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分层作业的设计实践及反思

小学英语分层作业的设计实践及反思
小学英语分层作业的设计实践及反思

小学英语分层作业的设计实践及反思

刘芳上海市三新学校上海松江201620 摘要实践证明“一份作业走天下”的做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及学生的发展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小学英语作业开展了分层设计的尝试。本文从分层作业的设计原则设计流程两方面对小学英语分层作业的设计进行了阐释说明并提供部分分层作业的案例。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希望能在今后的教学实践研究中加以改善和解决。关键词小学英语分层作业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类至少存在七种以上的智力所以试图找到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以适应所有的人是不可能的。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理论提出应当用不同水平目标界定各知识点学生应达到的学习水平因而需设计出由低到高的一个紧接一个的程序化目标学生先完成低级目标再由所完成目标的思想指导或暗示来完成下一个高一级的目标逐步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的潜能。平时教师对所有的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可是随着教学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感到这样的做法既不能产生理想的练习效果更不能达到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目的。因此我们尝试使用分层作业以期提高练习和教学的有效性。一、分层作业的设计原则 1. 分层作业的内容要有指向性作业是教学的延伸是巩固课堂教学和反馈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最直接的手段。因此一份有效的作业首先应建立在教材基础上即内容紧扣教材与教学呼应。日常操作中有时会出现作业与教学各自为政的现象这样的作业无论如何都属于失效的作业。所以在设计分层作业时应当以教材为蓝本设计针对性强、指向明确的作业。 2. 分层作业的题型要具多样性作业的形式要多样、灵活、能够有所创新。呆板单调的作业形式必定会使学生从感官上对作业产生厌倦情绪。题型多变、灵活的作业首先从视觉上改变了作业是一成不变的固定认知从而在形式上调动了学生做题的兴趣并能进一步激发他们放开思维、积极思考的主动性。进入三四年级抄写作业逐渐多了起来如果一味地布置抄写词、句和课文必将引起做题者的反感和厌烦因此我将之变换为连词成句、选词成句、大家来找茬等其它“变种”形式的抄写作业较好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二、设计流程1. 分析学生将学生分层每个学生彼此都存在差别如原有知识背景、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都各有不同因此对作业分层应首先对学生分层。一般来说根据学业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别可将班级学生分为A、B、C三类其中A 类学生学业水平最高B、C类依次次之。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不断地变化分层也应随之调整。 2. 分析教材设定分层作业的目标和层次正式着手设计分层作业前教师应首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剖析以明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并据此预设出可供不同层级学生参照达到的分层作业目标。实践中我一般设定三级目标第一级为基础型目标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完全掌握第二级为提高型目标在单位课时内要求学习水平中等及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第三级为拓展型目标要求学有余力的同学能够基本达到。分层作业以分层目标为纲只有先设定好目标设计作业时才能摆脱随意性和盲目性。但三级分层目标仅属一般情况设计时需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对沪版牛津小学英语4BM3U2第一课时关于时间表达方式的教学内容我只提出两级目标一级目标掌握时间的正确表达方式如seven o’clock half past seven a quarter to eight 等二级目标能用现在进行时正确表述在确切时间内的具体活动如It’s seven o’clock in the evening. Danny is doing his homework.然后我在此基础上筛选练习。根据已设定好的分层目标可将作业由易至难分为I、II、III三档。I档作业最为基础适合所有学生做并要求掌握II档作业稍具灵活性运用性较强A、B类学生必做C类学生可选做III档作业最为灵活多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 根据目标确定作业的类型和范围根据学科特殊性英语作业可分为口头和书面两种。口头作业常用的形式包括跟读、模仿、背诵、自编或改编故事等。书面作业一般有识记类作业和习题类作业。在实践中需依据教材和学生特点因时制宜地设计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在布置口头作业时A类同学在跟读录音进行模仿的基础上最好能够达到背诵成文的程度B类同学跟读录音熟读并能进行语音语调的模仿C类学生通常被要求跟读录音能够熟读文章即可。布置书面作业时

