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报告(大连海事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电气系统建模与仿真姓名:xx 学

号:222014xx09 所属学院:轮机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班指导教师:

王莹、朱景伟

2017年1月2日

目录

目录 (2)

设计任务一 (4)

一. 实验目的 (4)

二. 实验内容 (4)

1. 单相桥式整流 (4)

设计任务2 (8)

一. 实验目的 (8)

二. 实验内容 (8)

1. 一阶直流激励RC充、放电电路的研究(学号尾数为单数) (8)

2. 二阶RLC直流激励下的动态响应的研究 (10)

3. 二阶RLC交流激励下动态响应的研究 (12)

4. 变压器的稳态分析 (13)

设计任务3 (19)

一. 实验目的 (19)

二. 实验内容 (19)

1.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晶闸管)分析 (19)

2. 三相PWM逆变电路分析 (24)

3. buck降压电路分析 (26)

4. boost升压电路分析 (29)

设计任务4 (33)

一. 实验目的 (33)

二. 实验内容 (33)

1. 笼型异步电机直接起动的研究 (33)

2. 绕线式异步电机转子串电阻起动的研究 (37)

电气系统仿真总结 (42)

设计任务一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tlab/Simulink中SimPowerSystems 工具箱的基本建模方法

2.掌握Matlab/Simulink 电气仿真的基本步骤

3.利用Matlab/Simulink 在基本电路与磁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等方面的仿真设计

二.实验内容

1.单相桥式整流

单相桥式整流加LC滤波电路,电源为220V,50Hz, 整流电路输入为24V,负载为10Ω阻性负载,滤波电感L=100mH,滤波电容C=200uF。

◆参数设置:

电源:220V、50HZ

变压器:200VA、220V/24V

电感:100mH

并联阻容支路:10ohms、200uF

◆理论值计算:

输出电压平均值:Uo=0.9cos(0°)U2=21.6V

◆注意事项:

根据需要进行标记模块

根据需要标记连线的名字的

根据需要标注示波器的曲线

可以通过帮助文件了解模块的使用方法

测量电压(流)必须经由电压(流)测量模块进入示波器Scope。

◆仿真电路:

◆仿真结果:

二极管3波形: 二极管4波形:

负载电压波形:

仿真结果分析:

二极管波形分析:

位于两个桥壁的二极管3、二极管4交替导通,电流波形由滤波电感、滤波电容共同决定,当二极管截止时,二极管两端承受反压。

负载电压波形分析:

当1号和4号晶闸管导通时,整流桥两端输出完整的正弦正半波,当2号和3号晶闸管导通时,整流桥两端输出完整的正弦正半波,一个周期内整流桥两端输出电压有效值为21.6V,由于滤波电容作用使负载两端的电压维持在18V~22V之间。

设计任务2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tlab/Simulink中SimPowerSystems 工具箱的基本建模方法

2.掌握Matlab/Simulink 电气仿真的基本步骤

3.利用Matlab/Simulink 在基本电路与磁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等方面的仿真设计

二.实验内容

1.一阶直流激励RC充、放电电路的研究(学号尾数为单数)

◆参数设置:

电源:20V(直流)

断路器:初始状态断开,0.2s闭合,1s断开

理想开关:初始状态断开,1s闭合

串联阻容支路:500 ohms、100 uF

◆理论值计算:

充电时间t=R*C=0.05 s

放电时间t=R*C=0.05 s

◆注意事项:

根据需要进行标记模块

根据需要标记连线的名字的

根据需要标注示波器的曲线

可以通过帮助文件了解模块的使用方法

测量电压(流)必须经由电压(流)测量模块进入示波器Scope。

◆仿真电路图:

电容电流波形:

电容电压波形:

◆仿真结果分析:

在t=0s时刻理想开关和断路器断开;

在t=0.2s时闭合断路器,电容充电容,充电开始时储能为0,其中电压最小而其电压变化率最大;

随着充电的进行,电容储能增加,电压增大而电压变化率减小,电容中电压亦接近理论值U =20V;

在t=1s时闭合理想开关,断开断路器,电容放电,放电开始时储能为0,其中电压最大而其电压变化率最大;随着放电的进行,电容储能减少,电压增大而电压变化率减小,放电结束后电容中电压为U=0V;

2.二阶RLC直流激励下的动态响应的研究

要求:欠阻尼情况(学号尾数为单数)

◆参数设置:

电源:10V(直流)

断路器:初始状态断开,0.01 s闭合

理想开关:初始状态闭合,0.01 s断开

电阻:5 ohms

电感:10 mH

电容:100 uF

◆理论值计算:

临界阻尼时电阻取值:Rs=2*(L/C)^(1/2)=20Ω

◆注意事项:

根据需要进行标记模块

根据需要标记连线的名字的

根据需要标注示波器的曲线

可以通过帮助文件了解模块的使用方法

测量电压(流)必须经由电压(流)测量模块进入示波器Scope。

◆仿真电路图:

◆仿真结果:

◆仿真结果分析:

设置电容C=100uF,电感L=10mH,根据Rs=2*(L/C)^(1/2)=20ohms,考虑使电路工作在欠阻尼状态,取电阻R=5ohms。由图可见,负载电流、电压出现超调部分,电路处于欠阻尼状态。

3.二阶RLC交流激励下动态响应的研究

◆参数设置:

电源:100V、50Hz

电阻:1 ohm

电感:1 mH

电容:10 uF

◆注意事项:

根据需要进行标记模块

根据需要标记连线的名字的

根据需要标注示波器的曲线

可以通过帮助文件了解模块的使用方法

测量电压(流)必须经由电压(流)测量模块进入示波器Scope。

◆仿真电路图:

◆仿真结果:

◆仿真结果分析:

