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不同方法
治疗慢性结肠炎偏方

[ 5 ] 苗明三. 法 定 中药 药 理 与 临 床 [ M] . 西安: 世 界 图 书 出 版 社 西
安公司, 1 9 9 8: 2 4 5, 2 8 4, 3 7 1 , 4 9 7 , 6 6 0, 7 5 4, 9 4 7 , 9 5 1 , 1 0 5 2 , 1 0 6 2 .
Pr a c t Ne u r o l , 2 0 0 7 , 7 ( 2 ): 8 2 — 9 2 .
不能 温通 经脉 而致瘀 血 内阻 , 瘀 血久 积 , 加 之病 邪入 络 ,
络脉 闭阻 , 渐致 脏腑 功能 受损 而变生 诸症 。
[ 3 ] 肖昌 庆. 吕仁 和 治 疗 糖 尿 病 周 围 神 经 病 变 的 经 验 E t f ] . 中国 中 医 药信 息 杂 志 , 2 0 0 1 , 8 ( 9 ) : 8 6 .
方药 应 用 l 呻 洇 氏潜扪l 去
! 垒 ’ 垒 ! 璺 ! 垒 ! 垒 : 兰 : l ! : ! : ! : ! : !
例, 有效 3 3例 , 无效 5 例, 总有 效率 9 4 . 3 8 ; 对 照组 9 1 例, 治愈 1 4例 , 显效 2 2 例, 有效 3 6例 , 无效 1 9例 , 总有 效率 7 9 . 1 2 。两组 临床 疗 效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发展及有效 降低高 额 医药花 费 , 切 实 改善 糖 尿病 患 者 的
生活质量 。
参 考 文 献
痛、 凉痛 或灼 热疼 痛 ; 阴血 虚则 不 能 濡 养肢 体 、 肌肉、 筋 骨, 故 见 四肢感觉 减 退 、 麻木、 痿 软无 力 , 甚 则 肌 肤 甲错 等 。 吕仁 和教 授 依 据 脏 腑 气 血 阴 阳 亏 损 、 痰 瘀 阻 络 程 度, 认为 D P N早期 主 要 病 机 为气 阴两 伤 , 经 脉 不 畅l _ 3 ] 。
甘草泻心汤治疗慢性结肠炎72例

治愈 : 药 4 8周后 , 用 ~ 大便恢 复正常 , 腹痛症 状 消失 , 随访半年无 复发者 ; 效 : 并 有 用药 4 8 — 周 后腹痛减轻 , 泄泻次数减少 , 大便正常 , 但停药后又 复发者 ; 无效 : 用药 4 8 ~ 周后 , 临床症状无改善或
作者简介 : 崔风魁(9 3 ) 男, 1 6一 , 毕业于天津 中医学院, 副主任 医师, 研究方向: 慢性 下消化道疾病研 究。
心汤为主方 , 随症加减 , 煎服 , 日 1 , 水 每 剂 治疗 4 8周。结果 :2例 中,  ̄ 7 治愈 4 , 81 有效 1 , 1.%; 9例 占6 .%; 4例 占 94
无效 9例 , 1.%。总有效率 8 . 占 2 5 75 %。结论 : 甘草泻心汤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 显著。
沾 液 、 秘 或 泄 泻 交 替 性 发 生 、 好 时坏 , 绵 下 便 时 缠
7 2例 中 , 愈 4 治 9例 , 6 .%; 占 81 有效 1 4例 , 占
1. 无效 9 , 1 . 总有效率 8 . 9 %; 4 例 占 2 %, 5 7 %。 5
4 典型 病例
断、 反复发作 。慢性结肠炎是慢性结肠通常根据致 病 原 因分 为 特 异 性 , 即有 明显 原 因 的结 肠 炎 , 和
20 08年间治疗慢性结肠炎 7 例 , 2 取得 一定疗效 。
报道如下 。
1 I 床 资 料 } 6 i
复发作 。曾到专科医院作纤维结肠镜检查 , 诊断为 慢性结肠炎。舌淡 、 苔黄 白相兼 , 脉弦滑。按上方法
治 疗 , 药 至 4周 后 , 状 消 失 , 用 药 2周 , 状 用 症 再 症
甘 草 泻 心 汤 为 主方 : 甘 草 3g 大 枣 1 炙 0, O枚 , 干姜 、 连各 lg半 夏 、 黄 O, 党参 、 黄芩 各 1g 5 。气 虚重
理中丸加减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医案、配方

理中丸加减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医案、配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病,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即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个局限在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疾病。