I档作业我通常会布置抄写、翻译等识记类、理解类的基础题II档作业我通常布置情境性较强的习题如“根据上下文填入单词的适当形式”、“根据内容选句子”等III档作业一般难度较高涉及的知识面更宽因此我有时会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但生词较多的课外阅读或练习或提前布置一些同一单元内涉及新课的习题以促进同学们养成自觉预习的好习惯。4. 分析作业对分层作业进行分层评价教师应以发展性评价为原则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层评价。如练习中有道题“_________ Mary _________ in the pool Yes she is. ”IsswimmingA、B类同学能轻易回答出来并不稀奇所以我未予表扬而对能够正确回答的C类学生则给予了很大的表扬和鼓励。这题虽说不难但需“瞻前顾后”C类学生能做到这点很不容易。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不可以正误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针对不同学生对其作业做出不同等级的评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分层作业的效果并最终达到激励学生成长帮助学生发展的目的。5. 分层作业设计流程图三、分层作业设计的案例例举以下以我设计的分层作业为例供大家参考指证沪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4B 案例一在分别学习了水果和星期的单词后设计了如下练习进行巩固和拓展I中翻英①樱桃②草莓③西瓜④星期一⑤星期二⑥星期三⑦星期五⑧星期日II写出同类词①apple 确定作业的类型和范围并筛选习题将学生分层依据教材确定作业的层次及学生需达到的目标反馈作业分层评价② I like eating pineapples and Kitty likes eating . ③ I go to music class on Friday and I learn swimming on . III根据上下文正确书写单词① It’s a kind of fruit. It’s small and purple. Sometimes it’s sweet and sometimes it’s sour. It’s ________. ② We don’t go to school on ________. 案例二在学习了现在进行时后设计了以下练习巩固动词的词形变化和现在进行时的用法I写出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①swim________ ②jump________ ③run________ ④make________ ⑤wash________ ⑥have________ II根据上下文用单词正确形式填空① Listen that lovely bird is ________ sing. ② The students are ________have English class now. ③ Be quiet The baby is ________ sleep. III用英语写一篇短文用现在进行时描述图片上的人物正在进行的活动。四、反思与总结实施了分层作业后学生的自主性能够得到较为充分地发挥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学生从学习中获得的成就感也明显增加尤其是B、C类同学从学习和作业中获得了更多的鼓励和表扬学习热情不断高涨。然而由于受到自身教学经验、精力和思维的限制在实施作业分层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困滞点在设计作业时我常将传统的作业重新编排或加以修改使之成为一份分层作业在习题的开发上缺乏创新性相对于B、C类学生A类学生获得的提高较少这可能是因为A类学生本身学习起点较高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天花板效应也有可能与练习中拓展型习题质量欠改善有关。我认为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进一步地被研究并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分层”其实是一种寓于教学中的思想与方法需要教师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对学生的了解借以发掘学生的聪明才智并助推学生健康成长、发展。

小学英语多元化作业设计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英语多元化作业设计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作业布置是教学的环节之一,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深化,也为学生课外运用英语创造了机会和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但现行小学英语作业形式普遍是单纯地听磁带、朗读、抄单词等机械训练,这种机械固定、一成不变、缺少创造性的作业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挫伤学习热情,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此,本人认为家庭作业的设计上,应逐步减少布置一些以机械抄写、做题为主的练习,应结合教材Task Time、学生年龄特征、及他们的心理需求等多元化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需要学生主动去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作业。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个性化、自主化发展。 假如全班学生一直都做同样类型和难度的作业,那么这些作业既没有反映出学生间学习能力的差异,又没有反映出学生不同的认知方式,致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觉得作业水平太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望而生畏,使学生易失去兴趣,产生不愿意做作业的想法。《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思考、体验、感悟,去创造、实践、应用。而不要什么都在课堂上由教师摆布。”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应树立大课堂教学观,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设计一项精彩有趣的英语课外作业,创新作业类型,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作业开发学生的多元潜能,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数量和种类还可以自己设计作业。 二、研究的目标 平时已逐渐地设计一些开放性、多样化作业的形式,而且较受大部分学生的喜欢。介于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听说读写能力及语言知识的运用,把以下几个方面作为此次课题研究的目标。

小学英语课外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有效设计与研究》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语言的能力,为正式交际打下基础。新课程标准突出语言的实践性特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口语演讲实践能力具有很强的实效性,让学生感到英语学了就能用,从而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 在小学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已近十八年,看着学生们抄抄写写,不断重复着枯燥的作业形式,深感写作业已然成为学生的一个主要任务。学生做得辛苦,老师改得辛苦。因为有时作业量大,学生会写到很晚,第二天课堂听课效果会大打折扣,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会影响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及学习效果。英语作为一门初始学科,抄抄写写的作业是难免的,但有时作业布置不当,会造成学生敷衍作业的情况出现,养成很多诸如乱写﹑抄袭等不良的习惯。作业应该作为课堂的一个补充和延伸,是对课堂教学效果是一种深化。所以,如果教师能够对布置作业有一个整体的,科学的理念,在布置作业前做好权衡,做好作业设计,学生的作业效果会体现出来,这对学生将会是很大的激励,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必然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能将教师从繁重的改作业中解

放出来,集中尽力,搞好教学。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二、. 国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面对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面对信息时代的初露端倪,WTO的加入,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未来社会实际上是人才竞争的社会,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圣地,必将愈来愈显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针对当前国际国教育现状,我们要“科教兴国”,就必须对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要改革和创新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不断学习和理解新的教学理念, 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人才。故选择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演讲实践能力这一研究课题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小学英语新课标中要求,低段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打好听、读的基础,可见情景教学中看图说话的教学方法,是听、说训练的一种主要形式。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图意,理解图意,达到认识事物,发展思维,学会说话的目的。 在课标语言技能中:一级要求:能看图识字,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故事。二级要求: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和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关于小学英语作业优化设计的反思

