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概论教学方案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方案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方案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学方案

(2016年10月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社会学系刘芬老师编)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代码:0131zy 01

课程适用专业:社会工作

课程总学分、总学时:3学分、54学时

一、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本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

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结合当代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通过国家和社会

解决并预防社会成员因缺乏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社会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社会问题的一项专门事业和一门学科。它的性能是通过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调整社会关系,改善社会制度,推进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稳定发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

学生了解社会工作的含义、职能和特征,分析西方社会一百多年来的社会工作历

史演进,结合我国近代以来社会工作尤其是改革后社会转型的方向、进程及需求,能解决社会转型期带来的众多社会问题,使社会工作获得迅速而健康的发展,服务于人民和促进社会进步。

二、章节教学目标与主要教学内容

绪论

1.本章教学目标

本章要求学生明确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掌握本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

性,了解学习本课程教与学的方法,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讲授提纲作大致介绍,推荐本课程的主要参考书目、杂志及学习参考网址。

2.主要教学内容

(1)本课程的课程简介

(2)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3)本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4)本课程教与学的方法

(5)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讲授提纲

(6)本课程的主要参考书目

(7)本课程推荐学习网址

3.本章建议阅读的参考书目与文献

(1)《社会工作概论》,李迎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

1.本章教学目标

本章要求学生理解社会工作的涵义,明确社会工作的分类,厘清并掌握社会工作相关概念及其辨析,认识社会工作的主体、对象与过程,把握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熟稔社会工作的特性和功能,理解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及现实意义。

2.主要教学内容

(1)社会工作的涵义及其分类

(2)社会工作相关概念及其辨析

(3)社会工作的主体、对象与过程

(4)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

(5)社会工作的功能

3.本章建议阅读的参考书目与文献

(1)《社会工作概论》,李迎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社会工作概论》,李增禄著,(台湾)巨流图书公司;

(3)《社会工作概要》,廖荣利著,台湾三民书局。

第二章社会工作发展

1.本章教学目标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社会工作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生成土壤,

把握专业社会工作的教育与发展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对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发展和社会工作模式的变化有系统的认识,掌握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以及社会转型期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机遇。

2.主要教学内容

(1)工业革命以来的西方社会工作实践

(2)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3)社会工作在中国

3.本章建议阅读的参考书目与文献

(1)《社会工作概论》,李迎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社会工作概论》,宋林飞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3)《社会工作导论》,孙立亚著,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

(4)《社会工作学》,王刚义著,吉林大学出版社;

(5)《社会学史》,王康著,人民出版社。

第三章社会工作价值

1.本章教学目标

本章要求学生理解价值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对西方社会工作的几大价值体系有全面的了解,认识到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对我国社会工作

价值体系建构的借鉴意义,掌握社会工作的道德操守与伦理守则。

2.主要教学内容

(1)价值及其对社会工作的意义

(2)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3)我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

(4)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

3.本章建议阅读的参考书目与文献

(1)《社会工作概论》,李迎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社会工作概论》,宋林飞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3)《社会工作导论》,孙立亚著,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

(4)《社会工作概要》,廖荣利著,台湾三民书局;

(5)《社会工作学》,廖荣利著,三民书局。

第四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1.本章教学目标

了解人类行为的发展阶段及每个阶段的行为和心理特征,理解影响儿童行

为、青少年行为、成人行为与老年人行为的主要因素,掌握人的生命周期即儿童时期、青少年时期、成人时期与老年人时期各个阶段的行为特征与表现,充分认识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2.主要教学内容

(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概述

(2)人类行为的三个层面

(3)人类行为与生命周期

3.本章建议阅读的参考书目与文献

(1)《社会工作概论》,张乐天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社会工作行政》,张曙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社会工作导论》,孙立亚著,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

(4)《社会工作概要》,廖荣利著,台湾三民书局;

第五章社会个案工作

1.本章教学目标

了解社会个案工作的概念及其历史沿革,掌握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社会个案工作实施的原则与程序及社会个案工作的技术、技巧。

2.主要教学内容

(1)社会个案工作的概念及其历史沿革

(2)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

(3)社会个案工作实施的原则与程序

(4)社会个案工作的技术、技巧

3.本章建议阅读的参考书目与文献

(1)《社会工作概论》,陈墀成、黄河编,厦门大学出版社;

(2)《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陈良瑾编,中国社会出版社;

(3)《社会工作实务》,库少雄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六章社会群体工作

1.本章教学目标

理解社会群体工作的概念、功能和类型,了解社会群体工作的缘起与历史发展过程以及社会群体工作的理论基础,掌握群体社会工作的三大模式与过程,弄清社会群体工作实施的工作原则与技巧。

2.主要教学内容

(1)社会群体工作的概念及历史。

(2)社会群体工作的理论模式

(3)社会群体工作实施的原则与技巧。

3.本章建议阅读的参考书目与文献

(1)《社会工作实务》,库少雄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社会团体工作》,李建兴著,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3)《社会工作概论》,李增禄著,(台湾)巨流图书公司。

第七章社区工作

1.本章教学目标

了解社区工作的基本定义,发展脉络,熟识社区工作的基础理论和实施理论,掌握社区工作发展的几大模式,理解社区工作实施的原则与技巧。

2.主要教学内容

(1)社区工作概述

(2)社区工作的理论模式

(3)社区工作实施的原则与技巧

3.本章建议阅读的参考书目与文献

(1)《社区工作》,夏建中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社区工作》,江立华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3)《社区工作》,徐永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社会工作学》,王刚义著,吉林大学出版社;

