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顺丁橡胶研究现状及技术进展

稀土顺丁橡胶研究现状及技术进展
稀土顺丁橡胶研究现状及技术进展

稀土顺丁橡胶研究现状及技术进展

李春鹏

(辽宁胜友橡胶科技有限公司,辽宁盘锦124010)

摘要:综述稀土顺丁橡胶(NdBR)的催化体系、综合性能、工业化进展、市场供需情况及未来发展建议。

关键字:稀土顺丁橡胶(NdBR)、稀土催化体系、丁二烯

一、顺丁橡胶及稀土顺丁橡胶综述

顺丁橡胶(NiBR)是高顺式-1,4丁二烯橡胶的俗称,是以丁二烯橡胶为原料,由环烷酸镍等为催化剂,经溶液聚合生成的合成橡胶,是工业化较早的,工艺成熟的通用合成橡胶品种,具有耐磨耗性优异、耐屈挠性好、回弹性高、滞后损失小、生热低、低温性能好的特点;广泛用于制造轮胎胎面,胎侧和胎体等,也用于制造胶带、胶管等其它工业制品,但其缺点是抗撕裂强度较低、抗湿滑性不好,生胶有冷流现象。

表1.我国顺丁橡胶(NiBR)BR9000产品质量指标

项目单位

质量指标

优级品一级品合格品挥发份%≯0.5 ≯0.80 ≯1.1

生胶门尼粘度ML100℃

1+4

45±4 45±4 45±7

混炼胶门尼粘度ML100℃≯65 ≯67 ≯70

300%定伸应力MPa 25分7.8-11.3 7.5-11.5 7.5-11.5 35分8.5-11.5 8.2-11.7 8.2-11.7 50分8.2-11.2 7.9-11.4 7.9-11.4

拉伸强度MPa 35分≮15.0 ≮14.5 ≮14.0 伸长率%35分≮385 ≮365 ≮365

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石油能源的紧张及汽车废气对环境的污染,降低

汽车燃油油耗、低滚动阻力及减少尾气排放的“绿色轮胎”成为全球橡胶工程师和研究员的研究热点,尤其是欧盟等国实行轮胎标签法颁布之后,慕尼黑科技大学预计:2020年中国绿色轮胎的市场占有率将提高至50%,而欧盟对绿色轮胎的需求量更大。而NiBR无法满足制造绿色轮胎的性能要求。

稀土顺丁橡胶(NdBR)由于-1,4结构含量更高,分子量分布窄,不含支化和凝胶,因此具备环保安全性,加工简便,使用NdBR生产的橡胶(混炼胶)具有更高的抗疲劳性和抗裂纹增长及切割能力,耐磨性强,是用于制造绿色轮胎的胎侧和胎面的理想原料,其制成的轮胎滚动阻力更低,同时能减少轮胎磨耗。

表2.世界主要稀土顺丁橡胶产品生产厂家及商品名

单位名称产品牌号商品名

锦州石化公司BR9100简称【J】

意大利埃尼公司Europrene neocis BR40 简称【A】

德国拜耳公司Buna CB24

二、稀土顺丁橡胶催化体系

世界各顺丁橡胶生产公司采用的工艺技术,按催化体系可分为镍(Ni)、钴(C0)、锂(Li)、钛(Ti)和稀土(钕Nd)5大体系。镍、钴体系是主流,钛系处于淘汰趋势,稀土体系处于发展阶段,锂系丁二烯橡胶主要用于生产抗冲聚苯乙烯改性剂,其中NiBR是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研制成功的高活性镍系催化体系,于1965年分别在锦州、兰州等地开始工业化生产,顺丁橡胶生产新技术成果于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经过几代人半个世纪的努力,我国的NiBR生产技术及NiBR产品(BR9000)质量居世界先进行列。

镍催化体系特点:

1、镍催化体系是多元体系,催化剂之间的用量配比、加料方式、陈化方式不仅影响催化体系的活性,同时影响聚合物分子量。

2、镍催化体系稳定,聚合温度适应范围宽,反应温度在120℃以上,该体系

仍未失活,具有良好的耐温性。

3、镍催化体系定向性好,顺1,4结构含量较高,受催化剂用量、单体浓度等工艺条件影响小。

4、镍催化体系使丁二烯在聚合过程中存在大量链转移,导致链终止。

稀土催化体系的聚合特点:

1、以饱和烃己烷作为溶剂,利于环保;

2、单体转化率高,甚至可以达到100%;

3、不易发生交联反应,生成凝胶;

4、

三、稀土顺丁橡胶(NdBR)的性能

表3.世界主要稀土顺丁橡胶产品与NiBR生胶性能比较

性能单位NdBR【J】NdBR【A】NiBR(BR9000)顺1,4结构含量% 97.2 97.2 95.1

1,2结构含量% 0.9 0.9 2.1

反1,4结构含量% 1.9 1.9 2.8

特性粘度[η] dL/g 2.76 2.88 2.25

Mw/Mn 3.73 3.85 8.44

ML1001+4℃39.5 42.148.4

ML/[η]14.71 15.27 21.38 通过上表可知,NdBR【J】与NdBR【A】的順式结构高于NiBR(BR9000),说明稀土催化体系生产的顺丁橡胶NdBR具有较高的分子链规整度;BR9000的[η]最低,门尼粘度最高,说明其分子链中存在一定量长链支化,通过ML/[η]值说明NdBR的线性程度相对较高,此外NdBR的分子量分布较NiBR窄。