关于小学英语作业优化设计的反思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思考,去体验、感悟,去创造、实践、应用。”学生是完成作业的主体,他们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对事物的体验、兴趣各不相同。我们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生,合理地设计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我觉得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趣味性、梯度性、实践性三个方面,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趣味性作业设计 学习对学生而言应该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任务或负担。所以我在复习巩固新单词时,设计了一些趣味性作业,使原先枯燥无味的单词变得生动起来。小学生所学的英语单词大多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牛津小学英语4B中有一课学到有关人体部位的单词,如:head, hair, eye ,ear, nose, mouth等,在巩固这些单词时,我让学生听音画画,我用英语说“头”,学生就在纸上画出一个头,然后再说其它的单词,学生继续画。画好之后,再请学生在他所画的人体器官边上注好英文单词。这样完成后我把一些优秀的做品展示给其他学生看。实践表明此类作业更具趣味性,能够使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注意力集中,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二、梯度性作业设计 一个班学生的基础会参差不齐,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能“一刀切,齐步走”不能忽视个体差异,因此我觉得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梯度性作业。这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做作业时都有成就感,继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课文语篇教学后,我布置了三种不同等级的作业:一级作业:背诵课文;二级作业:模仿课文对话,仿写小对话;三级作业:模仿课文,编写短文。要求每人最少能完成一级的作业,二级和三级的作业有选择性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硬性规定哪些学生做哪些作业,否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积极性,要学生自主选择,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我能做,我会做,我要做”,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小学英语如何布置有效的家庭作业

小学英语如何布置有效的家庭作业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减负是首当其中的一项任务。要减负,如何给学生布置作业成了老师们们莫衷一是的话题。该给学生什么样的英语作业呢?尤其是对于尚未把英语当成主要科目的小学生来说,更应该给他们一些能培养其学习兴趣,多种技能结合的,可选择性的作业,所以作业的设计要尽量从各层次的学生实际出发,注意把握好难易度,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又保证能力弱的学生做得了,“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以适应不同层次的需要。 当然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作业也要严格控制总量,特别要控制那些机械性练习的量。作业的设计要依据教材,围绕教学要求,与教材和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相匹配。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了解教材和每堂课的基本性和发展性目标,然后针对目标设计编制作业,保证目标的落,让家庭作业放射出奇异的光芒。 一、形式多样,五彩缤纷。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因此在设计作业时要多角度(听、说、读、写)多形式(字母、单词、句型、对话、短文、演小品等),让学生多种器官参与活动,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运用能力得到训练。但是小学生的有效注意时间较短,因此,在贯彻多样性原则时,要防止题量过多和题型繁杂的倾向。作业的设计要精选精编,合理控制作业量。比如说: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布置可选择性作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或二种。如在教完Happy New Yea r时,给学生以下几种选择性作业: (1)图文结合画一张中西方节日对比连环画。 (2)选择熟悉的儿歌调动积极性。 (3)能力强的学生试着写一篇相关的小短文,朗读给同学听。 (4)至少得流利读出课文。 这样,喜欢画画的同学便会选择第一项作业,过后老师组织同学互相评赏和带画交谈的活动,在画、写、谈的过程中,便将本单元的知识熟识了,而喜欢唱歌的同学则可选第二项,用自己爱唱的歌曲换入合适的单词或句子,上口而又优美的表达出来,使学与唱融为一体,大大激发了兴趣,又不会使他们产生有作业的压力感。如,有一学生就用如下的歌词套用Happy New Year的曲调唱出一首歌来: Happy New Year,Happy New Year. Happy New Year Chinese and England. In the spring,In the winter. Happy New Year Chinese and England. Happy New Year,Happy New Year. We decorate a Christmas tree. We give presents,We sing Christmas songs. Happy New year in England.

小学英语作业有效性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要以激发兴趣为目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断涌现。相应的,开发利用课外的有效时间与空间,探究不同的途径,使小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语言实践机会,从而获得语言实践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 为了贯彻新课改精神,小学英语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方面花了很多精力,英语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形式、手段和方法的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已初步形成了师生互动、学生平等参与的积极态势,讲课内容丰富多彩,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但是相比较而言,对课外作业的研究相对较少。教师布置的作业多为听录音、背单词和课文、抄写单词和句子。缺乏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和趣味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不少学生感到这样的作业形式单一、枯燥,他们对作业缺乏兴趣,把作业看作是一种负担。 小学英语课外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对课程意义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是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深化过程,其设计思路应适度开放,向课外延伸、与生活接轨,贴近学生心理的特点,增强实践性、探索性,促使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主地获得心知。教师如果能够按照新课程理念,联系文本与学生的实际,创新地进行课外作业的设计与评价,那么,英语的教与学就一定能取得课堂内外的双丰收。 那么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将课堂延伸到课后,在学生的课外作业上如何体现呢?简单说来,我们应当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通过教学实践,精心研究设计小学英语个性化课外作业,使课外作业不仅能起到复习、巩固知识的作用,还能提高兴趣,扩展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提升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实践性、趣味性、有效性势在必行。 二、课题理论依据及意义: (一)《英语新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自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策略”放在首位,明确指出,教学活动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教学效果与提升的深化过程。 (二)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小学英语拓展性作业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1、依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布置不同的作业。2、作业设计应该根据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引导学生的发展。 (三)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小学英语拓展性作业设计的指导意义:1、作业设计要面向全体,使每个人潜在的智能得到开发。2、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业设计。3、作业设计应该涉及到所有的智能领域,保证学生的全

