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综放工作面煤炭资源回采率的途径
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

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综采放顶煤是煤炭采矿过程中的一种常见方式,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较高的煤炭回收率,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煤炭损失问题,影响着采煤效益和环境保护。
因此,如何减少损失量和提高回采率成为了重要的煤炭采矿课题之一。
一、减少煤炭损失量1. 提高支架稳定性:在综采放顶煤过程中,支架的稳定性直接影响顶煤板的实际压顶情况。
支架较为稳定能够减小顶煤板与顶板之间的塌陷及伸缩,避免煤炭掉落,减少煤炭损失。
2. 加强煤岩探测:在综采放顶煤过程中,精确掌握工作面煤岩变形和破坏情况,可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和采煤方法来提高回采率和减少煤炭损失。
3. 安装喷雾装置:在综采放顶煤过程中,通过喷雾装置对煤墙进行喷雾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煤尘的扬尘量,减少煤炭损失。
4. 采用隔离板:在综采放顶煤过程中,由于顶煤板较厚,采煤难度较大,采用隔离板进行顶煤隔离,可有效减少顶煤板与顶板之间的塌陷和伸缩,避免煤炭掉落,降低煤炭损失。
5. 建立信号监测系统:建立煤岩应力、位移和雷达测距等信号监测系统,对工作面煤岩运动和塌陷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调整综采放顶煤的采煤工艺和工艺参数,降低煤炭损失。
二、提高回采率1. 合理布置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的布置直接影响回采率的高低。
应合理设立进出口,合理布置通风系统,采用合理开采方案等,保证采煤工作面的良好通风和排水条件,提高采煤效率和回采率。
2. 加强对成品煤的控制:在综采放顶煤中,加强对成品煤的控制,采用合理的分选工艺和设备,提高成品煤的品质和回采率。
3. 选择合适的采煤工艺:在综采放顶煤过程中,采用合适的采煤工艺和采煤设备,可有效提高回采率,降低煤炭损失。
综采放顶煤过程中,减少煤炭损失和提高回采率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和工艺手段,从上述方面入手,才能有效实现煤炭损失量的减少和回采率的提高。
提高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率浅析

提高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率浅析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提高煤炭回收率成为矿山开采的重要任务之一。
综放工作面是目前煤炭采矿过程中常用的一种采矿方法,而提高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率是煤炭企业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从地质条件、采煤工艺、设备技术等方面浅析如何提高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率。
一、地质条件影响地质条件是影响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地质勘探和评价工作是提高煤炭回收率的重要前提。
在进行地质勘探时,需全面、细致地了解煤层的赋存特点、规模、厚度、倾角、倾向等各项参数,通过综合分析和评价,确定合理的采煤工艺和方法。
地质条件还包括围岩稳定性、煤层岩性、透水性等因素,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综放工作面的煤炭回收率。
在综放工作面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合理利用地质条件,提高煤炭回收率至关重要。
二、采煤工艺影响采煤工艺是影响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综放工作面的采煤过程中,采用合理的采煤工艺是提高煤炭回收率的关键。
目前,综放工作面常用的采煤工艺包括高级综合采煤工艺、综合开采技术和综合化工技术等。
这些工艺在提高煤炭回收率方面各有优缺点,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生产实际选择合适的采煤工艺,对提高煤炭回收率至关重要。
在采煤工艺中,合理选择合适的采煤机械、道路等设备,对提高煤炭回收率也有一定影响。
三、设备技术影响设备技术是影响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煤炭采矿设备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综放工作面采煤设备已经从传统的人工采煤,逐步发展为机械采煤、自动化采煤等现代化设备。
