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边 摊 的 危 害

路 边 摊 的 危 害
路 边 摊 的 危 害

路边摊的危害

现在,路边摊越来越来越多,城里很多人喜欢到路边摊买零食,殊不知这是在拿健康甚至是生命在作赌注。路边摊的主要危害如下:

(1)、“潲水油”、“地沟油”的危害问题。经有关部门调查发现,“地沟油”、“潲水油”的交易量之大、食用面之广,对人体的危害之严重简直令人不敢相信。这些劣质“害人油”,几乎都流入到了路边摊点和个体小餐馆。不仅如此,有资料显示,除上述“害人油”外,目前黑市交易的诸如死(病)动物肉类、处理品、假冒伪劣产品、过期原料等几乎都流入了个体摊点。

(2)、从业人员问题。小摊小贩从未做过健康体检,既无上岗证,又无卫生许可证,很可能其中有些人就是食源性疾病(肝炎、结核等)病源的携带者和传播者。其经营场所根本就不具备餐饮加工的基本条件,无洗消设施、又无保障措施,可以说饮食卫生没有丝毫保障。

(3)、加工过程中的问题。肉类制品在加工过程中,一般会添加少量亚硝酸盐作为护色剂。火腿肠等熟肉制品经过热油的煎炸后,残留的亚硝酸盐还会转变为一种叫亚硝基吡咯烷的化学物质,这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另外,无照小贩为了降低成本,通常反复使用严重变质的食用油,这些小摊大多又设在路边,灰尘、反复使用的木签、质量难以保证的原材料等因素使得食用这种食品极易造成交叉感染。

例子:烤红薯铁桶可能装过工业油

街头的烤红薯连着儿时的美好记忆,对很多人来说是个“挡不住的诱惑”。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不少用来烤红薯的铁桶“出身不明”,前身很可能是工业用油桶。据专业人士介绍,一般的冲洗根本无法除掉桶内残液,像苯之类的化学物质在高温下会直接从表皮进入红薯。吃了这种红薯,很容易出现消化道刺激等不良反应,严重的还会苯中毒。

例子:烤羊肉串原料可能来自问题肉

一串两串三四串——烤羊肉串历来是学生族的最爱。可要是知道这些滋滋冒油的串上肉很可能是过期的猪肉、牛肉甚至猫肉。烤羊肉串的原料现场卫生条件差已是公开的秘密。制假羊肉串一般用有卫生问题的牛肉和猪肉,为了使这些肉能带上羊肉味,小贩会把它们切开后用羊油和调料浸泡。羊肉串用炭火烤,因燃烧不完全产生的苯并芘是一种比苏丹红更要命的致癌物。还有些摊贩用自行车辐条穿肉串,辐条表面镀有金属铬,在高温熏烤下会被肉串吸收。

经有关部门调查发现,常见不良路边摊种类及危害

1.麻辣烫的罪状揭露:罂粟地沟油双氧水福尔马林 PPA 止疼药

2.烤肉、烤串的罪状揭露:流浪猫死猪肉“红粉”亚X盐

3.油条油饼的罪状揭露:铝超标敌敌畏地沟油过度摄入铝可能致痴呆症。

4.包子的罪状揭露:无良商贩用猪肉瘤配做包子馅猪肉瘤血脖肉死猪

5.煎饼果子的罪状揭露:地沟油柠檬黄色素过期火腿肠

6.炸鸡翅的罪状揭露:薯粉丸臭鸡翅

7.臭豆腐的罪状揭露:化工用硫酸亚铁染黑豆腐硫酸亚铁明矾垃圾堆

为了你的身体健康,建议大家不要嘴馋;不要随意在路边摊买东西吃,不要拿生命作赌注。

小麦病虫害防治讲课讲稿

小麦病虫害防治

小麦病虫害防治 一、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 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是整个生育期防治的基础,有利于压低小麦全生育期的病虫基数。此期防治重点是纹枯病、地下害虫、吸浆虫等种传、土传病虫害。 防治措施主要是土壤处理、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g拌种100kg,可有效预防黑穗病、纹枯病、白粉病等。金针虫主发生区,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与水、种子按1∶80∶(800~1000)的比例拌匀,堆闷2~3小时后播种;蛴螬主发生区,用50%辛硫磷乳油与水、种子按1∶(50~100)∶(500~1000)的比例拌种,可兼治蝼蛄、金针虫;吸浆虫重发区,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或辛硫磷颗粒剂30kg/hm2~45kg/hm2拌砂或煤渣375kg制成毒土,在犁地时均匀撒于地面翻入土中。 种子包衣也是防治病虫害的一项有效措施,各地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病虫种类,选择适当的种衣剂配方,如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0mL~200mL与100kg种子进行包衣,可预防纹枯病、黑胚病、根腐病等多种病害,若加入适量的甲基异柳磷乳油,则可病虫兼治。