(5)《社会工作概论》,张乐天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八章社会行政

1.本章教学目标

了解社会行政的含义、层次、地位与功能,把握社会行政的主要内容,理解

社会行政的基本过程,掌握社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2.主要教学内容

(1)社会行政概述

(2)社会行政的基本过程

(3)社会政策的制订和调整

3.本章建议阅读的参考书目与文献

(1)《民政工作专论》,卢谋华著,江西人民出版社;

(2)《社会工作行政》,张曙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九章老年社会工作

1.本章教学目标

了解现代社会的老年问题,把握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和原则,掌握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2.主要教学内容

(1)现代社会的老年问题概述

(2)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和原则

(3)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3.本章建议阅读的参考书目与文献

(1)《社会工作概论》,李迎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老年社会工作》,全利民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3)《社会工作导论》,孙立亚著,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

(4)《社会工作学》,王刚义著,吉林大学出版社。

第十章儿童社会工作

1.本章教学目标

了解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与历史发展,明确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理解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儿童社会工作的实施策略。

2.主要教学内容

(1)儿童社会工作概述

(2)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

(3)儿童社会工作的实施策略

3.本章建议阅读的参考书目与文献

(1)《社会工作概论》,李迎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社会工作概论》,宋林飞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3)《中国儿童社会工作实务》陆士桢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十一章残疾人社会工作

1.本章教学目标

了解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了解残疾人社会工作实务,把握我国的残疾人社会工作。

2.主要教学内容

(1)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

(2)残疾人社会工作实务

(3)我国的残疾人社会工作

3.本章建议阅读的参考书目与文献

(1)《残疾人社会工作》,卓彩琴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残疾人社会工作》,王辅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3)《社会工作概论》,李迎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社会工作概论》,宋林飞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第十二章矫治社会工作

1.本章教学目标

了解矫治社会工作的含义起源及发展,掌握矫治社会工作的理论及实务,理

解我国的矫治社会工作。

2.主要教学内容

(1)矫治社会工作的含义起源及发展

(2)矫治社会工作的理论及实务

(3)我国的矫治社会工作

3.本章建议阅读的参考书目与文献

(1)《社会工作概论》,李迎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社会工作概论》,宋林飞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3)《矫治社会工作研究》,范燕宁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第十三章扶贫社会工作

1.本章教学目标

明白扶贫社会工作的含义起源及发展,了解扶贫社会工作的理论及实务,理解我国的扶贫社会工作。

2.主要教学内容

(1)扶贫社会工作的含义起源及发展

(2)扶贫社会工作的理论及实务

(3)我国的扶贫社会工作。

3.本章建议阅读的参考书目与文献

(1)《社会工作概论》,李迎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社会工作概论》,宋林飞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3)《社会工作导论》,孙立亚著,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

第十四章社区福利服务

1.本章教学目标

通过社区服务概述,熟悉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几大模式,掌握社区服务的基本内容,理解福利服务的实践。

2.主要教学内容

(1)社区服务概述

(2)社区服务的基本内容

(3)社区服务的实践。

3.本章建议阅读的参考书目与文献

(1)《社区管理》,汪大海、魏娜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社区管理》,郑宝峰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

(3)《社会工作概论》,李迎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社会工作概论》,宋林飞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三、学时分配与教学方式

1.学时分配

章次总学时数讲授实践

绪论 4 4

第一章 4 4

第二章 4 4

第三章 4 4

第四章 6 4 2

第五章 4 4

第六章 4 4

第七章 4 4

第八章 4 4

第九章 4 4

第十章 4 4

第十一章 4 4

第十二章 2 2

第十三章 1 1

第十四章 1 1

合计54 52 2

2.教学方式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有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以及多媒体演示法。

课堂讲授法

课堂讲授法主要是通过说课的方式向学生传达本课程的主要思路,向学生描绘情况、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社会工作概论》的课堂教学主要特色在于注重讲观点,评时政,答疑惑。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本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特色,在本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设计情景案例教学和电影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和电影,让学生通过对案例情景和电影的分析、观看、讨论分享,加深学生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解,并能积极反思自己的

价值观和行为取向。

课堂讨论法

本课程拟定三次讨论,分别对“什么是幸福?怎样获取幸福?”“大学生怎样适应环境?”“如何进行助人?”进行讨论,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相互交流意见,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多媒体演示法

通过向学生演示图文并茂的课件,辅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更加灵活化、直观化、生动化。

四、课程考核与学业评价方案

本课程考核与学业评价,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平时成绩主要由个人作业、课堂讨论和提问、考勤、课后实践等构成,约占总评

成绩的30%。期末考试侧重于考核学生的实务工作能力,采用闭卷形式进行,约

占总评成绩的70%。

(一)个人作业

1.读书笔记

要求学生除了熟悉教材中基本理论外,还应当读社会工作或社会学经典作家

原著,建议阅读后做摘要卡片,至少10张。该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努力扩大

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感悟。

2.论文写作(观后感)

学生结合教材观察分析校内外发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问题,撰写一篇“观点辨析”论文或者时评文章,或者通过课后观看与社工有关的电影,写一篇观后感。

(1)论文要求:

1、自拟小标题

2、按照论文写作的标准格式有内容摘要(50-100字)、关键词(3-5个)、参考文献。(占总分10%)。

3、尽力以自己的语言完成论文的写作(占总分10%)。

4、引用别人的文字、资料要注明出处(占总分5%)。

5、论文内容质量得分占总分的70%。

6、论文总字数要求不少于2000字(占总分5%)。

(2)观后感要求:

1、观看影片与社工领域相关。

2、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得网上下载或剽窃。

3、观后感字数在1000以上。

社工影片参考(可自选):

1、《生命因爱动听》

2、《边缘故事》

3、《如何对你说》

4、《谈判专家》

5、《流氓社工》

6、《空难遗梦》

7、《童党2001》

8、《飞越疯人院》

该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一方面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社会观