这些设备在提高煤炭回收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现代机械采煤设备能够提高采煤效率,减少煤炭损失,从而对提高煤炭回收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自动化采煤设备也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间接影响了煤炭回收率的提高。
地质条件、采煤工艺、设备技术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综放工作面的煤炭回收率。
只有全面考虑这些因素,合理利用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采煤工艺和设备技术,才能有效提高综放工作面的煤炭回收率,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提高煤矿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回采率的措施

提高煤矿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回采率的措施作者:焦佳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2019年第03期摘要:综采放顶煤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厚煤层及特厚煤层的主要开采方法,在很多矿区得到了使用。
虽然综采放顶煤对厚煤层的开采效率较高,但是仍存在煤炭的资源回采率低现象,这对于煤矿资源的开采是十分不利的。
本文通过论述综采放顶煤的技术原理,分析了引起放顶煤煤炭损失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放顶煤工作面回采率的措施,可以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开采;综采放顶煤;回采率;措施1 引言煤炭在我国有着丰富的储量,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燃料。
保证煤矿资源的稳定开采,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煤矿开采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在厚煤层开采技术方面。
目前,综采放顶煤已经成为许多矿厚煤层开采的主要方法,其主要的特点是在采用很低的投入可以实现对厚煤层的高效开采。
但是,这项技术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容易造成开采过程中资源的回采率低,这对于资源的开采是十分不科学的,特别是对于煤炭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因此,提高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资源回收率对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从放顶煤开采的原理出发,分析了造成放顶煤工作面损失的因素。
2 放顶煤开采的技术原理放顶煤采煤法是在开采厚煤层时,沿煤层的底板或煤层某一厚度范围内的底部布置一个采高为2~3m的采煤工作面,用综合机械化方式进行回采,利用矿山压力的作用或辅以松动爆破等方法,使顶煤破碎成散体后,由支架后方或上方的“放煤窗口”放出,并由刮板运输机运出工作面,其主要的原理如图1所示。
其主要原理是液压支架的煤体在采矿支承压力的作用,由于支承压力较大,在支承压力的作用下工作面前方的煤体变形破坏,当液压支架移架时,应力降低,能量释放,煤体会大量破碎。
破碎的煤体通过液压支架后方的放煤口放出,并通过放顶煤液压支架后方的皮带输送机进行运输。
3 影响放顶煤回采率的主要因素分析根据有关数据及煤矿开采经验统计,中国煤矿综采工作面的煤炭损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煤层开采时的首采损失和末采损失,这是造成煤炭损失的主要因素。
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

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1. 引言1.1 研究背景综采放顶煤是一种常见的煤炭采掘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煤炭损失的问题,进而影响煤炭回采率。
煤炭损失不仅会降低资源利用率,还会对矿区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地减少煤炭损失,提高煤炭回采率成为煤矿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煤炭损失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采空区造成的,二是在煤炭回采过程中由于采矿工艺不当造成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研究并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回采率,减少煤炭损失。
