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话语标记语“等于说”的语用功能(周明强)

合集下载

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概论真题

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概论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概论真题华中师范大学汉语理论语言学试题一填空(30分)1、语言旳本质功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

共同语是________,亲属语是________,自然语言是________。

文字是________。

根据文字元号与语言旳音义关系,文字体系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2、语言符号旳重要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历史语言学旳奠基人重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构造主义语言学旳创始人是________,其后形成旳三个分支学派是________、________和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旳代表人物布隆菲尔德旳代表作是________。

转换生成学派旳代表人物是________,其代表作是________。

4、文化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5、根据交际意图旳实现方式旳不一样,言语行为可以提成________和________。

6、语言发展变化旳重要规律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二简释(注意合适举例。

30分,每题6分)1、组合关系2、音位变体3、语义单位4、语义指向5、话轮三分析(30分,每题6分)1 分析下列音节旳构成成分a [sti:l]b [xau]c [ie]2 动词旳义素构造模式可概括为{动词}=[主体、方式、动作、客体、成果],试分析下列各个动词旳义素构造模式。

{走}={跑}={跳}=3 分析下列句子旳述谓构造:老李昨天在新华书店替我买了一本书。

4 分析下列句子旳预设和预设触发语:a.他不再打老婆。

b.请把风扇打开。

c.他懊悔没来开会。

5.新飞冰箱生产厂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一则广告:“广告做旳好,不如新飞冰箱好!”后来又改为“新飞广告做旳好,不如新飞冰箱好!”试分析前后两则广告语旳区别以及为何要这样改为后者。

语言学概论课练习题附答案

语言学概论课练习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希腊-罗马。

2.语言学是19 世纪成为独立的学科的,其标志是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

3.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4.生成语法的标志是1957 年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的出版。

5.语言交际过程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6.现代语言学最主要的流派有形式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

三、分析题1.下面是居住在尼罗河和红海之间的苏丹游牧部落的贝贾语。

(1)根据给出的贝贾语与英语的对照造出一个新的句子:He makes someone walk。

1. tamani I eat2. tamiini He eats3. giigani I walk4. tamsani I feed(someone)(2)请指出从这些词语中看到的该语言的一些基本特征。

2.依据以下语言片段写出推测性答案西非Ewe语汉译uwa ye xa amu 那个头领看着一个孩子uwa ye xa ufi 那个头领看着一棵树uwa xa ina ye 一个头领看着那幅画amu xa ina 一个孩子看着一幅画amu ye vo ele ye 那个孩子想要那把椅子amu xa ele ye 一个孩子看着那把椅子ika vo ina ye 一个妇女想要那幅画问:Ewe语中相当于汉语指示代词“那”的是什么?“那个妇女看着一把椅子”在Ewe语中怎么说?四、问答题1.为什么说历时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请找出形式主义与功能语义语言学观点上的主要对立。

3.再找出汉语中的至少一种反映象似性原则的句子。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一、填空题1.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功能和思维功能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语言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语言功能以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由左半球掌管,音乐等艺术感知、人的面貌识别、立体图形的识别、整体把握能力、内在想象力等由右半球掌管。

词缀少但语缀多_汉语语法特点的重新概括

词缀少但语缀多_汉语语法特点的重新概括
表 1 人类语言处理疑问范畴时的句法手段 及其代表语言
“ 疑问 ” 范畴处理方式的语言类型 代表语言 加标 日语 重叠 彝语 移位 英语
“ 二、 两大特点说 ” 概括不了的重要特点
作为一代语言学大师 , 朱德熙先生对汉语语法 特点的归纳和概括高屋建瓴 , 影响深远 。 虽然有学 者尝试对其进行修正 , 但 是 并 未 从 根 本 上 动 摇 其