这与结肠克隆病的肠壁内炎症性变化有鲜明区别,后者在肉芽肿样炎性过程中肠壁各层均受累。
但溃疡性结肠炎时所见的病理变化是非特异性的,也可在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和淋菌性结肠炎中见到。
大多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都累及直肠,但如病变局限在直肠则可称为溃疡性直肠炎。
现在还不知道为什么有些病例的病变仅局限在直肠,而另一些则整个结肠受累。
多数炎症向近端扩展,侵犯左侧结肠,约有1/3患者整个结肠受累,称为全结肠炎。
在10%的全结肠炎患者中末端数厘米回肠也有溃疡,称为反液压性回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时病变区域都是相邻的,罕有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
决定疾病严重性和病期的因素还不清楚,可能这些因素与免疫紊乱的范围有关。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学“下痢”、“肠癖”、“滞下”、“血痢”等范畴。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较长,发作频繁,缠绵难愈,临床治疗较为棘手。
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因外感湿热毒邪,或因脾胃素虚,或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或劳倦太过,或忧思郁怒,情志不遂,气血逆乱等脾失健运,湿热内蕴,下注于肠腑而为病。
临床观察证实,大部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或迁延已久,“壮泻之余,定无完气”,久泻久痢导致脾虚,或因虚致泻,或因泻致虚,二者互相影响。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多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虚(脾虚、肾虚、脾肾虚),湿热,气(气郁),瘀。
主要致病因素为湿热。
病理基础以脾虚为本,湿热、肝郁、瘀血为标。
临床上治疗以“清利湿热,温肾健脾”为主,兼以“疏肝、化瘀”。
中医辨证论治疗效好。
【临床应用】张子尧于2005年4月~2007年3月期间,运用经方理中汤加减,治疗脾虚湿盛、寒热夹杂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0例,获得了满意效果。
证见腹痛绵绵不已,长期大便溏薄,脓血杂下,甚或滑脱不禁,里急后重较轻;常伴有畏寒怕冷,神疲短气,脘腹胀满,面色黄白,舌淡苔润或兼腻苔,脉沉细或濡滑。
茵陈白芷汤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湿热内蕴型39例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9月 第36卷9期(总第332期)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0.Vol.36 No.9·1147·慢性结肠炎(chronic colitis)以乙状结肠、直肠、甚至全结肠为其主要发病部位,可出现肠道炎症性水肿、溃疡、出血等病变。
症状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黏液、便秘或腹泻交替发生,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
笔者用茵陈白芷汤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湿热内蕴型取得较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共39例,均为2016年5月至2020年1月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诊治患者。
