 布鲁纳 C 桑代克 D 托尔曼 4、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学习学科基本结构的必要性内容。() A 利于记忆的保持 B 利于学生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提高与发展 C 懂得基本原理,使学科更容易理解 D 有利于缩小“高级”知识与“低级”知识间的间隙 5、加涅将学习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对所学知识进入短时记忆,即对信息进行编码和存储”属于()阶段。 A 保持阶段 B 回忆阶段 C 获得阶段 D 概括阶段 答案:1、A 2、C 3、D 4、B 5、C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练习绪论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当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从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跃的状态,这就是_神经冲动_.神经冲动 2、一次神经冲动产生的过程,基本上是由于刺激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从而使膜外膜内的正负离子移动而导致膜内外电位差发生变化的过程,因此,神经冲动会用_动作电位_来说明。 3、神经冲动的传导在细胞内主要是_电传导_,在细胞间主要是化学传导。 4、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叫_突触_,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借助于_神经递质_来完成的。突触,神经递质。 5、神经递质主要起两种作用,一种叫_兴奋_,另一种是_抑制_。 6、反射是指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以脑为核心的神经系统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_反射_方式来实现的。神经回路是处理信息的基本单元,最简单的神经回路是_反射弧_。反射,反射弧。 7、一般情况下,当人在恐惧和愤怒等情绪状态下,_交感神经_使躯体兴奋起来,它能加速心脏的跳动、能让肝脏释放更多的血糖以便肌肉利用、能减缓消化器官的活动,以便于采取搏斗和逃走的行动。交感神经。 8、大脑皮层有四个脑区,分别是:_额叶_、_顶叶_、_枕叶_、_颞叶_。负责控制躯体运动和类似筹划、决策、目标设定等高级的认知活动的是_额叶_;_顶叶_主要负责触觉、痛觉和温度觉;_枕叶_主要是视觉中枢;颞叶主要是_听觉中枢_。 额叶、顶叶、枕叶、颞叶;额叶,顶叶,枕叶,听觉中枢。 9、在功能上,大多数人与_语言_相关的机能已一侧化到左半球,我们说话、阅读、写字主要是左半球完成。语言。 10、巴甫洛夫认为,条件作用可以是用刺激唤起特定反射的兴奋过程,也可以是用刺激_抑制_原本可能会产生的反射的过程。条件抑制包括:_消退抑制、延迟抑制_;无条件抑制包括:_外抑制、超限抑制_。抑制。消退抑制、延迟抑制;外抑制、超限抑制。 11、条件反射形成的最佳条件是:在铃响(信号刺激)后的0.5秒时,呈现食物(无条件刺激),两者的_相邻性_是重要的条件,也叫条件作用。后来的研究进一步发现,_相倚性_是影响经典条件作用形成的重要因素。相邻性,相倚性。 12、在心理学上,当一个反应的概率由在其之前的事件决定的时候,其行为被归类为应答性

心理学第六章

第六章思维 一、填空题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______与______反映,它反映客观事物的和。 2、思维根据内容不同可分为______思维、______思维和______思维;根据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不同可分为______思维和______思维。 3、思维的基本过程是_______和_______。 4、思维的基本形式有、和。 5、抽象是人脑把同类客观事物的、的特征抽取出来的过程。 6、逻辑思维的基本单位是。 7、根据概念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可以把概念分为和。 8、推理可分为推理和推理两种。 二、选择题 1、“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反映了思维的()性;“灯是照明的工具” 反映了思维的()性。 A 概括性 B 直接性C抽象性D间接性 2、在人脑中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是()。学 生运用学习过的原理解决某个问题的思维过程是()。 A抽象 B 具体化 C 概括 D 体系化 三、判断题 1、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所以它和感知觉等认识的低级阶段关系不大。() 2、聚合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其特点是求异。() 3、由于人的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所以人不仅能认识现在,回顾过去,还可以预见未来。() 4、直觉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所以其思维结果常常是不正确的。() 5、概念的学习与掌握受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 6、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要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问题解决者应总是保持较高的情绪唤醒水平。() 7、“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正迁移。() 8、根据解决问题时有无创造性,思维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概念形成?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有效掌握科学概念?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3、创造性思维有什么特征?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知识点整理