小学英语特色作业总结反思

小学英语特色作业总结反思 英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目的是让学生快乐地完成作业,从作业中取得成就感并反作用于课堂学习,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我认为作业设计创新的原则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两点进行改变 第一,给学生布置的英语作业必须有梯度“一刀切”的作业不能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简单的作业,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但尖子生觉得毫无挑战性,只是机械重复,没意思;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英语的实际情况、自身掌握英语知识的程度,选择自己能力范围内完成的作业,使做作业变被动为主动。 第二,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形式多样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抄写、跟读这样的作业枯燥无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达不到对课堂深化和补充的效果。因此,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不是机械的、没有挑战性的,而是形式多样的,把知识技能的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智能的开发与活动联系起来,让作业富有趣味和吸引力。 小学英语教材内容大多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在学完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围绕话题说说自己的实际情况。学生有据可依,有感而发,自然就有话可讲。如在学完课文Agirlandaboy后布置让学生先进行自我介绍,再说一说熟悉的同学的特征的作业;在下一堂课时先介绍自己,再介绍同学,其余学生根据他所描述的是谁,还可适当作补充。这样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不仅消化了课内的东西,而且也增强了自

信。画一画,孩子年龄小,都喜欢涂涂画画。根据这一特点,我就特 意设计了回家画一画的作业。在学完Afterschool后,我让学生画一 幅放学后的活动画并配上句子。这样图文并茂,既直观形象,又能使 学生在绘画和语言学习的交汇中巩固所学知识。算一算,在课堂上我 给学生看图片,问Whatcanyousee?Howmany...canyousee?并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东西,算算有几个。教学plus和minus时,我先让学生做了几道简单的加减题,接着编了一道应用题 Thereare28girlsinourclass.Thereare31boysinourclass.Howmanystu dentsarethereinourclass?学生顿时眼睛一亮,用英语解数学题,个 个都兴致勃勃,跃跃欲试。 这样让他们回家自己编数学应用题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在做的 过程中也完成了新知和旧知的融合。问一问,作业上还可以设计采用 调查访问作表格的形式。如教学Doyouhaveanyhobbies?Whatdoyoulike?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对全班同学进行调查访问,既操练了句型,有了解 了同学的兴趣爱好,增进了感情。 在教学WhatlessonsdoyouhaveonMonday...?这个句型时,让学生在空余时间互相问一问,再制作成一个精美的课程表,又何乐而不为呢?而学生在自主调查访问的同时也早已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 西了。 第三,科学地、创造性地评价作业“一刀切”的作业,尖子生常 常受表扬,后进生却很少听到掌声。长此以往,尖子生对表扬满不在乎,而后进生对表扬可望不可及,慢慢失去了自信心。运用了梯度作 业后,我分组给学生评价,同组的学生竞争,不会拿尖子生的作业跟 后进生比较,各个组的学生都有可能得到A、B、C、E等评价等级,这

小学英语特色作业设计

小学三年级英语特色作业的设计 穆爱娇 小学英语教学,教师不仅要重视书本上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使小学英语作业趣味浓厚、形式多样。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让学生动脑动手,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同时教师要能艺术性地对学生的作业做出评价,让课外作业成为每个学生和教师之间心与心的对话,让学生学有所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方法对小学三年级英语作业进行有效的设计: 一、分层布置作业 分层布置作业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我在设计英语课外作业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上、中、下三个层次来设计,考虑个别差异。比如三年级(3)班,这个班的学生英语水平高低不一,两级分化特别严重。学习好的不用教就会了;而程度弱点的学生则是学也学不会,一个句子教、练若干遍也不会说。因此,我在作业内容上安排较合理的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基础和能力上各得其所,而且不断提高其层次,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关注了每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二、作业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结合每次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程度,我会布置相应的书面作业、口语作业及动手制作等等。

1、课堂作业。这一部分,主要是在每节课的新课上完之后,我都会出一些相关的习题。比如我们学习第四单元Do you like candy ?那一单元时,每学完一课我就会做这样的练习:Do you like grapes ? A:Yes,I don’t . B:No,I don’t./ Have some bananas! A:Here you are. B:No,tanks.让同学们能做到当堂课,当堂消化。 除此,我们还有连线,画一画,小侦探等等,针对不同的内容布置不同的作业。 2、家庭作业,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完善。其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训练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英语的交际水平。同时,科学合理的作业布置又会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起到及时反馈作用,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1)、动手制作。根据不同的课,制作不同的物品,比如我们上第34课时,有一个新单词yacht,所以学完33课后的作业的其中一项就是制作一只小船和快艇,做的最好的那一个,下次上课时可以当作教具,同学们非常感兴趣,而且在课前同学们就都已经学会了怎么说了。这样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培养了同学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在本学期同学们还动手制动了字母卡片,在制作的同时,也得到了更多的联系书写字母的机会。 (2)、口头作业:主要是把我们所学的内容读给父母听、教给自己的父母;将我们所学的英文歌曲唱给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兄弟姐妹听;在学校见到老师、同学、朋友要主动用英语打招呼等