结论:交流电源电容、电阻、电感电压都为正弦波/电路稳定后,电感接近短路电阻两端电压与电容两端电压相差半个周期(由于电容、电感正方向相反,所以图中显示为同向)

4.变压器的稳态分析

一台10kVA,60Hz,380V/220V单相变压器,原、副边的漏阻抗分别为:Zp=0.14+j0.22Ω,

Zs=0.035+j0.055Ω,励磁阻抗Zm=30+j310Ω,负载阻抗ZL=4+j5Ω。

要求: 利用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计算在高压侧施加额定电压时,(a)分别计算原、副边的电流的有效值。(b) 副边的负载上电压的有效值

参数设置和理论值计算:电源参数设置:

变压器参数设置:

根据公式:

计算变压器参数设置如下:

R(base)=14.44Ω

L(base)=0.0383H

由于国内教材常采用变压器的等效电路与英文版中常采用的等效电路在励磁支路上存在区别,故计算励磁阻抗时,需使用一下转换公式:

Rc=3233.4Ω

Xm=312.9

Lm=Xm/(2*pi*60)=0.83H

Rm(pu)=Rc/R(base)=223.92

Lm(pu)=Lm/L(base)=21.67

变压器的参数如图:

原边漏阻抗:

副边漏阻抗:

◆仿真电路图:

◆仿真结果分析:

根据电路图所示,原边电流有效值20.44A,负载电压有效值214.8V,副边电流有效值33.54A。

设计任务3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tlab/Simulink中SimPowerSystems 工具箱的基本建模方法

2.掌握Matlab/Simulink 电气仿真的基本步骤

3.利用Matlab/Simulink 在基本电路与磁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等方面的仿真设计

二.实验内容

1.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晶闸管)分析

已知:3个交流电源,U = 220 + (学号%10)×20V,50Hz。串联负载分别为:R = 1Ω,L= 1mH。

要求: 利用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观察:(a) 各个晶闸管的电压。(b) 负载上的电流、电压。模型和曲线要有标注。

提示:(1) Synchronized 6-Pulse Generator 位于Extra Library 的Control Blocks。其Block端输入为0(选constant模块),频率为50Hz。

(2) 整流桥选Universal Bridge,位于power electronics 模块中。

◆参数设置:

电源:400V、50Hz

电感:100mH

同步6脉冲产生器:频率:50Hz 脉宽:10°

串联阻感支路:1 ohm、1mh

◆理论值计算: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2011级) 题目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学院自动化 专业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王永忠/刘伟峰 完成日期2014年6月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一 ———交流异步电机动态仿真 一 设计目的 1.了解交流异步电机的原理,组成及各主要单元部件的原理。 2. 设计交流异步电机动态结构系统; 3.掌握交流异步电机调速系统的调试步骤,方法及参数的整定。 二 设计及Matlab 仿真过程 异步电机工作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仿真异步电机在空载启动和加载过程中的转速和电流变化过程。仿真电动机参数如下: 1.85, 2.658,0.2941,0.2898,0.2838s r s r m R R L H L H L H =Ω=Ω===, 20.1284Nm s ,2,380,50Hz p N N J n U V f =?===,此外,中间需要计算的参数如下: 21m s r L L L σ=-,r r r L T R =,22 2 s r r m t r R L R L R L +=,10N m TL =?。αβ坐标系状态方程: 其中,状态变量: 输入变量: 电磁转矩: 2p m p s r s L r d ()d n L n i i T t JL J βααωψψβ=--r m r r s r r d 1d L i t T T ααβαψψωψ=--+r m r r s r r d 1d L i t T T ββαβψψωψ=-++22s s r r m m m s r r s s 2r r r r d d i R L R L L L L i u t L T L L ααβαα σψωψ+=+-+22 s s r r m m m s r r s s 2 r r r r d d i R L R L L L L i u t L T L L ββαββ σψωψ+=--+[ ] T r r s s X i i αβαβωψψ=[ ] T s s L U u u T αβ=()p m e s s s s r n L T i i L βααβ ψψ=-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报告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报告凝气式火力发电厂一次部分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电网的迅速发展,国内外火电机组的容量也越来越多。人民用电量的日益增加促使发电量的不断增加。在世界的能源不断消耗,促进了新能源的发展,但是目前新能源还不能完全代替传统一次能源的发电,在我国火力发电任然占据主导地位。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煤炭、石油或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其能量的转换过程是由燃料的化学能到热能再到机械能最后转换为电能。本设计是凝气式火电厂一次部分的设计。通过对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和短路电流的计算。更加经济可靠的选用相关的一次设备,做到更好利用一次能源,与故障时对电力系统的保护。

2 主接线方案设计 2.1 原始资料分析 2.1.1 原始资料 发电机组4100?,85.0cos =?,U=10.5KV ,次暂态电抗为0.12,年利用率为5000小时以上,厂用电率6%,高压侧为220kv 、110KV ,其中110V 出线短有5回出线与系统相连接输送的功率为120MW ,220KV 的出线有5回与系统相连接输送的功率为200MW 。中压侧35KV,3回出线将功率送至5KM 内的用户综合负荷40MW ,。发电厂处于北方平原地带,防雷按当地平均雷暴日考虑,土壤为普通沙土。系统容量取3500MVA 。 2.1.2资料分析 根据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资料可知,该火电厂为中型火电站,由于其年利用率在5000小时以上,所以该发电厂一般给I ,II 类负荷供电,必须采用供电较为可靠的接线形式。其地形条件限制不严格,但从节省用地考虑,尽可能使其布置紧凑,便于运行管理。发电厂的总容量与系统容量之比相对较小,所以对于35KV 及110KV 可以采取相对简单的接线方式。 2.2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依据 电气主接线设计是火电厂电气设计的主体。它与电力系统、枢纽条件、电站动能参数以及电站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等密切相关,并对电气布置、设备选择、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等都有较大的影响,必须紧密结合所在电力系统和电站的具体情况,全面地分析有关影响因素,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地选定接线方案。 电气主接线的主要要求为: 1、可靠性:衡量可靠性的指标,一般是根据主接线型式及主要设备操作的可能方式,按一定的规律计算出“不允许”事件的规律,停运的持续时间期望值等指标,对几种接线形式的择优。 2、灵活性:投切发电机、变压器、线路断路器的操作要可靠方便、调度灵活。 3、经济性:通过优化比选,工程设计应尽力做到投资省、占地面积小、电能损耗小。 2.3主接线的方案拟定 方案一:根据对原始资料的分析可知系统有4个电压等级分别是发电厂到母线的10KV 电压和经过升压给周边用户使用的35KV 的电压以及提供给系统的110KV 和