二、小麦返青拔节期病虫害防治 返青拔节期的防治重点是小麦纹枯病、吸浆虫、麦蜘蛛及地下害虫。纹枯病是近年来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小麦的产量影响较大,特别是高产地块影响更大。在小麦纹枯病防治中,存在着轻视返青期的喷雾防治且防治时间偏晚的问题,这是小麦纹枯病防效差的主要原因。因此,要重视返青期的防治,把握好防治适期。根据病虫害防治指标,采用对路药剂开展防治,大力应用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施药技术,实行科学防治。 小麦返青至拔节期主要病虫的防治指标是,纹枯病病株率为15%~20%,地下害虫为害麦苗被害率3%,麦蜘蛛为单行600头/m。防治纹枯病可用5%井冈霉素 2250mL/hm2~3000mL/hm2兑水1125kg~1500kg喷麦茎基部,间隔10d~15d再喷1次;防治地下害虫可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600mL/hm2~750mL/hm2喷麦茎基部;防治麦蜘蛛可用73%克螨特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 吸浆虫重发区,要抓住这时麦苗小、容易操作的有利时机,当吸浆虫幼虫上升到土表活动时进行第2次土壤处理,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2250mL/hm2~3000mL/hm2兑水适量,拌细土375kg制成毒土,顺麦垄均匀撒施,然后浅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 评价项目紫金山铜矿开发过程中将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源,其 中主要是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并伴有植被破坏、土层扰动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与影响矿区生态的问题。 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确定的评价项目有地表水环境、生态环境和大气环境。 评价工作等级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紫金山铜矿正常情况下的废水排放量为5700~12300m/d,主要污染物有pH、Cu、3Pb、Zn、As 和Cd,排入的地表水体为汀江。汀江年均流量为185m/s(属大河),3水质按Ⅲ类标准控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确定地表水 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评价内容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采矿废水正常和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选冶废水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 评价因子 (1)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pH、Cu、Pb、Zn、As、Cd。 环境质量现状. 由表4-5可知:汀江及旧县河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说明汀江及旧县河的水质情况良好。%,2002)“Ⅲ类标准”要求,其达标率为100-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预测模式及参数选取

1.1预测模式选取 由于在铜矿排入汀江处建有金山电站,堆浸场废水排入金山电站库区内,520m 中段废水排入发电站下游的汀江,故评价分排入库区和汀江两种情况进行预测,同时考虑金山电站发电期(非发电期)水文情况。 (1)汀江:混合过程段采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岸边排放),混合过程段的长度计算采用(2)式。 M =(0.058H+0.0065B)(gHI)1/2 y 式中:C —预测点污染物浓度,mg/L ; (x,y) Q —废水排放量,m/s ; 3p C -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 p C —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 ; h x —预测点距排放口的距离,m ; y —预测点距岸边的距离,m ; B —河流宽度,m ; u —河流中断面平均流速,m/s ; M —横向混合系数,m ;/s 2y H —河流平均水深,m ; a —排放口到岸边的距离,m ; I —河流坡降; g —重力加速度,取9.81m/s 。 2 (2)金山电站库区:预测模式选用(3)式。 式中:符号含义同前。 )汀江:完全混合段采用河流完全混合模式(3) +Q+CQ/(QC =(CQ hhpphp 式中:符号含义同前。 参数选取1.2 )按导则中推荐的经验公式求取。横向混合系数(M y 水文参数1.3 水文基本特征(1)、/s ,多年日平均最大流量4090m 据上杭县水文站资料,汀江年平均流量186m/s 33 ,年平均含沙993.3mmm ,年平均径流深度,年径流量58.49×108.45m 最小流量/s 338 1370kt 。,年平均输沙量量0.25kg/m 3 旧县河为境内汀江第一大支流,发源于连城莒溪白眉山北麓,经新泉进入上杭县境内,流经南阳、旧县、临城三个乡,在临城乡九州村汇入汀江。上杭县境内流,1090m/s 多年平均流量47.3m/s,多年日平均最大流量域面积716km ,河长45.38km ,323 /s 。最小流量2.23m 3 ,0.0012m/m ,坡降为50m ,平均水深为0.77m 汀江水文基本参数:枯水期河宽为 。0.0026m ·s 粗糙率为-1/3 金山水电站对汀江水文的影响(2),死m ×10100.55×m ,调节库容0.264金山水电站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以下)3388 4.95km 。m0.28×10,正常蓄水位设计水库面积库容238不发电时22:00,和5:00~金山电站正常情况下放水发电时间为每天8:00~12:00 丰(个小时电站下泄流量为零。雨季~13:0014:00,即在一天中有11~间为23:007:00和 24小时放水发电。水期)整天年最枯月平均根据金山水电站的发电情况,本评价考虑最不利情况,选择近10 1。—/s 流量16.7m 作为上游来水量,相应的水库出流(根据径流调节)详见表5 3

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苹果病虫害防治的意义 苹果病虫害防治在苹果生命周期以及周年管理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苹果病虫害防治及时到位,对延长结果年限,增长树体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对结果期苹果园当年产量大小,质量好坏,优质果率高低都具有较大的影响。控制苹果重大病虫害发生、蔓延、确保果品安全,对果业可持续发展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广大消费者对果品质量安全日益重视,特别是加入WTO后,各成员国对农产品卫生安全都高度关注。农产品国际贸易技术壁垒设限愈来愈高,国内外市场准入条件也愈来愈严,市场竟争日趋激烈。果品农药残留已成为影响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当前,我县广大果农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不高,防治粗放,农药乱配滥用现象比较普遍,造成果品农药残留超标,果品质量下降,直接影响到了果品进入国内外高档市场和出口创汇能力,且防治成本大,防效差。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普及推广苹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高果农防治病虫技术水平,使果农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化学农药,把果园病虫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减少用药次数,把农药残留降低到国家规定的指标以下和国际市场认可的范围之内。 二、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概念及原则 果园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就是应用生态学方法,根据果园生态系特点,以苹果为中心,有机协调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充分发挥生态系中有利因素的作用,限制不利因素的发展,有效地控制病虫数量,在经济损失允许条件下,使经济损失和对环境有害的副作用降低到最低程度,达到安全、效佳、经济”勺目的。 苹果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治早、治小治了的植保要求。 三、不同树龄阶段苹果园病虫害防治对象 苹果园生态系比较稳定,病虫害在一个果园可持续危害多年。一般在幼树阶段食叶害虫多,象金龟子、象甲、卷叶虫等。进入结果期后,果实病虫逐渐上升,成为主要防治对象,象食心虫、叶螨、腐烂病、早期落叶病等。苹果衰老期,一些危害衰弱树的病虫害日趋猖獗,甚至把果园毁掉,如腐烂病、根腐病、吉丁虫等。

