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池莉小说创作比较论

合集下载

比较池莉与方方的创作

比较池莉与方方的创作

比较池莉与方方的创作池莉和方方是中国当代文坛上的知名作家,他们的创作具有独特性和影响力。

本文将从文学创作角度出发,比较池莉与方方的作品特点和艺术价值,探讨他们的创作风格、写作态度以及文学观念之间的异同点。

一、创作风格比较池莉的小说中以强烈的女性主义观念和对现实中社会问题的关注为特点。

她善于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呈现出男女、城乡、现代与传统等主题的矛盾冲突。

其中,对于现代女性的价值观问题,她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对于女性性自主和自由等问题有着独特认识。

例如,其代表作《天堂蒜薹之歌》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度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性在现实中的苦难和挣扎,向读者提出全新的人性观和女性观。

相比之下,方方的小说风格则更为纯粹、淡雅优美。

她的创作倾向于通过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呈现出人类心灵的寂寞和孤独。

同时,方方的作品中常常涉及到死亡和生命的问题,展现出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于人类命运的思考。

例如,她的《陆犯焉识》中,展示了犯罪者与该案检察官的心路历程,体现出对于人性复杂性的理解,同时也揭露出现实中司法与人性之间矛盾的问题。

二、写作态度比较池莉的写作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她勇于拓展写作想象力,呈现出对于人性奥秘的探索和对于问题的解决。

池莉对于现实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而真正突出她的是缘于她对于?内心的深度刻画。

她一直鼓励女性在成功与爱情之间不断进行抉择,将自己完美的呈现给读者,并在此过程中带动聚焦许多令人关注的议题,引得读者的强烈共鸣。

方方则更为浪漫与理性并存的写作态度。

在她的小说中充满金色的童话,传达着希望与美好的信念,回望过去与未来,书写心灵之旅。

同时,作为一个身体残障人,方方一直鼓励人们不要因为自身条件而放弃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在真正的强者与勇敢者面前,身体上的残疾并不重要。

三、文学观念比较池莉的小说中存在着浓厚的女性主义色彩,她通过小说展示女性的韧性、灵活性与创造力,对一些社会上存在的伦理价值的争论、性别的困扰、离婚等敏感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

世俗生活的观照和书写者——池莉和方方小说创作比较

世俗生活的观照和书写者——池莉和方方小说创作比较

对世俗生活 的直 观观 照 , 平凡 的 、 通 的人 的 自觉 对 普
抒写无疑 是池莉 和方 方创 作 的一大显 性特 征。正如有 论 者指出“ 池莉 的作品是对世俗 人生 的深 切关注和 ‘ 原生 态 ’ 的展示为读者所 熟知 的。 【 她 的“ ”I J 人生 三部 曲” 系列作 品
(colf irt e We h aN mm n e i , aeog 302 C ia Sho o t a r, sC i o l i rt N nhn 70 ,h ) Le u t n U v sy 6 n
Ab t a t s rp e e tt e w i r o e e l t o es t ss l —e i e t h t ee i c n eg n e b - sr c :A e rs n i r e s fn w rai i n v l ,i i ef vd n a r s o v r e c e a v t sc t t h t e n C iL ’ n a g F n ’ r i g .Ho e e ,w t i e n es n ltmp rme t a d gf ,ter w e h i S a d F n a g S w i n s t w v r i d f r t ro a e e a ns n i s h i h e p t w i n stk n a ne e t g p e o n n o ie n e d s s l i e . T i p p r i tr rt ter r g e o l itrsi h n me o f df r c s a mi i a t i t a l n e t mi r i s h s a ne p s h i e e w rsf m co c p cp rp c v .a a z ster mo o a c iai sS st ma e c s ay i o e ok o amirso i es e t e n l e i e t n i l t n Oa k a e a ls n t r i y h i l n n o o n s h

卑贱的生存与孤独的死去--浅论池莉和方方

卑贱的生存与孤独的死去--浅论池莉和方方

卑贱的生存与孤独的死去----池莉和方方小说中的人生观比较华南师范大学2010级汉语言文学指导老师:李金涛摘要池莉和方方,作为新写实小说作家,由于都是1987年成名,又同为武汉女作家,难免被人拿来比较。

很多人觉得池莉和方方文风很相近,但是,从生存角度来看,她们完全是相反的甚至是对立的人生观。

本文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概括新写实小说的由来及创作特色,方方和池莉的创作概括、创作价值。