第六章知识学习 第一节知识学习概述 知识是信息的表征。 按照所表征的信息类型与表征方式的不同,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两类。 陈述性知识:能够描述或者识别客体、事件、观念等,是指人类心智表征事实、观念与概念的方式,由于能够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方式来陈述这种知识,故而得名。 时间序列储存的是个体对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的知觉; 表象是表征物体物理特征与空间结构的信息组块; 命题是表征观念及概念间有意义联系的信息组块,是一种基于语言的表征; 陈述性知识的整合与组织机制主要是图式或陈述性知识网络一一 图式:是个体在特定领域中拥有的有组织和内在联系的陈述性知识的记忆结构; 陈述性知识网络:是陈述性知识的组块被表征为相互联系的节点,从而形成由时间序列、表 象及命题形成的网络; 程序性知识:是指导个体如何执行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所表征的技能有 一个重要特点一一自动化。 条件部分储存了能够激发行为的环境条件和心理条件的相关信息; 行动部分储存了指导心智和身体行动的信息; 程序性知识的整合与组织机制主要是产生式系统一一 产生式系统包含一系列产生式,它们逐个被激活从而完成一个复杂的行为。也就是说,产生 式系统的激活会使一系列离散的行为形成一个连锁,并且以顺畅且相对自动化的方式运行,知道达到主要目标。 知识分类的教学含义? 区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非常重要,如物理中的一些概念和事 实可以被学生表征为陈述性知识,而一些实验所需的技能则可被学生表征为程序性知识,教师需要理解两种知识的性质、表征方式及它们是如何被学习的,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效教 学。 符号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奥苏伯尔称之为“表征学习”。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 概念学习:是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的过程,实质上是通过学习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 特征和本质属性。 概念同化:用定义的方式,让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来理解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概念的主要方式。 奥苏伯尔指出,概念学习一般说来要经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名称学习,但也可以用定义的方式, 让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来理解新概念,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做概念同 化。一般说来,概念学习是通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方式同时进行的,但概念同化是学 生学习概念的主要方式。 命题学习:命题是由句子来表述的,句子是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命题学习就是学习若干概念 之间的关系,掌握句子表述的意义。 下位学习:就是把新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原有的上下位观念之下,并使之联系起来,从而获 得新观念意义的过程。学习者原有的观念总是带有总体性上位观念,新学习的观念是它的下位类

智慧树心理学基础章节测试答案

2018智慧树(知到)心理学基础满分答案 对应章节第一章 1.【单选题】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 1864年 B. 1879年 C. 1903年 D. 1920年 正确答案:1879年 2.【单选题】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特 B. 韦伯 C. 费希纳 D. 艾宾浩斯 正确答案:特 3.【单选题】在心理学研究中,用可以测量的行为来推测看不到的(),是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 A. 思维 B. 脑电 C. 心理 D. 情绪 正确答案:心理 4.【多选题】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 A. 需要、动机、意志 B. 能力和人格 C. 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D. 情绪和情感 正确答案是: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能力和人格###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情绪和情感 5.【多选题】被称为心理学史上第一次革命的心理学流派是() A. 1913年产生的 B.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的 C. 行为主义 D. 积极心理学 正确答案是:1913年产生的###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的###行为主义 对应章节第二章

1.【单选题】()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一种在心理过程或部动力系统。 A. 需要 B. 动机 C. 意志 D. 情绪 正确答案:动机 2.【单选题】()力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实现自己理想。 A. 安全的需要 B. 爱与归属的需要 C. 生理需要 D. 自我实现的需要 正确答案:自我实现的需要 3.【单选题】动机和行为的关系表现在() A. 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 B. 同一行为必须由同一动机引起 C. 同一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 D. 不同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 正确答案: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 4.【多选题】根据期望理论,要使目标对人的激励作用大,所激发的动机强度高,就必须满足()。 A. 效价高 B. 效价低 C. 期望值高 D. 期望值低 正确答案:效价高###期望值高

幼儿心理学第六章(王振宇)