通过采用合适的回采工艺,加强支护措施,提高设备效率以及定期进行煤矿安全检查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问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为煤炭采矿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可以为提高煤炭回收率,保护煤炭资源,同时保障矿工安全和环境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和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从而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目前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放顶煤带来的煤炭损失和低回采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和利润。
通过研究综采放顶煤的问题,可以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减少煤炭损失,提高回采率,进而提高矿山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减少采空区,加强支护措施,采用合适的回采工艺,提高设备效率,以及定期进行煤矿安全检查等方法,从而为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和提高回采率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可以为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 正文2.1 减少采空区减少采空区是提高回采率的关键措施之一。
采空区的形成会导致煤炭资源的浪费和回采效率的降低,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采空区的数量和面积。
首先,可以通过合理设计矿井布局和采煤方式来减少采空区的形成。
采用合理的采煤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煤炭残留在采煤空间中的可能性,从而减少采空区的数量。
提高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率的技术方法 马越

提高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率的技术方法马越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综采已经成为许多煤矿的主要采煤方法。
该技术虽然能显著提高煤矿开采的效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煤炭资源的回采率较低就是其中一个问题。
如何保证综采工作面的回采率是众多煤矿企业所关注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综采工作面回采率较低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提升回采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煤矿开采;综采技术;回采率;影响因素引言在开采煤矿时,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煤矿的开采水平和开采质量。
同时,回采效率也体现了煤矿的实力和资质。
虽然运用综采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开采效率,但是这种技术对煤层资源的赋存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对地质构造和煤层变化的适应性差。
当煤层的赋存条件较差时,应用综采技术很难发挥其优势,导致很多煤炭资源被遗留在采空区。
此外,由于综采工作面的长度是固定的(这是由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的数量决定的),在开采时很容易出现很多三角煤,这部分煤炭资源很难采出。
在此情况下,会导致煤炭资源的回采率较低,出现了资源浪费。
由于煤炭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为了保证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该提高煤炭资源的回采率。
煤炭资源回采率的提高,一方面可以提升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
1.综采工作面回采率的影响因素分析1.1煤层赋存条件综采技术受煤层赋存条件的影响很大,其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较差。
综采技术采用液压支架进行支护,液压支架需要整体移动,导致工作面很难按照煤层的走向布置,许多煤炭资源在开采时很难采出。
这些影响因素的存在导致综采工作面的回采率较低。