经比较可知,稀土催化聚合的顺丁橡胶具有高的順式结构,低的1,2结构,少支化,无凝胶,因此具有良好的线性结构,被称为高立构规整性的顺丁橡胶。这种高立构的聚丁二烯链可以在拉伸作用下发生强烈的结晶作用,即具有“应力结晶”能力,从而赋予稀土顺丁橡胶高的自粘性、好的拉伸性能以及优势的耐磨耗和抗疲劳性能,成为制造高性能轮胎的理想胶料。

青岛双星轮胎公司的研究人员黄义钢等通过小配合实验、大配合实验以及试制成品综合测试得出以下结论:

与NiBR相比,NdBR胶料60℃下的tanδ值明显下降,说明其动态生热显著降低,有利于提高胎面胶的动态力学性能。

NdBR等量代替NiBR的胶料硫化胶老化前后的弹性与DIN磨耗值明显提高,其他性能相近。

应用NdBR等量代替NiBR的配方试制一批12R22.5DSR266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并进行成品实验,结果见下表,从而可以看出应用NdBR可以提高轮胎的高速性能。

表4.12R22.5DSR266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室内高速性能

性能单位实验轮胎正常轮胎

通过速度Km/h 130 120

累计行驶时间h 18 17.1

累计行驶里程km 1632.6 1518.0

实验结束时状况未损坏胎肩脱层

四、工业化及工业化技术进展

为适应我国高速公路和高性能轮胎的发展需求,1997年起,由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和锦州石化组织力量,合作开展了稀土顺丁橡胶的研发。在国家“863”计划和国家科技部的支持下,突破了稀土催化剂性质非均相及顺丁橡胶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难以调控的技术关键,进而攻克了顺丁橡胶生产和加工中聚合物分子量居高不下、胶液粘度大及输送困难、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加工等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开发出了高效、稳定、均相的稀土催化剂制备技术,并采用改进的连续进料、连续陈化和绝热聚合的生产新工艺,在顺丁橡胶分子量分布控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稀土催化剂聚合活性由1000公斤聚合物/摩尔钕提高到1620公斤聚合物/摩尔钕以上,单体浓度由13%提高到15%以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掌握了灵活切换合成不同分子量分布和门尼粘度的技术,开发出了具有我国特点的稀土顺丁橡胶。与镍胶相比,该橡胶显著提高了轮胎的物理性能,其中疲劳寿命、耐久性能、高速性能分别提高50%、32.9%、54.2%以上,表面温度降低20°C以上。表明该橡胶较镍胶更符合对安全性、牵引性、滚动性、

耐用性等有更高要求现代子午线轮胎的用胶要求。该橡胶的质量,得到英国邓录普公司和法国米其林公司的认可,标志着我国稀土顺丁橡胶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稀土顺丁橡胶是继镍胶国产化之后又一以该所催化剂技术为源头,开发成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品种轮胎橡胶。该成果开发了全流程国产化稀土顺丁橡胶生产新工艺,建设了自主设计实施的生产装置,掌握了稀土催化剂合成顺丁橡胶生产及加工应用的核心技术,在稀土催化剂制备、稀土顺丁橡胶生产及加工等方面,建立起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表明我国已具备自主创新开发能力,进入了合成橡胶工业的世界前列,为我国合成橡胶工业的更新换代提供了高技术平台,也为高性能轮胎制造提供了优质原料。

锦州石化公司现已经形成年产1.5至2.0万吨稀土顺丁橡胶的生产技术和能力,可批量供应质量优异的稀土顺丁橡胶。现已申请专利11项,获授权5项。

该橡胶物理性能超过意大利埃尼公司的同类产品水平,标志我国已成为继德国、意大利之后第三个掌握稀土顺丁橡胶工业核心技术的国家。该项目的成功标志我国稀土顺丁橡胶已具备工业生产水平,可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该项目开发出了高效、稳定、均相的稀土催化剂制备技术,并采用改进的连续进料、连续陈化和绝热聚合的生产新工艺,在顺丁橡胶分子量分布控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开发出了具有我国特点的稀土顺丁橡胶。

2011年齐翔腾达公司与哈尔滨博实公司合资拟出资14,280万元人民币,建设5万吨稀土顺丁橡胶项目。预计项目总投资约为61,498万元人民币,项目建设周期约为2年,项目建成后,可年产5万吨稀土顺丁橡胶,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101,441万元,净利润6,968万元,项目投资回收期7.54年(含建设期2年),有较好的盈利能力。

五、世界稀土顺丁橡胶发展趋势及对策

日本合成橡胶公司(JSR)研究发现,与传统顺丁橡胶和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稀土顺丁橡胶相比,窄相对分布质量分布的稀土顺丁橡胶具有更好的加工性能/更低的滞后损失和较高的耐磨性能。窄相对分布质量分布的稀土顺丁橡胶是未来发展趋势。