察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熟悉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培养撰写论

文的基本方法,为今后毕业论文的撰写打好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影片观赏,让学

生了解社工就业领域,领悟社工价值,学习社工助人方法和技巧。

(二)团队作业

1.学生讲课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第九至第十四章社会工作实务领域,拟定让学生讲课,老师点评或补充的形式进行,将全班同学分成六大小组,各组对所选章节进行讨论、分析,分工搜集相关资料,并制作成PPT,然后选派一个代表在课堂上讲述,每组抽一个代表(包括授课老师在内)组成评委会给每组打分,最后由老师点评或补充知识点。使学生对该章节有一个深入透彻的认识和理解。

该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自

我学习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2.社区与机构的探访

组织学生两次去实践基地如儿童福利院和救助站进行观摩和参与服务活动,

要求提供相应的照片或者录像资料,督促学生做好参观活动记录和总结。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接触社会工作服务的实务领域,对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现状、问题有一些最基本的了解,体会助人专业服务特殊性。

(三)期末考试方式

社会工作概论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在考试题型的选择上,摒弃了填空、名词解释等机械记忆的题型,主要采取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述题、案例分

析题以及论述题等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社工介入的方案设计

社工介入的方案设计 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的突出优势就是专业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社工介入的方案设计! 社工介入的方案设计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直接服务方法,但是在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中它们并不是单一存在的,一个完整性的公益项目或者一个系列性专业服务大都融入了其中两种及以上的服务方法,甚至引入其他专业服务方法。因此,在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中更加注重和强调综融社会工作方法的应用。 从具体实践来看,社会工作服务农民工注重不同直接服务方法的多方位介入,这也说明了问题和需求的复杂性需要不同方面的手法介入,以达至更好的服务成效。以上海复源社工事务所XX~XX年“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项目”为例,根据该机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项目终期报告》显示,该项目社会工作直接服务方法在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如下:开展4个系列专业小组和42次一般小组活动,基本活动内容为自我成长、兴趣培养、潜能挖掘、团队协作等;开展社区工作活动28次,基本活动内容以社区融入和节日主题性活动为主;开展25项个案工作与辅导,基本活动内容以亲子关系和环境适应调适为主。 这些数据能够显现出社会工作直接服务方法介入农民

工服务的基本特点,即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三大方法综合运用为主,辅以其他服务方法,同时在三大直接服务方法中以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为主要方法。 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活动设计和实践中经常综合性应用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以及其他专业手法,这就是综融社会工作方法。它是对不同社会工作直接服务方法的有机融合,既有针对农民工及其家庭个别化需求的个案工作,也有内容丰富的小组活动,还有依托社区、学校等开展的社区活动。 以上海复源社工事务所“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项目”为例,在项目后期,社会工作者发现项目对象中的六年级学生面临着回老家就学与留在上海就学的两难选择等现实问题。针对这个实际需求,社会工作者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情绪疏导和家庭辅导等专业手法相结合,引导流动儿童、家庭正确面对自身的成长发展以及对未来学习生活的规划。 基于农民工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还应尝试性地整合其他专业方法,使用扩展性服务方法,比如文艺表达法、影像传播法等,从实践效果来看,这些方法比较适合农民工的群体特点和实际需求。同时,也应注重在社会工作服务农民工的具体过程中将专门性服务方法和综合性方法相结合,形成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一方面专门

社会工作专业建设方案

社会工作专业建设方案 项目组顾问:钱绮莲香港富达盟信顾问有限公司经理香港资深企业社工 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等机构社工 督导 姬中宪浦东社会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 项目负责人:刘茂香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社工专业主任、社工师 浦东社会工作(者)协会理事 项目组成员:马景红孙泽宇王贤森韩晋郭志巧程金陈超贾丙海 张平上海浦东星火开发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庆元上海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总干事 顾勤华上海奉贤思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 徐金凤上海浦东社会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 上海乐耆社工服务社督导 叶雄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社工师、心理咨询师二级 同伴辅导员 陈军上海闸北星雨社区青年发展中心总干事

本项目重点建设社会工作专业,辐射带动社区管理与服务、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业发展,项目建设预算201.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140万,市财政配套 61.2万元。 一、专业建设基础 我院社会工作专业自2003年申办成功、2004年开始招生以来,始终坚持立足工会资源,面向社工一线,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为上海社会工作行业培养了400余名一线社会工作者,已成为在上海市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实力较强的专业。目前本专业在校生共有290人,专业规模、培养水平居全市同类院校前列。 1、“学院—社团组织合作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 我院社会工作专业先后与上海市总工会社会工作部、上海市职工互助保障会、普陀区总工会、上海机场工会等工会组织和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上海奉贤思齐社工服务站、上海中致社区服务社、浦东新区社会工作者协会、上海儿童社会福利院、上海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等社工组织和机构签定了合作培养协议。 在“学院—社团组织合作培养”的模式下,工会和社工机构参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进行规划指导,承担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寒假暑假专业实践,提供学生参与机构大型项目的志愿者活动机会,承担三年级学生半年“顶岗实习”和现场进行毕业设计的指导任务等。社团组织和机构的参与培养,强化了学生岗位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培养和就业岗位初步实现了“零距离”对接。 2、教学方法初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针对现代社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社会工作专业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聘请行业专家与学院教师共同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按照社会工作服务一线对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及职业发展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将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训练相结合,强化了实训教学,把《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与实务》、《小组社会工作方法与实务》等实践性较强的课堂搬到校内实训室;通过到基础工会和社工机构顶岗实习等,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强化了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积极探索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实行“双证”融合的教学改革,将职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课实施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环 节,是培养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 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的精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决定从2011级学生开始,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同时,增加实践教学内容的考核,即从《思想道 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三门课各抽出16学时,利用两个暑假和寒假时间,结合各自的教学内容,分别安排社会实践的内容。 为了贯彻上述精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组,经过 认真研讨,制订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一、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实施社会实践教学,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社会锻炼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培养服务社会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实践教学的目的 社会实践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主要是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