在汉语语法理论界的主流地位 。 然而 , 时光匆 匆 , 转 眼 二 十 多 年 过 去 了。 而 过 去的二十多年正好 是 汉 语 语 法 研 究 领 域 理 论 探 索 和事实挖掘两 方 面 突 飞 猛 进 的 黄 金 年 代 。 长 江 后 浪推前浪 , 科学的发展总是后人踏着先贤的肩膀一 代代推进的 。 时隔二十多年后的今天 , 我们注意到 尤其是一些具有 近些年来发掘出的汉语语法特点 , 重要的类型学意义的特点 , 都是朱先生两条经典概 括所不能涵盖 的 。 这 里 仅 以 近 年 来 一 直 处 于 前 沿 热门议题中的对汉 语 疑 问 句 和 汉 语 焦 点 句 的 论 述 和归纳为例 , 可以窥见朱先生的两条特点为什么无 法覆盖汉语语法中的许多现象和特点 。 ( 一) 疑问句 我们曾经专门讨论过疑问句问题 。 我们认为 , 人类自然语言的语 法 运 算 系 统 有 三 种 基 本 手 段 处 加 标, 重 叠 和 移 位。不 同 的 语 言 在 表 理疑 问 范 畴 : 达疑问范畴方面虽然表面上看似千差万别 , 而实际 上仅仅是对这有限 的 三 种 句 法 手 段 不 同 的 选 择 和 并跟各具体语言中的其他语法规则和词汇特 搭配 , 征相互作用所造成的现象 。 型代表语言就是彝语 。 ) 1 n o b o ? ( щ b 你去去
① 哪里出现 , 形式完全一样 。

话语标记语“不是”的辨析

话语标记语“不是”的辨析

话语标记语“不是”的辨析
闫建设
【期刊名称】《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36)7
【摘要】在现代汉语口语中“不是”可以用作话语标记语,表达多种功能.这些功能在意义和数量上受到它的核心义即标异性的制约;“不是”可以在多种会话类型中使用,但它的典型会话环境是非体制场合里的面对面双人谈话;“不是”也可以在多种人际关系中使用,它在不同人际关系中的功能和使用频率受会话参与者之间亲疏关系的限制.
【总页数】6页(P110-115)
【作者】闫建设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471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30
【相关文献】
1.谈话语标记语"不是"与疑问句之间的使用模式 [J], 闫建设
2.现代汉语口语中话语标记语“不是”标记的言语行为类型 [J], 闫建设
3."不是我说你"类话语标记语的形成机制探究 [J], 温素平
4.疑问性话语标记语疑问梯度的认知探微——以“难道”“莫非”“莫不是”“是不是”为例 [J], 周明强;
5.疑问性话语标记语疑问梯度的认知探微——以“难道”“莫非”“莫不是”“是不是”为例 [J], 周明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语目的小句的标记、位置及其解释

汉语目的小句的标记、位置及其解释

汉语目的小句的标记、位置及其解释尹洪波【摘要】汉语目的小句采用的标记手段是连词,不仅有为数不少的获取性标记,而且还有专门的免除性标记.汉语目的小句绝大多数后置,与VO型语言目的小句多是后置这一人类语言的共性相吻合.现有理论难以解释汉语里“为”类目的小句为何大多前置.文章认为它与后置的目的小句完全不同,在句法功能上,“为”类目的小句相当于句首状语,而后置的目的小句相当于补语;在篇章功能上,后置的目的小句不具备任何话题性质,一般只是承上,“为”类目的小句则具有很强的话题性,甚至可看作话题,具有很强的“启下力”,理应前置.【期刊名称】《语言科学》【年(卷),期】2011(010)004【总页数】11页(P409-419)【关键词】目的小句;标记;位置【作者】尹洪波【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所北京 10008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09.41 引言目的性是一切生物所共有的一个根本特征(雅克·莫诺1977:5-6)。

目的是存在于人脑中的一种观念,必须借助语言才能得以显现。

正如孔子所言“《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用语言把存于人脑中的目的显现出来,便有了目的小句。

例如:〔1〕目的小句用[]标示,目的标记用黑体字表示,以下准此。

另外,文中所用的语料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Co-CoSearch 1.6语料库之现代汉语分库(约1600万字)。

