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肠闭锁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腹腔镜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腹腔镜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手术,对于这种手术的围术期护理非常重要。

我在临床工作中有幸参与了多例这种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工作,并从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现在将这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在手术前的护理工作中,我们需要做好病情评估和术前准备工作。

对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往往伴有明显的肠道梗阻症状,需要通过彻底的术前评估来确定手术的适应症和手术方案。

还需要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营养状态和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以便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手术中的护理工作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和手术进展情况。

腹腔镜手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对手术操作者的要求也更高,因此需要密切观察手术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手术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做好外周肠道的准备工作,包括灌肠清洁和肠道解饥等,以便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操作条件。

在手术后的护理工作中,我们需要做好术后监测和护理。

对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后的护理工作,主要包括对患儿的生命体征、伤口愈合和排气排便情况的监测,以及对患儿的饮食和活动的指导。

还需要做好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工作,如术后肠梗阻、肠粘连和感染等,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在围术期护理工作中,我们还需要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工作。

对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家属来说,他们往往面临着对孩子疾病的恐惧和对手术效果的担忧,因此我们需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孩子的病情,并指导他们在家中的护理和康复工作。

腹腔镜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全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和精心安排。

通过做好上述工作,我们可以为患儿的手术效果和康复做出应有的贡献,让患儿早日康复重返校园。

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

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
Guangdong 510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metho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intestinal atresia, so a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nursing quality and promoting the early 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 with intestinal atresia.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programs of 357 children with intestinal atresia who were cured and discharged after neonatal surgery in a tertiary hospital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cluding warmth preservation,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infusion care, nutrition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children with ostomy and psychology of their families. Results All the 357 children were cured and discharged, 145 of them had abdominal distension, feeding intolerance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All the children were able to gradually feed tolerance and grow well after discharge. Conclusion Perioper-ative nursing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intestinal atresia. The medical staff should cooperate closely and monitor closely to shorten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reduce the cost of hospital-lization and promote the early recovery. KEY WORDS: intestinal atresia; nursing; early rehabilitation; cure rate; quality of life

腹腔镜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腹腔镜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外科手术,术后的围术期护理对于患儿的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参与了多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工作,在不断总结和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围术期护理体会,现在将护理体会分享如下:1. 术前准备工作要做到位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中,术前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要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充分了解,包括病情的严重程度、病史、过去的治疗经历等。

同时要为患儿进行身体检查,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和生理指标,为手术做好准备。

还需要做好患儿的心理疏导工作,让患儿和家属了解手术的过程和风险,增强他们的信心。

2. 术中密切观察,及时处理意外情况在手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和手术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特别是在腹腔镜下手术中,要注意患儿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通知医生和麻醉师,积极配合处理。

同时要做好器械、药物和病历的准备工作,以备不时之需。

3. 术后精心护理,预防并发症术后是患儿康复的关键期,需要进行精心的护理工作。

首先要做好术后患儿的疼痛管理工作,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避免患儿出现疼痛过重影响康复。

其次要做好患儿的呼吸护理和体位转换工作,预防术后意外发生。

还要关注患儿的饮食和排便情况,保证患儿的营养和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通知医生,并根据医嘱做好相关护理工作。

4. 注意家属的护理指导和心理疏导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中,家属的护理指导和心理疏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患儿术前,要为家属进行相关护理指导,让他们了解患儿的病情和手术的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护理信心。

术中和术后,要密切关注家属的情绪变化,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让他们保持冷静,积极配合患儿的康复工作。

小儿肠旋转不良-小肠闭锁的护理

小儿肠旋转不良-小肠闭锁的护理

小儿肠旋转不良-小肠闭锁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用药治疗情况、过敏史及家族史。

2、症状与体征:评估患儿有无呕吐、腹胀、腹痛、不排胎粪、排便量减少或便秘、肠绞窄、肠坏死、穿孔、腹膜炎、高热、脱水、酸中毒等症状。

3、社会心理评估:评估患儿家属的情绪及心理反应,了解家庭经济状况等。

二、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按小儿外科护理常规护理。

2、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并注意引流物的性状及量。

3、加强呼吸管理,取头高侧卧位,酌情给氧。

4、有计划及时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改善全身状况。

5、病情观察:(1)精神状态、哭声情况。

(2)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儿心率、呼吸、情绪等变化。

(3)消化系统症状:呕吐、排便、肠鸣音及腹部情况等。

(4)掌握检查的各项资料。

(二)术后护理1、按全麻及小儿外科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麻醉清醒后予半卧位,定时翻身、拍背。