层去,到群众中去,通过调查分析社会现象,达到对《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概论》课堂上学习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消化、吸收、内化,进一步确立唯物辨证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增强 广大学生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 1.社会实践动员活动 学时:2学时 内容:社会实践动员大会,明确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计划安排、要求等事项。 2.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学时:10学时 内容:学生可以参考老师指定的选题,也可以自主设计社会实践题目,具体实施参观、学习、考察等活动,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收集、 获取社会实践资料。 3.社会实践报告写作活动 学时:4学时 内容:运用理论对收集、获取资料进行阐释论述,形成一份观点 鲜明,论据充分,分析透彻,具有较强说服力的社会实践报告,并得 出正确结论。 四、社会实践的基本要求 学生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掌握并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及相关的理论内容,做好社会实

社会工作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遵循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平等公正的专业价值观,在社 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等领域,综合利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 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 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专业和职业。 2.个案社会工作 一种以个人或家庭为对象(案主)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社会工作者 通过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运用专业知识与技术,协调可以利用的各 种社会资源,为案主提供直接的一对一服务,以协调案主摆脱困境, 解决问题,达到与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 3.人在情境中 “人”——个人内在的心理体系、人格体系 “情境”——个人生活的社会网络与物质环境 强调: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 4.个别化原则 个别化原则也称注重个别差异的原则。该原则要求重视案主在生理上、 心理上和社会环境上的独特性,相信每个案主对其所遭遇到的情境、 问题或困难皆有独特的看法与感受,工作者的处理方式亦因此而有所 不同。 5.个案管理 《社会工作百科全书》

个案社会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替一群或某一案主协调整合所有助人活动的一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使各种不同福利及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相互协调,为案主提供所需的服务,并以扩大服务成效为主要目的。 6.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专业伦理,就是指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操守,是涉及“人”的守则, 包括社会工作者本身应该有的品质、行为举止以及对这份职业所拥有的 态度和观念。 伦理:人们在人际关系方面所持有的价值信念和行为原则,它包括个人的自我行为控制和调节以及对他人的行为期望标准。 7.移情 移情是求助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或态度投射到治疗者身上的过程。 正向移情(positive transference) 求助者把咨询师当作以往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他们逐渐对咨询师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感情,表现的十分友好、敬仰、爱慕甚至对异性咨询师表现出性爱的成分,对咨询师十分依恋、顺从。 负向移情(negative transference) 求助者把咨询师视为过去经历中某个给他带来挫折、不快、痛苦或压抑的对象,在咨询情境中,原有的情绪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从而在行动上表现出不满、拒绝、敌对、被动、抵抗,不配合。 反移情 工作者对案主产生一种非现实的感情、态度与反应。这种感情

农村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农村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农村社会工作 课程编码:B0541055 适用专业及层次:社会工作专业本科 课程总学时:36 课程总学分:2 理论学时:18 实践学时:18 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导论》《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农村社会工作》是我国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工作专业技术和方法在农村社区中的应用。《农村社会工作》力求协助学生认识农村社区、掌握农村工作方法、技巧,促进专业学习和专业思考,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和从事农村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 (一)理论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 第一章农村社会工作概述 【教学内容】 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农村社会工作的特征,农村社会工作的功能,农村社会工作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教学要求】 了解农村社会工作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农村社会工作的特征;农村社会工作的功能。 【教学重难点】 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农村社会工作的特征。 第二章农村社会工作的历史脉络 【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农村社会工作,中国现代农村社会工作,中国当代农村社会工作。 【教学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农村社会工作,中国现代农村社会工作;理解和掌握中国当代农村社会工作。 【教学重难点】

中国当代农村社会工作。 第三章农村社会工作的现实处境 【教学内容】 农村的经济环境,农村的政治环境,农村的文化环境。 【教学要求】 了解农村的经济环境,农村的政治环境,农村的文化环境。 【教学重难点】 农村的文化环境。 第四章农村社会工作的理论取向 【教学内容】 实证主义,功能主义,诠释学,批判理论,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 【教学要求】 了解实证主义,功能主义,诠释学,批判理论,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基本含义;理解实证主义,功能主义,诠释学,批判理论,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核心概念;掌握实证主义,功能主义,诠释学,批判理论,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农村社会工作切入点。 【教学重难点】 实证主义,功能主义,诠释学,批判理论,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农村社会工作切入点。 第五章农村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 从农民的现实生活认识农村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农村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教学要求】 了解农民的现实生活;理解和掌握农村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农村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第六章农村社会工作的组织架构 【教学内容】 政府的主要农村工作,群团组织与农村社会工作,民间组织与农村社会工作,大学和科研机构与农村社会工作。 【教学要求】 了解政府的主要农村工作;理解和掌握政府、群团组织、民间组织、大学和科研机构与农村社会工作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政府、群团组织、民间组织、大学和科研机构与农村社会工作的关系。 第七章农村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社会工作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社会工作专业培养具有较全面的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理论知识,有较高政治觉悟,较强的对社会、服务对象的责任心,持续的专业发展进取心,强烈的对未知问题的好奇心,较熟练的社会工作及社会调查技能实际操作能力、资源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素养,具有爱心和助人自助精神,了解地方实际、适应地方需求,能在教育科研机构、民政、劳动、卫生、司法、计划生育部门,以及社区、社会团体等相关机构,从事社会工作管理与咨询、社会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社会政策研究与评估等相关工作,能够胜任在公司中从事调研、文秘、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本专业的特色在于:整合高校、政府双方资源,以NGO为平台,在强化专业教学的基础上,打造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网”,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通过教师的科研、培训交流、专业课程对外开放,学生实践实习、学生就业等多元方式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将“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持”的办学宗旨始终贯穿于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的所有环节。 二、基本要求 1、内化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熟悉我国相关法律和社会政策。 2、完整掌握社会工作、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社会调查研究、社会统计学的专业方法和技能,能综合运用社会工作及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分析和诊断社会问题。 3、具有较强的与服务对象、机构相关人员交流的语言表达能力,设计实务方案、开展社工服务的动手能力,服务和研究的创新能力、创建与服务各方和谐关系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论文写作的能力。 5、有一定自然科学、艺术、哲学等综合知识。 三、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基础:通过研究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揭示社会的结构、功能和运行规律的综合性课程,同时,全面地介绍社会工作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及其社会背景;对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和哲学基础做出深入分析;指出社会福利政策对社会工作的重要作用和社会政策对社会工作实践的影响;阐明社会工作具有增进服务对象之福利、促进社会进步等作用;介绍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尤其针对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本土化问题,在介绍国际经验的同时,对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初步探讨。 2、应用心理学:运用辩证唯物论作为方法论基础,主要讲解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概论、历史、理论、方法以及相关知识体系,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去分析、研究和解释社会现象,学会调节自我以及人际关系。 3、社会研究方法:该课程以社会调查活动为研究对象,总结了人类社会调查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阐明了社会调查活动的性质、特点、运行机制和功能,介绍了社会调查活动诸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已经资料分析方法、调研报告撰写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及实施计划方案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进度表