国家气象水文部门的作用及运行-WMO

国家气象水文部门的作用及运行 供决策者参考的 世界气象组织的声明 世界气象组织 天气 ? 气候 ? 水

国家气象水文部门的作用及运行 供决策者参考的世界气象组织的声明 1. 世界气象组织(WMO)编写这份声明的目的是敦促决策者加强对国家气象水文部门的支持, 以便于其履行职责和提供服务,从而为满足社会需求和国家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关键的社会经济动力 2. 民众的安全与保障、水和粮食安全、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社会日益繁荣、加强抵御灾 害和气候变化的能力,以及改善公众健康都是每个政府关注的最重要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各 国政府必须制订和落实考虑了气候变率和变化所带来挑战的各项行之有效的政策,并提倡社会和环 境管理的基本原则。然而,关于社会民生和经济增长,众所周知,我们正面临着自然环境变化的挑战,气候变化使之恶化,反过来又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灾害性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频发 引发了各种灾害,危害粮食安全,造成清洁的淡水量减少,人口被迫迁移,疾病增加和肆虐等等。 由于日益加快的城市化使这一形势更加复杂化,人类居住扩大到以前荒芜人烟的高风险地区,如: 干旱地区、山坡、泛洪平原和易遭受内涝的沿海地区,使人口暴露在粮食无保障、空气和水传播疾病、炎热天气、干旱、山体滑坡、洪水、风暴潮和海啸的环境之中。 3. 在过去的十年中,人们为自然灾害引发的灾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全球范围内,灾害造 成了严重的后果,超过70万人丧生,超过180万人受伤,还有超过2400万人无家可归。总体而言,将近17亿人口从多种方面受到了灾害的影响。总经济损失超过1.4万亿美元。此外,2008年到 2012年期间,1.44亿人因灾害而流离失所。只有清楚地了解这些与灾害性天气和极端气候事件相关 的风险、建设多灾种早期预警、将天气和气候信息与决策结合、以及充分地减少灾害风险和采取防 灾措施,我们才能发展抗灾型社会并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为NMHS布的早期预警投资一美元,就 可以挽救至少七美元的损失。 4. 并非所有会员的NMHS具备开展监测、预测和发布灾害性天气和极端气候事件预警所需的科 技和人力资源能力。NMHS是否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天气、气候、水文和相关环境服务取决于:(a) 是 否具备收集、加工、存储以及交换资料和产品的现代基础设施和训练有素的人员;(b) 是否有能力 维持高标准的观测和资料;(c) 是否参与科研工作,并是否获取科研成果,从而改进监测、预测和 认识所有时空尺度的天气、气候、水和相关环境条件;(d) 是否有能力准备和提供高质量天气、气 候和与水相关灾害的早期预警和基于影响的预报;(e) 以及是否能够理解包括紧急响应当局在内的 各类用户界的需求,并且将此类需求融入到预报和预警计划中。 国家气象水文部门的作用 5. 为天气、水文和气候服务投资将极大地推进拯救生命和财产、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和 维持自然环境等各项工作。世界气象组织公约重申“国家气象、水文气象和水文部门在观测和认识 天气与气候以及提供气象、水文和相关服务以支持相关的国家需求方面的使命至关重要,该使命应 包括以下领域:(a) 保护生命与财产;(b) 保护环境;(c) 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d)促进长期观 测和气象、水文和气候资料的收集,包括相关环境资料;(e) 促进内生能力建设;(f) 履行国际义务;(g) 为国际合作做出贡献。” 6. 自从人类社会和环境管理进入新纪元以来始终如此,有关天气、水文和气候过程的知识关 系到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已对文化、传统和社会的发展路径产生了影响。正是在这个框架下,各 国的NMHS有能力针对多种与天气、气候、水相关的事件开展监测、预报和发布预警,这类事件可影 响人民生命和社会经济发展。例如,在自然灾害方面,NMHS赋有义不容辞的使命,来监测和预警单 个事件,以帮助人们提前察觉灾害影响,保护生命,加强社会的抗御力,维持生产率和经济增长, 并减少财产损失。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第6章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6.1评价等级确定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按照影响类型、排放方式、排放量或影响情况、受纳水体环境质量现状、水环境保护目标等综合确定。 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根据排放方式和废水排放量划分评价等级,见表6.1-1。 表6.1-1 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判定 本项目废水经收集后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山东清远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深度处理达标后排入蒲洼沟,属于间接排放,确定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三级B。

6.2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 6.2.1 地表水环境现状现状监测 (1)监测布点 山东嘉誉测试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8月8日至8月10日对项目区域地表水现状进行了监测。监测断面具体见表6.2-1和图6.2-1。。 本次评价引用8个监测断面。监测断面分布情况见表6.2-1和图6.2-1。 表6.2-1 地表水监测断面 (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为:BOD?、pH、二甲苯、全盐量、六价铬、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总氮、总磷、挥发酚、氟化物、氨氮、氯化物、氰化物、汞、溶解氧、甲苯、甲醇、甲醛、石油类、砷、硝酸盐、硫化物、硫酸盐、苯、苯乙烯、苯酚、铅、铜、锌、镉、镍、高锰酸盐指数等,同时测量断面的水温、流量、流速、河深、河宽等水文参数,其中水温每间隔6h观测一次,统计计算日平均水温。 (3)监测时间和频率、监测单位 监测时间:2019年8月8日~2018年8月10日 监测频率:共监测3天,每天采样1次 监测单位:山东嘉誉测试科技有限公司 (4)监测分析方法

采用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推荐的方法。监测分析方法见表6.2-2。 表6.2-2 地表水监测分析方法

