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各种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各种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综合评价

评价是人类社会中一项经常性的、极重要的认识活动,是决策中的基础性工作。

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经常遇到有关综合评价问题,如医疗质量的综合评价问题和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等。它是根据一个复杂系统同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特点,在综合考察多个有关因素时,依据多个有关指标对复杂系统进行总评价的方法;综合评价的要点:(1)有多个评价指标,这些指标是可测量的或可量化的;(2)有一个或多个评价对象,这些对象可以是人、单位、方案、标书科研成果等;(3)根据多指标信息计算一个综合指标,把多维空间问题简化为一维空间问题中解决,可以依据综合指标值大小对评价对象优劣程度进行排序。

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

1.根据评价目的选择恰当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区别性强,而且往往可以测量,筛选评价指标主要依据专业知识,即根据有关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来分析各评价指标对结果的影响,挑选那些代表性、确定性好,有一定区别能力又互相独立的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

2.根据评价目的,确定诸评价指标在对某事物评价中的相对重要性,或各指标的权重;

3.合理确定各单个指标的评价等级及其界限;

4.根据评价目的,数据特征,选择适当的综合评价方法,并根据已掌握的历史资料,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5.确定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等级数量界限,在对同类事物综合评价的应用实践中,对选用的评价模型进行考察,并不断修改补充,使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先进性,然后推广应用。

目前,综合评价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如综合指数法、TOPSIS法、层次分析法、RSR 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系统法等,这些方法各具特色,各有利弊,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怎样使评价法更为准确和科学,是人们不断研究的课题。下面仅介绍综合评价的TOPSIS法、RSR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简单的应用。

TOPSIS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Topsis法是系统工程中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基于归一化后的原始数据矩阵,找出有限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分别用最优向量和最劣向量表示),然后分别计算诸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的距离,获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以此作为评价优劣的依据。

基本原理

TOPSIS法是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的缩写,即逼近于理想解的技术,它是一种多目标决策方法。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定义决策问题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然后在可行方案中找到一个方案,使其距理想解的距离最近,而距负理想解的距离最远。

理想解一般是设想最好的方案,它所对应的各个属性至少达到各个方案中的最好值;负理想解是假定最坏的方案,其对应的各个属性至少不优于各个方案中的最劣值。方案排队的决策规则,是把实际可行解和理想解与负理想解作比较,若某个可行解最靠近理想解,同时又最远离负理想解,则此解是方案集的满意解。

距离的测度

采用相对接近测度。设决策问题有m 个目标j f (m ,,,j 21 ),n 个可行解

)(im i i i Z ,,Z ,Z Z 21 (n ,,,i 21 );并设该问题的规范化加权目标的理想解是Z *

其中

)(

m Z ,,Z ,Z Z 21,

那么用欧几里得范数作为距离的测度,则从任意可行解i Z 到 Z 的距离为:

m

j j ij

i

)Z Z

(S 1

2 i =1 ,…,n ,

式中,Z ij 为第j 个目标对第i 个方案(解)的规范化加权值。

同理,设 Z =T

m Z ,,Z ,Z )( 21为问题的规范化加权目标的负理想解,则任意可行解

i Z 到负理想解 Z 之间的距离为:

m

j j ij

i

Z Z

S 1

2

)

(

i =1 ,…,n ,

那么,某一可行解对于理想解的相对接近度定义为:

i i i i S S S C 0≤C i ≤1,i =1,…,n , 于是,若i Z 是理想解,则相应的C i =1;若i Z 是负理想解,则相应的C

i =0。i Z 愈靠

近理想解,C i 愈接近于1;反之,愈接近负理想解, C i 愈接近于0。那么,可以对 C i 进行排队,以求出满意解。

TOPSIS 法计算步骤

第一步: 设某一决策问题,其决策矩阵为A . 由A 可以构成规范化的决策矩阵Z ′,其元素为Z ′ij ,且有

n

i ij

ij

ij

f

f Z 1

2

m j n i ,,2,1;,,2,1

式中,f ij 由决策矩阵给出。

第二步: 构造规范化的加权决策矩阵Z ,其元素Z ij

Z ij =W j Z ′ij i =1,…,n ; j =1,…,m

W j 为第j 个目标的权。

第三步: 确定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如果决策矩阵Z 中元素Z ij 值越大表示方案越好,则

}m ,,,j Z max {Z ,,Z ,Z Z ij i

m 2121

)( }m ,,,j Z min {Z ,,Z ,Z Z ij i

m 2121

)(

第四步:计算每个方案到理想点的距离S i 和到负理想点的距离S -

i 。

第五步:按式计算C i ,并按每个方案的相对接近度C i 的大小排序,找出满意解。 多目标综合评价排序的方法较多,各有其应用价值。在诸多的评价方法中,TOPSIS 法对原始数据的信息利用最为充分,其结果能精确的反映各评价方案之间的差距,TOPSIS 对数据分布及样本含量,指标多少没有严格的限制,数据计算亦简单易行。不仅适合小样本资料,也适用于多评价对象、多指标的大样本资料。利用TOPSIS 法进行综合评价,可得出良好的可比性评价排序结果。

应用实例

1、TOPSIS 法在医疗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试根据表数据,采用Topsis 法对某市人民医院1995~1997年的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表 某市人民医院1995~1997年的医疗质量

年度 床位周转次数 床位 周转率(%) 平均 住院日 出入院诊断符合率(%) 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 三日 确诊率(%) 治愈 好转率(%) 病死率 (%) 危重病

人抢救成功率

(%) 院内

感染率

(%)

1995

1996 在原始数据指标中,平均住院日、病死率、院内感染率三个指标的数值越低越好,这三个指标称为低优指标;其它指标数值越高越好,称为高优指标。是低优指标的可转化为高优指标,其方法为是绝对数低优指标x 可使用倒数法(

x

100

),是相对数低优指标x ,可使用差值法(x 1)。这里,平均住院日采用倒数转化,病死率、院内感染率采用差值转化。转化后数据见表。

表 转化指标值 年度 床位周转次数 床位

周转率

(%)

平均 住院日 出入院

诊断符合率

(%)

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 三日 确诊率(%) 治愈 好转率(%) 病死率 (%) 危重病

人抢救

成功率

(%)

院内

感染率

(%)

1995

1996 根据表数据,利用公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归一化矩阵值,如表。

n i ij ij

ij f f Z 1

2

()

例如计算1995年床位周转次数归一化值,由公式()得:

2

2

2

1113

.1941.2197.2097

.20

Z 509.0

其余归一化数值以此类推。

年度 床位周转次数 床位 周转率 平均 住院日 诊断符合率 后诊断符合率 三日 确诊率 治愈 好转率 病死率 人抢救

成功率 院内 感染率

1995

1996 1997

由式()和式()得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

)(

m Z Z Z Z ,,,21

0.581,0.583,0.580,0.580,0.580,0.580,0.578,0.601,0.604,0.602 ()

)(

m Z Z Z Z ,,,21 0.572,0.572,0.576,0.575,0.574,0.576,0.577,0.560,0.535,0.538 ()

由式()、()和式()、()计算各年度 D 和

D ,见表。 例如计算1997年

S 和

S :

2

2

2

579058105350604053806020......S ()

094.0

2

2

2

579057205350535053805380......S () 044.0

其余各年依次类推。

由式()计算各年度i C ,见表。 例如计算1997年i C :

319.0044

.0094.0044

.0

i C ()

其余各年以次类推。

表 不同年度指标值与最优值的相对接近程度及排序结果 年份

D D i C

排序结果

1995 2 1996 1 1997 3

由表的排序结果可知1996年医疗质量最好。 2 TOPSIS 法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实例

在环境质量评价中,把每个样品的监测值和每级的标准值,分别看作TOPSIS 法的决策方案,由TOPSIS 法可以得到每个样品和每级标准值的C i 值,对C i 值大小排序,便可以得到每个样品的综合质量及不同样品间进行综合质量优劣比较。 表列出所选的参评要素和所确定的评判等级及其代表值

表 某海湾沿岸海水侵染程度分级表

参评要素

分级

Ⅰ级(无或很轻侵

染)

Ⅱ级

(轻度侵

染)

Ⅲ级

(较严重侵

染)

Ⅳ级

(严重侵

染)

氯离子

(mg/l)

100400800 2 200矿化度

(mg/l)

500 1 500 2 500 3 500溴离子

(mg/l)

rHCO3/rCl

纳吸附比

测得111#和112#水样的各参评要素值如表。

##

样品号

要素

氯离子

(mg/l)

矿化度

(mg/l)

溴离子

(mg/l)

rHCO3/rCl纳吸附比

111#0

112#

取海水侵染Ⅰ~Ⅳ级标准值和111#及112#样品监测值构成TOPSIS法中的决策矩阵A,那么

由式算出A的规范化矩阵Z′

因在制定海水侵染分级标准时,各因子的重要性已隐含在分级标准值中,因此,本文由标准值来确定权重,其计算式如下:

n

i

i

n

i

i

n

i

i

I

S

S

I

S

S

W

1

)1

(

)1

(

)