思想政治理论课行课学院安排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细则 一、课实践 (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 项目名称:社会现实问题调查 1、组织方式和实践类型:实践教学以学生个体为研究主体,实践教学的类型为社会调查。结合《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容,开展社会现实问题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 2、教师职责:(1)结合《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容,提出调查的具体要求;(2)指导学生拟定调查计划、撰写调研报告,评定学生团队及个人的成绩;(3)形成指导教学过程中的书面材料;(4)完成对该项实践教学成绩的评定。 3、教学学时:8学时。 4、成绩评定:实践教学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调研报告评定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 项目名称:经典著作阅读 1、组织方式和实践类型:实践教学以学生个体为研究主体,实践教学类型为经典著作阅读。学生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理论教学容,阅读一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通过学习思考撰写读书笔记。 2、教师职责:(1)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重点,提出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拟订学习进程安排和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2)完成对实践教学成绩的评价。 3、教学学时:8学时。

4、成绩评定:实践教学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提交实践教学研究报告评定。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 项目名称:中国近现代重要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述评 1、组织方式和实践类型:实践教学以学生个体为研究主体。学生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理论教学容,选择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次重要历史事件或一位重要历史人物,认真研究并撰写关于这次重要历史事件或这位重要历史人物的述评。 2、教师职责:(1)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特点,提出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2)完成对实践教学成绩的评定。 3、教学学时:8学时。 4、成绩评定:实践教学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提交实践教学研究报告评定。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 项目名称: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 1、组织方式和实践类型:实践教学以学生个体为研究主体。学生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教学容,认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并撰写观后感。 2、教师职责:(1)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提出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撰写观后感;(2)完成对实践教学成绩的评定。 3、教学学时:8学时。 4、成绩评定:实践教学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提交实践教学研究报告评定。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社会工作概论读书笔记

社会工作概论读书笔记 031909132陈健 毒品是众所周知的魔鬼,它可以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使吸毒者的行为、情绪反应和思维过程发生变化。反复使用可以发展成瘾,即尽管有消极的后果还是会强迫性地使用一种毒品或物质。上瘾的特征为生理上的依赖(身体组织需要有这种药物才会功能正常)和心理上的依赖(当一个人相信只有身体内有这种化学物质,感觉和思维才能正常)。所有精神类药品都会有心理依赖成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会发展成生理上的依赖。现今有可能被滥用的毒品主要有麻醉剂、兴奋剂、抑制药物、幻觉剂、大麻、吸入剂和类固醇。 很难估计有多少人正在吸食毒品。但是吸食毒品的人正在增加是可以确定的。许多吸毒的人都丧失了社会生产力。他们经常会出现健康问题,他们的家庭承受着情感冲突和经济上的损失。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食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此外,吸毒还使得成千上万的资金流入到有组织的犯罪团伙中,社会损失了大量的财富,纳税人也为此支付了许多钱来挽救吸毒者。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与毒品有关的问题主要执法人员关心的事情。很少有人去医治有毒瘾的人,或者是帮助有毒瘾的人康复,因为他们数量很少,并且人们大都相信人只要一染上了毒瘾,就无药可救了。但是当这个问题愈演愈烈,尤其是当吸毒蔓延到郊区时,此时感到担忧的大众开始寻找阻止吸毒的蔓延、挽救受害者、重建家庭的办法。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一个有责任心的社会的共同努力,即由执法部门、医疗行业、学校、立法机会和社会机构,所有力量一起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而社会工作参与的方案可以归为三大类:(1)预防吸毒(2)治疗受害者及其家庭(3)减少滋生吸毒的社会条件。为了解决毒品问题,必须加强预防。学校和社会机构的社会工作者需要对那些潜在的导致吸毒的状况提高警惕,并采取必要的步骤加以改善。社会工作者在毒品预防和教育方案中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但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些方面:从小学开始在课堂上进行有关毒品危害的教育;安排聆听令人信服的演讲;开办承认教育课程;帮助公司和工厂利用相关教育;培训做吸毒者工作的专业人员和专业人员的助手;向大众提供容易到手的相关信息。社区工作方案一般都是特别优先考虑的处置吸毒者的方法。它把社会服务、精神病服务与药物治疗想结合。治疗性服务有心理治疗、家庭治疗、药物和化学治疗,以及个人和小组辅导。因为使用不同毒品的治疗会有差异,所以为吸毒者提供了许多形式的治疗。对一些吸毒者起作用的治疗方法可能会对另一些人不起作用。吸毒治疗中心的工作包括紧急看护、住院医疗、门诊、化学治疗、治疗性社区以及转介服务。社会工作者是这些专业工作团队中的重要成员。因为有大量的治疗方法,吸毒者可以选择最适合他们的治疗方法。门诊服务是花费最少的。长期的住院治疗费用昂贵,许多人负担不起住到完全康复。在为个人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对其社会和家庭关系、工作机会以及个人的长处进行评估,然后再决定哪种方法更适合其需要。社会工作者对社会资源有所了解,他们可以为吸毒者提供信息,让他们知道可以利用哪些类型的治疗设施。社会工作者也可