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教案

课题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授课教师赵桂芝单位阿城区职教中心课型单一法教法演示法时间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次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病虫害各种防治方法的特点,明确五种防治方法的含义,掌握各种防治方法的内容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1.讲授新知识要点。 (理解能力) 2.教师运用多媒体演示并做细致讲解。 (观察能力) 3.学生练习。 (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动脑的能力。 2.培养学生周围事物的认知能力和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重点 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措施难点 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的运用教学教具准备:多媒体 板书设计 板书 一、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概念 二、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几个观点 1、经济的观点 2、协调的观点 3、安全的观点 4、全局的观点 三、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1、植物检疫 2、农业防治法 3、物理防治法 4、生物防治法 5、化学防治法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预测与调控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一)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概念师生问好 提问:我国植保方针是什么? 教师提出问题: 什么是IPM?什么是”三R”问题 回答问题 阅读教材后归纳 总结,得出综合 防治概念 讲解我国近年 来防治方法的 改变,提高学生 兴趣 培养学生的总 结能力

(二)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几个观点 1、经济的观点 2、协调的观点 3、安全的观点 4、全局的观点(三)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1、植物检疫 (1、定义) (2、特点) 2、农业防治法(1、定义) (2、优缺点)(3、措施) 3、物理防治法(1、定义) (2、优缺点)(3、措施) 4、生物防治法(1、定义) (2、优缺点)(3、措施) 5、化学防治法(1、定义) (2、优缺点)教师提问:为什么遵循四种观点, 四种观点的关系是什么? 由常见植物检疫对象引入植物检 疫概念—分析其必要性—讲解植 物检疫定义及特点 农业防治:基础 分析其基础地位 重点介绍:新技术 由天敌昆虫引入生物防治 例如:赤眼蜂 以例讲解:糖醋液、黑光灯、 指导学生分析优缺点, 阅读教材后总结 归纳 阅读教材后总结 归纳 思考:发展前景 通过讨论:明确 每种防治方法的 优缺点,结合所 学能够针对不同 问题进行设计防 治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 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观看课件 和阅读教材,激 发学生掌握各 种防治方法的 措施,提高学习 兴趣,培养探究 学习意识。 引导学生树立 可持续发展意 识 四、小结 五、练习演示练习题检查理解情况 六、作业五种防治方法的措施及应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了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五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明确了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 治的含义,初步掌握了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各种方法的应用。虽然本次课程内容比较抽象,但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应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并始终坚持了启发、互动式教学方法,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学生的密切配合下,顺利的完成了这次教学任务。

水文、气象实时监测系统(浮标)

水文、气象实时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浮标安装) 目录

一、前言 二、港口海域建立海洋气象环境实时监测系统的意义 三、港区海洋气象环境实时监测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a)结构组成 b)主要技术指标 c)系统集成 i系统集成图 ii系统集成工作原理 1.系统组成组建 2.组件连接和系统工作流程 3.电源 四、附件 阔龙相关工作原理介绍 GPRS数据通讯模块介绍 浮标体相关介绍

一、前言 水质环境实时监测(传输)系统是一个用于监测港域海洋环境因素(如水温、潮流、流向、水位等)、气象环境因素(温湿度、风速风向、气压、雨量、能见度等),并为船舶进出港、离靠泊提供安全保障的监测服务信息网络。其核心是及时将海洋气象环境要素观测值予以传输和显示。 港区海洋气象环境实时监测(传输)系统最早建成于美国的一些港口和海湾,如美国的纽约港、新西泽港、西雅图港等,近年台湾和日本的一些港口亦已建有该系统。然而我国大陆港区至今尚未建立与开展此项工作。 本海流气象实时监测系统旨在提供有效可靠的海流的流速、流向、气象的温湿度、风速风向、能见度等实时数据,为港口海域的船只航行安全等提供实时水文和气象监测数据。系统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声学多普勒法测量海流和流速剖面,最为稳定的温湿度、风速风向、能见度等气象传感器,使用GPRS无线数据传输完成实时系统监控和数据传输。可实现远程现场数据查看、数据分析。

二、港域建立海洋气象环境实时监测系统的意义 随着航运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各种运输方式,各港口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立足本港,不断提高港口的管理水平,己成为顺应复杂竞争态势的关建之举,其中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则是实现此目的的强力支撑和后盾,亦是衡量现代化港口的一个重要标志。 本系统投入业务运行后,其实时信息可有效地保障船舶的进出港和离靠泊的安全,降低船舶的在港时间,规避船只对码头设施的碰撞和破坏,切实获取港口的最佳经济效益,同时大大地提升基地的著名度和竞争力,填补我国港口在海洋气象环境实时监测系统方面的空白。 此外,我们亦关注到海洋气象环境实时监测系统运行对港口海域的现实需要和意义。 泊前沿的特殊流况_迴流现象,是靠泊船只多次发生碰撞码头设施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码头前沿设置可以测量剖面流速、流向的自动测流系统,及时向靠泊船只提供泊位前沿水域的实际流况特征,乃是减少或避免船舶碰撞码事故发生的现实和有效的举措。 据此可知,“海洋气象环境实时监测系统”运行对基地营运管理的现实需要和意义。