船舶操纵题库6

四章一节 1、在大风浪中顺浪航行的条件是: I.波长小于船长时;II.波长大大长过船长时;III.波长与船长相近似,船速又与波速接近时 A、仅I对 B、仅II对 C、I、II对 D、仅III对 2、船舶横摇周期Tθ,波浪周期τ,当Tθ >τ时,则船舶横摇周期较 ,甲板上浪较 .。 A、慢;少 B、快;少 C、慢;多 D、快;多 3、在北半球台风的危险半圆是指台风的半圆。 A、左 B、右 C、前 D、后 4、在北半球可航半圆内避台操纵法是: I.以左首约15°~20°顶风全速驶离;II.使右首受风顶风滞航;III.使右尾受风驶离 A、仅I对 B、仅II对 C、仅III对 D、II、III对 5、船舶为避免卷入台风中心的操纵方法是: A、在北半球,船舶应以右首舷的15°~20°顶风全速航行 B、在南半球,船舶应以右尾受风全速航行 C、A、B都对 D、A、B都不对 6、船舶在海上航行时遇到大风浪,使该船剧烈摇摆,拍底和甲板大量上浪,螺旋桨打空车,该船应采取: A、滞航 B、顺浪航行 C、漂滞 D、顶风,顶浪航行 7、在大风浪中航行的船舶,为避免谐摇,改变波浪的遭遇周期,可采取下述那种措施? A、改变航向 B、即改变航向又变速 C、改变船速 D、A、B、C、均可采取 8、船舶在大风浪中掉头操纵,下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A、利用海浪的三大八小变化规律,使船舶在风浪较平静是掉头 B、掉头过程中要快车满舵,以求尽快掉成 C、从顶浪转向顺浪时,转向应在较平静海面来到之前开始,以求在较平静海面时正好转到顺浪 D、从顺浪转到横浪较危险,必须降低惯性冲力,等待时机,以求在较平静的海面掉头完毕 9、有关大风浪中采取漂滞法的船,下述哪项不正确? A、保持舵效的最小速度并将风浪放在船首2~3个罗经点迎浪航行 B、船舶停止主机随风浪漂流 C、适用保向性差或衰老的船舶 D、可在船首抛出锚链或大缆使船首迎风浪 10、海上波浪周期为10秒,如本船横摇周期分别为下列所述,正确的船舶摇摆情况是: A、周期6秒时,横摇较快 B、周期10秒时,横摆最剧烈 C、周期14秒时,横摇较慢 D、A、B、C、都对 11、在大风浪中航行,为减轻拍底现象应保持首吃水大于满载吃水的多少? A、1/3 B、1/2 C、3/4 D、以上都可以 12、当船舶处于纵摇和垂荡都很严重时,为了减轻摇荡,须避开临界区域,采取最有效的措 施是: A、减速 B、改变航向 C、调整吃水差 D、以上都行 13、在大风浪中航行,船舶受波浪的作用,使其围绕着通过重心的X、Y、Z轴作线运动和 回转运动,过X轴的摇摆运动称为:

生产系统建模与及仿真实验报告

生产系统建模与及仿真 实验报告 实验一Witness仿真软件认识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掌握Witness仿真软件的主要功能与使用方法; 2、学习生产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方法。 二、实验内容 学习、掌握Witness仿真软件的主要功能与使用方法 三、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实验目的: 2、写出简要实验步骤; 四、主要仪器、设备 1、计算机(满足Witness仿真软件的配置要求) 2、Witness工业物流仿真软件。 五、实验计划与安排 计划学时4学时 六、实验方法及步骤 实验目的: 1、对Witness的简单操作进行了解、熟悉,能够做到基本的操作,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基础建模。 2、进一步了解Witness的建模与仿真过程。 实验步骤: Witness仿真软件是由英国lanner公司推出的功能强大的仿真软件系统。它可以用于离散事件系统的仿真,同时又可以用于连续流体(如液压、化工、水力)系统的仿真。目前已成功运用于国际数千家知名企业的解决方案项目,有机场设施布局

优化、机场物流规划、电气公司的流程改善、化学公司的供应链物流系统规划、工厂布局优化和分销物流系统规划等。 ◆Witness的安装与启动: ?安装环境:推荐P4 1.5G以上、内存512MB及以上、独立显卡64M以上显存,Windows98、Windows2000、Windows NT以及Windows XP的操作系统支持。 ?安装步骤:⑴将Witness2004系统光盘放入CD-ROM中,启动安装程序; ⑵选择语言(English);⑶选择Manufacturing或Service;⑷选择授权方式(如加密狗方式)。 ?启动:按一般程序启动方式就可启动Witness2004,启动过程中需要输入许可证号。 ◆Witness2004的用户界面: ?系统主界面:正常启动Witness系统后,进入的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主界面中的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等的基本操作与一般可视化界面操作大体上一致。这里重点提示元素选择窗口、用户元素窗口以及系统布局区。 ?元素列表窗口:共有五项内容,分类显示模型中已经建立和可以定义的模型元素。Simulation中显示当前建立的模型中的所有元素列表;Designer中显示当前Designer Elements中的所有元素列表;System中显示系默认的特殊地点;Type中