/

(

/

式中,W i为i因子的权重;n为标准分级数,在本例中4

n;

)1

(

n

i

S为i因子的第1

n级标准值;I

S

i

为i因子的第I级标准值。

式适用于低优指标型因子,在本例中如氯离子、矿化度、溴离子、纳吸附比等,权重计算时用SⅢ/S I;而对高优指标型因子如rHCO3/rHCl,计算时用SⅡ/SⅣ。

通过计算得权重向量W T={ 9 8 7 7}

由式得加权后的规范化矩阵Z为

由式,式得

Z={}

Z-={ 0 }

最后,由式,式和式计算

i

S,

i

S和C i值(表。

i

S,

i

S和C i值表

ⅠⅡⅢⅣ111#112#

i

S

5 2 5 5 7 7

i

S

0 1 30 3 7

i

C

0 8 20 2 9

把C i排序得

C112>CⅠ>C111>CⅡ>CⅢ>CⅣ

于是可知:112#样品综合质量优于111#样品综合质量,112#样品质量优于I级标准最低界限值,为I级;111#样品质量介于I级和Ⅱ级最低界限值之间,属于Ⅱ级。因此,111 #样品为轻度侵染,112#样品为无或很轻污染。由监测值也可以知道:111#有4个因子达到Ⅱ级,1个因子达到I级;112#有2个因子达到Ⅱ级(接近I级),3个因子达到I级。因此,本方法评价结果符合客观实际。

结论

TOPSIS 法是一种多目标决策方法,适用于处理多目标决策问题。本文提出TOPSIS 法应用于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与其他方法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与环境标准巧妙结合起来,不仅能确定各评价对象所属的级别,还能进行不同评价对象间质量的优劣比较。

2、 TOPSIS 法原理简单,能同时进行多个对象评价,计算快捷,结果分辨率高、评价客观,具有较好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实用价值较高。

TOPSIS 法的缺点是*

i C 只能反映各评价对象内部的相对接近度,并不能反映与理想的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

秩和比法

秩和比法是我国统计学家田凤调教授于1988年提出的一种新的综合评价方法,它是利用秩和比RSR (Rank-sum ratio )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该法在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多指标综合评价、统计预测预报、统计质量控制等方面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秩和比是一个内涵较为丰富的综合性指标,它是指行(或列)秩次的平均值,是一个非参数统计量,具有0~1连续变量的特征,近年来秩和比统计方法不断完善和充实。

分析原理及步骤

1、分析原理

秩和比是一种将多项指标综合成一个具有0~1连续变量特征的统计量,也可看成0~100的计分。多用于现成统计资料的再分析。不论所分析的问题是什么,计算的RSR 越大越好。为此,在编秩时要区分高优指标和低优指标,有时还要引进不分高低的情况。例如,评价预期寿命、受检率、合格率等可视为高优指标;发病率、病死率、超标率为低优指标。在疗效评价中,不变率、微效率等可看作不分高低的指标。指标值相同时应编以平均秩次。 秩和比综合评价法基本原理是在一个n 行m 列矩阵中,通过秩转换,获得无量纲统计量RSR ;在此基础上,运用参数统计分析的概念与方法,研究RSR 的分布;以RSR 值对评价对象的优劣直接排序或分档排序,从而对评价对象作出综合评价。

2、分析步骤

① 编秩: 将n 个评价对象的m 个评价指标列成n 行m 列的原始数据表。编出每个指标各评价对象的秩,其中高优指标从小到大编秩,低优指标从大到小编秩,同一指标数据相同者编平均秩。

② 计算秩和比(RSR ):根据公式

m

j ij

i n m R RSR 1

计算,式中i=1,2,…,n ; ij

R

为第i 行第j 列元素的秩,最小RSR=1/n ,最大RSR=1。当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不同时,计

算加权秩和比(WRSR ),其计算公式为 m

j ij j i R w n wRSR 1

1,Wj 为第j 个评价指标的权

重,∑Wj=1。通过秩和比(RSR )值的大小,就可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排序,这种利用RSR 综合指标进行排序的方法称为直接排序。但是在通常情况下还需要对评价对象进行分档,特别是当评价对象很多时,如几十个或几百个评价对象,这时更需要进行分档排序,由此应首先找出RSR 的分布。

③ 计算概率单位(Probit ):将RSR (或WRSR )值由小到大排成一列,值相同的作为一组,编制RSR (或WRSR )频率分布表,列出各组频数f ,计算各组累计频数∑f;确定各组RSR (或WRSR )的秩次范围R 和平均秩次R ;计算累计频率p=AR/n ;将百分率p 转换为概率单位Probit ,Probit 为百分率p 对应的标准正态离差u 加5。

④ 计算直线回归方程:以累计频率所对应的概率单位Probit 为自变量,以RSR (或

WRSR )值为因变量,计算直线回归方程,即RSR(WRSR)=a+b×Probit。

⑤ 分档排序:根据标准正态离差μ分档,分档数目可根据试算结果灵活掌握,最佳分档应该是各档方差一致,相差具有显着性,一般分3-5档,下面是常用分档数对应的百分位数及概率单位见表。

表常用分档数及对应概率单位

依据各分档情况下概率单位Probit 值,按照回归方程推算所对应的RSR (或WRSR )估计值对评价对象进行分档排序。具体的分档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秩和比法在对某病区护士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实例

某医院对护士考核有4个指标,它们分别是:业务考核成绩(1x )、操作考核结果(2x )、科内测评(3x )和工作量考核(4x );下表是某病区8名护士的考核结果:

待评对象(n ) 1x 2x 3x

4x 护士甲 86 优- 100 护士乙 92 良 护士丙 88 良 护士丁 72 良 护士戊 70 优 护士己 94 优 100 护士庚 84 良 护士辛 50 良 根据秩和比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步骤,第一步分别对要评价的各项指标进行编秩,由于对护士考核的4个指标都是高优指标,所以对要评价的各项指标进行编秩如表:

待评对象(n ) 1x 2x 3x 4x 护士甲 86(5) 优-(6) 100 () (5)

第二步,计算各指标的秩和比(RSR )

m

j ij

i n m R RSR 1

其中m 为指标个数,n 为分组数,ij R

为各指标的秩次,RSR 值即为多指标的平均秩次,其值越大越优。

各护士4项护理考核指标编秩及RSR 值如表

可得到8名护士由好到差的所有排序;如果要将8名护士分成几档,则还需继续进行下列工作。

第三步,确定RSR 的分布

将各指标的RSR 值由小到大进行排列,计算向下累计频率,查《百分数与概率单位对照表》,求其所对应的概率单位值,见表

表 概率单位值

其中数据)

19.96是利用%10041

1

)(n

估计的。 第四步,求回归方程:RSR=A+BY 将概率单位值Y 作为自变量,秩和比RSR 作为因变量,经相关和回归分析,因变量RSR 与自变量概率单位值Y 具有线性相关(r=),线性回归方程为:RSR=经F 检验,F=,P=,这说明所求线性回归方程具有统计意义。

第五步,将8名护士进行分档,分多少档根据评价对象具体要求确定,如果将8名护士分为优良差三档,根据统计学家田凤调教授提供的一个分档标准,分档如下表:

说明

(1)上例评估护士的四个指标都是上优指标,所以指标越高秩次值越高,如果有些指标是下优指标,则指标越低秩次值越高。

(2)上例评估护士的四个指标都认为同等重要,可以认为具有相同的权重。如果认为评估护士的四个指标重要不同,则认为四个指标是具有不同的权重,例如在四个评估指标中,如果业务考核成绩占40%、操作考核结果成绩占30%、科内测评成绩占10%(3x )、工作量考核成绩占20%,则护士甲的RSR 值计算为:

护士甲的RSR=[40% 5+30% 6+10% +20% 5]/8=

类似可得到其他护士的RSR 值,依据以上步骤就可得到护士的加权秩和比排序分档。 秩和比评价法的优点是是以非参数法为基础,对指标的选择无特殊要求,适于各种评价对象;此方法计算用的数值是秩次,可以消除异常值的干扰,合理解决指标值为零时在统计处理中的困惑,它融合了参数分析的方法,结果比单纯采用非参数法更为精确,既可以直接排序,又可以分档排序,使用范围广泛,且不仅可以解决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也可用于统计测报与质量控制中。

但是秩和比评价法的缺点是排序的主要依据是利用原始数据的秩次,最终算得的RSR 值反映的是综合秩次的差距,而与原始数据的顺位间的差距程度大小无关,这样在指标转化为秩次是会失去一些原始数据的信息,如原始数据的大小差别等。另外,当RSR 值实际上不满足正态分布时,分档归类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会有偏草差,且只能回答分级程度是否有差别,不能进一步回答具体的差别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学者对秩和比评价法的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非整秩次秩和比法,此方法用类似于线性插值的方式对指标值进行编秩,以改进RSR 法编秩方法的不足,所编秩次与原指标值之间存在定量的线性对应关系,从而克服了RSR 法秩次化时易损失原指标值定量信息的缺点。

