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第3章 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合集下载

成本会计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和归集106页PPT

成本会计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和归集106页PPT

=
该种产品的原材料定 额消耗量
×
原材料消耗量 分配率
(4)计算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实 = 际原材料费用
该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
料实际消耗量
×
材料单价
12
【例】某企业8月份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耗用原材料8000 千克,每公斤5.4元,本月产量甲产品500件、乙产品400件。 单件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甲产品6千克,乙产品5千克。
第三章 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 间的分配和归集
本章重点: 1.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原材料费用和
工资及福利费) 2.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3.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1
本章主要讲授的是费用的横向分配问题。
费用的横向分配:费用在各成本对象之间进行的 分配。 分配的总体原则:如果某项费用可以直接归属于 某种成本对象,则采用直接分配的方法。如果某项 费用是为多个成本对象共同开支的,则需要根据一 定的标准在各成本对象之间进行适当的间接分配, 以明确各成本对象的费用金额。
10
二.材料费用分配
不论外购材料还是自制材料,其材料费用核算的方法均相同,进 行材料的核算,首先要进行材料发出的核算,然后根据发出材料 的具体用途分配材料费用,将其计入各种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 (一)原材料费用分配 1.分配的依据(原始凭证)有:各种领料单(或限额领料单)、 退料单、发出材料汇总表等。 2.不需要分配:凡能直接确定成本计算对象的,直接计入有关产 品成本明细账下的“原材料”成本项目。 3.需要分配:发生的材料费为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则应采用适当 的方法在几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4.分配标准:产品的重量、体积、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等。
②对于直接用于辅助生产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以及间 接用于辅助生产的费用,应先计入“制造费用”总账科目, 并记入制造费用明细账的相应费用项目。月末全部转入“辅 助生产成本”总账科目。然后直接或间接分配计入辅助生产 成本明细账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然后再转入“基本生 产成本”总账科目和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各个成本项目 中。

[经管营销]成本会计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和归集

[经管营销]成本会计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和归集
第三章 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 间的分配和归集
本章重点: 1.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原材料费用和 工资及福利费) 2.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3.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1

本章主要讲授的是费用的横向分配问题。
费用的横向分配:费用在各成本对象之间进行的 分配。 分配的总体原则:如果某项费用可以直接归属于 某种成本对象,则采用直接分配的方法。如果某项 费用是为多个成本对象共同开支的,则需要根据一 定的标准在各成本对象之间进行适当的间接分配, 以明确各成本对象的费用金额。
3
几组概念的理解:
定额消耗量:指一定产量下按照消耗定额计算的可以消耗 的数量限额。 定额费用:定额消耗量的货币表现 消耗定额:指单位产品可以消耗的数量定额 费用定额:消耗定额的货币表现 如 材料费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的货币表现 材料定额费用:材料消耗量的货币表现 工资定额:则是工时消耗定额的货币表现 (也称工时定额) 定额工资:工时定额消耗量的表现 (也称定额工时)
7
(3)用于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 的要素费用,先计入“制造费用”账户而后分配 转入相应账户。 (4)用于产品销售、行政管理以及资金筹集的要素 费用,分别计入“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 “财务费用”账户。 (5)用于建造固定资产、开发无形资产的要素费用 不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应分别计入“在建 工程”和“无形资产”账户。
要求:运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计算甲、乙产品实际耗用的原 材料费用。
13
(1)甲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500×6=3000(千克) 乙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400×5=2000(千克) (2)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 8 000 ÷(3 000+2 000) =1.6 (3)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3000×1. 6 = 4800(千克)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2000×1.6 = 3200(千克) (4)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4800×5.4=25920(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3200×5.4=17280(元) 此方法的优缺点:P30

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和归集

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和归集
23
(一)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

一般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
如果每月支付动力费用的日期基本固定,而且每 月付款日到月末的应付动力费用相差不多,也可 能不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而直接贷记 “银行存款?

