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放顶煤工艺回采率提高的几种方法
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

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综采放顶煤是煤炭采矿过程中的一种常见方式,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较高的煤炭回收率,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煤炭损失问题,影响着采煤效益和环境保护。
因此,如何减少损失量和提高回采率成为了重要的煤炭采矿课题之一。
一、减少煤炭损失量1. 提高支架稳定性:在综采放顶煤过程中,支架的稳定性直接影响顶煤板的实际压顶情况。
支架较为稳定能够减小顶煤板与顶板之间的塌陷及伸缩,避免煤炭掉落,减少煤炭损失。
2. 加强煤岩探测:在综采放顶煤过程中,精确掌握工作面煤岩变形和破坏情况,可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和采煤方法来提高回采率和减少煤炭损失。
3. 安装喷雾装置:在综采放顶煤过程中,通过喷雾装置对煤墙进行喷雾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煤尘的扬尘量,减少煤炭损失。
4. 采用隔离板:在综采放顶煤过程中,由于顶煤板较厚,采煤难度较大,采用隔离板进行顶煤隔离,可有效减少顶煤板与顶板之间的塌陷和伸缩,避免煤炭掉落,降低煤炭损失。
5. 建立信号监测系统:建立煤岩应力、位移和雷达测距等信号监测系统,对工作面煤岩运动和塌陷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调整综采放顶煤的采煤工艺和工艺参数,降低煤炭损失。
二、提高回采率1. 合理布置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的布置直接影响回采率的高低。
应合理设立进出口,合理布置通风系统,采用合理开采方案等,保证采煤工作面的良好通风和排水条件,提高采煤效率和回采率。
2. 加强对成品煤的控制:在综采放顶煤中,加强对成品煤的控制,采用合理的分选工艺和设备,提高成品煤的品质和回采率。
3. 选择合适的采煤工艺:在综采放顶煤过程中,采用合适的采煤工艺和采煤设备,可有效提高回采率,降低煤炭损失。
综采放顶煤过程中,减少煤炭损失和提高回采率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和工艺手段,从上述方面入手,才能有效实现煤炭损失量的减少和回采率的提高。
提高放顶煤开采采区回收率的措施

提高放顶煤开采采区回收率的措施Chapter1提高综放采区回收率要从提高工作面顶煤放出率和减少护巷煤柱损失两个方面同时入手。
对于厚度超过10m的厚煤层,特别是在直接顶板坚硬的条件下,应采用在开切眼处强放直接顶,先采顶分层网下放顶煤的方案。
这样既发挥了网下综放回收率高的优势,又能避免整层放顶煤综采老顶第一次来压期间高的顶煤损失。
在减少护巷煤柱损失方面的关键措施是改变开拓准备布置,实现在稳定的内应力场中掘进和维护回采巷道。
[1]从前述“综放采场结构模型”的特点可知,同一煤层“综放”条件下,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和其中的宽度,都要比分层开采条件下大得多。
这一结果说明,如果采用在原始应力区开掘巷道的煤柱护巷布置,“综放”条件下的煤柱损失,将会比同一煤层分层开采大得多。
相反,由于“内应力场”范围扩大.采取在稳定的内应力场中开掘和维护巷道,就有了更加可靠的条件。
[2-5]提高综放工作面回收率可从以下几方面抓起:①减小顺槽护巷煤柱和顺槽宽度,提高巷道支护质量。
②加强端头支护,两端头支架剪网放煤。
③减小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步距。
④加强综放工作面工艺管理,尤其是放顶煤工艺管理,加强放煤工的技术培训,提高放煤技能和责任心。
⑤建立健全放煤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提高煤炭回收率的各项规定。
⑥强化计量管理和煤质管理,提高回收率统计的科学性、可靠性Chapter2综采放顶煤开采是厚煤层开采的发展方向,它具有三高(高产、高效、高块率)、三简(巷道布置简单、辅助运输简单、通风简单)、二低(低掘进率、成本低)、二好(经济效益好、安全好)、一少(设备投资少)等特点,与传统采煤方法相比优点较为明显。
因此,综采放顶煤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瓦斯、煤尘、工作面自燃发火及顶煤回收率等问题是制约综放开采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进一步提高顶煤回收率是综放开采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1 综放开采煤炭损失分析[6]放顶煤开采,煤炭回收率偏低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引起的:一方面是放顶煤开采设计决定的损失,另一方面是放煤工艺造成的煤炭损失,而这些损失有的是可以避免和减少的,有的则是不可避免的。
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

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综采放顶煤是指在煤矿综采工作中,因工作面附近有一层较薄的顶板或者顶板较薄的部分,为加大安全生产力度和提高煤炭回采率,需要将其放顶开采,此时煤炭损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紧缺,提高煤炭回采率已经成为煤矿工作者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