非整秩次秩和比法是对RSR 法的编秩方法作了一些改进,用类似于线性插值的方式进行编秩。所编秩次除最小和最大指标值必为整数外,其余基本上为非整数,故将改进后的RSR 法称为“非整秩次秩和比法”,简称为非整秩次RSR 法。

非整秩次RSR 法的编秩方法:

对于高优指标:min

max min

11X X X X n R

)(

对于低优指标:

min max max

11X X X

X n R )(

式中R 为秩次,n 为样本数,X 为原始指标值,min X 、max X

分别为最小、最大的原始指标

值。

对于不分高低指标,不论指标值的大小,秩次一律为:R=

2

1n

。偏(或稍)高优指标、偏(或稍)低优指标的秩次公式同RSR 法。

应用实例

某市医院1983~1992年工作质量统计指标及其非整秩次、权重系数见表。求出RSR 、wRSR 与概率单位的相关系数及回归直线方程为:

R RS ? =+ γ= R

WRS ? =+ γ=

进行最佳分档,结果见表。

方差分析:F=,P<,各档差异有显着性意义。

Newman-Keuls q多重比较:好>中>差,均具有显着性意义。

在本法编秩中,对于高优指标,最小的指标值编为1,最大的指标值编为n(此点与RSR法相同),但其余指标值由小到大分别编为1与n之间的线性递增的非整秩次。所编秩次与原指标值之间存在定量的线性对应关系,即原指标值被定量地转换为秩次,而不是简单的等级化,从而避免了秩次化后原指标值定量信息的损失。低优指标的编秩方法相同,但大小方向相反。

与RSR法比较,非整秩次RSR法的不足是不能直观地列出秩次,而需经过计算得出,故运算比RSR法多一步。但所增加一点运算换取更准确、更客观的评价结果是值得的。

层次分析法;

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决策问题,如旅游地的选取问题,旅游者初次筛选几处旅游地,但每个旅游地的景色、所需费用、居住条件、饮食条件交通等各不相同,根据个人的条件和爱好等如何确定旅游地。??再例如,某人准备选购一台电冰箱,他对市场上的6种不同类型的电冰箱进行了解后,在决定买那一款式是,往往不是直接进行比较,因为存在许多不可比的因素,而是选取一些中间指标进行考察。例如电冰箱的容量、制冷级别、价格、型式、耗电量、外界信誉、售后服务等。然后再考虑各种型号冰箱在上述各中间标准下的优劣排序。借助这种排序,最终作出选购决策。在决策时,由于6种电冰箱对于每个中间标准的优劣排序一般是不一致的,因此,决策者首先要对这7个标准的重要度作一个估计,给出一种排序,然后把6种冰箱分别对每一个标准的排序权重找出来,最后把这些信息数据综合,得到针对总目标即购买电冰箱的排序权重。象这样类似的问题很多,其特点是这类问题所往往涉及到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因素。在作比较、判别、

评价、决策时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影响力或者优先程度往往难以量化,人的主观选择会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就给用一般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带来本质上的困难。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 )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撒泰()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它综合定性与定量分析,模拟人的决策思维过程,来对多因素复杂系统,特别是难以定量描述的社会系统进行分析。目前,AHP 是分析多目标、多准则的复杂公共管理问题的有力工具。它具有思路清晰、方法简便、适用面广、系统性强等特点,便于普及推广,可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将AHP 引入决策,是决策科学化的一大进步。它最适宜于解决那些难以完全用定量方法进行分析的公共决策问题。应用AHP 解决问题的思路是,首先,把要解决的问题分层次系列化,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隶属关系将其分层聚类组合,形成一个递阶的、有序的层次结构模型。然后,对模型中每一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依据人们对客观现实的判断给予定量表示,再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最后,通过综合计算各层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得到最低层(方案层)相当于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当重要性次序的组合权值,以此作为评价和选择方案的依据。AHP 将人们的思维过程和主观判断数学化,不仅简化了系统分析与计算工作,而且有助于决策者保持其思维过程和决策原则的一致性,对于那些难以全部量化处理的复杂的问题,能得到比较满意的决策结果。因此,它在能源政策分析、产业结构研究、科技成果评价、发展战略规划、人才考核评价以及发展目标分析等许多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下面介绍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步骤、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层次分析的基本原理

为了说明AHP 的基本原理,首先分析下面这个简单的事实。

假定我们已知n 只西瓜的每只西瓜的重量分别为1w ,2w ,…,n w 且总和为1,即

11

n

i i

w

。把这些西瓜两两比较(相除),很容易得到表示n 只西瓜相对重量关系的比较

矩阵(以后称之为判断矩阵):

n n ij n n n

n n n a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2

1

22

2

1

2121

11 ()

显然ii a =1,ji ij a a 1

,jk

ik ij a a a ,n k j i ,,2,1,,

对于矩阵

n

n ij

a ,如果满足关系jk

ik

ij a a a

(n k j i ,,2,1,, ),则称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可以证明具有完全一致性的矩阵A=

n

n ij

a 有以下性质:

1)A 的转置亦是一致阵;

2)矩阵A 的最大特征根n m ax ,其余特征根均为零。

3)设T

n u u u u ),,,(21 是A 对应m ax 的特征向量,则j

i

ij u u a

,n j i ,,2,1, 。 若记

n n n n n n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A 21222

12121

1

1, n W W W W 21, 则矩阵A 是完全一致的矩阵,且有

AW =

n n n n n n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21222

12121

1

1 n W W W 21 = n nW nW nW 21 = nW () 即n 是n 只西瓜相对重量关系的判断矩阵A 的一个特征根,每只西瓜的重量对应于

矩阵A 特征根为n 的特征向量W 的各个分量。

很自然,我们会提出一个相反的问题,如果事先不知道每只西瓜的重量,也没有衡器去称量,我们如果能设法得到判断矩阵A (比较每两只西瓜的重量是容易的),能否导出每只西瓜的重量呢显然是可以的,在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的条件下,我们可以通过解特征值问题

AW=m ax W 求出正规化特征向量(即假设西瓜总重量为1),从而得到n 只西瓜的相对重量。同样,对于复杂的社会公共管理问题,通过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构造出判断矩阵,利用特征值方法即可确定各种方案和措施的重要性排序权值,以供决策者参考。

对于AHP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十分重要的。此时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n m ax ,其余特征根均为零。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证明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为单根,且 n m ax 。当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时,最大的矩阵的特征值为n ,其余特征根接近于0,这时,基于AHP 得出的结论才基本合理。但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上的多样性,要求判断矩阵都具有完全一致性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要求一定程度上的一致,因此对构造的判断矩阵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一、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运用AHP 进行系统分析,首先要将所包含的因素分组,每一组作为一个层次,把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层次分析的结构模型。这些层次大体上可分为3类

1、最高层:在这一层次中只有一个元素,一般是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因此又称目标层;

2、中间层:这一层次包括了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它可由若干个层次组成,包括所需要考虑的准则,子准则,因此又称为准则层;

3、最底层:表示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因此又称为措施层或方案层。

层次分析结构中各项称为此结构模型中的元素,这里要注意,层次之间的支配关系不一定是完全的,即可以有元素(非底层元素)并不支配下一层次的所有元素而只支配其中部分元素。这种自上而下的支配关系所形成的层次结构,我们称之为递阶层次结构。

递阶层次结构中的层次数与问题的复杂程度及分析的详尽程度有关,一般可不受限制。为了避免由于支配的元素过多而给两两比较判断带来困难,每层次中各元素所支配的元素一般地不要超过9个,若多于9个时,可将该层次再划分为若干子层。

例如,大学毕业的选择问题,毕业生需要从收入、社会地位及发展机会方面考虑是否留校工作、读研究生、到某公司或当公务员,这些关系可以将其划分为如图所示的层次结构模型。

再如,国家综合实力比较的层次结构模型如图6 .2:

图6 .2

图中,最高层表示解决问题的目的,即应用AHP所要达到的目标;中间层表示采用某种措施和政策来实现预定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一般又分为策略层、约束层、准则层等;最低层表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政策(即方案)。

然后,用连线表明上一层因素与下一层的联系。如果某个因素与下一层所有因素均有联系,那么称这个因素与下一层存在完全层次关系。有时存在不完全层次关系,即某个因素只与下一层次的部分因素有联系。层次之间可以建立子层次。子层次从属于主层次的某个因素。它的因素与下一层次的因素有联系,但不形成独立层次,层次结构模型往往有结构模型表示。