第六章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 概念: 1、健康:我们常说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 应性。一个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三者处于完好状态 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符合健康标准的人。 2、动作常模:发展心理学将大多数儿童的某一种行为模式发生的时间, 称为动作常模。 3、分离焦虑:是儿童在于养育者分离时产生的强烈负面情绪,具体表现 为害怕、退缩、哭泣、胡思乱想等。 4、边缘儿童:有一些儿童,虽然有交往的愿望,但由于缺乏社交技巧往 往不受同伴的欢迎,这类儿童往往会变成在集体中处境不良的边缘儿童。 5、自尊:自尊是对自我评价的接受程度。 6、特殊儿童:是指在一个或多个方面具有与一般儿童有着显著不同特征 或特质的儿童。 7、工具性攻击:是指并不带有伤害的动机,而只是通过攻击性行为达到 占有某种资源(玩具或食物)的目的的行为。 8、敌意性攻击:具有伤害别人或自己的目的,这类攻击性行为称为敌意 性攻击。 第一节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及影响因素 1、心理健康的特征: (一)积极的自我观念

(二)悦纳他人 (三)恰当地面对现实 (四)智力正常 (五)情绪适度 (六)热爱生活 (七)形成完整统一的人格。 2、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第一,动作发展总体符合常模。 第二,语言的运用符合语境。 第三,热爱游戏,善于游戏 第四,情绪明朗,善于表达情感。 第五,年龄特征明显。 第六,很快适应环境的变化。 3、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遗传与疾病 (二)家庭的教养方式 (三)社会文化 (四)个体因素 第二节积极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一、关注婴幼儿的情绪健康 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关注儿童的情绪健康: 第一,注意儿童情绪发展的任务要与年龄阶段相适应。

附答案和重点 2016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心理学分章练习第六章

《教育心理学》平时练习题(中小学适用)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一、选择题: 1、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些作业形式问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是【 C 】P85 A.感性知识 B.命题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陈述性知识 2、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拦河坝等形式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这种学习属于【A 】P87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归属学习 3、学生在学习“哺乳动物”这一概念之后,很方便就掌握了“鲸”这个概念。这是【 B 】 P86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概念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4、儿童在知道“苹果”、“梨子”和“香蕉”等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概念,这种学习是【 B 】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5、学生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丁180。”,这种知识属于【 C 】 A.策略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6、个体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是【 D 】P85 A.感性知识 B.命题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陈述性知识 7、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现场参观访问等属于【D 】P89 A.迁移 B言语直观 C.模象直观 D.实物直观 8、观察和显示各种图片、图表、规模、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属于【 D 】P90 A.迁移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模像直观 9、通过观察事物、演示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方式获得直观经验,属于 【 A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知识直观 lO、历史课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属于【 A 】P85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程序性学习 1l、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遗忘发展进程研究,绘成了经典的遗忘曲线,规律是【B】P99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平均下降 D.无规则变化 1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B】P99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匀速下降 D.不平衡 13、根据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 A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倒U型! D.加速器 14、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是【反例】 (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住要属性和关键特征,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的 信息的例子是)【 B 】P94 A.正例 B.反例 C.直观材料 D.高级概念) 15、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这种思维形式是【 D 】 A.判断 13.推理 C.概念 D.比较 16、变化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突出本质特征。这是【 D 】P95 A.原型 B.定势 C.直观 D.变式

心理学第六章

第六章:知识学习 第一节:知识学习概述 一、知识的分类 按照知识表征的信息类型和方式不同,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一)陈述性知识 1、陈述性知识的基本单元是组块,安德森提出三种类型的组块:时间序列,表象和命题。 2、时间序列储存的是个体对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的直觉。表象是表征物体物理特征和空间结构的信息组块。命题是表征观念及概念间的有意义练习的信息组块。 (二)程序性知识 1、程序性知识:指导个体如何执行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知识。重要特点:自动化。 2、程序性知识也包含作为一种心智技能的认知策略在内。 3、程序性知识的基本单元是产生式,产生式有条件和行动组成。 (三)知识的联系 1、陈述性知识的整合与组织机制主要是图示或陈述性知识网络。 2、程序性知识的整合与组织机制主要是产生式系统。

