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学期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12级英本一班学号:121140141023 姓名:王彦云

英汉对比研究之物称、人称和思维方式的关系

摘要: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物称主语与人称主语的区别,这种区别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物称主语使句子显得客观公正,紧凑严密;人称主语使句子显得自然流畅,合乎逻辑,这与不同的思维方式密不可分。

关键词:思维方式物称人称

首先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思维方式。我们知道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什么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即人们的思维习惯或顺序。那么思维方式和物称、人称又有什么关系呢?

西方文化认为世界万物是对立的。而在万物中人是处于支配地位的,人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征服和战胜自然,故西方人生则与自然相分离,认为自然才是宇宙、世界万物的本位。正是这种以物本为主体,以自然为本位的思想,使西方人形成了客观的思维方式。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被描述为:具体的、客观的、辩证的,由此英语注重客体思维,因此常用物称表达法,即不用人称主语来叙述,而是表达客观事物如何作用于人的感知,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在书面语,如公、新闻、科技论著以及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多采用物称表达法。这种表达往往使文章显得客观、冷静,结构趋于严密,紧凑,语气较为委婉、间接。

与之相反,我国从道家老子便开始提出这样一种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到儒家“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又占据主流。不管是那种说法,其中都渗透着“我为主,物为客”的思想。因此汉语较注重主体思维。在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中,总有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在做主导,往往从子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人及其行为或状态,因而常用人称。但当人称不言自喻时,有常常隐含人称或省略人称。

英语用非人称作主语的句子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用抽象名词或无生命的名词做主语,同时又使用本来表示人的动作或行为的动词作谓语,因而这种句式往往带有隐喻或拟人化的修辞色彩,语气含蓄,令人回味,反映了英美名族的幽默感。非人称主语句采用“无灵主语”,表示抽象概念、心理感觉、事物名称或时间地点等,但谓语却常常使用“有灵动词”,表示人或社会团体的动作或行为,如see、find、bring、give、escape、surround、kill、等。英语用“无灵主语”和“有灵动词”搭配的句式比汉语多,使用的场合也比汉语广。汉语的“有灵动词”一般只能与人称搭配,因为根据汉人的思维习惯,人或社会团体才有这类意识,有意志的行为,非人类、无生命的事物一班只能有一些无意识、无意志的状态,运动或变化。汉语无灵主语与有灵动词搭配通常用作隐喻或修辞手段——拟人化。

例:The thick carpet killed the sound of my footsteps.

我走在厚厚的地毯上,一点脚步声也没有。

例:Sleep didn’t not visit him although the silence of a dead world was on the jungle.丛林中死一般沉寂,他还是毫无睡意。

2、英语常用被动式,采用非人称表达法;汉语常用主动式,采用人称泛称或隐称表达法。在英语中,被动式不表明施动者,而让索叙述的事实客观、间接委婉的表达出来。而在汉语中,如果没有确定人称,则会采用泛指人称:人们、大家等。当人称或泛称不言自喻时,则会省略人称。

例:Wrongs must be righted when they are discovered.

发现了错误,一定要改正。

例:A tree is known by its fruit, and a man is known by his deeds.

看树看果实。看人看作为。

3、英语中有很多非人称代词it 或there be 做主语的句子用来代替正真的主语或宾语,或表示强调以及时间空间自然现象等。这种句型往往显示出物称倾向。

例:I never occurred to me that she was honest.

我从来没有想到她这么不老实。

例:There was a strike participated in by five thousand workers.

五千个工人参加了罢工。

综上可知:英汉两种语言客体意识与主体意识并不是绝对的,随着东西文化的交流,两种语言必定会存在着相互借鉴和融合的趋势。

参考文献:英汉对比研究增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