二、构造判断矩阵

任何系统分析都以一定的信息为基础。AHP的信息基础主要是人们对每一层次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的判断,这些判断用数值表示出来,写成矩阵形式就是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AHP工作的出发点,构造判断矩阵是AHP的关键一步。

当上、下层之间关系被确定之后,需确定与上层某元素(目标A或某个准则Z)相联系的下层各元素在上层元素Z之中所占的比重。

假定A层中因素Ak与下一层次中因素B1,B2,…,Bn有联系,则我们构造的判断矩阵如表所示。

表判断距阵

Ak

B1 B2 … Bn B1 B2

Bn

b11 b21 ┇ bn1 b12 b22 ┇ bn2 … … ┇ … b1n b2n ┇ bnn

判断矩阵表示针对上一层次某因素而言,本层次与之有关的各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填写判断矩阵的方法是:向填写人(专家)反复询问:针对判断矩阵的准则,其中两个元素两两比较哪个重要,重要多少。对重要性程度Saaty 等人提出用1-9尺度赋值,见下表

重要性标度 含 义

1 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具有同等重要性 3 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稍重要 5 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 7 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 9 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 2,4,6,8 表示上述判断的中间值

倒数

若元素i 与元素j 的重要性之比为ij b , 则元素j 与元素i

的重要性之比为ji b =

ij

b 1 设填写后的判断矩阵为

n

n ij (1) ij b 0,(2) ji b =

ij

b 1

,(3) ii b =1 .,.2,1n i 根据上面性质,判断矩阵具有对称性,因此在填写时,通常先填写ii b =1部分,然后再仅需判断及填写上三角形或下三角形的n(n-1)/2个元素就可以了。

在特殊情况下,判断矩阵可以具有传递性,即满足等式:

ik jk ij b b b ,

当上式对判断矩阵所有元素都成立时,则该判断矩阵为一致性矩阵。

采用1~9的比例标度的依据是:(1)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大多数人对不同事物在相同属性上差别的分辨能力在5~9级之间,采用1~9的标度反映了大多数人的判断能力;(2)大量的社会调查表明,1~9的比例标度早已为人们所熟悉和采用;(3)科学考察和实践表明,1~9的比例标度已完全能区分引起人们感觉差别的事物的各种属性。 因此目前在层次分析法的应用中,大多数都采用尺度。当然,关于不同尺度的讨论一直存在着。

三、层次单排序

所谓层次单排序是指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某因素而言本层次与之有联系的因素的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它是本层次所有因素相对上一层而言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的基础。

层次单排序可以归结为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问题,即对判断矩阵B ,计算满足

BW =m ax W (8. 18)

的特征根与特征向量。式中,

m ax 为B 的最大特征根;W 为对应于m ax 的正规化特征

向量;W 的分量i w

即是相应因素单排序的权值。

为了检验矩阵的一致性,需要计算它的一致性指标CI ,CI 的定义为

CI =

1

max n n ()

显然,当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时,CI=0。n max 越大,CI 越大,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越差。注意到矩阵B 的n 个特征值之和恰好等于n, 所以CI 相当于除m ax 外其余 n-1个特征根的平均值。为了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需要找出衡量矩阵B 的一致性指标CI 的标准,Saaty 引入了随机一致性指标表。

2阶判断矩阵总是完全一致的。当阶数大于2时,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 ,与同阶平均随机一致性的指标RI 之比

RI CI 称为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记为CR 。当CR=RI

CI <时,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就需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

四、层次总排序

利用同一层次中所有层次单排序的结果,就可以计算针对上一层次而言本层次所有因素重要性的权值,这就是层次总排序。层次总排序需要从上到下逐层顺序进行,设已算出第k-1层上n 个元素相对于总目标的排序为

T

k n k k w w w ),,()1()1(1)

1( ,

第k 层

k

n 个元素对于第1 k 层上第j 个元素为准则的单排序向量

T

k j n k j k j k j

k u u u u ),,()()(2)(1)

( .,.2,1n j k n k ,,2,1

其中不受第j 个元素支配的元素权重取零,于是可得到

n

n k 阶矩阵

)(k U =)()

()(2)(1,,,k n k k u u u =

)()(21)(2)(22)(21)

(1)(12)(11k n n k n n k n k k k n k k k k k

u u u u u u u u u

其中)

(k U 中的第j 列为第k 层k n 个元素对于第1 k 层上第j 个元素为准则的单排

序向量。

记第k 层上各元素对总目标的总排序为:

T

k n k k w w w ),,()()(1)(

)(k w )(k U )

1(k w )()(21)(2)(22)(21)(1)(12)(11k n n k n n k n k k k n k k k k k

u u u u u u u u u )1()

1(2)1(1k n k k w w w =

n j k j k j n n j k j k j n j k j k j w u w

u w u k 1)1()(1)1()(21)1()(1

即有

n

j k j k ij k i

w u w

1

)

1()()

(,k n i ,,2,1

五、一致性检验

为评价层次总排序的计算结果的一致性如何,需要计算与单排序类似的检验量。 由高层向下,逐层进行检验。设第k 层中某些因素对k-1层第j 个元素单排序的一致性指标为)

(k j CI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为)

(k j RI ,(k 层中与k-1层的第j 个元素无关时,不必考虑),那么第k 层的总排序的一致性比率为:

k

k

n j k j k j

n j k j k j k RI w

CI w CR 1)

()1(1)

()1()(

同样当)

(k CR

≤ 时,我们认为层次总排序的计算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在T .正式提出以来,由于它在处理复杂的决策问题上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很快就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的重视和广泛的应用,目前

它的应用已遍及经济计划和管理、能源政策和分配、行为科学、军事指挥、运输、农业、教育、医疗、环境等领域。从处理的类型看,主要是决策、评价、分析、预测等,这个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很快为广大的数学工作者和有关领域的科技人员所接受,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1旅游地的选择

问题:某人准备假期旅游,初次筛选了桂林、黄山和北戴河三处旅游地,但每个旅游地的景色、所需费用、居住条件、饮食条件交通等各不相同,如何在3个旅游地中按照景色、费用、居住条件、饮食和路途6个因素选择一个最佳的旅游地。

根据层次分析的基本思想,可分以下几步进行处理:

将选择旅游地的决策问题分解为三个层次,最上层为目标层,即选择旅游地,最下层为方案层,有P1(桂林)、P2(黄山)、P3(北戴河)三个供选择的地点,中间层为准则层,有C1(景色)、C2(费用)、C3(居住)、C4(饮食)、C5(旅途)5个准则,各层

间的联系用相连的直线表示如图所示。

目标层 O(选择旅游地)

准则层 C1景色 C2费用 C3居住 C4饮食 C5旅途

方案层 P1桂林 P2黄山 P3北戴河 图

相对于总目标而言,根据旅游者自己的喜好,给出5个准则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利用Saaty 等人提出用1-9尺度赋值,构造准则层对目标的成对比较阵

构造判断矩阵

113

5/13/11125/13/13/12/117/14/1557123342/11A

这里,判断矩阵是不一致,如231321a a a ,为了计算对于上一层选择旅游地而言本层次的5个准则的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利用MATLAB 软

件可求出矩阵A 的最大特征根?=及对应于λ的正规化特征向量

T w w w w ),,,()2(5

)2(2

)

2(1

)

2( =,,,,T )。

一致性指标

018.01

55

073.5

CI

随机一致性指标 RI= (n=5,查表),一致性比率

CR==<

通过一致性检验,所以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对于上一层选择旅游地而言本层次的5个准则的重要性次序的权值

T w w w w

),,,()2(5

)2(2

)

2(1

)

2( =,,,,T )。

同样求第3层(方案)对第2层每一元素(准则)的权向量:

方案层对C1(景色)的成对比较阵

12

/15

/1212

/1521

1B , 最大特征根,006.31 对应于,1 的正规化特征向量)

3(1

u =,,T )。

一致性指标

003.01

33

006.31

CI

随机一致性指标 1RI = (n=3),一致性比率

CR==<,

通过一致性检验,所以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对于上一层景色而言本层次的3个方案的重要性次序的权值

)3(1

u

,,T )。

方案层对C2(费用)的成对比较阵

1383/1138/13/112B , 最大特征根,002.32

对应于,2

的正规化特征向量)3(2

u =,,T

)。

一致性指标

001.01

33

002.32

CI ,

随机一致性指标 2RI = (n=3),一致性比率

CR==<,

通过一致性检验,所以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对于上一层费用而言本层次的3个方案的重要性次序的权值

)3(2

u

,,T )。

方案层对C3(居住)的成对比较阵

131********

3B 最大特征根,33 对应于,3 的正规化特征向量)

3(3u =,,T

)。

一致性指标

01

33

.33

CI , 随机一致性指标 RI= (n=3),一致性比率

3RI =0/=0<,

通过一致性检验,所以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对于上一层居住而言本层次的3个方案的重要性次序的权值