一、煤炭损失的原因1. 顶板稳定性不佳综采放顶煤的顶板往往较薄,稳定性不佳,易发生顶板垮落、顶板剥离等现象,导致煤炭损失。
2. 工作面支护不到位综采放顶煤的工作面支护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支护难度大,如果支护工作不到位,煤炭很容易被顶板所破坏。
3. 采煤工艺不合理采煤工艺对于煤炭损失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选用的采煤工艺不合理,会导致煤炭的大量损失。
二、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1. 加强顶板管理在综采放顶煤工作中,对顶板的管理至关重要。
要加强对顶板的预警监测,确保顶板的稳定性;同时引入新的支护技术,如采用高效的锚杆支护,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等,提高顶板的稳定性。
2. 优化采煤工艺通过优化采煤工艺,可以减少综采放顶煤的煤炭损失。
可以采用分段开采工艺,减少煤炭的坍塌和损失;采用合理的采煤机和切割参数,避免过度破碎和损坏煤炭;加强对煤炭运输和清理工作的管理,减少煤炭的二次损失。
3. 提高设备和技术水平提高设备和技术水平是提高回采率的重要途径。
引进先进的采煤设备,如高效率的采煤机和支护设备,可以提高综采放顶煤的回采效率;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适用于综采放顶煤的新技术,如智能化的综采放顶煤系统、无人化的煤矿作业系统等,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水平。
4. 加强管理力度加强煤矿的管理力度,对于提高回采率也是至关重要的。
不仅要加强对煤矿生产的全面管理,包括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安全管理等,还要加强对综采放顶煤工作的具体管理,如加强对顶板的监测和管理、加强对采煤工艺的调整和管理等。
5. 推动绿色煤炭回采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推动绿色煤炭回采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何提高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回采率

如何提高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回采率摘要: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优化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运行状态提高回采率。
首先,需要分析影响回采率的主要原因,其次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给定的采煤设备,对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设计和管理措施进行优化,最后探讨有效解决方法。
关键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回采率,分析,设计,优化。
正文: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回采率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指标。
然而,由于地质环境复杂,采煤机参数控制不当等原因,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回采率往往会受到影响。
为了提高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回采率,本文将重点介绍其优化措施。
首先,要明确影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回采率的主要原因。
煤层的地质条件、采煤设备的性能、放顶综采的技术装备和管理等都是影响回采率的关键因素。
其次,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给定的采煤设备,应该采取适当的设计措施和管理措施,以提高工作面的回采率。
例如,应根据煤层的地质特征和产能要求,采煤机的参数有效调整,优化放顶技术装备,合理设置工作面倾斜角度,增加放顶时间,使放顶更稳定,实施有效的管理预防措施等。
最后,还应该研究有效的解决方法,以确保安全生产,同时提高工作面的回采率。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优化提高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回采率是可行的,但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结合合理的设计思路和有效的管理措施,根据放顶综采的特点,以始终如一的态度把握关键技术要求。
因此,可以采用计算机辅助采煤技术来实现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设计和管理优化。
计算机辅助采煤技术可以利用自主运行、精确测量和控制技术,实现处理大规模和复杂煤层的能力,从而提高放顶综采的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还应根据不同的地质状况,采用有利于回采率的放顶设计方法,如“3+1”放顶技术、技术放顶法或综合放顶法。