(四)知识分类的教学含义 1、区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对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非常重要。教师要理解两种类型知识的性质、表征方式以及它们是如何被学习的,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效教学。 二、知识学习的分类 (一)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1、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的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2、符号学习,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符号学习主要是词汇的学习。词汇,图形,图表,图形,实物历史坐标都是符号。 3、概念学习:同类实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4、儿童在掌握概念时,是分步学习的,由符号学习水平向概念学习水平过度。(辨析) 5、命题学习:就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6、命题的学习,必须先获得组成命题的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7、在数学课上认识一个三角形符号(符号学习),学习一个三角形是什么。(概念学习),学到内角和180(命题学习)(二)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集合学习 1、下位学习:把新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原有的上位观念之下,并使之联系起来,从而获得新观念意义的过程。也称为

中学教师资格证_教育心理学___第六章__知识的学习选择题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2.知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 A.客观描述 B.关键特征 C.主观表征 D.内在规律 3.由于反映活动的()不同,知识可以分为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 A.形式 B.深度 C.复杂程度 D.数量 4.由于反映活动的()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A.形式 B.深度 C.复杂程度 D.数量 5.()是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的对象的反映。A.概念 B.命题 C.表象 D.感知 6.()是人脑对从前感知过但当时不在眼前的活动的反映。 A.概念 B.命题 C.表象 D.感知 7.()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 A.概念 B.命题 C.表象 D.感知 8.()反映的是不同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A.概念 B.命题 C.表象 D.感知 9.()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感性知识 D.理性知识 10.()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感性知识 D.理性知识 11.()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感性知识 D.理性知识 12.()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感性知识 D.理性知识 13.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和()两个亚类。 A.动作技能;动作技能 B.心智技能;认知策略C.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D.心智技能;操作技能14.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是()。A.动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认知策略 D操作技能 15.()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和自己的加工活动。 A.动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认知策略 D操作技能 16.感性材料是想象活动进行的()。 A.原因 B.动力 C.基础 D.目标 17.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与 ( )两种水平。 A.注意 B.能力 C.表象 D.想象 18.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 A.客观描述 B.本质属性 C.科学原理 D.普遍规律 19.命题学习必须以符号学习和()为基础。A.词汇学习 B.概念学习 C.事实性知识的学习D.认知策略

2016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六章选择练习题(四)

2016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六章选择练习题(四)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备战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公教师网特为考生整理了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六章选择练习题(不定项选择题),考生多做题有利于查缺补漏。 1、道德情感包含多方面内容,其中,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是( )。 A、爱国主义情感 B、义务感 C、责任感 D、羞耻感 E、自卑感 2、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 )。 A、说服 B、榜样示范 C、群体约定 D、价值辨析 E、奖励与惩罚 3、下列属于态度与品德的区别的有( )。 A、两者实质不同 B、两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 C、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D、结构不同 E、意义不同 4、儿童常以表面的、实际的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认为服从成人就是最好的道德观念,服从成人的意志就是公正,在皮亚杰看来,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 A、前道德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合作道德阶段 E、公正道德阶段 5、认同的出发点就是( )。 A、得到他人认可

B、试图与榜样一致 C、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 D、与他人相接近 E、观点一致 [page] 6、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 B、积极性 C、主动性 D、稳定性 E、适应性 7、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评价意义的( )。 A、知识经验 B、观念 C、信念 D、道德认识 E、道德观 8、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 A、内化了的成分 B、动力性成分 C、非智力成分 D、态度的核心成分 E、内在的成分 9、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E、服从 10、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人格心理学1-8章