男17例,女22例;年龄26~76岁,平均(44.72±10.84)岁;病程1~15年,平均(5.23±3.73)年。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①既往有肠炎史,反复腹痛、腹泻;②结肠处有压痛,大便带脓液或带血持续3个月;③乏力,里急后重,左下腹部有压痛,排气不畅;④大便常见白细胞及少量脓细胞,大便培养有细菌;⑤结肠镜检查可见肠黏膜下糜烂、溃疡、充血、水肿、脓性分泌物。
中医诊断标准[3]:湿热内蕴。
症见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黏腻带血,身热体倦,烦热口渴,渴喜冷饮,小便黄赤,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舌苔黄腻,脉滑数。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辨证为湿热内蕴证。
排除标准:严重心肾器官不全,有血栓史,贫血,有糖尿病史等,胶原性肠黏膜病变,克隆病,缺血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
2 治疗方法以清热祛湿、理气通腑为法,拟茵陈白芷汤加减。
药用茵陈15g,白芷10g,秦皮15g,茯苓20g,黄柏10g,藿香15g,木香10g,槟榔10g。
舌苔黄腻、口黏、湿重加炒苍术、陈皮、厚朴以加强化湿,腹胀明显加用大腹皮、炒莱菔子以理气破气,大便带泡沫重用防风以祛风,肛坠明显重用葛根并加升麻、桔梗升提脾气,大便干结加枳实、决明子、全瓜蒌、制大黄以通腑气。
结肠炎偏方有效

结肠炎偏方有效(转载)一、玉米棒的芯子,粉碎,炒成微焦,温开水送服,早晚各一勺,两天见效;二、生姜片,用滚油炸成微焦,每次嚼食两片,每日两三次,当天治愈。
不过,不管用哪种方法,治好后都要连用两次以巩固疗效。
三鲜马齿苋30-60克煎水1饭碗,冲入捣烂的大蒜泥lO-15克,过滤得汁,酌加糖,1日2次。
四白木耳5-20克,浸泡数小时,以文火煮烂,酌加冰糖,每日2次。
五每晚将250g山药煮而食之。
结肠炎偏方发表时间:2010-05-09 发表者:赵东奇 (访问人次:3344)民间中医授我治疗结肠炎偏方,拿出与同道分享,组方为;栗壳10g,金银花10g,放于新瓦上小火倍干,共同研面,温水一次冲服.一般两次即可,效果神速.清晨起床后,取一块拇指大小的生姜,洗净后用小刀将皮削掉,切成薄片,嚼碎后用温开水送服。
午、食疗用姜片当菜用。
我爱人患肠炎半年多,用上述方法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隔姜灸神厥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从去年秋天开始,我每天早晨喝绿豆汤泡黄芪,下午吃五颗大红枣,晚上用热水泡脚绿豆汤是清肝火的,可以改善上热,黄芪是养脾的,之所以泡而不是煮,主要是怕上火。
具体做法是:绿豆一大把,加水煮十分钟,倒入容器中加五大片黄芪浸泡,十五分钟后喝光。
早饭尽量喝粥,粥本身也有滋润肠道的功能。
大红枣尽量买好一点的,可当零食。
红枣能健脾开胃,而且是维生素C之王,铁含量也高,补气血。
而泡脚的用意在于改善下寒,促进血液循环。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每周做一次足疗,多按摩一下脚底穴位和下肢,耐受力强的还可以试试藏式蒸足,让人大汗淋漓,颇能改善血液循环。
三个月之后,我的结肠炎好了一半,除了偶尔喝酒时发作外,基本上康复了。
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此法又与睡眠有相关性,睡眠不好则容易出现血压波动,对于老年人来说,每天睡觉前泡泡脚多半睡得好。
下面就讲讲我是如何治好结肠炎的吧。
我自己研究了一下,知道这个病是一个模糊型疾病,没有对症药,病因也不能精确描述,但与饮食不周和长期精神紧张有关,流行于白领阶层,多见于工作压力大、心情郁闷、常吃夜宵之人群。
牛阳教授运用枳实导滞汤治疗慢性结肠炎经验

慢 性 结 肠 炎 临 床 多 表 现 为腹 痛 、 胀 、 泻 或 便 腹 腹 秘 、 液便 、 血便 、 急 后 重 等 。现 代 医 学对 其 病 因 粘 脓 里
认 识不 明 , 多认 为是 自身 免 疫 功 能低 下 和外 源性 刺 激
枳 实导 滞 汤为 清 代 名 医俞 根 初 的 经 验 方 , 于 其 载
( 0 0年 8月 1 21 6日) 诊 : 二 药后 阴道 血净 , 基 础 现
体 温 低相 , 淡 苔 白 , 沉 细 。处 方 : 贞子 1 g 旱 莲 舌 脉 女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草 2 g 生 地 1 g 丹 皮 1 g 地 骨皮 1 g 麦 冬 1 g 炙 鳖 0, 5, 0, 0, 5,