使用这些放顶技术可以使放顶速度平稳,放顶更加合理,准确,从而提高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回采率。
此外,要有效地提高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回采率,还必须严格把握安全生产的原则,采取有效的管理预防措施,定期对工作面的风险评估,严格实施和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得到各方的共同管理和监督,以确保安全生产,同时提高工作面的回采率。
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

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综采放顶煤法是一种常见的煤矿采煤方式,在该方法中,煤炭损失和回采率是关键问题。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损失率较高会导致企业成本增加,而回采率低则会降低煤炭资源利用效率。
因此,如何减少损失率和提高回采率是煤矿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综采放顶煤的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
1. 优化采煤工艺优化采煤工艺是降低煤炭损失和提高回采率的核心之一。
通常,采煤工艺主要包括开采工艺、支护工艺、切割工艺和运输工艺等环节。
通过改进和优化这些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少煤炭损失,提高回采率。
例如,可以选用精准测量技术对煤层进行测量,确定煤层厚度、煤质等参数,并在此基础上精确计算采煤参数。
在支护工艺方面,采用高效的支护设备和技术,如自锚式支架和液压支架等,可以有效地保护工人和设备的安全,并减少煤层破坏和煤炭损失。
调整切割工艺和采掘机参数,以适应煤层的物理性质和地质构造,提高切割质量和效率。
在运输环节,采用自动化运输系统,如阻抗式输送机、悬浮式输送机和重力输送机等,可以有效减少煤炭损失。
2. 引入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提高煤炭回采率和降低损失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引入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实现对煤矿生产流程的全面控制和优化。
例如,可以通过无人驾驶技术实现采煤机的自动控制和无人巡检,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安全事故风险。
另外,通过实时监测煤层变化、煤层质量等参数,可以及时调整采煤参数、优化采煤工艺,从而降低煤炭损失。
3. 加强煤矿管理和人员培训加强煤矿管理和人员培训也是降低煤炭损失和提高回采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煤矿生产管理方面,应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工艺流程和安全措施,加强对煤矿生产环节的监管和协调。
在人员培训方面,应加强对采煤技能、支护技能、煤层掌握能力、安全意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人采煤的精度和效率,也可以减少煤炭损失和生产事故。
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

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
综采放顶煤是一种煤矿开采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回采率,但同时也会导致煤炭损失。
为了减少煤炭损失并提高回采率,有以下主要途径:
1. 合理安排支护参数:在综采放顶煤开采过程中,合理的支护参数可以减少煤炭的
损失。
通过合理控制支架的高度、倾角、举升速度等参数,可以提高支架的稳定性,减少
煤炭掉落。
选择适当的支撑方式和支护材料也可以有效减少煤炭损失。
2. 加强顶板管理:综采放顶煤的开采过程中,顶板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加强顶
板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顶板异动和松动,可以减少煤炭掉落的风险。
合理设计和使用顶
板支护结构,如锚索、锚杆等,也可以增强顶板的稳定性,降低煤炭损失。
3. 加强巷道支护:综采放顶煤的开采过程中,巷道支护也是关键的一环。
加强巷道
的支护,如安装钢架、喷浆等,能够提高巷道的稳定性,减少煤炭掉落的风险。
合理设计
巷道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减少煤炭掉落的机会,提高回采效率。
4. 强化煤炭传输管理:综采放顶煤开采过程中,煤炭传输是不可避免的环节。
通过
优化煤炭传输的设备和工艺,如使用高效的输送机械、合理设置传输线路等,可以减少煤
炭的损失。
加强煤炭传输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煤炭流失的情况,也可以减少煤
炭损失。
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包括合理安排支护参数、加强顶板管理、加强巷道支护、强化煤炭传输管理和加强煤炭质量管理。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可以最
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的损失,提高回采率,实现高效、安全的煤炭开采。
提高回采率措施