为了保证煤炭资源的利用率,中国有关部门对煤炭资源的回采率进行了规定,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煤炭资源的回采率指标由规定可知,对薄煤层的回采率要求较高,这是为了保证企业煤炭开采的经济效益;对厚煤层的回采率要求较低,这是由于厚煤层的煤层厚度变化较大。
对厚煤层的回采率指标要求低,意味着有大量的煤炭资源被浪费掉。
浅析综放工作面煤炭损失及提高回采率的途径

厚度 , T为煤的容重 ,m 。 m; t /
21 末采 损失 .. 2
工作面在到达停采线 以前 ,为了保证支架 回 撤时的顶板完整性 ,在距停采线 s 处停止放煤 , 所造 成 的煤炭损 失 称 为末采 损失 , 失量 为 : 损
J 5 7 、 7 2×h1 XLx T
式 中, s 为工作面停采前不Fra bibliotek顶煤段推进 距
离, m。
22 工 作面 两端 头损 失( ) -
1 套综放工作面的回采 , 7 放顶煤开采技术在下沟
煤矿已经取得了成功应用 ,其优越性也得到 了充 分体 现 。 经过 多 年综放 开 采 的实践 , 通过 对综 放 工
综放 工 作面 两端 头 的过 渡 支架 和 端头 支架 不
[ 摘
要 ] 通过 对 下 沟煤 矿 综放 工作 面煤 炭 损 失原 因的分析 ,可知 煤 炭损 失 主要 由初 末 采损 失、 两端 头损 失及 放 煤 工 艺损 失 等 构成 ,提 出 了提 高 综放 工作 面煤 炭 回采 率 的途
径。
[ 关键词 ] 综放开采; 煤炭损失 ; 回采率; 途径 [ 中图分类号]T 8— 文献标识码 ]B [ D 2 9[ 文章编号]17 - 4( 1) - 8 - 629 3 0 0 0 0 3 9 2 13 0 0 作面煤炭损失 的分析 ,下沟煤矿逐渐探索出了提 高综放工作面回采率的有效途径,积累了诸 多的 成 功经 验 ,取得 了巨大 的经济 效益 和 丰硕 的技 术
成果。
0 引 言
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是开采特厚煤层 的一种新型采煤方法 ,其实质是实现工作面煤炭 和顶部煤炭同时采出,工作面煤炭利用采煤机 回 采 ,顶部煤炭的开采是利用矿山压力作用或辅 以
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

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综采放顶煤是指通过矿采工程中综合采用放顶法和综采法来进行煤炭开采的一种方法。
在这种开采方式中,由于放顶煤的存在,会导致煤炭损失,降低回采率。
如何减少放顶煤煤炭损失、提高回采率成为了矿山开采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的原因,并提出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
一、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的原因1. 煤层特性煤炭煤层特性是导致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地质条件较差的矿区煤层倾斜度大,岩层变化复杂,煤层厚度不均匀,这些特性会导致放顶煤的生成和积累。
2. 采煤技术综采放顶煤的采煤技术也是煤炭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采煤过程中,由于采煤机对煤体的破坏和切割,会导致放顶煤的形成和散失。
3. 设备能力设备能力不足也是导致放顶煤的生成和损失的原因之一。
一些煤矿的采煤设备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地对煤体进行切割和清理,导致放顶煤的形成和损失。
二、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1. 加强煤层勘探为了减少放顶煤的生成和损失,首先需要对煤层进行详细的勘探和分析。
通过对煤层的倾斜度、厚度、走向等地质特征进行分析,找出放顶煤的形成规律,从而在采煤过程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减少放顶煤的损失。
2. 优化采煤技术在采煤技术方面,可以采用岩层顺槽、叠置顺槽、滚动支架、综合支架等技术手段,通过合理的布置和调整采煤工艺,减少放顶煤的形成和损失。
3. 改进设备能力通过改进和提升采煤设备的能力,如提高采煤机的切割能力、加强运输设备的清理能力等手段,可以减少放顶煤的生成和散失,提高煤炭回采率。
4. 管理控制在采煤过程中,加强对煤层的管理控制,建立科学的采煤计划和生产管理制度,优化生产流程,合理安排采煤工艺,规范操作行为,降低放顶煤的损失。
5. 资源综合利用对于放顶煤的回收和利用,可以采用综采放顶煤回收技术,将放顶煤进行回收和利用,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率。
通过加强煤层勘探、优化采煤技术、改进设备能力、管理控制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途径,可以有效减少综采放顶煤的生成和损失,提高煤炭回采率,实现煤炭资源的有效开采和利用。
提高综放工作面回采率的途径

2007 年第2 期
从附表可以对比出在该煤层条件下, 采用一刀 一放的放煤步距回采率较高(8 月一10 月平均回采