青少年社会工作 教学大纲

《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青少年社会工作(Adolescence Social Work) 课程编码:6375F013 学分:2 总学时:36 说明 【课程简介】青少年社会工作是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方向课程之一。该课程从儿童与青少年的概念界定、儿童与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儿童青少年问题、组织以及儿童与青少年社会福利等方面,系统地解读了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内容,从倡导性工作、发展性工作、治疗性工作三个维度详细介绍了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 【课程性质】《青少年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方向课。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能够对儿童青少年群体有更为深入、敏感、专业地认识,掌握儿童青少年群体的需要、问题以及指导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熟知儿童青少年福利政策及相应的组织;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常见的儿童青少年服务对象开展倡导性、治疗性、发展性的实务工作,为自己在专业领域的深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先修课程要求】社会工作概论、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 【能力培养要求】要求学生具备学习主动性,能够从专业角度关注青少年问题,能够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展视野,以便深化所学知识。特别是要关注相关社会政策,了解当前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般不要求学生深究相关理论,但要求学生能够结合社会现实分析问题。在课堂讨论和课外实践中,要求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安排,以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务工作的技能 【学习总量】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28学时,实践8学时。 【教学方法与环境要求】本课程采用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MSW专业学位研究生

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MSW)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试行) 为了贯彻实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转发《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简称MSW,后同)学位的培养特点,结合南京大学MSW承办单位社会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备较强的社会福利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的社会福利服务与社会福利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为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或具有一定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其他专业的学士学位获得者。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培养方式 1、MSW培养采用课程讲授、案例研讨和社会工作实习等多种形式,重视实践教学。MSW教育中心配备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社会工作实验室等硬件设施,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授课,加强社会工作实务技能的训练,兼顾研究能力的培养。 2、设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作用。导师组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社会福利服务与管理部门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参加。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校专职教师与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水平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共同指导。

五、课程设置 MSW专业学位课程的总学分不低于36学分。学分课程类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社会工作实习及毕业论文。学生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规定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必修课都配备2名以上专任授课教师,具有社会工作实践经验或督导经验者的比例不低于50%。 1、必修课(21学分) 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共有7门课,20个学分。 公共必修课程(7学分) 专业必修课程(14学分) 【注】:专业必修课还包括社会工作实习(5学分)和学位论文(2学分),详细要求见第六部分和第七部分。

概论课实践教学方案2011

浙江外国语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科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实践教学方案 一、活动目的与意义 实践教学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重要教学环节,旨在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热情和能力;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学生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社会交往、调查访问、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实际能力 二、活动任务与要求 任课教师和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都要高度重视本课程实践教学,积极投实践调查,必须严格按照实践教学方案的要求实施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必须认真撰写和提交社会调研报告,教师对学生的社会调研报告进行考评,并按照80%的比例记入学生本课程学习的平时成绩,。 1、参加对象: 本学期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各本科教学班。 2、活动时间: 2011年09月至2012年01月。教学周第七周前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同时应公布参考选题,指导学生选题,并对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方法的辅导。 第十三周、十四周(2011年11月21日——12月4日)为学生集中调查时间,理论教学停课。第十五周学生须上交一份实践调查报告初稿,初稿字数、格式要求见附件二。 第十八周(2011年12月26日——2012年1月一日)为实践教学总结阶段,任课老师要指导学生进一步改进实践调查报告,同时评选优秀调查报告,理论教学停课。 学期结束前,学生须上交调查报告终稿,一式两份。 3、活动内容:本次实践教学主要围绕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版考研笔记