计算机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0 ~2011 学年第 2学期 学生姓名:林泽佳专业班级:08自动化1班指导教师:钟秋海工作部门:信息学院一、课程设计题目 : 《控制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和仿真》 本课程设计共列出10个同等难度的设计题目,编号为:[0号题]、[1号题]、[2号题]、[3号题]、[4号题]、[5号题]、[6号题]、[7号题]、[8号题]、[9号题]。 学生必须选择与学号尾数相同的题目完成课程设计。例如,学号为8xxxxxxxxx2的学生必须选做[2号题]。 二、课程设计内容 (一)《控制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和仿真》课题设计内容|

! " [2 有波纹控制器Dy(z)和一单位速度信号输入时的最少拍无波纹控制器Dw(z)。具体要求见(二)。 (二)《控制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和仿真》课题设计要求及评分标准【共100分】 , 1、求被控对象传递函数G(s)的MATLAB描述。(2分) 2、求被控对象脉冲传递函数G(z)。(4分) 3、转换G(z)为零极点增益模型并按z-1形式排列。(2分) 4、确定误差脉冲传递函数Ge(z)形式,满足单位加速度信号输入时闭环稳态误差为零和实际 闭环系统稳定的要求。(6分) 5、确定闭环脉冲传递函数Gc(z)形式,满足控制器Dy(z)可实现、最少拍和实际闭环系统稳 定的要求。(8分)

6、根据4、5、列写方程组,求解Gc(z)和Ge(z)中的待定系数并最终求解Gc(z)和Ge(z) 。 (12分) 7、求针对单位加速度信号输入的最少拍有波纹控制器Dy(z)并说明Dy(z)的可实现性。 (3分) ! 8、用程序仿真方法分析加速度信号输入时闭环系统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7分) 9、用图形仿真方法(Simulink)分析单位加速度信号输入时闭环系统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 (8分) 10、确定误差脉冲传递函数Ge(z)形式,满足单位速度信号输入时闭环稳态误差为零和实际 闭环系统稳定的要求。(6分) 11、确定闭环脉冲传递函数Gc(z)形式,满足控制器Dw(z)可实现、无波纹、最少拍和实际 闭环系统稳定的要求。(8分) 12、根据10、11、列写方程组,求解Gc(z)和Ge(z)中的待定系数并最终求解Gc(z)和Ge(z) 。 (12分) 13、求针对单位速度信号输入的最少拍无波纹控制器Dw(z)并说明Dw(z)的可实现性。(3分) 14、用程序仿真方法分析单位速度信号输入时闭环系统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7分) 15、用图形仿真方法(Simulink)分析单位速度信号输入时闭环系统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 & (8分) 16、根据8、9、14、15、的分析,说明有波纹和无波纹的差别和物理意义。(4分) 三、进度安排 6月13至6月14: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复习控制理论和计算机仿真知识,收集资料、熟悉仿真工具;确定设计方案和步骤。 6月14至6月16:编程练习,程序设计;仿真调试,图形仿真参数整定;总结整理设计、 仿真结果,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6月16至6月17:完成程序仿真调试和图形仿真调试;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答 辩总结。 [ 四、基本要求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设计 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2015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高婷婷,林建华 成绩:

摘要 整流电路尤其是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是电力电子技术中最为重要同时也是应用得最为广泛的电路,不仅用于一般工业,也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电力系统、通信系统,能源系统及其他领域,因此对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的相关参数和不同性质负载的工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电力电子电路理论学习的重要一环,而且对工程实践的实际应用具有预测和指导作用,因此调试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的相关参数并对不同性质负载的工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力电子,三相,整流

目录 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1 2 设计任务与要求 (1) 3 设计方案 (1) ?3.1三相全控整流电路设计 (1) 3.1.1三相全控整流电路图原理分析 (2) ?3.1.2整流变压器的设计 (2) ?3.1.3晶闸管的选择 (3) 3.2 保护电路的设计 (4) 3.2.1变压器二次侧过压保护 (4) ?3.2.2 晶闸管的过压保护………………………………………………4 3.2.3 晶闸管的过流保护………………………………………………5 3.3 触发电路的选择设计 (5) 4 实验调试与分析 (6) 4.1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仿真模型 (6)

4.2仿真结果及其分析……………………………………………7 5 设计总结 (8) 6 参考文献 (9)

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程设计属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延续,通过设计实践,进一步学习掌握《电力电子技术》,更进一步的掌握和了解他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通过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反复调试、训练、便于学生掌握规范系统的电子电力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 设计任务与要求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要求输入交流电压2150,10,0.5U V R L H ==Ω=为阻 感性负载。 1.写出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阻感性负载的移相范围,并计算出直流电压的变化范围 2.计算α=60°时,负载两端电压和电流,晶闸管平均电流和有效电流。 3.画出α=60°时,负载两端 d U 和晶闸管两端 1 VT U 波形。 4.分析纯电阻负载和大电感负载以及加续流二极管电路的区别。 5.晶闸管的型号选择。 3 设计方案 3.1三相全控整流电路设计