稀土顺丁橡胶的技术开发与市场前景

稀土顺丁橡胶的技术开发与市场前景摘要: 本文介绍了稀土顺丁橡胶的技术发展状况,汇总了中石油锦州石化公司、德国朗盛公司、意大利欧洲聚合物公司、俄罗斯Efremov公司、中国台湾奇美公司、韩国锦湖公司和其他生产商的稀土顺丁橡胶的生 产现状,介绍了稀土顺丁橡胶装置的生产状况和生产技术特点,从催化 体系、聚合工艺的和改性技术方面综述了稀土顺丁橡胶的研发热点,介 绍了国内外稀土顺丁橡胶的技术,包括正在不断发展的稀土顺丁橡胶的 技术,我国稀土顺丁橡胶的工业开发和工艺特点,提出了我国稀土顺丁 橡胶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稀土顺丁橡胶,生产技术,发展状况,生产装置,发展建议 稀土顺丁橡胶是以稀土化合物为主催化剂制得的具有高顺式-1,4-结构含量的聚丁二烯,因稀土元素中钕的化合物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而被广泛利用,故又称为钕系顺丁橡胶。稀土顺丁橡胶具有高度的立构规整性,在拉伸作用下表现出类似天然橡胶的诱导结晶性能,因而具有较高的生胶强度。稀土顺丁橡胶自黏性高,加工性能优异,在耐磨耗、抗疲劳、生热、耐老化和滚动阻力等性能方面优于传统的镍、钛、钴系顺丁橡胶,符合高性能轮胎在高速、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发展的需要,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顺丁橡胶品种[1]。 1 稀土顺丁橡胶的技术发展状况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稀土催化剂进行丁二烯聚合研究和稀土顺丁橡胶生产技术开发的国家之一。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科院长春应用化研究所在世界最早发表了其研究成果利用稀土的催化体系都可以获得高顺式结构(摩尔分数大于94%)和高相对分子质量(30—60万)的聚丁二烯。[2,3] 此时国外主要采用铈系催化剂丁二烯在苯溶液中聚合合成超高顺式丁二烯橡胶的开发[4,5],体系中铈是易变价金属,能催化氧化,能加快橡胶老化,而苯又有毒。1970年长春应用化研究所发现以氯代烷基铝改进的稀土化合物/烷基铝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系统地研究了稀土催化剂的组成和聚合反应规律,研制出

稀土功能材料研究现状

稀土功能材料研究现状 摘要:稀土元素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新材料的宝库,因其在电、光、磁等方面具有独特性质,故在功能材料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文章介绍了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稀土贮氢材料、稀土超导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关键词:稀土、功能材料、研究现状 引言 功能材料是以物理性能为主的工程材料的统称,即指在电、磁、声、光、热等方面具有特殊性质,或在其作用下表现出特殊功能的材料[1]。它是现代高新技术的先导和基础,对它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将促进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提高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被称为新材料“宝库”的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4f电子结构,大的原子磁距,很强的自旋轨道藕合等特性,与其它元素形成稀土配合物时,配位数可在3—12之间变化,并且稀土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也是多样化的。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及磁学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功能材料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无论是稀土金属还是其化合物都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本文着重介绍了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领域中有广泛应用的不同类型的稀土材料。 1、传统领域中的稀土材料 1.1稀土在农轻工中的应用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稀土就在农业、纺织业、石油化工业等传统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稀土在农业的应用时我国科学独立自主开发的成果,先后被列入国家“六五”和“七五”科技攻关计划。稀土元素作为微量元素用于农业主要有2个优点:一是作为植物的生长、生理调节剂,使农作物具有高产量、优品质和抗逆性3大特性;二是稀土属低毒、非致癌物质、合理使用稀土对人畜无害,对环境无污染[2]。如添加稀土元素的硝酸盐化合物作为微量元素化合物施用于农作物可

顺丁橡胶生产工艺

第三节顺丁橡胶生产工艺 顺丁橡胶(BR):以13-丁二烯为单体,经配位聚合而得到的高顺式聚丁二烯高分子弹性体。 一、主要原料 1.单体 单体1,3-丁二烯 2.引发剂 Li系→组成简单,活性高、用量少,易控制,加工性能差。 Ti系→产物为线型结构,Rp快,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加工性能不好。 Co系→→支化度高 较好,顺式含量高,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易于加工。 Ni系→→可提高单体浓度和聚合温度,国内多采用。 Ni系引发剂组成:主引发剂→环烷酸镍Ni(OOCR)2 助引发剂→三异丁基铝Al(i-C4H9)3,外观浅黄透明,无悬浮物 第三组分→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BF3OC2H5 3.溶剂 溶剂:苯、甲苯、甲苯-庚烷、溶剂油(简称C6油或抽余油)等 ↓ 要求是馏程60~90℃,碘值<0.2g/100g,水值<20mg/kg。 影响:造成聚合体系的粘度不同,影响传热、搅拌、回收、生产能力等。 4.其他 终止剂:乙醇(纯度95%,含水5%,恒沸点78.2℃,相对密度0.81) 防老剂: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简称264) 熔点69~71℃,游离甲酚<0.04%,灰分<0.03%,油溶性合格。二、原理与工艺 1.聚合原理与方法 配位聚合 采用连续式溶液聚合法。 2.顺丁橡胶生产工艺 (1)生产工艺配方与聚合条件

①工艺配方; 丁油浓度12~15g/ml 镍/丁≤2.0×10-5 铝/丁≤1.0×10-4 硼/丁≤2.0×10-4 铝/硼>0.25 醇/铝6 铝/镍3~8 防老剂/丁0.79%~1.0% 聚合温度:首釜<95℃,末釜<100℃ 聚合压力:<0.45Mpa 转化率:>85% 收率:>95% 每吨胶消耗丁二烯: 1.045t ②聚合条件的确定 1/单体浓度 门尼粘度是生产控制的主要指标,一般控制在(45~50)±5左右。 2/引发剂的陈化方式→引发剂的活性有很大影响 陈化方式: 三元陈化→(Ni、B、Al分别配制成溶液,再按一定次序加入) 双二元陈化→(将Al分成一半,分别与Ni、Al组分混合陈化) 稀硼单加→(将Ni、Al混合陈化,B配制成溶液后直接加入聚合釜)→应用最多一种方式 3/溶剂的选择 甲苯的溶解能力最好,但搅拌不利。 生产中选择:溶剂油为溶剂 优点:成本低,来源丰富,毒性小,易分离回收。 缺点;溶解性能不好,易产生挂胶。 4/聚合温度控制 现象:丁二烯聚合反应的反应热为1381.38kJ/kg,如不及时排除将会影响产物

关于编制稀土及稀有金属功能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稀土及稀有金属功能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https://www.360docs.net/doc/b214076277.html, 高级工程师:高建

