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传统的中医和现代的西医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注重调整患者的整体平衡和内外环境,强调综合疗法。

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主要是由于气血不足、湿热内生、肾功能不全等因素引起的。

中医治疗主要通过调整脾胃功能、调理肝肾功能、活血化淤、祛湿利水来改善糖尿病肾病的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补气养血药、清热利湿药、活血祛瘀药等。

针灸和推拿也常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理气血流通来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主要侧重于药物治疗和症状的控制。

常用的西药有降糖药、降脂药和降压药等。

通过降低血糖、调节血脂和控制血压,可以减轻糖尿病肾病的症状和延缓病情的进展。

西医还可以通过血液透析、肾移植等手段来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晚期病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中医和西医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时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方法,互补性强。

中医能够从整体上调理患者的肾功能和身体内外环境,对症治疗;西医则能够利用药物和手术等现代技术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病情以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综合发挥两种医学的优势,提高治疗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对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也有积极的作用。

中医强调调理肝肾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西医通过药物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等指标,减少肾病发生的风险因素。

对于早期糖尿病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起到预防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严重程度直接决定了肾功能的损害程度和进展速度。

传统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药物控制血糖水平来减轻肾脏的负担,但是这种治疗方法效果有限,而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是一种综合治疗方法,通过中药和西药的联合应用,能够更全面地调节机体功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中药具有温中益气、活血化瘀、祛湿利尿等功效,可以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增加尿液排泄量,减轻肾脏负担。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桑螵蛸、茯苓等。

黄连能够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炎症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桑螵蛸具有行气活血、软坚散结的作用,适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因肾气虚弱而引起的腹痛等症状。

茯苓具有利水消肿、益气健脾的作用,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因水肿导致的肾功能损害有很好的疗效。

西药主要是通过清除肾脏中的糖尿病肾病的病因,从而减少肾脏的负担和损害。

常用的西药有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ARBs(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这两类药物能够减少肾脏内的蛋白尿,改善肾小球滤过率。

糖尿病肾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因此降压药物和降脂药物也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常规治疗药物。

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研究表明,中药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减轻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和降低炎症水平的作用,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而西药则能够通过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小球滤过率等方式来减轻肾功能损害。

两者结合能够互补优势,从而提高治疗疗效。

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综合调节机体功能,减轻肾脏的负担,改善肾功能,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西结合治疗也存在一定的不适应症和禁忌症,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应该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以确保安全有效的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中药药物治
疗糖尿病肾病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有一定优势。

以中药药物为核心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已经在很多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和验证。

这种方案将西药治疗与中药药物治疗相结合,既可以针对病因病机,又可以减轻西药副作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改善肾脏微循环,抗氧化作用,调节免疫功能
等综合作用来达到治疗目的。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六味地黄丸,逍遥丸,通脉四逆汤等。

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主要药品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等。

中药与西药相结合治疗可以互补优势,既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又可
以减缓病情,延缓肾损伤的进展,改善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在临床实践中,中药药物与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得到广泛认可。

研究显示,中
药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可降低尿白蛋白水平,减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降低HbA1c水平,
提高生活质量等指标。

而且中药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充分肯定。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和监督。

患者在接受中
西医结合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遵守规律的生活习惯,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水平,预防感
染等因素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是一种有效、安全、综合的治疗方案。

在临床应
用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相应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及病
死率,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多的好处。

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采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主要通过调理气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改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的排泄量,延缓病情的进展。

西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则侧重于控制血糖水平,控制高血压,减少血脂异常等。

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主要有中药汤剂和中药制剂。

中草药中常用的有黄芪、山药、薏苡仁、白芍、桑叶等,这些草药可以调理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的排泄量。

一些具有抗糖尿病作用的中药也可以配合使用,如降糖宁片等。

2. 饮食控制: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饮食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患者应该限制摄入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的食物。

饮食中也要注意适量补充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维持机体的营养平衡。

3. 药物治疗: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主要使用的药物有降糖药、降压药和降血脂药等。

降糖药可以控制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对肾脏的损害。

降压药可以控制高血压,降低肾脏的负担。

降血脂药可以控制血脂异常,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降低肾脏的负担。

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坚持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病人还应该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调整,坚持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吸烟和酗酒等不良习惯。

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通过中医药的调理和西医药的控制,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的排泄量,延缓病情的进展。

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况来制定,患者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遵守医嘱,以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逐年递增,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传统的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成为了一种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治疗模式。

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在中医理论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与气、血、津液不和,脏腑虚损,痰湿内蕴等病因有关。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原则是以调理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调和阴阳平衡为主要方法。

常用的中药治疗包括清热解毒、利水渗湿、补益气血等方剂。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强调的是全身调理,改善体质,增强自身抵抗力。

二、糖尿病肾病的西医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在西医学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慢性高血糖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进而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蛋白尿、肾功能损害等。

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原则是通过降糖、降压、减蛋白尿、保肾等方法来控制病情的发展。

常用的药物包括降糖药物、降压药物、蛋白酶抑制剂等。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1. 显著改善症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腰酸腿软等情况。