大连海事大学船舶操纵复习提纲1到19条

避碰部分复习提纲(1~19) NO.1 一、适用对象及水域 1. 适用的水域 1)公海 2)连接公海而可供海船航行的一切水域 2. 适用的对象 适用于上述适用水域中的一切船舶,而非仅适用于海船。 二.“规则”与地方规则的关系 1.特殊规定(特殊的航行规则) 1)制定的部门——有关主管机关: An appropriate authority 2)适用对象: 港口、港外锚地、江河、湖泊、内陆水道. 3)关系: (1)特殊规定优先于“规则” (2)特殊规定应尽可能符合“规则”各条,以免造成混乱。 2. 额外的队形灯、信号灯、号型或笛号(特殊的号灯、号型及声号) 1)制定部门---各国政府:The Governmant of any State 2)适用对象、信号种类及要求 NO.2 一、对象 1.船舶 2.船舶所有人 3.船长或船员 二、三种疏忽的分类: 1.遵守本规则的疏忽 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一般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忽职守,麻痹大意。不执行甚至违反《规则》; 2)错误地解释和运用《规则》条文; 3)片面强调《规则》的某一规定,而忽视条款间的关系和系统性; 4)只要求对方执行《规则》,不顾自身的义务和责任。 2.对海员通常做法可能要求的任何戒备上的疏忽 (1)不熟悉本船的操纵性能及当时的条件的限制而盲目操船; (2)对风流的影响估计不足;

(3)对浅水,岸壁,船间效应缺乏应有的戒备; (4)不复诵车钟令和舵令; (5)未适应夜视而交接班 (6)狭水道,复杂水域航行时没有备车,备锚,增派了望人员; (7)在不应追越的水域,地段或情况下盲目追越; (8)未及时使用手操舵; (9)锚泊的水域或方法不当;或对本船或他船的走锚缺乏戒备 (10)了解地方特殊规定及避让习惯。 3.当时特殊情况可能要求的戒备上的疏忽 构成特殊情况的原因很多, 主要有:自然条件的突变;复杂的交通条件; 相遇船舶突然出现故障;出现《规则》条款没有提及的情况和格局等。 例如:(1)突遇浓雾,暴风雨等严重影响视距和船舶操纵性能的天气; (2)两艘以上的船舶相遇构成碰撞的局面; (3)夜间临近处突然发现不点灯的小船,或突然显示灯光的船舶; (4)他船突然采取具有危险性的背离《规则》的行动; (5)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使本船或他船无法按照《规则》的规定采取避碰行动。 三.“背离”的目的,条件与时机 1.目的:为避免紧迫危险。 2.条件: (1)“危险”确实存在,不是臆测或主观臆断的; (2)危险是紧迫; (3)“背离”是合理(且有效)的,不背离反而不利于避碰。 4.时机: 采取背离行动的时机显然只能在紧迫局面形成之后,“紧迫危险”尚未出现之前,不可过早或过晚。 NO.3 1.船舶: (1)显然,军舰专用船舶和从事海上勘探的各种钻井船等均属于船舶。 (2)潜水艇——当其在水面航行时,方为“船舶”。 (3)非排水船舶——航行时,基本上或完全不靠浮力支持船舶重量的船舶。 2. 机动船:这里为广义,但在第二章各条中,不包括: 失去控制的船舶,操限船和限于吃水的船舶,从事捕鱼的船舶。 3. 帆船Sailing vessel (指任何驶帆的船舶,如果装有推进器但不在使用.) 为单纯用帆行驶的船舶。机帆并用----为机动船。 4.从事捕鱼的船舶: (1)正在从事捕鱼,不论其是否对水移动; (2)作业时,所使用的渔具使其操纵性能受到限制。 5.水上飞机——水面航行时属“船舶”,水上超低空飞行时属“飞机”。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实验报告

大连海事大学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 课程实验报告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四设计模式应用 班级:软件工程一班 学号:2220141524 姓名:孙正涛 指导教师:谢兄 成绩: 2016年1月2日

目录 1实验目的 (3) 2实验内容 (3) 3实验要求 (4) 4实验步骤 (4) 5总结与体会 (4) 5.1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4) 5.2总结 (5) 5.3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实验目的 1.1利用Observer、单件等设计模式开发实现一个小的系统。 1.2通过常用的设计模式的实例实验,熟悉设计模式特点及应用条件,掌握基于设计模式的 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应用。 2实验内容 2.1完成一个了一个可以绘图并进行移动的绘图程序 该程序分成分成8部分来写分别是:ShapeMgr.java MyCircle.java MyLine.java MyLocation.java MyRectangle.java MyShape.java IShape.java Painting.java 2.2ShapeMgr.java 这部分代码是负责几种管理图形的代码,将代码存在一个ArrayList 集合中,方便在移动的时候进行几种的管理 2.3MyCircle.java 这部分是关于绘制圆形的,里面有filloval()方法——这是用于绘图的方法,还有一个inside()方法,这是关于移动的函数,用于判断是否可以进行移动 2.4MyLine.java 与上一个类是一样的,用于绘制直线 2.5MyRectangle.java 与上一个类是一样的,用于绘制矩形 2.6MyLocation.java 这是一个负责进行初始地址管理的类,因为每次移动都需要变更地址,而图形的相对属性是不变的。就像是矩形开始点到终止点的距离,是不变的。确定了初始的地点,依据现有图形的一些属性,就可以重新绘制出移动后的另一个图形。每次只要是关于初始地点的X、Y都必须通过这个类来获取和改变,所以里面有get、set函数等。 这个类是图形移动的关键,所以设计的时候花费的时间比较多。 2.7MyShape.java 这个类继承了接口IShape接口,实现了它里面的方法,并且其他的类继承了这个类里面的方法,并进行一些改变。 这个类的作用主要是最坐标进行处理的,因为在移动的时候,只要是针对初始的X,Y 的值进行改变,然后在根据之前的一些属性进行重新绘制图形。 2.8IShape.java 这是一个父父接口,用于管理最常用的几个方法 MyLocation getMylocation(); void setMyLocation(MyLocation location); 这个方法是与MyShape类中的一个方法,用于获取之前的X,Y的地址,然后通过计算式进行改变地址的值,获取新的地址,然后在重新绘制出新的图形。 Int area();