如何设计有效的小学英语作业

如何设计有效的小学英语作业 英语在小学学习阶段的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所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需学生主动去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精彩有趣的、更贴近生活的课外作业、家庭作业,不但能巩固所学知识,还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课外英语知识,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个性化、自主化发展。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了不同形式的作业布置。 一、设计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我们要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此,学生作业不能一刀切。教师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采取“分层作业”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组作业,摘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外作业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上、中、下三个层次来设计,考虑个别差异。 如:教材出现了很多有趣的小对话,由于学生的层次各不相同,他们可以自由组合,共同完成任务。在第二堂课的作业反馈中,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都争着要表演对话,他们都预先作好了准备,对于难度较高的角色由层次高的学生表演,难度低的角色由层次低的学生表演,表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锻炼,特别是那些胆小、口语较差、不够自信的同学,通过一次一次的锻炼,他们的口语能力得到了提高,自信心也得到了锻炼。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硬性规定哪些学生做哪类作业,否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积极性,要让学生自主选择,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我能做,我会做,我想做”,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作业内容分层、数量分层、时间有短期和长期之分,在内容上安排较合理的梯度,让具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基础和能力上各得其所,而且不断提高其层次,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目标的速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关注了每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二、设计创新作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又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和培养起来的。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不会成为负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布置“创新作业”。 如在教完Happy Birthday这一内容时,我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高质量完成作业。让学生自己亲自设计一张关于生日的贺卡。并写上了美丽的祝福语,送给自己喜欢的亲人和朋友。这种作业口笔兼顾,且有手工制作、画图画等其他学科的活动,使得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综合运用,既巩固了所学,突出了教学目的与重点,又把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的宗旨。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了自由发挥、自我创新的机会,所以他们会完成得轻松、愉快,作业的质量也高,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 三、设计任务型作业,体验学习语言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中倡导任务型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能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各种交际任务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学会用英语做事,体验学习语言的过程。我布置了让学生回家调查的作业,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调查,过几天汇报调查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设计一个大调查表,通过问答形式,要求学生用英语汇报各小组调查的结果,统计出本班的调查结果。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调查面扩大到家庭中,让学生通过调查本家庭成员或好朋友的家庭成员的交通习惯,了解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水平等更深层面的生活知识。这类型的任务有助于学生学会如何用英语与人交流,培养学生学习,如何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

浅谈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及布置

浅谈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与布置 三毛小学谢丹凤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学生情感态度是英语课程的重要课程目标”。这要求在英语作业设计方面应更加关注人文内涵,要从学生出发,体现趣味,让学生“乐”中求学,“动”中求知。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有足够多的听、说、读、写等练习,这涉及作业布置的问题。如果作业布置得好,在方式、内容和数量上能切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生活体验和身边的具体环境,就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较高质量地做好练习,动起脑子来思考课堂内容,认真去寻求答案,从而能实实在在地掌握教学重点,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多种能力。据此,在英语作业布置时,要注重实践,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此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差异教学”、“集体教学为主、个别教学为辅”、“分层教学”、“小组教学”等用在小学英语班级中照顾学生差异的宝贵经验的出现,如何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分层布置作业已成为今天摆在我们教育人面前的一项重要举措。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在所处的环境、接受知识的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教师应注意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使尖子生、中等生、后进生各得其所,都能愉快地接受知识。差异教学探讨的是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途径,尤其在常规班集体教育中如何照顾差异;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的发展,促进自我教育,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全面的基础,从素质结构上体现个体内差异的合理性,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和优势。而分层布置作业正是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

在完成不同难度和不同数量的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是课堂差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和补充。 如何合理的设计并注意作业的分层布置呢?首先要了解自己学生的个性,并善于区别对待。在能力品质上,学生存在着个别差异,这种差异随着学生感受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不同而呈现着不同的水平;在兴趣和爱好及气质、性格和性别方面也存在着个别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学生在完成同一水平的作业中出现了尖子生“吃不饱”,而后进生“吃不了”等问题。那么采取什么措施避免实际操作当中遇到的这些问题? 一、体现“趣味性”的活动作业——作业的布置要讲究趣味性。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把趣味性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了解自己的学生,注意发现和收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问题,并以此作为作业的素材,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活动式作业突破传统作业的形式,能消除简单重复的弊病,由以往的单调、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作业从单一的“抄写”形式中走出来,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巧妙结合唱、画、游戏、制作、收集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知识技能的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智能的开发与活动联系起来,让作业富有趣味和吸引力。 1.找一找——克服英语作业的封闭性,让学生主动从生活中学习英语。在信息时代,学生接触、学习英语的途径很多,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学生收看电视、广播或上网去汲取丰富的课外资源,用生活中的英语来丰富自己的词汇。 2.查一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或实践紧密结合的作业,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如让学生去查一查市场

小学英语有效作业设计与反思

南山路小学英语有效作业设计与反思 有效作业不仅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内容,将视野拓展到课外广阔的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本学期,我们布置了不同类型的作业。好几个年级都布置了绘画并描述图片,制作卡片等作业。通过绘画、手工制作、上网找资料来要求及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积累。一.好的做法: (一). 把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及与同学交流。让学生学会从生活出发,从生活细微处观察。带动了上课的气氛,推动了学生自主探索与展示自己,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本课的认识,是学与用的完美结合。作业案例(五年级): 1. 和父母一起制作万圣节南瓜灯。用制作灯时掏出的南瓜瓤做成南瓜饼带到学校与同学一起分享。2. 自己生日的invitation. 作业案例(二年级):用字母写字母。 (二). “自助餐”式作业,让学生在所罗列的作业中选取一道或几道自己所喜欢做的,认为有能力完成的作业。设计一个必做题,即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单词,此外,学生可以根