牛 阳教 授 运 用 枳 实 导 滞 汤 治 疗 慢 性 结 肠 炎 经 验
张 伟 牛 阳
摘要: 慢性结肠炎为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 且病程缠绵, 易反复发作。牛阳教授认为慢性结肠炎虽病因病机复杂, 但基本病机为
湿热阻滞 胃 肠。在治疗时强调以清热利湿、 行气导滞为主, 擅长运用清代名医俞根初的经验方——枳实导滞汤加减, 轻法频下” 取“ 之意, 疗效显著, 特此介绍。 关键词: 枳实导滞汤; 慢性结肠炎; 湿热
发 ”, 用于 治疗 “ 毒 斑 疹 齐 发 ” 温 的病 证 。 现 临床 中 运
牛阳, 中医 学 教 授 、 任 医 师 、 士 研 究 生 导 师 。 主 硕 现 任 宁夏 医科 大学 中 医学 院 院长 , 家 中 医 药 管理 局 国 中医药 重 点建 设 学科 温病 学 学科 带 头人 。擅 长湿 热 病 及 温热 病 的治 疗 。他 总 结 2 0年来 临 床 治疗 慢性 结 肠 炎 的经 验 , 为患 者 的基本 病 机 为湿 热阻 滞 胃肠 , 认 治疗 上采 用 枳实 导 滞汤 加减 , 效显 著 。笔者 跟师 学 习 , 疗 受
慢性结肠炎的中药灌肠法

L !J
]
j
慢 性 结肠 炎 的 中 药灌 肠 法
韩 国有
鸡 西市韩 国有 中医 内科诊 所 ( 黑龙 江
中图分类号 :t7 . 2 1 46 : 5 文献标识码 : A
鸡西
180 ) 5 10
文章编号 : 6 2— 7 3( 0 8) 2— 1 0— 2 17 3 8 2 0 一 0 2 0
社 。96 2 3— 9 . 19 :9 2 7
取得很好 的疗效 , 我相信 随着 我们 对这一传 统经方的深入研究 ,
一
定会让它发挥 出更大 的作用 , 造福更 多的人 。
参 考文 献 :
[ ] 付超明 , 1 何燕霞. 慢性 胃炎患 者 的情 绪障碍调 查分析 [ ] J.
] ]
临床 实践基础上经过不断的改进、 筛选 , 索 出疗效较好 的结肠 1 、 摸 号 结肠 2号分型灌肠治疗慢性 结肠炎 , 突出了中医的外 治法, 多途
径 治疗疾病 , 取得 了满意的效果 。通过 治疗 ,0例 病人 中, 8 治愈 3 2例 , 4 % ; 占 0 显效 4 4例 , 5 ; 占5 % 无效 4例 , % ; 占5 总有效 率为
临床研究[ ] 中医研究 ,9 58 6 :1 J. 19 , ( )2 . 杨洁 , 陈文剑. 疏肝调 胃法治疗功能性 消化 不 良 5 3例 分析 [ ] 中医药研究 ,98 1 ( ) 1. J. 19 ,4 5 :4 杨 国亮 , 王侠生. 现代皮肤 病学. 上海 : 上海 医科大学 出版
疾病 的快速 康复 , 在反 复进行 临床 实践及 筛选有 效药物 的基 础
上 ,0 1 以来我们采用 了改进后 的结肠 1 、 20 年 号 结肠 2号分型灌 肠治疗慢性结肠炎 , 取得 了满意的疗 效。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论治(中医临床)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论治(中医临床)【概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属非特异性炎症性肠道疾病,1875年Wilks及Moxon首先对本病进行了描述,将其从慢性腹泻疾患中独立出来。
1903年Wilks及Boas定名为“溃疡性结肠炎”,数十年来沿用此名。
1973年WHO所属医学科学国际组织委员会(CIOMS)定名为“特发性直肠结肠炎”,但在临床工作上,国内一般习惯地称本病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是一种病变主要在大肠粘膜和粘膜下层,可形成糜烂、溃疡、原因不明的弥漫性非特异性炎症。
病变多在直肠及乙状结肠。
向上呈连续性非跳跃式蔓延,累及部分、大部分或全结肠。
临床上以腹泻、粘液血便、腹痛为主要症状,病情轻重悬殊,多数病程缓慢,有反复发作的趋势,亦有急性爆发者。
可产生严重的局部和远处并发症。
急性爆发型死亡率高,慢性持续性癌变机会多。
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为多。
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尚未明确。