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1 Witness仿真软件认识 一、实验目的 熟悉Witness 的启动;熟悉Witness2006用户界面;熟悉Witness 建模元素;熟悉Witness 建模与仿真过程。 二、实验内容 1、运行witness软件,了解软件界面及组成; 2、以一个简单流水线实例进行操作。小部件(widget)要经过称重、冲洗、加工和检测等操作。执行完每一步操作后小部件通过充当运输工具和缓存器的传送带(conveyer)传送至下一个操作单元。小部件在经过最后一道工序“检测”以后,脱离本模型系统。 三、实验步骤 仿真实例操作: 模型元素说明:widget 为加工的小部件名称;weigh、wash、produce、inspect 为四种加工机器,每种机器只有一台;C1、C2、C3 为三条输送链;ship 是系统提供的特殊区域,表示本仿真系统之外的某个地方; 操作步骤: 1:将所需元素布置在界面:

2:更改各元素名称: 如; 3:编辑各个元素的输入输出规则:

4: 运行一周(5 天*8 小时*60 分钟=2400 分钟),得到统计结果。5:仿真结果及分析: Widget: 各机器工作状态统计表:

分析:第一台机器效率最高位100%,第二台机器效率次之为79%,第三台和第四台机器效率低下,且空闲时间较多,可考虑加快传送带C2、C3的传送速度以及提高第二台机器的工作效率,以此来提高第三台和第四台机器的工作效率。 6:实验小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Witness的操作界面及基本操作有了一个初步的掌握,同学会了对于一个简单的流水线生产线进行建模仿真,总体而言,实验非常成功。

课程设计之matlab仿真报告

西安邮电大学 专业课程设计报告书 院系名称:电子工程学院学生姓名:李群学号05113096 专业名称: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班级:光信1103 实习时间:2014年4月8日至2014年4月 18日

一、课程设计题目: 用matlab 仿真光束的传输特性。 二、任务和要求 1、用matlab 仿真光束通过光学元件的变换。 ① 设透镜材料为k9玻璃,对1064nm 波长的折射率为1.5062,镜片中心厚度为3mm ,凸面曲 率半径,设为100mm ,初始光线距离透镜平面20mm 。用matlab 仿真近轴光线(至少10条)经过平凸透镜的焦距,与理论焦距值进行对比,得出误差大小。 ② 已知透镜的结构参数为101=r ,0.11=n ,51=d ,5163.121==' n n (K9玻璃), 502-=r ,0.12=' n ,物点A 距第一面顶点的距离为100,由A 点计算三条沿光轴夹角分别为10、20、 30的光线的成像。试用Matlab 对以上三条光线光路和近轴光线光路进行仿真,并得出实际光线的球差大小。 ③ 设半径为1mm 的平面波经凸面曲率半径为25mm ,中心厚度3mm 的平凸透镜。用matlab 仿 真平面波在透镜几何焦平面上的聚焦光斑强度分布,计算光斑半径。并与理论光斑半径值进行对比,得出误差大小。(方法:采用波动理论,利用基尔霍夫—菲涅尔衍射积分公式。) 2、用MATLAB 仿真平行光束的衍射强度分布图样。(夫朗和费矩形孔衍射、夫朗和费圆孔衍射、夫朗和费单缝和多缝衍射。) 3、用MATLAB 仿真厄米—高斯光束在真空中的传输过程。(包括三维强度分布和平面的灰度图。) 4、(补充题)查找文献,掌握各类空心光束的表达式,采用费更斯-菲涅尔原理推导各类空心光束在真空中传输的光强表达式。用matlab 对不同传输距离处的光强进行仿真。 三、理论推导部分 第一大题 (1)十条近轴光线透过透镜时,理想情况下光线汇聚透镜的焦点上,焦点到像方主平面的距离为途径的焦距F ,但由于透镜的折射率和厚度会影响光在传输过程中所走的路径(即光程差Δ)。在用MATLAB 仿真以前先计算平行光线的传输路径。,R 为透镜凸面的曲率半径,h 为入射光线的高度,θ1为入射光线与出射面法线的夹角,θ2为出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n 为透镜材料的折射率。设透镜的中心厚度为d ,则入射光线经过透镜的实际厚度为:L=(R-d) 光线的入射角为:sinq1=h/R 折射角度满足:sinq2=nsinq1 而实际的光束偏折角度为:θ2-θ1。 由此可以看出,当平行光线照射透镜时,在凸面之前光线平行于光轴,在凸面之后发生了偏折,于光轴交汇一点,这一点成为焦点f ,折线的斜率为(-tan(θ2-θ1))。 (2)根据题意可得,本题所讨论的是与光轴夹角不同的三条光线,经过透镜的两次反射后的成像问题。利用转面公式计算。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电气工程综合课程设计 电力学院 已知图一所示的110kV电力网,其线路和变压器技术参数如表一和表二所示。 a V= d kV 4 图一. 110kV电力网接线示意图 表一. 110kV电力网中各线路技术参数 设计要求: 1.选取变压器的不同模型,做出多电压等级的电力网等值电路。(包括①将所有参数归算 至110kV侧的等值电路;②含磁耦合关系(含理想变压器)的等值电路;③含非标准变比* k变压器的等值电路。) 2.在不同模型下,完成多电压等级电力网络潮流分布计算,并要求通过计算过程和计算过 程的比较,理解不同等值电路下潮流计算和分析方法。