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汇总)讲义

番茄病虫害防治 一、主要病害及防治 1.番茄灰霉病 防治措施主要是采用以药剂防治为主,结合生态防治的综合防治。在配好的蘸花药液里加入保果宁或50%利得(异菌.福)可湿性粉剂进行蘸花或喷花。加强通风换气,调节温、湿度,避免结露。苗期对床土表面进行灭菌,收获后和种植前彻底清除温室内病残体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并对棚室进行消毒处理。 2.番茄菌核病 防治措施主要采用栽培措施和药剂防治相结合。深翻地,将菌核翻至10厘米以下,使其不能萌发;在夏季高温季节利用换茬时用稻草、生石灰或马粪等混合耕地,做起垄小畦,灌满水后铺上地膜,密闭大棚,使土温升高,保持20天。可杀死病菌;加强管理,及时摘除老叶、病叶,清除田间杂草,注意通风排湿,采取滴灌、暗灌;药剂防治在发病初可喷洒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农利灵(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等。棚室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施药,亩用10%速克灵(腐霉利)烟剂250~300克,也可于傍晚喷撒6.5%甲霉灵粉尘、百菌清粉尘剂或10%灭克粉尘剂,每亩次1公斤。 3.番茄晚疫病 防治措施主要通过选用耐病品种,结合药剂进行综合防治措施。植株茎、叶茸毛多的品种较耐晚疫病。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在发现中心病株后,要立即全面喷药,集中消灭发病中心,发病中心地块要反复3~4次喷药封锁,并将病叶、病枝、病果和重病株带出田外烧毁。药剂可选用50%安克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65%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4.番茄叶霉病 防治措施要以抗病品种为主,结合栽培措施,辅以药剂控制的综合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佳粉18号、硬粉8号、仙克1号,金棚1号,中杂105,京丹4、6号,京丹绿宝石和京丹黄玉等对叶霉病菌1.2.3和1.2.3.4生理小种群高抗;栽培措施上,前期作好保温,后期加强通风,降低湿度,防止叶面结露。及时整枝打杈,去掉老病叶;在发病初期可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250~300克,熏一夜或于傍晚喷撒7%叶霉净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或10%敌托粉尘剂,每亩1公斤,隔8~10天1次,连续或交替轮换施用。 5.番茄溃疡病 防治措施要采取严格的种子检疫措施,加强栽培管理,结合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对种子进行温汤浸种或药剂浸种,催芽播种;采用高垄栽培。及时清除病株并销毁,病穴要进行生石灰消毒。避免偏施氮肥,禁止大水漫灌,整枝打杈时避免带露水操作;发病时,全田喷洒14%络氨铜水剂300倍、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等。 6.番茄花叶病毒 防治措施上采取以抗病品种为主,结合栽培措施的综合防治。目前国内推广的番茄品种多数具有抗番茄花叶病毒的能力。避蚜防病,大棚采用网纱覆盖风口或利用银灰膜反光,减少室外蚜虫进入,以减轻病毒病的发生。拔除病苗,田间整枝打杈时要病、健株分开操作,

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摘要:介绍果树病虫害的农业防治、人工和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果树病虫害;农业防治;人工和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是综合利用各种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和物理、化学、生物防治等方法,创造有利于果树和有益生物生长,不利于病原菌和害虫滋生的生态环境条件,以控制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其基本原则是: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地控制、推迟或减轻病虫危害,把损失控制在经济准许的阈值内。 1 农业防治 1.1 园地选择、规划和定植 选择土壤通透性好,排灌条件良好,前茬未种植核果类果树或同种果树的地块建园。提倡高畦栽培,即在垄背栽植果树,以减轻根部病害的发生。合理规划,按标准要求挖穴、施肥和栽植。合理密植,适时定植。 1.2 品种、砧木和苗木的选择与处理 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品种。剔除病虫苗和弱苗,以防止危险性病虫害传播蔓延。不栽植根瘤苗。苗木定植前用根癌灵药剂蘸根处理,预防根癌病的发生。从生长良好的母树上采取接穗,提倡栽植脱毒苗,预防病毒病。 1.3 土肥水管理 土壤管理:①扩穴改土。每年果树休眠期,结合施基肥,在定植穴(沟)外挖环状或条状沟,进行深翻扩穴改土。其作用是:直接将地面或浅土中的病虫源深埋使其不能出土,或将土中病虫翻至地面暴露在不良气候或天敌侵袭之下致死;直接杀死部分害虫;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促进作物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虫能力,减轻病虫的发生和危害。②中耕。生长季降雨或灌水后,及时中耕松土除草,以调温保墒。③覆草和埋草。树冠下覆盖麦秸、麦糠、玉米秸、干草等,厚度10~15cm,上压少量土,连覆3~4年后浅翻1次。也可结合深翻开大沟埋草,提高土壤肥力。 施肥: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活性。所施用的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产生不良影响。①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农家肥料包括堆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肥、泥肥和饼肥等。商品肥料包括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微生物肥、有机复合肥、无机(矿

基于GIS气象水文预报系统设计

经济地理信息系统 结课论文 题目:基于GIS的气象水文预报系统设计 学院:水文水资源学院 专业:水文学及水资源

基于GIS气象水文预报系统设计摘要 通过探讨气象与水文预报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特殊要求,提出应该将气象与水文信息相结合、气象水文信息与GIS有机结合的系统设计思路,明确了基于GIS气象水文预报系统的目标、结构和功能,设计出一套基于GIS的气象水文预报系统。 关键词:气象;水文;GIS 一引言 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应用的信息工具,可以对在地球上存在的事物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GIS技术把地图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集成在一起, 使之能够支持一般管理信息系统所不能支持的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 以便于作出水文预报。 二需求分析 近几年,我国的暴雨、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气象水文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灾害的预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更加及时准确,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要求预报产品的时空分辨率更加精细,灾害性天气识别尽可能覆盖到自然村、山洪沟和地质灾害点;三是要求有较高的应急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GIS气象水文预报系统适用领域特点是:该流域暴雨,山洪等极端性天气频次高,影响大,范围较广,易引起突发性灾害。GIS系统

能够迅速地整合分析卫星、雷达资料,降雨、地形、水文资料,并且GIS同样可以获得灾害风险区的工矿、企业、学校、居民定居点等地理信息,应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气象水文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山体、水系、居民点等属性,特别是灾害敏感区的地理属性有机结合,对已发生或将要发生灾害的地点进行较准确定位和及时报警, 能有效提高暴雨洪水灾害及地质灾害的预警与服务能力。 就空间分布而言, 虽然目前的降水观测点已经分布到乡镇,但当与能分辨到自然村、山洪沟精细的地理信息相结合时,预报员却很难将卫星、雷达所监测的暴雨信息与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风险区紧密联系,导致卫星、雷达监测产品不能在气象灾害预警报与服务中得到充分应用。 三系统目标与设计原则 基于GIS设计气象水文预报系统的目标是:充分利用GIS以及数据库管理技术,建立一个集气象水文信息为一体的气象水文预报平台,为预报员提供气象水文信息的检索查询,提供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监测图像的立体定位显示与跟踪,提供降水、洪峰流量与水位等信息的跟踪与报警,这能够提高对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及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跟踪,以助于提高对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及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跟踪监视与预警能力。 针对以上目标,确定了以下原则进行系统设计: (1)水文与气象信息相结合。气象和水文虽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但两者联系紧密;就暴雨洪水、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而言,水