1、《生命因爱动听》(life is a miracle ) 2、关于社工的电视剧:罗家良主演的《边缘故事》讲的是香港青少年外展社工的故事! 3、《如何对你说》 4、《流氓社工》 5、《癫佬正传》 6、《坎大哈》Kandahar 7、《童党2001》 8、《死囚168小时》【DVD】(英文名称:Dead Man Walking)9、《天使爱美丽》 10、《甘地传》 11、《光猪六壮士》 12、《飞越疯人院》 13、《女人四十》14、小孩不笨(电影版)【VCD】(英文名称:I NOT STUPID)15、四月四日鬼故Si yu si ri (1997) 16、《洗澡》-------------------- 反思出社工在其中的作用!17、《阿甘正传》18、《阳光灿烂的日子》19、《发条橙》20、《十七岁的单车》21、《重塑青春》-----向您推荐团体社会工作的影片;22、上小组工作必须要看的:一部据说美国马里兰大学社工系必看的电影《空难遗梦》里面有很的小组工作的场景。23、还有我们社工系学生必看的《刮痧》,是拿来 反思社工本土化问题的。24、《28天》一一关于团体治疗酗酒的片子;25、无线剧集:《谈判专家》某程度都和社工专业有关;26、有关社会工作矫治------------- << 肖申克的救赎>> 27、刘烨演的< 那山那人那狗>28、《性工作者十日谈》29、《可爱的社工》30、关于同性恋的片子《喜宴》31、关于同性恋的片子《暹罗之恋二十四》32、关于同性恋的片子《断背山》33、关于同性恋的片子、艾滋病敏感题材的电影《费城故事》 (The Philadelphia Story )34、《心灵捕手》、或《骄阳似我》; 如果可以的话,我推荐你看下社工题材的影视作品,如《流氓社工》《可爱的社工》等。 35、《吮拇指的人》;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 张天民编写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2080 目录 前言 (2088) 一、课程性质 (2088) 二、课程目的 (2088) 三、课程简介 (2088) 四、教学时数 (2088) 五、教学方式 (2088) 六、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 (2088) 七、教材 (2089) 第一章社会工作导论 (2090) 第一节社会工作含义 (2090) 一、社会工作内涵 (2090) 二、社会工作的特征 (2090) 三、社会工作专业性基础上的职业化 (2090)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相关概念 (2091) 一、社会救助 (2091) 二、社会福利 (2091) 三、社会保障 (2091) 四、社会服务 (2092)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主客体及过程 (2092) 一、社会工作主体 (2092) 二、社会工作客体 (2092) 三、社会工作的过程 (2092) 第四节社会工作的功能 (2093) 复习与思考题 (2093) 拓展阅读书目 (2093) 第二章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发展 (2094) 第一节基于社会救助的社会工作萌芽 (2094) 一、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 (2094) 二、德国的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 (2094) 三、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 (2094) 第二节基于社会安全的社会工作扩展 (2094) 一、19世纪80年代德国的保险法 (2094) 二、美国社会保障法 (2094) 三、“贝弗里奇报告”及“福利国家” (2094) 四、社会安全制度和社会工作的关系 (2094)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2094) 一、专业化的依据和标准 (2094) 二、社会工作专业化的缘起和标志 (2094) 三、社会工作的专业化特征 (2094) 四、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与展望 (2095)

完整word版,关于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本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为开展我院医务社会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推进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医务社会工作者(以下简称“医务社工”)是在医疗卫生服务和管理领域,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知识和技能,提供医疗卫生领域的公共服务、协调各方关系、解决医疗卫生方面社会问题的专业技术人才。 推进医务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医务社会工作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医务社会工作关注患者的社会属性,强化人文关怀,有利于弥补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实现医疗服务的“全人”服务目标;有利于优化执业环境,预防、疏导和化解医疗纠纷,缓解医务人员压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利于统筹社会资源,降低医疗机构非正常开支,提高医疗机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达国家、地区和国内试点医院的实践表明,开展医务社工,对个体防病治病、改善健康状况,建立健全现代健康照顾体系,提高生活质量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发展目标,结合医院发展的实际,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以人为本,分步实施,在医院逐步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职业化、专业化的医务社工人才队伍,稳步推进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尊重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规律,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鼓励各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医务社工服务,统一规划,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2、坚持专业服务、改革创新。把加强医务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与医改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医务社工专业服务特色,重点培养具有一定医学专业知识的社会工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优.选)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4级集中授课班)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妇女事业,具有社会责任感、社会性别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调查研究、组织协调、政策倡导与执行、管理服务机构和社会纠纷调处等能力,学会运用国家政策法律、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处理妇女工作实际问题的复合性应用型社会工作高级专门人才。 二、修业年限 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基本修业年限为2-3年,最长修业年限不超过4年。 三、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学分不低于37学分。 学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修满学分,按规定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 四、培养方式 1.实行学分制 学生必须通过培养方案中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相应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方有资格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2.联合培养 本专业坚持“依托妇联、服务妇女、服务家庭、服务儿童”的原则,进行联合培养。 (1)课程学习,校内专业教师和联合培养教师共同承担课程的教学任务。 (2)专业实习采用双督导制。督导由学校教师督导与机构督导共同组成。 (3)学位论文采取双导师制。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联合培养教师合作指导学生的学位论文。

3.注重实践研究和理论训练 将理论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理论教学应围绕实践问题开展,使学生熟悉和掌握与实务工作紧密相关的理论框架和观点,重点提升学生进行实践研究和将理论应用于实务工作中的能力。 五、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2.教学与学习方式 将课堂教学延伸到实际服务部门,采用参与式教学、案例教学和问题为本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考核方式 突出以能力为核心,采用笔试与口试相结合,课程论文与实践报告相结合的多元考核方式。理论类课程采用终结性考试与过程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实践类课程以过程性考核为主,重视学生学习的态度,重点考核学生的平时作业和参与课程教学情况;毕业论文着重考核学生的研究及实践能力。 六、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为必修课程,分为三个阶段,共800小时。 第一阶段实习为观察反思,时间为100小时。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对自己所从事工作及单位有整体了解与反思。认识做好妇女服务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学生热爱妇女事业、服务妇女的使命感和专

概论课实践方案

2010-2011学年第2期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为切实改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提升教学效果。特制定内江师范学院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概论课社会实践实施方案。 一、教学目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是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的重要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教学环节。紧密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内容和课程特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指导下,组织所有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或参观访问,通过走访优秀党员,走访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深刻认识党带领全国人民90年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切身体会改革开放30年来的巨大变化,从而激发学生永远跟党走,成才做栋梁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同时在调研活动中提高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参加人员 所有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学生三、实践类别及要求。 (一)社会调查 1、内容: 组织所有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学生进行以“党在我心中——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纪念”为主题的大型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内容要求学生围绕调研主题:针对建党九十年来中国的发展变化、各行各业取得的新进展,涌现的典型性人物,人们衣、食、住、行及思想观念的转变等情况,自拟题目(如学生不知写什么,可以看一下社会调查参考选题),展开调研。通过查