(1)等值电路的求取 首先求系统的一些参数 Ω+=?+=+=47.2961.1570)421.0223.0(111j j jX R Z L L L Ω+=?+=+=088.2338.16)348.0223.0(112j j jX R Z L L L Ω=??=??=146.31020000110104103 2232 2 1N N k T S V P R Ω=?=??=525.6320 110105.010100%23 2 1N N S T S V V X Ω+=+=525.63146.3111j jX R Z T T T S V P G N T 6220110273.211010005 .27100-?=?=?= S V S I B N N T 5 32 320110488.110110 200001009.010100%---?=??=??= S j jB G Y T T T 5611110488.110273.2--?+?=+= Ω=??=??=679.3103151065.31032 23 22 2N N k T S V P R Ω=?=??=7.12315 .01004.010100%23 2 2 N N S T S V V X Ω+=+=7.12679.3222j jX R Z T T T S V P G N T 6 2202107.610100067.0100-?=?=?= S V S I B N N T 52 320210465.310 315.01001.110100%--?=?=??= S j jB G Y T T T 5622210465.3107.6--?+?=+= (a )全部折算到110KV 侧: Ω +=?+=?=16.22985.146)5 .10110()088.2338.1(22 12'2j j k Z Z T L L Ω +=?+=?=83.139377.403)5 .10110()7.12679.3(22 12'2j j k Z Z T T T

大连海事大学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实验报告学号:2220103430 姓名:刘俊峰 班级:计科二班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声音处理软件GoldWave,视频制作软件会声会影 (2)应用这三个软件制作出一个视频 (3)通过视频的制作,对这三个软件进行深入的了解 二.实验设备 (1)软件要求:Photoshop Cs4, GoldWave , 会声会影X 5 ,Windows 7操作系统 (2)硬件要求:PC一台 三.实验内容 (1)从Internet上寻找制作视频需要的图片及音乐的素材 (2)应用Photoshop对寻找的图片素材进行处理,直到你想要的效果 (3)应用GoldWave对寻找的声音素材进行处理,直到你想要的效果 (4)应用会声会影对已经处理过的图片和声音进行连接 (5)应用会声会影制作片头片尾 (6)制作得到视频的最终效果 四.实验结果 (1)使用Photoshop清除图片中的水印 处理前的效果:

处理后的效果: (2)使用GoldWave处理声音素材,截取音乐,调节音量,选中开头部分,设置淡入,把结尾部分设为淡出 更改音量:

设置淡入,淡出: (3)使用会声会影CS5制作视频,设置照片间的过渡效果

(4)使用会声会影CS5 制作片头片尾 五.实验总结 这次综合实验,让我更加彻底的了解了Photoshop CS4,Goldwave,会声会影X5等软件功能的强大性。当然,接触这些软件的时间不算很长,做的作品不是很完美,但是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几次实验,我的水平也慢慢提高了。在这个作品上花了很多时间,所以在作品出来时还是很高兴的。希望在在自己的努力下,能做出一些更好的作品。

系统建模与仿真项目驱动设计报告

系统建模与仿真项目驱动设计报告 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班级:自动化143班 学号:2420142928 学生姓名:李荣 指导老师:杨国亮 时间:2016年6月10号

仿真技术是一门利用物理模型或数学模型模拟实际环境进行科学实验的技术,具有经济、可靠、实用、安全、灵活和可多次重复使用的优点。 本文中将使用Matlab软件实现一个简单的控制系统仿真演示,可实现对一些连续系统的数字仿真、连续系统按环节离散化的数字仿真、采样控制系统的数字仿真以及系统的根轨迹、伯德图、尼克尔斯图和奈氏图绘制。 本设计完成基本功能的实现,基于Matlab的虚拟实验仿真的建立和应用,培养了我们的兴趣,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关键字:Matlab;系统数字仿真;根轨迹;伯德图。

第一章概述 (4) 1.1 设计目的 (4) 1.2 设计要求 (4) 1.3设计内容 (4) 第二章 Matlab简介 (6) 2.1 Matlab的功能特点 (6) 2.2 Matlab的基本操作 (6) 第三章控制系统仿真设计 (8) 3.1 控制系统的界面设计 (8) 3.2 控制系统的输入模型设计 (9) 3.3 欧拉法的Matlab实现 (12) 3.4 梯形法的Matlab实现 (14) 3.5 龙格-库塔法的Matlab实现 (15) 3.6 双线性变换法的Matlab实现 (16) 3.7 零阶保持器法的Matlab实现 (17) 3.8 一阶保持器法的Matlab实现 (18) 3.9 系统PID控制的Matlab实现 (19) 3.10 系统根轨迹的绘制 (21) 3.11系统伯德图的绘制 (22) 3.12系统尼克尔斯图的绘制 (23)

基于Simulink仿真双闭环系统综合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设计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及仿真验证 学院年级:工程学院08级 组长:陈春明学号200830460102 08自动化1班成员一:陈木生学号 200830460103 08自动化1班 指导老师: 日期: 2012-2-28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摘要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是应用最广的直流调速系统,由于其静态性能良好,动态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因而在工程设计中被广泛地采用。现在直流调速理论发展得比较成熟,但要真正设计好一个双闭环调速系统并应用于工程设计却有一定的难度。 Matlab是一高性能的技术计算语言,具有强大的科学数据可视化能力,其中Simulink具有模块组态简单、性能分析直观的优点,方便了系统的动态模型分析。应用Simulink来研究双闭环调速系统,可以清楚地观察每个时刻的响应曲线,所以可以通过调整系统的参数来得出较为满意的波形,即良好的性能指标,这给分析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模型带来很大的方便。 本研究采用工程设计方法,并利用Matlab协助分析双闭环调速系统,依据自动控制系统快、准、稳的设计要求,重点分析系统的起动过程。 关键词:双闭环直流调速 Simulink 自动控制

目录 1、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结构分析....................... 1.1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 1.2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结构.................................... 2 、建立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模型............................ 2.1 小型直流调速系统的指标及参数......................... 2.2 电流环设计............................................... 2.3 转速环设计................................................ 3、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MATLAB仿真.................... 3.1 系统框图的搭建............................................. 3.2 PI控制器参数的设置...................................... 3.3 仿真结果.................................................... 4、结论与总结....................................................... 5、参考资料.......................................................