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选择其它提高题。学生在选择作业时非常认真。 作业案例(三年级):1. 模仿书上的语调朗读本课时内容2遍。2. 写出以下数字的左邻右舍 ( ) twenty-one ( ) , ( ) nineteen ( ) , ( ) forty ( ) ( )thirty-two( ), ( )seventeen ( )forty-five( ) 3. Pair work 要求同桌一起完成,每人各出五道题给对方做,但一定要口头完成。如: A: What’s thirty a nd five ? B: Thirty-five. 4. 如果red = ten ,blue = thirty ,yellow = twenty-one,white = forty-five 那么pink = ( ), purple = ( ), green = ( ), orange = ( ) 第1题为必做题,2至4为选作题,学生可以任选2~4中的一项或两项来做。 (三). 周末,六年级老师让学生随意画一张图画,要求在下边附注上几句英语。有助于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又体现学习英语的应用性。 (四). 五年级教师每天指定一小组学生准备一个小小的游

小学英语作业分层

小学英语作业分层 发表时间:2019-05-08T15:58:39.08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5月10期作者:曹阳[导读]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活动不应仅限于课堂,而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课外作业就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 曹阳(深圳东方半岛小学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活动不应仅限于课堂,而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课外作业就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方式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课外作业作为教学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在所处的环境、接受知识的能力、个性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如果在作业布置上实行"一刀切",就会导致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弱的吃不了。教师应注意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探讨作业分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都能愉快地接受知识。实施作业分层,让孩子爱上英语。 关键词:小学;英语;分层 中图分类号:G6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5-4197(2019)05-0054-01 由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导致了小学生英语课后作业大部分以听读、抄写、背诵或默写为主。不可否认这些形式的作业一定意义上有利于孩子知识的机械记忆。但忽视了调动孩子英语的兴趣和语言的运用能力。如何让课后作业作为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值得我们区探讨。 1.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的原则 1.1 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既要考虑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又要考虑到不同程度的学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做不同层次的作业,确保优等生吃得精、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饱。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教师需要把不同层次作业的目的、纲要向学生交代清楚。以便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自觉地、积极地、保质保量地完成。 1.2 针对不同程度的家长布置不同层次的家庭作业。家庭作业是家长与学校联系的桥梁。通过不同层次的作业,家长可以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能自觉地参与到孩子的课程学习中去。对于不懂英语的家长,让他们监督孩子认真听读,在孩子完成作业后签上姓名和日期,以及孩子的完成情况等,同时让孩子充当小教师的角色,帮助家长进行英语知识的简单学习,这样家长可跟孩子一起听读,一起学习。而对于一些懂英语的家长,除监督好孩子听录音外,同时要注意孩子的语音、语调。另外,还可以配合和帮助孩子听写单词,与孩子一起表演课文对话、学唱英语歌曲等,扮演"家庭教师"的角色。 2.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家庭作业 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一刀切"的作业往往导致"好的学生吃不饱,后进的学生吃不了",因此,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进行作业设计。我把学生按英语实际水平分成a、b、c三组,a组的同学成绩相对来说比较优秀,自觉性强,学习积极性高,语言表达能力较强;b组同学,相对来说学习成绩相对中等,能表达一般语句,有一定基础,而c组学生是学困生,成绩较差,积极性也不高。每个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以后发展情况随时调整,做到确保优等生吃得精,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饱。为了促进各类学生的学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的自主精神。我布置的作业内容既有与教材内容相联系的,也有与学生生活相结合的,鼓励孩子思路开阔,作业形式多样化。所以我就在作业量和作业难度上进行分层设计,做到基础目标、发展目标和创造目标的统一。 2.1 c组学困生控制作量、降低难度,确保基础知识的掌握,这样学困生才会对其产生兴趣。这里所说的"控制",并非是"减少"之意,而是增加基础知识的作业量,减少有难度知识的作业量。这一点一般表现在单词的抄写、听读课文方面。 2.2 b组中等生保持难度,努力完成发展目标。这类学生可塑性较大,他们中意味着相当一部分学生,努力一把也许就能跨入优等生行列,但如果松劲一些也许就会退入后进生行列。因此,布置作业时,需注意作业应有一定的难度,使他们在确保达成基础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完成发展目标。一般表现在对话的改编或课文的改编及课文的背诵上。 2.3 a组优等生减少作业量,但要增加难度,给予自由发展的时空。因为他们对教材知识领会掌握较快,解答相应的基础性作业游刃有余。因此,适当减少他们做基础性练习的量,使他们从简单作业的机械练习中解放出来,拥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去做一些融综合性、灵活性于一体的高智力题,这样有助于实现创造目标。一般表现为复述课文内容或根据课文的话题,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用所学的语言知识编一些较高质量的对话或短文。我们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完成规定层次的作业后,带着胜利的喜悦去做高一层次的作业,提高孩子的进取心。 3.完善作业评价机制,激发持久的英语学习兴趣 3.1 根据学生能力差异实施评价。在进行课内和课外的作业讲评时,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把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对学生困难生要多采用表扬性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要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等生要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要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 3.2 根据作业差异实施评价。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与评价,是营造轻松气氛、培养创新意识的良好途径。教师在评价中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要换位思考,保护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理解学生完成作业时的心理状况,多给予肯定和表扬。此外,对于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学生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各不相同,教师应根据作业的类型、完成质量等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 3.3 增强评价的自主性,实施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加强反馈,适当给予以奖励。孩子们总是喜欢通过竞赛的方式举行各项活动。在每次作业以后,我在给予指正的同时,又按作业的质量分别奖励,他们的作业本上贴漂亮的"小贴纸"(一般都是孩子喜欢的卡通图片)达到一定数量后,可进行小型物质奖励。小小的奖励也能带给他们很大的乐趣和更大的学习动力。 此外,教师还参与和引导各层次学生在自我布置作业的过程中互相咨询,互相交流,互相欣赏,互相评价。这样,作业的过程就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它会让我们教师转变教学心态,改变教学视角,从而影响我们的教学理念和行为。英语老师应从学习方法、策略、情感态度、学习意志等多方面去关注自己的学生,使得作业和课堂融为一体,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轻松地完成作业,并能把所学的知识真正用于日常生活中。作业分层,让孩子爱上英语。