3、持续胃肠减压,促进其消化功能的恢复。

4、静脉输入高营养物质,预防低蛋白血症及贫血;加强输液管理,以免外渗导致组织坏死。

5、注意观察:精神状态、生命体征、哭声、尿量(必要时记每小时尿量)、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排便等及腹部情况等,准确记录 24 小时出入量,警惕水、电解质紊乱及肠道并发症发生。

6、术后 4-5 天,患儿胃肠功能恢复,可进少量盐水;如无呕吐,再进流质或母乳、应从少量开始。

7、预防感染,按医嘱应用抗生素。

三、健康指导要点1、饮食指导: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不要进食生、冷、油腻食物及难消化吸收食物,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饮食。

2、指导排便:训练患儿定时排便以形成条件反射。

观察大便排出情况,若出现腹张、腹泻、呕吐、排便困难等及时复诊。

3、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注意劳逸结合,多参加体育锻炼、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

四、注意事项1、小儿肠旋转不良目前无法预测何时或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故对胆汁性呕吐患儿,必须积极诊治,绝不允许只作观察而任其发展至绞窄性肠梗阻。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心得探析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心得探析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心得探析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是指婴儿期出生时结肠明显粗大,很多儿童出生后即被确诊。

这种病症会影响儿童的正常生活,因此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在手术之后,儿童需要接受精心的护理,以便尽快康复。

下面将就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心得进行探析。

一、术前准备1. 了解患儿情况:术前要详细了解患儿的病情、手术方式、手术风险、术后的护理和康复等情况。

2. 术前护理:术前要为患儿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保证身体状态良好,避免患儿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3. 心理护理:在术前要进行针对患儿的心理疏导工作,消除患儿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增强患儿的治疗信心。

二、术中护理1. 协助手术准备: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准备工作,为手术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2. 监测患者情况:术中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保证手术过程的稳定和顺利进行。

三、术后护理1. 术后监测:术后要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随时掌握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 伤口护理:术后要对患儿的手术伤口进行细致的护理,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

3. 饮食护理:术后要根据医嘱为患儿提供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4. 活动护理:术后适当进行患儿的被动活动,促进术后康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5. 心理护理:术后要进行针对患儿的心理疏导工作,减轻患儿的痛苦和恐惧,增强治疗信心。

四、心得探析1. 充分了解病情:护理工作人员必须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病症有足够的了解,以便为患儿提供更加专业、周到的护理。

2. 多与医生沟通:护理工作人员要加强与医生的沟通,了解手术的具体方法和术后的护理要点,保证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护理。

3. 细心周到的护理:术后的护理工作必须细心周到,避免出现无谓的错误,影响患儿的康复进程。

4. 注重心理护理:术后的心理护理工作同样非常重要,要关注患儿的心理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恐惧,增强治疗信心。

5. 建立良好的护理团队:护理工作需要形成一个良好的护理团队,共同为患儿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护理。

30例新生儿小肠闭锁的术后护理

30例新生儿小肠闭锁的术后护理

30例新生儿小肠闭锁的术后护理
张红艳;任志东;马小香;杜燕红;黄显凤
【期刊名称】《全科护理》
【年(卷),期】2016(014)009
【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先天性小肠闭锁的术后护理效果,总结临床护理经验。

[方法]选取小肠闭锁患儿30例,术后给予生命体征监测、胃肠减压、补液及静脉营养、加强呼吸道护理、促进肠动力恢复、使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

[结果]25例患儿术后恢复良好,1例肠梗阻行二次手术,2例术后放弃治疗,2例术后
体重不增转外院治疗。

[结论]新生儿先天性小肠闭锁术后给予密切观察监护和精心护理,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日。