)3(3u ,,T

)。

方案层对C4(饮食)的成对比较阵

114111314314B ,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盘州市第五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 003〕6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普通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对普通高中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时,应力求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评价要遵循导向性、可操作性、公平性和发展性原则。 二、内容与要求 (一)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 1. 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2. 公民素养。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3. 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完成规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操作;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4. 交流与合作。能与他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支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5. 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6. 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二)评价等次

2017咨询工程师决策分析与评价真题

2017年《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关于项目评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的委托主体对评估的内容和侧重点的要求是一样的 B.企业委托的项目评估内容包括项目财务风险评估 C.进一步完善项目方案是项目评估的重点 D.项目评估的意见充分体现委托方的意愿 2.关于政府投资项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政府直接投资不能用于非营利项目 B.政府投资项目是指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 C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后,可纳入政府投资年度计划 D.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决策依据是项目申请书 3. 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人力资源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行性研究阶段不涉及人力资源配置 B. 一般制造业项目人力资源配置可以忽略 C.各行业要按照统一规定进行人力资源配置 D.人力资源配置应作为投资估算和成本估算的条件 4.关于外商投资项目决策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外商投资项目的核准事权应按照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关文件和标准执行 B外商投资项日实行核准和各案两种分类管理方式 C.项目核准机关对外商投资项目的核准必须采取适当方式征求公众意见 D.项目核准机关自受理项目核准申请之日起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核准5.关于境外投资项目决策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家对境外投资项目全部实行核准管理

B.境外投资项目的主体不包括国内投资主体控股的境外企业或机构 C.中方投资额20亿美元及以上的境外投资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 D.境外投资项目包括对境外投资项目提供担保的项目 6.关于园区规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园区规划是产业规划的基础 B.园区规划要明确园区内产业空间布局 C.园区规划的重点是谋划企业发展前途 D.园区规划主要研究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 7. 下列资源利用指标中,符合“十三五”规划中2020年规划指标要求的是( )。 A.能源消费总量要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 B.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量比2015年降低10% C.用水总量控制在6000亿立方米以内 D.资源产出率比2015年提高10% 8. 下列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中, 通常可以代替项目建议书的是( ). A.机会研究报告 B.项目申请书 C.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D.可行性研究报告 9.关于项目申请书中资源利用情况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资源利用指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B.应说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C.资源消耗应与项目所在地区企业作比较 D.技术改造项目的新增资源消耗应与现状保持一致 10.关于项目申请书中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技术改造项目要给出企业环境现状和环境容量指标 B环境保护措施应包括项目环境保护机构的设置 C.建设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是指项日运营期的排放物 D.应说明拟建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条件 11. 关于项目投资补助、项目贴息及其决策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项目单位申请投资补助或贴息资金时,应编制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综合评价方案

分校综合素质 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为学生终生幸福和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日常评价和学生的成长记录为基础,力求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建立科学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教育教学预定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二、评价原则 1.发展性原则。评价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2.过程性原则。评价要关注学生成长历程,把日常评价、成长记录与学科测试结合起来,把书面测试与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实验操作等结合起来,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 3.激励性原则。评价要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肯定成绩,表彰先进,树立榜样,使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让评价成为激励学生不断发展的动力。

4.科学性原则。评价要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既反映学生学业成绩,又彰显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潜能。努力获取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素质的全面信息,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及特长发展,扩大评价的涵盖面。 5.互动性原则。评价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交流互动,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三、评价内容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操行表现评价、学业发展评价和个性特长评价等三项内容。 1.操行表现评价:对照《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养成的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习惯与生活能力、个性品质与情感态度等个人操行表现。 2.学业发展评价:对照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学生学业达成与发展的状况。 3.个性特长评价:学生个性特长形成与发展的状况及学生在体育、科技、艺术比赛和各类学科素养竞赛获奖情况。 四、评价方法

决策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

决策理论与方法 战略决策是指组织机构为了自身与变化的环境适应和谋求发展的决策。这种决策是为了解决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问题 程序化决策(也称为结构化决策):是指那些常规的反复出现的决策,这类决策一般都有明确的决策目标和决策准则,而且可以按一定的程序进行,无论是领导者或办事员都可按此程序加以解决。这类决策在中层和基层居多。 非程序化决策(也称非结构化决策):是指不经常出现的、复杂的、特殊的决策。 序贯决策(动态决策):一系列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的决策,这些决策相互关联,前一个决策直接影响后一项决策。 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必须冒一定风险。 追踪决策是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主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或决策方案存在重大事务时所进行的一种补救性的新决策 层次分析方法: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是对其决策单元(同类型的企业或部门)的投入规模、技术有效性作出评价,即对各同类型的企业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劳动力等资源后,其产出的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一个相对有效性评价 马尔可夫预测技术是研究系统的状态和状态的转移,它不需要连续不断的大量历史资料,只需要近期的动态资料就可以预测。 决策分析的基本要素:决策者,决策目标,决策方案,自然状态,决策结果,决策准则。决策分析的基本原则: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对决策者来说,要想使决策达到最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制订所有可能的方案;准确预期到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 决策过程必须包括以下五个步骤:发现与分析问题;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各种可行的备择方案;分析、比较各备择方案,从中选出最优方案;决策的执行、反馈与调整等。 层次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一、建立层次结构分析模型。二、构造判断矩阵。三、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四、层次总排序。五、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保本点不变时,销售量超过保本点一个单位就可取得一个单位贡献边际,销售量越大,赢利越多

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辛集镇于村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1、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确学业的发展方向,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业发展目标,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通过评价,使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学业评价观,了解科学的评价理论和方法,改变教学行为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包含学生品德和学业两方面。 (一)品德方面 做好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评价,继续使用《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评价表》。思想品德是学生个体道德表现、政治立场、世界观、人生观的总称。小学生正处在思想品德的形成期和完善期,思想品德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因此,我校始终把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除常规教育外,我们设继续使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从“热爱祖国关心集体”、“意志坚强勤奋学习”、“热爱科学活动积极”、“勤

俭节约爱护公物”、“遵守纪律知法守法”、“文明礼貌谦虚向上”、“讲究卫生锻炼身体”、“热爱劳动会管自己”、“事实求是说到做到”、“助人为乐诚实勇敢”十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发育水平,我们分低、中、高段对1—6年级设计不同的评价内容和标准。 (二)学业方面 学业方面是由实践检测(平时课堂表现、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 1.实践检测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科不同有所区别,讲究操作的实效性。 语文:学生朗读,课外阅读,口语交际,作业。 数学:计算,动手操作,设计制作、作业。 英语:英语会话,歌曲及诗歌展示,作业。 2、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一些: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的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求异性和灵活性。认真落实有关期末考试的指示精神,检测继续实行闭卷考试及等级制评定的方式。 (三)结果呈现 1、学业成绩的评定:由学校、教师自行组织,将平时的学习表现,单元测试,作业情况进行有侧重地进行汇总;再和期末检测进行综合,

XX决策分析与评价

XX决策分析与评价 1、依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下列关于投资项目治理的讲法,正确的是( )。 A. 境外投资项目由企业自主决策 B. 政府投资项目应报政府核准 C. 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政府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D. 企业投资项目应上报政府核准或备案 2、依照国家进展改革委《关于企业投资项目咨询评估报告的若干要求》,下列关于企业投资项目咨询评估报告的讲法,正确的是( )。 A. 企业投资项目咨询评估报告须由符合资质要求的工程咨询评估机构完成 B. 企业投资项目咨询评估报告是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C. 企业投资项目咨询评估报告的评估内容只包括外部阻碍评估 D. 各类企业投资项目的咨询评估报告的章节内容应予统一 3、下列关于初步可行性研究的讲法,正确的是( )。 A. 初步可行性研究的成果是项目最终决策的依据之一 B. 初步可行性研究的重点是确定项目的投资规模 C. 初步可行性研究的深度介于机会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之间 D. 初步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的必经程序 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达到一定的深度要求。下列关于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深度的讲法,正确的是( )。 A. 可行性研究确定的融资方案应能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决策的需要 B. 可行性研究选用的要紧设备应附有与供货商签订的合同 C.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明确提出项目可行的结论 D. 可行性研究时期对生产成本的估算应首选指标估算法

5、下列市场推测方法中,属于因果分析法的是( )。 A. 消费系数法 B. 季节波动模型 C. 趋势外推法 D. 类推推测法 6、市场调查的要紧内容有市场需求调查、消费者调查、竞争者调查和市场供应调查。下列关于市场调查内容的讲法,正确的是( )。 A. 市场需求调查包括有效需求和潜在需求调查两个方面 B. 市场供应调查应包括拟建的相同产品项目的生产能力调查 C. 消费调查的内容应包括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D. 竞争者调查的目的是在细分市场中把握企业的目标市场 7、德尔斐法是市场推测重要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德尔斐法的要紧优点的讲法,正确的讲法是( )。 A. 能够有效克服组织者主观阻碍 B. 便于专家独立摸索和判定 C. 能够重视少数人的意见 D. 有利于专家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8、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关于企业来讲,选择进入某产品行业的理想时机是( )。 A. 导入期 B. 成长期 C. 成熟期 D. 衰退期 9、“五力分析”(波特五因素模型)是一种结构化的竞争力分析方法,其中,构成“横向”竞争的三种力量是( )。