主体则从爱情,家庭,人生等方面分别剖析池莉和方方的小说在生存和尊严方面截然相反的观点,以及或悲观或喜剧性的写作手法。

结语部分做总结性评价关键词:池莉方方新写实小说生存死亡引言“新写实小说”的正式命名始于《钟山》杂志1989年第三期上开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

同年10月《钟山》又和《文学自由谈》联合召开了“新写实小说讨论会”。

《钟山》杂志在1989年第3期该刊的“卷首语”中说:“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

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人生。

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1】池莉,真正确立她在新写实小说文坛地位的是其于1987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烦恼人生》,此作被誉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她也被公认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

池莉的小说,零距离的契合武汉底层老百姓的生活,她的小说主题是繁琐的世俗的,但在这尘世中,烦恼的人们总能找到一丝希望让自己继续生活下去。

所以池莉的很多小说,又带有一点黑色幽默的喜剧色彩,让人通读下来有畅快淋漓直抒胸臆之快感。

方方,1987年发表《风景》获1987-198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被批评界认为拉开了“新写实小说”序幕。

池莉_方方小说语言异同之比较

池莉_方方小说语言异同之比较
(15)儿子挥动小手,老婆也扬起了手,印家 厚头也不回,大步流星汇入滚滚人流之中,他背后 不长眼睛,但却知道,那排破旧老朽的平房窗户 前,有个烫了鸡窝般发式的女人,她披了一件衣 服,没穿袜子,跻着鞋,憔悴的脸上雾一样灰暗,她 在目送他们父子,这就是他的老婆,你遗憾老婆为 什么不鲜亮一点吗?然而这世界上就只她一个人 在送你和等你回来。(池莉《烦恼人生》)
二、语用目的不同:认同与批判 池莉对市民生活采取全新的认同立场,一反 作家由上而下的目光,直接将自己置身于市民的 立场上。以市民化而非个人化的姿态去“玩味”
汉字文化 2007年第 1 期(总第 75 期) 51
文汉
化 字 语言文字学术研究
表现世俗人生,描摹活着、讴歌活着。 (17)日暮黄昏了,竹床全出来了,车马就被
文汉
语言文字学术研究 化 字
池莉、方方小说语言异同之比较
王苹
池莉、方方是湖北大地上孕育生长出来的新 写实主义典范作家. 她们的小说,融入了作家的 现代哲学思考和审美观照, 吸取了荒诞、梦幻、新 感觉和精神分析等现代“新写实主义”思维的手 法,努力尝试突破、超越语言的规范表达,追求小 说语言的陌生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新奇怪异之 美、戏谑幽默之乐和发人深省之思。
汉字文化 2007年第 1 期(总第 75 期) 49
文汉
化 字 语言文字学术研究
些围绕于香香周围的英俊小生们的丑态,使得人 物形象活灵活现,幽默讽刺之意溢于言表。
3. 叠句 叠句是指同一句型、同一句类、同一句模的 重复使用。如果说叠词、叠义诸多其他女性作家 如王安忆、陈染等也常用,那么叠句可以说是新 写实派小说家的专利。 (5)李开玲这个人守口如瓶。李开玲这个人 忠诚不二。李开玲这个人一诺千金。李开玲这 个人忍辱负重。李开玲这个人善解人意。

理想与现实

理想与现实

理想与现实摘要:方方是理想主义者,池莉是现实主义者。

方方追求的是智慧相当、心灵契合的理想爱情模式,标榜“不谈爱情”的池莉,其笔下的爱情只注重物质功利和生理的需要,是一种反理想主义爱情模式的现实爱情观。

关键词:方方池莉创作爱情观在“新写实小说”小说的代表人物中,来自武汉的两位女作家池莉和方方,由于出生年代、生活经历相似,走上文坛的时间及地域特色也大致相同,在创作上都擅长以现实主义为原则写作中篇小说,所以都被称为“新现实主义”小说家的称号。

但是,表面上看到的这些相似之处,并不能掩盖两人爱情观上的本质区别---即理想爱情与现实爱情的差异。

一、方方与池莉小说的爱情观对比一直以来,爱情是文学作品不变的主题,在文学作品中叙写的爱情,或如贾宝玉与林黛玉般缠绵悱恻,或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般凄美动人,或如孟姜女般感天动地,震撼人心。