目录 第一章什么是人格 (3) 第二章人格研究方法 (4) 假设-检验方法 (4) 个案研究法 (4) 数据的统计分析 (5) 第三章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5) 地形学模型(冰山模型)【The Topographic Model】P28 (5) 结构模型【The Structural Model】 (5) 力比多和塔那托斯【Libido and Thanatos】——人格动力 (5) 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s】 (6) 心理性欲发展阶段【Psychosexual Stages of Development】P32(不考) (6) 获得无意识的内容【Getting at Unconscious Material】 (6) 第四章弗洛伊德理论:相关研究 (7) 梦的解读【Dream Interpretation】 (7) 第五章精神分析理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应用与评价(Neo- psychoanalysis). 8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P60 (8)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8) 荣格(分析心理学) (8) 埃里克森(自我心理学) (9) 凯伦.霍尼(女性心理学) (10) 第六章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相关研究 (11) 焦虑和应对策略 (11) 依恋类型和成人的人际关系 (12) 第七章特质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Trait Approach】 (13) 特质流派P94 (13) 重要的特质理论家(奥尔波特、亨利.默里、卡特尔)P95 (13) 因素分析与对人格结构的探寻P99 (14) 情景论与特质论之争P104 (15)

第八章特质流派:相关研究 (15) A型人格 (15) 情绪 (16)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单项选择题(单选) 1、神经元中接受外界刺激或接受前一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的部位是()。 (A)树突 2、自主神经由()组成。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3、丘脑是()。 (C)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 4、顶叶上靠近中央沟的回叫()。 (D)中央后回 5、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这叫()。 (B)相互诱导 6、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 (B)感受性 7、"红花还得绿叶配"是说绿色背景上的红色看起来更红了,这种现象叫()。 (C)颜色对比 8、站在铁路上看两根铁轨,距离越远看起来两根铁轨的距离越近,到视线的尽头就交叉到一点了,这在判断距离时提供的线索叫()。 (C)线条透视 9、个体并没有意识到,过去的经验却对当前的活动产生了影响,这种记忆叫()。 (C)内隐记忆 10、通过思维,能从已知推断出未知来,这说明思维具有()的特点。 (C)间接性 11、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叫()。 (C)定势 12、看了《阿Q正传》后,头脑里可以呈现出阿Q的鲜明形象,这是()。 (D)再造想象 13、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是()最主要的特点。 (A)意识 14、按照动机产生的根源可把动机划分为()。 (A)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15、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叫()。 (C)兴趣 16、有爱就有恨;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的特性。 (C)两极对立 17、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情绪进行的划分叫()。 (C)情绪状态 18、按情绪状态可把情绪分为()。 (A)心境、激情、应激 19、和意志自觉性相反的品质是()。 (A)受暗示性 20、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叫()。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第一章 1.(名解) 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立的心理行为模式。 人格心理学:是研究和解释个体思想、情感、意向、和行为的具有整体性的独特模式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性格:是人格结构的主要成分,个体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道德评价意义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特征。 2.(大题)人格的主要特征: (1)个性的独特性与共性: ●世界上人和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面 貌。 ●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除人与人之间在心理 上的共同性。 ●独特性与共性在人格中具有统一性的关系。