(2 月一4 月平均回采率 56.2%)造成丢煤。 2、 层位的不合理造成丢煤
率72.7%), 放煤步距加大到二刀一放回采率下降
1 月 : 1
h— 可采高度
hl— 可放高度
图一
h2— 底煤厚度
(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07 年第 2 期
采用了一刀一放的放煤工艺, 实现了均匀放 煤, 减少了煤炭丢失, 提高了回采率。因此合理的 放煤步距是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之一。 2、 合理的回采层位 及时调整回采层位, 减少底煤厚度至 0 .3m, 既 保证液压支架不陷入底板, 又大大减少了丢煤现 图( 四) 象,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产量。因此, 合理的回采层 位是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之二。 四、 结语 3、 合理的采高 经过两年多的综放生产实践, 通过探索提高综 通过矿压观测和生产实践, 采高保持不低于 放工作面回采率的途径, 在充分总结新一采区右三 3m 时, 液压支架的受力状态好, 既保证了液压支架 片工作面提高回采率做法的基础上, 进一步改进了 的使用寿命, 又有利于放煤量的增加, 符合图( 二、 放煤工艺, 采取了顺序、 均匀、 一刀一放的放煤工 三)所示结果, 因此保证合理的采高是提高回采率 艺;调整回采层位, 减少底煤厚度至 0.2m ; 采高保 的有效途径之三。 持不低于 3. 2m, 合理的工作面推进速度为每昼夜 4、 合理的推进度 4m- 5.5m;提高后部刮板输送机的输送能力, 使 新一采区右三片工作面大的周期来压步距为 用了输送能力更大的 SGZ- 730/ 500 型后部刮板 12m- 15m, 小的周期来压步距为 6m- 8m, 并且 ‘输送机。2005 年综放工作面回采率达到 83.6%, 周期来压步距与放煤量、 推进速度有明显关系。放 截止 2006 年 8 月末, 综放工作面回采率达到 煤量大, 周期来压步距小;放煤量小, 周期来压步距 84. 8%, 极大地提高了综放工作面的产量。 大。推进速度快, 周期来压步距大;推进速度慢, 周 在以后的工作中, 我们还要进一步提高综放工作 期来压步距小。经过反复实验, 在工作面推进速度 面回采率。因为综放工作面上、 下端头架数是固定 为每昼夜 4m- 5m 时, 放煤量明显增加, 因此保证 的, 所以加长工作面倾向长度, 可以减小端头丢煤的 合理的推进速度是提高回采率的有效途径之四。 比 加长工作面走向长度, 例, 可以减少初采丢煤和临 5、 后部刮板输送机的输送能力 近停采丢煤的比 例。因 加长工作面倾向长度和 此, 工 由于后部刮板机老化, 导致不能满负荷放煤。 作面走向长度是我们以后提高综放工作面回采率的 更换后部刮板输送机可以加大输送能力, 更换后部 主攻方向。 刮板输送机是提高回采率的有效途径之五。 (责任编辑:梁亚奋) (上接第 111 页) 如果积分网格的整个图形位于回采范围之内 时, 则网格中心点达到该条件下的最大下沉。但 是, 积分网格通常只有一部分位于回采范围内, 在 计算影响因素时, 需求出该部分的数值并根据划分 的影响带以及扇形区域赋予不同的权。 积分网格主要采用极坐标法绘制, 相应的则需 为使积分方便起见, 两组相邻的射线之间的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提高综放工作面煤炭资源回采率的途径
摘要: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是开采特厚煤层的一种新型采煤方法,其实质是实现工作面煤炭和顶部煤炭同时采出,工作面煤炭利用采煤机回采,顶部煤炭的开采是利用矿山压力作用或辅以松动爆破等方法,使其自行破碎和冒落,经支架放煤口开启及支架尾梁上下作用,自行流动和放出。
本文主要探讨提高综放工作面煤炭资源回采率的途径。
关键词:综放工作面;煤炭资源;回采率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综采放顶煤开采工艺的开展,回采率问题一直是困扰综放开采方法进一步推广的主要因素之一。
提高回采率,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回收,对延长矿井的服务年限,保证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尽管综采放顶煤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但生产实践也证明,综采放顶煤在世界范围内作为一种新的采煤工艺尚有许多问题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其中如何提高综放工作面回采率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1影响综放工作面回采率原因分析
1.1设计损失影响
设计损失主要有采区设计煤柱损失(采区上下山煤柱、采区保护煤柱)和回采设计煤柱(回采工艺巷道设计煤柱)。
区段煤柱的设计留设尺寸一般都在20 米~40米。
根据矿山压力理论,使得下段
的回风道处于地应力高峰值区域,既不利于巷道的掘进和支护,也浪费了大量的煤炭资源。
1.2顶煤冒放性影响
顶煤冒放性是指顶煤在矿压作用下及时垮落和得到充分破碎的
程度。