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植保工作方针 我国现行的植保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这个工作方针是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同病虫害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同时,这个方针也吸取和借鉴了国外的植保工作经验。 在同病虫害长期斗争中,人们充分认识到以下几个问题: 1、防治病虫害是一个生态问题,并非只是单纯地追求消灭防治对象。 2、防治病虫害,一般并非要灭绝病、虫,而只是要求把病、虫种群的数量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使其不致于引起减产和降低产品品质。 3、病虫害的发生是与多种因素有关的,人们可以通过利用和控制这些因素,以影响病、虫。 4、协调地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开展综合防治,可以达到经济、安全、有效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体现了以上理念,提出了两个指导思想。一是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不能等病虫发生了才去治,而是应该在病虫未发生之前,就采取各种措施去防止病虫的发生。二是要有“综合防治”的思想。也就是在同病虫害做斗争时,不但要以防为主,还要有整体思想和全局观点。即要从生态观念出发,去考虑、安排防治措施。要根据病、虫与农作物、耕作制度、有益生物及环境等因素之间的辨证关系,因地、因时制宜,把各种防治方法以及其它有效的生态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防治,把病虫为害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之下。从而达到高产、优质、低成本、少公害的目的。 二、制定综合防治措施的原则 制定综合防治措施的原则是,经济、有效、安全、简便。“安全”指的是对人、畜、作物、天敌及环境不损害和污染。“有效”指的是能大量杀伤病、虫或明显地压低病、虫的密度,起到保护农作物不受侵害或少受侵害的作用。“经济”是指花费成本低,防治效果好。“简便”是指能因地因时制宜,方法简便易行,便于群众接受。具体地讲,有以下五点: 1、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时,要以农业防治措施为基础,充分发挥其它措施的作用。 2、在防治一种病虫害时,可采用多种方法。 3、在综合运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时,要注意改进防治技术,特别是用药技术,使之既能杀死病虫,又能较大限度地保护天敌和发挥天敌的效能。 4、在多种病虫同时发生时,应力求兼治,化繁为简。以一种防治措施尽可能地兼治多种病虫害。 5、进行综合防治时,还应充分发挥各措施之间相辅相成的作用,注意各措施之间的衔接、互补,以提高防治效果。 三、综合防治方案的类型 1、以一种主要病、虫为对象,进行综合防治。如对棉蚜的综合防治方案。 2、以一种作物所放生的主要病虫害为对象,进行综合治理。如对小麦病虫害制定综合防治方案。 3、以整个农田为对象,制定综合治理措施。如以某个乡、镇或地区为对象,制定各种主要作物的重点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方案,并将其纳入整个农业生产管理及整个生态环境管理体系中去,进行科学系统地管理。

海洋水文气象环境监测问题及展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212318213.html, 海洋水文气象环境监测问题及展望 作者:翟少婧王大鹏周振鲁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5年第22期 【摘要】海洋环境监测是海洋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前提,是防止和治理海洋环境污染造福 人类的重要手段,如何加强对海洋灾害要素成因机制和相互作用研究、提高预报技术和水平以缓解海洋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是我们在新世纪初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海洋水文气象环境监测技术,并从世界范围内和我国两个方面总结了现阶段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弊端并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海洋环境监测气象水文 海洋环境监测是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监测技术获取海洋环境中污染物质浓度、分布以及变化规律,进而为决策部门制定和实施海洋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途径。多年来,随着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海洋监测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建立了一个运转较灵活的监测系统,基本掌握了我国近海海域的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减缓海洋环境污染,保护海洋资源,减轻海洋灾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1]。 1 海洋环境监测的意义 我国的海洋经济近年来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海洋环境正在恶化的事实提醒要注意保护海洋环境。上世纪70年代前只在少数海域发生过的藻类灾害,近年来发生频率逐年增加,面积加大,持续时间增长,损害非常严重;其他如海岸侵蚀、海平面升降等灾害也频频出现,如何加强将对海洋灾害要素成因机制和相互作用研究、提高预报技术和水平用于预防和减轻海洋灾害,以缓解海洋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是我们在新世纪初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2 现代海洋监测技术 随着海洋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海洋监测仪器设备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海洋监测逐渐向网络化、信息化方向发展,逐步在局域内以及局域间形成互联互通,监测数据资源得到了统 一管理和有效共享。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监测技术有浮标工程技术,水下拖曳式海洋环境监测系统,自持式水下多任务观测平台,固定式水下无人自动观测站,近海环境自动监测技术,海洋环境航空遥感监测,水声高速数据通讯和水下GPS定位,区域性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服务技术[2]。 3 现阶段海洋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3.1 世界范围内海洋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第11章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试题.

第11 章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填空 1、十字花科蔬菜三大病害、、 2、油菜三大病害是指、、 3、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和油菜的蚜虫有、 、三种,均属目科。 4 、菜蚜主要以在菜心叶上越冬,桃蚜还可在桃、李、杏等果树上产卵。 5、菜粉蝶属目,科。其幼虫称,以幼虫食叶成、,甚至将全叶吃光,仅留叶脉,同时排出粪便污染菜叶,因而造成减产和影响质量。此外,幼主为害造成伤口,有利的侵人,常引起的发生。 6 、菜粉蝶各地均以在菜地附近屋墙、篱笆、树皮裂缝及枯落叶等处越冬。成虫喜在晴朗的白天飞翔,取食。成虫有趋向 产卵的习性,因此类植物含有而诱导产卵。甘蓝类的 含量较高,故产卵量最多,为害最重,卵散产。 7 、菜蛾又称,属目科。是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受害最重。菜蛾尤喜在幼苗为害,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甚至不能结球和包心。 8、小菜蛾自北向南每年发生代。世代重叠。成虫卵多产 凹陷处,卵散产。 9、甘蓝夜蛾又称,属目科。是食性害虫。一年发生世代数自北向南发生代,均以在土壤中越冬,有明显现象。成虫有性,对