(2)个性的稳定性与可变性,个性的稳定性并不排斥个性的可变性。 (3)个性的生物性与社会性。 (4)人格的整体性:内在统一性、全面性、复杂性。 3.(小题)广义的和狭义的人格结构包括哪些要素: 广义的:从人的本质出发,把人格看成是具有生物学和社会性个体的人格。人格标志着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可以从人格倾向性、人格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四个方面理解。 狭义的:指人格心理部分: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人格心理: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和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 4.人格研究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1)在自然状态下,采用观察法(最最常用); 2)发现并揭示人格与行为之间存在某种因果 关系,采用相关研究法; 3)控制一定条件对被试进行变量比较,采用实 验法; 4)此外,还有调查法、测验法和个案研究法。第二章:(了解) 1.佛洛伊德的二部三部结构说认为人格是由哪些因素组成的: 人格的组成因素:本我、自我、超我2.人格形成过程中,自我的作用是什么? 答:对本我的冲动于超我的管理具有缓冲与调节作用功能。即自我总是根据实际情况来满足本我的要求或立即或延缓满足。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是人格结构中维护统一的关键因素。 3.人格形成阶段,佛洛伊德认为人格已基本形成:性器期 第三章: 1.生活风格:在追求优越的过程中,人们克服自卑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各不相同。 2.影响生活风格形成的三大原因: 1)器官缺陷:引起儿童的生理自卑,有可能导 致不健康的自卑情结。 2)溺爱或骄纵:儿童成为家庭的中心,他的每 一个组要都必须得到满足,长大后则容易成 为缺乏社会兴趣、自私自利的人。 3)受忽视或歧视:这种儿童感到自己毫无价 值,变得对社会和他人极端冷漠、仇视,对 所有的人都不相信。 3.霍妮认为“自我”分为哪三种: 真实自我:指个体的潜能。 现实自我:指个体此时此地身心存在的总和。理想自我:指个体在头脑中所设想的理想的自我形象。 4.荣格认为人格由哪三大要素组成: 1)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最顶层,是心灵中能够 被人觉知的部分。 2)个人潜意识:由曾经意识到但又被压抑,或 者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有意识的印象的内容 所构成。 3)集体潜意识:是一个储存库,它所储存的不 是个体后天的经验,而是其祖先在漫长的生 物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经验。 5.荣格把两种态度四种功能结合,提出的八种人格类型: 1)外倾思维型:遵守规则,善于思考,客观冷 静,但比较固执己见,情感压抑。 2)外倾情感型:多愁善感,思维常被情感压抑, 没有独立性,情绪易受外界的影响。 3)外倾感觉型:追求欢乐,对客观事物感觉敏 锐,情感浅薄,沉溺于各种嗜好。 4)外倾直觉型:易变而富有创造性,难以坚持 到底。 5)内倾思维型:离群索居,待人冷漠,社会适 应能力差,智商高,情感受压抑。 6)内倾情感型:沉默寡言,不易亲近,但内心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试题及答案教学文案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试 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 D )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建立在 ________ 的基础之上。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个案研究法 ( A )2 、科学心理学之父是。 A .冯特 B .华生 C .马斯洛 D .弗洛伊德 ( C )3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冯特、铁钦纳是结构主义的代表 B.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 C. 魏特海墨是机能心理学派的代表 D. 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 B )4 、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的操作某种变量,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研究的方法是 ________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个案研究法 ( C )5 、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有机体适应环境过程中心理的功能的心理学流派是。 A. 结构主义 B. 精神分析 C. 机能主义 D. 行为主义 ( B )6 、被称作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学派。 A. 行为主义 B. 人本主义 C. 精神分析 D. 认知心理学 ( C )7 、能揭示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相关法 D. 访谈法 ( C )8 、创建第一个心理科学体系的心理学家是。 A. 弗洛伊德 B. 詹姆斯 C. 冯特 D. 铁钦纳