【总页数】2页(P926-927)
【作者】张红艳;任志东;马小香;杜燕红;黄显凤
【作者单位】030013,山西省儿童医院;030013,山西省儿童医院;030013,山
西省儿童医院;030013,山西省儿童医院;030013,山西省儿童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2
【相关文献】
1.改良胃肠减压和小量回流灌肠在新生儿小肠闭锁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2.新生儿小肠闭锁和狭窄术后应用小量回流灌肠的效果观察
3.新生儿小肠闭锁和狭窄术后应
用小量回流灌肠的效果观察4.自动推注碘水结肠造影检查在新生儿小肠闭锁中的诊断价值5.腹腔镜治疗新生儿小肠闭锁体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心得探析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心得探析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心得探析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先天性疾病,患病儿童在出生后很快就会引起肠梗阻等严重症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后,儿童需要进行周密的围手术期护理,以保证手术效果和促进儿童康复。

本文将就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心得进行探析,希望能够给相关护理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 术前准备在手术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包括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查,了解患儿的病史、过敏史、家族史等信息,并且对患儿进行相关的检查,确保患儿手术前身体状况良好。

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安抚患儿情绪,减轻患儿手术前的焦虑和恐惧。

2. 术中护理在手术进行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准备工作,保证手术器械的准备齐全和无菌。

在手术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患儿的生命体征,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监测患儿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手术中的异常情况。

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将患儿转移到恢复室进行观察和护理。

在恢复室,要继续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并且留意患儿的饮食和排便情况,确保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正常。

1. 专业技能的培训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包括对患儿生命体征监测的能力、对患儿生活护理的技能、对患儿心理护理的能力等。

在进行相关工作之前,护理人员需要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 与家属的沟通和协作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与患儿的家属是密切相关的,他们的配合和支持对患儿的康复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与患儿的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及时告知患儿手术的情况和恢复的进度,解答家属的疑虑和困惑,保证患儿得到周密的护理和照顾。

3. 积极的心理护理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和能力,为患儿的康复和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腹腔镜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一、术前准备工作要做足在患儿即将进行手术的前几天,我们护士要对患儿进行全面的术前准备工作。

首先是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儿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确保患儿手术前的身体状态良好。

其次是对患儿进行术前心理疏导,让患儿和家属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消除他们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最后是对手术室和术后病房进行准备,确保手术室的设备齐全、无菌、安全,术后病房的设施和物品齐全、整洁。

二、术中密切监护在手术进行期间,我们护士要密切监护患儿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

要特别注意患儿的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含量等指标,确保患儿的呼吸循环功能正常。

对于手术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医生处理。

三、术后护理要得当在患儿手术结束之后,我们护士要及时将患儿转移到术后病房进行护理。

首先是对患儿进行术后监护,继续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并且密切观察患儿的各种情况。

对于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要及时处理和跟踪。

其次是对患儿进行术后护理,包括伤口护理、药物治疗、饮食调理等。

要及时更换伤口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避免感染。

根据医嘱给患儿使用抗感染药物,缓解患儿的疼痛,并且调整饮食,保证患儿的营养摄入。

四、做好家长的护理教育在患儿手术的术后恢复期间,我们护士要做好家长的护理教育工作。

要详细向家长解释患儿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包括伤口护理、饮食调理、药物治疗等。

要教会家长如何正确观察患儿的各种情况,并且要告诉家长在出现问题时应该如何处理。

家长是患儿的主要照顾者,在家庭中的护理工作很重要,我们要做好家长的培训工作,让他们能够安全、有效地照顾患儿。

腹腔镜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工作对患儿的恢复是至关重要的。

在工作中,我们护士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细心观察患儿的各种情况,及时处理各种问题,确保患儿的安全和舒适。

在护理的要与医生、家属密切配合,共同为患儿的康复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肠闭锁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新生儿;肠闭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270—02
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是一种临床上较多见急性消化道疾病,是先天性的消化道发育畸形引起的[1],发生率约1/5000[2],男女发病率接近。

闭锁可发生于肠道的任何部位,且早产儿的发病率较高,该疾病发病较急且病情重,需要立即手术治疗,根据肠闭锁的病理类型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3] 。

我院2012年1月—12月共收治肠闭琐的新生儿18例,均行手术治疗。

经过手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及手术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1h-3d,足月新生儿8例,早产儿10例,体重﹤2500g10例,体重>2500 g 8例。

有5例患儿通过产前b超确诊,有2例患儿通过钡餐灌肠确诊,有9例患儿通过上消化道造影确诊,有2例患儿通过腹部立位平片确诊,住院时间14-21天。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保暖:肠闭锁患儿多为早产儿,发育较差,出生后体重较低,加之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且皮下脂肪酸含软脂酸较多,软脂酸在寒冷时容易凝固变硬而导致硬肿症[4]。