小学英语有效作业案例设计与反思

小学英语有效作业案例与反思 学校:广州市白云区大朗小学 邮箱: : 五年级上册Module5 Zoo Animals unit13They Are Going to the Zoo《Work with Language》

一、作业目标: 1.通过绘画、手工制作、上网找资料要求及促进学生了解动物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及爱好与本领。 2.初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 3.使学生感受展示成果的快乐,学会用英语描述心中喜欢的动物,体会学习英语的乐趣。 二、作业设计 (一)常规作业 ; 1.大声朗读书本第61页动物单词并抄写1行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复习单词读音,从”声”加深对单词的认识并要求学生认真抄写,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2.仿照书本第61页练习2的句子,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用”Don’t…”造两个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写句子的练习,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习惯学会提醒别人哪些事我们不要做,在下节课堂上请学生勇于说出来) 3.选择一个喜爱的动物,并用至少5句话描述。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通过套用句型选择自己喜爱的动物写简单的5句话,并在下节课堂上大声朗读) (二)探究性作业 动手操作: 1、选择喜爱的动物制作头饰并写下5句作文。 2、结合生活习惯,制作建议卡,附上句子“Don't…”

@ 3、完成调查表,询问同组同学心中最喜爱的动物并加深对动物的了解。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及小组合作精神,比一比哪一组最棒。) 三、作业反思: 通过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以及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精神,本次作业完成得非常令人满意。本次作业的设计体现了以下优点: 1.循序渐进。通过朗读、抄写、练习、写作、制作及调查,让学生先从基础出发,再巩固性练习以及结合实际。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逐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从讨厌作业到乐于完成作业。2.勇于实践。实践出真知,为此,我把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及与同学交流。让学生学会从生活出发,从生

小学英语测评作业评价方案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小学英语作业评价方案 众所皆知,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课堂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获得信息反馈,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之一。作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业的有效布置与评改就受到英语老师的关注。目前,在小学英语作业布置与评改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作业形式单一,某些老师采用题海战术,学生作业拖拉,抄袭现象严重,老师的评价不及时,反馈缺乏,因此,我们需要有新的教学常规对作业进行必要的规范。 那么,我们看看新教学常规对作业有什么要求: 1.精心选编作业,题量适当,针对学生的学情分层布置,指导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 2.作业形式要多样化,应采用口头与书面、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三、四年级课外作业以磁带跟读、听说模仿、录音作业为主,五、六年级在听说朗读的基础上,加强读写练习。 常规对作业有这样的要求,而我们现实情况又如何呢?这是三-六年级经常性布置的作业: 三年级:预习第五十页听录音并跟读,家长签名; 四年级:第六页单词抄写四遍,句子两遍; 五六年级:抄写P17单词四英一中;预习P18听录音。 由此可以看出作业布置存在以下问题: 1.作业形式单一、机械; 2.作业内容空洞乏味,脱离生活实际; 3.作业目的性不强,缺乏针对性。 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来改变这些现状呢? 一、抓住学生特点,设计多样作业 新教学常规要求小学生作业形式多样化、趣味化,这就要求英语作业布置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变为作业的组织者,以教学要求为依据,从学生的需求、