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提高回采率措施为提高保证煤炭资源的不流失,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特制订以下提高回采率的措施。
1、工作面采用综采放顶煤进行回采,采面回采率要达到90%以上。
2、各种支护必须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严格进行工程质量,防止因支护质量差出现采面冒顶。
3、加强观测掌握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规律,严格执行初采、末采安全措施,避免跨面。
4、尽量加大采区布置,加大工作面走向长度,减少工作面初、末采损失。
以及加大工作面倾斜长度,减少工作面两端头损失。
尽量对三角煤进行开采,以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
5、工作面回采期间,架间浮煤必须清理干净,浮煤平均厚度均不超过0.1m,确保工作面回收率达标,每次拉架后都必须把煤清净,后部刮板运输机前方的积煤必须清净,组织人员及时清理皮带下的浮煤,最大限度的回收煤炭资源。
6、工作面出现断层构造时要有合理的过断层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底煤损失。
过层滑构造及冲刷带时注意顶板维护,架后及时剪网放煤,同时加强地质构造观测与预报,以利指导工作面生产。
7、工作面设备维修必须及时。
进行现场检查及抽查,使设备完好率达到最高标准。
8、加强支架检修力度,确保支架放煤系统完好。
区队建立严格的支架检修制度,保证检修班检修时间,对损坏的尾梁、插板及千斤顶等大件及时更换,小件由当班放煤工更换。
9、按规定要求放煤。
煤层顶板压力小、煤体硬度大、冒落性差,导致顶煤放不下来时,采取煤层注水、架后放震动炮对煤层进行松动,同时加强矿压观测。
10、采用合理的放煤工序。
坚持多轮、顺序和均匀放煤,矸石含量超过1/3时停止放煤。
顶煤厚度较大时,垮落的顶煤分2~3次放完;工作面放煤顺序从一端或中部依次向另一端进行;在每一轮放煤工序中,控制各支架的一次放出量相近。
放煤工严格按照多轮间隔放煤,不能超放或少放,放煤后由放煤工负责拉后部输送机,支架工只能在非放煤位置拉后部输送机。
11、选择合理的放煤步距。
要提高回采率应尽量做到放煤步距与顶煤冒落步距一致,否则不利于顶煤回收率和降低矸石混入率。
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

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综采放顶煤是煤炭采矿的一种常见方式,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煤炭损失,而煤炭损失又直接影响到矿井的回采率。
提高回采率是煤炭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成本的关键。
如何降低综采放顶煤的煤炭损失,并提高回采率,成为了煤炭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技术、管理和设备等方面探讨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
一、技术方面的途径1. 确定适宜的综采放顶工艺综采放顶工艺对于煤炭损失和回采率具有直接影响。
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如工作面长度、支护方式、放顶顺序等,可以提高煤炭的回采率,并减少损失。
合理设计放顶巷道以及优化瓦斯抽放工艺,可以减少瓦斯对煤炭产生的破坏,提高煤炭的回采率。
2. 煤炭开采工艺的优化优化煤炭开采工艺,如合理选择割煤机型号、优化推进速度和切割参数,可以减少放顶煤的损失。
通过合理的支护方式和控制采高,可以减少煤炭的顶板破坏,减少煤炭的损失。
3. 合理排布综采工作面合理排布综采工作面,采用分段开采和合理布置工作面回采巷道,可以减少煤炭的损失,提高回采率。
在煤层中设置合理的采煤巷道、放顶道和回采巷,可以提高综采放顶煤的回收率。
1. 加强对综采放顶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管理通过加强对综采放顶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可以减少综采放顶煤的损失。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对综采放顶工作进行科学的安全管理,可以保障生产安全,减少煤炭的损失。
2. 加强对煤矿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通过加强对煤矿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煤炭损失的问题,提高回采率。
建立健全的生产数据统计和分析体系,对煤矿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数据分析,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可以有效减少煤炭的损失。
3. 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综采放顶过程中的煤炭损失进行全面的跟踪和管理,提高回采率。
通过开展煤炭损失的分析,找出损失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可以减少煤炭的损失,提高回采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放顶煤工艺回采率提高的几种方法
作者:胡勋军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2年第09期