在这样的一种颂扬爱情、如诗画般描绘爱情的传统氛围为之中,池莉不像惯常作家一样,她以冷静和务实的态度,拒绝了传统的诗意爱情的光环,发出了“不谈爱情”的宣言。

池莉“不谈爱情”的观点,显露出当代世俗化大背景下现实婚姻的一些真实情况:物质功利,生理需要。

从小说《绿水长流》中,我们可以来正面解读池莉的婚姻爱情观。

方宏宏与李平的恋情无情地被她写成生理的基本需求。

兰惠心和罗洛阳的爱无法承受现实的迎头痛击。

姨夫与姨母被外人传诵的爱情,在姨母口中却是“不谈爱情”。

虽然婚姻爱情是池莉小说写作现实生活的出发点,但在她的文学视野中,关照的多是喧嚣的现实生活与熙熙攘攘的人群,池莉对生活中那些追求物质利益的,持一种理解和认同的态度。

她要人们融身于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有爱与无爱是没有区别的。

在她的笔下,我们看不到对永恒信念、信仰的追求。

这种积极的现实主义人生观像一把刀一样,切断亘古以来滚滚涌动的爱的洪流,“不谈爱情”的独特的婚恋观,告诫人们要把握现在。

这样的观点很能迎合芸芸众生的世俗生存心理。

在池莉的笔下,真正的爱情并不多见,爱情或只隐藏于诗歌中和富有诗意的18岁的“我”和16岁表弟幼稚的心灵中(《绿水长流》),或隐匿于淳朴遥远的异族他乡之中(《让梦穿越你的心中》),隐隐约约的爱情星光,早已被世俗的生活所湮没,现世远远比爱情重要的多。

池莉小说的创作特色

池莉小说的创作特色

论池莉小说的创作特色[摘要]浓厚的写实主义特征下那近乎残酷的真实是新写实一贯坚持的创作原则,池莉作为新写实的得力作家,其原汁原味零度写作的小说创作文本,长期以来颇受读者的欢迎。

身为女性的她,以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独特的平民视角写出了无数顽强的女性生命形象。

本文从池莉双重身份----新写实主义作家与女性作家两个角度对比浅论池莉小说的主要创作特色:一、世俗化、实用主义倾向;二、女性生存智慧与独立意识在继现代作家矛盾、李劼人、张爱玲等致力于描绘市民社会的作家后,池莉自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以来,其作品大多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和人际关系的深刻变化,她关注世俗生活中的芸芸众生,剖析社会现实中的人性弱点,表现普通百姓生存的艰难和顽强的生命力。

这类市民题材的作品从她的成名作中篇小说《烦恼人生》一炮打响后,一直倍受市民朋友的青睐,从此,池莉便与市民社会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这一点上,池莉算是一个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家,她创作的天平总是自觉不自觉的偏向于社会底层—市民阶层,我们可以看出,她不是从人类社会已经规整的、梳理的、逻辑的和理论的地面来认识这个社会,而是从这幢建筑的最底层----地表之下,那些最原始最毛糙最真实的生命发端处体会和领教这个社会,这种独特的创作立场与镜头式的写实方法无疑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颠覆性的反叛。

暂且不论反叛的结果如何,事实上,其作品不论是从题材的广度和立意的深度、还是故事情节的驾御能力甚至到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

但纵观其小说作品,她那写实的精神与独特的女性主义光辉还是值得肯定的。

一、世俗化、实用主义倾向“新写实小说主要描写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新写实小说家对现实人生的认识和把握从世界观的高度转向了对个人生存的无奈和异化情状的真实观照。

对庸常琐碎和无意义的…此在‟生活的偏爱,对普通人物和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烦恼的关注构成了新写实小说的独特视点。

”①同所有的新写实作家一样,池莉作品也偏爱于这种日常生活描述,但“池莉的新写实与方方、刘震云的新写实不一样,池莉有世俗化,实用主义倾向,方方、刘震云的批判意识是很强的,知识分子气质很浓。