顶煤冒放性好坏是实施放顶煤开采的必要前提,顶煤的冒放性与煤体强度、结构、构造、煤层开采深度、顶煤厚度、支架支撑力及顶底板岩性等因素有关。
煤层抗压强度越大,煤体破碎所需应力越大,冒放性较差;顶板的压力越大,对顶煤的破碎作用越大,冒放性越好;另外,支架阻力、围岩的性质等都促进或影响顶煤的冒放性。
根据综放顶煤开采理论可知,煤层普煤层普氏硬度系数f 达在 2.0 以上时,在矿压作用下不易跨落。
1.3综放工艺损失影响
初采期间顶煤悬露面积小,顶板压力较小,顶板破碎不充分,通常冒落不及时或冒落跨度较大,甚至坚硬难冒而形成的损失,一般与煤的强度和顶板的稳定性有关。
末采由于综放工作面将采到拆架巷时,为保证拆架巷的顶板支护完好,保证拆架时的安全通道畅通,通常在采到拆架巷前一段距离提前铺双网控制顶板,造成顶煤损失量。
为维护放顶煤工作面的端头安全,综放工作面两端头不放顶煤造成的损失称为端头损失。
造成端头损失的主要因素有:煤质过硬或过软;后部溜机头(尾)抬高及煤层倾角大等。
1.4管理不善煤损失
综放工作面管理不善造成丢失底煤造成煤量损失。
由于工作面有
时无标志层,管理不到位,引起工作面造成漂底丢底煤而造成的煤炭损失量。
一般受地质条件影响。
2提高综放工作面回采率的措施
2.1科学合理开采设计
为减少综放工作面设计损失,通过综合分析煤层赋存情况及地质构造,合理加大综放工作面的几何尺寸,尽可能的加大切巷和顺槽长度。
据有关资料表明,国外部分矿井综放工作面切巷长度已达300 米以上,顺槽长度多达3000 米~4000 米,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巷道掘进率和综放工作面搬家次数,还可以使煤柱占采区储量的比率下降。
提高煤炭资源的回采率。
根据矿压规律可知,临近采空区的煤体支撑压力划分为应力降低区、应力增加区和应力稳定区。
从利于巷道维护及减少煤炭损失的角度出发,在设计中可以采用跳采布置方式,先开采压力稳定区域的煤体,在临近采空区的煤体应力达到稳定后后行开采,达到减少煤柱的目的。
2.2增加顶煤破碎度提高冒放性
改变煤体原始特性,提高冒放性。
对煤层普氏硬度系数f在2.0 以上顶煤层理不发育,整体性强的高硬煤,需要采取人工辅助的措施,改变顶煤的冒落状态及冒落块度,使原有裂隙进一步扩展和发育,使顶煤硬度降低,达到提高综放工作面回采率的目的,通常采用的措施有超前爆破松动结合煤层预注水,超前爆破松动是在工作面顶煤中布置与采面平行的深孔,在工作面支撑压力前方区域进行顶煤预爆破,同时采用煤层注水软化顶煤,提高煤体的冒放性。
2.3合理选择综放工艺
针对综放工作面初采和末采损失,通过减少切眼放顶煤的距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末采期间采取措施尽可能的多放顶煤,减少煤炭损失量。
同时合理选择综放工作面端头支架,加强工作面两端头支护,将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机头和机尾安装在巷道支架下,并试验支架顶铺金属网及其它端头管理措施,尽可能将工作面端头顶煤放出来。
合理选择放煤步距,对提高煤炭回收率、降低含矸率极其重要。
放煤步距过小,会使放顶煤中混入采空区部分矸石,因煤矸混合体加大而丢失顶煤;放煤步距过大,使一部分落在放煤口以外的采空区而丢失顶煤。
在实际生产中,综放面应根据支架类型、采煤机截深和顶煤冒落步距,合理选择放煤步距。
顶煤可放性好、采放比大可选择一刀一放;一般综放面选择二刀一放最佳;倾角大于15°的综放面要严格规定从下往上顺序放煤。
2.4 加强现场管理
加强工作面层位的管理。
在综放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地测人员要及时对工作面进行查看,杜绝因层位管理不到位造成工作面丢底煤,地测部每月组织相关人员对采煤工作面进行实测验收,发现浮煤超限和任意丢煤者下发预防丢煤通知书,使综放工作面回采率工作直接与队组的经济效益挂钩,促进资源回收率的提高。
加强综放工作面放顶煤现场管理。
要保证每个生产班不少于3 个有经验责任心强的放煤工操作,确保放煤质量;加强综放工作面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加强放煤工的技术培训力度,提高职工的操作技能,规范职
工的操作行为,减少因放煤设备的损坏造成的煤炭资源损失,同时坚持浮煤的清理,采煤面每班应有专人负责用耙子、扫帚清理浮煤。
结论
目前,综放开采已成为大的煤炭集团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主要采煤工艺。
如何提高综放回采率、提高资源回收率、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延长矿井的服务年限及减少资源浪费是煤炭企业亟待解决问题。
提高工作面采出率仍是综放开采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杨宝贵,王俊涛,宋晓波,孟秀峰,朱宏宇. 王庄煤矿综放工作面小煤柱宽度优化分析[j]. 中国煤炭,2012(10):102-103.
[2] 丁斌,邢士军,马俊鹏. 聚酯纤维增强柔性网在综放面撤面时的应用[j]. 中国煤炭,2012(10):67-68.
[3] 崔树江,张百胜. 综放工作面采前顶板弱化技术研究[j]. 中国煤炭,2012(11):187-188.
[4] 孟祥军,王绪友,孟警战. 综放工作面高压注水逾裂渗透降尘技术的应用[j]. 中国煤炭,2012(11):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