筛选评价指标的综合方法(完稿)

油田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指标筛选的组合方法 李斌1毕永斌2潘欢2樊会兰2 (1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2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要随着油田开发工程的发展,需要改变过去对油田开发效果单一评价及确定评价指标凭经验的状况,必须要进行综合评价。而筛选评价指标又是进行综合评价的前提。筛选的正确与否,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可靠与可信。在简单分析了筛选方法的利弊后,采用简化的专家一次打分法、比重法和聚类分析法的组合方法。组合筛选方法将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指标相结合,从系统论的整体性出发,在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因素中优化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独立性,并能反映评价油田开发效果指标,避免了因量纲、单位、数值量级的不同,而造成的筛选前需进行评价指标一致化与无因次化处理,降低了计算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简单便捷。从筛选评价指标两种方法的结果看,应该说是可行的。 关键词油田开发影响因素筛选指标综合评价组合方法 The combination method of screening i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of Oilfield development effect LI Bin Biyongbin panhuan jidong oilfield company of CN PC Abstract: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need to change the past in oilfield exploitation effect a single evaluation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es of the situation with experience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ilfield development project. Screening evaluation index is the premise of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e screening of the correct or not, related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reliable and credible . Use combination method of simplified experts a scoring method, method of specific gravity and Clustering analysis aft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creening method. Combination screening method combined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d combined with technology, economy, management and so on various index,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integrity of the system theory, optimization Selected representative, independence, and can reflect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oilfield development effect from Influence factors of oilfield development effect, I t avoids uniformization and non-dimensional processing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of Dimension, unit, orders of magnitude different. It reduces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simple and convenient. It is

综合评价与决策方法

正理想解 Z 是一个方案集 A 中并不存在的虚拟的最佳方案,它的每个属性值都是决策 矩阵中该属性的最好值;而负理想解 Z 则是虚拟的最差方案,它的每个属性值都是决策矩 阵中该属性的最差值。在 n 维空间中,将方案集 A 中的各备选方案 a i 与正理想解 Z 和负理 想解 Z 的距离进行比较,既靠近正理想解又远离负理想解的方案就是方案集 A 中的最佳方 ∑ x 设由决策人给定各属性的权重向量为 w = (w 1, w 2 , , w n ) ,则 步骤三,确定正理想解 Z 和负理想解 Z 。 设正理想解 Z 的第 j 个属性值为 z j ,负理想解 Z 第 j 个属性值为 z j ,则 ??max z ij , 正理想解 z j = ? 综合评价与决策方法及其计算机软件实现 评价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其主要区别在确定权重的方法上。一类是主观赋权法,多 数采取综合咨询评分确定权重,如综合指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层次分析法、功效系数法 等。另一类是客观赋权,根据各指标间相关关系或各指标值变异程度来确定权数,如主成分 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理想解法(也称 TOPSIS 法)等。目前国内外综合评价方法有数十种 之多,其中主要使用的评价方法有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TOPSIS 、秩和比法、灰色关 联、熵权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灰色理论法、物元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价值工程 法、神经网络法等。 1.理想解法 目前已有许多解决多属性决策的排序法, 如理想点法、简单线性加权法、加权平方和 法、主成分分析法、功效系数法、可能满意度法、交叉增援矩阵法等。本节介绍多属性决策 问题的理想解法,理想解法亦称为 TOPSIS 法, 是一种有效的多指标评价方法。这种方法通 过构造评价问题的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 即各指标的最优解和最劣解, 并用靠近正理想解 和远离负理想解的程度, 通过计算每个方案到理想方案的相对贴近度来对方案进行排序, 从而选出最优方案。 1.1 方法和原理 设 多 属 性 决 策 方 案 集 为 A = {a 1 , a 2 , , a m } , 衡 量 方 案 优 劣 的 属 性 向 量 为 X = {x 1, , x n },这时方案集 A 中的每个方案 a i ( i = 1, , m )的 n 个属性值构成的向量 是 X i = (x i 1, , x in ) ,它作为 n 维空间中的一个点,能唯一地表征方案 a i 。 * * 案;并可以据此排定方案集 A 中各备选方案的优先序。 用理想解法求解多属性决策问题的概念简单,只要在属性空间定义适当的距离测度就能 计算备选方案与理想解。TOPSIS 法所用的是欧氏距离。至于既用正理想解又用负理想解是 因为在仅仅使用正理想解时有时会出现某两个备选方案与正理想解的距离相同的情况,为了 区分这两个方案的优劣,引入负理想解并计算这两个方案与负理想解的距离,与正理想解的 距离相同的方案离负理想解远者为优。 1.2 TOPSIS 法的算法步骤 TOPSIS 法的具体算法如下。 步骤一,用向量规划化的方法求得规范决策矩阵。 设多属性决策问题的决策矩阵 X = (x ij )m ?n ,规范化决策矩阵 Y = ( y ij )m ?n ,则 y ij = x ij m i =1 2 ij , i = 1,2, , m , j = 1,2, , n (1) 步骤二,构成加权规范阵 Z = (z ij )m ?n 。 T z ij = w j ? x ij , i = 1,2, , m , j = 1,2, , n * 0 * * 0 0 (2) * i ??min z ij , j 为效益型属性 j 为成本型属性 , j = 1,2, , n (3)

决策理论与方法

一、名词解释 1、 决策分析:也称决策,就是决定一个对策,是人类的一种 有目的的思维活动存在于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和人类历史 的全过程中。 2、 追踪决策:是决策者在初始决策的基础上对已从事的活 动、目标、方针及方案的重新调整。 3、 定性决策:指决策者在占有一定的事实资料、实验经验、 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其直观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对决策问题进行定性分析的方法。 4、 定量决策:指决策者在占有历史数据和统计资料的基础 上,运用数学和其他分析技术建立起可以表现数学关系的 数学模型,并利用它进行决策的方法。 5、 系统仿真:就是根据系统分析的目的,在分析各要素性质 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能描述系统结构或行为过程 的、具有一定逻辑关系或数量关系的仿真模型。 6、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 增加的价值。 7、 现金流量:在投资决策中是指一个项目引起的企业现金支 出和现金收入增加的数量,是指企业按现金收付实现制所 反映的在一定会计期间,通过一定经济活动二产生的现金 流入、现金流出情况的总称。 8、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 价值。 9、 终值:是指现在一定量的资金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价值。 10、 年金: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支付的一系列付款。 11、 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以资金成本为 贴现率折现之后与原始投资额现值的差额。 12、 内部收益率:就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 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13、 外部收益率:是使一个投资方案原投资额的终值与各年的 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计算的终值之和 相等时的收益率。 14、 风险型决策 :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 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 目标必须冒一定风险。 15、 期望值:指一个人对某目标能够实现的概率估计。 16、 完整情报:理论上的确切可靠情报。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及权重系数的选择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及权重系数的选择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02-01 10:17:00 ] 编辑:studa20 作者:王晖,陈丽,陈垦,薛漫清,梁庆 【摘要】由于计算机的发展及一些相关领域的不断深入研究,综合评价方法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改进。而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作为综合评价中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本文对多指标评价方法和权重系数的选择进行概括介绍。 【关键词】多指标综合评价;评价方法;权重系数;选择 基金项目:广东药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2005ZYX12)、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2007J1-C0281)、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A060305006) 综合评价是利用数学方法(包括数理统计方法)对一个复杂系统的多个指标信息进行加工和提炼,以求得其优劣等级的一种评价方法。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多指标综合评价及权重系数选择的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药理学多指标的研究提供一些方法学的资料。 1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1.1 层次分析加权法(AHP法)[1] AHP法是将评价目标分为若干层次和若干指标,依照不同权重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根据分析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层次结构,建立目标树图→ 建立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确定相对权重→ 计算子目标权重→ 检验权重的一致性→ 计算各指标的组 合权重→计算综合指数和排序。 该法通过建立目标树,可计算出合理的组合权重,最终得出综合指数,使评价直观可靠。采用三标度(-1,0,1)矩阵的方法对常规的层次分析加权法进行改进,通过相应两两指标的比较,建立比较矩阵,计算最优传递矩阵,确定一致矩阵(即判断矩阵)。该方法自然满足一致性要求,不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与其它标度相比具有良好的判断传递性和标度值的合理性;其所需判断信息简单、直观,作出的判断精确,有利于决策者在两两比较判断中提高准确性[2]。 1.2 相对差距和法[3] 设有m项被评价对象,有n个评价指标,则评价对象的指标数据库为 Kj=(K1j,K2j,……,Knj),j=1,2,……,m。设最优数据为K0=(K1、K2、……Kn)。最优单位K0中各数据的确定如下:高优指标,取所有m个单位中该项评价指标最大者;低优指标,取所有m个单位中该项评价指标最小者。各单位与最优单位的加权相对差距和