中医药可以通络利水,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肾脏血液供应,缓解肾脏病变引起的症状。

西医药可以通过降糖、降压、减蛋白尿等方法来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延缓病情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延缓病情的发展。

中医药以调理全身功能,增强自身抵抗力为主要作用,能够减缓病情的进展速度。

西医药则可以通过降糖、降压、保肾等方法来延缓病情的发展,保护肾功能,减少肾脏损伤,延长肾脏的寿命。

3. 促进肾功能的修复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还可以促进肾功能的修复。

中医药可以调理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修复受损的肾脏组织。

西医药可以通过蛋白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来促进肾小球滤过率的恢复,修复受损的肾小球滤过膜。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案: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的选择:从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选择符合研究要求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2. 试验组治疗方法:试验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中药治疗、饮食调整、运动疗法和心理护理等。

中药治疗以中医辨证为基础,选用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滋阴养阴等功效的中药方剂,如六味地黄汤、大陷煎等。

饮食调整建议患者限制高糖、高脂、高蛋白饮食,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运动疗法建议患者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心理护理主要包括心理疏导、情绪调节和压力缓解等。

3. 对照组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包括降糖药、降压药和降脂药等。

4. 方案实施情况:根据研究计划,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数据采集和分析:1. 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生化指标、尿液指标、肾功能指标等。

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病史等;临床生化指标包括血糖、血压、血脂等;尿液指标包括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质等;肾功能指标包括肌酐、尿素氮等。

2. 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基本信息和临床指标的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同组治疗前后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治疗的差异;采用相关分析或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各指标之间的关联。

结论:经过研究,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能够显著降低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改善肾功能。

2. 中医药治疗在糖尿病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滋阴养阴等功效,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许多医家均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或中药治疗。

于真玲总结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159例,其中肾病型105例,脾肾两虚型为多见,用激素加环磷酰胺配合中药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熟地、山药、当归、桃仁、红花、王不留行、丹参等;普通型28例,以脾肾两虚或肾虚为多见,治疗上以中药为主,补益脾肾加活血化瘀;高血压型26例,以肝肾阴虚为多见,在治疗上除一般西药降压外,中药以滋阴平肝加活血化瘀治之,用女贞子、旱莲草、夏枯草、菊花、生地、钩藤、当归、赤芍、红花、丹参、王不留行、川牛膝、生龙骨、生牡蛎等,可使血压回升波动较少。

本组病例总有效率为84.1%,显效率为39%。

赖祥林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肾炎收效满意,其中医辨证分为如下几型:①风水相搏型:用越婢汤或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皮饮加减。

②水湿停滞型:用防己黄芪汤合五皮饮加减。

③风水泛滥型:用赤茯苓18g,泽泻、大腹皮、猪苓各15g,白术、木瓜各12g,紫苏9g,桑白皮、车前子(包)各20g,槟榔、陈皮、木香(后下)各6g,雷公藤25g。

④瘀血阻滞型:用桂枝茯苓丸合当归芍药散加减。

⑤肺肾气虚型:用党参、茯苓、金樱子、枳实、车前子各15g,黄芪、芡实各30g,白术、枸杞子各12g,山茱萸肉10g,熟附子9g,肉桂5g,雷公藤20g。

⑥肝肾阴虚型:用杞菊地黄汤合二至丸或麦味地黄汤合左归丸加减。

⑦脾肾阳虚型:用实脾饮合真武汤加减。

⑧肾虚湿浊型:用四妙散、三味地黄汤合山茱萸肉、山药、丹参、黄芪各15g;肾阳亏虚型用杜仲、巴戟天、泽泻、猪苓、白术各10g,附子5g,肉桂6g,丹参15g;肝肾阴虚型用杜仲、熟地、泽泻、白茯苓、白芍、白术各10g,菊花、山茱萸肉、山药、丹参各15g,枸杞子20g;瘀血阻滞型用丹参15g,红花、赤芍、当归、三七、杜仲、白术、泽泻、猪苓、白茯苓、地黄各10g,川芎2g。

每日1剂,水煎服。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一、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基本原理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是由于脾虚、肾亏、气滞、痰浊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中医治疗侧重于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调理脾肾功能,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以达到阻断病情发展的目的。

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和控制血糖、血压等指标来降低肾脏的损伤,并且对于尿蛋白、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进行观察和干预。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基本思路就是在尊重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综合运用中西医的优势,达到病因病机的辨明和治疗,全面提高治疗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开展了一项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招募了200例确诊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传统西医治疗组,进行为期一年的治疗观察。

治疗组患者在传统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了中医药的治疗方案。

具体措施包括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气功锻炼以及传统的药物治疗。

观察期间,治疗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和糖尿病相关指标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血糖、血压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而对照组患者因为只接受西医治疗,其病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改善效果不如治疗组明显。

1.病因病机辨明和治疗: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详细的辨证施治,从根源上寻找疾病形成的原因,并进行全面的治疗。

2.综合运用中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将传统中医药、针灸疗法、气功理疗等运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有助于全面考虑病情的发展,使疗效更加突出。