电气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对我们学工科的同学来说尤为重要! 回顾起此次电气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的确,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整整两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比如说变压器不懂怎么去选,不懂怎么去选互感器,对电气主接线图的选择掌握得不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之后,一定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温故。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

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专业知识问题,最后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同时,在老师的身上我们学也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在次我们表示感谢!同时,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各位指导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

计量经济学eviews实验报告

大连海事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计量经济学软件应用 专业班级:财务管理2013-1 姓名:安妮 指导教师:赵冰茹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二○一六年十一月 一、实验目标 学会常用经济计量软件的基本功能,并将其应用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分析中。具体包括:Eview的安装,样本数据基本统计量计算,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检验及结果输出与分析,多元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异方差、序列相关模型的检验与处理等。二、实验环境 WINDOWSXP或2000操作系统下,基于平台。 三、实验模型建立与分析 案例1:

我国1995-2014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支出的统计资料(此资料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如表1所示,做回归分析。 表1我国1995-2014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居民消费水平情况

(1)做出散点图,建立居民消费水平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并解释斜率的经济意义; 利用eviews软件输出结果报告如下: Dependent Variable: CONSUMPTION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11/16 Time: 19:02 Sample: 1995 2014 Included observations: 20

Variable Coeffici ent Std. Error t-Statisti c Prob.?? C AVGDP R-squared ????Mean dependent var Adjusted R-squared????. dependent var . of regression ????Akaike info criterion Sum squared resid1538032.????Schwarz criterion Log likelihood ????Hannan-Quinn criter. F-statistic ????Durbin-Watson stat Prob(F-statistic) 由上表可知财政收入随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令Y=CONSUMPTION,X=AVGDP(此处代表人均GDP))

MATLAB Simulink系统建模与仿真 实验报告

MATLAB/Simulink 电力系统建模与仿真 实验报告 姓名:******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实验一无穷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三相短路仿真 1.1 无穷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仿真模型构建 运行MATLAB软件,点击Simulink模型构建,根据电路原理图,添加下列模块: (1)无穷大功率电源模块(Three-phase source) (2)三相并联RLC负荷模块(Three-Phase Parallel RLC Load) (3)三相串联RLC支路模块(Three-Phase Series RLC Branch) (4)三相双绕组变压器模块(Three-Phase Transformer (Two Windings)) (5)三相电压电流测量模块(Three-Phase V-I Measurement) (6)三相故障设置模块(Three-Phase Fault) (7)示波器模块(Scope) (8)电力系统图形用户界面(Powergui) 按电路原理图连接线路得到仿真图如下: 1.2 无穷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仿真参数设置 1.2.1 电源模块 设置三相电压110kV,相角0°,频率50Hz,接线方式为中性点接地的Y形接法,电源电阻0.00529Ω,电源电感0.000140H,参数设置如下图:

1.2.2 变压器模块 变压器模块参数采用标幺值设置,功率20MVA,频率50Hz,一次测采用Y型连接,一次测电压110kV,二次侧采用Y型连接,二次侧电压11kV,经过标幺值折算后的绕组电阻为0.0033,绕组漏感为0.052,励磁电阻为909.09,励磁电感为106.3,参数设置如下图: 1.2.3 输电线路模块 根据给定参数计算输电线路参数为:电阻8.5Ω,电感0.064L,参数设置如下图: 1.2.4 三相电压电流测量模块 此模块将在变压器低压侧测量得到的电压、电流信号转变成Simulink信号,相当于电压、电流互感器的作用,勾选“使用标签(Use a label)”以便于示波器观察波形,设置电压标签“Vabc”,电流标签“Iabc”,参数设置如下图:

MATLAB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北华大学 《MATLAB仿真》课程设计 姓名: 班级学号: 实习日期: 辅导教师:

前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的各种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变得日益复杂起来。如何快速有效的构建系统并进行系统仿真,已经成为各领域学者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仿真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而MATLAB作为当前国际控制界最流行的面向工程和科学计算的高级语言,能够设计出功能强大、界面优美、稳定可靠的高质量程序,而且编程效率和计算效率极高。MATLAB环境下的Simulink是当前众多仿真软件中功能最强大、最优秀、最容易使用的一个系统建模、仿真和分析的动态仿真环境集成工具箱,并且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对磁盘驱动读取系统校正部分的设计,运用自动控制理论中的分析方法,利用MATLAB对未校正的系统进行时域和频域的分析,分析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设计目标,若有不符合的,根据自动控制理论中的校正方法,对系统进行校正,直到校正后系统满足设计目标为止。我组课程设计题目磁盘驱动读取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是设计一个校正装置,使校正后系统的动态过程超调量δ%≤7%,调节时间ts≤1s。 电锅炉的温度控制系统由于存在非线性、滞后性以及时变性等特点,常规的PID控制器很难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考虑到模糊控制能对复杂的非线性、时变系统进行很好的控制, 但无法消除静态误差的特点, 本设计将模糊控制和常规的PI D控制相结合, 提出一种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新方法。并对电锅炉温度控制系统进行了抗扰动的仿真试验, 结果表明, 和常规的PI D控制器及模糊PI D复合控制器相比,模糊自适应PI D控制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 达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