也有趋性,卵多产在,单层成块。 10 、猿叶虫有和两种,均属目 科。 11 、十字花科霜霉病病原物属亚门,属。病组织上长出的霜霉状物为霜霉菌的业鬓病组织上长出的霜霉状物为霜霉菌的 和 12 、在北方地区,十字花科霜霉病病原菌主要以随病残体散落土中、种子中越冬,次年春天随雨水飞溅到叶片引起发病,在病斑上产生 借风雨传播再侵染。病菌也能以在病组织内越冬。在南方地区,冬季田间有十字花科蔬菜、油菜,病菌以在寄主体内越冬,而以在病残体、土壤和种子表面越夏,以后侵染秋菜。广东等地周年种植十字花科蔬菜,病菌可整年在各种寄主作物上辗转传播为害,不存在越冬越夏问题。 13 、病毒病的病原为几种病毒,其中以芜芳花叶病毒为最多,其次有 、、粒体为杆状,可通过汁液、蚜虫传播。 14 、十字花科菌核病病原属亚门,属。菌核表面色,内部色,鼠粪状,种荚内的菌核较小,似菜籽。15 、白菜软腐病病菌为病菌为属细菌,菌体为状,革兰氏染色为性。病原菌不耐干躁和日光,脱离寄主存在于土壤中,只能存活15 天左右。病菌在、、 、等均能越冬,成为来年发病的初侵来源。病原菌通 、、传播,由和侵入引致软腐症状16 、黄守瓜属目科。是南方瓜类苗期的毁灭性害虫,其食性,主要以科植物为主。 17 、黄守瓜以在背风向阳的落叶、杂草、土缝间、草堆下、群集越冬。

水环境影响解读

地表水环境: 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复杂:污染物类型数≥3,或者只含有两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 中等:污染物类型数=2,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或者只含有一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 简单: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 地面水体的大小规模: 河流与河口,按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划分: 大河:≥150m3/s; 中河:15~150m3/s; 小河:<15m3/s。 湖泊和水库,按枯水期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以及水面面积划分: 当平均水深≥10m时:大湖(库):≥25km2;中湖(库):2.5~25km2;小湖(库):<2.5km2。当平均水深<10m时:大湖(库):≥50km2;中湖(库):5~50km2;小湖(库):<5km2。 不同评价等级,各类水域调查时期: 一级二级三级 河流、河口、湖泊、水库一般情况,为一个水文年的丰 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若评 价时间不够,至少应调查平水 期和枯水期 条件许可,可调查一个水文年的 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一般情 况,可只调查枯水期限和平水期; 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 期 一般情况,可只在 枯水期限调查 海湾 一般情况,应调查评价工作期 限间的大潮期和小潮期 一般情况,应调查评价工作期间 的大潮期和小潮期 一般情况,应调查 评价工作期间的 大潮期和小潮期 当调查区域面源污染严重,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时,一、二级评价的各类水域应调查丰水期, 若时间允许,三级评价也应调查丰水期。 冰封期较长的水域,且作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加工用水的水源或渔业用水时,应调查冰封期的水质、水文情况。 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原则 应尽量向有关的水文测量和水质监测等部门收集现有资料,当上述资料不足时,应进行一定的水文调查与水质调查同步的水文测量。 一般情况,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在枯水期进行,必要时,其它时期(丰水期.平水期.冰封期等)可进行补充调查。 与水质调查同步进行的水文测量,原则上只在一个时期内进行(此时的水质资料应尽量采用水团追踪调查法取得)。它与水质调查的次数不要求完全相同,在能准确求得所需水文要素及环境水力学参数(主要指水体混合输移参数及水质模式参数)的前提下,尽量精简水文测量的次数和天数。 河流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 根据评价等级、河流的规模决定,其中主要有: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河流平直及弯曲情况(如平直段长度式弯曲段的弯曲半径等)横断面、纵断面(坡度)水位、水深、河宽、流量、流速及其分布、水温、糙率及泥沙含量等,丰水期有无分流漫滩,枯水期有无浅滩、沙洲和断流,北方河流还应了解结冰、封冰、解冻等现象。 - 1 -

设施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苗期病害(猝倒病、立枯病) 防治措施: 1、床土消毒处理 苗床消毒常用药剂及处理方法:①福尔马林。②五氯硝基苯等:70%五氯硝基苯与50%福美双等量混合均匀,或70%五氯硝基苯与65%代森铵等量混合均匀,每平方米用药量为8g,加10~15 kg细土拌匀成药土。播种前一次浇透底水,待水渗下后,取1/3药土撒在床面上作为垫土,另外2/3药土均匀撒在种子上作覆土,下垫上覆,使种子夹在中间,预防病害发生。 2、种子处理 可选用下列可湿性杀菌剂拌种,如40%拌种双或拌种灵,80%敌菌丹(大富丹),50%苯莱特等,用药量均为种子重量的0.2%。此外,也可用25%甲霜灵与70%代森锰锌以9:1混合,再加水1500倍液浸种,待风干后播种。 3、药剂防治 若苗床已经发现少数病苗,应及时拔除,并喷药保护,以防止病害蔓延。常用药剂有:58%瑞毒霉?锰锌、75%百菌清、70%代森锰锌。苗期病害若以猝倒病为主,可用64%杀毒矾或25%甲霜灵喷雾。苗床喷施药后,往往造成湿度过大,可撒草木灰或细干土以降低湿度。 二、霜霉病 药剂防治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80%全络合态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烯酰·乙膦铝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560g/L嘧菌·百菌清悬浮剂2000~3000倍液。 三、白粉病 1、加强栽培管理 培育和选用壮苗,定植后在生长前期适当控制浇水,适时中耕,以促进根系发育。有条件的地方采用滴灌和膜下暗灌技术,避免大水漫灌。生长后期叶面喷0.1% 尿素加0.3% 磷酸二氢钾,或喷施宝每ml兑水11~12kg,可提高抗病性。另外,喷施1%红糖或蔗糖溶液,也可减轻病害发生。 2、药剂防治 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于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有效药剂有:2%宁南霉素水剂200~400倍液+70%代森联干悬浮剂600~800倍液;25%乙醚酚悬浮剂1500~2500倍液;30%醚菌酯悬浮剂2000~2500倍液;10%苯醚菌酯悬浮剂1000~2000倍液;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2500~3500倍液。 3细菌性角斑病