阅文献资料、采访历经变迁的人物、或座谈等形式展开调查,完成调研报告。 附:社会调查参考选题 ●关于××(地方)城镇化建设的调查与研究 ●关于××(地方)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调查 ●关于××(地方)居民住房条件改善的调查 ●关于××(地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现状的调查 ●关于××(地方)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与运行的调查与分析 ●某地(乡、县、市)实施可持续发战略,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的情况调查。 ●党员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先进事迹调查 ●某地(村、乡、县、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思路、新举措的情况调查。 2、要求: 社会实践结束后,学生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和调研报告。社会实践报告的具体要求: (1)调查原则 ①客观真实。撰写实践报告要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一旦发现有弄虚作假的行为,实践报告考核为0分。 ②社会实践报告应该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文理通顺、行文规范、书写工整,有条件者最好打印。 ③调研报告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论点,有充分的资料,其中一半以上的资料必须来源于自己调查的第一手实证资料,引用他人资料必须注释。 (2)字数要求 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不少于3000字,包括社会实践具体情况介绍和核心内容两大部分。其中“社会实践具体情况介绍”部分应包括实践时间、地点、内容;“核心内容”部分应结合调研内容,分析现状,总结存在问题。其中“总结问题”部分,要求运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实践日志附后。 (二)写观后感 1、内容:

社会工作概论笔记整理

社会工作: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社会工作者,受助者,社会工作价值观,助人活动。 其过程结构:把社会工作看做是社会行动,是社会工作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帮助他人的活动。在助人活动中,社会工作者作为行动者,依自己的助人价值观去设计和实施助人活动,并积极吸引受助者主动参与这一行动过程,通过相互配合与协调,从而达到助人目的。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是主体,他设计并引导助人过程的进行。但由于社会工作者要考虑到受助者的需要和接受服务的能力来开展服务,所以不能把受助者视为纯粹被动的、只是行为的对象和客体。受助者也是行动的主体,他将自己的意识、目的、对社会工作者行动者的理解带入接收服务的过程,并直接影响着这一过程,因此,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互为行动主体和客体。 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主体及特征:主体是实际社会工作,特点是:1工作人员是政府干部、公务员或工会、共青团、妇联的干部,基本上属于国家行政干部;2他们利用正式的组织架构,按照政策及本部门的工作方法开展工作;3他们的工作以服务工作为主,同时也是管理工作,4它是行政性与半专业性的。 为什么说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是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在典型的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政府几乎控制了全部社会资源,同时也承担了全部责任。专业社会福利机构没有发育,社会成员在比较严密的社会组织体系中生活,其所遇的困难也大多在这种组织体系内解决。在这种体制下,政府依靠其行政体系解决社会成员所遇到的问题,所需服务由相应部门提供,所需资源由政府拨付。有困难的人以一种权利意识工作组织即向政府提出帮助的要求,政府则通过各种正式组织解决这些问题。 其表现:国家的社会成员特别是城市居民的福利服务纳入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并由国家拨付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等资金。2政府机关、企企事业单位依赖国家的统一政策对有困难的成员提供各种资助。3在提供福利服务和帮助的过程中,行政部门与工会、共青团及妇联等群体团体一起通过行政程序并借助于思想工作对有困难的成员进行帮扶。4这些福利服务及解困工作被当做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正式工作而列入工作议程。5执行服务及解困工作任务的是国家干部,他们有本行业的经验,特别是对思想工作的经验,而缺乏社会工作专业训练。 怎样构建符合我国社会工作要求的价值体系:借鉴与创新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批评与继承、综合与发展中国古代社会工作实践的价值理念和当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主要包括社会价值、专业价值、操作守则。社会价值是整个社会大社会所崇尚的基本价值,它们是由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所决定的;社会所崇尚的基本价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即使是在同一个历史时代,不同群体的人对什么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价值也有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专业价值包括敬业、接纳、自决、个别化、尊敬人。专业伦理包括:社会工作者的行为举止、社会工作者对当事人的伦理责任;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对雇主和雇佣组织的伦理责任;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对社会的伦理责任,操作守则是价值理念在各个层面上的应用,表现为社会工作的各种原则和技术。 分析转型时期我国社会提供模式的特点:1不同模式并存,政府通过企事业单位继续承担一定的社会保障责任,通过政策解决重大社会问题,2不同专业水平的服务并存,3本土性社会工作的倚重,4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新教伦理(人要为自己的成功或失败负责;人性基本上是罪恶的,可以通过一种意志克服;人的主要目的通过艰苦劳动实现物质繁荣;社会的主要目的是维持是物质繁荣成为可能的法律和秩序;不成功或越轨的人不应受到帮助,虽然应该做出有限的努力,以便恢复或激发这些失意者为了他们自己更加努力工作);人道主义(实质:反对神学,提倡人学,反对神权提倡人权,反对神性提倡人性,反对愚昧提倡理性;反对迷信提倡科学,反对神道提倡人道。基斯—鲁卡斯的HPU:社会的目的是实现人的物质和情感需要;如果人的需要被满足,人就会获得善良、成熟、正义或生产的状态,社会的大部分问题都会被解决;阻碍人获得这种状态的是个人无法控制的外部环境;任何社会最终会达到完美的境界);社会福利观念(从直接的关照扩大到社会化娱乐法律咨询等方面,为人的现实生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1调查阶段:关注的是所从事的实际工作,很少对工作的本质过程与方式进行思考,2精神分析学阶段:采用一定的科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3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