目的、兴趣出发,布置合理适量的作业。心理学表明,人的精力集中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超过这一限度,注意力易分散,工作效率低下。在作业布置过程中,教师应控制多种制约因素,注意技巧性,增加新颖性,多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作业,确保师生花费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 我们根据学生特点,采取了一些做法,以供大家参考: ⒈变抄写单词为画图或拼写单词 抄写作业让学生产生疲惫心理,如果把抄写改为画图或其他形式,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画图写单词、重组抄写、分类抄写,字母数量书写,字母错误单词词组修改...) 例一,水果、表情、家具等画图写单词; 例二,morning,week,afternoon,comic,buy,newspapers 分类抄写或按字母数量抄写; 例三,cook dinner,read a book等词组时,打乱字母顺序重组词组。 2.变抄写句子为改错或连词成句等各种形式的练习 句子要以不同形式如翻译、填空、改错、连词成句等形式交替让学生练习,这就避免了枯燥。 例一,学了句子What time is it?老师可以预见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可以把句子写成What time it is?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这不仅达到了抄写的目的,更避免了学生犯错。 例二,句子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on the weekend? 老师可以打乱单词顺序,让学生重组句子并翻译,这比较适合五六年级学生。 3.变听录音跟读为模仿、录音或表演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听,说,读,写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听说又是读写的基础,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因此要加大听说能力的培养。 老师经常要求学生回家听录音,可是很多学生都不认真完成,如果让学生把听录音改为模仿语音语调,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或者扮演对话中的任务,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幅度提高,因为小学生天性活泼,喜欢表现,模仿能力强,老师应该利用小学生的特点,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新课改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教学反思 刘文静

新课改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教学反思刘文静 发表时间:2018-11-21T11:27:42.870Z 来源:《素质教育》2018年12月总第293期作者:刘文静[导读] 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新教材如何设计作业,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江苏省宜兴市官林实验小学214251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2012年9月,江苏省在新课标出台后正式使用新教材译林版小学《英语》。在这一背景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使用新教材的实际出发,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新教材如何设计作业,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新课标新教材作业设计 江苏省是全国第一个在《标准》出台后正式使用新教材的省份,本人比较幸运地成为第一批使用本套新教材教学的老师。在近几年的中年级教学实践中,我也根据新教材所呈现的特点,尤其对作业设计进行了研究和思考。 一、加强作业设计要求,合理作业布置 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充分延伸和有益补充,精心设计、合理布置好作业,才能完成好高效课堂的最后一步。为此,我们要合理布置作业,个人认为可以做到了以下几点。 1.作业的分量要适中。《标准》在一级目标中提到:“学生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 因此,三年级以口头作业为主,画画与小调查为辅。当然,书写作业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完成,而留在课后的基本上是设计些激发学生兴趣,乐于完成的作业。 2.作业的难易要把握。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套新教材在各方面都改变了不少。首先,人物变化。新教材中出现的这些人物形象全都变了样,另外还增加了Sam和Bobby等有趣的卡通人物。所以在三年级开学伊始,我让学生多花时间来认识这些新朋友,为接下来的学习做足准备。其次,结构系统化。因此,必须根据新教材的特点进行设计,把握好作业的难易程度,让学生更易于接受。 二、丰富作业设计形式,拓展作业渠道 这套新教材按照《标准》要求“注重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丰富作业形式,拓展作业渠道,活动性作业明显增多,趣味性明显增强。 1.因材施教,有层次性地设计作业。在《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提到“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经历,学习水平和学习风格……”。每个学生的特点不尽相同,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特点,布置适合的作业,促进其个性的发展。作业的布置要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作业,任何的作业设计都要围绕教学目标,为目标的达成进行精心设计,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水平不同,还有家庭情况不同,我们要针对学生特点,打破我们平时单一统一的作业模式,设计有弹性的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 2.融会贯通,有整合性地设计作业。英语是一门融合性极强的学科,我们要善于把英语与其他很多学科整合在一起,拓展英语作业的广度,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1)与语文整合。语文和英语都属于语言类学科,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2)与美术整合。大部分小学生都喜欢涂鸦。英语与美术的完美结合,使作业变得妙趣横生。(3)现学现用,有实践性地设计作业。英语本身就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学生能灵活运用于现实生活,才是硬道理。 三、优化作业评价体系,体现作业价值 在本套译林新教材中呈现一新亮点,增设了Ticking time,它是一个自我评价板块。由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在积极思考、不断优化作业的评价体系,并做了如下尝试。 1.运用多样化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提到:“英语课程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的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因此,在我探索作业评价的过程中,我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贯彻始终。 (1)在口头作业方面,评价形式多样化。在作业设计上有很多都是需要学生通过口语表达和动手完成的,有部分的家庭作业,需要家长协助评价。(2)在书面作业方面,评价形式多样化。对于书面作业评价,我尝试采取学生评价和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每次的书面作业,由各个小组长和我评价打星,可根据学生书写的正确率、书面字迹和格式分别给出一二三颗星。当然,在由我评价时,我还时常不忘写上几句赞美、鼓励的话语,学生写作业的劲头足了,整个班的作业质量明显提高了。 2.结合形成与终结性评价,保护学生学习热情。《标准》指出:“评价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我们要进行有效结合。为此,在平日的作业评价中,我主要以加星和评语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很好地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标准》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使用江苏版新教材小学《英语》的一线教师,我们应不断加深对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理解与认识。所以在作业设计上要从多角度考虑,使作业真正成为英语教学的得力助手。以上仅是我在近几年在新教材使用中对作业设计的思考,还需在实践和反思中不断完善,适应英语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三四年级上下册[T].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