新业务发展能力综合评估考核办法

2008年新业务发展能力综合评估考核办法 (讨论稿) 根据集团公司相关文件精神,为全面评估全省各市州分公司新业务发展的综合能力,引导分公司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新业务持续发展能力,特制定全省新业务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综合评估考核办法。 一、制定考核评估指标的基本原则 1、结果与过程并重:一方面要能够反映新业务运作的绩效结果,另一方面能够反映新业务运作的过程表现; 2、通过相对指标的设置,使评估结果尽可能与分公司经济基础无关; 3、鼓励新产品开发、优化、营销创新,提升持续发展能力; 4、指标设置反映当前工作重点,并可进行动态调整。 二、评估考核体系指标架构 新业务发展能力综合评估考核指标从四个方面对分公司新业务发展进行综合评估: 1.新业务绩效指标:对KPI指标及关键绩效指标进行评估; 2.业务推广指标:增值业务推广能力指标,评估省公司统一 部署营销活动的落地执行情况; 3.管理指标:对各市州分公司在合作管理、运营管理、终端 管理等工作要求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4、创新学习指标:重点对各市州分公司在产品开发与优化、

产品创新、业务培训等方面工作进行评估。

三、各考核指标计分方法和标准 (一)重点增值业务绩效及质量指标 1、KPI业务(10分) 当分公司增值业务KPI完成指标时,得10分,未完成指标,根据新业务KPI得分情况得出此项指标分值。 2、成熟业务绩效及质量指标(8分) (1)户均点对点短信条数(2分) 达到120条/户及以上,得满分2分;比07年户均条数每提升1%,得0.1分,满分2分 (2)彩铃活跃度(2分) 达到40%及以上,得满分2分;07年底活跃度在15%以下的公司,活跃度每提升1%,得0.2分,线性得分,满分2

综合评价方法综述与比较

综合评价方法综述与比较 综合评价的概念:所谓统计综合评价,通常就是指多指标综合评价技术,它是利用一定的统计指标体系,采用特定的评价模型和方法,对被评价对象多个方面的数量特征进行高度的抽象和综合,转化为综合评价值,进而确定现象的优劣、类型或对现象进行排序的一种统计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盗用函数法、多元统计综合评价技术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此外像人工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灰色系统理论等新兴综合评价技术还在源源不断地涌现。 一简易的综合评价方法 (一),综合指数法 1,直接综合法概念:直接综合法是在确定一套合理的指标体系基础上,对各项指标个体指数进行相加,直接计算出综合评价指数。优点:公式简单易懂,指标数值计算简便。缺点:得到的数值比较粗糙,以此得到的数据进行评价结果精确度不高。 2,加权综合法概念:加权综合法是在确定一套合理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各项指标个体指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出综合评价数值。优点:与直接综合法相比,加权综合法指标数值的计算考虑到了各指标的比重问题,将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以体现不同指标的不同重要程度。缺点:各指标的重要程度的判断具有很大主观性。 (二) 功效系数法概念:功效系数综合评价法是指根据多目标规划的原理,把所要考核的各项指标按照多档次标准,通过功效函数转化为可以度量的评价分数,据以对被评价对象进行总体评价得分的一种方法。优点:方法简便和可操作性强是这种方法的优点所在。缺点:竞争力评价中,不同行业各指标的重要程度有所不同,而权数是由评判人员主观确定,因此科学性有所欠缺,往往评价结果与实际状况出入较大。 (三)综合积分法概念:综合积分法是对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的每个指标评分,将所有得分相加算出总分,作为综合评价数值的一种评价方法。适用范围:适用于定量分析且变量指标可以用数字表达的评价分析。优点:此法操作简单,结果与、易于理解。缺点:对各指标变量的评分比较主观,没有客观精确地评分公式。 二运筹学中综合评分法 (一)层次分析法概念:AHP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即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萨蒂教授于本世纪七十年代创立的一种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把一个复杂决策问题表示为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人们的比较判断,计算各种决策方案在不同准则及总准则之下的相对重要性量度,从而据之对决策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优点:1,系统性的分析方法;2,简洁实用的决策方法;3,所需定量数据信息较少;缺点:1,不能为决策提供新方案;2,定量数据较少,定性成分多,不易令人信服;3,指标过多时数据统计量大,且权重难以确定;4,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精确求法比较复杂; (二)模糊评价法概念:模糊评价法是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的一种方法。优点:(1)为定性指标定量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实现了定性和定量方法的集合。(2)在客观事物中,一些问题往往不是绝对的肯定或绝对的否定,涉及到模糊的因素,而且模糊综合判别评价法则很好的解决了判别的模糊和不确定的问题。(3)所得结果为一向量,即评语集在其论语上的子集,克服了传统数字学方法结果单一的缺陷,结果包含的信息丰富。缺点:(1)不能解决评价指标间相关造成的信息重复的问题。(2)各因素权重的确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3)在某些情况下,隶属函数的确定有一定困难,尤其是多目标评价模型,要对每一目标,每一个因素确定隶属函数,过于繁琐,实用性不强。应

2019咨询工程师决策分析与评价真题版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关于项目评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的委托主体对评估的内容和侧重点的要求是一样的 B.企业委托的项目评估内容包括项目财务风险评估 C.进一步完善项目方案是项目评估的重点 D.项目评估的意见充分体现委托方的意愿 2.关于政府投资项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政府直接投资不能用于非营利项目 B.政府投资项目是指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 C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后,可纳入政府投资年度计划 D.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决策依据是项目申请书 3. 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人力资源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行性研究阶段不涉及人力资源配置 B. 一般制造业项目人力资源配置可以忽略 C.各行业要按照统一规定进行人力资源配置 D.人力资源配置应作为投资估算和成本估算的条件 4.关于外商投资项目决策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外商投资项目的核准事权应按照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关文件和标准执行 B外商投资项日实行核准和各案两种分类管理方式 C.项目核准机关对外商投资项目的核准必须采取适当方式征求公众意见 D.项目核准机关自受理项目核准申请之日起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核准5.关于境外投资项目决策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家对境外投资项目全部实行核准管理 B.境外投资项目的主体不包括国内投资主体控股的境外企业或机构 C.中方投资额20亿美元及以上的境外投资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 D.境外投资项目包括对境外投资项目提供担保的项目 6.关于园区规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园区规划是产业规划的基础 B.园区规划要明确园区内产业空间布局 C.园区规划的重点是谋划企业发展前途 D.园区规划主要研究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

(完整版)评价方法综述

评价方法综述 综合评价是指对以多属性体系结构描述的对象系统作出全局性、整体性的评价,即对评价对象的全体根据所给的条件,采用一定的方法给每个评价对象赋予一个评价值,再据此择优或排序。 常用的综合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1)定性评价方法,包括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Delphi法)。这类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可以利用专家的知识,结论易于使用的优点,但是主观比较强,多人评价是结论难收敛,适合于不能或难以量化的大系统,简单的小系统。 (2)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包括经济分析法和技术评价法,分别通过价值分析、成本效益分析、价值功能分析,采用NPV(Net Present value)、IRR(Internal Rate of Retum)等指标和通过可行性分析、可靠性评价等。该方法含义明确,可比性强,但是建立模型比较困难,只适用评价因素少的对象。 (3)多属性决策方法(Multi Attribute Decesion-makingMethod,简称DADM),这类方法通过化多为少、分层序列、直接求非劣解、重排次序法莱排序与评价,具有描述精确,可以处理多决策者、多指标、动态的对象的优点,但由于隶属刚性的评价,无法涉及模糊因素的对象。 (4)系统工程法,包括评分法、关联矩阵法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eess,简称AHP),前两者具有方法简单、容易操作的优点,但只能用于静态评价;AHP法的可靠度比较高,误差小,但评价对象的因素不能太多(通常不多于9个)。 (5)模糊数学方法,包括模糊综合评价、模糊积分、模糊模式识别等,能克服传统数学方法中的“唯一解”的弊端,根据不同可能性得出多个层次的问题解,但不能解决评价指标间相关造成的信息重复问题,隶属函数、模糊相关矩阵等的确定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6)物元分析方法与可拓评价,可以解决评价对象的指标存在不相容性和可变性的问题。 (7)统计分析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等,具有全面性、可比性、客观合理的优点,但都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没有反映客观发展水平。

北京地区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实施办法(试行)