(1)我必须想办法先挣点钱,[以便能够在北京待下去]。

例(1)由两个分句组成,前一分句“我必须想办法先挣点钱”表示手段,后一分句“能够在北京待下去”是前一分句的目的,二者之间构成目的关系,因此例(1)就是一个目的复句。

本文把目的复句中表目的的分句叫目的小句,即复合句中作为主句意图的从句。

Schm id tke-Bode(2009:1)指出,在复合句中,人们对关系小句、补语小句和条件小句研究较多,而对目的小句的研究相当薄弱。

【笔记】现代汉语语法学

【笔记】现代汉语语法学

主要专题:1.同义和歧义(现代汉语语法基本分析方法)2.韵律与句法3.像似与语法4.隐喻和转喻:语言组合时意义的问题,为什么某两个词之间可以组合,组合的意义是什么5.焦点和预设:(从语用的角度讲语法)6.肯定和否定:语言运用的基本理论△基本参考教材: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考试方式:小论文(和语言相关都可以)引言:语法导论(语法观)功能学派语法观:语法:广义上是语言的规则。

存在形态: 立足于人而言,语法就是语言能力,是人的一种内在的知识。

语言规则是客观世界的规则通过人的大脑在语言中的投影。

立足于语言呈现形式而言,语法是兼顾语义和语用的编码形式。

是对现实规则的一种模拟。

形式学派语法观:语法是一个天赋和自主的形式系统认知源头: 儿童语言习得,理据: (1)一个儿童一般在五六岁时就可以掌握母语,此时学习其它的东西智力尚不够。

(2)无系统学习,没有意识教,没到年龄,有的还教不会。

(3)接触到的东西有很多是不符合语法的。

(4) 接触有限,生成理论上无限的句子。

(5) 学其它东西差别较大,学语言差别不大。

结论: 语言是天生的,“语言习得装置” 是一种独特的能力。

语言规则是现实规则的投影。

(1)不少语言中单数第三人称代词的形式和第一第二人称代词不平行。

(如古代汉语中没有第三人称代词,“他”在六朝时还指“其他”)第三人称代词由代词演变而来,有的第一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有形式上的差别。

为什么:因为说话者(我)和听话者(你)都是在场的,谈及的对象(第三人)不一定在场,所以第三人称代词可以没有,用指示代词来指称。

“第三人称是缺席者。

”所以,语言规则是现实规则的投影。

(2)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也是客观世界规则的一部分。

其规则有可能影响到语言规则。

从认知角度来说,凡是高于社会平均值的量认知凸显性就高,就越容易进入人们的交际。

例:①领有动词的程度用法A.有日子——有好些日子B.有力——分量重C.有身材——身材好D.有学问——学问大他们的程度都是高于社会平均标准的。

00535现代汉语 (2015年整理完整笔记)

00535现代汉语 (2015年整理完整笔记)

《现代汉语》知识要点(1)汉语方言大体分为官话区(北方方言)和非官话区两类。

非官话方言包括吴语(苏杭沪)、粤语(广东广西)、湘语(湖南)、闽语(福建)、赣语(江西)、客家话(江西福建等)。

(单选必出项★)(有时给出城市名称如“南京、成都、昆明”选择北方方言;“长沙、南昌”选择非官话方言)官话区:包括长江以北,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及湖北大部分,湖南的西北地区,南京、镇江一带(2)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汉语。

(单选★)1、口语特点: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2、书面语特点:用词精审,结构严谨,逻辑性强;3、书面语以口语为基础:文言(周秦时期)根据语言的语用意图与社会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把言语行为分为哪几类?1、竞争类。

竞争类的言语行为指的是语言的语用意图与社会目标相互竞争的那一类言语行为,具体如命令2、和谐类。

和谐类的言语行为指的是在言语活动中,听话的一方是受益者的那一类言语行为。

3、合作类。

指的是以交换信息为主要目的的那一类语言活动。

4、冲突类。

指的是语用意图与社会目标互相冲突的那一类言语行为。

试述语法的性质体现在哪些方面。

1、抽象性2、层次性3、稳定性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的语言,包括共同语(普通话)和不同方言。