3.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传统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主要注重疾病控制,而中医注重整体调理,治疗过程中患者身心得到了全面的照顾,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在本次临床观察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表明该治疗模式对于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明显优势。

值得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和研究力量的投入,为该治疗模式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
目的探讨针对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肾病患者12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肾病患者分为A1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0例)与A2组(西医治疗组60例);对于A2组患者,首先要求患者需要充足休息,之后选择优质低蛋白(正常量)进行治疗,要求患者饮食需要含有较高热量、对患者予以抗感染治疗以及对患者实施利尿以及降压治疗等。

对于A1组患者,除了采用上述方法给予治疗之外,联合采用中医肾汤对患者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肾病患者分别完成治疗后,获得的效果表现。

结果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A1组肾病患者高于A2组患者非常明显,差异显著(P<0.05)。

结论针对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提高肾病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表现了重要的意义。

标签:肾病;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
肾病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出现了蛋白尿(大量)的症状,出现了低蛋白血症的症状以及高脂血症的症状与水肿的症状。

针对肾病患者的治疗,部分学者认为采用西医方法给予治疗能够获得良好治疗效果,还有部分学者认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1]。

为了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方法给予治疗,最终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给予治疗,在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表现了重要作用,现将具体的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120例肾病患者,其中男56例,女64例。

患者年龄19岁~76岁,患者平均年龄为(35.6±1.5)岁;患者病程1个月~35个月,平均病程为(1
2.5±1.5)个月。

在所有患者中,30例患者肾功能出现了程度有所不同的改变。

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肾病患者分为A1组与A2组。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表现出均衡性(P>0.05)。

1.2 方法针对所有患者在准备给予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诊断最终发现全部符合肾病标准。

对于A2组的60例患者,在准备治疗前,要求患者需要充足休息,对患者选择优质低蛋白(正常量)进行治疗,要求患者饮食需要含有较高热量、对患者予以抗感染治疗以及对患者实施利尿以及降压治疗等;针对A1组患者,除了采用那上述方法给予治疗外,联合中医肾汤对患者进行治疗。

用药处方为党参、生地、山药、杜丹皮、二花、蒲公英以及连翘等。

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看,根据用药剂量合理进行调配,1剂/d,用水煎药2次,之后取汁,选择温服(2次)的方式[2]。

1.3 观察指标在准备对患者给予治疗前以及完成治疗后,观察患者胆固醇指标、24h尿蛋白量指标、血肌酐指标以及甘油三酯等指标发生的变化。

1.4 疗效判断标准完全缓解:患者临床表现出的水肿等系列症状以及体征表现全部消失;基本缓解:患者临床表现出的水肿等系列症状以及患者的体征表现基本消失;无效:患者临床表现出的水肿症状以及体征表现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对患者实施实验室检查,没有出现任何的变化[3]。

1.5 统计学方法在进行本次实验研究过程中,主要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5.0完成实验数据库的建立,利用率表示计数资料,利用χ2检验表示实验数据对比的情况,以P>0.05为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1组与A2组肾病患者在用药治疗后,临床都未表现出严重的不良反应。

A1组与A2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24h尿蛋白量都表现为显著下降的情况。

A1组下降的程度高于A2组患者非常明显(P<0.05)。

患者血浆白蛋白治疗,采用西医方法完成治疗后,临床改善的程度要小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完成治疗后的表现。

在治疗的有效率方面,A1组高于A2组患者非常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肾病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出现了蛋白尿(大量)的症状。

患者临床表现的首发症状便是出现了程度有所不同的水肿情况,往往表现出隐袭性症状的特点。

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往往出现了浆膜腔积液的情况。

此外患者尿量也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降低,通常小于400ml/d,患者在发病的前期往往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以及皮肤感染的情况,还有部分患者临床会表现出疲倦状态、脸色苍白以及厌食的情况等[4]。

为了有效将肾病的病因以及诱因去除;成功将患者临床表现出的水肿症状消除并且将血压降低;有效将患者的蛋白尿减少,直至消除此种症状;将血浆白蛋白有效提高,将高脂血症有效降低;防止临床表现出疾病复发的情况。

诸多学者认为针对肾病患者,临床首选药物便是采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此外还需要实施西医抗免疫抗炎治疗;但是还有诸多学者认为采用糖皮质激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往往会导致患者表现出药物的依赖性以及药物抵抗性,此外在药物剂量减少后以及停药后,患者还会表现出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

在本次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A1组患者完成治疗后,同采用西医治疗方法的A2组患者进行比较,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表现出了极其显著的差异(P<0.05)。

此外,在相关指标的改善程度方面,A1组也优于A2组患者极其明显(P<0.05)。

从而能够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成功避免患者在用药剂量减少后以及停药后表现出不良反应的情况,并且可以弥补中药见效慢的缺点,成功提高西药的临床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针对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得到了极其显著的改善,成功将患者的血脂降低,最终成功提高肾病患者
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凸显联合用药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帅昌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与分析[J].当代医学,2013,11(25):256-259.
[2]丁玉忠,韩丽英.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3,12(20):1024-1025.
[3]黄萍.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2,4(25):59-60.
[4]李宇丹,李国华,丁志胜,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1(25):733-7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