关于编制稀土及稀有金属功能材料项目可 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模版型) 【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 核心提示: 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根据报告内容说明,自行修改,补充上自己项目的数据内容,即可完成属于自己,高水准的一份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专 业 撰写节能评估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要 (1) 1.1.1项目名称 (1) 1.1.2项目建设单位 (1) 1.1.3项目建设性质 (1) 1.1.4项目建设地点 (1) 1.1.5项目主管部门 (1) 1.1.6项目投资规模 (2) 1.1.7项目建设规模 (2) 1.1.8项目资金来源 (3) 1.1.9项目建设期限 (3)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3) 1.3编制依据 (3) 1.4编制原则 (4) 1.5研究范围 (5)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 1.7综合评价 (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8) 2.1项目提出背景 (8)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8)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8) 2.3.1促进我国稀土及稀有金属功能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9)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9)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9)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9)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10)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10)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1)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1) 2.4.1政策可行性 (11) 2.4.2市场可行性 (11) 2.4.3技术可行性 (12) 2.4.4管理可行性 (12) 2.4.5财务可行性 (13) 2.5稀土及稀有金属功能材料项目发展概况 (13)

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进展 应用物理学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进展应用物理学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内蒙古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进展学生姓名: 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号: 专业:应用物理学 班级: 指导教师: 二〇一一年六月

摘要 稀土永磁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稀土永磁材料特点出发,介绍了稀土永磁材料发的相关发展应用,并进行了钕铁硼永磁体的粘结研究。 关键词:稀土永磁;粘结 Abstract Lanthanon permanent magnet is of importance in the country economy. In this paper, from characteristic of lanthanon permanent magnet,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introduced, and stick investigation of NdFeB have been discussed. Keywords: Lanthanon permanent magnet; stick

目录 引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1.稀土永磁材料的概要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十七种稀土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3.钕铁硼NdFe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4.日美等国的相关发展状况和我国稀土永磁材料发展展望 __________________ 7 4.1日美等国的相关发展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4.2我国稀土永磁材料发展及展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5.钕铁硼永磁体的粘结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5.1按要求配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5.2预估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5.3检查效果,确认并验证最佳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结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顺丁橡胶合成工艺

顺丁橡胶的合成工艺一、总论 1.顺丁橡胶 1.1.概述 顺丁橡胶是顺式-1,4-聚丁二烯橡胶的简称,其分子式为(C 4H 6 )n。顺丁橡胶 是由丁二烯聚合而成的结构规整的合成橡胶,其顺式结构含量在95%以上。根据催化剂的不同,可分成镍系、钴系、钛系和稀土系(钕系)顺丁橡胶。顺丁橡胶是仅次于丁苯橡胶的第二大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相比,硫化后其耐寒性、耐磨性和弹性特别优异,动负荷下发热少,耐老化性尚好,易与天然橡、氯丁橡胶或丁腈橡胶并用。顺丁橡胶特别适用于制造汽车轮胎和耐寒制品,还可以制造缓冲材料及各种胶鞋、胶布、胶带和海绵胶等。 1.2.顺丁橡胶的发展史 1910-1911年,前苏联用碱金属引发丁二烯聚合得到橡胶状物质。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和前苏联开始生产以金属钠为催化剂的丁二烯橡胶,称为丁钠橡胶,其结构规整性差,物性和加工性能不好,还不能算做顺丁橡胶。20世纪50年代,Ziegler-Natta配位定向聚合理论的实践,促进了顺丁橡胶合成技术的迅速发展。1956年,美国以AlR3-TiBr4催化体系合成顺丁橡胶。随后钴系、镍系及稀土系(钕系)催化剂相续发展,顺丁橡胶生产能力已仅次于丁苯橡胶,位居合成橡胶各胶种第二。2013年世界合成橡胶生产者协会统计丁二烯橡胶(主要为顺丁橡胶)产能为471.8万吨/年。 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采用自主开发的技术实现了顺丁橡胶工业化生产,采用的是镍系催化剂,其生产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行列。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一些民企均拥有镍系顺丁橡胶生产装置,2011年总产能达66万吨/年,产品销往世界各国。未来几年,我国镍系顺丁橡胶产能将进一步扩大,预计我国镍系顺丁橡胶产能将超过100万吨/年。 稀土顺丁橡胶因其优异的性能被视为镍系顺丁橡胶的升级品种,逐渐被工业界所重视。稀土顺丁橡胶与镍系顺丁橡胶相比具有较高的弹性、较好的拉伸性能、较低的生热和滚动阻力以及优异的耐磨耗和抗疲劳等物理机械性能,符合高性能轮胎在高速、节能、安全、环保等方面发展的需要,常用于高性能绿色轮胎。中国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稀土催化丁二烯聚合的研究,由于当时经济发展落后,未能实现工业化生产。1998年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在镍系万吨级顺丁橡胶生产装置上成功地生产出了稀土顺丁橡胶。2011年,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稀土顺丁橡胶生产装置投产,中国稀土顺丁橡胶生产装置实现了零突破。2012年,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3万吨/年稀土顺丁橡胶生产装置也投产。未来几年,我国将新增20多万吨/年稀土顺丁橡胶的产能,届时中国稀土顺丁橡胶总产能达30万吨/年以上,成为稀土顺丁橡胶第一大生产大国。 2.溶液聚合 2.1.概述 将聚合单体溶解于溶剂中,然后在催化剂的催化下进行的聚合反应。在溶液聚合中溶剂起到传热介质的作用。 溶液聚合分为均相和非均相聚合两种情况。 2.2.聚合方式