气象及水文

4.1气象及水文 4.1.1气象特征 龙门县位于广东省中部略偏北地区,范围介于东经113 °48′26″至114°24′58″,北纬23°20′06″至23°57′50″,属南亚热带季风气侯。山多是影响龙门县气侯差异的主要原因,导致县内气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具有明显的山区气侯特点,南北温差较大,可达4.7?。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夏半年盛行偏南风,春暖来得迟,春末升温快;夏季降雨多;秋凉来得早,秋季降温明显;冬季日温差大,有不同程度的低温、霜冻天气。 根据龙门县气象台的资料,该台气象资料统计各特征如下: 年平均气温21.1? 年平均相对湿度83% 年最大相对湿度100% 年最小相对湿度14% 年平均降雨量2151.4mm 日最大降雨量171.9mm 年平均蒸发量1394.3mm 年平均雷暴日数78d 年平均霜日数7d 年平均风速 1.2m/s 年最大风速18m/s 附风向玫瑰图如下:

比例图例 风向频率:1:2 风向频率:----- 4.1.2水文条件 方案(一)金山站址地下水为赋存于第四系各地层中的潜水类型,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水位变化因气候、季节而异;丰水季节地下水水位明显上升,第四系各地层多处于饱水状态;此外在砂砾岩各

风化带裂隙中尚赋存少量基岩裂隙水,受大气降水和上层地下水补给。勘察期间测得潜水的稳定水面埋藏深度变化于1.00~5.50米之间,相当于标高-4.61~3.19米。 方案(二)庙山站址地下水以潜水为主,赋存于基岩裂隙及上覆土层孔隙中,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位明显受地表水体的影响,往地形低洼处渗透排泄。 根据对地下水试样进行的水质分析得知:拟建场地内地下水水质在强透水性地层中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在弱透水性地层中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勘察结果表明,拟建场地内无强透水性地层。 4.2地震烈度、场地土类型、建筑场地类别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龙门县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拟建场地土的类型为中软~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均为Ⅱ类。该场地属于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地段。 4.2.1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4.2.1.1工程环境条件评价 站址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金山站址其东北侧距龙门县金龙大道约200米,东侧与科达装饰板厂相邻,场地经人工堆填整平后,大部分较为平坦,仅场地南端有一高约7米的小山包,其附近均基出露,场地周边空旷,有简易公路通入场地,有利于施工机械进出场及在场地施工作业;庙山站址紧靠过境公路,施工机械进出场及施工作业不成问

第11章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试题

第 11 章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填空 1、十字花科蔬菜三大病害、、 2、油菜三大病害是指、、 3、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和油菜的蚜虫有、 、三种,均属目科。 4 、菜蚜主要以在菜心叶上越冬,桃蚜还可在桃、李、杏等果树上产卵。 5、菜粉蝶属目,科。其幼虫称,以幼虫食叶成、,甚至将全叶吃光,仅留叶脉,同时排出粪便污染菜叶,因而造成减产和影响质量。此外,幼主为害造成伤口,有利的侵人,常引起的发生。 6 、菜粉蝶各地均以在菜地附近屋墙、篱笆、树皮裂缝及枯落叶等处越冬。成虫喜在晴朗的白天飞翔,取食。成虫有趋向 产卵的习性,因此类植物含有而诱导产卵。甘蓝类的 含量较高,故产卵量最多,为害最重,卵散产。 7 、菜蛾又称,属目科。是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受害最重。菜蛾尤喜在幼苗为害,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甚至不能结球和包心。 8、小菜蛾自北向南每年发生代。世代重叠。成虫卵多产 凹陷处,卵散产。 9、甘蓝夜蛾又称,属目科。是食性害虫。一年发生世代数自北向南发生代,均以在土壤中越冬,有明显现象。成虫有性,对 也有趋性,卵多产在,单层成块。 10 、猿叶虫有和两种,均属目 科。 11 、十字花科霜霉病病原物属亚门,属。病组织上长出的霜霉状物为霜霉菌的业鬓病组织上长出的霜霉状物为霜霉菌的 和 12 、在北方地区,十字花科霜霉病病原菌主要以随病残体散落土中、种子中越冬,次年春天随雨水飞溅到叶片引起发病,在病斑上产生 借风雨传播再侵染。病菌也能以在病组织内越冬。在南方地区,冬季田间有十字花科蔬菜、油菜,病菌以在寄主体内越冬,而以在病残体、土壤和种子表面越夏,以后侵染秋菜。广东等地周年种植十字花科蔬菜,病菌可整年在各种寄主作物上辗转传播为害,不存在越冬越夏问题。 13 、病毒病的病原为几种病毒,其中以芜芳花叶病毒为最多,其次有 、、粒体为杆状,可通过汁液、蚜虫传播。 14 、十字花科菌核病病原属亚门,属。菌核表面色,内部色,鼠粪状,种荚内的菌核较小,似菜籽。 15 、白菜软腐病病菌为病菌为属细菌,菌体为状,革兰氏染色为性。病原菌不耐干躁和日光,脱离寄主存在于土壤中,只能存活 15 天左右。病菌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