24
(二)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


动力费用的分配是在明确被分配的动力费用额与分 配标准的基础上,确定动力费用分配率,进而确定 每一受益对象应负担的动力费用。 分配标准通常为仪表记录
要求:运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计算甲、乙产品实际耗用的原 材料费用。
13
(1)甲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500×6=3000(千克) 乙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400×5=2000(千克) (2)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 8 000 ÷(3 000+2 000) =1.6 (3)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3000×1. 6 = 4800(千克)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2000×1.6 = 3200(千克) (4)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4800×5.4=25920(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3200×5.4=17280(元) 此方法的优缺点:P30
2
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
一.要素费用分配概述
选择的分配标准依据:
(1)必须与分配对象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2)资料比较容易取得。
1.费用分配标准的选择
(1)成果类:产品的重量、体积、产量、产值等。
(2)消耗类:原材料消耗量、原材料费用、生产工时、机 器工时、生产工资等。
(3)定额类: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等。
6
3.要素费用分配的基本核算程序 首先,根据计算出的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金额编制各种 费用分配表; 然后,根据这些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 根据会计分录登记各种成本费用总账及明细账。

《成本会计学》(于富生)课后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学》(于富生)课后习题答案

/CostAccounting/ShowClass.asp?ClassID=3820《成本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3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四、教材练习题答案1.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1)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A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10=10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 4=800(千克)合计1800(千克)B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5= 5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6=1200(千克)合计 1700(千克)(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0.99B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01(3)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1000×0.99=990(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800×0.99=792(千克)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500×1.01=505(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1200×1.01=1212(千克)(4)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990×2=1980(元)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505×3=1515(元)合计3495(元)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792×2=1584(元)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1212×2=3636(元)合计5220(元)(5)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

甲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3495×(-2%)=-69.9(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5220×(-2%)=-104.4(元)(6)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原材料费用。

甲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3495-69.9=3425.1(元)乙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5220-104.4=5115.6(元)(7)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见表3—12)。

第3章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1]

第3章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1]

32
表3-2 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
应借项目
成本或 费用 项目
20××年××月 实耗
单价 (元/度)
度数 (度

金额 (元)
生产成本──
A产品
燃料 及动力
0.8
基本生产成本
B产品
燃料 及动力
0.8
小计
0.8
24 000
19 200
制造费用
基本生 产车间
水电费
0.8
5 000 4 000
管理费用
水电费
0.8
材料费用的核算,包括材料费用的 归集和分配两个方面。
涉及材料成 本确认及发 出计价计算
本节重点讲 解部分
2021/3/31
5
一、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对于单一用途的材料消耗,我们只需要将金额对 应记入费用成本账户即可。如:行政部门领用材料 1000元,就记作
借:管理费用 1000 贷:原材料 1000
2021/3/31
28
三、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例题】某企业200×年6月共耗电度数为80000度,每度 电0.5元, 共发生电费40000元.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 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直接用于产品生产耗电65000 度,没有分产品安装电表,规定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甲 产品生产工时为64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3600小时 。车间照明用电4000度,辅助生产车间耗电6000度,企 业行政管理部门耗电5000度。该企业设有“燃料及动力” 成本项目, 甲、乙产品动力费用如何分配?
2021/3/31
22
材料费用分配表
产品规格 实际产量 消耗定额 系数 标准产量 分配率 分配金额
小 2000 8 中 5000 10 大 3000 15

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例题】某企业200×年6月共耗电度数为80000度,每度 电0.5元, 共发生电费40000元.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 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直接用于产品生产耗电65000 度,没有分产品安装电表,规定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甲 产品生产工时为64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3600小时 。车间照明用电4000度,辅助生产车间耗电6000度,企 业行政管理部门耗电5000度。该企业设有“燃料及动力” 成本项目, 甲、乙产品动力费用如何分配?
二、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外购动力费用是指向外单位购买的电力、热力、煤气等 各种动力所支付的费用,进行外购动力费用核算,一是 动力费用支出的归集核算,二是动力费用分配核算。
一般通过 “应付账 款”账户
核算
在有计量仪器记录的情况下 ,直接根据仪器所示的耗用 数量以及动力单价计算;在 没有计量仪器的情况下,要 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各种产品 之间进行分配。
16000度电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代数分配法
【分析】当企业存在两个辅助车间且它们之 间存在业务往来时,就会出现两车间借方费 用无法完全归集,进而无法顺利进行贷方分 配的局面,整个分配过程陷入死循环状态。
【对策】既然我们分配的瓶颈在于借方部 分费用的缺失,那我们就“按图索骥”, 把缺失的部分设为未知数,通过寻找等式 关系确定方程,并进行求解。
二、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参考答案
甲、乙产品动力费分配率= 32500/(6400+3600) =3.25(元/小时)
甲产品应分配动力费=3.25×6400=20800(元)
乙产品应分配动力费=3.25×3600=11700(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0800
--乙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