中国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中国的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中国的稀土资源主要有以下特点: 1、资源赋存分布“北轻南重”。轻稀土矿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包头等北方地区 和四川凉山,离子型中重稀土矿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州、福建龙岩等南方地区。 2、资源类型较多。稀土矿物种类丰富,包括氟碳铈矿、独居石矿、离子型矿、磷钇矿、褐钇铌矿等,稀土元素较全。离子型中重稀土矿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3、轻稀土矿伴生的放射性元素对环境影响大。轻稀土矿大多可规模化工业性开采,但钍等放射性元素处理难度较大,在开采和冶炼分离过程中需重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4、离子型中重稀土矿赋存条件差。离子型稀土矿中稀土元素呈离子态吸附于土壤之中,分布散、丰度低,规模化工业性开采难度大。 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稀土工业迅速发展。稀土开采、冶炼和应用技术研发取得较大进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已形成内蒙古包头、四川凉山轻稀土和以江西赣州为代表的南方五省中重稀土三大生产基地,具有完整的采选、冶炼、分离技术以及装备制造、材料加工和应用工业体系,可以生产400多个品种、1000多个规格的稀土产品。2011年,中国稀土冶炼产品产量为9.6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 市场环境逐步完善。中国不断推进稀土行业改革,推动形成投资主体多元、企业自主决策、价格供求决定的稀土市场体系。最近几年,中国稀土行业投资快速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有、民营、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稀土市场规模目前已接近千亿元人民币。市场秩序逐步改善,企业间的兼并重组逐步推进,稀土行业“小、散、乱”的局面得到了初步改观。 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研发体系,在稀土采选、冶炼、分离等领域开发了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独有的采选工艺和先进的分离技术为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稀土新材料产业得到稳步发展,实现了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催化材料等新材料的产业化,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支持。

顺丁橡胶工艺流程

一、产品及原材料简介 1.1产品简介 产品为丁二烯橡胶(BR)9000,规格BR9O00. 丁二烯橡胶(BR)9000全名顺式-1,4-聚丁二烯橡胶(Cis 1,4Polybutadiene Rubber). 丁二烯橡胶(BR)9000为白色或浅黄色弹性体,性能和天然橡胶相近,是一种优良的通用橡胶,其结构式为: 顺式-1,4结构在聚合链中含量在90%以上的聚丁二烯才具有良好的弹性. 丁二烯橡胶(BR)9000与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相比,具有弹性高,耐磨性好,耐寒性好,生热低,耐屈挠性和动态性能好等特性,它与油类、补强剂、填充剂、天然橡胶以及丁苯橡胶等均有良好的相容性.丁二烯橡胶(BR)9000的主要缺点是抗湿滑性,撕裂强度和拉伸强度较低,冷流性大,加工性能较差。 表1-1 丁二烯橡胶(BR)9000产品质量指标(GB/T8659-2001)

1.2 原材料规格及性能 1.2.1 原料 1.2.1.1 丁二烯 纯度≥ 99.2% 水值≤ 25mg/kg 乙腈≤ 3mg/kg TBC ≤ 20mg/kg 二聚物≤ 300mg/kg 总炔烃≤ 20mg/kg(其中乙烯基乙炔< =5mg/kg) 含氧化合物≤ 10mg/kg 1.2.1.1 粗溶剂油 沸程: 60~90℃ 碘指: <0.1G/100g 水值:无游离水 硫化物:无 水溶物酸碱性:中性 1.2.1.3 环烷酸镍 含镍量:≥ 6%(m/m) 含水量: < 0.5%(m/m) 机械杂质: < 0.2%(m/m) 苯不溶物:微量 不皂化物:无 外观:绿色透明粘稠物 1.2.1.4 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

BF含量: 46.8~47.8%(m/m)3 比重: 1.120~1.127 沸点: 124.5~126℃ 油溶性:在250倍油中全溶,三小时后无沉淀含水量: <=0.5%(m/m) 外观;无色透明,无沉淀物 1.2.1.5 三异丁基铝 溶度: 2.0 ± 0.2g/l 悬浮铝;无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活性铝含量: >= 80%(m/m) 二异丁基氢化铝:≤15%(m/m) 1.2.1.6 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防老剂)溶点; 68.5~70.0℃ 游离甲酚:≤0.03% 灰分:≤0.03% 外观:白色或浅黄色晶体 1.2.1.7 5A分子筛 吸水量: ≥200mg/ml 堆积密度: >0.6~0.7t/m3 1.2.1.8 活性氧化铝 粒径: 4~6mm 吸水率:≥100% 强度:≥13kg/个球 堆积密度: 0.63~0.78t/m3 外观:白色或微红色粒状固体 1.2.1.9 液碱 氢氧化钠含量:≥30% 水不溶物含量: <0.1% 1.2.1.10 聚乙烯薄膜 规格:宽700cm ,厚0.04~0.06mm 熔点: <100℃ 1.2.1.11 牛皮纸袋质量标准: 规格: 900×370×160mm

关于编制稀土功能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稀土功能材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https://www.360docs.net/doc/b214076277.html, 高级工程师:高建

关于编制稀土功能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告编制说明 (模版型) 【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 核心提示: 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根据报告内容说明,自行修改,补充上自己项目的数据内容,即可完成属于自己,高水准的一份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专 业 撰写节能评估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要 (1) 1.1.1项目名称 (1) 1.1.2项目建设单位 (1) 1.1.3项目建设性质 (1) 1.1.4项目建设地点 (1) 1.1.5项目主管部门 (1) 1.1.6项目投资规模 (2) 1.1.7项目建设规模 (2) 1.1.8项目资金来源 (3) 1.1.9项目建设期限 (3)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3) 1.3编制依据 (3) 1.4编制原则 (4) 1.5研究范围 (5)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 1.7综合评价 (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7) 2.1项目提出背景 (7)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7)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7) 2.3.1促进我国稀土功能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8)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8)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8)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8)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9)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9)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0)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0) 2.4.1政策可行性 (10) 2.4.2市场可行性 (10) 2.4.3技术可行性 (11) 2.4.4管理可行性 (11) 2.4.5财务可行性 (11) 2.5稀土功能材料项目发展概况 (12)