引起其发病的因素是多种的,目前一般认为与感染因素、精神因素、酶因素、保护物质缺乏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有关。
组织学的基本特点是肠腺紊乱,基底膜断裂、以至消失,粘膜和粘膜下层各种炎性细胞浸润,隐窝脓肿形成,继发发生坏死,产生广泛糜烂或多发性溃疡。
长期反复发作,可形成多发性炎性息肉。
一般认为,隐窝炎及隐窝脓肿是原发病变。
祖国医籍中,虽然没有结肠炎的病名,但其临床表现与泄泻、痢疾等病证相似。
因所下之物如涕如脓、粘滑垢腻,排出噼噼有声,故《黄帝内经》中称之为“肠噼”。
如《素问·太阴阳明篇》说:“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稹满闭塞,下为慎泻,久为肠噼。
”《素问·通评虚实论》说:“帝曰:肠噼便血如何?歧伯曰:身热者死,寒则生。
帝曰:肠噼下脓血如何?歧伯曰:脉悬绝死,滑大生”。
因其病程长久而缠绵,时愈时发,《诸病源候论》称为“久痢”、“休息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不同方法
中医内治法
1、肝气侮脾型:腹泻与情绪变化后发生,以胸胁胀满痛疼、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大便不畅为特征,苔薄白,脉弦细。
方用逍遥散合痛泻要方加减。
重加白芍、炙甘草以缓急止泻,同时加槟榔、焦三仙以消补兼施。
2、脾虚夹湿型:以神疲乏力、纳呆脘闷、肠鸣腹泻、粪便夹有不消化物为特征,舌淡苔白,脉濡缓。
方用参苓白术散或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偏寒加肉桂、炮姜;偏热加黄连、黄芩与炮姜寒温并用。
3、脾肾两虚型:是本病的严重和难治阶段,病程较长,以畏寒、面色晄白、腰膝酸冷、肠鸣腹泻多在黎明前,或滑泻、泻下完谷不化之物为特征,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方用四神丸合连理汤加减。
改干姜为炮姜,入乌梅、芡实、乌药等温涩肠道。
4、湿热下注型:为本病的初起和发作时,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泻下赤白粘冻或脓血为特征,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用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
热重加金银花、红藤;湿重加厚朴、苍术。
中药灌肠疗法
1、菊花30g,白术15g,防风10g,甘草10g,白芷8g,米壳15g。
便血重时加防风炭、云南白药适量,溃疡较广泛者加雷公藤6g。
上药水煎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去渣,再回锅浓缩至60~80ml,以药液保留灌肠,每晚1次,连续7~10天为1个疗程。
2、黄芪、白术、丹参、白芍各20g,黄连、黄芩、侧柏叶、防风各15g,金银花、连翘、白及、生地各10g,每剂药煎3次,每次煎药液250ml,3次共750ml,其中早、午饭前各服250ml,余下250ml药液于晚上睡前用于灌肠。
3、苦参30g,地榆15g,槐花15g。
水煎浓缩至100~250ml,另将珍珠层粉6g溶于药液中,保留灌肠。
若腹痛明显可加没药、莪术以行气活血,散瘀止痛;若大便次数增多,结肠水肿明显者,可加生苡仁利水消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
4、生蒲黄10g,仙鹤草、败酱草、乳香各15g,没药6g,煅龙骨10g先煎,生牡蛎10g
先煎,赤石脂10g先煎。
将上药煎成200ml药液,每晚睡前灌肠,15天为1个疗程。
5、以壁虎研末合白及,煎成粘性汤液保留灌肠,每3天1次,5次为1个疗程。
另将壁虎、白及各半研粉装入胶囊,每次2~3粒,于灌肠间歇期服用,1个疗程结束后再服胶囊2周,治疗期间可停用其他西药。
中药灌肠宜每晚睡前进行,灌肠前排空大便,药液温度以36℃~39℃为宜。
中药灌肠疗法治疗结肠炎,能使药物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同时还能起到局部冲洗清洁的作用,以达到止泻消炎,解痉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肠道免疫功能,促进溃疡愈合的目的。
原文链接:/jcy/2014/0730/185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