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各种点和线,是构成汉字的最小的,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独体字:是指无法分离出两个部件的汉字,例如:十,刀,大,女等文艺语体:又称艺术语体,它适用于形象地再现社会生活画面,表现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言语形式的综合体,其主要特点是言语表达的形象生动性,音乐性,多样性和人物语言的性格化。

双关:双关是一个词语同时关涉两个方面,它主要是利用词语的多义,语音的相同(相近)或语境的相似构成的,双关可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

词的理性义:指词义中与概念有关的、反映现实现象的意义,又叫概念意义,逻辑意义,它是词义的核心内容,是语言交际中最重要的意义,也是词典释义中最重视的意义。

论语篇连贯与话语标记语的汉译

论语篇连贯与话语标记语的汉译

论语篇连贯与话语标记语的汉译
陈明瑶
【期刊名称】《上海翻译》
【年(卷),期】2005()4
【摘要】语篇中存在着连贯,这种连贯通过不同的衔接手段得以实现,其中之一就是话语标记语。

话语标记语在源语的会话中作为表层的语言成分,对语篇深层的连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译者在翻译中应注意不同种类的话语标记语,并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寻求目的语的等效表达,以使译文语篇具有同样的连贯性。

【总页数】4页(P20-23)
【关键词】语篇连贯;话语标记语;分类;翻译
【作者】陈明瑶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英语阅读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篇连贯功能 [J], 王淑侠
2.英语阅读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篇连贯功能 [J], 王淑侠
3.情态话语标记语的语篇连贯功能研究 [J], 刘秋成
4.话语标记语及其语篇连贯功能的认知语用分析 [J], 刘秋成
5.英语阅读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篇连贯功能 [J], 原伟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11月第6期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JOURNALOFZHEJIANG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November2013No.6

收稿日期:2013-09-1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YY0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1YJA740125)作者简介:徐蕾(1991-),女,浙江余杭人,杭州市余杭区闲林小学教育集团教师;周明强(1956-),男,浙江安吉人,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汉语话语标记语“等于说”的语用功能徐蕾1,周明强2(1.杭州市余杭区闲林小学教育集团,浙江杭州311121;2.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等于说”是具有明显的语用功能的话语标记语,它在语篇连贯和人际认知方面都有特定的功能。在语篇连贯方面,视“等于说”出现位置的不同,分别具有延续和转换话轮的功能;在引导人们理解话语意义方面,“等于说”具有详述解释和话题化的语用功能。在人际认知方面,“等于说”具有强化和监控认知语境的功能,视听说双方对背景信息掌握情况的不同,“等于说”可采用不同的话语标记语使用模式。关键词:话语标记语;“等于说”;话题化;语用功能中图分类号:H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74(2013)06-0009-07

日常口语交际过程的随意性、交际双方的互动性、语境假设具有的动态性,造成了语言表达的不连贯性和不完整性。因而说话人常常要根据语境的动态变化、听话人的认知心理有意识地选择简单的话语表达式、语音停顿等语用机制来辅助完成理想的表达。话语标记就是这类语用机制中的一种。“从交际功能上说,它能提供理解说话者与命题内容之间关系的信息,引导和制约听话人对话语的意