2015-2020年中国稀土顺丁橡胶市场运营监测报告

2015-2020年中国稀土顺丁橡胶市场运营监测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中国产业信息网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 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 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 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 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判断行业投资价值 揭示行业投资风险 为投资者提供依据

2015-2020年中国稀土顺丁橡胶市场运营监测与发展 前景分析报告 【出版日期】2015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 【报告编号】R329763 报告目录: 稀土顺丁橡胶优异的生胶性能和结构在其应用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混胶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更低的滞后损失及疲劳生热,具有优异的抗屈挠性能、更好的抗湿滑性能,还具有十分可贵的低滚动阻力等特点。而这些特点正是提高轮胎的高速性、耐久性、节能性所必需的性能。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稀土顺丁橡胶市场运营监测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

稀土镁合金的研究现状

稀土镁合金的研究现状 摘要:镁合金是目前最轻的结构金属材料,稀土的加入对改善其组织和提高耐腐蚀性,特别是高温性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稀土镁合金的研究现状以及压铸和快速成型稀土镁合金。 关键词:稀土镁合金;压铸;快速成型 Abstract :Magnesium alloys are the most light structure metal materials ,the rare earth to improve their organization and improve corrosion resistance, especially high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has an important role,Study situation of Rare-earth Magnesium Alloys were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and pressure casting and rapid prototyping the rare earth magnesium alloys were introduced. Key words: Rare-earth Magnesium Alloys; Pressure Casting; Rapid Prototyping 镁合金是最轻的工程结构材料,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导热导电性好、

阻尼减震性能高、电磁屏蔽性好、良好的铸造性能、易于加工成型、废料容易回收等一系列优点,因此,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稀土元素由于具有独特的核外电子排布,表现出独特的性质,对0、S和其他非金属元素有较强的亲和力,在冶金过程中可以净化合金熔体、改善合金组织、提高合金室温力学性能、增强合金耐腐蚀性能等。近年来,根据对材料的性能要求而研制开发了一系列含稀土的高强、耐热、抗蠕变、阻燃等镁合金,稀土作为主要的合金元素或微合金化元素在镁合金研究领域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1]。 1稀土在镁中的性质 1.1 稀土镁合金与氢和氧的相互作用 由于镁与氧极易发生反应,因此镁合金在熔炼和浇注过程中易氧化燃烧。镁与氧反应生成的表面MgO膜,致密度系数αMg<1,疏松多孔,不能有效阻止氧穿透该氧化膜;且MgO的导热系数小,不利于热量的扩散,会加剧镁的氧化和燃烧。稀土元素加入镁合金后,与氧发生反应或与MgO中氧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稀土氧化物RE203,该稀土氧化物的致密度系数a>1,能够有效阻止氧穿透氧化膜与镁发生反应。 在镁合金中,已知Mg-Be,Mg-Ca,Mg-Ce-La合金系的氧化速度都比纯镁小,稀土对改善镁合金熔体的氧化性质有益。 氢在镁中有较大的溶解度,比其在铝中高1~2个数量级,在液态镁中,随温度升高,压力增大,氢的溶解度也增大。氢的主要来源是潮湿的气氛,在熔炼过程中与空气中的水反应: Mg(l)+H2O(g) →MgO(s)+2[H] 氢和镁不形成化合物,在镁中呈间隙式固溶体存在,含氢量过高会使镁合金出现显微气孔。稀土对除去镁合金中的氢有明显作用。在加入稀土后,稀土与氢反应生成REH2相; [RE]+2[H] →REH2 同时,稀土与MgO发生反应: 2 [RE]+3MgO →RE2O3+ 3Mg 此反应有较强的驱动力,因此可生成稀土氢化物和氧化物而达到合金溶液除氢的效果。特别对于含锆的镁合金,由于[H]与Zr生成稳定的化合物ZrH2,使锆在镁合金中溶