患儿均置于
开放式暖床上,维持恒定体温,记录观察患儿体温变化。

2.1.2胃肠减压:患儿入院后立即为其行胃肠减压,保持有效引流,减轻胃肠道过度膨胀,有效减轻腹胀。

改善呼吸,认真观察引流物的量,颜色并做好记录。

了解胃液丢失量,便于补充。

2.1.3保持呼吸道通畅:多数患儿由于反复呕吐可致吸入性肺炎,影响气体交换。

安置患儿时为侧卧位,头部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2.1.4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患儿由于频繁呕吐,不能正常进奶,使体内大量离子丢失,出现水,电解质紊乱。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营养,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增强患儿对手术的耐受力。

2.1.5术前准备:做好胸部x线,及血常规、血生化、出凝血时间检查,做好术前备皮、更衣等准备工作。

2.2 术后护理
2.2.1呼吸道管理手术多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应注意将患儿平卧,头部偏向一侧,肩部抬高10cm,保持呼吸道通畅,行低流量鼻导管吸氧,麻醉清醒后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每2-4h给患儿翻身1次,患儿喉中有痰时给予雾化吸入,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2.2.2心电监护行心电监护,监测心律,血氧饱和度,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左右,同时观察患儿面色,四肢温度,末梢循环、对刺激的反应。

2.2.3持续胃肠减压护理保持胃肠减压通畅,以减轻腹胀,改善肠壁血液供应,减轻吻合口张力。

观察胃液的颜色,形状及24小
时量。

向医生为患儿准确补液提供依据。

每1h挤压胃管或用5ml
注射器抽吸。

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

胃液的颜色由咖啡色或草绿色逐渐变为白色预示着胃肠功能恢复。

观察患儿腹部体征,腹胀有无减轻及有无排便等。

术后保留胃管10—14天,防止吻合口近端积液致张力增高,影响吻合愈合。

密切观察患儿腹情况,腹部伤口敷料有无渗液,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更换敷料,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

2.2.4加强营养支持疗法患儿肠切除吻合术后禁食时间较长,需要有效的营养支持以改善营养状况,促进吻合口的生长与愈合,采用静脉高营养支持疗法,主要成分为小儿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微量元素及其它营养物质。

一般术后第一天按总量1/3开始,次日加倍。

第3天增加全量,使患儿逐渐适应,用微量竖泵均匀输入,保证患儿24h营养需求。

为了减少吻合口梗阻和漏的发生,通常给予7d-14 d中心静脉营养,治愈率明显提高[5],患儿肠道功能恢复后逐渐减量,每天监测体重。

2.2.5喂养观察患儿排气、排便情况,术后10d-14d视胃液颜色由深绿色变为浅绿色或白色,量由多变少,经腹部x光提示肠道内无液平面或全消化道造影检查,肠道通畅可试进糖水,每次5ml,q3h,第二天若无呕吐无腹胀,开始进食母乳,10ml/次,q3h逐渐增至正常量。

2.2.6加强保暖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受周围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并且在手术全麻的情况下患儿体温调节中枢受到抑
制,造成体温降低。

因此手在患儿术后应立即进行保暖护理,避免患儿丧失过多的热量,控制湿度在55%-65%,腹部皮肤温度维持在36.5摄氏度左右。

2.2.7加强皮肤护理新生儿皮肤薄,角质层发育差,血管丰富,易擦伤而引起感染,。

在护理操作中,动作宜轻柔,经常保持颈部、腋下、臀部皮肤的清洁,每次大便后应用温水清洗,保持干燥。

3出院指导
交代家属回家后要正确喂养,应少量多餐,定时添加辅食,观察患儿进食后有无呕吐、腹胀、排大便是否通畅,有无营养吸收不良或短肠综合症等肠道功能障碍,定期复诊。

参考文献:
[1] 张云霞,高慧,张玉环,新生儿肠闭锁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6,1(1):104.
[2] 施诚仁,金先庆,李仲智主编.小儿外科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277
[3] 陈嘉波,杨体泉,谭志忠等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41例诊治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5):791-792.
[4] 施诚仁,金先庆,李仲智主编.小儿外科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
[5] 顾志成,孙庆林.先天性性肠闭锁和狭窄102例报告.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4,25(1):92-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