( B )9 、操纵和控制变量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个案法 D 调查法 ( A )10 、由实验者操纵的,被假定为可影响行为的可能原因的变量 是。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中介变量 D. 无关变量 ( C )11 、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各种经验是指,研究者操纵刺激(视觉的、听觉的、皮肤觉的等),使之有系统地变化,让被试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作出反应(如按键)或报告自己对于某种刺激的感受。这种“内省法”属于现代心理学的哪个流派? A 、功能主义 B 、行为主义 C 、结构主义 D 、精神分析 ( C )12 、认为“男性和女性的基本择偶标准(如年龄)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中具有明显的普遍性,根源在于早期人类男性和女性在繁殖和抚养方面所面临的不同的适应性问题。”这一观点属于当代心理学取向中的哪一个分支? A 、生理心理学 B 、行为遗传学 C 、进化心理学 D 、认知神经科学( A )13 、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了解事物的特征或规律性的方法是 __________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个案法 D 、相关法 ( A )14 、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若研究者希望了解两变量之间关联到什么程度,则应该选用 ________ 。 A 、相关法 B 、实验法 C 、个案法 D 、调查法 ( B )15 、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揭示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确立关系的派别是 __________ 。

2014-教育心理学-第六章-练习题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一、选择题 1、学习用“狗”这个字来表示实际生活看到的狗,这是()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原理学习 2、感性知识分为两种水平,即() A、感觉和知觉 B、感知和表象 C、表象和语词 D、概念和命题 3、程序性知识包括两种,即() A、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B、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C、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 D、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4、学习“鸟”有“前肢为翼”和“无齿有喙”两个关键特征,这是()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原理学习 5、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下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上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A、下位学习 B、类属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6、英语单词的学习主要属于()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原理学习 7、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称为() A、高效学习 B、复习 C、过度学习 D、深度加工 8、学生已有了“平行四边形”的观念,现在学习“正方形”概念,这属于() A、派生类属学习 B、相关类属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9、学习“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这属于()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词汇学习 10、瞬时记忆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的条件是引起() A、注意 B、复述 C、神经冲动 D、条件反射 11、教学过程中电化教具的运用一般属于()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符号直观 12、遗忘曲线呈() A、正U型 B、倒U型 C、加速型 D、负加速型 13、学过了行为主义关于“学习是凭经验产生的行为相对持久的变化”后,现在要让学生认识到“行为潜能的变化”也是学习,这属于() A、派生类属学习 B、相关类属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人格心理学题库

人格心理学题库 第一章人格概说 一、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个体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定着个人行为和思想的独特性。――G.奥尔波特 ?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陈仲庚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黄希庭,2002 人格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范型来研究人格的结构、动力、发展和适应等领域中的事实和规律的一个心理学分支学科。 二、人格心理学的基本问题有哪些?(或:主要研究领域) 人格结构:是人格理论家用来解释个别差异的假设性概念,所描述的是个体内在的稳定的人格层面。当承认人格结构存在之后,就要探讨人格结构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究竟有多少?诸要素是怎样组织的?是否有某些要素高于或控制着其他的要素? 人格动力:指个体特征性行为产生的内在原因。一些人格理论家用人格过程这一术语来概括人格动力机制方面的内容。人是积极能动的主体,从事着各种各样的活动。是什么力量促使人去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人格动力就是要解答这个问题的。 人格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至衰老死亡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人格是如何发展的?发展是否有阶段性?如果有阶段性那么经历哪些阶段?遗传与环境如何具体地交互作用从而产生各种人格特征?婴幼儿时期的经验对人格的发展有何意义?这些问题构成了人格心理学的第三个研究领域。 人格适应:(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个人与环境保持和谐状态,心情愉快、情绪积极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而不能与环境保持和谐状态则表现为适应障碍。持久性的适应障碍则属人格障碍。 人格评鉴:又称人格的评估,是通过科学的程序对个体人格表现资料进行系统的收集并给予解释的过程。人格评鉴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自陈测量、投射测验、行为评鉴等。 人格研究:人格研究是帮助我们了解人格问题的重要途径。主要有临床研究、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三种研究取向。 三、简述人格研究的三种传统取向 临床研究(clinical research) ——以自然出现的行为术语或自然情境中产生的言语报告对个体进行深入系统的考察的一种研究取向。 相关研究 ——通常使用统计测量来建立个体间已存在的差异的那些测量集之间的联系或相关性;换言之,相关研究取向强调个体差异并力求建立起在不同的人格特征上这些差异间的关系。 实验研究 ——实验者操纵变量并且旨在建立因果关系和普遍规律的一种研究取向。 表1.1 三种研究取向优缺点的比较

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 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社会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E、发展心理学 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A、社会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9、(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 B、洛克 C、冯特 D、缪勒 10、(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 B、1879 C、1798 D、1897 11、(A)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冯特 B、洛克 C、笛卡儿 D、缪勒 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C)创立的、 A、笛卡尔 B、华生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 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认知 D、人本主义 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B)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 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A、罗杰斯 B、华生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 二、多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C) A、心理过程 B、认知过程 C、个性心理 D、情感过程 E、意志过程 2、心理过程包括(C,E,G) A、感知过程 B、知觉过程 C、认识过程 D、注意过程 E、情感过程 F、行为过程 G、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B,C,E) A、认知 B、能力 C、气质 D、情感 E、性格 4、心理学可分为(A,D) A、理论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普通心理学 D、应用心理学 E、社会心理学 5、下列属于理论心理学的是(A,B,D,E) A、普通心理学 B、社会心理学 C、教育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E、实验心理学 6、下列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是(B,C,D,E) A、社会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咨询心理学 D、管理心理学 E、消费心理学 7、以下哪些是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B,C,D,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