我国异戊橡胶发展时机已经成熟

我国异戊橡胶发展时机已经成熟 钱伯章,朱建芳 (上海擎督信息科技公司金秋科技传播室,上海 200127) 摘要:介绍了我国异戊橡胶的发展前景。异戊橡胶是国内天然橡胶制品的最佳替代品,天然橡胶价格高位运行,国内异戊橡胶市场需求空间巨大等因素都为异戊橡胶的发展带来机遇,异戊橡胶合成技术已基本达到工业化水平,乙烯工业规模发展为异戊橡胶提供了原料保证。 关键词:异戊橡胶;生产;消费;发展前景 2005年,我国天然橡胶消费量约为230万,t 比2001年增长64%;合成橡胶消费量约为270万,t比2001年增长50%。2006年,橡胶总消费量比上年增长10%。据分析预测,今后我国橡胶市场需求仍将持续旺盛。为了弥补国内天然橡胶资源的不足,除了进口天然橡胶外,寻求替代品,积极开发异戊橡胶,也是解决天然橡胶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异戊橡胶(I R)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天然橡胶(NR)或其他合成橡胶并用。在载重轮胎制造中可以完全替代天然橡胶,在帘布胶、胶管胶带、医用材料及制鞋工业中也获得广泛应用。用I R制造的轮胎生热低、耐磨性和耐寒性均优于天然橡胶,国外70%~80%的I R 用于轮胎制造,另有10%~15%的I R用于其他橡胶制品工业。 1世界异戊橡胶生产现状 世界异戊橡胶工业化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初,一些以合成法制备异戊二烯为原料的异戊橡胶装置因高成本、高能耗被迫关闭或拆除,但日本和美国等以乙烯装置副产异戊二烯为原料的装置一直处于生产状态。前苏联和东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优先发展异戊橡胶,年产能一度达到100万t以上,约占世界总能力的80%,80年代末期的年消费量曾高达80多万t。截至2006年,世界异戊橡胶装置年生产能力在111万t 以上,其中年产能力美国17万,t日本10.9万,t 俄罗斯71.5万,t罗马尼亚9.1万,t荷兰年产能力2.7万t。 2006年,世界异戊橡胶产量约62万,t其中俄罗斯产量约占68%。俄罗斯对世界异戊橡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俄罗斯异戊橡胶产量呈现较快增长,从2000年的31.8万t上升到2003年的39.3万t和2006年的42万;t出口量也从2000年的8.5万t上升至2003年的14.3万t和2006年约16万t。据统计,2006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异戊橡胶约4.5万t。 2我国异戊橡胶发展前景 2.1异戊橡胶是国内天然橡胶的最佳替代品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橡胶消费国,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的消费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因而也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进口国。据了解,2005年和2006年我国天然橡胶进口量分别为141万t和161万,t进口依存度都超过了70%。 表1我国天然橡胶资源构成 2003年2004年2005年 产量/万t566049 进口量/万t120128141 总资源量/万t176188190 进口依存度/%686874 据国际橡胶研究组织预测,中国橡胶消费量占全球橡胶产量的比例将从2005年的21%增长到2020年的33%。预计未来天然橡胶缺口将超过200万t。国内天然橡胶产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表观消费量的增长速度。因

新型功能材料发展趋势

新型功能材料发展趋势 功能材料是一大类具有特殊电、磁、光、声、热、力、化学以及生物功能的新型材料,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同时也对改造某些传统产业,如农业、化工、建材等起着重要作用。功能材料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正在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高技术产业群,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功能材料按使用性能分,可分为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传感器材料、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生态环境材料、能源材料和机敏(智能)材料。由于我们已把电子信息材料单独作为一类新材料领域,所以这里所指的新型功能材料是除电子信息材料以外的主要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是新材料领域的核心,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在全球新材料研究领域中,功能材料约占 85 %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特种功能材料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是二十一世纪信息、生物、能源、环保、空间等高技术领域的关键材料,成为世界各国新材料领域研究发展的重点,也是世界各国高技术发展中战略竞争的热点。 鉴于功能材料的重要地位,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功能材料技术的研究。 1989年美国200多位科学家撰写了《90年代的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报告,建议政府支持的6类材料中有5类属于功能材料。从1995年至2001年每两年更新一次的《美国国家关键技术》报告中,特种功能材料和制品技术占了很大的比例。2001年日本文部省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发布的第七次技术预测研究报告中列出了影响未来的100项重要课题,一半以上的课题为新材料或依赖于新材料发展的课题,而其中绝大部分均为功能材料。欧盟的第六框架计划和韩国的国家计划等

磁性材料研究进展

磁性材料 引言 磁性材料作为重要的基础功能材料,已广泛用于信息、能源、交通运输、工业、农业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人们习惯按矫顽力的高低,对磁性材料进行分类:矫顽力大于1000A/m则称为硬磁材料,当硬磁材料受到外磁场磁化后,去掉外磁场仍能保留较高的剩磁,因此又称之为永磁材料或恒磁材料;矫顽力小于lOOA/m则称为软磁材料;矫顽力100A/m

稀土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稀土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5年) 报告编号:1637313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214076277.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稀土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5年) 报告编号:1637313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稀土是一组金属的简称,它包括化学元素周期表第三副族中称为镧系元素的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以及性质与其相近的钪和钇。因稀土元素具有丰富的物理化学性质,它的用途极为广泛,可用于医疗领域、陶瓷领域、农用领域、永磁体领域、玻璃领域等等。此外,因稀土元素还具有丰富的光学、电学及磁学特性,在新材料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在高技术领域这些稀土新材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消费国,其稀土消费量占世界稀土消费量的比重逐年增加,已占据全球稀土消费的半壁江山。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中国稀土产业经过40多年建设与发展,在生产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十年的发展,形成了稀土原料向深加工方面发展、稀土应用向高科技领域发展的良好趋势。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稀土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5年)认为,2 011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多项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2年7月发布了《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和《稀土企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为淘汰已有落后产能和新增产能审批提供了统一的标准,有望加速行业整合,推动行业快速健康发展;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2年11月21日联合发布《稀土产业调整升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央财政预算将安排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稀土资源开采监管,稀土产业绿色采选、冶炼,以及共性关键技术与标准研发等方面。 随着国家稀土行业政策的出台以及对稀土行业监管和整合力度的加大,“十二五”期间中国稀土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