义作出正确理解。”[1]研究话语标记在话语表达中所发挥的特有的语用功能,对于揭示交际主体的认知心理轨迹,还原话语的实际语用含义有着重要的意义。“等于说”就是具有这种语用功能的一种话语标记语。廖秋忠早在1992年论述换言连接成分定义时,就对“等于说”“换句话说”等话语标记语有过讨论,认为这类连接成分主要是用来“明确表达语言片段之间在语义上的种种传承关系”[2],可见“等于说”作为话语标记语早就引起了学者的注意。但是,对“等于说”作为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人再作进一步的深入讨论。本文从语用的角度对汉语话语标记语“等于说”展开讨论,考察话语标记语“等于说”的基本特征、使用模式,以及在语篇连贯和人际认知方面所发挥的语用功能。一、“等于说”的基本特征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将“等于”[3]168和“说”[3]510均定为动词,“等于说”就是由两个动词凝固而成的短语形式。在两个动词凝聚成短语的过程中,“等于”和“说”的意义都随之消失,并不表示实际的意义。在自然口语中,“等于说”已经不再单纯地表示逻辑语义关系,而只用作辅助小句或段落的衔接,出现了弱化现象,其作用类似一个连词。例如①:

(1)后来到初一,等于说獉獉獉五年级到六年级呀之间,六年级根本没上,直接上的初一。(摘自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②)

(2)现在也就,行,一个孩子就一个孩子吧,这样儿。等于说獉獉獉是深入人心了,被人们所接受了。(摘

自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在例(1)、例(2)中,“等于说”只是表示话语的衔接,并不表示任何真值逻辑语义。方梅认为,“语义弱化的连词在对话中虽然不表达真值语义关系,却是言谈中构架话语单位的重要的衔接与连贯手段,是一种话语标记。”[4]虚化了的话语标记语“等于说”可以表示一个新话轮的开始,可以保持话轮继续,甚至可以引入下一话轮,即具有引发话轮、延续话轮和转换话轮的作用。例(1)、例(2)就是起转换话轮作用的,这类“等于说”都具备以下作为话语标记语的基本特征:a.在口语交际环境下较为频繁地出现,并且不固定在话轮的某个位置,相对灵活;b.连接的含义已经虚化,从原句中抽离并不影响原句基本语义的表达,对所在语句的句法完整性

不存在影响;c.具有某种标记和衔接功能,较明显地表现出语篇连贯和话语组织的元语用功能。“等于说”还有一些其他用法,虚化的程度不高,有比较实在的意思,作为话语标记语的特点还不

成熟。如“你等于说我是个行尸走肉,你骂人的本领相当高明”中的“等于说”是句子的谓语,可以换成“是说”“在说”等词语。“我也明白,进入NBA打球不等于说我不会遭受失败”中的“不等于说”是句中的小谓语,可以换成“不是说”。“生肖只是年龄的象征,如果属蛇与属虎不能相配,就等于说几岁不能与几岁结婚,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中的“就等于说”是分句的谓语,可以换成“如同说”。这些句子中的“等于说”都有一定的真值逻辑语义,所以这类“等于说”不能看成话语标记语,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外。二、“等于说”出现的位置及其功能口语交际具有随意性特点,并受到说话人认知力、思维力的影响,即使发话人事先有准备的发话有时也较难将前后话语组织成一个完整有序的话轮,此时话语标记语就在语篇形式和内容的连贯上发挥重要作用。即在提供程序性意义信息的同时,能更好地制约交际主体对话语关联性的寻找。其中形式的连贯包括话轮整体形式的连贯和话轮局部形式的连贯,表现为占据、延续话轮两方面;内容的连贯则主要表现在设立、延续、转换话题三方面。话语标记语“等于说”出现的位置不同,其语用功能也不一样。(一)出现在话轮开端

1.顺接功能

话语标记语“等于说”出现在话轮开端(非首话轮)的位置时,通常是对话轮的引发和转接,即主要是在话轮局部形式的连贯上起作用。根据交际主体认知心理的不同,听话人并不一定拥有与说话人一致的交际意图,从而会对说话人的话语做出不同的反应,而说话人会根据听话人的反应对话语作出调整,使话题内容成为听话人所期待的、所接受的内容,这就是话语标记“等于说”在语篇组织功能上的顺接功能。例如:(3)语境:俄罗斯正在组织包括华商在内的商人从被关闭的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提货。记者采