揉碎彩虹的漫溯-池莉、方方、刘震云展示凡俗人生的不同风姿

揉碎彩虹的漫溯-池莉、方方、刘震云展示凡俗人生的不同风姿
普 通人 所 遭遇 的 生存 尴 尬 和 困境 。 《 不谈 爱 情》 将
爱 情 生活注 解 为掺 杂 着功 利 打算 、 肉欲 冲动 以及家
庭等 社会力 量 影 响 的“ 爱 ” “ 爱 ” 素 的生 活 非 或 反 因
环境 的对立 。从 《 谈 爱 情 》 尾写 庄建 非 夫妻 回 不 结
动性 。 在池 莉 笔 下 , 没有 英 雄 也 没有 新 人 的 形 象 ,
只 有平平 凡凡 的市 井小 民。 尽管 他们 的社会 地 位 、 职业 、 文化层 次 、 活 环境 不 同 , 他 们都 是认 同生 生 但 活秩 序 的乎 庸 者 ; 管 生 活 中有 诸 多 的不 尽 人 意 , 尽
的平 面铺 写 为 主 要 内 容 , 意 营 构 世 俗 的艺 术 世 着
《 谈爱 情 》 不 中的 庄 建 非 面 对无 爱 的婚 姻 生 活 十分
失 望 , 仍 是宁 愿 委 曲 求 全 去 认 同 既定 事实 。《 他 冷
界, 表现 对 现 实生 活 深切 的感受 能 力 。正 如她 所
淡、 庸庸 碌碌 的 芸 芸 众 生 相 为描 写对 象 , 以世 俗 性
的 日常生 活经验 对 理 想 主 义 和 浪 漫 主 义 精 神 作 了
消解 。 由 于作 家 创 作 个 性 、 作 风 格 不 同 , 创 同样 描
写 没有 理想 、 有 激 情 的 凡俗 人 生 的 作 品 , 现 出 没 呈 风 姿 各异 的形 态 。正是 在 这 一意 义 上 , 笔者 认 为这 些 作家 的 新 写 实 小 说 创 作 可 以 用 “ 碎 彩 虹 的 漫 揉
说 : 我希 望我具 备 世俗 的感受 能 力 和世 俗 的 眼光 , “ 还 有世 俗 的语 言 , 以便 我 与人 们 进行 毫 无 障碍 的交 流, 以便我 找 到一 个 比较 好 的观 察 生 命 的视 点 。 ”

方方、池莉小说开放与反开放的比较

方方、池莉小说开放与反开放的比较
类游戏 人生 的 形 象来 。 当然 , 论 是什 么样 式 的 文 无
印 家厚 的烦恼 被 冲淡 , 李小 兰 、 胜天 原来 的混世 被 赵 新生命 的诞生 荡 涤 了 , 建 非 父 母 以 知 识 分 子 的清 庄
关键词 : 开放 ; 开放 ; 反 人性 ; 悲剧
中图分 类号 : 0 I6 2
- :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6 1 84 20 11 0 7 3 17 —76 (0 6 0 —0 8 —0

k・ ・ ・ ・ ・ ・ ・ ・ ・ ・ ÷ {- ÷ {-争 ÷ 争 ÷ 争
争・ ・ ・ ・ ・ ・ - ・ ・ ・ 牛 争 ÷ 争 争 ÷ 争 ÷ 幸
被碾 轧 , 时又是 “ 活之 轮 ” 同 生 的一 个 组 成 分 子 的 悲 剧 。方 方 自己 因而感 悟 “ 个 人 对 这 个 世 界 的一 切 每
所 未说 出的东 西 都 有 待读 者 去 充 实 。这 样 , 品 的 作 意义便 是多样 性 的” 。方方 的作 品多有 这样 的空 白,
同是 从武汉 文 坛 崛 起 、 怀 武 汉 情结 的新 写 实 深 小 说女作 家方 方 和池 莉 , 当代 文 坛 上 常被 相 提 并 在 论, 她们 的 同和异 引 来 不 少 关 注 的 目光 。本 人 则 在 对 二人 相异点 的 比较 中发现 了没被 探究 的开放与 反
开放之 别 。
相 比之 下 , 莉 的小 说让 人 问不 出多 少个 “ 池 为什 么 ” 。池莉 把 问题 解 决 在作 品本 身 里 了。池 莉 让 来 人欢 喜 的同 时也让 人 愁 , 者 说 让 人 感 觉 山重 水 复 或 疑无 路 的时候 , 动 把 人 带 入 柳 暗 花 明 又 一 村 的希 主 望境 界 中去 了 。池莉 特 别 关 心读 者 , 出 医生 般 的 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方、池莉小说创作比较论
方方和池莉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她们个人背景的相似性使得她们的小说创作出现了许多的共性;可是在两者创作的各自流变中,在共性之中渐渐出现了许多微妙的差异。

本文从方方和池莉开始文学创作以来的作品出发,综合比较两者的小说创作。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方方和池莉的创作观念切入,将其作品创作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加以比较研究;第二部分共时性研究方方和池莉作品中体现的生死命运观和爱情观的异同;第三部分对于两者作品中出现较多的两类人物形象——知识分子与底层市民形象以及各具特色的男女性别进行比较,从而探讨两者创作的观念;第四部分从文本中的叙事时空、叙事视角和叙事语言三个方面,论述两者小说中不同的艺术风格。

本文力图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对方方和池莉的作品进行一个全新的阐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