永磁材料长期稳定性研究进展

永磁材料长期稳定性研究进展Ξ 刘国征1,2,3,夏宁2,赵明静1,刘小鱼1,鲁富强2,李波3,喻小军3 (11包头稀土研究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21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内蒙古 包头 014030; 31钢铁研究总院,北京 100083) 摘 要:永磁材料的长期稳定性对永磁应用器件的长期可靠使用是极为重要的。本文介绍了永磁材料长期稳定的理论模型的发展和在不同永磁材料中的应用,总结了温度、耐蚀性、镀层防护、永磁体的L/D因素等对烧结钐钴稀土永磁材料短期和长期稳定性的影响,讨论了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热稳定性、耐蚀性差的缺点,科技人员近年来所进行的研究和改善的途径,提出解决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的长期稳定性应用应采取的途径。 关键词:长期稳定性;钐钴永磁材料;钕铁硼永磁材料;永磁应用器件 中图分类号:O482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0277(2010)022******* 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因有最高的磁性能而广泛地应用于电机、家用电器、计算机、医疗器械等行业。近年来,随着军工、节能环保等新能源领域风力发电机、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对所使用的稀土永磁材料的磁性能、使用温度和稳定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永磁材料的稳定性变得更为重要。 永磁材料磁性能的稳定性是永磁材料的重要参数,主要是指永磁材料充磁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磁性能改变的程度[1~3]。通常用磁性能的变化率来表示其稳定性。常见引起磁性能变化的因素有:温度、时间、电磁场、辐射、机械震动与冲击、化学作用等。对于钕铁硼永磁材料来说,由于居里温度低、热稳定性差、耐蚀性不好已普遍共知,对此已有众多研究人员进行了研究,通过添加元素C o提高了居里温度[4,5],添加Dy、Tb、Al、G a、Nb、Cu等元素提高了内禀矫顽力,大大改善了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热稳定性[6~9],通过添加元素[10]和提高磁体密度、采用防腐镀层[11]等方法,使烧结钕铁硼的耐蚀性得到很大改善,提高了磁体的化学稳定性,基本满足了各类应用器件的一般需求。但随着风力发电机、混合动力汽车和军工装备应用的发展,要求永磁体要具有高可靠性、长寿命,即在20年内磁体的磁通或剩磁损失在0%~10%这一范围内。这一类磁体应用的环境条件较复杂,既有四季气候温度、湿度变化,又承受振动、冲击及内外退磁场带来的影响。因此永磁材料的长期稳定性已成为永磁材料研究和该应用领域极为关心的参数。而对于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的时间稳定性或长期稳定性的研究一直不够深入,是当今关注的重点。本文重点综述永磁材料长期稳定性的研究和理论研究状况,影响永磁材料长期稳定性的因素以及相对准确预测永磁材料长时间稳定性的方法。 1 永磁材料长期稳定性理论模型研究永磁材料的剩磁随时间变化而降低的现象早已被人所共知。对于永磁材料,在其内部的磁畴和磁区域的排列状态随时经受着来自内部和外部因素的扰动而重新排列达到低能状态,因此而引起剩磁的降低。早在1949年,为了解释这一现象,Street R[12]以及Neel Louis[13]提出了假设并建立了理论模型。Neel Louis假定在磁体的局部区域存在磁场而影响了磁体的磁状态。这些磁场可为热扰动、机械振动、外磁场以及地球磁场等产生。在稳定的环境下,这些磁场随着时间随机性产生,使磁体内部状态不断 第31卷第2期2010年4月 稀 土 Chinese Rare Earths V ol131,N o12 April2010 Ξ收稿日期:20102012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50761001) 作者简介:刘国征(19622),男,内蒙古赤峰人,博士研究生,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磁性材料研究。

中国稀土资源概况

中国稀土资源概况 --我国稀土资源与地质科学发展述评 稀土元素作为新材料、新技术革命的战略资源在原始地幔和超基性岩中含量甚微,不易富集成具有工业意义的稀土矿床。而在地壳及其发展演化形成的花岗岩类、碳酸岩类、碱性岩类岩石中则大量富集,常形成具有工业意义的大-超大型矿床。中国地处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南亚(印度)板块构造作用中间区,沿板块边缘构造活动带或板内裂谷带,组成大陆地壳的物质发生多期重熔、分异、迁移、富集,从而形成多种成因类型的稀土矿床。 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全国已有22个省(区)先后发现一批稀土矿床,主要分布在内蒙、江西、广东、广西、四川、山东等地。 自1927年丁道衡教授发现白云鄂博铁矿,1934年何作霖教授发现白云鄂博铁矿中含有稀土元素矿物以来,中国地质科学工作者不断探索和总结中国地质构造演化、发展的特点,运用和创立新的成矿理论,在全国范围内发现并探明了一批重要稀土矿床。20世纪50年代初期发现并探明超大型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现江西、广东等地的风化淋积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20世纪70年代初期发现山东微山稀土矿床,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现四川凉山"牦牛坪式"大型稀土矿床等。这些发现和地质勘探成果为中国稀土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可靠的资源保证,同时还总结出中国稀土资源具有成矿条件好、分布面广、矿床成因类型多、资源潜力大、有价元素含量高、综合利用价值大等最基本的特点。 中国稀土矿床在地域分布上具有面广而又相对集中的特点。截止目前为止,地质工作者已在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区)发现上千处矿床、矿点和矿化产地,除内蒙古的白云鄂博、江西赣南、广东粤北、四川凉山为稀土资源集中分布区外,山东、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浙江、湖北、河南、山西、辽宁、陕西、新疆等省区亦有稀土矿床发现,但是资源量要比矿化集中富集区少得多。全国稀土资源总量的98%分布在内蒙、江西、广东、四川、山东等地区,形成北、南、东、西的分布格局,并具有北轻南重的分布特点。 中国稀土资源的时代分布,主要集中在中晚元古代以后的地质历史时期,太古代时期很少有稀土元素富集成矿,这与活动的中国大陆板块演化发展历史有关。中晚元古代时期华北地区北缘西段形成了巨型的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早古生代(寒武系)形成了贵州织金等地的大型稀土磷块岩矿床;晚古生代有花岗岩型和碱性岩型稀土矿床形成;中生代花岗岩型和碱性岩型稀土矿床广布于中国南方;新生代(喜山期)有碱性花岗岩和英碱岩稀土矿床的形成;第四纪有中国南方风化淋积型稀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