北京市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实施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意见》,为落实《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参照民政行业标准《老年人能力评估》,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评估对象。申请享受本市养老服务的人员。重点是因伤病、残疾、年龄等原因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持有明确医学诊断证明且预期自出具之日起六个月(含)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人员: (一)申请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居家养老助残服务项目或补贴,以及评估入住公办养老机构的人员。 (二)申请运营补贴资助的养老服务机构内收住的人员。 (三)申请享受本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待遇,或者居家上门医护服务项目的人员。 (四)其他需要评估的人员和主动提出评估申请的老年人。 第二条评估机构。是本市依法独立登记的企业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具有独立开展评估工作的专业人员、办公场所、

服务设施,有条件安装全市统一的评估操作系统。 1、评估机构由市民政局会同相关部门公开遴选入围,并向全市公开入围机构名单,纳入市财政政府采购服务商名录,供各区选择。 2、市民政局会同相关部门依据入围机构服务质量、群众评价、考核评估等情况,建立入围机构退出机制,及时向社会公布。 3、评估机构不得同时开展依评估结论而进行的服务工作。 第三条评估人员。评估机构内部依本办法规定程序对评估对象的能力情况和长期照护需求实施具体评估的人员,按工作类型分为评估员、评估督导员、评估结果审查员。 1、评估员。依据评估对象申请而具体实施评估的人员。应具有从事养老、照护、康复服务2年以上经历之一,或者具有医学、护理学学历背景之一。经过民政部门培训且考证合格。 2、评估督导员。在评估时现场指导并协助评估员进行具体评估的人员。应具有医学、护理学全日制本科(含)以上学历之一,或者有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经过民政部门培训且考试合格。 3、评估结果审查员。对评估员和评估督导员的评估结果进行审查确认后做出评估结论的人员。应具有医疗、护理、社工等专业全日制本科(含)以上学历,且具有老年人照护实务经验三年以上者;或者在养老服务领域工作三年以上,

3种医院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论 著?3种医院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陈晓冬1 陈晓玲1 郭希风1 于少华2 【摘要】 目的 利用科学、高效、简便的数理统计方法对医院工作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方法 采用层次分 析法、加权秩和比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医院工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3种方法之间具有相关性,差异性。其评 价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 在对医院实际工作进行综合评价时,为使评价结果更为准确、合理,3种方法或多种方 法可联合使用。 【关键词】 医院工作质量 层次分析 加权秩和比 模糊综合评判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ree Evalu ation Methods of H ospital Service Chen Xiaodong,Chen Xiaoling,Guo Xif eng,et al.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nan City,250011 【Abstract】 Objective The theory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was applied to appreciate hospital service correctly and objectively.These methods were scientic,efficient and sim ple.Methods Hierarchical analysis weighted RSR,and fuzzy synthetic analysis were used to appreciate hospital work.R esults There were correlative and different among three meth2 ods.The appreciation result was agreeable.Conclusion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hos pital work comprehensively,reason2 ablely and completely,these three methods could be used together. 【K ey w ords】 Hospital work quality Hierarchical analysis Weighted RSR Fuzzy synthetic evaluation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医院工作综合评价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者和决策者的重视。目前,综合评价方法有许多,如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秩和比法、模糊法等,这些方法各具特色,各有利弊。如何利用科学、高效、简便的数理统计方法对医院工作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是当前国内外医院管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加权秩和比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分别对医院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分析了这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的相关性,指出各方法的主要优、缺点,为合理地进行医院综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1 资料来源和方法 1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1999年济南市属5所综合医院上报的基层卫生单位综合统计表及各医院分级管理考核中有关指标数值,资料真实可靠。见表1。 112 方法 11211 选取指标 征求市属统计人员及有关管理人员的意见,认为评价医院工作质量应从质量、工作量、工作效率、效益4个方面来考核,最后筛选出22项指标作为评价指标。 11212 确定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 本文主要以《全 国医院分级管理标准》所规定的达标值为标准,对《标准》中无确定标值的,则以5所医院的平均值作为标准。 11213 确定权重及权数分配 根据评价指标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程度,应用特尔斐法赋予指标一定的权重,消除由于各指标对总评价的“贡献”不同对评价结果造成的影响。秩和比法的权重依分比、层次分析法的经验权重系数求得。见表2。 11214 各评价方法的计算方法见表3。 2 结果 211 层次分析法的评价结果 需考虑各项指标与医院工作质量的正反比情况:与工作质量呈反比关系的有5项指标:X2、X8、X15、X19、X20,其余17项指标与工作质量呈正比关系。 根据得出的综合指数的大小,对工作质量进行评价排序,结果见表4。 作者单位:1 250011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2 山东大学医院

项目决策与评价复习资料(原带答案)

一、单选 1.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机构是(A、我国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 2.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应在(B、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3.根据国家实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批价分类管理的具体规定,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C、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内容的是(B、工程分析)。 5.下列选项中关于新设法人融资的表述中,错误的是(B、项目投资由新设法人筹集的资本金构成)。 6.按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B、30%)。 7.下列关于技术来源方案表述不准确的是(B、国内外都有成熟技术,应全部国产化)。 8.安全条件论证(D、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形成安全条件论证报告。 9.下列选项不属于公用和辅助工程的是(C、废弃物处理系统)。 10.在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中,占有核心和最高地位的是(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1.项目的宏观目标是指项目建设对国家、地区、部门或行业要达到的整体发展目标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作用。不同性质项目的宏观目标是不同的,工业项目的宏观目标主要是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项目产品的需求,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B、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12.下列不属于项目决策应遵循的原则的是(C、单目标决策原则)。 13.下列不属于社会评价分析主要内容的是(C、社会因素识别)。 14.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核心内容是(C、建设方案研究)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产品方案研究应考虑的因素是(C、场(厂)址方案)。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产工艺技术选择原则的是(C、适应市场变化)。 17.下列关于投资产权结构的表述中,正确的是(D、投资产权结构选择应服从项目实施目标的要求)。 18.项目的融资模式的表述中,错误的是(B、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既有法人项目资本金筹措内部资金来源的是(D、原有股东增资扩股)。 20.对于外商投资项目,投资总额在1250万美元以下、1000万美元以上的,注册资金最低不低于(B、500)万美元。21.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及重要的生产性建设项目的长期贷款可向(B、国家开发银行)申请政策性银行贷款。 22.融资租赁公司提供的设备融资额为200万元,年租赁费额为15%,按年支付,租赁期限为10年,到期设备归承租方,资金筹集费为融资额的3%,该融资租赁资金成本为(A、%)。 23.下列有关财务分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在非经营业项目决策过程中,财务分析是最重要的决策依据)。 24.某货物A在2009年的价格为400元/t,2010年价格为410元/t,2010年通货膨胀率为6%,则该货物2010年的实价上涨率为(C、%)。 25.下列有关财务分析中项目效益的估算说法正确的是(C、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计入补贴收入)。 26.下列有关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中,说法错误的是(A、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额是年限平均法的两倍)。 27.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中,其他营业费用可以按照(D、营业收入)的百分数估算。 28.在财务分析中,应纳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核算的是(C、消费税)。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融资前分析从项目投资总获利能力角度考查项目方案设计的合理性)。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态分析依据的报表包括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31.非经营性项目的财务分析的目的在于(D、进行方案比选)。 32.下列有关非经营性项目财务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B、习惯常用的单位功能(效果)费用指标有单位功能建设投资)。 33.经济影响分析是分析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所发生的(B、费用和效益)对行业的发展、区域经济及宏观经济所带来的影响,为协调项目与行业发展、区域经济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及提高项目的经济影响效果提出措施建议。 34.下列不属于重大项目经济影响分析任务的是(B、分析项目经济影响的人群、影响深度)。 35.下列不属于项目对当地就业及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论证内容的是(D、项目对当地及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 36.下列关于项目的经济影响分析综合性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D、分析重大项目对区域和宏观经济影响要坚持针对性原则,找出某一关键点,进行深入分析)。 37.国家经济安全由众多子系统组成,这些子系统不包括(B.竞争结构安全)。 38.下列不属于项目的产业成长安全评价内容的是(D.项目所在产业受到进口倾销等方式损害)。 39.下列有关风险的说法错误的是(A.风险一定会带来不利影响)。 40.依行业和项目的不同具有特殊性,这是不确定性与风险的(C.多样性)性质。 41.按照风险的性质,可将风险划分为(A.纯风险和投机性风险)。 42.下列有关风险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C.风险分析一般由项目负责人牵头)。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经营成本的是(AB)。 A.摊销费; B.折旧费; C.工资及福利费; D.修理费 2.对区域经济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从(ACD)等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A.区域经济发展; B.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C.产业空间布局; D.当地财政收支; E.行业垄断 3.项目的经济影响主要通过(ACDE)体现出来。 A.个人层面; B.企业层面; C.社会组织层面; D.产业及部门层面; E.区域和宏观经济层面 4.项目的经济影响分析基本方法包括(AC)。 A.主观评价 B.宏观评价 C.客观评价 D.微观评价 E.总体评价 5.对项目的资源供应安全评价分析的角度包括(ABCE)。 A.项目所涉及的资源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制约程度; B.对于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