访刚刚运出第一批被扣留货物的主人孟凡林。记者:现在销售点取回来的希望大吗?孟凡林:恐怕不算太大。看下面怎么发展,听说政府代表团也来了,看看谈得比较好,如果顺利拿出来一些来,就减少点损失。记者:等于说獉獉獉您也没做完全拿出来的希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栏目:《我代表团抵俄就关闭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展开交涉》,2009.07.23,摘自中国广播网

③)

(4)语境:节目考察两大高校联盟下的自主招生模式对高考和考生带来的影响。

01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向松祚:对于考生来讲更重要,对于考生我觉得就是,你可以分散风险,你可以降低成本,现在你考了这一个考试以后,这8所学校,7所学校都承认你这个成绩。主持人:等于说獉獉獉你有一个,给你提供了一个舞台,你在上面表演,然后有7个评委同时在看。(中央电视台“今日观察”栏目:《自主招生:结盟+PK?》,2010.11.22,摘自中国传媒大学文本语

料库④)

在例(3)中,记者接着孟凡林的假设句“如果……,就……”,用“等于说”作出一种推论,暗含对孟凡林遭遇的同情,从而引发下文的评述,起到了引发话题的语用功能。在例(4)中,主持人顺着上文的意思,用“等于说”引出下文,将高校联盟自主招生比作评委评审参赛人员,形容贴切,使得语篇内容得以连贯。2.逆接功能

当听话人与说话人的实际交际意图相悖,即说话人所引发的话轮并不是听话人预料中的内容时,“等于说”就发挥逆接功能,主要表现在:a.说话人讲述的内容可能是听话人不想提及、不愿接受的内容;b.说话人自行或强制转换为另一个话题。说话人通常会根据实际的交际语境对想要说的话进行重新组织,当确定听话人不想触及自己想要表达的谈话内容时,说话人会对即将表述的言辞作出推迟,用“等于说”表达自己对听话人话语的认可,降低听话人的警惕,适时抛出话语。例如:(5)语境:就超女王贝整容致死事件,记者采访主刀医生汪良明。汪良明:一般来讲,这个也没有绝对的规定,好像也没有绝对的规定。因为主要看你的技术到哪种程度。记者:等于说獉獉獉可不可以做这个手术,现在就是这个规定你也不是很清楚吗?(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整容行业必须“整容”!》,2010.11.26,摘自中国传媒大学文本语

料库)(6)语境:记者采访张琳,回忆第一次下水的情形。记者:你挺胆大的?张琳:不懂嘛,然后说好,那你下去吧,老师以为我会游泳呢?然后我就“噗通”,就下去了。这一下去不要紧,当时我就,因为你没有浮力嘛,然后你当时就咵嚓下去了,这一下去,来不及了。记者:等于说獉獉獉是当时在第一次下水,其实挺尴尬,挺狼狈的。(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张琳《我是这样炼成的:不争就是争》,2009.11.01,摘自中国传媒大

学文本语料库)在例(5)中,记者想要从主刀医生处得到医院是否具有整形资质的答案,用“等于说”可以缓解对整形医师汪良明的质问,将话题从汪良明讲述的医生技术水平转向医院的专业资质问题。在例(6)中,记者先用“胆大”敢下水夸赞张琳,降低听话人张琳的警惕,适时抛出话语,从而顺利谈到张琳不愿意提及的尴尬的下水场景。(二)出现在话轮中间

当话语标记“等于说”出现在话轮中间时,其主要功能是对当前话轮进行控制和衔接,具体表现为维持话轮和转换话轮的功能。维持话轮功能是指说话人主动使用的,为使听话人更好地理解说话人交际意图的语用标记,它能使话轮整体表述更清晰、连贯。话语标记“等于说”在维持话轮时主要表现为详述解释功能和话题化功能。1.详述解释的功能

“等于说”出现在话轮中间时,通常衔接两个小句,这两个小句前后的语义相似,但是前面的小句

11第6期徐蕾,周明强:汉语话语标记语“等于说”的语用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