放顶煤开采工艺可以减少掘进工程量,提高单产,降低巷道掘进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采煤工效。
它是一项具有发展前途的实用采煤技术。
如何提高放顶煤开采回采率,其意义十分重大。
现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对提高放顶煤开采回采率的主要途径做以下探讨。
1、影响放顶煤开采回采率的主要因素
1.1 设计煤量损失
(1)采区区间煤柱煤量损失。
厚煤层开采由于防止煤层自燃发火,同时为充分发挥放顶煤设备的优势,降低事故率,留设区间煤柱是不可避免的。
(2)采区区段煤柱煤量损失。
为防止邻区段自燃发火,减少工作面漏风量,合理使用工作面设备,提高设备可靠性,采区区段间一般留设区段煤柱。
(3)断层煤柱煤量损失。
厚煤层开采,尤其是滑移支架放顶煤一般布置在地质构造复杂、走向短、可放性好的块段。
为确保巷道的支护强度和采场的安全程度,留设断层煤柱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
1.2 放煤工艺煤量损失
(1)初采和收尾煤量损失。
为防止顶板垮落对采煤工作面造成的威胁,鹤岗矿区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一般切眼至工作面走向3~5m范围内不放煤。
为确保工作面收尾支架稳定,工作面安全,收尾时一般距停采线5~10m不放煤。
(2)放煤步距不合理造成煤量损失。
放煤步距太大,上部的矸石首先到达放煤口,在采空区侧将留有较大的三角煤,放不出来;若放煤步距太小,后方矸石易混入放煤口,影响煤质 ,并容易误认为煤已放尽,停止放煤,造成上部顶煤丢失。
(3)放煤方式不合理造成煤量损失。
放煤方式主要包括放煤顺序和一次顶煤的放出量。
放煤方式不合理,将造成煤量损失。
1.3 管理不善煤量损失
(1)选择可放性较差的煤层放顶煤造成煤量损失。
适合放顶煤开采的煤层普氏硬度系数
f≤2.0;如f>2.0,但节理裂隙发育,经煤体注水等软化技术措施能够取得较好效果的煤层,也可采用滑移支架放顶煤开采。
如煤体注水等软化工作不到位或效果不好,煤层也进行放顶煤开采,势必造成软帮形成大煤块,放不出煤,造成煤量损失。
(2)工作面丢失底煤,丢浮煤造成煤量损失。
工作面有时无标志层,管理不到位,工作面造成漂底,丢底煤;工作面浮煤扫不净,丢浮煤,从而造成煤量损失。
2、提高放顶煤开采回采率的主要途径
2.1 合理留设采区区间煤柱、区段煤柱
(1)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和现有采煤配套设备,适当加大工作面推进长度,相对减少区间煤柱。
(2)根据煤层可放性及其赋存条件(煤层厚度、煤层硬度、煤层倾角、顶板条件、地质构造、自燃发火、瓦斯)和采煤配套设备可靠性,在作业人员技术管理熟练程度提高的前提下,可适当加大工作面长度。
(3)放顶煤采煤法多留设10~15m区段煤柱,严重影响采区回采率。
应大力推行沿空掘巷技术,做到放顶煤开采无区段煤柱,或采用留设5~8m小煤柱。
鹤岗矿区益新煤矿三水平北二石门15层左二段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采用区段小煤柱,取得了较好效果。
2.2 加强地质技术管理,优化采区设计
放顶煤工作面一般布置在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厚度变异系数较大,煤层具有可放性的区域。
要确保提高回采率,在开采前,必须查清煤层地质构造情况,科学合理地优化采区设计方案和巷道布置方式。
除合理留设煤柱外,最大限度地将巷道布置在断层带旁。
尽量减少断层影响煤量损失。
而且越靠近断层,煤层受断层影响煤质越松软,可放性越好,从而提高回采率。
例如:鹤岗矿区益新矿开采三水平零石门15层左四段,采用滑移支架放顶煤工艺,机道布置在F1断层带旁,多采出煤量3.2万t,提高了回采率。
2.3 加强放顶煤工艺管理
加强放顶煤工艺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面内顶煤采出率 ,是提高煤炭回采率的主要途径。
(1)加强初采和收尾放煤管理。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应做到工作面推出切眼后,即做到及时放煤,这样做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煤炭采出率,而且对顶煤的冒落也是有利的。
例如:鹤岗矿区益新矿开采三水平北一石门3层左一段。
对于收尾前,在保证采场支架稳定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缩小
不放顶煤范围,一般距停采线3m不放煤。
例如:鹤岗矿区益新矿开采三水平北二石门22层左三段。
(2)确定合理的放煤步距。
确定循环放煤步距的原则是,应使放出范围内的顶煤能够充分破碎和松散,并做到提高回采率,降低含矸率。
放煤步距的大小应根据顶煤厚度、煤层硬度而定。
顶煤厚度一般以6~10m为宜,鹤岗矿区益新矿三水平零石门15层左二段滑移支架放顶煤工作面,采用一采两放,放煤步距为0.8m。
(3)科学合理地确定放煤方式。
放煤方式不仅对工作面煤炭回采率、含矸率影响较大,同时还影响到总的放煤速度、正规循环的完成及工作面能否高产,它是放煤工艺的关键因素。
鹤岗矿区滑移支架放顶煤工作面采用低位、隔口、多轮往复均匀放煤,放煤口高度距工作面底板为0.2~0.5m。
实践证明,这种放煤方式丢煤少,混矸少,易产生高产高效。
3、结语
只有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可放性、地质构造、直接顶的岩性和结构,以及矿山压力、冲击地压等情况,进行科学论证,科学管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适宜可行的措施,才能做到减少煤炭损失,提高回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